其实新科技革命时间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新科技革命时间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科技革命共几次分别在哪年
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1、开始时间及条件之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更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 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直接推动力是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这与前两次有别)2、主要成就和特点主要成就:之一次科技革命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 *** 的实践经验第二次科技革命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 *** 、马可尼-无线电报) 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3、主要影响及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影响对中国的影响之一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1、发动两次 *** 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第二次科技革命 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2、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5、无产阶级壮大,工运逐渐走向 *** 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机遇与挑战并存。4、科技革命的哲学启示:(1)其出现是实践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2)即有共性也有各自特点,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3)不仅促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随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5、如何面对新的科技革命:(1)作为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发展科教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才,建立知识创新体系。(2)从个人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从经济学上看,充分认识科技是之一生产力,认识其在社会生产中作用,依靠科技和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4)从政治学角度看,国际竞争重点已发生变化,决定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是科技。需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振兴科技、发展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5)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汹涌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机遇与挑战、压力并存。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探索一条适合本国高速发展的道路,是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首要任务。6、如何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1)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联系大为加强。(2)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生产则成为物化的具体实现过程。(3)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对生产来说,科学技术是其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4)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致出现了密不可分的趋势,正如教材资料所引《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的“科学技术革命”条目所言。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是什么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2、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4、第三次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有三个特点:
5、首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重越来越重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6、其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在不断开阔。
7、最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联系加强,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化,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联系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三、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
1、之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2、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4、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既相互独立,各有规律,各有追求;又相互作用,互为需求,互为动力。科技发展有两个动力,一是源于人类好奇心和科技发展惯性等的内在动力,二是源于社会需求和投入、与经济和安全紧密相关的外部动力。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很多,科技创新是重要的原动力。
5、科技发展既有渐进性变化,也有爆发性突变,前者是常规科技进步,后者被称作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现代经济发展既有普通经济增长,也有爆发性产业变革,前者是常规增长,后者是产业革命。常规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常规增长,科技革命则能引发产业革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重大转型。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