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6日讯,安徽芜湖,这是一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的抗“疫”工作日记,如下:
我是芜湖市弋江区中南街道潮音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黄林,自从农历正月初二接到芜湖市防疫防控的工作通知,我立即到岗。深知防疫形势严峻的我和同事们,开启了防疫工作状态。
2020年1月26日,防疫警报拉响
7:00点到达单位,新年的气氛中,同事们互相问好后,都神色凝重地开始通过办公软件接收上级防疫任务,主任带领大家统一学习了防疫相关文件精神,对今天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时间紧、任务重,我立即开始各项数据的对比筛查,随访排查,希望通过我们的排查能够控制疫情的蔓延。
2020年2月1日
7:00开始上门,10:30结束了上午医学观察户的体温测量,未发现异常,回到诊所进行自体消毒清洁,登记数据,上报说明,忙到下午2点钟,用十分钟喝点水、吃完饭,又赶紧穿上防护服,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共同进入包保区域开始下午的体温测量,今天接到不少居民的 *** ,有鼓励我们的,有感谢我们的,也有向我们提供摸排线索的,虽然高强度的防疫工作让我疲惫不堪,但有居民们的赞扬和帮助,让我感觉到源源不断的力量。
2020年2月7日
凌晨5:00在诊所值班的我接到社区 *** ,说一户居民自测出现发烧情况,立即全副武装前往查看情况,上门测量,温度在36.9,我走近她,观察她的状态,询问她是否去过外地,有无外地人员接触史,并立即拨打了120,留下他的家人,让社区和物业的人员对屋内和楼道进行彻底消毒,并跟车前往医院陪同检查,紧张的等待后,发现CT并无异常,医院结果显示普通感冒,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护送她回家后,叮嘱不要出门,虽然现在没有异常,但不能放松戒备。随后回到诊所清洁消毒,继续投入到今天的防疫工作中。
2020年2月8日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我一天天数着,都十四天没有看到你了,奶奶煮了元宵,你快回来吃呀!”今天是元宵节,一直以来的坚强在听到孩子声音的瞬间化为柔软,我轻声哄着孩子说:“爸爸负责的一户医学隔离户家中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爸爸每天都要给她测量两次体温,要帮助她顺利度过隔离期,你也希望爸爸帮助别的小朋友对吧!”孩子依依不舍地挂断 *** ,我整理心情,随后穿戴整齐,带上设备,与同事们共同守护这一方小区的平安。
2020年2月15日
芜湖的疫情已经三天没有增加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了,我们诊所的医生都很高兴,这样的好局面是由所有一线工作人员的付出和市民的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抬起头看到诊所电视上播报的疫情实况,看着我的同行们一线奋战的身影,我想说:“辛苦了,大家都辛苦了!再坚持坚持,再加把劲,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迎来曙光!”(通讯员 王玲 李青松 整理 文/图)
六年级下册之一单元作文《家乡的习俗》,写作 *** 指导和范文赏析很多人在前行的道路上一直奉“笨鸟先飞”为至理名言,其实他们是最聪明的鸟儿。
在作文训练的道路上也一样,越是写得好的作文高手其实是提前下了功夫,比别人抢先一步,抢占了先机。
六年级下册之一单元作文《家乡的习俗》,写作 *** 指导和范文赏析,走心小朋友和家长提前学习。
写作 *** 和思路指引
《家乡的风俗》是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之一单元的习作训练。本单元我们了解了各地的风俗,这些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次习作要求我们介绍一种风俗或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明确要求:
注意抓住一种或几种风俗的重点,写出特点。课本之一单元学习了腊八泡腊八蒜、小年吃糖、除夕守岁、正月初一逛庙会、正月十五闹花灯等春节的风俗。本单元习作就是要唤起小朋友们的生活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习作的重难点:
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增进对家乡风俗的了解。重点要把风俗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写明白。
*** 指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也就告诉我们:只有细致地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思考、表达,在思考、表达中反思生活,才有可能为写好作 *** 好准备。那么在寒假期间我们就要从生活中发现、搜集、整理作文素材,最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用心体会,用情感悟。
准备工作:
习作之前先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或询问长辈,通过多种 *** 深入了解家乡风俗。
想一想:
自己家乡的节日风俗,民族风俗,生活风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是介绍家乡特别的一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写之前先列一个作文提纲,写起来才能有条理,不杂乱。
谈一谈:
家乡特别的风俗。你的家乡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吗?它有什么特点?可以先列出几项供自己参考,作为自己选择的材料,在习作组织安排材料的时候可以有所取舍。
范文欣赏:《家乡的习俗》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文化,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在家乡众多的风俗文化中,我最喜爱的是元宵节的习俗。
“闹元宵,煮汤圆,亲人团聚心欢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这歌谣,朴实中凝聚老百姓深深的挚爱之情。我是个爱读书的孩子,通过读书我了解到元宵节的由来和南北朝有关:南朝时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宫中每到正月十五就张灯结彩,欢乐喜庆,通宵达旦,渐成风气,沿袭下来逐渐成为元宵节。
全国各地,元宵节的形式不拘一格,花样繁多。这是一个象征美好开端的日子,闹了元宵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学生要上学,大人要开始上班工作挣钱养家。闹元宵的习俗有吃汤圆、猜灯谜、踩高跷、闹花灯------但我独爱那一碗汤圆,因为小小的汤圆寓意着一家人幸福美满,甜甜的,黏黏的,入口回味无穷,满心里都是幸福甜蜜的感觉。
走上街头,汤圆小摊的锅里冒着热腾腾的雾气,远远地就能闻到那香甜诱人的味道,老板娘那无限温柔的叫卖声,让人不禁步入店中,饱尝美味。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吃了没够,还要顺带捎回家一些,向家人炫耀这汤圆的精美。汤圆种类繁多,有黑芝麻的、有豆沙的、有肉馅儿的,还有酒酿丸子的------一种圆圆的小食品妙就妙在满嘴留香,悄然下肚的那一刻,你才知道是哪一种味道。
小孩子爱凑热闹,大人们这一天也不嫌麻烦,闹元宵就讲究一个“闹”字。每年让我所兴奋的是,和家人一起亲手包汤圆。妈妈是为包汤圆的好手,她先用糯米粉和水一和,就是用来做汤圆的皮,再揉成一块块的小球,擀成薄皮,捏成小碗状,在里面包上黑芝麻馅儿、豆沙馅儿、肉馅等,喜欢吃什么馅,就包什么馅,接着把口捏住,搓成一个小圆球,一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包好了。我和姐姐学着妈妈包汤圆,说起来容易,包起来可并没有那么简单。有的被我搓成了一个椭圆形,有的表面凹凸不平,还有的做到一半肚子就破了,馅儿漏了出来,总是包不好。但这并不在意,重要的是,汤圆中包上了浓浓的情,甜甜的爱。
煮汤圆是爸爸的拿手好戏,先在锅中倒入水,点开火,等水煮开,把我们包好的汤圆放入锅中。这里面是有窍门的,如果水没开就下锅,汤圆是破得多,完整得少。只见那圆滚滚的汤圆先是在水中荡来荡去,等到它们在沸水中滚来滚去,自己会打滚儿了就熟了,真诱人啊!那是我们最盼望的一刻。爸爸把一个个汤圆舀到我们的碗里,先用鼻子凑近闻闻,有股淡淡的清香。轻轻咬下去,黑芝麻馅儿从汤圆皮中滑到我的齿缝间,甜甜腻腻的感觉,让人怎么也不会忘记元宵节的甜蜜、幸福与美满。
这就是我家乡别具风格、独领 *** 的习俗,那软软的汤圆回味悠长,因为它凝聚着父老乡亲浓浓的情,暖暖得意,它长久地留在家乡的土地上,也留在人们的心间。
【总评赏析】
这篇优美的作文,小作者不仅介绍了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家乡的习俗,而且还介绍了自己包汤圆、煮汤圆的经过,用词准确、生动,写出了风俗习惯的特点,可见小作者在生活中是一位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有心人!
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关键是激发自己的写作欲望和创作热情,怎么样?看了这篇作文你是也有动笔的冲动,开始吧,写下你心中所想------
感谢您曾经来过,您的每一次点赞和评论,都是对我更大的鼓励!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刘老师谈特殊教育
一天中这个时间段吃元宵不易积食,吃几个最安全医生也帮你算好了!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王剑 叶美琪
图/羊城晚报资料图
元宵佳节,素来有“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的传统。在医生看来,元宵、汤圆的原料都是糯米粉,不容易消化。每年正月十五过后,医院的消化门诊会接诊许多因吃元宵而出现身体不适的患者。
那么,我们该如何健康吃元宵呢?吃的时候,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江家赞、医师晏显妮接下来为您一一解答。
健康吃元宵,记住这几点——
1.不要空腹吃元宵,午餐晚餐之间最合适
胃肠道功能在早上是最薄弱的,又处于高胃酸状态,元宵的高糖高油及黏性高的糯米外皮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或加重胃食道反流,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睡前吃更不合适。由于高血糖状态下胃的排空会延缓,吃完元宵后马上躺下很容易造成返流,建议适当走动,促进胃的排空。
元宵更好在午餐或晚餐之间吃,当成茶点、甜品或加餐,并且临近那一顿的饭菜要适量减少。
2.少量吃,切莫贪多
元宵个头虽小但热量高,一次吃的太多容易加重胃肠道和肝脏负担,还可能有引起并发症的风险哦。
那么到底吃多少才合适?核桃大小的元宵,普通人一次吃6个以下为宜,小一些的也不要超过10个。
糖尿病人选择少糖、无糖或咸味的元宵,量要减半,还要注意观察血糖波动情况。
如果不慎食用元宵过量,可以选择隔餐不吃,让其充分消化。
3.烹调方式有讲究
烹调元宵时建议用汤煮、水蒸而非油炸。有的人喜欢在元宵汤里放糖或酒糟,那么元宵应选用没有馅的,以避免甜上加甜。
如果吃的是咸元宵,可以在煮元宵的汤里放些小虾米及蔬菜,补充营养,但更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调味料。
4.老人吃元宵应细嚼慢咽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消化酶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排空时间延长,难以消化和吸收黏食。加上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而且吞咽反射也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元宵一定要细嚼慢咽。
5.适当配一些蔬菜和饮品
适当搭配容易消化的绿叶蔬菜或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改善元宵馅带来的腻感,也能达到合理膳食的要求。
吃元宵后可以喝些陈皮水、白萝卜汤,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好吃不腻助消化,试试这款养生元宵
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一款中药养生元宵——橘皮山药枸杞元宵的做法,但注意糖尿病患者不适宜吃哟。
橘皮山药枸杞元宵
原料:化橘红30克、鸡内金粉50克、枸杞100克、大枣60克、山药250克、玫瑰花25克、黄油100克、白糖100克、面粉250克、糯米粉500克。
*** *** :化橘红研粉与白糖和匀,加入糯米粉、开水混合成面团。鸡内金粉、玫瑰碎末、白糖、山药、枸杞、大枣、黄油及面粉拌匀成馅,包制成元宵即可。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消食。这款元宵的馅料都是药食同源之品,合用可疏肝理气、健脾行气消食,将其配成元宵馅,适合胃脘部不适的人群食用,既健康美味又可满足饱腹之欲。
编辑:何宁
过年煮汤圆,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很多人做错了,难怪不好吃(本账号已与“ *** 骑士”签约,本图文原创,搬运转载必究)
过年煮汤圆,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很多人做错了,难怪不好吃。
过年了,在北方很多人家都是传统吃饺子的,但是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是吃汤圆的,所以有很多人都是自己在家煮汤圆吃,过年煮汤圆的时候到底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呢?很多人都做错了,难怪煮出来的汤圆不好吃,不是发黏就是口感不够爽滑,今天就来教大家正确的,煮汤圆的 *** ,按照这个 *** 煮出来的汤圆,既爽滑又入味,特别好吃,看看你做对了吗?
一,在煮汤圆的时候,首先在锅里面加入多一些的清水,盖上盖子先把水烧至沸腾,然后再掀盖,这时把汤圆从冰箱里拿出来之后直接放入锅中去煮,注意汤圆不要提前从冰箱拿出来,否则容易化冻,这时就很容易使汤圆粘连到一起了,直接放入锅中这样不容易粘连。
二,煮汤圆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勺子背面不停地去推一下汤圆,这样让汤圆与汤圆之间不要隔得太近,否则容易粘连,等锅内再次沸腾的时候要及时地向锅中加入冷水,这样能够保持水不在沸腾的状态,否则沸腾的厉害了之后也是容易把汤圆煮破皮的,这样就导致馅料外流,汤汁会变得非常浓稠。
三,我们平时煮的汤圆大小至少要加3次凉水,才能够把汤圆煮熟,煮熟的汤圆是能够安静地漂浮在水面之上的,如果汤圆还没有飘起来的话,要继续去煮一下,直到把汤圆煮至飘起来为止,这时才能够关火,把汤圆盛出来放入碗中,注意盛出汤圆之后也要把适当的汤汁倒入到汤圆里面,水的用量一定要超过汤圆的用量,否则放入碗中之后汤圆之间也会容易粘连在一起,导致汤圆破皮。
以上就是整个煮汤圆的 *** 了,注意几个重要的点,之一就是水沸腾了之后才能够放入汤圆,这样能够避免汤圆倒入锅中就沉底,粘到锅底上,之后再去推它就很容易把皮粘破,这样就导致馅料流出,会影响汤圆的完整。
但是却不能够在沸腾的状态下煮汤圆,如果沸腾的厉害了,汤圆也是很容易把皮给煮破的,所以在煮汤圆的时候掌握火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煮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离开,一定要随时观察锅内的动静,如果水沸腾的厉害了,立马倒入凉水,这样才能够在煮的过程中保持汤圆被不会被煮破,另外就是倒入碗中之后也要加入足够多的水,否则汤圆也会粘连到一起,导致破皮露馅。
武汉母子在建阳过上特别元宵节:“这是我吃过最甜的汤圆!”这里是铲子爱厨房,我是球球妈,一个爱分享的美食博主,每天都会分享美食的 *** *** 和烹饪技巧,喜欢我的原创作品,记得点赞,转发和关注哦,您的支持是我更大的动力,感谢您的观看!
台海网2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APP-新福建报道 “今年元宵节暂时回不去了,我给你们煮了点汤圆,祝你们节日快乐!”2月8日中午,南平市建阳区潭城街道南阳社区党委书记杨柳青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圆,送到辖区宾馆内来自武汉的胡芳母子手中,让特殊时期身处异乡的他们过上了元宵节。
胡芳母子1月20日从武汉到建阳旅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考虑到当前严峻的形势,也秉着对他人和自己负责任的态度,母子俩主动住进了建阳区南阳社区内的一家宾馆进行自我隔离。
胡芳接过社区书记送来的汤圆
正月十五,虽是元宵佳节,街道社区等基层工作人员仍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中午下班后,杨柳青顾不上自己吃饭,特地回家烧水煮汤圆。“这对武汉母子虽然5天前就已经度过隔离期,但受疫情影响回不了武汉,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我就想着让他们在建阳也能吃上汤圆过上节。”杨柳青说。很快,一碗热乎乎的汤圆就送到了胡芳手中。
“真是辛苦你们了,每天这么忙还来给我送汤圆。”打开门看到这份意外的惊喜,胡芳和她的儿子都十分感动。原来,他们在宾馆已经住了19天,由于疫情影响,餐饮全部停业,刚开始母子俩只能吃面包、泡面。社区得知此事后,主动和他们联系,不仅为他们送口罩、每日测量体温、帮忙跑腿采购物资,社区书记杨柳青还每天把自家做的饭菜送到宾馆,让他们吃上热饭热菜。此外,为了让他们减轻负担,社区还特地和宾馆沟通,减免了胡芳母子居住期间的部分房费,让他们安心在建阳住下。
“幸好有他们在,是他们一直默默的付出,温暖了我们的心。”面对社区无微不至的关心,胡芳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母子俩吃了这碗“有故事”的暖心汤圆后,连日里紧张不安的心情也逐渐平静。
“因为疫情的关系,这时候过节的氛围会淡一些,但隔离病毒不隔爱,在抗‘疫’的路上我们同舟共济!”杨柳青说。
据了解,截至2月7日,建阳全区共排查出湖北返乡人员1652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857人,留观(含集中医学观察和医院留观)42人,目前已有12人解除医学隔离观察。(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通讯员 邓雪)
茶杯中的无穷大1 欧拉方程
有时,科学发现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发现会引发下一个发现。我们今天要讲的一个关于流体力学的数学研究故事就是这样:从2013年的一项实验发现中引发的一系列数学证明,撼动了人们几个世纪以来的思考。
这项2013年的研究是应用数学家Thomas Y Hou(侯一钊)和Guo Luo(罗果)对流体进行的数值模拟,其研究的核心是由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于1757年提出的欧拉方程。
○ 欧拉方程:在流体力学中,它们描述了理想化的不可压缩流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的运动,u为流体的速度,p为压强。| 公式来源:<1>
欧拉方程被用来模拟流体随时间的演化,比如当我们想要知道,如果一块石头被扔进平静的池塘中,池塘中的水在五秒钟后会怎样运动时,就可以利用欧拉方程来找到答案。
但是,欧拉方程描述的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流体具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特性。例如,欧拉方程假设流体是没有粘性的,换句话说当流体互相流过时,内部的流动不会产生摩擦;再比如与欧拉方程还假设流体是不可压缩的,也就是说流体不能被压缩到比它已经占据的空间更小的空间里。
在这个理想化的设定中,欧拉方程会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来预测流体的运动。
显然,这样的情况无法让那些研究欧拉方程的数学家们满意的。他们想要明确地知道,这些方程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永远有效;如果不是,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方程会失效。
2 复杂版的茶叶悖论
在2013年的那篇论文中,Hou和Luo模拟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介绍他们模拟的场景之前,我们可以先来了解其模型的一个简化版本。这是一个几乎在家就可以模拟的场景。
假设你有一个平底的圆柱形茶杯(如下图所示),杯子里装满了茶水,一些茶叶沉淀在茶杯底部(下图左);现在,顺时针搅动茶水,起初,杯中的茶水几乎会像整体性地旋转,并带动底部的茶叶一起运动(下图中);然而,随着搅拌的继续,让茶水旋转的离心力与杯子的侧面内壁相互作用,产生了流体力学的“二次流”。二次流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运动,是对初始的搅动的响应,二次流会沿着圆柱形的杯壁向下流动,在杯子的中央部分向上流动(下图右)。
杯中的茶叶就能很明显的体现二次流的运动:他们聚集在杯子底部的中心,即使周围的茶水中仍有漩涡翻滚,它们也几乎维持静止。
在几个世纪之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被称为“茶叶悖论”的现象。在《不会煮汤圆的物理学家不是好厨师|正经玩》一期中,也有描述这一现象。1926年,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首次用数学 *** 解释了这种行为。
Hou和Luo所思考的模型稍微更复杂一些,相似的是他们考虑的还是圆柱体容器中的流体。只是这次,容器上半部分的液体向顺时针旋转,但下半部分逆时针旋转(下图左)。这样的运动可以产生好几个二次流,它们以旋涡的形式沿着容器壁上下流动:从上往下,液体呈螺旋状下降;从下往上,液体朝相反方向螺旋上升(下图右)。
在模拟中,他们设置了流体的初始状态的数值描述,再让计算机应用欧拉方程来确定流体在未来的运动。他们发现杯子的中部,也就是两种流动相遇的地方出现了令人讶异的情况。按照欧拉方程的设置,在那个点上,流体的涡量(即旋转的速度和方向)会急剧增大。但事实上,他们的模拟结果显示根据欧拉方程,那个点的涡量增长得非常之快,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就变成无穷大。
这种无穷大的值被称为奇点,正是数学家们想要确切知道是否存在于欧拉方程中的值。假如有奇点能够产生于欧拉方程中,就代表着欧拉方程的失效,当奇点产生时,欧拉方程便不再适用于预测和描述流体的运动。因为欧拉方程不能用无穷大的量来计算。
这一发现引起了轰动。200多年来,一直有数学家在寻找欧拉方程不稳定的情况。他们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希望能以此计算出他们认为可以产生的奇点,但当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对那些结果进行反复试验时,它们都没能经受住考验。最终似乎只有Hou和Luo找到了一个可能真正成立的结果。
许多研究欧拉方程的研究人员认为,Hou和Luo的模拟是我们所拥有的最令人信服的奇点场景。
3 一系列的数学证明
然而即便如此,计算机模拟只是证据,不是数学证明。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机是有其极限的,它们无法达到无穷小的尺度。因此,即便看上去这些结果可能已经很有说服力了,但没人能保证当使用一台更好的超级计算机来计算时,还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因此,数学家们开始想要从数学上证明Hou和Luo所观察到的现象,于是便有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一系列数学证明。这些证明陆续扩展了人们对欧拉方程奇点形成的数学理解。
终于,数学家Tarek Elgindi、Tej-eddine Ghoul和Nader Ma *** oudi分别在2019年4月和10月,用两份证明详细阐明了欧拉方程会产生奇点的情况。虽然他们的证明也涉及到对一些特殊条件进行假设和简化,与数学家所寻求的对欧拉方程中的奇点形成的完全理解还有一定距离。但他们的论文仍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该领域取得的最接近目标的结果之一。
Elgindi的研究结果促成了新一轮的数学发现。2019年10月,Hou和Jiajie Chen采用Elgindi的 *** ,为一个与2013年的研究结果密切相关的场景创建了一个严格的数学证明。他们证明,在这个稍微修正过的场景下,模拟中所出现的奇点确实存在,为确定欧拉方程的确存在奇点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若要完全确定欧拉方程中的奇点问题,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开展。并且,在Hou的这份新的证明中,仍然存在有一些技术上的限制,使其无法在他于2013年所模拟的确切场景下证明奇点存在。但经过6年累积的丰硕成果,他们相信很快就能克服这些挑战,为这个证明画上完美句点。
参考来源:
<1> https://arxiv.org/pdf/1310.0497.pdf
<2> https://arxiv.org/abs/1910.00173
<3>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for-fluid-equations-a-steady-flow-of-progress-20200113/
来源:原理
编辑:zyi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
煮汤圆到底用冷水还是热水?记住这3点,汤圆不破皮,不露馅#天南地北大拜年#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说到元宵节我觉得它比大年三十都要热闹,从凌晨开始外面的鞭炮声就不断,街头巷尾都挂满了红灯笼,踩高跷、社火、猜灯谜等传统活动更是热闹非凡。
元宵节到来意味着春节就要结束了,到了晚上家家户户就要吃上一顿团圆饭表示庆祝,在元宵节的家宴中,除了大鱼大肉之外,一碗热乎乎的元宵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寓意着日子和和美美,幸福团圆。
元宵大家都爱吃,而且觉得煮元宵非常的简单的事情,不需要技术含量,可是事实却是相反,多数人煮出的汤圆不是破皮就是露馅,那么煮汤圆正确的 *** 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下。
煮汤圆要用冷水还是热水
相信大部分人煮汤圆时,都是热水下锅,但其实吧煮汤圆还是要看元宵的种类,如果元宵是现做的,那么直接开水下锅即可,但是我们现在吃到的汤圆多数都是冷冻的,那么这种汤圆煮的时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
冷水下锅
速冻汤圆冷水下锅是最容易破皮露馅的,因为刚取出的汤圆冻得比较结实,冷水下锅后随着水温的逐渐升上,其实汤圆还在化冻,而这个过程比较漫长,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之后,汤圆外皮会糊化,加上水沸腾后,就很容易破皮露馅。
开水下锅
既然速冻汤圆冷水下锅不行,那么开水下锅就可以吗?其实开水也不对,因为汤圆还是冷冻的,因为热胀冷缩,汤圆极容易爆开,这样就会越煮越烂,最终导致一锅汤都会被毁。
煮汤圆的正确方式
一、加盐
煮汤圆加盐其实和煮饺子加盐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当纯水加盐后,就变成了盐水,此时的渗透压会增高,水分子不容易从汤中渗入到汤圆皮中,糊化也会变得有难度,这样汤圆就不会破皮,也不会粘锅。
二、水温
煮汤圆最适合的温度就是60度左右,怎么观察水温是60度呢?当一锅水的锅底出现密集的小泡泡时,这就是更佳温度,这个时候下入汤圆,并不会因为高温急剧导致热胀冷缩,也不会因为水温而导致泡的时间太久。
三、点水
通常煮面条、煮饺子时都会点水,而煮汤圆也一样,大约煮上5分钟,汤圆漂浮起来后分次点上2次冷水,目的是别让水温过于沸腾,让汤圆可以受热均匀。如果水温太高,汤圆持续翻滚,那么就容易破皮。
等到点2次水后,汤圆也熟了,此时就可以盛入碗中了,以上就是关于煮汤圆的技巧了,不知道大家学会了吗?
“小汤圆”一家团圆用最简单的 食材做出最美的佳肴,为家人做一顿爱的美食,我是妈咪早早,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一道家常美食。如果喜欢我的话就点个赞,转发关注下哦!
新华社杭州3月6日电(记者 朱涵)5日,浙江省首例孕35周新冠肺炎患者产下的健康宝宝“小汤圆”回到了父母的怀抱。在26天的分别后,“小汤圆”一家终于团圆。
“很温暖、很开心、很感激,心里终于踏实了!”在浙江海宁市中心医院,刚刚结束了居家医学观察的小汤圆父母紧紧抱着孩子说。
2月8日元宵节当天,小汤圆的母亲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之一医院诞下“元宵宝宝”,之后,小汤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隔离观察。其间,医务人员对小汤圆的咽拭子、血液、粪便、尿液等进行了多次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2月19日,小汤圆的父母治愈出院。2月24日,小汤圆结束医学观察。当时,小汤圆的父母仍在居家医学观察中,小汤圆被转送至浙江海宁市中心医院,暂由当地月子中心一名月嫂代为照顾。3月5日,小汤圆的父母结束了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之一时间将小汤圆接回家中。
“希望小汤圆以后也能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回报社会。”小汤圆的父亲说。
这个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生的“小汤圆”给这场抗疫之战带来了希望。“小汤圆”父母为此给他取名为“陈佑一”,寓意为“天佑中华,万众一心 ”。
“隔离点”的元宵节:一碗碗元宵传递战“疫”中的温情中国江苏网2月8日无锡讯 2月8日是元宵佳节,一大早,南禅寺街道的志愿者们将一碗碗煮好的元宵送到街道辖区的集中医学观察点,为日夜驻守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和集中隔离人员送上一份热气腾腾的节日祝福。
“这个元宵节是在观察点上度过的,虽然没有了往常的热闹,但这一碗元宵让我充分感受到街道工作人员对我的关心,让我觉得很温暖,也很安心。有他们在,我感到春天已经不远了。”在隔离点的缪先生一家从温州来锡,一到无锡后就自觉配合社区进行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
为了消除集中隔离人员的紧张心理,街道还建立了隔离人员微信群,时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健康情况,让每位隔离观察对象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目前,该观察点已接收各类人员70余人,各项工作流程均稳中有序进行。(王歆怡)
新春一线观察|冰雪元宵味更浓央广网哈尔滨2月3日消息(记者庞淼)立春将至,随后就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在中国,“不过十五都是年”,春节的欢喜年味在正月十五更加浓郁;在黑龙江,过了立春仍是冬,冰雪的旅游热潮在冬末春初持续不退。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烟火表演(央广网发 黑龙江省文旅厅供图)
为增添春节氛围,喜迎元宵佳节,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的“打卡旅游休闲,打开欢乐春节”新春旅游休闲推广活动持续到元宵节,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全省各市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节庆活动、惠民活动共计50余项,让市民和游客在冰情雪韵中感受与众不同的元宵佳节氛围。
哈尔滨中央大街五彩花灯(央广网发 文旅龙江供图)
您可以在冰雪大世界的琉璃世界中游园赏灯,在中华巴洛克的风韵老街猜谜品趣,在“鹤城”齐齐哈尔滚冰祈福迎春,在“雪城”牡丹江感受书法神韵,在“粮都”富锦秧歌起舞闹元宵……花车巡游、烟火表演、文艺汇演等精彩活动都将“组团”亮相,为黑龙江元宵节期间的冰雪旅游市场增色添彩。
大姑娘穿上花袄游览雪乡(央广网发 孙庭义 摄)
此外,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打卡旅游休闲,打开欢乐春节”主题,推出15个冰雪旅游必到必游地,您可以在中央大街感受欧陆风情,在凤凰山登高祈福,在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畅享春雪魅力,在中国雪乡欣赏红灯白雪乡村年味……
中国边城黑河扭秧歌敲锣鼓(央广网发 赵东来 摄)
正月十五佳节至,各地风味各不同,黑龙江已准备好团团圆圆的冰雪盛宴,等待您阖家同游!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