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和标准时间校对精确到秒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以及标准时间校对精确到秒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北京时间校准标准
1、北京时间校准标准是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发出来的。
2、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的地方时间,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是由位于陕西西安的中国国家授时中心计算得出。
3、由于 *** 传输原因,现在北京时间校对显示秒钟有毫秒级误差(桌面时钟);点击这里进入旧版中国时间,此版本秒级闹钟可选择自选音乐作为闹铃;点击日历可写入日程安排和查询农历。
4、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
5、我国现代无线电授时最早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而后由上海天文台租用邮电部的一个短波无线电台发播,然而上海偏居东南一隅,发播信号无法覆盖全国范围,难以适应当时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在1955年,全国科技发展12年远景规划中,将在内陆筹建一个能覆盖全国、精度达到毫秒量级的授时台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6、科学院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论证,初步将台址选在了甘肃兰州市,但是由于和当时的苏联专家意见相左,建台计划暂时搁置。
7、1965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重提建设授时台计划,科学院再次派专家赴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勘址,并将台址预选在陕西杨陵。1966年授时台台址最终确定在陕西蒲城县,并以“326工程”为代号开工建设短波授时台。
二、中国授时中心标准时间
1、中国授时中心标准时间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发布的时间标准,也被称为中国原子时(Chinese Atomic Time,简称CAT)。
2、中国授时中心是中国时间计量和授时的权威机构,负责提供准确可靠的时间服务,以满足国家科研、生产、通信、交通、军事等各个领域对时间精度的需求。为了保证时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中国授时中心建立了多个高精度原子钟组,通过卫星、长波、短波、低频时码等多种手段向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用户发布时间信号。
3、中国授时中心标准时间是以国际单位制(SI)秒长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精密测量和计算得出的。它与世界协调时(UTC)保持高度一致,并且在必要时会进行闰秒调整,以保持与地球自转周期的同步。
4、在实际应用中,中国授时中心标准时间为各种需要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例如,在电信 *** 中,基站的同步需要精确到微秒级别,以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在金融交易中,时间的精确性对于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在军事领域,精确的时间同步对于导航、定位和火控系统等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5、总之,中国授时中心标准时间是中国时间计量和授时的重要基准,为各个领域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时间服务,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
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的地方时间,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东八区包括的范围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以东经120°为中心线,东西各延伸7.5°,总宽度为15°的区域。
北京时间与北京当地时间是两个概念,北京时间的发播不在北京,而是由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处于东七区)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发播。北京时间适用于中国(大陆、港澳、台湾)境内。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大家庭,不同地区的时差和习惯差异较大,因此统一采用一个标准也是为了促进全国范围内的交流和发展。假如我们没有统一的时间标准,而是各用各的时间,学校就无法上课,工厂就不能正常生产,交通运输也不能有条理的进行,这就使整个社会的工作、生产秩序混乱。
北京时间作为中国的标准时间,对于全球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经济方面,很多国际金融机构都以北京时间为基准进行交易。在科技领域,很多国际会议和论坛也都以北京时间为标准。在文化领域,北京时间也是很多国际大型活动的时间基准,例如奥运会、世界杯等。
四、北京时间 国家授时中心
1、北京时间是由中国国家授时中心负责管理和发布的。
2、中国国家授时中心是中国官方的时间服务机构,负责提供准确的时间标准,以确保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时间同步和精确性。北京时间是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发布的标准时间,也是中国全国通用的时间。
3、在中国,国家授时中心通过一系列高精度原子钟来产生和维持北京时间。这些原子钟位于地下深处,以确保它们受到的外界干扰最小。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 *** ,国家授时中心能够确保北京时间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误差通常在微秒级别以内。
4、北京时间的发布和使用在中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金融、能源、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例如,在交通领域,北京时间用于铁路和航空的时刻表编排,以确保交通运行的准确性和顺畅性。在通信领域,北京时间用于同步通信 *** 的时间,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金融领域,北京时间用于市场开盘和收盘的时间基准,以及交易记录的时间戳。此外,北京时间还被用于科学研究,如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的时间测量和实验。
5、总之,中国国家授时中心负责发布和管理北京时间,确保时间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北京时间在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个领域的运行和发展都依赖于准确的北京时间。通过国家授时中心的努力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我们能够获得可靠的时间服务,推动社会的正常运转和进步。
五、北京时间以哪里为准,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度21′,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小时。
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时区。这样一个时区是经度15度。一天24小时,所以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经度零度即本初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由于子午线穿越伦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市,故称格林威治时间,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北京的经度是116度21分,所以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8×15=120,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度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
那么北京时间是在哪里进行计算和发布的呢?是来自陕西省蒲城县境内的国家授时中心(详细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书院东路3号)。之所以选择这里,是考虑:陕西地处大陆腹地,离中国大地原点仅100公里,发射的时间信号便于覆盖全国;当地地质构造稳定,授时中心因地震等自然灾难被毁坏的系数极小;由于其重要性,建立在内陆地区比较安全。
如今我们所说的1秒,其实就是铯原子跃迁振荡9192631770周经历的时间,这是1967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计时大会正式定义的。国际上规定,取1958年1月1日世界时零时零分零秒的瞬间作为原子时的起点。
196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建成。
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着我国的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其授时系统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程和社会公益设施,并被列为由国家财政部专项经费支持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之一。自七十年代初正式承担我国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播任务以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等诸多行业和部门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的授时服务,基本满足了国家的需求。特别是为以国家的火箭、卫星发射为代表的航天技术领域、常规及战术、战略武器试(实)验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应开展的时间频率研究工作,则紧紧围绕国防和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时频领域提出新的手段和更高精度的需求而开展,如在守时理论与 *** 、时间频率测量与控制、时间传递与同步、新的授时手段拓展、国际间远距离高精度时间传递与比对,时间尺度与频率标准、用户时间系统终端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理论与技术成果,带动了我国该领域的进步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和国际影响的时间频率研究、服务、发展中心。
国家授时中心前身是陕西天文台,196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筹建,1970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短波授时台试播,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发播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七十年代初,为适应我国战略武器发射、测控和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在陕西天文台增建长波授时台(BPL),1986年通过由国家科委组织的国家级技术鉴定后正式发播标准时间、标准频率信号。
国家授时中心(陕西天文台)本部地处我国中部腹地——陕西临潼,这里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任务,并采用多种手段与国际时间保持同步,同时这里拥有一支时频领域的科研队伍。授时台位于陕西蒲城,主要有短波和长波专用无线电标准时间标准频率发播台(代号分别为BPM和BPL)。
国家授时中心负责确定和保持的我国原子时系统TA(CSAO)和协调世界时UTC(CSAO)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代表我国参加国际原子时合作。它是由一组高精度铯原子钟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GPS共视比对、卫星双向法(TWSTFT)比对等手段与国际原子时间标准相联系,对国际原子时的保持做出贡献,目前的稳定度为10-14,准确度为10-13。
短波授时台(BPM)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地以四种频率(2.5M,5M,10M,15M,同时保证3频率)交替发播标准时间、标准频率信号,覆盖半径超过3000公里,授时精度为毫秒(千分之一秒)量级;长波授时台(BPL)每天定时发播载频为100KHz的高精度长波时频信号,地波作用距离1000-2000公里,天地波结合,覆盖全国陆地和近海海域,授时精度为微秒(百万分之一秒)量级。BPL长波授时系统的建立,将我国授时精度由毫秒量级提高至微秒量级,使我国授时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该项目198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国家国防试验、空间技术、测绘、地震、交通、通信、气象、地质等诸多行业和部门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时服务。特别是在以卫星发射、火箭试验为代表的我国航天技术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自系统建成后,为国家星箭发射、战略武器试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时间频率信号,保证了百余次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多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总装备部贺电嘉奖。
随着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试点工作的开始,作为国家授时中心,陕西天文台所承担的国家任务和开展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科学院的重视和肯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进入了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并于2001年3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1970年12月15日,时间城开始向全国进行短波广播。半径达3000公里的范围内,人们之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日后耳熟能详的“……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几乎没人知道,这全国统一的“北京时间”就是从这个神秘的大院播出的。
(1)中原时区:以东经120度为中央子午线。
(2)陇蜀时区:以东经105度为中央子午线。
(3)新藏时区:以东经90度为中央子午线。
(4)昆仑时区:以东经75(82.5)度为中央子午线。
(5)长白时区:以东经135(127.5)度为中央子午线。
一个时区的“标准时”,只是一个大地区的统一时间,大家共同遵守的“人工”时间而已,并不是该时区内每个地点的“本地时间(LMT)”——真正的经度时。要用出生地的经度与出生大地区的标准时来加减,全球任何地点都用这个原则。
例如:中原时区包括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台湾。这个大地区当时钟敲定正午12点时,只有位于东经120度线上的地点才是12点,其它的地方是少于或多于12点。如香港位于东经114度10分,比东经120度偏西5度50分,其真正经度时是11时36分40秒
“北京时间”是我国使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是东经120°。依据国际标准时区划分的 *** 和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虽然我国跨越了5个时区,但主要位于东六时区、东七时区、东八时区内,这三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经度依次分别为东经90°、东经105°、东经120°。如果对我国位于东经82.5°以西东五时区的地区,采用与东六时区相同的标准时;东经127.5°以东的东九时区的地区,采用与东八时区相同的标准时。这样用三个时区的区时就覆盖了全国,也就基本上满足了各地是以中天时刻为时刻标准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仍是东八时区的标准时,东七时区、东六时区采用的标准时,分别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晚2小时,时间名称可分别定为“重庆(直辖市)时间”、“新疆 *** 时间”。或者东六时区、东七时区、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名称分别定为“西部时间”、“中部时间”、“东部时间”。
六、我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在哪里
1、国家授时中心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在西安航天产业基地、渭南蒲城设有分部,另有授时发播台、授时监测站、测定轨站分布在全国。
2、主要开展量子频标、时间保持、守时理论与 *** 、高精度时间传递与精密测定轨研究室、时间频率测量与控制、时间用户系统与终端、导航与通信等研究工作。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