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弄堂 上海弄堂老房子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0 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上海小弄堂的问题,以及和上海弄堂老房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上海弄堂
  2. 上海的小弄堂是什么
  3. 谁知道关于上海弄堂的诗(原创)

一、上海弄堂

1、弄堂,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曾经与千千万万上海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2、多少个故事,多少个典故,多少个名人,多少个记忆,与石库门,与亭子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弄堂,就没有上海,更没有上海人。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特色;弄堂构成了千万普通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弄堂,构成了近代上海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3、弄堂,上海人对里弄的称呼,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江南民居,也不同于任何一种西方的建筑形式。然而,它又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痕迹,又或多或少地带有外来的建筑景响。

4、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它也是近代上海历史的最直接产物。

5、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下午时

6、候,趁上班上学的人都还没有回来,随意从上海的商业大街上走进小马路,马上就

7、可以看到梧桐树下有一个个宽敞的入口,门楣上写着什么里,有的在骑楼的下面写

8、着1902,里面是一排排两三层楼的房子,毗临的小阳台里暖暖的全是阳光。深

9、处人家的玻璃窗反射着马路上过去的车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10、整个上海,有超过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绝大多数上海人,是住在各种各样的

11、常常在弄堂的出口,开着一家小烟纸店,小得不能让人置信的店面里,千丝万

12、缕地陈放着各种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针线,本市邮政用的邮票,

13、各种居家日子里容易突然告缺的东西,应有尽有,人们穿着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

14、以跑出来买。常常有穿着花睡衣来买一包零食的女人,脚趾紧紧夹着踩塌了跟的红

15、拖鞋,在弄堂里人们是不见怪的。小店里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热心,他开着一

16、个收音机,整天听主持人说话,也希望来个什么人,听他说说,他日日望着小街上

17、来往的人,弄堂里进出的人,只要有一点点想象力,就能算得上阅人多矣。

18、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

19、人人体面后面的生活。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

20、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样了。

21、平平静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

22、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

23、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仔细地看,就认出来这是今年大街上时髦的式样;你看

24、见路上头发如瀑的 *** 正在后门的水斗上,穿了一件缩了水的旧毛衣,用诗芬在洗

25、头发,太阳下面那湿湿的头发冒出热气来;还有修鞋师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着

26、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橡皮,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

27、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

28、还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阳的地方坐着说话。老太太总是比较沉默,老先生

29、喜欢有人和他搭话,听他说说从前这里的事情,他最喜欢。

30、弄堂里总是有一种日常生活的安详实用,还有上海人对它的重视以及喜爱。这

31、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从十八世纪在外滩附近有了之一条叫“兴仁里”的上海

32、弄堂,安详实用,不卑不亢,不过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现了。

33、19世纪50年代,由于上海小刀会在老城厢起义,上海人开始往租界逃跑,

34、在租界的外国人为了挣到中国难民的钱,按照伦敦工业区的工人住宅的样子,一栋

35、栋、一排排造了八百栋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发端,到1872年,玛意巴建起

36、上海兴仁里,从此,上海人开始了弄堂的生活。

37、上海是一个大都市,大到就像饭店里大厨子用的桌布一样,五味俱全。从前被

38、外国人划了许多块,一块做法国租界,一块做英国租界,留下一块做上海老城厢,

39、远远的靠工厂区的地方,又有许多人住在为在工厂做事的人开辟出来的区域里,那

40、是从前城市的划分,可在上海人的心里觉得这样区域的划分,好像也划分出了阶级

41、一样,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彼此怀着不那么友好的态度,彼此不喜欢认同乡,因此

42、也不怎么来往。这样,上海这地方,有时让人感到像里面还有许多小国家一样,就

43、像欧洲,人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人,仔细地看,就看出了德国人的板,法国人的媚,

44、波兰人的苦,住在上海不同地域的人,也有着不同的脸相。所以,在上海从小到大

45、住了几十年的人,都不敢说自己是了解上海的,只是了解上海的某一块地方。

46、从早先的难民木屋,到石库门里弄,到后来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样分布

47、在全上海的九千多处弄堂,差不多洋溢着比较相同的气息。

48、那是上海的中层阶级代代生存的地方。他们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有温饱的生

49、活,可没有大富大贵;有体面,可没有飞黄腾达;经济实用,小心做人,不过分的

50、娱乐,不过分的奢侈,勤勉而满意地支持着自己小康的日子,有进取心,希望自己

51、一年比一年好,可也识时务,懂得离开空中楼阁。他们定定心心地在经济的空间里

52、过着自己的日子,可一眼一眼地瞟着可能有的机会,期望更上一层楼。他们不是那

53、上海的弄堂总是不会有绝望的情绪的。小小的阳台上晒着家制干菜、刚买来的

54、黄豆,背阴的北面亭子间窗下,挂着自家用上好的鲜肉腌的咸肉,放了花椒的,上

55、面还盖了一张油纸,防止下雨,在风里哗哗地响。窗沿上有人用破脸盆种了不怕冷

56、的宝石花。就是在最动乱的时候,弄堂里的生活还是有序地进行着。这里像世故老

57、人,中庸,世故,遵循着市井的道德观,不喜欢任何激进,可也并不把自己的意见

58、强加于人,只是中规中矩地过自己的日子。

59、晚上,家家的后门开着烧饭,香气扑鼻,人们回到自己的家里来,乡下姑娘样

60、子的人匆匆进出后门,那是做钟点的保姆最忙的时候。来上海的女孩子,大都很快

61、地胖起来,因为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吃,和上海女孩子比起来,有一点肿了似的。她

62、们默默地飞快地在后门的公共厨房里干着活,现在的保姆不像从前在这里出入的保

63、姆那样喜欢说话,喜欢搬弄是非了。可她们也不那么会伺候上海人,所以,厨房里

64、精细的事还是主人自己做,切白切肉,调大闸蟹的姜醋蘸料,温绍兴黄酒,然后,

65、女主人用一张大托盘子,送到自家房间里。

66、去过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别处去,会看得懂更多的东西。

67、因为上海的弄堂是整个上海最真实和开放的空间,人们在这里实实在在地生活

68、着,就是上海的美女,也是家常打扮,不在意把家里正穿着的塌跟拖鞋穿出来取信。

69、上海弄堂都是很狭窄的,就像一根鸡肠子,拐过来绕过

70、去,你不可能开车进去,你要是怕走路,更好能租一辆自行

71、车,这样在弄堂里穿梭起来就特别顺溜。一般来说,上海弄

72、堂是家常的平民化的,一扇小木门里住几户,一个小阁楼里

73、住七八户,女人披头散发在一边刷马桶,阿婆在水池边择鸡

74、毛菜,男人赤着上身在听越剧,小孩子含着棒棒冰跑来跑去——

75、—你不要嘲笑这种常见的市井生活,也不要说:这哪里像大

76、上海气派啊!跟我们乡下小镇差不多。我跟你说,大上海是

77、内敛的,大上海是见过大场面的,大上海是务实的,这在上

78、海弄堂里你一眼就能看出来。它一点不张扬,那个平常的单

79、门独院,说不定就是某个名人故居;那个正在吃泡饭的阿婆,

80、也说不定就是某位名流的后裔。鲁迅先生住过的上海弄堂,

81、是一个很平常的小巷子啊。还有宋庆龄故居,怎么看也是不

82、太起眼。包括 *** 一大会址,从外面看也根本看不出宏大气

83、象来。而大上海像这样名人住过的弄堂不知道有多少。我到

84、过张爱玲住过的石库门,正是久雨初晴的日子,无数花花绿

85、绿的衣裳把它掩得密不透风,张爱玲就在这里把市井生活描

86、写得五光十色。在延安中路一个叫四明村的破旧弄堂,因为

87、徐志摩和陆小曼住过,就有无数男女来访问,弄得现在的女

88、主人———一个下岗女工叫苦不迭。在复兴路上,有一个灰

89、乎乎的弄堂叫“蓝妮弄堂”,一打听才知道,是流落到上海

90、滩的一个“苗王公主”住过的,公主家道没落,就把它出租

91、了。蓝妮弄堂幽深神秘,是演绎倾城之恋的更佳场所。今天

92、的长宁区少年宫,掩在弄堂深处,原是 *** 交通部长王伯

93、群的金屋藏娇之地,后来汪精卫看中了这里的精美和气派住

94、了进来。愚园路上的 *** 公寓也在一条小弄堂里,罗马柱、

95、骑楼、欧式城堡,算得上豪宅,昔日这里夜夜笙歌美女如云。

96、今天的新天地是名流影星聚会的地方,许多时尚就在这里发

97、布,它的前身就是一条小弄堂。要说大上海气派,它的气脉

上海小弄堂 上海弄堂老房子-第1张图片-

98、就一丝一缕地藏在这些小弄堂里,浸淫着熏染着一代代上海

99、人。从小弄堂里走出来的人,往往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

100、业,像早年的 *** ,一开始就在一个弄堂里聚会,最终,

101、它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02、从张爱玲苏青开始,一直到程乃姗王安忆,上海籍的作

103、家总爱把笔端对准上海的弄堂,她们觉得要想体察上海最深

104、层的底蕴,你不可能不走进上海弄堂,那是大上海一个抹不

105、掉的底色。所以你到上海来旅游,不能光看陆家嘴的摩天大

106、厦,也要抽空到上海弄堂里看看,陆家嘴是上海的一张脸,

107、上海的弄堂最早出现于19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三十年代成为上海更具标志性的民居。由上百个单元组成的石库门一排排紧密地联体而立,组成一个庞大的房屋群体。石库门建筑的间隙,形成了一条条狭窄阴暗的通道,这种通道便是上海人所谓的“弄堂”。从骨子里,上海人是更迷恋“旧天地”的,它体现着海派市民文化的一种“根性”。这种夹杂着小布尔乔亚的优雅、讲究情调、阴柔、实惠、世俗的小市民生活文化,曾经是对计划经济时代高度意识形态化、革命化、粗鄙化更具消解性的力量。然而,面对新世纪之初强势的权力和国际资本的联盟,它似乎失去了抗衡之力,在辉煌亮丽的都市中逐渐沉潜暗淡下去。正像那些曾经是可以被触摸的、令人感动的街道、里弄正在一条条、一片片地失去。

108、上海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是在1980年代后开始的。当事者回忆,当时的上海市长问规划院,有多少老的弄堂和街区需要保护,被告知有10个地区、每个地区100万平方米,共1000万平方米,把市长吓了一跳,问能不能再少点?1000万平方米只相当于上海市区的十分之一。建筑家发问:一个城市保留十分之一的老城,算多吗?目前上海挂牌保护单位达398个,正如学者所说,单从数量上看,再乘以10也不多!

109、对上海历史文化建筑和街区的保护,留下许多无法挽回的遗憾。著名的人民广场保护区,由国际饭店、华侨饭店、大光明电影院、老上海图书馆、中百一店等构成极具特色的近代商业和公共建筑群。然而,这一黄金地段是房地产开发的热点,这些优秀建筑已经被淹没在俗气的高楼大厦之中而失去历史风貌。上海西区的花园住宅区,以低密度的建筑空间环境、幽雅的街道为特色;但在大规模的商业开发中,长乐路、岳阳路等处已经高楼林立,破坏了这些保护区的传统面貌。

110、所有传统街区的拆迁,老百姓都有这样又爱又怕的矛盾心态,他们既渴望居住条件的改善,又担心原有生活环境的丧失——被迁移至远郊区,处在与社会相对隔离的状态中。许多新建小区,被建设为安寂空旷、严整划一,但见保安巡梭和摄像机探头警惕旋转的“高档社区”。这难道真的是我们理想的生活家园吗?胡同、里弄的生活模式真的不能与现代化住宅兼容吗?现代化社区的建设,应当怎样致力于扩大人的交往和公共生活,从本质上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二、上海的小弄堂是什么

上海的弄堂,相当于其它地方的胡同、小巷。它是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它是由连排的老房子(包括石库门)所构成的,并与石库门建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征,创造了形形 *** 风情独具的弄堂文化。弄堂的行行种种、弄堂的性感、弄堂的感动,它已经成为上海城市的华丽的背景色。弄堂作为休闲娱乐、儿童活动、交易等活动的场所。弄堂可分为广式里弄、新式石库门里弄、新式里弄、花园式里弄等形式。

三、谁知道关于上海弄堂的诗(原创)

1、王安忆的《长恨歌》里之一章就是写上海弄堂的,而且写的相当精彩,很概括,也很有诗意,你可以参考以下,断章取义,就可以组成一首相当不错的诗了

2、站一个制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中称为皴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当天黑下来,灯亮起来的时分,这些点和线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后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那暗看上去几乎是波涛汹涌,几乎要将那几点几线的光推着走似的。它是有体积的,而点和线却是浮在面上的,是为划分这个体积而存在的,是文章里标点一类的东西,断行断句的。那暗是像深渊一样,扔一座山下去,也悄无声息地沉了底。那暗里还像

3、是藏着许多礁石,一不小心就会翻了船的。上海的几点几线的光,全是叫那暗托住的,一托便是几十年。这东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作底铺陈开。一铺便是几十年。如今,什么都好像旧了似的,一点一点露出了真迹。晨曦一点一点亮起,灯光一点一点熄灭。先是有薄薄的雾,光是平直的光,勾出轮廓,细工笔似的。更先跳出来的是老式弄堂房顶的老虎天窗,它们在晨雾里有一种精致乖巧的模样,那木框窗扇是细雕细作的;那屋披上的瓦是细工细排的;窗台上花盆里的月季花也是细心细养的。然后晒台也出来了,有隔夜的衣衫,滞着不动的,像画上的衣衫;晒台矮墙上的水泥脱落了,露出锈红色的砖,也像是画上的,一笔一画都清晰的。再接着,山墙上的裂纹也现出了,还有点点绿苔,有触手的凉意似的。之一缕阳光是在山墙上的,这是很美的图画,几乎是绚烂的,又有些荒凉;是新鲜的,又是有年头的。这时候,弄底的水泥地还在晨雾里头,后弄要比前弄的雾更重一些。新式里弄的铁栏杆的阳台上也有了阳光,在落地的长窗上折出了反光。这是比较锐利的一笔,带有揭开帷幕,划开夜与昼的意思。雾终被阳光驱散了,什么都加重了颜色,绿苔原来是黑的,窗框的木头也是发黑的,阳台的黑铁栏杆却是生了黄锈,山墙的裂缝里倒长出绿色的草,飞在天空里的白鸽成了灰鸽。

4、上海的弄堂是形形种种,声色各异的。它们有时候是那样,有时候是这样,莫衷一是的模样。其实它们是万变不离其宗,形变神不变的,它们是倒过来倒过去最终说的还是那一桩事,千人千面,又万众一心的。那种石库门弄堂是上海弄堂里最有权势之气的一种,它们带有一些深宅大院的遗传,有一副官邸的脸面,它们将森严壁垒全做在一扇门和一堵墙上。一旦开进门去,院子是浅的,客堂也是浅的,三步两步便走穿过去,一道木楼梯挡在了头顶。木楼梯是不打弯的,直抵楼上的闺阁,那二楼的临了街的窗户便流露出了风情。上海东区的新式里弄是放下架子的,门是镂空雕花的矮铁门,楼上有探身的窗还不够,还要做出站脚的阳台,为的是好看街市的风景。院里的夹竹桃伸出墙外来,锁不住的春色的样子。但骨子里头却还是防范的,后门的锁是德国造的弹簧锁,底楼的窗是有铁栅栏的,矮铁门上有着尖锐的角,天井是围在房中央,一副进得来出不去的样子。西区的公寓弄堂是严加防范的,房间都是成套,一扇门关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墙是隔音的墙,鸡犬声不相闻的。房子和房子是隔着宽阔地,老死不相见的。但这防范也是民主的防范,欧美风的,保护的是做人的自由,其实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也拦不住的。那种棚户的杂弄倒是全面敞开的样子,油毛毡的屋顶是漏雨的,板壁墙是不遮风的,门窗是关不严的。这种弄堂的房屋看上去是鳞次栉比,挤挤挨挨,灯光是如豆的一点一点,虽然微弱,却是稠密,一锅粥似的。它们还像是大河一般有着无数的支流,又像是大树一样,枝枝杈杈数也数不清。它们阡陌纵横,是一张大网。它们表面上是袒露的,实际上却神秘莫测,有着曲折的内心。黄昏时分,鸽群盘桓在上海的空中,寻找着各自的巢。屋脊连绵起伏,横看成岭竖成峰的样子。站在制高点上,它们全都连成一片,无边无际的,东南西北有些分不清。它们还是如水漫流,见缝就钻,看上去有些乱,实际上却是错落有致的。它们又辽阔又密实,有些像农人撒播然后丰收的麦田,还有些像原始森林,自生自灭的。它们实在是极其美丽的景象。

5、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积着油垢的厨房后窗,是专供老妈子一里一外扯闲篇的;窗边的后门,是供大 *** 提着书包上学堂读书,和男先生幽会的;前边大门虽是不常开,开了就是有大事情,是专为贵客走动,贴了婚丧嫁娶的告示的。它总是有一点按捺不住的兴奋,跃跃然的,有点絮叨的。晒台和阳台,还有窗畔,都留着些窃窃私语,夜间的敲门声也是此起彼落。还是要站一个至高点,再找一个好角度:弄堂里横七竖八晾衣竹竿上的衣物,带有点私情的味道;花盆里栽的凤仙花,宝石花和青葱青蒜,也是私情的性质;屋顶上空着的鸽笼,是一颗空着的心;碎了和乱了的瓦片,也是心和身子的象征。那沟壑般的弄底,有的是水泥铺的,有的是石卵拼的。水泥铺的到底有些隔心隔肺,石卵路则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觉。两种弄底的脚步声也是两种,前种是清脆响亮的,后种却是吃进去,闷在肚里的;前种说的是客套,后种是肺腑之言,两种都不是官面文章,都是每日里免不了要说的家常话。上海的后弄更是要钻进人心里去的样子,那里的路面是布着裂纹的,阴沟是溢水的,水上浮着鱼鳞片和老菜叶的,还有灶间的油烟气的。这里是有些脏兮兮,不整洁的,最深最深的那种隐私也 *** 出来的,有点不那么规矩的。因此,它便显得有些阴沉。太阳是在午后三点的时候才照进来,不一会儿就夕阳西下了。这一点阳光反给它罩上一层暧昧的色彩,墙是黄黄的,面上的粗砺都凸现起来,沙沙的一层。窗玻璃也是黄的,有着污迹,看上去有一些花的。这时候的阳光是照久了,有些压不住的疲累的,将最后一些沉底的光都迸出来照耀,那光里便有了许多沉积物似的,是黏稠滞重,也是有些不干净的。鸽群是在前边飞的,后弄里飞着的是夕照里的一些尘埃,野猫也是在这里出没的。这是深入肌肤,已经谈不上是亲是近,反有些起腻,暗地里生畏的,却是有一股噬骨的感动。

6、上海弄堂的感动来自于最为日常的情景,这感动不是云水激荡的,而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这是有烟火人气的感动。那一条条一排排的里巷,流动着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东西,东西不是什么大东西,但琐琐细细,聚沙也能成塔的。那是和历史这类概念无关,连野史都难称上,只能叫做流言的那种。流言是上海弄堂的又一景观,它几乎是可视可见的,也是从后窗和后门里流露出来。前门和前阳台所流露的则要稍微严正一些,但也是流言。这些流言虽然算不上是历史,却也有着时间的形态,是循序渐进有因有果的。这些流言是贴肤贴肉的,不是故纸堆那样冷淡刻板的,虽然谬误百出,但谬误也是可感可知的谬误。在这城市的街道灯光辉煌的时候,弄堂里通常只在拐角上有一盏灯,带着最寻常的铁罩,罩上生着锈,蒙着灰尘,灯光是昏昏黄黄,下面有一些烟雾般的东西滋生和蔓延,这就是酝酿流言的时候。这是一个晦涩的时刻,有些不清不白的,却是伤人肺腑。鸽群在笼中叽叽哝哝的,好像也在说着私语。街上的光是名正言顺的,可惜刚要流进弄口,便被那暗吃掉了。那种有前客堂和左右厢房里的流言是要老派一些的,带薰衣草的气味的;而带亭子间和拐角楼梯的弄堂房子的流言则是新派的,气味是樟脑丸的气味。无论老派和新派,却都是有一颗诚心的,也称得上是真情的。那全都是用手掬水,掬一捧漏一半地掬满一池,燕子衔泥衔一口掉半口地筑起一巢的,没有半点偷懒和取巧。上海的弄堂真是见不得的情景,它那背阴处的绿苔,其实全是伤口上结的疤一类的,是靠时间抚平的痛处。因它不是名正言顺,便都长在了阴处,长年见不到阳光。爬墙虎倒是正面的,却是时间的帷幕,遮着盖着什么。鸽群飞翔时,望着波涛连天的弄堂的屋瓦,心是一刺刺地疼痛。太阳是从屋顶上喷薄而出,坎坎坷坷的,光是打折的光,这是由无数细碎 *** 而成的壮观,是由无数耐心 *** 而成的巨大的力。

关于本次上海小弄堂和上海弄堂老房子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弄堂 上海 老房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