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茶的各种传说中,“隔夜茶不能喝”是流传最广泛的一条。如果要问“为什么不能喝”,往往有众说纷纭的答案。
这些理由靠谱吗?下面来分别解析:
隔夜茶中有铅、砷、汞等重金属元素
这种说法认为隔夜茶会生成“茶锈”。所谓茶锈,是“茶多酚类物质在空气和水中氧化成棕色的胶状物”,“茶锈中含有铅、铁、砷、汞等多种物质” “茶锈进入人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结合、沉淀,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
这种说法属于“不读书却还爱思考”的结果。茶中有很多茶多酚,茶多酚容易被氧化,氧化产物会使茶水颜色变深。所谓“棕色的胶状物”其实一般只在红茶中才能形成,行业内称之为“冷后浑”。这种胶状物是茶黄素与 *** 的结合产物,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茶水凉下来之后会可能过饱和和析出。实际上,冷后浑的出现需要茶水中的茶黄素含量高,在茶行业内被作为优质红茶的特征。至于重金属,无论如何放、放多久,都不能凭空产生,只能来源于水和茶叶。水和茶叶都有国家标准中重金属含量进行限制。只要泡茶的水是合格的饮用水,那么其中的重金属含量必然非常低。而茶叶中的重金属也有含量限制,它们本身也很难溶出到茶水中。所以,茶水如何隔夜,都不会产生出重金属来。至于茶锈进入人体之后产生的危害,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隔夜茶中的维生素几乎完全损失掉了
所谓“隔夜茶损失维生素”,也是臆想出来的。从茶树上采下来的鲜叶,确实含有一些维生素。但是,我们冲泡的茶叶,要经过包括干燥在内的许多加工步骤,维生素早就损失得差不多了。换句话说,茶水中本来就几乎没有维生素,隔夜茶中也就无所谓损失不损失的。而且,即便真的是“损失维生素”,也并不是生成了有害物质,并不能得出“不能喝”的结论。
隔夜茶会滋生大量细菌
这条理由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也得到了很多认同。任何食物饮料,如果在常温下放置比较长的时间,都有可能滋生细菌。不过,“生成大量细菌”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菌种,二是营养成分,三是适宜的温度和酸碱性。对于茶水而言,对照以上三条:
1、茶叶经过一定的高温然后干燥保存,其中的细菌非常少。在经过热水冲泡,细菌就更少了。如果盖上杯子,空气中的也不容易进去。所以,茶水中的菌种并不多。
2、茶水中的糖和氨基酸含量都很低,并不是细菌生长的理想“培养基”。
3、茶水等一般是中性偏酸,在室温下适合细菌生长。不过,因为缺乏菌种和营养成分,所以这个条件也就没有多大的用处。
简而言之,茶水即便是放在常温下十几个小时(所谓“隔夜”的时间),也不至于“生成大量细菌”。如果是放在冰箱里,就更加没有问题。
隔夜茶会产生亚硝胺。
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由亚硝酸盐和胺类反应产生。要生成它,要么本来就有亚硝酸盐,要么是有硝酸盐并且细菌大量生长把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在茶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本来就很少,也缺乏转化成亚硝胺的反应条件。所谓的“生成亚硝胺”,只是一种想象。
以上只是说这些“危害”的理由都不成立。大家可能会关心:茶水隔夜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会不会导致其他的危害呢?
茶水的营养成分含量很低,通常说的“功效成分”主要是茶多酚和 *** 。茶多酚很容易被氧化,变成茶黄素、茶红素等物质,从而使得茶水颜色变深。茶水在存放过程中颜色变深,跟红茶、黑茶颜色深,本质是一样的。这些氧化产物并没有危害,如果在实验室测试抗氧化能力的话,茶黄素甚至还要强一些。
简而言之,隔夜茶会让茶水的颜色和风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使得茶水“不好喝”,但并不是“不能喝”。如果把冲泡好的茶水,放在冰箱中保存,就是味道清凉的“健康饮料”,隔一夜、隔两夜甚至几天都可以喝。
隔夜茶,顾名思义是指昨天冲泡过的茶水,放置了一晚上的时间。有人说“隔夜水,毒如蛇”,还有人说 “经常喝隔夜茶会中毒、致癌”等等,被人们认为是有毒饮品。多数人如果当天没有喝完便会倒掉,到底应不应该这样做?
我们先看下隔夜水喝了后有没有危险。央视曾做过实验,针对菊花茶、普洱、龙井三种茶,当天泡好后第二天进行观察。得出结论:放置12个小时、24个小时后,不管是新茶还是旧茶,因为长时间浸泡整体味道会有一些改变,醇味更浓,但整体味道没有酸味。
对于大家所关心的亚硝酸盐含量,三种茶水其含量都小于1mg/L。相比于菊花茶、普洱茶,龙井茶亚硝酸盐含量稍微高一点,但也都在正常范围内,只是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1/4。
并且,亚硝酸盐本身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而背后真正有危害的是亚硝胺。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家癌症机构,把亚硝胺列为二级胺类致癌物。即便是大量亚硝酸盐进入到体内,没有特定条件,如微生物等,也无法形成亚硝胺。
据相关的研究表明,针对不同体重的人群,摄入亚硝胺含量能够达到每千克体重,吸收100mg甚至是200mg才有可能会致癌。所以,大家可以完全放心隔夜茶了,如果你当天喝不完,第二天也可以喝。
若喝起来有异味,就可能是因为茶叶浸泡时间过久,茶叶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儿茶素等抗氧化物质成了培养细菌的基地,导致茶水整体味道出现变化。对于这样的隔夜茶也不用倒掉,我们还能废物利用。
对于没有特殊味道的茶水,不妨当成烹饪茶叶蛋的配料。做茶叶蛋时先把鸡蛋用冷水煮熟五分钟,接下来用剩下的茶叶水,再加入少量八角等香料,把鸡蛋放进去彻底煮熟。为了鸡蛋更入味,在放入茶水之前,大家可以用勺子怕打鸡蛋壳,就是非常完美的做法了。
有味道的茶水,就更好别做茶叶蛋了,避免茶叶蛋内部受到污染,谨防食物中毒。不妨用来擦洗家具、清洗马桶或者是当成各种绿色植物的养料,都是很好的废物利用方式,大家可以任意选择。
各位朋友,对于隔夜的茶水你认为安全吗?会如何处理?不妨在下方评论中留言,分享给我们的营养师。
隔夜茶能喝吗?导语:隔夜茶毒如蛇是真的吗?不少网友认为,隔夜茶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这是真的吗?
【市民:你觉得隔夜茶能喝吗 反正是我没有喝过】
【市民:不能喝 我感觉隔夜茶应该第二天喝了伤胃吧】
【市民:隔夜茶不可以喝 好像是对身体不好吧 里边有反酸的物质是吧】
【市民:隔夜茶 应该没事吧 也能喝吧】
【记者:通过刚刚采访,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人是反对喝隔夜茶的。因为他们都认为隔夜茶会变质,是有毒的。而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其产生的亚硝酸盐。是致癌物。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一下。】
真相小分队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真相。记者来到的一家茶楼,然后我们选取了人们常喝的三种茶叶,龙井、普洱和菊花。我们在实验的之一天上午九点,冲泡了三种茶叶,并将泡好的三杯茶水放置,当晚九点,我们同样冲泡了三杯茶水放置,第二天上午九点,我们再次冲泡好了新的三杯茶水,而此时,前一天上午九点钟冲好的茶水已经过了24个小时,而前一天晚上九点钟泡的茶水也已经超过了十二个小时,那经过长时间的放置,这些隔了夜的茶水到底和新泡的茶水有多大的区别呢,他们会馊吗?随后,我们队这些隔夜茶的口感进行了专业的评定。
三道茶文化馆 高级茶艺师 王靖萌:泡的隔夜茶我们从口感风味 进行比较 首先之一点 隔夜茶没有变质 也没有馊味 虽然它经过泡的时间比较长 隔夜了 但是它还具有该茶该有的口感 普洱我们说的要讲究那个陈味和醇味的话 效果更好一点 。
记者:看来啊 无论是放置12个小时的 还是24个小时的茶水都没有出现发酸发馊的现象 甚至隔了夜的普洱茶要比新泡的茶水口感更好一点 虽然隔了夜的茶水味道并没有影响饮用 但是隔夜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不会像网友所说的那样 放置的时间越长 产生的就越多 从而对人体有危害呢!
最后,记者将冲泡好的样品送进某营养源研究所,对茶水里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检测。记者了解到,对于茶叶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国家并没有出台标准,但我们对比国家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其规定是,生活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要小于等于 1mg/L。那么,这些隔夜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究竟会是多少呢?一周后,记者拿到了检测数据,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普洱和菊花茶中,无论是现泡新茶还是放置了12个小时和24个小时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0.2mg/L。而龙井现泡的,也同样低于0.2mg/L。但龙井12小时的为0.25mg/L。24小时的为0.26mg/L。这样看来,我们所检测的隔夜茶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即便是含量更高的龙井茶也只占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四分之一左右。
三道茶文化馆 高级茶艺师 王靖萌: 如果说同样的一杯白开水和一杯茶水经过一个晚上茶水里面亚硝酸盐的含量比白开水要少 为什么呢 因为茶叶里面有一种含量比较大的成份叫茶多酚 还有一些维生素一类的东西 它起到阻碍亚硝酸盐的形成 我们说它就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所以从这方面来考虑的话 你喝一杯隔夜的白开水 要比喝一杯隔夜的茶水亚硝酸盐的量还要大。
记者:通过实验 我们已经了解 隔夜茶有毒不能喝的说法是假的 你错了吗 既然隔夜茶是安全可以饮用的 那么我们怎么喝才更健康呢 专家告诉我们 空腹喝的话 *** 性会比较大一点 大家切记不要空腹喝隔夜凉茶 尽量加一些温水 这样会更好一点 。
老一辈常说隔夜茶不能喝,包括茶领域的某些人也说隔夜茶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滋生细菌,喝了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我就纳闷了,早上泡的茶下午能喝,下午泡的茶第二天怎么就不能喝了?难道茶叶能自动识别白天和晚上?
为避免歧义,我将“隔夜茶”分成了“茶叶隔夜”和“茶汤隔夜”两种情况,做了一个茶叶隔夜的试验。
茶叶隔夜
下面茶叶的拍摄与冲泡时间为上午10点,茶叶为前一天下午5点左右冲泡了三遍的凤凰单丛。
隔夜茶之一次冲泡
叶底经过17个小时的静置,表面的茶叶已经被氧化,冲泡的之一道茶汤,颜色较深,且略显浑浊,不够透。(以下未标注“新泡茶汤”均为隔夜茶茶汤)
之一道茶汤
第二泡颜色则浅了很多,偏向橘黄色,与正常新泡的凤凰单丛相比颜色没差多少,但没有新泡的茶汤那么透。
左边为新泡茶汤,右边为第二道茶汤
此外,隔夜的凤凰单丛要比新泡的香气弱很多,滋味也淡一些,还有些发酸。
第三道茶汤
从叶底来看,隔夜茶的叶底偏黄,而新泡的偏青绿,这主要是由于物质氧化形成了茶红素和茶褐素。
左边为新泡茶叶叶底,右边为隔夜茶叶底
虽然茶叶已经被氧化,但是冲泡后还是不影响喝的,只是滋味没有那么好了,之一道茶汤更好不要喝。
茶汤隔夜
如果是一杯暴露在空气中的茶汤,放了一晚上,更好就不要再喝了,主要是因为经过十几个小时以后,茶汤表面可能会落灰,茶汤表面经过氧化在茶杯内壁形成了茶垢,这种情况下是不卫生、不健康的。
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茶汤隔夜就不能喝,比如说冷泡茶,其茶汤往往需要在冰箱里“过夜”,饮用的效果更佳。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思维方式,可能让你茅塞顿开。
现在商店里出现越来越多的瓶装茶饮料,其中一部分就是原叶茶,大多数保质期都隔年,按照“喝隔夜茶有害”的说法,那这些饮料还能喝吗?
记得央视一位主持人曾说过:“白天的茶过十来个小时能喝,为什么晚上的茶过十来个小时就不能喝了?那么我用黑布将茶包住,让茶不知道是晚上,不就能喝了吗?”
许多健康领域的学者、专家也曾讲过,隔夜茶能喝,只是茶里的营养物质打了折扣。茶里面的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质会随着茶叶暴露在空气中发生自然氧化,对人体有益的部分就减少了。
所以很显然,隔夜茶能不能喝,并不取决于它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它有没有变质、是否被污染。
老人们常说隔夜菜不能吃、隔夜茶不能喝,是基于他们以前恶劣的成长环境来说的,那时候的存放环境没有现在干净卫生,泡过的茶放在桌上,晚上可能会有蟑螂等虫子爬过,再加上滋生细菌,第二天再喝的话,容易肠胃不适、甚至拉肚子,以致于他们觉得隔夜茶不能喝。
用现在人的思维去思考,你就会发现过去的一些说法在现在已经不正确或者不适用了,凡事都要讲根据、讲科学。以后请将“隔夜茶不能喝”换成“变质茶不能喝”,别再让错误的观点误导下一代。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注明。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38b06d0000brb7hkfo91hsfgtv2clg","duration":106.046,"width":848,"height":480,"file_size":7468061,"thumb":{"web_uri":"tos-cn-p-0000/dbbddb092f184f3e8b8651c27012ee2f","width":636,"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106.046,"file_size":7856235,"w":848,"h":480},"normal":{"duration":106.046,"file_size":5993321,"w":636,"h":360},"ultra":{"duration":106.046,"file_size":7856235,"w":848,"h":480}},"is_encrypted":null,"md5":"2099873fa6dfb7c86f96f4da9c82df9a","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隔夜茶,是否真的不能喝?导语:对于隔夜茶是否安全可口,不同意见层出不穷。本文将对隔夜茶的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大家做出正确的决策。
正文: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隔夜茶不宜喝,因为长时间存放后可能会产生细菌或化学变化,从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然而,对于隔夜茶是否真的不能喝,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 茶叶的种类:不同种类的茶叶对隔夜保存的耐受性不同。一般来说,绿茶和白茶比较嫩,容易氧化和变质,所以更好不要隔夜保存。而黑茶、红茶和普洱茶由于经过发酵,相对较耐保存,隔夜后品质影响可能较小。
2. 储存环境:隔夜茶的保
存环境对其是否可以饮用也非常重要。如果茶叶在密封容器中保存,并放置在低温和干燥的环境中,细菌的生长会减缓,茶的品质也能保持较好。但是,如果茶叶未经储存,并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细菌的繁殖速度会加快,容易导致茶叶变质。
3. 个人健康情况:某些人可能对隔夜茶更敏感,特别是那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对于身体抵抗力较低的人,更好避免饮用隔夜茶,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和感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就算是隔夜茶也应该尽量减少储存时间。茶叶在水中浸泡后,会释放出苦味物质和 *** ,使茶汤品质逐渐下降。此外,茶叶中的 *** 含量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可能不再具备提神醒脑的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隔夜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但是具体是否可以饮用还需要根据茶叶种类、储存环境和个人健康状况进行判断。为了确保饮用的茶叶安全和品质,建议尽量减少隔夜保存,以确保享受更佳的茶叶口感和营养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起了养生。其中,隔夜的食物自然而然也就拥有了一波比较高的关注度。
我们今天就专门挑隔夜的茶和水来跟大家聊聊,看看它们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
先说隔夜白开水吧。
网上其实早就有很多的说法,认为烧开了的白开水放到第二天不能再喝,因为可能会致癌。
其实啊,这一理论就是在说亚硝酸盐会致癌,但是呢,我们并不用担心,因为水在经过彻底烧开后细菌其实已经被基本杀灭了,细菌要重新繁殖达到一定的数量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自然界中亚硝酸盐又主要是因为细菌分解物质产生的,所以即使是隔夜水,它也不会有太多的细菌去分解亚硝酸盐,于是我们并不用担心喝隔夜水会致癌。当然,如果非常讲究,或者说肠胃比较脆弱的朋友,还是不要喝隔夜水了,怕肠胃不适。
可是隔夜茶里面有茶叶,放那么久,会变质致癌吧?
相较于隔夜的白开水,相信更多人都会认为隔夜的茶比白开水更不能喝。但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曾经就有一个机构做过相关方面的实验,他们把一杯泡好的茶放到了第二天早上,一共经过了24个小时,结果显示,这杯隔夜茶里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也是在安全范围之内的。所以啊,隔夜茶是可以放心喝的,唯一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可能就是茶水在放置了一个晚上之后会变浑浊,观感可能不是太好,从安全角度来讲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过即使我们因为隔夜茶水的外观原因,可能不是很有胃口再喝,也可以先别急着倒掉。
我们可以用它来漱口啊、清洁家具、冲马桶等等,都是可行而且十分有效的小妙招。
有人说“隔夜茶,毒如蛇”,是真的吗?央视一个实验告诉你答案编辑:湖南医声 向涛
在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不仅能品出茶香味,而且能解油腻,促进食物消化,为身体提供多种抗氧化剂和维生素。民间流传:隔夜茶,毒如蛇,意思是说隔夜的茶有损机体健康,所以人们从来不喝隔夜的茶。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抱有怀疑态度,隔夜茶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隔夜茶真的影响身体健康吗?
先来了解什么是隔夜茶,即泡茶时间大于12个小时。为能了解隔夜茶中是否含有害物,央视节目做过一期实验。当天上午9点同时冲泡了菊花茶、普洱茶和龙井茶;当天晚上21点也是冲泡了这三种茶。第2天上午9点做实验,两组茶分别放置了12个小时和24个小时。
由国家高级品茶大师鉴定该茶的口感,发现这些茶在口感上无区别,跟新冲泡的茶口感差不多。紧接着节目组检测茶水中有没有含致癌物,主要是查亚硝酸盐含量,发现每升隔夜茶中亚硝酸盐含量小于0.2毫克。
部分人担心隔夜茶中含细菌,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茶水中含丰富的茶多酚,此物质具有杀菌、抑菌作用,因此隔夜茶可以喝,并不会威胁身体健康。
不同体质的人群该如何选择茶叶种类?
1、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是最为健康的,脸色红润有光泽,体力和精力充沛,在选茶方面没有太多的禁忌。
2、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者阳气不足、四肢发凉、害怕寒冷、吃生冷食物就拉肚子,此类人应选择温性茶,比如重发酵乌龙茶、黑茶以及红茶等。
3、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者的特征是全身乏力、倦怠、不愿说话、脸色发黄、常常头晕和目眩,此类人可以喝乌龙茶或普洱熟茶。
4、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者的特征是手心和脚心发热易出汗、粪便较干、眼睛干涩、口干和咽喉干燥等,可选择苦丁茶、白茶、黄茶以及绿茶等。
5、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者的特征是面黄肌瘦、心思敏感、易胡思乱想,常常出现两肋和 *** 处胀痛,此类人可选择菊花茶、玫瑰花茶以及山楂茶等。
6、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者的特征是面部和头发易出油、脸上长痘痘、易口臭和皮肤瘙痒等,可选择苦丁茶、白茶和黄茶以及绿茶等。
7、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者的特征是肥胖、腹部松软、油光满面、出汗较多、舌苔厚腻等,不妨选择红茶和橘普茶。
8、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者的特征是脸色暗淡、舌头上有瘀斑。若舌质发红,体质偏热,应选择绿茶;舌质偏淡,身体怕冷,应选择红茶。
家医君寄语
真正不能喝的茶是烫茶,也就是超过65℃的茶叶水,可烫伤食管黏膜,使得食管黏膜处于损伤和修复阶段,加快细胞分裂速度,细胞复制过程中易出错,从而引发癌变。另外,正处于月经期、怀孕期的女性;睡眠障碍者;肠胃功能不好者;儿童和青少年尽量远离浓茶。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有没有危害呢?不少人都听家里老人说过隔夜茶不能喝,茶放久了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营养成分降低等问题。除了泡的茶,还有市售的瓶装茶饮料、现制奶茶、果茶等等,都含有茶的成分,隔夜了到底能不能喝呀?
到底什么才算是隔夜茶,我们应该从茶水的存放方式、条件以及存放时间来考虑。
传闻茶汤放久了会有亚硝酸盐产生,是真的吗?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试验表明,加盖存放12小时的茶汤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微乎其微,更不会转化为亚硝胺,其中茶多酚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也不会降低多少。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在外观上茶水颜色会变深,茶香味会明显减弱。也就是说,隔夜茶和现泡茶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感官上存在一定差异。
茶汤放久了,会被空气中的灰尘、霉菌等污染,是真的吗?虽然茶水中营养物质较少,但存放时间过长(比如一周以上),可以明显观察到发霉、变质,那肯定是不能喝的。而奶茶、果茶等现制的茶饮料,由于含有糖等营养成分,被污染后腐败变质的过程明显比冲泡茶快很多,一般开封后超过4个小时,就不建议饮用了。冷藏保存可以减缓变质的过程,但不能阻止变质发生。有时奶茶变质从外观看不出来,气味也闻不出差别,但喝上去就有股酸酸苦苦的味道,那就万万不能喝了。
编辑 / 陈露露
来源 / 上海疾控
过夜的茶、开水还能不能喝?答案都在这里隔夜的水更好别喝,关于这个问题也是反反复复的说,可是还是有人说,那早晨起来,我不可能立马喝开水吧,渴了就顺手抓起昨天剩下的凉白开,现在你说不能喝,可是我都快喝成习惯了...
虽然,每次我们都喜欢问隔夜的凉白开到底能不能喝,现在我们也应该算算什么样的水是属于隔夜的凉白开,或者是烧开的水放多久就别喝了,喝了又会怎样?这样大家就更容易理解了。
隔夜的凉白开更好别超过这个时间!
很多人喜欢将水烧开,晾上一晚上,然后第二天一起来就喝,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里。
这样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在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空气的湿度高,细菌繁殖比较快,失去生物活性的隔夜凉白开会很易被污染,人喝了这种被污染的水,很容易出现急性肠胃炎,腹痛、腹泻、水样便等症状也会随之而来。
一般建议,可在头天晚上倒上一小杯的白开水,然后把盖子盖好,等待第二天早晨再加上开水兑成温水喝。
那么在气温不是很高的时候,也即在正常的生活环境里,是不是可以放心饮用隔夜水呢?这样的隔夜水也有可能被微生物繁殖,但是总体对人体的影响不大,只要水并没有受到污染,水质就不会出现改变。
一般来说,我们喝的白开水建议别超过24小时,因为过了24小时的水很容易发生细菌污染,不利身体健康。
总体上来说,凉白开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越长,细菌感染的几率就越大,水质变差,对人的危害就越大。所以,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能够喝新鲜凉白开更佳。
隔夜茶能喝吗?
有些人爱喝茶,一年四季都“茶不离口”,甚至以茶带水,那么除了隔夜的凉白开,隔夜的茶能喝吗?
晚上睡觉前泡了一壶茶,第二天起来就喝,茶叶也没有任何变质,这样的隔夜茶喝了自然没有什么大问题。
大家可能会发现茶叶浸泡的时间长了,尤其是在高温的环境下放置较长时间,茶叶已经失去绿色,增加了黄色的程度,这是因为茶水中的茶多酚氧化形成了黄红、红褐色的氧化产物,主要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这些产物没有毒性,对人体的危害也不是很大。这种变化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如果白天气温高一些,变化还会更大点。
但如果茶叶浸泡的时间太久,滋生细菌,发生变质,自然不能再喝,特别是超过24小时的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