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上海的早晨小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上海的早晨介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这本书的作者是
1、这本《上海的早晨》的作者是:周而复。
2、周而复,原名周祖式,安徽旌德人,1914年元月3日出生于江苏南京,自幼受庭训,入私塾,为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作家。2004年1月8日23时20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0岁。周而复是中国最早将白求恩事迹介绍出来的,人们从他那里知道了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和他的国际主义精神。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先后出版过多种外文译本,被拍摄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在当时几至家喻户晓,周而复也因此成为无愧于时代的文坛巨擘。
3、主要成就: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报告文学、杂文和文艺评论,计1200万字。
二、上海的早晨的观后感怎么写600字
1、不知怎么说起了资产阶级和资本家,让我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本小说《上海的早晨》,想重读,一时又找不到书,于是就看起了1989年拍的电视连续剧《上海的早晨》,那时没看过,现在补看。
2、《上海的早晨》主要是以上海棉纺业大资本家徐义德为主线展开的故事,但里面有个配角--徐义德二房太太的哥哥朱延年确让人印象深刻,我仿佛听到他在阴间里喊冤。
3、朱延年说:我开了一家药店,自己也有一个配药小工场。
4、他们说我行贿,拉 *** 干部下水,冤枉啊!做生意不容易,那苏北干部拿了一张采购单来我这里,我能让他走吗?我将他要的所有普通药品按9折报价,贵重药品按95折报价。我安排他住宿,见他的布衣布鞋脏了,送去洗,看他没有换的,送他一套中山装,一双皮鞋。我带他到上海大世界去照哈哈镜,陪他去跳舞,他与 *** 上床当然是我买单。我这点行为就算是行贿,比起现在的那些商人也是小巫见大巫,不足挂齿啊。
5、他们说我造假药,害死了三个抗美援朝的 *** 战士,冤枉啊!我只是在药水里多加了些水,药的成份还是有的么,不像现在的有些药,里面连药的成份都没有。再说了,吃我药的人多来,为什么只死了三个人?有什么证据说他们是吃了我的药死的?
6、最最冤枉的是公审我后就是一句:执行死刑,立即执行。我连上诉的机会都没有就吃了花生米。我这样的人要枪毙,格么现在的商人至少要枪毙100次。
7、呵呵,朱延年啊朱延年,你是生不逢时。
8、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着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一点没错。不要看现在的工人没地位,那时的无产阶级工人狠啊,可以随便批判资本家,资本家的日子难过啊!见到工人都是点头哈腰。徐义德想将资金转到香港去开厂,就说没钱买煤,没钱买生产资料,于是工人就成群结队跑到徐德义办公室,责问他是不是不想建设社会主义了,是不是想饿死工人。吓得徐义德连连说不是,但确实是没钱了。这时来了一个当初造办公楼的工人,他造房子时知道这房子里有暗室,里面藏着黄金。于是他打开暗室,将里面的黄金拿出来,对徐义德说你有钱了,可以买煤买生产资料了。那徐义德也只能乖乖地照办。
9、不过这风水转来转去也不是每个人都转到的,我周围就有些人没转到过。在无产阶级吃香的年代,他们是资产阶级,现在,资产阶级吃得开时他们偏偏又成了无产阶级。我只能悲其不公,哀其不幸,劝其认命。
10、总的来说,这部电视剧拍得不错,很有上海味,不像现在有的电影电视剧,虽说也是以上海为背景,也是说上海人,讲上海事,但没有上海味。
11、只是里面有个小细节不真实,就是徐义德想去香港前分家产,他给三个太太分金条,给大太太五十根“大黄鱼”,二太太一百根,三太太二百根。那金条都装在一个小铁盒子里。他们无论是拿铁盒的人还是接铁盒的人都是很轻松的。其实,一二百根金条装在这个铁盒里,就是一个扔铁饼的运动员也是拿不起来的,那是很重的,可见导演和演员不一定真的拿过黄金。
三、上海的早晨讲的什么
1、本书以复杂曲折的故事、精雕细刻的笔触,深刻再现了50年代初期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展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各类人物的灵魂,同时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成长的心路历程。特定年代上海都市的生活状态、各式人物的动态以及革命力量的动向,在小说中都得到了有力的展示。
2、《上海的早晨》是2004年1月1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而复(1914年到2004年1月8日),当代作家。原名周祖式,笔名吴疑、荀寰等。原籍安徽旌德,生于南京。
四、上海的早晨中所有人物原型
上海各个区的区委书记。《上海的早晨》是周而复的代表作,描写的是建国初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的社会主义改造。周而复之所以把人物原型选定在各区区委书记,是因为在当时的上海,区委书记是党的基层领导,是实际上的之一把手,对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了解,容易把握好这部长篇小说的全局。
五、上海的早晨的结果是什么
1、上海的早晨的结果是展示了解放初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
2、小说通过棉纺企业家徐义德及其一家人彼此间的矛盾,纠葛和他们的感情变化这条主线,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工人阶级的阶级觉悟和斗争精神,展现了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风貌,反映了那个时代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作者周而复将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写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并通过他们的命运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感。
3、小说的结尾,徐义德放弃了剥削阶级的生活方式,决心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小说也展示了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趋势。
4、总的来说,上海的早晨是一部反映解放初期上海社会生活风貌的小说,通过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读者对那个时代的社会变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上海的早晨》在塑造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
1、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是继茅盾的《子夜》之后,又一部塑造了众多民族资本家形象的优秀作品。小说以上海民族资本家50年代前期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动向、归宿为中心,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2、(1)多方面刻画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特征,反映出五十年代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总面貌,同时又据各人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写出其不同个性。如号称“铁算盘”的沪江纱厂总经理徐义德转移资金,贿赂税务局干部,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表现出民族资产阶唯利是图的消极面;作品同时又描写了他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时犹疑、惶惧的复杂心理,使这个人物真实可信。此外,福佑药房经理朱延年,兴盛纱厂总经理马慕韩等等,作品既写出了他们唯利是图的共同本质,又写出这些本质在他们身上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各异的个性。
3、(2)不仅从这些资本家的经济、政治活动等大处落笔,还深入他们的社交活动、家庭生活、精神世界等方面予以剖析。如他们在“星期二聚餐会”的交往,对徐义德、朱延年家庭关系的描写,从不同侧面展现着资产阶级之间尔虞我诈的手段和 *** 裸的金钱关系。真实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更为鲜明。徐义德在“五反”运动中频繁更换的人民装和精工剪裁的西装,便传神地表现了他在运动中的复杂心态。
七、上海的早晨内容简介的介绍
《上海的早晨1~4(套装共4册)》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之一。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上,几代作家在不同的时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长篇小说。我们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更大、门类最全的专业文学出版社,素有“新中国文学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之誉,长篇小说、出版资源非常丰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从业已出版的长篇小说中遴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汇集成“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一次性推出。这些书目的选择,兼顾历史评价、专家意见、读者喜好,以及题材和思想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它们集中展示了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伟大成就和发展变化,从文学的角度折射出中国特别是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入选作品大都经过了时间淘洗,是可以流传的上乘之作。阅读或收藏,均富有价值。
关于上海的早晨小说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