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午睡时间过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正常午休时间几点到几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为什么午睡时间过长醒来很疲惫午睡时间该如何控制
1、你有午睡的习惯吗?平时在工作中,忙碌了一上午后,午休时间小睡一会儿,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有助于恢复精力。有些人也因为午休时间长而午睡时间长,但午睡时间长并不是一件好事!
2、为什么很多人午睡后感觉更累,有睡不着的感觉?那是因为我们的睡眠是周期性的。前30分钟属于浅睡眠。此时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心率会降低,呼吸变得缓慢而平缓。这是为下一阶段和深度睡眠做准备。但是,如果午睡时间过长,就会陷入一小时的睡眠周期。如果你在这个循环中起床,你的意识会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
3、午饭后,身体的血液大多集中在消化系统,帮助营养的吸收和交换,所以大脑中的血液会相应减少,这让我们很容易犯困。其实这个时候不适合马上睡觉,因为这个时候休息会让大脑的供血变少,导致起床后头晕无力。饭后应该休息一下,然后散散步,这样有助于消耗多余的脂肪,保证午睡的质量。
4、中午更好不要睡太久。应该控制在半小时以内,25分钟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午睡时间过长,人体会进入深度睡眠,这样醒来的时候会特别累,睡得越多越累。午睡25分钟非常划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4%,大脑灵活性54%。
5、午睡时间少于60分钟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没有增加,而午睡时间少于35-45分钟的人,可以弥补夜间睡眠不足带来的伤害,降低心脏病风险。只要午睡的更佳时长在一小时以内,就可以充分享受午睡的好处。所以有午睡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合理的午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告别昏昏欲睡的下午,从午睡开始吧
二、午睡时间过长,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1、午间小睡精力更旺盛,许多人都有午餐后疲倦的烦恼。午睡时间的过长容易致使人体进入深度睡眠期,从而导致人体不舒服变得更加困倦,出现头昏眼花,并且不能够很快集中注意力工作或学习,影响心理健康。
2、英国学者就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发现每日午后小睡10分钟就可以消除困乏,其效果比夜间多睡两个小时好得多。午睡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预防冠心病。据医学家研究观察,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体内激素分泌更趋平衡,使冠心病发病率减少30%。每天习惯午睡半小时以上的人患上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的几率更高。
3、午睡时间不要饭后即睡,刚吃了午饭,胃内充满了食物,消化机能处于运动状态,如这时午睡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不利于食物的吸收,长期这样会引起胃病;同时,也影响午睡的质量。
4、注意睡的姿势,一般认为睡觉正确的姿势是以右侧卧位为好,因为这样可使心脏负担减轻,肝脏血流量加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代谢。但实际上,由于午睡时间较短,可以不必强求卧睡的偏左、偏右、平卧,只要能迅速入睡就行。将裤带放松,便于胃肠的蠕动,有助于消化。如果是趴坐在桌子上午睡的话,更好拿个软而有一定高度的东西垫在胳膊下,这样可以减小挤压,比较容易入睡;
5、时间不宜过长,以10-30分钟左右为宜,因为在床上午睡,一般人都不可避免的会进入深睡眠,导致午睡时间过长。这样起床后会感到周身不舒服,头昏眼花,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或学习,反而影响了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更有甚者,由于中午午睡时间太长,到了晚上反而睡不着,严重的会导致失眠,这样一来又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
三、午睡虽好,但是不要时间太长,午睡长了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1、夏天因为天长的原因,很多人下午工作学习都会特别困乏,所以说大多数人都会睡午觉,午睡虽好,但是不要时间太长,午睡长了不但达不到效果,还能有害身体健康,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午休时间过长都有哪些危害。
2、一、午休时间过长,就会导致深度睡眠,那么醒来之后不但不会头脑清醒,反而会头昏脑涨。这种情况我想大多数都经历过,有时候我们午休时间过长,起来的时候脑袋特别昏沉,这就是因为我们午睡时间太长了。反而那些只睡了十分二十分的时候脑袋更清醒。
3、二、午睡时间过长,会导致脑缺血脑缺氧的症状的发生。所以说中午午睡一定不要睡太多,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有这个大的危害。
4、三、午睡时间过长还会加剧高血压,高血糖的发生。很多中老年妇女她们都会患有高血糖,高血压这类疾病,当然这类疾病发病原因是多样的,不一定就是因为午休时间长所致,但是就算是跟它无关,但是他会加速高血压,高血糖的病变。所以说一定要控制中老年人午休的时间,千万不宜过长。
5、四、午休时间过长会减弱心脏的活动状况。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就不是特别好,他们又因为没事可做,中午睡觉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贪睡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宜再发生,应该严格控制他们午休时间的多少从而降低他们患上心脑疾病的可能。
四、长期午睡二小时
长期午睡二小时,短暂的午睡,不仅能让我们避免犯困,精力充沛,更好地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去。但是,午睡多长时间为宜,长期午睡二小时,身体会怎么样?我们一起来说说午睡。
长期午睡超过一个小时,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可能会引来一些疾病的出现。
人的睡眠可以简单的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午睡一般是进入浅睡眠就可以,进入深度睡眠会影响到晚上睡眠。浅睡眠的时间是在45分钟左右,一般午睡超过了一个小时,就是在浅睡眠到深度睡眠的过渡期,这个时候人被叫醒,或是打断睡眠,就会出现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的现象,被称为“睡眠惯性”。
出现了睡眠惯性现象,人就会出现昏昏沉沉的现象,浑身无力,越睡越累,主要是因为大脑的皮层被抑制住,毛细血管还没有开放,导致大脑出现了暂时性的供血不足的.现象,这对老人来说,不是好事。有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午睡时间超过一个小时,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会提高到40%。因此老人午睡时间要控制好了,不要一个小时,20~30分钟更佳。
有研究资料表明,午睡确实不宜过长。
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公布的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指出,对于每晚有充足睡眠的人群来说,每天不超过1小时的短暂午休有利于心脏健康,但午睡超过1小时可能会导致其死亡风险提高30%。
午睡超过1小时,不仅会影响晚间睡眠的质量和时长,还可能增加30%的死亡风险,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加34%。
10-20分钟:这种“快速充电式”午睡,非常适合恢复精力,有助于快速消除疲劳,恢复身体能量,醒后即可快速投入工作。
30分钟:这种长度的午睡,有助于减缓心率,保护心脏。但可能导致醒后出现“睡眠迟钝”的现象,即身体疲惫,迷迷糊糊。
60分钟:这个长度的午睡可以使人进入深度睡眠,有利于改善记忆,但同时也会因为睡太多而出现“睡眠迟钝”的现象。
总的来说,建议午睡更佳时间段为20至30分钟就可以啦,13点左右午睡最有效,属于“快速充电式”午睡,有助于快速恢复身体能量。
不要餐后马上睡。进餐后,肠胃蠕动加快,体内的血液大量集中到消化系统,使大脑供氧量下降,容易产生困意。但是,如果餐后马上睡觉,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诱发胃炎;也可能因为脑部供血不足而造成睡醒后头昏脑胀、四肢无力等症状。建议饭后半小时左右再午睡。
不要快速起床。醒后突然起床,容易引发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跌倒。另外,午睡后很多人会有心跳加速的感觉,所以睡醒后一定不要快速起床。
损害眼健康。趴着睡时,眼球受压,眼压增高,时间久了容易造成醒后暂时性地视力模糊。
危害脊柱。人体正常脊柱从侧面看应是“S”形,但趴着睡时容易弯腰驼背,脊椎变成“C”字形,加上头部下靠,会造成腰椎、胸椎、颈椎的压力分布不均,损害脊柱。
影响呼吸。含胸驼背不利于打开肺部,呼吸受阻,会造成缺氧,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等人群更容易造成呼吸困难。
低血压人群。午睡时血压会相对降低,对于低血压人群尤为不利,可能会造成呼吸困难等不良情况。
过于肥胖的人群。体重偏胖的人,午睡更会加重肥胖的情况,身体消耗的能量减少,不利于健康,还会增加诱发糖尿病的风险。午睡时间过长,也容易加重或引发肥胖。
血液循环差的人群。血液粘稠度高者、因脑血管病变常头晕者、血糖过高者,不仅不适宜饭后立即睡觉,也不宜午睡过久,可能加重病情,甚至诱发中风风险。
失眠人群。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这是一个死循环。对于晚上入睡困难的人,如果午睡时间过长,晚上就更不容易睡着了,反复如此,更伤害身体。
坚持午睡好处多,调养身心更健康
现代人工作常常要对着电脑、手机,很容易出现眼疲劳,甚至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又干又涩。
而中午闭眼小睡一会,眼球睫状肌就像得到了“中场休息”,泪腺也开始分泌大量眼泪来滋润眼球,能有效预防干眼症和视力下降。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名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白天小睡与夜间睡眠一样可以增强记忆力。
因为午睡不仅可以将碎片化的记忆,整理成具有 *** 结构的记忆,还能在睡眠过程中将信息从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
研究表明,每天午睡30分钟,人体内激素分泌会更平衡,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也可以减少30%,还能辅助降低血压。
另外,一项涉及2.4万参试者的研究发现,经常午睡可使心脏病死亡危险降低37%。因为午睡可以舒缓心血管系统,并降低人体紧张度。
中医认为,人的睡眠在一天中的两个时辰特别重要:午时、子时(午时是指上午11点到下午1点,子时是指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子时对于养肝很重要,而午时阳气最盛,午时睡觉可以养肾阳,肝肾同源,养好了肾,也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