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美好寓意与祝福,端午节美好寓意与祝福语怎么写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9 0
端午节,到底能不能说端午快乐?


文/张文晖

端午节这天,不少人在互道祝福时犯了难,到底是端午节快乐,还是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又被称作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天中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过去,大家在互道祝福时,大多都是说“端午节快乐”。但近年来有了一些争议,有人就指出,端午节这天伍子胥被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屈原悲愤投汨罗江。如此悲壮的日子,是不能互祝快乐的。

说错担心被笑“没文化”,到底应该怎么说?其实真不必太纠结。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在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因此,称之为“端五”也就如称“初五”。而五月初五气温开始上升,各种害虫、五毒开始滋生,这天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熏苍术等就是为了驱虫祛病。因此有专家就指出,设立端午节的初衷是欢乐喜庆、祛毒平安的。

而且,祭祀只是端午节的内容之一。敦煌研究院官方微信就曾披露过涉及古代敦煌端午节的民俗壁画及古文献,包括团粽相迎、献物致礼、赐扇、送扇、配挂咒符和香包丝带、登鸣沙山等民俗,活动丰富,祥和浪漫。

就像清明节,祭祖是其主要的活动,但还有踏青的重要含义。丰富的节日文化信息之中,饱含着的是生机勃勃的通达理念和娱乐精神,怎能“不快乐”?

此外,在古诗词里也有描绘端午节快乐祥和的诗句。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三殿宴群臣并序》写到“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历来古代君王都会在端午宴请群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端午那天,皇宫大宴群臣,大家感叹二十四节气的循环之快,又是一年的端午时节了。表述了端午节这天朝堂之上的欢愉的氛围。

更何况,端午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传统节日的重点是要向大众普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常识,让我们既可以享受当下,又能缅怀过去,传递文化薪火。因此,道一声快乐又何妨?

过端午,南北方居然有这么多不同!一 *** 可爱的端午节图片,祝国是直通车的读者们,端午安康,假期快乐!

内容综编自人民日报、中新社等。


制图:侯雨彤

编辑:诸葛瑞鑫

责编:魏 晞

端午的寓意,为什么祝福安康?

五月五,是端午,

粽子香,龙舟舞。


端午寓意是什么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纪元通用天干地支。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之一个午日,亦谓端午。

端午节美好寓意与祝福,端午节美好寓意与祝福语怎么写-第1张图片-

为什么祝福安康

端午节不祝人快乐,而一般会祝福人安康,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它本身是一个祭祀节日,祭祀先人,感恩上苍,所以庄重而严肃。

端午节有个非常重要的习俗是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粽子还有一个重要的功用是感恩自然。端午节在芒种时节,正是粮食收获的时候,人们把收获的粮食,当成是自然的恩赐与馈赠。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吃,而是感恩自然,感谢天地。

粽子,是最重要的祭祀之物,一方面是感恩,一方面则是祈祷——感谢大自然的赠与,感谢大地生养万物,养育万民,祈祷明年的丰收与富足。

这种对大地与自然的感恩,让中国人养成了安土重迁,安于土地的观念。加上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推崇,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家国天下的情怀。也正因此,端午节得以和过年、清明、中秋一起成为我国更具代表性的四大传统节日。


为什么叫浴兰节

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有浴兰节之称。据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中说,周代已有“蓄兰沐浴”的习俗;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有哪些民俗活动

由于端午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

端午节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不仅清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今年端午,愿我们所爱之人,都顺遂安康!


资料来源:

1、百度百科

2、洞见?一默《端午,为什么要祝安康,而不是快乐》


清荷山房

回归生命本真之美

端午节的由来与意义

文|半日闲

编辑|半日闲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食用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吃雄黄酒等,活动热烈,寓意深刻。那么,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呢?

它有哪些意义呢?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方面对端午节进行阐述。


一、历史渊源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主要源于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据传说,屈原在楚怀王的宫廷中为官,因忠言逆耳,遭到谗言攻击而被贬到沅江。沅江是屈原的故乡,他十分想念家乡和百姓,于是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走到江边,投身江中,以自己的生命来表达对祖国的爱。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

另外,端午节也与古代人类抵御瘟疫有关

。据考证,端午节在最初并不是一个节日,而是古代人类为了祭祀天地、祖先、鬼神,驱邪避疫而进行的一种仪式。

在古代,瘟疫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而屈原正是在沅江的河水中投身而亡,因此人们把赛龙舟、吃雄黄酒等民俗活动融入端午节,希望借此来祈求平安、驱邪避疫。

二、文化内涵

1.表达爱国情怀

端午节与屈原有关,而屈原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之一。

屈原的离去,不仅使百姓深感惋惜,也引起了各国诸侯的关注和不满,大家都感受到了楚国的不幸和无奈。

因此,端午节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更是人们对故国的怀念和热爱,表达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2.传承中华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的意义不仅仅是纪念屈原,更是人们寄托了祈愿、纪念和家国情怀。

端午节的传统活动有赛龙舟、踩高跷、荡秋千、包粽子等,每个活动都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龙舟比赛

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为知名的庆祝方式之一。

龙舟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龙舟竞渡,最初是为了纪念屈原,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盛行于中国南方的传统文化体育运动。

龙舟赛通常会在端午节当天举行,比赛场地一般会选在江河湖海等水域。比赛时,参赛队伍会穿上统一的服装,手持赛桨,乘坐装饰华丽的龙舟,在鼓声和欢呼声中划行于水面上,争夺冠军的荣誉。

除了传统的赛龙舟,现代的龙舟比赛还会有一些创新的变化,比如不同规格的龙舟比赛、团体赛、个人赛、半决赛和决赛等。

4.粽子食用

在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豆沙、肉类或其他馅料裹在竹叶中蒸制而成的食品。它的形状是长方形或菱形,色泽呈棕色,外表覆盖着竹叶。

粽子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口味和 *** *** ,例如广东的咸肉粽、江浙地区的甜粽、福建的鲜肉粽等。

5.其他庆祝方式

除了龙舟赛和粽子食用外,端午节还有一些其他的庆祝方式。

例如,一些地方会在端午节期间举行舞龙舞狮、打太极拳、挂艾草、赛龙舟等各种传统民间活动。

此外,一些景区也会在端午节期间举行庆祝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其中,赛龙舟是最为著名的传统活动之一。

相传,在屈原投江自尽后,当地的百姓们乘船寻找他的遗体,为了吸引鱼儿不去咬屈原的身体,他们就在船上击鼓、敲锣,以及用划桨的声音来吸引鱼儿,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赛龙舟活动。

赛龙舟的具体规则各地有所不同,但通常都是由一支队伍坐在龙舟上划桨,争取最快速度冲过终点线。

此外,端午节还有踩高跷、荡秋千等民俗活动,它们同样承载着人们对于欢乐和祈愿的希望。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的深刻情感。

无论是寄托祈愿、纪念先贤,还是展示人们的勇气和智慧,端午节都是一个值得人们珍视和传承的重要节日。

参考文献

  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张俊林,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 《端午节考》,孟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3. 《端午节与龙舟文化》,赵振亚,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 《中国节日文化大全》,彭宗文,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版。
  5. 《中国节日传统文化》,彭宗文,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版。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一粽一寻念,一叶一始端

又到端午节,又闻粽飘香,一生中总有一些朋友最珍惜,一年中总有一些日子难忘记,虽不能时时问候,却在这特别的日子,轻轻的说一声,朋友,端午安康!网图侵删


粽子飘香艾草芳,龙舟争渡闹春江。喝雄黄,佩香囊,欢声笑语迎端阳;风轻扬,福满堂,幸福生活万年长。端午节,愿你自在悠闲,阖家安康!


粽叶飘香,那是想家的味道,无论甜咸,团圆是更好的馅,缠一颗粽子,暖一个家,万水千山"粽"是情。


粽叶飘香香,情意在荡漾;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香囊美洋洋,心情永敞亮;艾蒿绿油油,思念永长久;端午佳节到,祝福来报到。愿你端午节安康!


端阳到,花枝俏,家家户户乐淘淘。挂艾草,带香包,香香甜甜百福招。竞龙舟,祭屈原,历史传承越千年。端午粽飘香,愿您事事昌!


年年岁岁过端午,岁岁年年粽飘香,时间在变,不变的是心中的想念,愿人间芳华,岁岁年年长安康


喝一杯雄黄酒,和快乐干杯;挂一株艾草,与烦恼告别;绕一个五色线,与如意拥抱;吃一口香甜粽,揽幸福入怀。端午节到了,祝平安快乐!


打开粽子,尝一口,无论离家多远,粽能想起家的味道。端午节,盼风调雨顺,愿彼此安康!


端午到,祝福信息到,我的祝福将你绕;平安对你笑,幸福也来到,愿快乐永远将你抱,烦恼见你就跑掉,健康对你特别关照;端午节祝福你,愿你一切都好!


叶叶层叠,好运不绝;米米紧粘,幸福绵绵;线线缠绕,快乐拥抱;水水相融,情意浓浓;粽粽连结,祝福不歇,祝你端午节安康


粽子满满,人生暖暖,愿你端午安康;粽子甜甜,情意绵绵,愿你端午比蜜甜!


无数代表快乐的糯米,里面藏着代表甜蜜的枣馅,我用粽子叶把这一切紧紧包在一起,系上幸福的红丝带,充满吉祥,捎去我美好的祝福:端午节安康!


荡起浆,推开浪,龙舟下水喜洋洋;艾草青,粽米香,快乐祝福冠群芳;戴香包,喝雄黄,驱邪防病保健康。端午节安康!


一生一世陪伴你,两地相思只为你,三生有幸遇见你,四山五岳思念你,六六大顺围绕你,我的心中只有你,端午佳节心系你,幸福快乐送给你!


花儿娇,酒儿醇,酒不醉人人自醉;水儿清,蜜儿浓,蜜不甜人人自甜;节儿乐,粽儿香,粽不迷人人自迷。祝你端午节安康


生活多色彩,乐趣其中找,愿粽有温馨,粽有欢笑,幸福围绕,好运相随,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赛龙舟,前途顺利步步高;挂菖蒲,插艾草,驱邪祛病身体好;包粽子,饮雄黄,家庭美满多欢笑;发短信,祝朋友,端午快乐幸福绕 祝健康快乐!


为你“端”来一生的幸福,为你“端”来一世的甜蜜,祝你端午节安康


挂上清香的“艾草”,愿你端午平安好;送上清新的“香包”。愿你端午好运罩;给你清爽的“粽子”,愿你端午好日子。朋友,祝福你端午节健康快乐!


如果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粽子更好吃,那一定是妈妈亲手包的??


亲爱的友友,家人们,《智慧精灵s5》爱你们!愿我们共同进步,牵手同行!<玫瑰>

如果您也喜欢大自然,喜欢花花草草,喜欢鸟语花香,世外桃源,喜欢生活的点点滴滴,喜欢读书、做文案,喜欢美好的事物。那么请您关注《智慧精灵s5》小妹,每天都有精彩的爆款文案、图片分享哦<666>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收藏,您的鼓励就是《智慧精灵》更大的动力。<加油>

如果强烈推荐更好(用您发财的玉指,长摁三秒钟以上)我们都会好运连连。谢谢,谢谢亲,辛苦了!<祈祷>

俗语“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啥意思?端午节下雨好吗?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习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会庆祝端午节,全国各地都有一些特有的民俗活动,比如:游龙舟、祭龙、挂艾草、饮雄黄酒、食粽、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这一天充满了欢乐和仪式感。

与端午节相关的民间习俗丰富多样,其中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就是:“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这句俗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最怕端午节水”。这里的“水”指的是雨水,为什么人们害怕端午节下雨呢?原因可以从农业和传统文化角度解释。

端午节正值中国北方小麦的收获高峰期,如果在这个时候下雨,将会给庄稼的收获带来不利影响。

特别是对于小麦来说,雨水过多会导致农田积水,收割机无法下地,对庄稼的成熟和收割造成困难,甚至引发病虫害和霉变,导致减产甚至歉收。今年河南很多地方的小麦,就因为下雨没能及时收进粮仓,农民辛苦了大半年,最后苦叫连天。

另外端午节是南方水稻、及各种水果的生长的重要季节。如果端午节下雨,或者碰到连续降雨、连阴天气的话,水稻及水果可能招病虫害、或者发生霉烂。因此,人们担心端午节下雨,因为这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民的收成带来风险。

“不怕七月半鬼”,这里的“七月半鬼”指的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国的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鬼月。传统上认为在这个时期,阴间的鬼魂会出现在人间,人们需要尊重和祭祀祖先和已故的亲人。

因此,七月半被认为是鬼魂活动的高峰期,有一些迷信的说法认为此时会有不好的灵异事件发生。

但是与此相比,人们更担心的是端午节下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计和经济利益。所以尽管有鬼月的传统习俗存在,但人们更关注端午节的天气情况。

为了保护庄稼的生长和收获,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也会进行一些特殊的仪式和活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了。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竞技活动,人们划着龙舟在水上竞速,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投江救国行为。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人们相信粽子能辟邪驱鬼,保护庄稼和家庭的安宁。

总结来说,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丰富多样。而“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这句俗语反映了人们对于天气和农作物的关切。

害怕端午节下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雨水对庄稼的成熟和收割有不利影响,可能引发病虫害和减产。相比之下,人们更担心的是对生计和经济利益的影响。

这也说明了中国农耕文化的特点,人们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非常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中鬼魂活动的一种宽容和理解。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通过庆祝活动和特殊仪式来祈求庄稼的丰收和家庭的安宁,同时也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传统习俗与文化寓意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它起源于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主要的习俗和它们所表达的美好寓意。


端午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屈原,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据传,屈原忠于国家,但最终被流放和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更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人们组织龙舟比赛,船上的人们奋力划桨,力争胜利。这一传统起源于为寻找和打捞屈原的身体而划船的故事。赛龙舟象征着团结协作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有驱除邪恶和祈求平安的寓意。
  • 粽子食用:在端午节,人们会吃粽子,这是一种用糯米包裹馅料后蒸或煮熟的传统食品。粽子形状独特,各地风味各异,常见的有咸味和甜味两种。吃粽子的习俗源于为了防止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人们将糯米和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后食用。粽子象征着祈福和驱邪,也是家庭团圆和友情的象征。
  • 艾草驱邪:端午节时,人们会在门前悬挂艾草和菖蒲叶,或将艾草放在枕头下,以驱邪辟邪。相传,屈原自杀后,邪恶的精灵会在这一天出没,通过使用艾草和菖蒲叶,人们可以保护自己免受邪恶的侵害。


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寓意着人们对健康、平安和团圆的追求。赛龙舟展现了人们的团结和协作精神,粽子代表着祈福和美好的祝福,而艾草的使用则是为了驱邪和保护自己免受邪恶侵害。


除了以上提到的习俗,端午节还有其他一些传统活动和习俗。人们会穿上五彩缤纷的传统服饰,举行舞龙舞狮表演,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和庙会活动。同时,还有包插艾叶、挂菖蒲、写符咒等习俗,都寓意着祈求健康、平安和吉祥。

端午节的美好寓意是人们向往和追求幸福生活的体现。赛龙舟象征着顽强拼搏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吃粽子象征着团圆和友情,寄托着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而使用艾草驱邪则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邪恶的侵害。


端午节的习俗和寓意让人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也反思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它们提醒着我们珍惜家人和友情的重要性,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无论身在何处,端午节的习俗和寓意都带给人们深深的思考和温暖的感受。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与家人团聚,共同庆祝端午,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感受其中的美好和力量。

端午节应该“快乐”还是“安康”?一文说透,别被“专家”误导了

端午节这天,不少人在互道祝福时犯了难,到底是端午节快乐,还是端午节安康?

单从字面上解释,快乐意在指高兴或满意,而安康更多是侧重于祝福生活平安,身体健康。因此,两个不同的祝福语也会赋予端午节两种不同的含义。

在唐朝时期,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大家会互相道贺“端午快乐”。这是因为在隋唐时期,人们觉得纪念这个节日时,举国上下欢庆,生活顺遂,因此这是“从哀到盛,从悲到喜”的过程,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喜事,理所当然就是节日快乐。


到了现代,端午节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大家都习惯彼此说”端午安康“。那是因为,现在的中国人们生活早已风平浪静,没有了外敌的威胁,大家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所以纪念屈原的这个节日,人们更多的是希望祈祷安康与幸福。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说“端午快乐”和“端午安康”两种表达方式都可以,但是更多人倾向于使用“端午安康”来表达对亲人、朋友和周围人的祝福和关心。

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端午节的寓意和传统习俗

#夏日生活打卡季#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一个享有盛名的文化节日。据历史记载,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龙舟赛、吃粽子、佩香囊、挂艾草等一系列习俗和活动,以此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并祈求平安、健康与幸福。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端午节的寓意和传统习俗,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这个充满文化魅力的节日。

一、端午节的寓意

1. 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据《楚辞》记载,当时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忧国忧民,痛惜楚王的腐败和失德,情怀苦涩,遭到流放。最后,屈原选择了投江自尽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之情。为纪念屈原的贡献和英勇精神,人们在端午节这天,悬挂菖蒲和艾草,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系列活动。

2. 驱邪避疫

端午节的寓意也包含了驱邪避疫的意思。据说屈原被投入江中后,百姓们纷纷划船去救他,而当时江中有许多凶猛的鱼虫,百姓们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恶劣天气和蚊虫、毒虫的侵害,就在江面上投放了很多艾草和香料。后来这种行为便成为了一种风俗,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将艾草、香囊等挂在门上,以辟邪驱瘟,保家平安。

3. 传承文化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端午节这一天,中国人民会进行一系列传统的习俗和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挂艾草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是弘扬爱国精神、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 吃粽子

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粽子是一种用糯米、豆沙、肉、蛋黄等原料包裹成三角形或长方形,再用竹叶或荷叶裹好,蒸煮后食用的食品。人们一般认为吃粽子有纪念屈原的意义,也有消灾避邪和保平安的寓意。

2.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相传,当时百姓们划船去救屈原尸体时,为了让鱼虫不侵蚀他的尸骨,就通过撞击水面和搅动江水等方式,以及鸣锣、敲鼓等 *** 排除杂音、形成一片洪亮的声浪,使得鱼虫不敢靠近。后来,人们便创造龙舟来纪念这个传说,同时也通过龙舟比赛,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3. 佩香囊

在端午节这天,很多人会佩戴香囊。香囊一般都是由丝绸或者布料缝制而成,内部盛装芳香的草本材料,并用彩丝织成色彩缤纷、图案精美的吊坠。佩戴香囊是为了驱邪避疫,增加气场和运势。

4. 挂艾草

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挂艾草。艾草是一种有香气的草本植物,有祛病驱虫的作用。人们相信它可以驱除蚊虫、鬼怪、瘟神等邪恶,同时也可以保佑家庭平安、健康、顺利。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了解端午节的寓意和传统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同时也可以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它们在融合当代文化的同时,为我们的社会和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端午节,更好的思念,是彼此安好

  今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是开端,初始的意思

  午,在十二地支中排第五

  五月五日就是午月午日

  即为端午

  午日又属阳辰,属火

  是阳气的极致

  因此端午节也称端阳节

  民谚云

  端午节,天气热

  五毒醒,不安宁

  在这里,愿大家端午安康

视频加载中...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

  今天的端午节

  有香气,有色彩,饱含民俗趣味

  关于节日源头

  大家最为熟悉的是纪念楚国名士屈原

  然而,在不同地方

  也有着关于端午节的更多传说

  江浙之地的人们逆涛竞渡

  纪念伍子胥直言纳谏

  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殉父

  后人感怀她孝心可嘉

  也在五月初五行礼纪念

  无论是哪一说

  端午节

  都饱含了华夏儿女

  至真至诚的家国情怀

  ▲图源:千图网

  端午也浓缩了人们遵从自然律令

  趋吉避害的生活智慧

  五月是夏季的开端

  古人形容此间“五毒尽出”

  所以有了各种求平安的习俗

  比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

  给孩子戴五彩绳、穿老虎鞋

  民间饮雄黄酒

  或用雄黄酒在小儿额上画“王”字

  不仅有助于驱虫驱疫

  还有期盼安康的寓意

  ▲图源: ***

  赛龙舟

  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吼一声,锣鼓喧天

  划一桨,欢呼雷动

  人们认为龙舟滑过的水是“大吉水”

  可以洗去霉气,带来好运

  从医生角度来讲

  划船运动对久坐之人更有益

  因为双桨同时划的动作

  可以使身体的双侧得到很好的锻炼

  端午日

  人们最钟情的还是美味的粽子

  对“吃货”而言

  吃粽子是这天的头等事

  粽叶飘香,糯米软滑

  不管甜馅咸馅

  吃到嘴里都是好味道

  有趣的是

  枣粽谐音为“早中”

  所以吃枣粽的最多

  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图源:千图网

  这个节日,最思念的

  是古人,也是故人

  只愿,将思念裹进粽子

  米与米相连

  叶与叶相叠

  线与线相绕

  让牵挂黏着糯米

  把最甜的滋味和最真的祝福

  送给最思念的人

  愿你我艾香常伴,彼此皆安

  适逢佳节

  别忘了向身边的人

  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愿世间美好,都接“粽”而至!

  愿每个人都能品尝时光的香甜

  在仲夏的日子里平和安康!

  (小康头条微信公众号综合 *** )

  视频:桂颖

  编辑:田苑淯颖

  校对:周经韬

  审核:王芳

端午节,为何要祝“端午安康”?

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但是,有一个话题需要注意,那就是端午节的祝福语言。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相互祝福时,通常会使用“端午安康”这个词。这个词的使用源于端午节的传统意义和历史背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

节日之一,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据《史记》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最终被贬到沅、湘流域。秦国攻破楚都后,屈原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最终在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留下《离骚》、《天问》等千古绝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就在五月初五自发相聚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


因此,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更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相互祝福“端午安康”,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视。

相比之下,“端午节快乐”这个词的使用则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快乐这个词并不完全符合端午节的传统意义和历史背景。其次,快乐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于频繁,缺乏特殊性和情感性,不能很好地表达出端午节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

在端午节期间,建议使用“端午安康”这个词来相互祝福。这个词不仅符合端午节的传统意义和历史背景,而且也能够表达出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屈原的怀念之情。同时,这也能够提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注和认识,促进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标签: 端午节 寓意 美好 祝福语 祝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