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养护植物是我们现在家中非常常见的啦,像什么绿萝啊、吊兰啊、多肉啊等等,这些植物不仅在养护上面非常省心,还能让屋里的环境变的越来越好,像绿萝吊兰这些都是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不好的物质,释放出氧气,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但是养护植物难免会出现病虫害,尤其是白粉虱,这种病虫害是非常麻烦的,我们今天就来说说白粉虱的危害和消灭 *** 。
1、白粉虱的危害
白虱粉是最喜爱吃植物的叶片的,像一些蔬菜的叶子也喜欢吃,这就对于植物和农作物是不好的,除了不利于收成以外,我们在家养护的植物长得也不好,严重的甚至死亡呢。除此之外白虱粉的排泄物会污染叶片和果实,不仅农作物减产,还会让成熟的农作物对人体不好的。白虱粉的粉虱是刺吸式口器,可以再叶片上面吸取叶片的汁液,这样的话严重的会传播病毒呢。
2、白粉虱的消灭 ***
根源处隔离
我们可以把植物栽种的时候幼苗可以用杀菌灵先进行喷洒,然后再进行栽种。
天敌对抗
我们可以通过投放白虱粉的天敌进行反制呢,比如丽蚜小蜂,一般一只丽蚜小蜂可以吃掉20-30只白虱粉呢或者是养护草蛉,1头草蛉可以吃掉170头粉虱幼虫。
*** 性物资
我们可以在盆土表面喷洒一些辣椒水,或者是碳灰这样的,因为这些 *** 性的物质对于这些害虫是有很好的驱赶作用的,这样有很多害虫都不敢靠近植物本身了。
植物的病虫害一直都是养护植物困扰的问题,我们今天主要说的是白虱粉的危害和防治,其实还有很多病虫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防治的。不过我们在家里养护植物的时候可以尽量选择不容易生虫的植物来养护,比如多肉啊,吊兰啊这样的,仙人掌类的也可以。
不论在家里种植花卉苗木, 还是在露地农田或温室大棚里种植各类农作物(特别是各类瓜果蔬菜),农技小背篓相信大家都非常讨厌一种带翅膀的 “小白虫子”、“小白蛾子”,尤其是在春秋两季温度较高的时候(一年四季几乎不断,冬季发生在温室大棚内),翻开瓜果蔬菜或者花卉苗木叶片的背面,经常会看到这些“小白虫”、“小白蛾子”的身影,在虫害严重时,整棵苗株从上到下、从叶片背面到反面密密麻麻都是白色小虫子(特别是植物的上部比较幼嫩的部位和遮阳不讲光的叶片背面),轻则会造成受害植物的长势不良、叶片退绿发黄、枝稍黄枯落叶、花朵萎焉凋枯、果面黑污病斑,重则会导致整棵苗株萎枯死亡或诱发其他病害(如病毒病、烟煤病等)。
农技小背篓在上面说的这种“小白虫子”、“小白蛾子”,它的学名叫做“白粉虱”(粉虱类害虫的一种,常见的粉虱还有烟粉虱、黄粉虱等多种),它是农业种植生产上普遍发生(四季发生、危害范围广)、非常难彻底根除的一种顽固性 *** 口式的害虫。
很多种菜种瓜种果的农民朋友对“白粉虱”这种小虫子简直恨的牙疼。一方面是它们个头小善藏匿,在虫害刚零星发生时,如果平时不注意仔细观察白天基本看不到它们;另一方面因为它特别难防治,等到它们繁殖成规模发现后,每次打药杀虫好像总是不能灭除干净,每次打药后过几天它们就“雄赳赳气昂昂”的重新“卷土重来”了。
防又防不住,治又治不好,杀又杀不净,想防治而又防治不住,不去防治又不行,你说它气人不气人!
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年后随着气温升高雨水的增多,家里的各类花卉苗木和地里的瓜果蔬菜就又要迎来一年一度的春季白粉虱繁殖危害的高峰期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防治白粉虱虫害,今天农技小背篓就以农作物(特别是瓜果蔬菜)为例,给大家说一说白粉虱的虫害规律特点和白粉虱的虫害综合防治技巧——只有摸清了白粉虱的虫害规律特性、掌握住了白粉虱的防治技巧,大家才能更加高效和更加彻底的灭杀防治白粉虱!
一、白粉虱对农作物的危害特点
(一)白粉虱是刺吸口类的害虫,白粉虱的幼虫和成虫都喜欢吸食农作物体内鲜嫩组织(如嫩稍嫩枝、嫩花嫩叶嫩果等)的营养汁液,导致被害农作物因为营养供应量减少而出现苗株衰弱、生长迟缓、黄叶枯稍、萎焉垂耷、落花落果或者不膨果/僵果等问题,虫害严重时会造成作物苗株发生早衰及死棵的问题。
(二)白粉虱属于会污染叶片和果面的害虫,白粉虱在农作物上大量聚集繁殖、寄生危害期间,会在农作物的叶片表面和果实表面上分泌出排泄物(虫口数量越多排泄物越多、作物叶片与果实也就受害越严重),造成作物的叶片和果实被污染,叶片被污染后会降低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能力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不良,果面被污染后会导致果面被污染变黑发霉而影响果实的外观与价格。
(三)白粉虱是农作物上多种病害的传播扩散者,白粉虱在刺吸发病苗株体内的汁液后,如果它转移到健康苗株上继续刺吸汁液危害时,就会把病株上的各类病菌或病毒传染到健康无病苗株上去,从而导致全田作物大面积发生病害,比如说让农民防治起来比较头疼的病毒病,再比如说作物上比较难防治的黄龙病、烟煤病等很多种真菌性或细菌性病害,这些病害的扩散传播很大一部分都是白粉虱等刺吸口害虫的“功劳”。
二、白粉虱的虫害规律特征
(一)白粉虱属于喜欢较高温度生活环境的害虫。18-30度的温度环境最适合白粉虱的繁殖与危害,其中18-24度比较适合白粉虱的快速繁殖,25-30度比较适合白粉虱大肆频繁取食活动和大面积爆发虫害危害作物。一般温度越高(18-30度合理温度范围内),白粉虱产卵速度越快、从卵发育到成虫的时间越短、白粉虱虫口数量越多、作物受害情况越严重。
(二)白粉虱属于一年四季不断繁殖持续危害作物的害虫。白粉虱在春季3-4月份天气变暖后开始活动扩散,白粉虱在每年5-6月份开始会大量快速繁殖扩散,每年6月中下旬--10月份底是全年白粉虱数量最多、虫口规模更大、虫害危害最严重的两大虫害高峰期,等到11月份中下旬天气逐渐变冷后虫害情况会逐步减轻,但天气降温变冷后(当年11月份到次年3月份)露地农田里的白粉虱会转移到温室大棚内继续危害农作物(白粉虱在冬季露地自然环境下无法正常越冬),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白粉虱在温室大棚内可以一年四季持续繁殖危害棚内各类农作物。
(三)白粉虱喜阴凉怕强光的害虫。白粉虱平常喜欢聚集在阳光不能直射到的农作物叶片背面,其中作物上方幼嫩叶片的背面主要以聚集成虫和未孵化的虫卵为主,中部叶片背面主要以聚集刚孵化的初龄幼虫和中龄幼虫为主、下部叶片背面及近地面处主要以聚集孵化的中老龄幼虫和未羽化虫蛹(破蛹羽化后就是带翅的成虫)为主,白粉虱在作物由上到下的分布层次总体上按照成虫产卵、幼虫(也叫若虫)、虫蛹的次序依次分布(大家在打药杀虫或杀卵时要注意的虫害规律特征)。
(四)白粉虱属于喜黄、喜嫩、喜甜的害虫。白粉虱喜欢黄色,大家可以利用这个虫害特性在成虫危害高峰期或雌虫产卵高峰期时,在地里通过悬挂黄色黏油板(可自制、可购买成品)的 *** 进行诱杀成虫;白粉虱喜嫩喜甜,这就是为什么一般白粉虱最喜欢聚集在作物顶部和上部集中危害及产卵、作物中上部白粉虱虫口数量比较多的原因(因为作物上部和顶部的枝叶花果比较幼嫩多汁)。
(五)白粉虱属于一年四季能够繁殖多代、世代不同虫体逐代累加的害虫。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白粉虱一年可以产卵繁殖好几代害虫,每代害虫都有卵(卵又分为淡黄色的初卵和黑色的老卵)、幼虫(幼虫又分为初龄幼虫、中龄幼虫、高龄幼虫)、虫蛹(老龄幼虫羽化为成虫前要先结蛹)、成虫(成虫又分为雄虫和雌虫,雌虫产卵繁殖的高峰期时每年的4-6月份和秋季8-9月份)四种虫态形态,二者这些一代又一代、不同虫态的白粉虱会逐代累加,再加上单只雌虫的每代产卵繁殖量非常大,这就很容易造成田间作物上形成十分庞大的虫口数量。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经常所遇到的“打药杀不死白粉虱、打药后白粉虱不除根易反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三、白粉虱难防治和难除根的原因
(一)白粉虱繁殖速度快、繁殖量大、四季繁殖、逐代累加,如果平时不注意预防或在虫害刚发生数量比较少时防治不彻底,等到白粉虱繁殖成规模后就很难根除。
(二)白粉虱四种虫态形态同时存在(卵、幼虫、蛹、成虫),在田间打药防治白粉虱时,很多人经常使用杀虫不杀卵(不使用能够同时灭杀卵和虫的药物)的杀虫剂,那么即使当时打药把卵或虫杀死了,那么过段时间后白粉虱虫卵大量孵化后虫害就会重新“卷土重来”。
(三)白粉虱多年来一直是农业上比较顽固且发生率非常高的虫害,很多农民为了保护田间作物就不得不经常频繁性的打药,由此造成白粉虱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一代更比一代强,连年频发打药的时间长了一些杀虫剂就杀不死白粉虱了,这一点尤其在那些连年长期只使用某一两种防治白粉虱杀虫剂的地块及地区十分严重(打药死虫不彻底、打药杀不干净虫)。
(四)白粉虱的成虫带腿带翅膀,能爬能跳又能飞,而且白粉虱这种小害虫非常容易受惊扰,大家平时在打药时它们会经常逃跑到周边不打药的安全地方或周边其他不打药的田地里(药液打不到它们身上打药就无效),等到打药后药效期过了它们又会“掉头”迁徙回来进行重新寄生和危害,如果平时打药防治白粉虱不掌握一些规律和技巧,就很难通过打药把它们全部“围剿”消灭干净。
(五)白粉虱可以寄生存活的植物种类非常多,除了各类常见性农作物,田间地头、沟边渠旁的杂草也是它们重要的生活场所,如果平时防治白粉虱打药时只喷打农田内而不去打田间地头,或者平常管理时田间地头的杂草比较多,即使大家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打药去防治,也无法做到彻底控制住田间白粉虱传播扩散的源头(不除根)。
(六)白粉虱喜欢一早一晚出来活动,白天中午阳光比较强时都会找比较隐蔽的地方躲藏起来,如果大家平时都是在大白天打药,因为药液不能喷到藏匿的白粉虱虫体上去,所以那么即使大家频繁多次打药也无法全面彻底的灭杀掉白粉虱(打药后容易反弹或打药无效)。
(七)白粉虱虫害严重时,作物从上到下各个部位都有白粉虱的存在,如果大家平时打药时用水量不足、药液喷打的不全面、不稀释、不透彻,那么凡是药液喷不到的地方,这些地方聚集的白粉虱就沾不到药液而杀不死,特别是很多人只使用触杀性杀虫剂且只是采取由上往下打、药液只能喷到作物的中上部和叶片背面的打药方式,由此导致大量聚集在叶片背面和作物中下部的白粉虱对打药一点反应效果都没有(不接触药液则无效)。
(八)很多农民在防治白粉虱(包括其他病虫害),普遍没有“预防意识”(不注意预防、虫害初期防治不及时),大多数人都抱着“不见虫、不打药”的错误防治理念。对于白粉虱这种个头小且平时不注意被发现的小害虫来说,一般等到我们发现它们时,这时候田间的白粉虱虫口数量就已经是很大规模了(用泛滥成灾都不为过),这时候打药要想再彻底有效的去灭杀防治住它们,其难度要比刚零星出现时去打药防治的难度要高好几倍,这也是很多人经常抱怨“白粉虱难防治”的重要原因。
(九)很多农民打药防治白粉虱太随意了,由于自己完全不懂或搞不明白白粉虱的虫害发生规律特征,打药防治白粉虱“想一出是一出”的随意性去打药,根本不知道什么时间是白粉虱的虫害初期、卵化高峰期、羽化高峰期等,打药时根本抓不住虫害防治的关键期,这样打药防治白粉虱的效果就会非常差(基本防治不住)。
四、白粉虱的综合防治技巧(重点注意打药防治技巧)
先给大家说白粉虱使用杀虫剂药物的防治管理技巧吧,毕竟这是大家平时防治作物白粉虱最常用但经常做不到位的虫害防治手段。但用来防治白粉虱的杀虫剂应当选择触杀+内吸(速效+长效)、杀虫+杀卵(虫卵齐杀)的杀虫剂或用药配方,这样才能彻底有效的灭杀防治住白粉虱。
(一)防治白粉虱比较好用的杀虫剂及配方:
啶虫脒+螺虫乙酯(推荐使用,啶虫脒快速击倒触杀成虫、控制虫口数量,螺虫乙酯内吸性强、杀卵杀虫彻底);吡丙醚+噻虫嗪(既能杀虫又杀卵,噻虫嗪触杀+胃毒灭杀害虫,吡丙醚触杀+内吸灭杀杀卵)、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快速触杀害虫,烯啶虫胺内吸渗透性好、杀虫彻底),呋虫胺+烯啶虫胺(呋虫胺触杀+内吸+渗透杀虫,烯啶虫胺内吸+渗透杀虫)。
其他诸如阿维菌素+螺虫乙酯、阿维菌素+啶虫脒、甲维+吡丙醚、螺虫乙酯+噻虫胺或噻虫嗪、氟啶虫酰胺+啶虫脒、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的配方,以及吡蚜酮、吡虫啉、高氯?啶虫脒、联苯菊酯、氟啶虫胺腈等也都可以用来防治白粉虱(挑选使用杀虫剂时一定要注意当地白粉虱的抗药性)。
(二)药液喷雾防治白粉虱应当记住的几个打药技巧:
①打药时选择清晨和傍晚时分进行(上午叶面潮湿露水未变干前或下午作物茎叶上起潮变湿润后),此时一方面白粉虱开始出来活动(有利于更加集中全面的杀虫),另一方面作物叶片表面和虫体比较湿润(能够抑制打药时白粉虱展翅逃跑,也有利于药液更多的沾附在作物茎叶表面和虫体表面上),这样可以大幅提高打药杀虫的效果。
②打药时不仅重点喷打作物中上部的幼嫩组织和叶片背面,而且作物中下部的茎叶及背面、田垄地表空地及地头地边的杂草都要全面仔细的打药,打药时一定要用足水,要把作物的上中下的叶片全部喷到、喷湿、喷透(更好能达到毛毛细雨全部润湿的效果)。
③打药防治白粉虱时,之一天一次打药后就不管了(只打一遍药灭杀白粉虱不彻底),正确的做法是到第2-3天时再重新全面喷打一次(如果有需要的话,过5-7天时再补喷一次),以此来全面灭杀之一次打药时逃跑、打药后又迁徙回来的漏网之虫。
④打药防治白粉虱,对于虫害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块,在田间打药时更好能在药液中加入适量的有机硅、矿物油或植物精油等类的农药增效剂,以此提高药液的渗透性、黏附力和降低害虫的抗药性,从而让我们喷打到作物表面和虫体表面的药液发挥更强更彻底的杀虫效果。
⑤打药防治白粉虱时,不能一直使用一种杀虫剂或一种杀虫剂配方,这样导致白粉虱对这些药物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建议挑选2-3种不同的杀虫剂或不同配方的杀虫剂配方,每次打药时交替着使用。
⑥打药防治白粉虱时,一般在田间作物刚零星出现白粉虱时(一棵苗株上有2-3只白粉虱时就要赶紧打药),千万不要等到田间作物上的白粉虱已经很多时再去打药,因为虫害初期时打药既能全面灭杀控制害虫、又能降低打药杀虫的难度,而虫害高峰期时再去打药杀虫与控虫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打药防治白粉虱需要配合其他田间防治措施一起开展效果会更好
①每次地里作物采收后,要把田间、地头及田地周边的所有秸秆、枯枝、杂草等全部清理干净,以此破坏白粉虱寄生存活的场所、有效控制白粉虱反复侵染危害的传播源头。
②对于白粉虱虫害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块,或者主要种植容易滋生白粉虱虫害的各类瓜果蔬菜,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与不容易发生白粉虱危害的水田作物、禾本科粮食作物以及葱、姜、蒜、韭菜、芹菜、菠菜等作物进行轮茬种植,这样可以大幅抑制白粉虱在农田中的繁殖累积,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农田里的白粉虱数量。
③对于环境相对封闭的温室大棚(特别是在虫害发生高峰期前和秋季天气降温变冷前),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各个通风口位置和棚室入口处增施40-60亩的防虫网,以此避免外部的白粉虱飞入到棚内大肆扩散蔓延虫害。
④对于保护种植地(其他种植也可以使用),大家可以利用白粉虱喜欢黄色的虫害特点,按照每亩悬挂25-30块黄色黏油板(可以直接购买,比较便宜)的 *** 诱杀白粉虱的成虫(重点是成虫高峰期和雌虫产卵高峰期),黄色黏油板的悬挂高度可以保持和作物顶部齐平或者高出作物顶部10-15公分左右。黄色黏油板还可以同时诱杀其他田间有翅膀的害虫。注意:黄色黏油板只能灭杀白粉虱的成虫,不能灭杀白粉虱的幼虫和虫卵。
⑤利用天敌捕杀白粉虱。如果大家有条件的话,比如说保护种植地、温室大棚等,大家可以从外部购买丽蚜小蜂、小花蝽、中化草龄等有益昆虫放到田地里(每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3次即可),这些有益昆虫都是白粉虱的天敌,可以捕捉灭杀田间作物上白粉虱的幼虫和成虫。
⑥合理施肥预防农作物贪青旺长太幼嫩而诱集白粉虱前来危害。在这一点上,大家重点注意要严格控制或适当减少尿素等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因此氮肥会 *** 作物茎叶旺长、造成作物茎叶太过幼嫩多汁而加重白粉虱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而磷钾肥可以提高作物的健壮度和器官组织的老熟硬化,这有利于增强作物自身的抗虫能力。
⑦其他 *** :一方面可以在整地时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等颗粒剂杀虫剂进行撒施后翻耕,一方面在作物播种时可以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等杀虫剂药液进行拌种包衣处理,另一方面在作物定植时可以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等杀虫剂的颗粒剂进行穴施或药液淋浇根部,
除此之外,对于家庭种植的花卉苗木,如果觉得打药防治白粉虱不方便,大家也可以使用胡椒水、大蒜水、烟叶水等进行经常喷雾,虽然这些东西的水溶液不能直接灭杀白粉虱,但因为它们都有很强的 *** 性气温,所以它们可以起到驱赶白粉虱不愿意前来靠近的预防效果。
好了,上面这些防治白粉虱的综合管理技巧,你都学会了吗?
彻底解决白粉虱防治难题粉虱属于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类以刺吸式口器取食植物汁液的小型昆虫。目前,蔬菜上危害严重的粉虱类害虫主要以烟粉虱、温室白粉虱为主,对我国的蔬菜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其中,烟粉虱是目前唯一一个被世界各国称为“超级害虫”的种类。
一、危害情况
白粉虱曾在20世纪80~90年代期间对我国北方蔬菜的生产造成过严重的威胁。随着20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B型烟粉虱和Q型烟粉虱入侵我国,在南方和北方相继暴发,危害严重的地区,蔬菜生产基地出现绝收情况,目前已在30多个省份暴发成灾。据报道,仅在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其寄主植物就超过300多种,其中主要危害黄瓜、豇豆、西葫芦、番茄西瓜、茄子、等多种蔬菜作物。
粉虱的若虫和成虫均能危害植物,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其分泌的蜜露,容易滋生其它病原菌,引起煤污病的发生,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更为重要的是,烟粉虱等粉虱类害虫是许多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传毒种类多达110余种。
二、粉虱防控困难的原因
1、 适宜的环境
温度对粉虱种群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其在干热的条件下易暴发,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3~32℃,耐高温和低温的能力强。而广东地区夏季多高温,正好适宜烟粉虱生长发育,利于其生长繁殖。
2、 粉虱的危害特点
粉虱的发育分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可发生11~15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如在25℃条件下,从卵发育到成虫需18~30天,产卵量大,若虫和成虫均能危害植株,且均分布在叶面背面危害,隐蔽性强。此外,烟粉虱的寄主范围较广,可以在不同蔬菜上迁飞,给粉虱的防治带来了困难。
3、粉虱抗药性增加 由于烟粉虱的发生量大,危害严重,过量的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使其抗药性迅速增强。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用药,对烟粉虱的天敌造成了伤害,打破了生态平衡,使天敌起不到有效的控 *** 用。
三、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对害虫的抵抗力和受害后的回复能力;定植前及时清理棚室内残枝、落叶,将其深埋或烧毁,并注意清除周边杂草,减少粉虱的田外寄主,以减少粉虱种群数量;尽量避免与茄果类蔬菜连作或间作,宜与芹菜、韭菜等茬口轮作,以降低粉虱种群数量。
2、物理防治 (1)悬挂黄板 利用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的特点,可在定植后棚室内悬挂黄板监测和防治粉虱,同时还可兼防斑潜蝇、蚜虫等重要害虫,一般悬挂黄板与植株上部叶片等高,每667平米放置25~30块为宜。 (2)防虫网隔离 在棚室上下通风口和门口安装防虫网,以超过40~60目为宜。
(3)天敌防治 可以选择提前释放天敌,如寄生性天敌丽蚜小蜂、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等控制粉虱种群数量。
3、化学防治
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即每株平均有成虫2~3头时进行,尤其应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喷药时间更好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中、下午由于白粉虱翅膀干燥,便于飞翔,不易喷到身体上。
建议喷雾时遵循两个方面。
之一,选择作用机理不同的不同的杀虫剂,比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等烟碱类杀虫剂和吡啶酰胺类的福啶虫酰胺,或者吡啶类的吡蚜酮。
第二,要成虫和若虫同时防治,建议上述杀虫剂和螺虫乙酯或者吡丙谜等复配使用,成虫若虫同时防治。
同时,在害虫已出现严重抗性的情况下,不防试一下矿物油,试验显示,某些矿物油对粉虱有很高的活性。
“张大哥,张大哥,咱们的西红柿大棚里,白粉虱还是很多,到处乱飞,你赶紧过来看看吧!”。一个急促的 *** 把张龙从睡梦中惊醒。
张龙急忙从床上爬起来,穿上衣服,顾不上吃早饭,脸也没洗就匆匆忙忙跑去大棚。
“昨天我不是让你在西红柿大棚打药了,你打了没有?”。
“我昨天上午打的药,当时发现有的虫子就死了,不知道什么情况几天又发现很多。”
“你在哪里买的药?是不是买到假药了。”
“还是在老李叔的农资店拿的药,经常用他家的药,应该不会卖给咱们假药吧。”
“不行你抓紧时间在打一次药,我去问问老李叔是怎么回事。”说完,张龙有急忙去了农资店。
“老李叔,我昨天在你这里拿的治疗白粉虱的药,当时就打上了,可是今天大棚里的白粉虱还是乱飞,你给我的药是不是……..”
“张龙,假药我是不会卖的,恁老李叔再没钱花,也不会去做那伤天害理的事情。”
叔,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会不会进到假药。
“不是药没效果,是你不知道白粉虱的发生习性,是你用药的 *** 不对”。老李叔接着说:
白粉虱飞虫很小,用很多杀虫剂喷洒都有效,很多像你这样菜农认为一喷药就可消灭,但第二天白粉虱又飞起来了。
白粉虱繁殖速度快,1天可繁殖数代,一般杀虫剂对飞虫有防效,但对卵无杀伤力,第二天卵即孵化成幼虫为害蔬菜。
因此,一是喷药时一定要连用两天药,将卵新孵化出来的飞虫杀灭。
二是飞虫杀灭后,再喷1次过磷酸钙米醋浸出液,使卵钙化室息而死。
三是设防虫网,使外面的飞虫不能进棚为害。
此外,每亩用干辣椒150?500克捣成粉后对水50升做叶面喷洒,可杀灭斑潜蝇、白粉虱、蚜虫等飞虫。
点击“了解更多”进行免费农业技术问答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于七十年代传入我国。
白粉虱对蔬菜、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多种植物都有危害。一般可造成损失10%~30%,严重的可高达70%以上。在蔬菜上尤以茄子、辣椒、黄瓜、番茄等受害重。
目前白粉虱已成为温室、大棚及露天蔬菜的主要害虫,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难度大。严重制约了蔬莱的产量和质量。
一、白粉虱危害及发生规律
白粉虱成虫活动适温为22℃~30℃,繁殖适温为18℃~21℃,有趋嫩、趋黄、趋光特性。
成虫、若虫均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并分泌大量 *** ,污染叶面和果面,造成煤污病。此外,白粉虱也经常成为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由于近年来温室和露地蔬菜紧密衔接、相互交替,致使该虫的危害周年发生。北方温室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
白粉虱的发生,全年有两个关键的时期:一是在春季,发生于温室茬口,时间在4月中—5月下;二是在秋季,发生于温室、冷棚、露地等所有设施,时间在7月底—9月下,温室会一直发生到11月底。
二、白粉虱防治困难的原因
1.繁殖场所多
随着温室、大棚、和露地蔬菜面积不断扩增,使白粉虱一年四季均有足够的食料和繁殖场所。
2.繁殖指数高
在北方温室内每年可发生10多代。每代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面缩短,18℃时需31.5天一代;24℃时需24.7天;27℃时需22.8天。24℃时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7天,1龄期5天,2龄期2天,3龄期3天,伪蛹期8天。
棚室平均气温19℃时,完成一代为30天左右,每雌虫的产卵数多达3000~4000粒,1代后种群数量可增长140~150倍,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在农业害虫中是罕见的。
3.为害蔬菜种类多
白粉虱的寄主植物有200多种。蔬菜作物中主要为害黄瓜、西葫芦、南瓜、甜瓜等瓜类作物;茄子、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甘蓝、白莱、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菜豆、扁豆等豆科作物,以及莴苣、菊芋、马铃薯、苋菜等多种作物。
4. 四个虫态交情分布
白粉虱成虫可以短距离飞翔,且体表布蜡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并在嫩叶上产卵。
随着植株生长,成虫也不断地向上部叶片转移,在植株上各虫态即形成一定规律:最上部的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为最多,稍下部的叶片多为黑色卵,再下部多为初龄若虫,再下为中老龄若虫,最下部则以蛹为多。
成虫、若虫、卵、蛹,四个虫态自上而下交情分布,一般药只能杀死成虫,很难杀死卵和幼虫,用药次数赶不上繁殖速度,导致比较难治。
5、防治意识淡薄,重治轻防
蔬菜定植后,嫩叶梢是粉虱类害虫取食的更佳食物,有些菜农朋友对使用防虫网意识淡薄,有洞不补,有缝隙关不严,甚至还有定植后,蔬菜开始生长,发现粉虱后再去使用防虫网,这样对防治粉虱效果极差。
6、药剂选择问题
有些药剂只杀成虫不杀虫卵,导致虫卵孵化后成虫不断;也有些药剂只杀虫卵而不杀成虫,导致成虫不断产卵,卵孵化后成虫不断。比如我们平时使用的药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等,这些药剂都是治成虫的,打完药之后会死一大片成虫,但对于其它三个虫态卵、若虫和蛹来说,没有很好的作用。
三、蔬菜白粉虱防治对策
1、轮作倒茬
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的种类应选择韭菜、芹菜、茼蒿、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蔬莱,既免受此虫为害,又可有效地防止向棚室蔓延。
2、根除虫源
播种前将前茬作物的残株败叶及杂草清理到田外深埋或烧毁;蔬菜生长期间加强整枝,摘去枯死的黄叶、病叶,并带到棚外烧毁。
在夏季休棚期,进行高温闷棚,能够有效地消灭棚内粉虱。
播种蔬菜前使用烟熏剂闭棚熏杀害虫:可用敌敌畏乳油加硫黄粉和木屑点燃熏蒸。播后蔬菜生长期间可用25%蚜虱一遍净与木屑等点燃烟熏,闷棚8-10小时再通风。
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防虫网以40-60目为宜。
3、诱杀及驱避
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向性,可在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冬春季,结合放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反光幕,既可驱避白粉虱,又可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
当温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释放丽蚜小蜂成虫或黑蛹3~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释放3~4次。控制白粉虱效果良好。也可人工释放草蛉,1头草蛉一生平均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2.6头。有条件地区也可用粉虱壳孢菌防治白粉虱。
5、药剂防治
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即每株平均有成虫2~3头时进行,尤其应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喷药时间更好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中、下午由于白粉虱翅膀干燥,便于飞翔,不易喷到身体上。
建议喷雾时遵循两个方面。
之一,选择作用机理不同的不同的杀虫剂,比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等烟碱类杀虫剂和吡啶酰胺类的福啶虫酰胺,或者吡啶类的吡蚜酮。
第二,要成虫和若虫同时防治,建议上述杀虫剂和螺虫乙酯或者吡丙谜等复配使用,成虫若虫同时防治。
同时,在害虫已出现严重抗性的情况下,不防试一下矿物油,试验显示,某些矿物油对粉虱有很高的活性。
化肥农药助手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
温室内成群的白粉虱非常影响蔬菜的长势和菜品。繁殖快、难以防治、危害大,让广大农民朋友非常头疼。分享一下防治白粉虱的有效办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白粉虱为什么难治?
温室白粉虱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堪称打不死的小强。白粉虱一年可以繁殖10几代。喜欢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基本上是一个月一代。每一只雌性成虫产卵的数量可以达到100-200粒,而且卵大多产在下部叶片的背面,卵插入叶子背面的气孔内,不易脱落。因此,中下部叶片若虫和伪蛹多。成虫白粉虱有趋黄性,喜欢吃叶子的幼嫩部分。因此,新生叶片成虫多。
如何有效防治?
我们要针对白粉虱的特点进行有效的防治。白粉虱繁殖能力强,一旦出现,立即消灭。不要等到温室内白粉虱多的时候再治,那个时候很难杀干净,残余的白粉虱就会在短时间内再次繁殖起来。因此,防治白粉虱赶早不赶晚。若虫和卵躲在叶片的背面,在喷施农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喷施叶片的背面。
物理防治
1、及时清理温室内部和外部病残秧子和杂草,安装40目以上的防虫网,从源头来防治,避免短时间内大规模爆发。
2、黄板诱虫。在温室内部挂黄板,黄板规格可以选用长40cm、宽20cm,温室每亩挂40张左右,根据黄板上白粉虱的数量,判断温室内部白粉虱的数量。如果黄板上的数量过多时,就要采取其他防治措施了。注意:黄板要均匀分布在温室中,黄板要朝向温室的东西方向。
生物防治
做生态有机农业的朋友,一遇到白粉虱更加犯愁,因为农药的限制使用让他们手足无措。在荷兰温室中采用丽蚜小蜂进行防治。丽蚜小蜂是益虫,是白粉虱的天敌,可以存活2-3周的时间。按照2∶1~3∶1的比例进行投放,2~3周释放一次。
化学防治
采取农药防治时,一定要进行连续多次用药,间隔一周时间就使用一次,直到完全消灭。一种农药不要连续喷施两次,以免白粉虱产生抗药性。更好采用不同的农药交替使用,效果非常好。常用的药剂有: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噻嗪酮、联苯菊酯、阿维菌素、扑虱灵等,注意喷施叶子的背面哦!还可以使用烟熏剂,用量1千克的烟熏剂效果比较好。药剂喷施和烟熏剂交替使用效果也非常不错。
按照以上 *** ,白粉虱一定会被消灭的一干二净。大家是怎么防治白粉虱的呢?分享一下,欢迎留言!
白粉虱治不住?3个打药细节做好就能杀干净!讲到白粉虱,大棚种植的朋友不陌生,年年都有吧!或多或少,有时爆发起来可真的是非常难治!一遍一遍的打药,熏药,效果就是不好!那这小白蛾子到底应该怎么防治才彻底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西红柿白粉虱
首先,了解一下白粉虱的危害!别看白粉虱个头不大,但难治的点就在于数量的恐怖!
1、白粉虱吸食作物的营养,直接导致营养不良,产量降低;
2、白粉虱还是各种真细菌病害、病毒病的传播媒介,特别是病毒病,一棵植株染病,加上大量白粉虱的传播,大棚蔬菜病害毒就会泛滥成灾,难以控制;
西红柿白粉虱
3、白粉虱在植株叶片背面大量分泌蜜露,利于真菌繁殖,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而影响产量!所以,白粉虱危害严重!防治很关键!
白粉虱
白粉虱有哪些防治 *** ?
物理防治:挂黄板,通风口加防虫网。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有条件的朋友可以使用,但是价格并不低!
药剂防治: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等,药剂有很多,注意交替使用!杀虫烟熏剂。
白粉虱
*** 很多,市面上的药剂也很多,但是为什么治不住呢?这里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有好些细节没做好,导致农药失效!
为什么一遍一遍打药治不住?小细节没做好!
1、大棚外的杂草也要打药杀粉虱!大棚外草里有白粉虱,俗话讲,“草是虫窝,草多虫多!”特别是大棚外像拉拉秧这种草,上面的白粉虱很多,大棚外的白粉虱飞进大棚,加上繁殖速度惊人,大棚内打再多的药,也没法根除白粉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以,我们在打药治白粉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大棚外的杂草上,能清理更好,不能清理的话,也需要打上治白粉虱的药!
2、打药时,要添加杀卵剂!像螺虫乙酯!这个其实适用于多种害虫,今天讲到的是白粉虱,白粉虱繁殖是非常快的,老百姓常讲,“一天三代”,当天出生的白粉虱就可以产卵,繁殖能力可见有多么恐怖!所以,我们蔬菜的叶片上,白粉虱的成虫、幼虫、卵共存是很普遍的!我们打药如果只是把成虫、幼虫打死了,卵在当天晚上又出来了!明天大棚里一看,杀虫效果其实很不理想!所以,打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加上杀卵剂!
白粉虱
3、打药一定要打严!我们好多朋友在打药的时候,说实话,并没有打严,在病害上面还好,但是在虫害方面就非常致命,虫子有飞行能力,打不透,虫子到没有药的安全区域避难,打多少遍都是徒劳,建议大家斜向上45度,从下往上打,再者,农药中加入有机硅助剂,促进农药在作物上扩散,保证打严,效果也不错!当然,有机硅也可用洗洁精代替,一喷雾器加3滴即可!
白粉虱
烟熏剂好用!但是为什么老是出药害!
烟熏剂杀虫确实好用,对白粉虱也不例外,但是,出药害也比较多!大多是因为开风口晚了、温度高等导致的,现在的温度,在晚上八九点点上,早上六点左右开风口就可以啦!此外,还有一种情况经常出现,烟熏后,大棚东边或者西边出药害了,但是另一边没事!这是什么原因呢?风!即使在冬季盖着草帘子的时候,也会发生,往东刮风,东边出药害,往西刮风,西边出药害!所以大家注意,使用烟熏剂时,不能有风!如果出了药害,我们可以使用1g碧护加15g尿素加50g葡萄糖兑水15kg喷施即可!
西红柿烟熏剂药害
白粉虱特效药是真是假?
这个可以和大家保证,是假的!不止虫害,病害也一样,是没有什么特效药的,谁都不能保证能一直高效。为什么呢?抗药性,不管是什么药剂,不能连续使用超过2次。在乡下的推销员打着“特效药”的名头多卖药,导致刚研发的产品,连续多次使用,没多久就产生了抗药性。像蓟马上效果非常好的乙基多杀菌素,好多朋友已经反应效果不好了!所以,再次呼吁大家,用药一定记住要交替用药!没有什么特效药!
白粉虱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于七十年代传入我国。
白粉虱对蔬菜、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多种植物都有危害。一般可造成损失10%~30%,严重的可高达70%以上。在蔬菜上尤以茄子、辣椒、黄瓜、番茄等受害重。
目前白粉虱已成为温室、大棚及露天蔬菜的主要害虫,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难度大。严重制约了蔬莱的产量和质量。
一、白粉虱危害及发生规律
白粉虱成虫活动适温为22℃~30℃,繁殖适温为18℃~21℃,有趋嫩、趋黄、趋光特性。
成虫、若虫均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并分泌大量 *** ,污染叶面和果面,造成煤污病。此外,白粉虱也经常成为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由于近年来温室和露地蔬菜紧密衔接、相互交替,致使该虫的危害周年发生。北方温室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
白粉虱的发生,全年有两个关键的时期:一是在春季,发生于温室茬口,时间在4月中—5月下;二是在秋季,发生于温室、冷棚、露地等所有设施,时间在7月底—9月下,温室会一直发生到11月底。
二、白粉虱防治困难的原因
1.繁殖场所多
随着温室、大棚、和露地蔬菜面积不断扩增,使白粉虱一年四季均有足够的食料和繁殖场所。
2.繁殖指数高
在北方温室内每年可发生10多代。每代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面缩短,18℃时需31.5天一代;24℃时需24.7天;27℃时需22.8天。24℃时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7天,1龄期5天,2龄期2天,3龄期3天,伪蛹期8天。
棚室平均气温19℃时,完成一代为30天左右,每雌虫的产卵数多达3000~4000粒,1代后种群数量可增长140~150倍,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在农业害虫中是罕见的。
3.为害蔬菜种类多
白粉虱的寄主植物有200多种。蔬菜作物中主要为害黄瓜、西葫芦、南瓜、甜瓜等瓜类作物;茄子、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甘蓝、白莱、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菜豆、扁豆等豆科作物,以及莴苣、菊芋、马铃薯、苋菜等多种作物。
4. 四个虫态交情分布
白粉虱成虫可以短距离飞翔,且体表布蜡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并在嫩叶上产卵。
随着植株生长,成虫也不断地向上部叶片转移,在植株上各虫态即形成一定规律:最上部的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为最多,稍下部的叶片多为黑色卵,再下部多为初龄若虫,再下为中老龄若虫,最下部则以蛹为多。
成虫、若虫、卵、蛹,四个虫态自上而下交情分布,一般药只能杀死成虫,很难杀死卵和幼虫,用药次数赶不上繁殖速度,导致比较难治。
5、防治意识淡薄,重治轻防
蔬菜定植后,嫩叶梢是粉虱类害虫取食的更佳食物,有些菜农朋友对使用防虫网意识淡薄,有洞不补,有缝隙关不严,甚至还有定植后,蔬菜开始生长,发现粉虱后再去使用防虫网,这样对防治粉虱效果极差。
6、药剂选择问题
有些药剂只杀成虫不杀虫卵,导致虫卵孵化后成虫不断;也有些药剂只杀虫卵而不杀成虫,导致成虫不断产卵,卵孵化后成虫不断。比如我们平时使用的药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等,这些药剂都是治成虫的,打完药之后会死一大片成虫,但对于其它三个虫态卵、若虫和蛹来说,没有很好的作用。
三、蔬菜白粉虱防治对策
1、轮作倒茬
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的种类应选择韭菜、芹菜、茼蒿、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蔬莱,既免受此虫为害,又可有效地防止向棚室蔓延。
2、根除虫源
播种前将前茬作物的残株败叶及杂草清理到田外深埋或烧毁;蔬菜生长期间加强整枝,摘去枯死的黄叶、病叶,并带到棚外烧毁。
在夏季休棚期,进行高温闷棚,能够有效地消灭棚内粉虱。
播种蔬菜前使用烟熏剂闭棚熏杀害虫:可用敌敌畏乳油加硫黄粉和木屑点燃熏蒸。播后蔬菜生长期间可用25%蚜虱一遍净与木屑等点燃烟熏,闷棚8-10小时再通风。
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防虫网以40-60目为宜。
3、诱杀及驱避
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向性,可在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冬春季,结合放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反光幕,既可驱避白粉虱,又可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
当温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释放丽蚜小蜂成虫或黑蛹3~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释放3~4次。控制白粉虱效果良好。也可人工释放草蛉,1头草蛉一生平均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2.6头。有条件地区也可用粉虱壳孢菌防治白粉虱。
5、药剂防治
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即每株平均有成虫2~3头时进行,尤其应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喷药时间更好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中、下午由于白粉虱翅膀干燥,便于飞翔,不易喷到身体上。
建议喷雾时遵循两个方面。
之一,选择作用机理不同的不同的杀虫剂,比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等烟碱类杀虫剂和吡啶酰胺类的福啶虫酰胺,或者吡啶类的吡蚜酮。
第二,要成虫和若虫同时防治,建议上述杀虫剂和螺虫乙酯或者吡丙谜等复配使用,成虫若虫同时防治。
同时,在害虫已出现严重抗性的情况下,不防试一下矿物油,试验显示,某些矿物油对粉虱有很高的活性。
化肥农药助手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
近来,很多农户反映白粉虱发病成疯,询问如何有效防治白粉虱。今天就和大家说一说白粉虱防治的那些事儿!
白粉虱,又叫小白蛾子,它种群基数大、繁殖能力强、生长周期短,再加上具有寄生范围广、爆发流行率高、危害时间长的特点,尤其是防治难度大,一般发生虫害后很难彻底根治,可以说是一种让广大农民头疼不一的世界性虫害。这一点相信大部分农民朋友都深有体会。
要想彻底解决白粉虱危害,一方面需要坚持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防治,千万不可等到虫害发生后再临时抱佛脚,另一方面通过物理、生物、药物等多方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效果才更加理想,再一方面广大农民朋友不论在防治任何病虫害工作上,一定要了解透它发病危害的特性规律,采取正确的 *** 进行有针对性防治,才能取得更佳防治目的。
下面和大家分享以下几个问题:①白粉虱的发病规律;②白粉虱的危害性;③白粉虱为什么控制不住;④如何才能有效防治白粉虱。
一、白粉虱的发病规律
1、白粉虱对绝大部分作物都有危害(能够寄生300多种植物存活),尤其对各类蔬菜危害更大,不论是保护地、温室大棚,还是露地种植地,它都容易发病危害,发病适宜温度一般在28-30度,由于温室大棚的温度一般都保持在20度左右,所以温室大棚受虫害最为严重。
2、白粉虱能够世代重叠危害,在棚室内一年发生10多代,其繁殖代数根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生育繁殖速度越快:18-20左右的环境下一代需要30天左右,24-25度的环境下一代需要25天左右,而在27度的环境下一代仅需22天左右。
3、白粉虱种群基数十分庞大,而且雌虫产量数目比较惊人,一只雌虫一次产卵100粒左右,一生总共产卵数高达3500多粒,1代后的种群数量就可增长100多倍,十代繁殖下来,其白粉虱数目直接成几何指数翻倍增长,数量高的十分可怕!别看白粉虱个头小,但任何作物都禁不住它超高数量的危害。
4、白粉虱具有很强的趋嫩性,它在作物植株体上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成虫和若虫一般喜欢群居寄生在作物叶片的背面,从植株顶部嫩叶到最下部,分层依次为淡黄色虫卵、黑色虫卵、初龄若虫、中老龄若虫、虫蛹。了解这一点,大家在用不同药物防治不同时期的白粉虱时,就能有更好的针对性防治。
5、白粉虱虽然常年繁殖生长(特别是温室大棚),但它有两个明显的繁殖高峰期。一个在春季温室内4月中旬到5月下旬间,另一个是秋季棚室、露地的7月下旬到9月下旬间,其中保温棚室能够延续到11月底。这一点对找准白粉虱防治关键期十分重要。
二、白粉虱的危害性
白粉虱的危害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吸食汁液危害——叶面背部的若虫和成虫,通过自身生长的刺吸式口器刺入作物植株组织内,通过连续吸取叶片汁液、植株内的碳水化物、向作物注射毒素等发生危害(若虫三天内就可以活动危害),使植株吸收和光合作用降低、叶片发生退绿变淡、果实变黑、黄花焉萎,受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作物整株死亡。
另一种是成虫排泄物危害——寄居在作物植株上的大量成虫,会把排泄物直接排泄到作物的叶片和果实上,不仅容易使作物的果实品质遭到严重破坏,诱发烟煤病、霉菌病等病害,而且白粉虱还是各种作物病毒病菌的传播媒介,诱发作物发生更多类的病害。
三、白粉虱为什么难防治?
1、白粉虱特性所致
白粉虱不仅具有种群基数大、繁殖速度快、世代叠加危害的特点,而且它不但在棚室、露地、保护地都能繁殖危害,而且它能在112个科数百种的作物、植物上生活繁殖危害,彻底根治起来非常困难。上面已有介绍,不多说。
2、药物不能综合防治虫态多样化的白粉虱
白粉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一年可以繁殖十多代,同一株作物提上,虫卵、若虫、成虫同时存在,有时农民朋友打药的次数都不如它繁殖的速度快,而市场上又没有一种能同时灭杀不同白粉虱生育期的特效药物,一般性药物随意灭杀成虫效果较好,但对虫卵和若虫灭杀效果较差,所以防治比较困难。
3、白粉虱具有一定的抗药性
一方面白粉虱有翅膀,喷药防治时能够飞离迁移逃跑,然后等药效消退后还会再飞回;一方面白粉虱的翅膀有蜡质层,如果仅单一喷施药液,不能很好的使药液粘附虫体,起不到较好的灭杀效果;再一方面,因为白粉虱长年发生,农民朋友年年用药或者时单一用药,致使白粉虱对部分药物产生较强的抗性,普通用药 *** 很难再取得加好的防治效果。
4、防治 *** 不合理
以前有专门介绍,不再重复介绍。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进我主页翻看发过的历史文章。
四、如何有效防治白粉虱
1、提前预防,抓住防治关键期
很多农户在平时病虫害防治管理上缺乏相应的技巧,不能很好的做到防治结合,往往等到白粉虱大面积发生以后才开始防治,这样往往控制不住;另外很多人在用药时比较随意,不能抓住防治关键期进行防治,这也是防治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2、科学用药
在用药物防治时,一方面更好在清晨时喷药(白粉虱在清晨飞行能力差,中下午飞行能力强,防治用药时逃跑);一方面在之一次用药后,第二天再接着用药,能够更多的杀死那些逃跑飞回的白粉虱;另一方面,喷药时要重点喷施叶背面,不能图省事一扫而过,或者用药量不足,把用药效果更大化;再一方面,喷防治白粉虱药物时,一定要交替用药,用要药时可以加入一些洗衣粉溶液或者渗透剂,使药物更好的渗透到白粉虱体内,起到更好的灭杀效果。此外,用防治白粉虱药物和烟熏剂相结合的 *** ,或者使用矿物油,也能够很好的提高防治效果。
常用药物,如联苯菊酯水乳剂、高效氯氰菊酯烟剂、高氯·噻嗪酮乳油(登记作物保护地番茄)、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烯啶虫胺、福啶虫酰胺、吡蚜酮等。另外,把以上药物与螺虫乙酯、吡丙谜等混合使用,具有兼杀若虫和成虫的效果,大家不妨试验一下。
3、轮茬换作、彻底清园
在白粉虱发病的地方,一方面可以选择那些不易发生白粉虱的蒜苗、菠菜、油菜、芹菜等作物进行轮茬,另一方面在作物完全收获后,应当及时彻底清除园内的病株病叶病果以及枯枝残叶杂草等,并进行集中焚烧或者深埋处理,以减少虫源传播的源头。另外,加强作物的水肥管理,能够培育壮苗壮棵、提高作物生理抗性能力,也能一定程度的减少白粉虱的发生。
4、释放天敌防治
丽蚜小蜂和养护草蛉是白粉虱的天敌。据试验表明,一只丽蚜小蜂能够消灭20-30只白虱粉,1头养护草蛉能够消灭170头粉虱幼虫,所以在白粉虱初发生地适量释放以上两种天敌具有非常好的防治白粉虱效果。一般可以每隔10-15天释放天敌一次,释放天敌比例2比1即可,连续释放3-4次。
5、悬挂黄色黏油板防治
白粉虱具有很强的黄色趋向性,可以在虫害地内,悬挂多个黄色黏虫板诱杀白粉虱。
黄色黏油板 *** *** :用大小适宜的木板,刷上一层黄色油漆,然后在刷上一层厚厚的黏油物,如废气机油等。
6、高温熏棚防治
在夏季棚室休棚时,可以利用药物进行高温熏棚灭杀白粉虱。闭棚后,把棚温升高到30度以上的高温,然后每亩使用1千克的白粉虱烟熏剂的用量熏棚2-3个小时。
点击上方“关注” 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知识
“张大哥,张大哥,咱们的西红柿大棚里,白粉虱还是很多,到处乱飞,你赶紧过来看看吧!”。一个急促的 *** 把张龙从睡梦中惊醒。
张龙急忙从床上爬起来,穿上衣服,顾不上吃早饭,脸也没洗就匆匆忙忙跑去大棚。
“昨天我不是让你在西红柿大棚打药了,你打了没有?”。
“我昨天上午打的药,当时发现有的虫子就死了,不知道什么情况几天又发现很多。”
“你在哪里买的药?是不是买到假药了。”
“还是在老李叔的农资店拿的药,经常用他家的药,应该不会卖给咱们假药吧。”
“不行你抓紧时间在打一次药,我去问问老李叔是怎么回事。”说完,张龙有急忙去了农资店。
“老李叔,我昨天在你这里拿的治疗白粉虱的药,当时就打上了,可是今天大棚里的白粉虱还是乱飞,你给我的药是不是……..”
“张龙,假药我是不会卖的,恁老李叔再没钱花,也不会去做那伤天害理的事情。”
叔,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会不会进到假药。
“不是药没效果,是你不知道白粉虱的发生习性,是你用药的 *** 不对”。老李叔接着说:
白粉虱飞虫很小,用很多杀虫剂喷洒都有效,很多像你这样菜农认为一喷药就可消灭,但第二天白粉虱又飞起来了。
白粉虱繁殖速度快,1天可繁殖数代,一般杀虫剂对飞虫有防效,但对卵无杀伤力,第二天卵即孵化成幼虫为害蔬菜。
因此,一是喷药时一定要连用两天药,将卵新孵化出来的飞虫杀灭。
二是飞虫杀灭后,再喷1次过磷酸钙米醋浸出液,使卵钙化室息而死。
三是设防虫网,使外面的飞虫不能进棚为害。
此外,每亩用干辣椒150?500克捣成粉后对水50升做叶面喷洒,可杀灭斑潜蝇、白粉虱、蚜虫等飞虫。
点击“了解更多”进行免费农业技术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