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上海话特点,形容上海人说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上海方言的分支
上海话属于吴语太湖片,通常称为“上海闲话”,是现代吴语地区的最有影响力的方言之一。这不仅是因上海的城市地位,更是由上海闲话的历史形成和特点决定的。狭义上的上海闲话仅指“上海市区话”,广义的上海方言共计有七种主要方言:1:浦西方言(狭义的上海方言、上海话),2:浦东方言(浦东话),3:青浦方言(青浦话),4:松江方言(松江话),5:嘉定方言(嘉定话),6:崇明方言(崇明话),7:金山方言(金山话),8:吴江方言(吴江话)。上海市中心区(1984年前中心市区十个区的范围)的大部分地区,原属松江府上海县的一部分。市中心南市区的中心地域原是松江府上海县的县城,1843年市区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的一百多年,外地移民大量涌入。1852年当时整个上海县当然也包括上海县县城总人口是544413人,一百年以后的1958年,仅市区人口就有6147 600人,其中本地籍人口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上海市统计局1980)。上海开埠后,各地移民大量涌入,对现代上海话的形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尤以宁波话为重。因为近代以来,宁波到上海谋生的移民数量大,且活动范围广。上海市区话的之一人称复数“阿拉”即来自宁波话。
上海刚开埠时的上海话实际上和20世纪80年代的淞南、江湾、封浜、梅陇、龙华、浦东等上海郊区的上海话差不多,也就是和所谓的“本地话”、“老上海话”没多大区别。首先来到上海的是苏浙人,特别是苏浙地区的文人,因为当时上海报业兴盛,文人可以靠为报刊撰稿维生。之后,做生意的人来了,太平天国导致江南地区的富人、商人都逃到了上海租界。上海人口迅速膨胀,很快就成为商业发达的移民都市。语言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主要的统一方式还是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多的词汇,也就是所谓的“公约数词语”,会较快胜出。
市区老派方言大致指今75岁以上土生土长的老年人所使用的方言,以旧上海县域,即南市区黄浦江以西地区的口音为准。老上海称之为“城里闲话”,与城西徐家汇一带的“浦西闲话”、黄浦江以东的“浦东闲话”以及北部虹口一带的“虹口闲话”均略有区别,但差别不大。现在大多数上海人把它们称为“本地闲话”,以区别于通行于上海市区的“上海闲话”,后者实际包括了市区中派方言和新派方言。
市区中派方言大致指30岁至55岁的上海市民使用的方言,55至75岁之间的居民语音一般兼具老派和中派的特征。市区新派方言的使用者一般在30岁以下。中派、新派均以市中心区的口音为准。市中心区处于今高架公路内环线的包围之中:东临黄浦江,南为中山南路、中山南二路,西面是中山西路,北面是中山北路、黄兴路和中国路。内环线之内地区人口结构在近几十年内相对比较稳定。当然如此划线更多的基于表述上的方便。事实上,市区中派、新派方言在内环线外仍有分布,亦通行于郊县的各市属农场和市属大工厂。浦东话即所谓浦东方言,它属吴语系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旧松江府音系上海话语支。原南汇县和川沙县(沿江片除外)及原上海县黄浦江以东的三林(仅包括解放初从南汇划入三林的地区)、陈行、杜行,奉贤区的四团镇、平安镇等地区,方言差异较小,通称“浦东闲话”。
浦东音系和其他邻近音系,如旧松江府音系、旧太仓州、苏州府音系以及上海市区音系相比,有以下特点:
(1)单字调有7种调值,其中阳上很不稳定,古浊声母上声字大部分今归阳平为113调,一部分归阳去,读13调。
(2)两字组连读变调里,前字为阴上和阳去;阳上和阳去的变调行为分别相同。前率为阳平,后字为平声、上声的组合,变调行为是2223。
(3)有缩气音?b?d?声母,它们分别跟中古的“帮”、“端”、“见”母字对应,没有不送气的p、t。如:“宝”、“党”、“脚”三字的声母读音和上海市区话、旧苏州府音系、旧太仓州音系不同。
(4)唇擦音一般是Φ-β-?β-。老年人“呼”、“户”、“乌”三字是用双唇发育的,年龄稍轻的人为f-,V一?-或hu-、hu-、?-。总之,这组声母的读者在字的分配上一直是很混乱的。
(5)分尖团音。精≠经,小≠晓,秋≠丘,齐≠旗。
(6)入声韵比较丰富,类别很细,如开口呼入声韵里,哭≠壳≠客≠掐≠磕≠刻≠渴。另外,笔≠壁,立≠粒。
(7)古遇摄合口知、照三组和日母字的韵母是y,如“书”、“树”、“如”的韵母。
(8)Φ-、β-不能跟-oy、o?两韵相拼,古通摄非组字,今读为hoη(风)、hoη(缝)、ho?(福)、ho?(伏),因而蜂=烘、冯=红。金山方言传统范围如下:
金山区和奉贤区西部和金山接壤的浙江省嘉善县,平湖县
汉藏语系-->汉语族-->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金山方言
金山话上海境内使用人数最少的方言,甚至有人认为金山话是松江方言的分支,但是还是和松江话有较大差别,故而归为独立方言,并且与上海境内其它方言不能互通。若有金山人和嘉定人通婚,语言不能互通而只能用上海市区方言或汉语普通话交流,那绝对不是笑话.。使用人数虽少,但是因为该地区受市区和外地影响较小,因而是除崇明话外较稳定的一个方言,不少小孩的启蒙语言也是金山话。金山话应加强保护力度,把保护方言当做保护文化资源来做事。据统计,上海市区声母有27个。上海郊区声母数与市区不同,如松江有34个声母,金山有32个声母。上海市区大多不分尖团音,而上海郊区的浦东、金山、嘉定、青浦、宝山等能够区分尖团音。
以下为老派上海话声母表:上海市区韵母数为41个。上海郊区松江、金山、崇明韵母数多达50、52、55个。
以下为老派上海话韵母表:上海话具有浊音,因此在平上去入古四声的基础上是清浊对立而分阴阳。
上海市区话声调是7个,在吴语四声八调基础上,阳上与阳去归并而来。
最老派的上海话能够达到8个,上海郊区的松江、崇明等很多地区仍然是8个声调。
但是新派上海话的声调仍然处于归并状态中,比如有些人阳舒声调在归并,由于人口融合带来的快速蜕变,已经越来越失去吴语的代表性及特性。声调向重音化倾向进化,这使得上海人读声调时,自由变体可以相当宽泛,如降调读成‘53’‘51’‘552’都不影响听感,平升调读成平降升调也不会影响理解。语音随着词汇语法词双音节连调成为主流以后,上海话在吴语中最快进化到“延伸式”连调,后字都失去了独立的声调而弱化粘着,重又向屈折语变化。前字有声调音位的作用,除此以外,只有一高一低或一低一高,上海话语流中的语音词读音已像日语的读法。上海话语的语流中,相对稳定的音位有两类,一类是声母,一类是前字声调,这两类为首的音位对上海话语音正起着重要的稳定作用。”当然这也可能是上海话由于具有广用式连读变调现象而产生的。
二、上海话的特点是什么
1、上海话发音很注重技巧,舌头跳动频繁而灵巧,口型运用集中在唇部和下巴,小范围高频率的变动,上海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2、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上海吴语、吴语上海话、沪语,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话是吴语的重要代表,与吴语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是现代吴语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一支语言。
更多关于上海话的特点是什么,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三、上海人说话有什么特点
1、上海话发音很注重技巧,舌头跳动频繁而灵巧,口型运用集中在唇部和下巴,小范围高频率的变动。
2、在晚年人的老派语音中,“帮”、“端”的声母不是读[p]、[t]的,而是读一种伴有浓重鼻音的缩气浊音[’b]、[’d],这种缩气音现在浙南庆元、仙居等山区才有,在壮侗语里还有这种音。
3、上海话的入声韵是吴语中保存最全的。在乡间晚年人中,“客[khk]”、“掐[khæ]”、“刻[kh∧k]”、“渴[khœ]”、“磕[khe]”、“壳[khɔk]”、“哭[khok]”都不一样音,即有七个根本韵,开展到现在城区的青少年,兼并到只余下二个了,“客=掐=刻=渴=磕[khɐ]、壳=哭[kho]”。
4、上海话囿于内环以内,是市区方言。内环以外,二十年前多是郊县,说的都是本地话,市区人不太懂,甚至还不如苏州话好懂,因为上海话是吴越语的杂交。苏州评弹曾是上海人的更爱,成了普及媒介。
5、上海话是上海人的之一特征。本地姑娘嫁到城里,邻居称之为“本地姑娘”,如果进门一口上海闲话,而不是宋美龄式的本地口音,那才叫上海姑娘。
6、百度百科-上海方言(上海人使用的语言)
四、上海话有什么特点
1、上海话的另一大特点是音平,也就是很多字都是之一声,上海话发音很注重技巧,舌头跳动频繁而灵巧,口型运用集中在唇部和下巴,小范围高频率的变动,因而上海话语音变化丰富。
2、上海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又称上海闲话,沪语,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话也是吴语的重要代表,与吴语太湖片其他方言基本能互通。
3、狭义上海话指上海市区方言,也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和认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上海话是以本地吴语为基础,自然融合上海开埠后的吴语区各地移民方言而成的一支新型城市吴语。
4、广义上海话还包括各上海本地方言,主要包括浦东话、松江话、嘉定话、崇明话、金山话、青浦话、奉贤话等。上海地区原由江东11个县组成,方言反应江东文化信息。
5、上海话是在上海地区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汇聚了吴越江南语言文化的精华,有深厚文化积淀。上海话承载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文化血脉、历史记忆。上海要努力建设成一个有个性特色的东方文化明珠,理应继承上海语言文化的灵魂。
更多关于上海话有什么特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五、上海话的发音特点
1、上海话属于太湖片吴语(北部吴语)中的苏沪嘉小片。以年龄区别老派、中派和新派。
2、老派:声母27个,韵母51个,声调6个(阴平、阴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3、中派:声母28个(增加[ʑ]),韵母43个,声调5个(阴平、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4、新派:声母28个,韵母32个,声调5个(阴平、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5、按照中派上海话,普通话与上海话对照如下:
6、洗手间在哪里?汏手间勒勒嚡里垯?
7、晚饭吃了没有?夜饭吃过了(口+伐)?
8、您会说英语吗?侬英文会得讲(口+伐)?
关于上海话特点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