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上海广域这个问题,上海新五大新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上海哪里逛街购物比较好
整个商场内部以香槟色以及淡米色为主色调,设计得非常时尚大气。入驻的都是些国际高端品牌,是一个奢侈品云集的场所。商场设有首家在国内开业的百丽宫电影院,有六间共能容纳800座位的影院,设有华丽的座椅和先进的影音设备。同时还有面积达28000平方米的生活品味精品馆,提供各式各样的时尚生活精品及一流食材。三楼及四楼,包括米其林星级食肆利苑及首次进入内地市场的美国著名扒房Morton’sBar&The Steakhouse,以及香港著名的星级意大利菜餐厅Isola。商场地下两层均设有休闲的餐饮区筷食通(FASTMENU),无一不显示国金商场奢华的身段。食材,服饰,装饰,都将以最顶级的样貌呈现给你,在这里,你将充分享受上流生活的惬意。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号
IAPM简直就是喜欢购物的“夜猫子”准备的,很多都营业至凌晨之后,最晚的轻餐饮、咖啡吧、酒吧将营业至凌晨4时。它借鉴了香港apm商场的成功运营模式,主打“夜行消费”的新购物理念的上海环贸广场iapm,引进了丰富的国际级零售、餐饮及休闲娱乐品牌,配合艺术表演及推广活动,打造成时尚潮流购物新地标。同时汇集各大一线品牌,还有首家GucciCAFE咖啡馆。
“世博源”是由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永久性建筑——世博轴改建而成的超广域型综合购物中心。世博源充分利用了世博会的原有设施设备,为游客创造出全新的购物体验。在继承原有建筑特色的同时,世博源还因地制宜,增设了大量景观亮点,其设计充满了自然元素和艺术气息。此外,世博源还打破了以零售商户为主的传统业态布局,增大了餐饮美食、休闲娱乐及功能配套商户的经营面积。
坐落于上海市静安、长宁、普陀三区交界处的月星环球港拥有上海更大的屋顶花园,均以欧洲建筑艺术为特色。除了各大奢侈品牌,还引入4D影院、博物馆和剧场等文商平台。
不要以为建筑就已经是环球港的全部购物特色,环球港五楼,作为上海目前更大的屋顶花园广场,无疑也是另一大亮点。驾车族可以沿着环球港的汽车坡道直接驶达屋顶花园停车场,看一场别具情调的汽车露天电影。是不是感觉很棒!
地址:普陀区金沙江路(近中山北路)
是上海老牌的高档百货商店哦,在这种地方买东西不会掉档次,送人也很体面。1楼是化妆品和名表的专柜,楼上很多服饰品牌,比较适合30岁-40岁左右的女士。
地址:徐汇区漕溪北路8号东方商厦
正大广场坐落在黄浦江畔,毗邻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处于上海浦东陆家嘴地段,成为华东地区更具规模的“现代家庭娱乐及购物中心”,拥有大批家庭消费者。各个层次、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能在这里玩上一天,很适合一家老小一起来这里过周末哦!所以这里的人气一直非常的旺。
地址:浦东新区陆家嘴西路168号正大广场
K11是全球首个品牌率先把艺术·人文·自然三大核心元素融合,将艺术欣赏、人文体验、自然环保完美结合和互动,带出无限创意、自由及个性化的生活品牌,并为大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各个角落都有艺术品,商场整体灯光偏暗,舒适的环境很有情调。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
"港汇广场已经成为徐家汇的地标性建筑了,地理位置非常好的地段,人气相当爆。商场外观装修大气,内部明亮,干净,层层分区的很好布局清楚,不会逛的晕头转向。购物的好地方,化妆品什么的吃的和的一应俱全,里面的品牌非常的齐全,定位也属于中高端的。"
方便的营式买手让爱时尚的人士们节约大把时间买到好宝贝。从世界各地特别搜罗500多个国际品牌,也是国内汇集最多奢华时装品牌、设计师时装品牌、化妆品和家居生活品味精品的高级百货公司。不同与其他的百货公司,连卡佛还提供强大的在线购物,打折力度也是其他地方望尘莫及。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99号(上海市淮海中路99号)
就在静安寺旁边哦,交通方便,地铁2,7号线都可以到。久光是香港出身的主打日系品牌的百货店,成熟风,可爱风,另类风在此都觅得着身影,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日式的杂货配饰会让人爱不释手,懂得搭配的达人必定可以淘出心水一品。地下超市和美食区也是一大特色哦。静安公园、晶品、芮欧集聚的中心地带!
二、上海现在还剩多少个农村
上海区域面积6340.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占4100多平方公里,拥有1548个行政村,202万亩保护耕地,其中150万亩为永久基本农田。上海从2010年起不再新登记农业户口,目前上海农业户籍人口约121.5万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最新信息,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获取。
三、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亮点解读
上海城市2040年总体规划亮点解读
据上海 *** 网22日消息,“开门做规划”,在全过程公众参与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以下简称“上海2040”)于8月22日面世。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上海城市2040年总体规划亮点解读,欢迎大家分享。
昨日,上海市 *** 新闻办举行市 *** 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局长庄少勤介绍了“上海2040”草案主要内容。其中提出上海将在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并对人口、建设用地等指标进行进一步约束。规划提出,坚守土地、人口、环境和安全四大底线。此前上海提出到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以内,此次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40年,也要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
另外,上海的发展将与周边区域实现融合发展。根据规划草案,未来将构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
1、到204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上海2040”提到,上海将以成为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城市为目标,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睿智发展的转型路径。探索超大城市“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创新发展模式。
规划将严格落实中央严控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至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至2040年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2、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内
按照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要求,全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
一是优化用地结构,确保生态用地(含绿化广场用地)占市域陆域面积比例在60%以上,增加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的比例,坚持农村居民点用地优化与拆并并重,积极推进存量用地二次开发和低效工业用地减量。
二是实现广域空间统筹,注重陆海统筹开发,积极开发低空空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构建陆海空开放型国土开发格局。
三是促进空间复合利用,探索商业、办公、居住、公共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等用地的复合开发,推进轨道交通场站的综合开发利用。
3、城市副中心均有至少2条轨交线路直接服务
规划提出,要完善“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强化城市副中心功能。包括9个主城副中心、5个新城中心和2个核心镇中心。规划还提到,至2040年,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
提高中心城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加密中心城北部、东部地区的轨道交通 *** ,在中环附近形成城市轨道环线,增强沿黄浦江等主要客运走廊的服务功能,确保城市副中心均有至少2条轨道交通线路直接服务。
至2040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全出行方式比重的50%以上,绿色交通出行比重达到85%,轨道交通站点600米面积覆盖率达到60%以上。
来上海将构建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有的飞机场和火车站基础上,上海还将再新建一座机场和一个火车站。建成后,新建的上海东站将和已有的上海浦东机场一起成为继虹桥枢纽外上海的的第二个交通枢纽。
通过15分钟步行解决市民基本生活
“上海2040”指出,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和广场,5分钟步行可达率90%;包括社区公园、小广场、街角绿地等,实现人均4平方米的规划目标;生活性平均出行距离控制在2.5公里以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可达覆盖率达到100%。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一是通过15分钟的步行距离,就能够解决市民在社区里基本生活,乃至工作、休闲、学习等需求。二是传统社区以生活为主,面向未来的社区把工作、休闲包括学习、创新需求都包括在里面,意味着土地利用方式也要相应的转变,是一个复合社区。三是未来这座城市人口结构或者说城市功能会发生改变,这个社区也是一个不断成长或者说有机更新的社区。四是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社区,不是封闭的`,空间是按照上海已有的优势,构建一个小的公共空间,不仅服务社区居民也对市民开放,这样使社区成为改善城市生活,提升这个城市竞争力的基本载体。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庄少勤指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这次规划的亮点,社区是城市基本单元,可以说是城市的细胞,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乃至于城市发展方式的改变,都可以从这里开始。在互联网背景下,社区作用不光是生活场景,也可以作为工作场所,这次规划当中从改变社区开始对外来城市持续发展产生新的动力。”
5、PM2.5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
在“上海2040”中,提出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市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于2025年达到峰值,至2040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减少15%左右。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水系连通性,市域河面率提高至10.5%左右,提高城市防汛除涝能力;增强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极端气候影响。
按照“上海2040”的规划,未来上海将显著改善环境质量。力争2040年PM2.5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高度聚焦水环境改善,2030年前实现水功能区全面达标。
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规划提出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 *** 、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至204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在生态空间格局上,郊区以10片生态保育区和9条生态廊道等生态战略保障空间为基底,推进生态林屏障建设,保护滨江沿海生态岸线和滩涂,推进国家公园以及郊野公园建设;中心城周边地区以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和16条生态间隔带为锚固,防止主城区进一步蔓延;中心城内加快实施10片楔形绿地,结合重要转型地区新增若干100公顷以上大型公园,加强13条滨河绿带建设。
据悉,本次规划将形成“1+3+1”的规划成果,其中“1”是城市总体规划报告,“3”是报告附件,包括专项规划大纲、分区规划指引和行动规划大纲;同时,在“1+3”的基础上精简提炼形成了1份规划文本图集。按照《城乡规划法》、《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要求,此次公示内容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报告和规划文本图集全文,公示时间为一个月,从8月22日到9月21日。
上海广域和上海新五大新城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