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海鲜有哪些图片,贝类海鲜有哪些北极贝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0 0
河蚬:被忽视的贝类美食,有人拿它喂鸭,有人做成美食,媲美花甲

被忽视的贝类美食,有人拿它喂鸭,有人把它做成美食可媲美花甲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在美食的选择方面也就更加丰富了。

像以前海鲜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奢侈品”,可是如今却也成为了家常菜,甚至在一些农村地区,海鲜更是成为了办酒席的标配了。

其实如果你家附近有河流,未必要去花高价钱购买海鲜。因为河里就藏着大量的河鲜,它们丝毫不输海鲜。像现在很多人爱吃花甲,经常购买来给孩子们吃,说是因为它钙含量高,吃了有助于长个子。

而在河里也有一种贝类,只是很多人忽视了它而已。在过去几分钟就能捞满一簸箕,但当时很多人拿它来喂鸭子,实在是可惜了。如果你的家乡还有,可不要再这样做了,它的美味和价值丝毫不输花甲哦。

这种常被人忽视的河里的贝类美食,就是河蚬,你们可还记得呢?

在过去到了夏天,很多农村娃就会去河里捞鱼,捡田螺等,这也是夏季最常吃的河鲜了。而对于河蚬,往往是视而不见,甚至很多人捡到了,也是拿回家扔掉喂鸭子,或者是猫狗了。

记得在我童年的时候,村里有一条小河。到了夏季因为经常下雨,河里就会涨水。等到雨停了,洪水退去以后,村里的小孩子就会去河里捞鱼、捡田螺回家来改善伙食。

而当时的环境非常好,河里的各种鱼类资源非常的丰富。如果用簸箕去河沙里面捞,一簸箕下去就能捡到数十个河鲜。

它们就和石头混在一起,可以说遍地都是。一会儿功夫,也就是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捡满一簸箕,一天捡上百斤一点也不费事。

不过在当时很多的小孩子捡它,有些是把它拿回家来喂鸭子。有些则是好玩,把它捡来当玩具耍。只有极少数的人,会把它拿回去让父母煮熟了来吃。

而在当时很多的人嫌弃河鲜,就连河蚌也被很多人嫌弃,就是因为它们不好处理。既要多次清洗,搞不好就容易有沙子。而且还要去壳,一个里面又没有多少肉,毕竟河蚬的个头不大。

还有的人说河蚬里面有蚂蟥或者是寄生虫,不敢吃它,也不建议其他的人吃它,正是因为在民间有这些说法,所以河蚬遭到了有些人的误解,不会把它当成美食来烹饪。

其实河蚬是对河蚬的一种误解,河蚬对水质的要求不高,如果水中受到污染了它们就难以存活了。像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见不到河蚬了,就是因为水质受到了污染。

河蚬的个头虽然不大,却是一种非常美味又有营养的贝类,它的美味程度丝毫不输现在很多人爱吃的花甲,甚至有些人说它比花甲更好吃,鲜甜可口,一点腥味都没有。

河蚬的吃法也是很多的,把它拿回来以后,如果直接烹饪肯定沙子比较多。要先用清水养几天,并且每天要记得换水,这样它们就会吐掉沙子,之后再来清洗、烹饪就可以了。

它既能炒着吃,也可以把它用来炖汤,或者是煮粥吃,无论哪一种吃法,都是非常美味的。因为河蚬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很高,它是在河流的沙石中活动,所以是没有一点泥腥味的,它的味道尝起来更像是海边的蛤喇一样,很鲜甜。

如果有点耐心的话,把河蚬焯水以后,它的壳就会张开,然后再把它的肉逐个地挑选出来,这样用来炒韭菜、做蚬子豆腐汤,或者是煮粥吃,都是非常鲜美的,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在过去河里面的河蚬是非常多的,一会儿功夫就能捡一大桶子,而且怎么捡都是捡不完的。这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很好,而且河蚬还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它们几乎一年四季都能繁殖。

但是在近些年,好些地方都已经见不到河蚬了。而且在市场上河蚬的价格也在不断地上涨。像过去农民捡它随时丢掉来喂鸡鸭,而如今就要卖到十几块钱一斤了。

就是因为如今的环境和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很多的企业把一些工业废水排到了河流,还有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而河鲜对水质要求很高,受到一丁点的污染,它们就难以存活了。

也是由于近些年河鲜逐渐走红了,在一些农家乐、饭店里面,河蚬还很受欢迎,但是野生的河鲜比较少了,而且如果是收购的话,人工成本太高了。所以有些人就开始专门养殖河鲜了,并且它还常年出口日韩等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河蚬不光是很美味,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具有开胃、明目、利尿、去湿毒、麻疹退热、止咳化痰、解酒等功效作用,在日韩等国家就是把它当成养生药膳来食用的。

有数据显示,每年日本,韩国都要从我国进口上万吨的鲜活河蚬,就是用来作醒酒,护肝药膳。

除此以外,河蚬还有一大用途,就是它对净化水质有很好的帮助。并且这种贝类的个头小巧,看起来也非常的可爱。如果你喜欢养鱼,家里面有养殖宠物鱼,也可以放几个河蚬进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净化水质,同时还能观赏哦。

各位朋友,你们喜欢吃河蚬吗?在你的家乡现在这种常被人忽视的美味贝类,还多吗?要好好珍惜哦。

青岛常见食用贝类图鉴大全

能吃好吃的贝类很多,青岛市面上大概有近三十种,有的司空见惯,有的则惊鸿一瞥,可遇不可求。本文按科分类逐一介绍,或有遗漏错误,请不吝赐教,我会闻过装喜。

帘蛤科

图一 菲律宾蛤仔

图二 菲律宾蛤仔

1、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蛤仔属。青普呼为“嘎啦”,辽宁称“蚬子”,南方叫“花甲”。贝壳卵圆形,长2.5-5.7厘米,壳面花纹繁复细碎,变化万千。青岛最普遍的海鲜,没有之一,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软体动物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仅次于牡蛎类。物美价廉,百吃不厌。

注:有些 *** 资料说菲律宾蛤仔“又名杂色蛤”,这是不准确的。杂色蛤即杂色蛤仔/R. variegata,该种和菲律宾蛤仔壳形酷似,但放射肋数量明显少于菲律宾蛤仔,且分布范围狭窄,福建平潭以北无之,亦无养殖。

图三 文蛤

2、文蛤/Meretrix meretrix,文蛤属。贝壳厚重,有光泽,布满褐色或黑褐色花纹。如果说菲律宾蛤仔的花纹像是无意义的装饰纹,那么文蛤则更像水墨画或者抽象画,看着就高一个层次。蛤肉鲜美,为蛤中之上品,号称“天下之一鲜”,适合做汤,汤色洁白,但青岛这边并不十分青睐。

注:据《中国动物志》,文蛤属在我国共有三种,文蛤/M. meretrix丽文蛤/M. lusoria斧文蛤/M. lamarckii。文蛤广布于我国4个海区,壳长略等于壳高;丽文蛤产于江苏沿海及以南海域,壳长明显大于壳高;斧文蛤局限于广东海南等地,产量很低。综合来看,青岛市面上的文蛤似应以文蛤/M. meretrix为主。

图四 硬壳蛤

3、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硬壳蛤属,又名薪蛤、美洲帘蛤。原产北美大西洋西岸,97年引入国内养殖。外形略似文蛤,壳质坚厚,表面较平滑,生长纹明显而细密,有黄色或黄褐色斑块,但与文蛤的“浓墨重彩”风格不同。肉厚味美,据说深受西夷喜爱,是北美市场更受欢迎的贝类之一。

图五 日本镜蛤

4、日本镜蛤/Dosinorbis japonica,镜蛤属。个大壳厚,轮廓近圆形,壳表面白亮,有“面如满月”的赶脚。虽以日本为名,但分布范围很广,我国4大海域皆有产出,青岛偶见出售。

图六 青蛤

5、青蛤/Cyclina sinensis,青蛤属。贝壳圆且膨胀,活体壳表多为黑色或紫灰色,北部海域的贝壳周缘多为白色,南部海域的则可能是紫色边缘(故又名赤嘴蛤,仅限于南方)。照片摄于昏暗的菜市场,灯光的显色性极差,从而导致颜色有些失真。摊主告诉我这叫“鬼嘎啦”,面相确实有点“鬼气拂拂”。

图七 紫石房蛤

6、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tus,俗名“天鹅蛋”,石房蛤属。贝壳大型,壳质厚重,有越老越膨胀的趋势。表面具有明显的粗壮同心生长轮脉,通常棕黑、黑灰或铁锈色。主要分布于烟台及以北海区,为烟威地区名产,青岛海域无,青岛人也不大好这一口。

马珂蛤科(蛤蜊科)

图八 中国蛤蜊

图九 中国蛤蜊

7、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也叫中华马珂蛤,青岛“沙嘎啦”,东北“黄蚬子”。壳呈较圆的三角形,红褐色或黄褐色,生长纹明显,无花纹。肉质较菲律宾蛤仔硬一些,鲜味儿似在其之上。产于黄海北部,青岛并不常见,郊区略多,据说东北大连丹东一带更为流行。

图十 西施舌

8、西施马珂蛤/Mactra antiquata,江湖人称“西施舌”。壳大而质薄,略呈三角形,壳面黄褐色,顶部淡紫色。其足舌状,色泽 *** 又透出淡淡的粉色,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之感,故民间以“西施”誉之。这名字说白了就是恶趣味,像我这种道貌岸然的人,想想都觉得膈应......不过味道确实鲜美,做汤尤佳,价格略贵。

注:被人们叫做“西施舌”的贝类有两种,其一即上述西施马珂蛤/Mactra antiquata,其二是紫云蛤科的双线紫蛤/Hiatula diphos,该种黄海少见,浙江,福建及广东沿海分布普遍。如果你觉得你吃过的“西施舌”和我说的不一样,那可能是双线紫蛤。

图十一 方形马珂蛤

9、方形马珂蛤/Mactra veneriformis,俗称“布鸽头”,即辽宁之白蚬子。外观鼓鼓囊囊,贝壳略呈四角形,故又名四角蛤蜊。壳面基本白色,腹缘处常有一条深色的线。入口时会感觉内部有一汪水涌出,极鲜。

鸟蛤科

图十二 加州扁鸟蛤

图十三 加州扁鸟蛤

10、加州扁鸟蛤/Keenocardium californiense,俗称鸟贝或黄鸟贝。壳表暗褐色,放射肋38条,有很明显的呈年轮状的生长线。出售时一般只取斧足,宜白灼、凉拌。软塌塌的时候尚且看不出鸟的姿态,熟后就支棱起来了,神似展翅欲飞的鸟。烟威多、青岛少,我只在谪守即墨农村时吃过。

紫云蛤科

图十四 橄榄血蛤

11、橄榄血蛤/Nuttallia olivacea,也叫紫彩血蛤。贝壳近椭圆形或圆形,壳面光滑,呈橄榄、浅棕或紫棕色,有光泽。据说不太好吃,少见,仅在即墨乡下集市遇到一次。

蚶科

图十五 毛蚶

12、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即青岛之“毛嘎啦”。壳具约34条左右放射肋,还有一层深褐色的绒毛状壳皮,故以“毛”名之。本种在青岛常见,受欢迎程度逊于菲律宾蛤仔,但也有部分人偏爱之,认为其肉质弹牙,味道鲜美,奉为“人间至味”。p.s. 很遗憾我没找到活物照片......

图十六 魁蚶

13、/Scapharca broughtonii,也叫赤贝或血贝。很像毛蚶,但个头硕大,贝壳可达10cm左右,放射肋40条以上。肉嫩鲜美,血液鲜红,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当作滋补佳品、佐酒名菜。当然,更好还是彻底熟食比较妥当,免得病从口入。

蚶蜊科

图十七 虾夷蚶蜊

14、虾夷/Glycymeris yessoensis,黄海冷水团种类,不太常见。其外貌就像它的名字,外貌介于毛蚶和蛤蜊之间,具放射肋和年轮状生长线,壳皮无毛。据说肉味鲜美,且有嚼劲儿。

扇贝科

图十八 栉孔扇贝

15、栉孔扇贝/Azumapecten farreri,扇贝中的本土种。壳表颜色多变,褐色红色等或灰白色,具10-20条放射肋,且有不规则的尖锐凸起(生长棘),这是本种区别于其它扇贝的特点之一。闭壳肌发达,俗称“扇贝柱”,可 *** 成干贝,提鲜作用显著。

图十九 海湾扇贝

16、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原产美国大西洋沿岸,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北方浅海养殖。外观和栉孔扇贝相似,壳面鼓起,具圆形的放射肋18条左右,较为光滑,肋上亦无尖锐凸起,总体上圆润温婉。吃法与栉孔扇贝完全相同,但本地人往往认为味道差不少。

图二十 虾夷扇贝

17、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也叫夏威夷贝,实则和夏威夷毫无关系,《中国动物志》称之为虾夷盘扇贝。主要生活于冷水区域,山东和辽宁均有引进养殖,著名的獐子岛应该就有这种,再往南基本活不了。扇贝中的巨无霸,壳高可超过20厘米,这种气势磅礴的个头,才值得按个做成蒜蓉粉丝蒸扇贝。

注:扇贝柱通常白色,也有橙色。中国海洋大学专门选育过闭壳肌呈橘红色的虾夷扇贝,命名为“海大金贝”,并证实了橘红色来自于两种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如果遇到橘红色扇贝柱,但吃无妨,不必想太多。

牡蛎科

图二十一 长牡蛎

18、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即太平洋牡蛎,“海蛎子”和“生蚝”都是它。壳厚,大致上呈长条形,具体形态变化极大,简直就是随心所欲。左撇子,靠左壳吸附于其它物体营固着生活。外貌狂野,内心很润。养殖量极大,烧烤、蒸、炸蛎黄或剁馅儿包饺子锅贴,鲜就一个字。

图二十二

注:我国供食用的牡蛎主要有长牡蛎/C. gigas、大连湾牡蛎/C. talienwhanensis褶牡蛎/Alectryonella plicatula近江牡蛎/C. rivularis等,青岛这边的一般都是长牡蛎。

刀蛏科

图二十三 缢蛏

图二十四 缢蛏

19、/Sinonovacula constricta,俗称蛏子或毛蚬。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好像被绳子勒过一样,故名缢蛏。肉嫩味美,为不可多得之佳品。名字有点怪,这俩字酷似“缢怪”,缢怪是啥?可以理解为自缢之后的“吊死鬼”......

竹蛏科

图二十五 大竹蛏

20、大竹蛏/Solen grandis。贝壳比缢蛏更显修长,长可达14厘米,壳长为壳高的4~5倍。壳质薄脆,壳表光滑,被黄褐色壳皮,两壳抱合呈竹筒状。与缢蛏相比,大竹蛏有一种“长大平正”的气质,形象方面要冠冕堂皇得多。足部肌肉发达,味道和缢蛏难分伯仲,或有过之。

图二十六 长竹蛏

21、长竹蛏/Solen gould,在“瘦身”的道路上比大竹蛏走得更远。壳长90-100毫米,壳长为壳高的6~7倍。据我观察,市面上以缢蛏为最常见,大竹蛏居后,长竹蛏最少见。可能因为太细了,颇有塞牙缝的感觉,吃起来不太过瘾。

缝栖蛤科

图二十七 太平洋潜泥蛤

22、太平洋潜泥蛤/Panopea abrupta,重量级海鲜大咖,水管极发达犹如象鼻,故俗名“象拔蚌”。又叫“高雅女神蛤”,但正如你所看到的,它的形象既不高雅,也绝不像女神。本种出肉率高,达60%-70%左右,主要食用部位为水管肌,脆嫩鲜甜,可直接切片生食。原产北美,国内有养殖。

篮蛤科

图二十八 光滑河蓝蛤

23、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青岛“四小海鲜”之一。产于有淡水注入的 *** 区的泥沙滩中。壳略呈三角形,最长不过2厘米左右,幼体仅3毫米左右,混在海沙中难以分辨,故俗名“海沙子”。其体内呈味氨基酸含量很高,个头虽小,但鲜不可挡,城阳河套一带尤其好这一口。

海螂科

图二十九 砂海螂

24、砂海螂/Mya arenaria,俗称大蚍、蚍蛤,北半球寒温带种,栖息于黄海冷水团中。大体上呈椭圆形,壳表面黄白相间,看上去破烂不堪,这是因为黄色壳皮脱落显出白色所致。水管极长,生前蜷缩在壳内,死后即外露,犹如人死“伸腿闭眼完”。没吃过,也没听别人提起过,不评价。

海笋科

图三十 宽壳全海笋

图三十一 宽壳全海笋

25、宽壳全海笋/Barnea dilatata(或大沽全海笋等近缘种),低配版的民间“象拔蚌”。壳薄易碎,水管发达,不能缩入壳内。长相非常猥琐,民间呼为“海呲”,其意象不可言说。主要食用部分即其“水管”,鲜嫩可口,图三十一即一般菜式----别看原本埋了吧汰,最后还是能清洗到“质如美玉”的程度。

贻贝科

图三十二 紫贻贝

26、紫贻贝/Mytilus e *** s,贻贝属,俗名“海虹”。外来种,上个世纪50年代仅见于大连北部海域,后逐渐向南扩散,甚至染指南海。其贝壳呈楔子状,较轻薄,紫黑色,以足丝附着岩礁上生活。贝肉丰腴鲜美,鲜食干制两相宜。烹制极为简单,开水蒸,开口即熟,无须任何调料。贝肉黄白者为雄性,橘红者雌性。


图三十三--三十四 摘自《中国动物志》

注:紫贻贝为黄海优势种,此外还有厚壳贻贝/M. coruscus。贝壳比紫贻贝细长、厚重,但在外行看来恰似六耳猕猴和孙悟空,实难分辨。我故意选了一张不那么近景的照片,正是试图蒙混过关......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会吃就行了,分那么清楚干嘛。

图三十五 新西兰贻贝

27、新西兰贻贝/Perna c *** iculus,股贻贝属,也叫新西兰青口贝或新西兰绿唇贻贝,贻贝科的No.1。个头大,颜值高,外壳深色,边缘呈富有光泽的翠绿色,贝肉温润如玉,饱满鲜甜,与本土紫贻贝不可同日而语,价格也较为昂贵。

注:图三十五摄于营口路农贸市场,30元/斤,起初以为是南方俗称“青口”的翡翠股贻贝/Perna viridis;后来和一些网友讨论过,大部分觉得这些贻贝和翡翠贻贝有诸多不同,还是倾向于新西兰贻贝。李昂博士表示要测个DNA才能确定,我这里暂且从众。

江珧科

图三十六 栉江珧

图三十七 栉江珧

28、栉江/Atrina pectinata,又名“海锨”或“大海虹”。壳体略呈斜三角形,块头挺大。闭壳肌极为发达,其干制品是海八珍之一“瑶柱”的重要来源,鲜食亦佳。所谓“江瑶贵一柱,嗟岂栋梁质”,其余则“肉腥韧不堪”。

结束语

图三十八

以上这些,大部分是本砖家长期在超市水产区和海鲜市场游荡的成果,少数见过没拍过的只好用网图。常见的,以及不那么常见的,基本都在里面。另,日料中的“北极贝”,至少包括五六个物种,真实身份难以界定,故略过不提。Over。

超全贝类图鉴:再也不怕海鲜摊主不告诉我贝壳名字啦~收藏~

  • ^( ̄▽ ̄)~听说,关注我们会变美哦!

~~~~

注:图片来自网友收集,侵删。

万万没想到,让我爱上下厨的竟是蒜香粉丝扇贝

用家乐蒜蓉海鲜调料,在家就可以复刻餐厅的美味,既经济又实惠,味道一级棒~

By 爱上未来lucy

用料
  • 家乐蒜蓉海鲜调料 一包
  • 大扇贝 8个
  • 粉丝 30g
  • 红椒末 一点
  • 香葱末 适量

做法步骤

1、扇贝整理干净,粉丝泡软待用

2、家乐蒜蓉调料倒入碗中,让扇贝入味。

3、蒜蓉酱和沥干水分的粉丝拌均匀

4、在贝壳中装入粉丝,把扇贝肉摆在上面

5、少许葱花,红椒点缀,上锅蒸10分钟左右即可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中秋将至,不管有钱没钱,这6种海鲜要多吃,鲜嫩又肥美,别错过

导语:中秋将至,有钱没钱,多吃这6种海鲜,老渔民半辈子的总结,还有地道做法,个个鲜嫩又肥美!

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闲品岁月,慢煮时光,在每一碗人间烟火中畅享人生,便是更好的生活。时间荏苒,岁月如梭,中秋节如约而至,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一顿丰富美味的家宴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于过去的大鱼大肉,现在的家宴一般都是比较清淡的,而且在很多家宴中,海鲜往往会占据很大的比例。


所谓海鲜,就是海产食物的统称,其中包括鱼类、虾类、贝类这些海产品,海鲜多指海味,所以很早便有“山珍海味”之说,因其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锌、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常吃对身体十分有益,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近些年渐渐成为人们节日餐桌上的主角。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恰逢休渔期结束,所以正是海鲜肥美鲜嫩之时,因此这时候的海鲜市场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秋季吃啥海鲜最肥美?老渔民半辈子总结,还有地道做法,一起来看看吧!


之一种海鲜:大虾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海边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吃到鲜美的海鲜,中秋将至,海鲜市场上的大虾那是相当的火爆,活蹦乱跳的大虾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价钱也是一天一变,所以要买一定要趁早。节前人们都喜欢买点大虾保存起来,来人待客时蒸上一盘,不但好吃好看,还会觉得一下子提升了档次。大虾的营养价值很高,尤其是蛋白质的含量极高,是鱼、蛋、奶的几倍至几十倍,脂肪含量却特别低,不管是蒸、煮、炒、炸都十分地美味!


大虾的保存 *** :买回来的大虾清洗干净,无需去虾线、虾枪和虾须,直接装入矿泉水瓶中,记得不要装得太满,要留出一些空隙,尽可能的保持住大虾的新鲜度;往瓶子里注入纯净水,装满瓶子,拧紧瓶盖,放到冷冻室就可以了。

大虾的地道做法:油焖大虾、白灼虾等。

第二种海鲜:梭子蟹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秋色宜人,菊黄蟹肥。“八月节,吃螃蟹”,也是一种民间习俗。中秋节前后正是梭子蟹肥美之时,此时的梭子蟹不但肥美多肉,而且特别的营养,它富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硒等微量元素,而且蟹黄的营养价值更高,对于开胃润肺、养血活血都有很好的功效,中秋家宴更少不了它的身影。


梭子蟹的地道做法:清蒸梭子蟹。

第三种海鲜:鲅鱼

休渔期一结束,这新鲜的鲅鱼满市场到处都是,俗话说“山上鹧鸪獐,海里马鲛鱼”,这鲅鱼又叫“蓝点马鲛”,被称为“最有营养的十种海洋鱼类之一”,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老人常吃鲅鱼有利于补充钙质,健壮骨骼,小孩常吃鲅鱼可以明目,有利于保护视力。而且鲅鱼刺少肉多,中秋家宴做上一盘鲅鱼鲜香又味美。


鲅鱼的地道做法:熏鲅鱼和酱香鲅鱼等。

第四种海鲜:皮皮虾

说到皮皮虾,很多年轻的朋友都会不自觉地哼起那句:“皮皮虾我们走,一起去找好朋友……”。其实皮皮虾又叫虾耙子、虾蛄、爬虾等,是一种营养丰富、汁多味美的海产品,其蛋白质含量达20%。脂肪0.7%,并含有维生素、肌苷酸、丙氨酸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皮皮虾性温、味甘,经过一个夏天的养精蓄锐,各个体肥、味美,补磷又补钙,能增强免疫力,强壮身体,是产后虚弱和病后调养的保健食品,中秋食之正当时。


皮皮虾的地道做法:清蒸皮皮虾,正常大小的皮皮虾蒸8~10分钟左右就可以蒸熟了。

第五种海鲜:八爪鱼

八爪鱼又叫章鱼,一种软体动物,身体一般很小,但是触手却是又细又长,故而有“八爪鱼”之称。许多人都喜欢吃八爪鱼,煮一煮再蘸着辣根吃,那是相当的爽口,八爪鱼肉肥味鲜,中秋前后,正是八爪鱼最鲜嫩的时候,而且做法简单,所以中秋家宴来一道辣根八爪鱼吧。


购买小技巧:有经验的海边人都知道,买八爪鱼时,一定要用手“挤一挤”,那是因为泡在盐水中的八爪鱼,它的体重会增加20%以上,如果你直接买回家,那就亏大了。

八爪鱼的地道做法:葱丝拌八爪鱼和辣根八爪鱼等。

第六种海鲜:鲍鱼

?在以前提到鲍鱼,很多人都会感觉”高攀不起“,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鲍鱼也开始进入到寻常百姓家,成为节日餐桌上的主角。鲍鱼可谓是海鲜中的“贵族”,价格是上等水平,老话说的“山珍海味”就有鲍鱼的身影,鲍鱼肉质细嫩,鲜而不腻,并且营养价值十分的丰富,含有二十种氨基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较多的钙、铁、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鲍鱼的肉中还含有一种称为“鲍素”的成分,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品,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


购买小技巧:别看鲍鱼的个头小,但是如果是泡在水中,里面的水分是相当的多,所以说鲍鱼那么贵,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用手挤一挤,才不至于吃亏。

误区:鲍鱼竟然按“头”计算,通常我们所吃的一般是6~9头的,而2头鲍鱼实属极品,很难见到。

鲍鱼的地道做法:鲍鱼捞饭和捞汁鲍鱼等。

中秋将至,吃啥海鲜最肥美?这6种海鲜正当季,鲜嫩又肥美,有钱没钱,别忘记尝一尝。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蛏子、蛤蜊、香螺、牡蛎,低调的小海鲜,这样吃有大营养

文/于仁文


在很多人热衷营养健康之时,名贵的海鲜被冠以各种无所不能的养生功能。其实,作为普通百姓,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营养角度,都没有必要去跟风追捧。一些冰鲜或鲜活的蛏子、蛤蜊、香螺、牡蛎、鲜贝、琵琶虾、小黄鱼、贻贝、海肠等小海鲜,不但味道鲜美,从保健养生角度而言则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


海鲜之所以具有很高的营养功效,在于其富含优质蛋白(以极易消化吸收的肌球蛋白为主)、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抗氧化物。优质蛋白可以修补机体衰老和损伤的组织细胞、可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可以合成抗体增强抵抗力,尤其是孩子成长发育、孕妇供给胎儿成长、老人或病人抵抗疾病不可或缺的主要营养来源。


值得关注的是,多数小海鲜中富含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硒。在20世纪70年代,硒的重要性才逐渐被人们重视,而且成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的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主要的抗氧化酶。而硒则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化剂,没有硒这种抗氧化酶就失去了重要的作用。


硒不但是这种抗氧化酶的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具有重要的抗氧化作用,不但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可以预防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帮助体内重金属代谢,尤其是对一些肿瘤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预防和缓解作用。硒在食物中含量并不普遍。除了一些高硒地区具有显著的地域性,还有就是在海鲜、各种肉类、禽蛋类中含量较高。非常乐观的是,我们在水产品市场中常见的廉价小海鲜,居然是更为富硒的食品。


另外,从食物中摄取充足的钙和锌也是增强免疫力、抵御肿瘤和癌症的重要措施。牡蛎、蛤蜊、贻贝这样的小海鲜被称之为“海底牛奶”,其中钙含量高于牛奶、锌含量也高于普通牛羊肉。可贵的是,这些廉价小海鲜富含谷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等呈鲜味氨基酸,在烹制时不用放味精、鸡精等调味品。


有人说,海里的藻类及贝类重金属残留太多,不宜食用。其实,上述小海鲜基本上都是居于食物链底层、比较低级的海洋生物,它们体内残留的重金属极低,远不及海洋中大的鱼类。鲨鱼等高级动物体内重金属残留是更高的,连鱼翅中都聚集了汞、砷、铅等有毒重金属。


海蛎子鸭血打卤面——钙铁锌硒强强联合,是增强免疫力性价比很高的营养美食之一


用料为鲜海蛎子肉、鸭血片、少许五花肉丁、鸡蛋、韭黄或鲜春韭、八角3颗(泡水备用)、手擀细面。面卤的做法为:海蛎子肉淘洗去沙,漂净后备用。鸭血切成厚3毫米长1寸的菱形薄片,五花肉切成小薄片,韭菜切段。锅中烧开水,放入五花肉片汆熟,再放入八角水和鸭血片,用酱油、盐调味后勾芡,开锅后放入鲜海蛎子肉,淋入鸡蛋液,出锅前放入韭菜段、鸡粉即可。将面卤倒在煮熟沥过水的面条上,其味鲜不可言。


文蛤牛奶蒸水蛋——“海陆空”立体补充优质蛋白,强力补钙


带壳鲜蛤150克,鲜牛奶200克,鸡蛋2个,姜汁少许。把鸡蛋搅匀,加入姜汁和牛奶再次搅匀后倒入深盘中,撇去浮沫后放入带壳的鲜蛤蜊,不加任何调料,用保鲜膜封好后上屉蒸12分钟即可。利用蒸水蛋的空闲,炒一盘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油菜薹,两道菜搭配着吃非常有利于钙的吸收!

常见的贝类区别及做法

贝类是软体动物双壳纲物种,还有个俗称叫“蛤蜊(gě lì)”

世界上可以称为蛤蜊的生物有近3万种,但并非所有的都能吃

常见的蛤、蚶、蚬、蛏、蚝等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市场上常见的贝类小海鲜

看看他们有哪些区别和口感,以及做法

划重点

挑选贝类只要注意饲养水槽是否干净,动物本身是否活跃即可

烹饪时无需太多的佐料和技巧,简单烹饪就能到美味

对了,你最喜欢吃哪一种贝类呢?

图集|“苏拉”刮来满滩贝类 市民群众抢“鲜”出击

视频加载中...

Transparency

9月2日上午,深汕合作区鲘门镇排角村,台风“带”来的海鲜铺满了沙滩。

深汕合作区鲘门镇排角村,台风“带”来的海鲜铺满了沙滩

附近的居民在沙滩上“赶海”

生蚝、花甲,各种贝类吸引来周边市民群众上演“赶海潮”,纷纷抢“鲜”出击。

人们带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抢“鲜”

冲上岸的海鲜主要以贝类为主

“今天一早就听说这里有好多贝类可以捡,专门跟朋友开车赶来,果然没白来。”来自惠州黄埠镇的周先生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战果”,塑料桶内装满了蛤蜊、生蚝等各式贝类。

市民兴奋地向记者展示“战绩”

周先生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战果”,塑料桶内装满了蛤蜊、生蚝等各式贝类

为了抢占“鲜”机,市民游客也是奇招尽出,希望能够渔获满满。木铲、铁锹、渔网……在“赶海”工具上,市民群众创意拉满。现场甚至有市民将水壶当成了收集容器,“实在是装不过来了。”

附近的居民在沙滩上“赶海”

沙滩上,一阵阵浪花送来海鲜的同时,也给现场市民送来了清凉,部分群众还在沙滩上晒起了日光浴。

一名小孩子坐在用来装海鲜的红桶内

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嘉鸿 严锦程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锴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峰烁

虾夷贝?贻贝?到底应该怎么归类

来源:12360服务订阅号

虾夷贝?贻贝?

到底应该怎么归类

前言

海鲜一直都是人们爱吃的美食,除了各种鱼、虾、蟹之外,各类贝壳类软体动物如牡蛎、扇贝、贻贝、文蛤等营养丰富、吃法多样,也是百姓餐桌上以及各类餐馆常见的食材。

除国产之外,国外的各种贝类也深受喜爱,如自日本进口的“虾夷贝”,自新西兰进口的“青口贝”等。其中又以“冻虾夷贝”进口量更大。

贝类海鲜有哪些图片,贝类海鲜有哪些北极贝-第1张图片-

在进口申报时,品名通常为“冻虾夷贝”或者“冻虾夷扇贝”,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称呼为“夏夷贝”的。那么“虾夷贝”到底是啥贝呢?和“贻贝”是一回事吗?特别是在向海关申报时应准确归入哪个税则号列呢?

part 1商品知识

“虾夷贝”的准确名称应为“虾夷盘扇贝”,拉丁文学名为Patinopecten yessoensis,是扇贝科盘扇贝属的一种动物。贝壳大,成体一般壳高超过100mm。右壳较左壳凸,并且大于左壳。两壳颜色不等;左壳色深,多呈浅褐色或灰褐色,幼小者红褐色;右壳色淡,常呈灰白色或显淡红色。两壳表皆有明显的放射肋。国外一般分布在千岛群岛和鄂霍次克海以南,以及日本海。

贻贝,学名为Mytilus e *** s,贻贝科贻贝属动物。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壳黑褐色,生活在海滨岩石上。国外主要分布于新西兰,国内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海、渤海及东海沿岸。贻贝壳呈楔形,前端尖细,后端宽广而圆。一般壳长6~8cm,壳长小于壳高的2倍。壳薄。壳顶近壳的最前端。两壳相等,左右对称,壳面紫黑色,具有光泽,生长纹细密而明显,自顶部起呈环形生长。我们日常常见的青口贝就是一种贻贝。

part 2商品归类

“虾夷贝”和“贻贝”虽读音相同,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贝类,分别属于扇贝科和贻贝科,外观上也比较好区分,在海关归类中,应该分别归入不同的税则号列项下。其中“贻贝”在2022版进出口《税则》中未再细分具体的属种,根据不同保存状态,归入03073项下,在日常申报实践中,一般不易出错。而“虾夷贝”虽名为“夷贝”,实际属于扇贝科,需根据不同的属种区分归入不同的税则号列。在2022版进出口《税则》中,扇贝及其他扇贝科的软体动物涉及以下税则号列:

其中根据货物不同的保存状态(“活、鲜或冷的”“冻的”“其他”)归入不同的二级子目项下,这点比较容易区分,如何选择正确的本国子目则比较难以区分。以进口量更大的“冷冻虾夷贝”为例,在日常申报实际中,03072210和03072290均有申报,两者最惠国税率分别为10%和7%,如果不能正确归类,给海关监管以及税收征管都会带来不利影响,企业也会面临通关延误、被后续稽查甚至处罚的风险。

其中03072210为冻的扇贝(扇贝属、栉孔扇贝属、巨扇贝属),对应的英文为Scallops (Pecten spp., Chlamys spp., Placopecten spp.)。根据前文已知,“虾夷贝”实际应为扇贝,但不属于“扇贝属”,而属于“扇贝科盘扇贝属”,所以“冻虾夷贝”应为扇贝科项下的其他扇贝属,应归入03072290项下。

part 3海关提示

进口贝壳类水产品的归类看似较为简单,实则在没有完全了解商品属种的情况下,部分税号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很容易造成错误归类,进而影响海关监管、税款征收。

广大进出口企业在货物申报前如果对商品的具体归类没有把握,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通过提前向海关申请预裁定的方式确定税号,有效避免通关风险。

部分图片源自 ***

供稿单位:天津海关、海关总署税收征管局(京津)

夏天的风吹过,营养质量高的贝类不要错过 丨 野兽生活


小伙伴们晚上好!这两天气温一天比一天高,风中都是一股夏天的味道~


说到夏天,最诱人的就是路边夜宵小摊,辣炒花蛤、蒜蓉扇贝……各种贝类小炒,都是夜宵的必点项目。


贝类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但是很多小伙伴都会担心嘌呤问题。那么,今天可达楚就力破谣言,让你放心吃贝!




01 贝类营养超级丰富!


贝类营养密度高,除了丰富全面的蛋白质,还有DHA、EPA等优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超级食物」!



1 · 丰富的高质量蛋白


蛋白质,是贝类不得不提的亮点。


蛋白质有多重要就不必我说了叭?!还是说一下……


蛋白质,在体内会被分解成的氨基酸,它能帮助肌肉增长、协助身体代谢、运输氧气及营养物质、提升免疫力。


蛋白质吃不够,会使骨骼生长受损、肌肉增长受阻、免疫力急速下降……


而氨基酸又分为非必需氨基酸和8种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可以由人体自行合成,必需氨基酸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我们优秀的贝类,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其必需氨基酸占比很高!



以上是6种我们常吃的贝类,它们蛋白质含量几乎都在10g/100g以上。远超牛奶(3g/100g),比肩鸡蛋(11g/100g)!



至于必需氨基酸占比,贝类可以称得上是「肉中王者」!蛋白质质量超高!



2 · 丰富的DHA、EPA


除了蛋白质,贝类中的脂肪也值得夸赞!


贝类中含有较多的omega-3脂肪酸,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大脑健康。



相比较于猪牛羊,海中贝类的omega-3脂肪酸含量更高。


如果将omega-3脂肪酸再进行细分,又可以分为:ALA、EPA和DHA。



其中ALA人体利用效率非常低,大都存在于植物中。虽然原则上, ALA可以转化成 EPA和DHA。但ALA转化为EPA的转化率仅有5%,而转化为DHA的转化率仅有0.5%。


其中EPA和DHA对人体帮助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们是婴儿奶粉常见的卖点。


而贝类中,EPA和DHA占比更多,所以其中的omega-3对我们的健康更有帮助。



3 · 还有其它宝藏元素


鉴于贝类所含的营养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可达楚挑选了三名优等生给大家展示了比较重要的营养成分。



  • :锌能够促进生长、伤口愈合、增强记忆力,缺乏锌会导致生长减缓、夜盲。
    牡蛎可是「含锌大户」,100g牡蛎的含锌量(73.6mg)是每日推荐摄入量(男:12.5mg;女:7.5mg)的7倍!


  • :镁参与了人体超过 300 种的酶促效应,是所有电解质中最多的,许多激素、神经递质合成都需要镁的参与。镁还能促进骨骼生长、改善骨密度、调节胃肠道功能、改善便秘情况、放松肌肉、心脏、血管与情绪、降低肾上腺素水平等。
    身体缺乏镁,会出现抽筋、反射亢进、出现幻觉、精神错乱等症状,而身体的镁含量,一般不会过量。
    牡蛎镁含量较多,值得推荐!



  • :想补血的小伙伴们要注意,植物类食品中的铁吸收利用率低,大概只有3-8%,更有效的 *** 是吃肉——动物食品中的铁属于最易被人体吸收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达25-30%。
    贝类中,蛤蜊铁含量较高,每100g基本可以覆盖铁每日推荐摄入量(男:12mg;女:20mg),而我们常吃的补血大枣呢,也就2.3mg/100g叭……
  • 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对人体代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短期缺乏维生素B,人会觉得很疲劳,没有食欲。长期缺乏维生素B,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受损。
    每100g贻贝所含维生素B12 24μg,是每日推荐摄入量(2.4μg)的10倍!(不必担心中毒,目前维生素B12可耐受更高摄入量为3000μg/d)。


真·营养丰富·含量超高 贝类!



02 贝类有这四大好处!


贝类中丰富的营养,也给它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好处。



1 · 蛋白质丰富,有助于减肥


贝类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这可是增强饱腹感的好手。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测定了参与者进食不同食物后,饱腹激素CCK(胆囊收缩素)的水平。结果显示,脂肪、蛋白质、氨基酸,都会让饱腹激素CCK水平升高较多,且蛋白质的饱腹感维持时间更久。



另外,蛋白质还有更高的食物热效应(是人体在进食后对营养素的一系列消化、吸收、合成、代谢转化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为20%-30%,而碳水化合物仅有5%-10%。


所以,小伙伴们!相比于烤冷面煎饼手抓饼,辣炒花蛤、蒜蓉扇贝是个不错的选择,并没有推荐你们吃夜宵的意思……



2 · omega-3和维生素B族有助于心脏健康


贝类中的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B族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一项涉及18244名中国上海健康男性饮食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


发现每周摄入200克富含omega-3的鱼类/贝类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几率比那些每周摄入不足50克的人低59%!



而维生素B族则有平衡同型半胱氨酸的作用。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瘦肉中所含较多)的分解产物,当它浓度过高时,就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因此,不要再单单只吃瘦肉啦!来点富含维生素B族的贝类,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哦~



3 · omega-3和维生素B族有助于大脑健康


贝类中的omega-3脂肪酸和维生素B族也有保护大脑健康的作用。


omega-3脂肪酸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尤其在大脑、心肌和视网膜的细胞膜中,omega-3脂肪酸占比达到30%以上。


因此,补充omega-3脂肪酸,除了可以保护心脏健康,还可以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帮助老年人减缓大脑退化,改善记忆力衰退情形。



2013 年《美国临床营养学》的一篇研究指出,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注重补充omega-3脂肪酸的儿童,在3-5岁时,在词汇、智力测验的表现更好,记忆力也更佳。


维生素B族影响婴儿的大脑发育和老年人的认知水平。


研究显示,缺乏维生素B会对婴儿大脑产生负面影响,尤其缺乏B9(叶酸)和B12的个体成年后更易患抑郁症。缺乏B9(叶酸)的老年人记忆力和语言水平更差。



4 · 锌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贝类中的锌对免疫系统有着重要作用。


因为锌会影响NK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的生长和功能,缺乏锌会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2000年的一项研究中,统计了意大利北部62位9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的NK细胞情况,结果发现NK细胞的数量与血清锌浓度有关,锌的缺乏会升高老年人患病率。



03 嘌呤高升尿酸?健康人不必担心!


贝类这么好,可是我担心嘌呤啊……


健康人duck不必!


因为80%的嘌呤是由人体细胞代谢产生!正常吃肉的饮食中,只有 20% 从食物中获得。因此,想靠少吃肉和海鲜减少嘌呤,从而降低尿酸,基本没戏。


有研究表明,吃素并不能避免痛风的发作,素食主义者的尿酸水 *** 而高于正常饮食者。


并且,哈佛高质量研究也显示,相比较于低脂饮食,少吃米面,摄入充足优质脂肪,和适量蛋白质的低碳水饮食降低尿酸的效果更好。


前不久,我们采访了天津市之一中心医院(三甲)肾科教授、王彤主任医师。



她强调:升高尿酸的真凶其实是现代水果、果汁饮料、富含果糖、精致碳水和精炼种子油的加工食品,



其实,想要预防痛风,重点在于减少糖和酒精的摄入,别让海鲜背锅!健康人可以正常吃肉,包括动物内脏和海鲜,除非是痛风急性发作期。



04 常见贝类这样吃


讲了这么多,可达楚都饿了,我们现在就来聊聊怎么吃吧!


*注:请选择正规渠道来源的新鲜贝类。



05 课代表总结


吃完就来总结一下~




最后的话


看完文章,可达楚有没有帮你消除嘌呤的后顾之忧,安心爱上贝类这种美味又营养的食物呢?


如果你身边还有因为减肥或者尿酸问题,而不和你吃海鲜贝类的朋友,不妨转发文章说服Ta叭!



毕竟,夏天,就是要有贝壳小炒、微凉夜风、三五好友~



今日互动


你最喜欢吃哪种贝?


参考文献:

1.Yuan JM, Ross RK, Gao YT, Yu MC. Fish and shellfish consumption in relation to death from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ong men in Shanghai, China. Am J Epidemiol. 2001 Nov 1;154(9):809-16. doi: 10.1093/aje/154.9.809. PMID: 11682363.

2.陈华絮. 雷州市沿海几种贝类营养成分的分析.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 07(7):49-49.

3.https://fdc.nal.usda.gov/ndb/

4.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j.1747-0080.2007.00201.x

5.https://www.hsph.harvard.edu/nutritionsource/what-should-you-eat/fats-and-cholesterol/types-of-fat/omega-3-fats/

6.Parra D, Ramel A, Bandarra N, Kiely M, Martínez JA, Thorsdottir I. A diet rich in long chain omega-3 fatty acids modulates satiety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volunteers during weight loss. Appetite. 2008 Nov;51(3):676-80. doi: 10.1016/j.appet.2008.06.003. Epub 2008 Jun 14. PMID: 18602429.

7.Homocysteine Studies Collaboration. Homocysteine and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 meta- *** ysis. JAMA. 2002 Oct 23-30;288(16):2015-22. doi: 10.1001/jama.288.16.2015. PMID: 12387654.

8.Homocysteine Studies Collaboration. Homocysteine and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 meta- *** ysis. JAMA. 2002 Oct 23-30;288(16):2015-22. doi: 10.1001/jama.288.16.2015. PMID: 12387654.

9.Black MM. Effects of vitamin B12 and folate deficiency on brain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Food Nutr Bull. 2008 Jun;29(2 Suppl):S126-31. doi: 10.1177/15648265080292S117. PMID: 18709887; PMCID: PMC3137939.

10.Feng L, Ng TP, Chuah L, Niti M, Kua EH. Homocysteine, folate, and vitamin B-12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older Chinese *** s: findings from the Singapore Longitudinal Ageing Study. Am J Clin Nutr. 2006 Dec;84(6):1506-12. doi: 10.1093/ajcn/84.6.1506. PMID: 17158436.

11.Ravaglia G, Forti P, Maioli F, Bastagli L, Facchini A, Mariani E, Savarino L, Sassi S, Cucinotta D, Lenaz G. Effect of micronutrient status on natural killer cell immune function in healthy free-living subjects aged >/=90 y. Am J Clin Nutr. 2000 Feb;71(2):590-8. doi: 10.1093/ajcn/71.2.590. PMID: 10648276.

12.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277319/


The End


本文??作者

本文 ? 设计

718

标签: 贝类 鲜有 哪些 北极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