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菊花的佳句,赞美菊花的傲骨的名句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8 0
「诗词鉴赏」谁能白发对黄花,十首赏菊的诗词,冬日赏菊味更浓

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唯独菊花傲然开放。陈毅元帅有诗赞曰:“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在这个寒冬来临的时候,愿傲霜斗雪的菊花能带给你几分靓丽,驱散那些心中的阴霾。

赏菊

宋-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妍华。

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寄里中诸友赏菊

宋-姜特立


问讯故园今若何,不堪归计尚蹉跎。

只应许下千丛菊,今岁雨匀花更多。

赏菊

明-魏时敏


短篱疏雨正离披,淡白深红朵朵宜。

自计老年才思减,重阳过后不题诗。

冬日赏菊

明-方用中


菊移秋色入初冬,绝胜群芳转眼空。

高馆又从今日对,健身仍许旧年同。

酒缘兴到应难醉,诗待时来转易工。

不用凭栏怨迟暮,傲残霜雪又春风。

十月赏菊体斋席上限韵

明-李东阳


寻芳何意到君家,雨过高城少暮沙。

此夜幽欢还月下,去年孤馆各天涯。

狂思晚节曾吹帽,寿拟春期及进瓜。

不是老来诗骨健,谁能白发对黄花。

赏菊

清-郑用锡


有菊当有诗,有诗当有菊。

无菊诗何工,无诗菊亦俗。

采采南山隈,清香愿盈掬;

不见古高人,吟诗三往复。

柴桑处士家,隐者花为族。

立冬日招李少峰偕寓中诸子赏菊限韵

清-查慎行


自我来居此,真成野老家。

编篱分井灶,启户纳烟霞。

已涉初冬节,还看九日花。

勿辞开口笑,白发斗霜华。

月夜赴友人赏菊分赋赠之

清-安超


日落西园晚,溪流罨画深。

金樽遥月影,黄菊淡人心。

旧雨多情话,新诗共醉吟。

灞桥风景到,踏雪再相寻。

赏菊

近现代-李寿铨


天容澹荡雨如丝,正是东篱赏菊时。

觅得黄花沾得酒,对花把酒读陶诗。

赏菊和震宇韵

近现代-谢龙升


阑珊缓步向园池,冷露才收日上时。

不采黄花缘底事,怜渠瘦尽傲霜枝。

七绝.七彩菊花咏(三首)

(一)

赤橙黄绿青蓝紫,

万物萧疏犹自华。

傲冷凌霜齐炫彩,

缤纷满院泛流霞。

(二)

七彩斑斓锦绣身,

冰心一片立凡尘。

芳华只为人间付,

王母瑶池亦矫情。

(三)

偏于岁末展芳菲,

岂惧霏霏秋雪摧。

一径幽香飘碧落,

纷呈异彩映斜辉。

菊花诗词:总有一份遇见,唯美了整个秋天

【菊花诗词】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不第后赋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咏菊》/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题菊花》/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东城》 /赵孟頫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题桃树》/袁枚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题百叶桃花》/韩愈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饮酒》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菊花》/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醉花阴》 /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蝶恋花》/晏几道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庭前菊》/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咏菊》 /曹雪芹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残菊》 /曹雪芹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问菊》 /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花,秋天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凌霜千古唱高风,九月馨香畅友情。

世代安居蚱蜢坐,黄花美酒盼捷声。

这是我前几年写的《咏菊》诗。说起菊花,让人就想起了艳丽多彩的“独本菊""大立菊""龙凤菊",想起了"双飞燕""佛见笑""醉杨妃" "羽衣舞""金盏银台"" 锦心绣口" 等等颂扬菊花的美妙词语。

菊花,又名黄华、延年、节花、周盈、日精、更生、帝女花等。 目前已有3000多个品种。九月秋菊盈园千姿百态,或红花,或紫花,或白花,或黄花,五彩夺目馨香四溢。月下篱边,佳友幽人。紫艳黄花,点玉浮金。

古贤今人对菊花十分喜爱。有诗留美。《山海经》有言:"女儿之山,其草多菊。"《礼记》中写道:"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屈原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陶渊明更有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字字句句,写花喻情,尽赞菊之魅力。

九月九赏菊花,品菊酒,忆菊史,赋菊诗,过菊节," 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王维咏怀、孟浩然颂扬,苏轼点赞,元稹佳句最令人难忘:"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淡艳冷香,晚节寒英。黄笑日,翠摇风,香扶夜月,影脱秋烟。听周杰伦《菊花台》悠扬动情,看巩俐影片《秋菊打官司》人物不俗。 古人有诗"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

菊为吉祥花,是花中神品,它傲霜斗雪,铁骨铮铮,具有坚强风骨,高洁清雅,尊贵庄严之浩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因而哲人志士以菊言志,以艳抒情,以香道趣。

民间吉祥图案《九积同庆》中有菊花辉映,《九世同居》中有菊居谐安,《举家欢乐》中有黄雀伴菊,还有《杞菊延年》中枸杞、菊花、寿石相组合,纳福迎祥,长春福寿,吉庆如意。

丽草节花,佳色清香。迷淡月,妒繁霜。争名五美,比秀三花。黄蕊白华,人人喜欢,因为它寄托了人之理想,高洁品德和浓郁雅兴,彰显了一种气节与精神。(文/屈军强)

编辑:周峰川

桂花香,不负秋光

走过街头,一阵风吹过来,忽然嗅到了一股十分熟悉的香气,啊,是桂花香啊!


街道上有不少桂树,但总是默默无闻,就算是桂花开了,也并不惊艳,小小的桂花躲藏在茂密的绿叶间,并不引人注目。但只要秋天到来,桂花一开,人们却都知道了,因为桂花之香,非其他香可比,只要闻到了桂花的香味,便让人深深陶醉!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宋·杨万里《咏桂》


桂花香气浓郁独特,让人怀疑,它不像是人间栽种的,而是从传说中的月宫桂树,飘来的芳香。秋天一来,桂花漫山遍野地绽放,香气也弥漫得到处都是,还未见花,就已闻到了浓浓的香气,桂香真能夺人魂魄,谁也招架不住啊!


桂花占尽三秋,桂香弥漫人间,让人陶醉不已,虽知今夕何夕,却分不清天上凡间。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须橘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

高枝已折却生手,万斛奇芬贮锦囊。

——宋·吕声之《咏桂花》


桂花是秋天当之无愧的花神,力压群芳,更不要说绿橘黄橙的果香了。桂花是从月宫中移来栽种的吧,香气真是与众不同。桂影婆娑,完全不在意露水瀼瀼,苍苍茫茫的暮色里,桂花欣然摇曳。折一枝高处的桂花,花香浓郁得就好像无尽的香气贮藏在锦囊里,当此时,正是打开锦囊,香气泄露之际,浓得化也化不开了!



桂花属于清秋时节,桂香在风中飘散得远远,告诉忙着赶路,忙于生活的人们,慢些儿呀,慢些儿呀,来看我呀。


疏疏密密未开时,装点最繁枝。

分明占断秋思,一任晓风吹。

金屡细,翠绡垂,画阑西。

嫦娥也道,一种幽香,几处相宜。

——宋·韩元吉《诉衷情》


桂花花蕾或疏或密,悠然随意地装点着繁密的树枝。桂花绽放,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也让人感慨不已。桂花在晓风中摇动,金色的花朵看上去小巧玲珑,画栏西畔,翠色帷幕低垂,真是赏桂花的好时节。就是嫦娥也要感慨,不管在任何地方,都适宜栽种桂树,就让桂花的香气飘满人间吧。


桂花并没有十分动人的颜色,可是它的香气,足以让它跻身名花之中,花有芳香,又何需浓妆艳抹呢?


暗淡轻黄体轻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之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桂花娇嫩轻黄,香气飘远。虽然没有碧绿浅红的好颜色,但桂花仍然是花中之一流。就算是梅花和菊花,也会嫉妒它,自愧不如啊!桂花倚着画栏而开,正好赶上中秋时节,真是应景啊。遗憾的是屈原对桂花的了解太少,没什么情意,不然,为何他在《离骚》中赞美了那么多香花香草,却没有桂花的影子呢?真为桂花鸣不平啊!但桂花有词人这样的知己,而且一定还不在少数,也算值得了!



浓郁甜蜜的桂花香,好像一个热情的朋友,不顾一切来到你身边,让人心情大好,有花相伴,也不觉孤单了。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

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

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宋·曾几《岩桂》


桂花如同玉色的小米,细细密密开在枝头,繁茂的绿叶,就像是用青云裁剪而成,层层叠叠堆积。秋天到来,山岩下桂花开得热闹啊,它还有一个好动的别字,叫作木犀。值此时节,风中江树萧瑟萎靡,园里花草凄凄惨惨,可桂花却生机盎然,迎来了最美好的时光。浓浓的桂花香飘来,对幽居于世外的人,是莫大的慰藉啊!


桂花之香,又被称为“秋香”,可见人们对其喜爱的程度。没有桂花,不成秋天。


绿叶争风遮娇芳,花味袭人露浅黄。

行人回首寻四野,不看姿色闻秋香。

——宋·尹玉輲《咏桂花》


碧绿的桂叶在风中摇曳,桂花若隐若现,枝叶间点缀的浅黄的花儿,香气袭人。行人经过,不禁恋恋不已地回头,四处寻找,不是看桂花有多美丽,而是深深地嗅桂香!遇见桂花飘香的秋天,甚是欢喜。



自古以来,西湖是个好地方,夏天荷莲繁盛,引来无数人赞美,流连。而到了秋天,却是桂花的天下了,更堪清游。


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

满觉垅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清·张云璈《满觉陇》


农历八月的西湖,正是清游的好去处,处处幽香扑鼻,是桂花开了呀。只见到处开着金黄的小花,是天上吹来的风,将千山万野换作了秋天的风光!嗅着桂花香,不经意间就和秋天迎头撞上了。这份甜蜜蜜,温柔又黏人的礼物,你可还喜欢?


桂花开时香满城,如同潮水一般,淹没了一切,原来花的力量,也是无穷无尽,温柔,最能占领所有。


桂花蒸过花信动,桂花开遍满觉垅。

卖花人试卖花声,一路桂花香进城。

城中莫怅花较晚,山人富有千金产。

桂花粟子正尝新,南山当户可结邻。

——清·丁立诚《满觉陇担桂》


暑热尽褪,金秋来临,桂花花期已到,田间开满了桂花。卖花人挑着桂花,带一路花香进城。城里人可不要惆怅啊,山野之人,本来就资产富足啊!看这时节,桂花开了,庄稼成熟了,丰收在望,正可以尝新。如果与南山下的农人结为邻居,也是很不错的呢!羡慕隐居南山下的人,和自然与四季亲近,何等逍遥惬意!



香气迷人的桂花,折下一枝来,插在瓶中,就好像,整个秋天都在眼前了,真是赏心悦目。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

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

——宋·朱淑真《木犀》


桂花不畏西风,超越群芳,十分秋色,都集于桂花一身。采来一枝,淡淡地插在书窗下,花香浸人,好像心中也满是芬芳。窗外月儿快圆了,花也开得正好,花儿将残,月儿也渐渐缺了。桂花本是来自天上的花儿,又何必在意它只能开在清秋呢?当它绽放时,就好好地珍惜吧!


桂花作为秋天的瓶供,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养一枝或数枝桂花于瓶中,静度时光,幽香可以将人融化掉。


枝头万点妆金蕊,十里清香,十里清香,

介引幽人雅思长。玉壶贮水花难老。

净几明窗,净几明窗,褪下残英簌簌黄。

——唐·白居易《东城桂》


枝头桂花正繁,如同千点万点碎金,十里清香,让人不觉生出雅思妙趣来。用瓷瓶与清水,细致地养着桂花,让人心旷神怡。在明亮的窗户下,桌案洁净,供奉着桂花,看它热闹地开着,凋残时,簌簌的黄英落得到处都是,让人心生怜惜,而幽幽的余香,更是教人留恋啊!



桂花芳香扑鼻,折来簪于发间,虽不算惊艳,那浮动的香气,却足以教人沉沦,如同爱情,在别人眼中未必更好,只有自己知道,各花入各眼,谁也替代不了。


海东明月锁云阴,花在月中心。

天外幽香轻漏,人间仙影难寻。

并刀剪叶,一枝晓露,绿鬓曾簪。

惟有别时难忘,冷烟疏雨秋深。

——宋·吴文英《朝中措》


海上升起明月,却无奈被云彩遮住,看到月中的影子,词人想道,那是桂花开了吧。他已经闻到了幽幽的花香,月中桂花自带仙姿,又岂是人间可能寻得的?记得当时,用剪刀剪下一枝桂花,还带着清莹的露水,为她簪在如云的鬓发上。别离后,相思却越来越深,怎忘得了她的身影,还有迷人的香气?可叹这个深深的秋天,只有冷冷的烟雾,稀疏的秋雨相伴,再也回不到从前!


一到秋天,桂花的香气就飘满大街小巷。只要有一棵桂花,空气中就尽是清甜芬芳的气息,更何况,一棵又一棵桂花树,散布在小城里,收到秋天的讯息,就争先恐后地绽放,无数朵的小花,终于汇集成了花香的海洋,锁住了一个季节的芳香。凉风悠悠吹来,走在秋天的街道,闻着甜甜的,黏人的桂花香,时光虽是凉的,但此刻,心里依然是甜的,暖的,快乐得如同孩子一样!

-作者-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菊的心里,住着芬芳一一这些唯美又暖心的句子,能融化你心中的冰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女作家丁立梅的散文作品,立刻被它清新、唯美又温暖的笔调吸引住了。于是购买了她一整套的散文集,阅读之后,口齿生香,心生爱意,就像冬眠的昆虫,被惊蛰的雷声唤醒。

今天给大家摘录丁立梅散文中那些唯美又温暖的句子,满载的芬芬,能融化你心中的冰。


1.有时候你以为你已走到了山穷水尽了,其实不然,奇迹就等着下一秒。

一一《我想养一座山》

2.做这个,得耐得住性子,还要耐得住寂寞。

一一《笔缘》

3.这世上,很多时候,苦乐自知,好好活着,才是本质。

一一《看春》

4.尘世里,我们需要的,有时不过是一个肩头的温暖,在我们灰了心的时候,可以倚一倚,然后好有勇气,继续走路。

一一《格桑花开的那一天》

5.物质的欢愉到底是短暂的,精神的折磨才是长久的。

一一《做了一回小贼》


6.世间坚守一段生命容易,坚守一段初心,却难。

一一《初心》

7.女孩子天生就有扮美的本领,即使在再贫瘠的荒芜里,他们也能无师自通,种植出美来。

一一《那些年,指甲花开》

8.贫瘠中的美,光芒绵长得足以覆盖我的一生。

一一《步摇》

9.我们互不干扰。世界安好。

一一《小鸟每天唱的歌都不一样》

10.孩子有本心。即便是肃杀的秋风,他们也给它镶上童话的金边,从中窥见生命的可亲和可爱。

一一《孩子和秋风》


11.一朵花的开放,他从来没有去征求过谁的同意。风也管不着,鸟儿也管不着,灵魂便自由了。

一一《看花》

12.纵使枯了萎了,只要一颗心,还在,一切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一一《春在枝头已十分》

13.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大抵都如此,只安静地住在自己的美好里,这才保存了他们的本性,留住了这个世界,最原始的天真。

一一《住在自己的美好里》

14.没有人介意这样的河,没有人介意这样的水,要的,只是这样一个悠闲的日子,承载难得的清净和喜悦。

一一《家常的同里》

15.我喜欢这样的告别,让人记住的不是衰落与悲伤,而是华丽与欢喜。

一一《有鸟在,春天会回来的》


16.想爱情真是一件奇妙的东西,它让七仙女连神仙都不做了,偷偷下凡来。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亦是不在意的,只要一个董郎在,便是她的全世界。

一一《有鸟在,春天会回来的》

17.花的开放,原本事件及自然的事。可贵的是,有的花却能在苦涩里,迸出生命的热情和喜悦来,如这个女人,让我敬重。

一一《女人和花》

18.地上有花,总不会辜负眼睛。天上有云,也总不会让眼睛失望。

一一《看云》

19.没有一朵菊是愁苦烦闷的,那是因为,菊的心理,住着芬芬。

一一《在菊边》

20.阳光是有味道的,那是童心的味道,是这个世界最本真的味道。

一一《阳光的味道》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和留言。

「诗词鉴赏」古诗里的葵花,永远保持向上的姿态,就像坚强的你

葵花,向日生长,生机勃勃,从古至今,它代表着新生力量。古代诗文之葵,又名冬葵、露葵,俗名滑菜。其茎叶可食,子入药。《诗经·豳风·七月》:“七月烹葵及菽”;古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皆指冬葵。因葵的叶子总是朝向日照的方向,诗文中常常以“倾心”、“向日”称之。

而向日葵约在明朝时期引进中国,最早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其中称之为“丈菊”、“番菊”、“迎阳花”。

从古到今有许多关于葵花的诗词,杜甫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白居易说:“负气冲星剑,倾心向日葵。”,宋代司马光在《初夏》诗中说:“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葵花都以昂然的生命倾注着对太阳无限的忠诚和对自然衷心的热爱,永远保持的一种向上的姿态,把背影留给黑暗的过去,而将一张笑靥朝向阳光,就像坚强你一样!

?使院黄葵花

唐-韦庄

薄妆新著淡黄衣,对捧金炉侍醮迟。

向月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

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

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

谢君实端明惠牡丹

宋-邵雍

霜台何处得奇葩,分送天津小隐家。

初讶山妻忽惊走,寻常只惯插葵花。

题华严院泽上人西韵用前韵

宋-王之道

疏帘如雾隐窗纱,虹影青红雨脚斜。

坐久清风起何处,一盆昌歜映葵花。

葵花

宋-刘安上

物性不可夺,葵藿倾太阳。

为臣兹取节,万古有馀芳。

西园和韵绝句

宋-刘季孙

雨过西园物物佳,柳风竹日映葵花。

更无人迹宜清睡,奈此池头一部蛙。

葵花

宋-刘敞

白露清风催八月,紫兰红叶共凄凉。

黄花冷淡无人看,独自倾心向太阳。

偶成

宋-吴儆

晚来一雨破炎蒸,蕉叶葵花照眼明。

稍与灯花寻旧约,却嫌庭树作秋声。

葵花

宋-刘克庄

下了江南奏凯回,曹公鞅鞅未忘怀。

争知野老门庭冷,旌节无心忽自来。

夏直

金-赵秉文

玉堂睡起苦思茶,别院铜轮碾露芽。

红日转阶帘影薄,一双蝴蝶上葵花。

鹧鸪天-戏彩堂深翠幕张

宋-向子湮

戏彩堂深翠幕张。南颸特地作微凉。

葵花向日枝枝似,萱草忘忧日日长。


门有庆,福无疆。老人星与酒生光。

殷勤更假天吴手,倾泻西江入寿觞。

纳凉萧寺

金-王涧

午昼葵花泼眼明,绿阴深处辘轳声。

燕泥吹落欺人睡,无赖薰风也世情。

雨余早起

元-方回

密树阴阴小石台,雨余更绿几痕苔。

蜗牛上到葵花顶,日出如何下得来。

清江引-西村日长人事少

元-马致远

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

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

高枕上梦随蝶去了。

庭前葵花盛开诗以赏之

明-于谦

庭院深沉白日长,群芳无处避炎光。

独将翠叶承朝露,自吐丹心向太阳。

夜短不愁花睡去,春归何用蝶飞忙。

关情相对薰风里,剩把新诗咏锦囊。

葵花

近代-连横

春梦迷离春事空,小楼昨夜过东风。

夭桃秾李皆无色,惟有葵花得意红。

闲话

近代-沈尹默

篱落荒寒色渐工,小庭疏树意无穷。

葵花惯作高秋格,不学红蕉烂漫红。


黄花柔且烈


在古代,菊花还有另一个美丽的名字“黄花”,黄花从字面意思看,为黄颜色的花朵,但在诗词中,往往指的就是菊花。菊花色彩丰富,为何单单以黄色概之呢?是黄色的菊花更绚烂,更温暖,还是别的原因?


无论如何,黄花成了古诗词里,一抹温柔又温情的色彩,别有风味。


阴森群树湿秋光,桥下溪流接草堂。

闻有客来先出候,黄花村路酒吹香。

——明·止庵法师《题画·八首其一》


茂密的树林被秋雨所湿,更添了阴凉之意,桥下溪流潺潺,不远处是草堂。听到有客人来了,主人已出来迎接,曲折的乡村小路旁,黄花绽放,酒香飘来,到底是花香醉人,还是酒香醉人啊?但都比不上朋友的盛情相待吧。


黄花,为秋天的风光增添了动人的颜色,秋景斑斓如画,而黄花虽不够热烈惊艳,却明朗温煦,如秋天的阳光。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元·白朴《天净沙·秋》

偏远的小村,被落日残霞笼罩,淡淡的烟雾里,枯老的秋树上,栖息着寒鸦,忽见空中大雁的影子翩然落下。这地方真是美啊,处处是经霜后的白草,还有被西风染红的枫叶,以及粲然绽放的黄花!



自陶渊明起,爱菊之风兴起,无论世人称之为“菊花”,还是“黄花”,都是一般的深爱。


拟买陶家地一弓,却看图画感秋风。

向来翠竹黄花圃,多在空山暮雨中。

——明·钱舜举《画黄花翠竹》


诗人想要买陶渊明家的地,为的是观赏菊花吧。现在,黄花却开在了纸上,翠竹和黄花相掩映,多好的秋日风光啊,只是这样的景致,总是在空旷的山中,潇潇的暮雨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


黄花开时,正是重阳佳节,秋意已浓,难免让人感慨。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唐·王绩《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诗人感慨道,我这个乡村野夫连时节都迷糊了,端然而坐,好像远离了尘世。忽然看到盛开的黄花,才知道是重阳节了。黄花开得绚烂热闹,在岩石旁,在溪水岸,千千万万的黄花开得如火如荼。芳香弥漫得到处都是,诗人兴致大好,采了一把黄花,为它的香气陶醉。遗憾的是,没有酒,也没有亲友一起庆贺呀!这个重阳节,是孤单的,只有黄花带来些许安慰。



黄花为重阳节增添了色彩和香气,若有酒相伴,甚好。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芳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宋·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年少时,自以为有如椽巨笔,不可一世,到如今,时光空度,境遇不佳,只剩下满怀的萧条孤寂的心绪。常常怨恨世人没什么新意,总是说着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孟嘉落帽的事,年年被提起,有什么意思呢?如果对着黄花,却不饮酒,只怕黄花,也要笑人孤寂无味了。只见鸿雁向北去,一轮落日渐渐西沉,又是一天将过去了。


春来春去,秋天亦老,在花开花谢间,时光悠悠,既轻盈,又沉重,不如从容看淡,才得释然。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

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

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宋·辛弃疾《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黄花不要说年年光阴好,你也会随着秋天一起老去啊。少女的青丝怎知岁月的无情,如果在你面前小饮,人安好,花也绽放笑颜。蟠桃结了多少桃子啊,在我家的三山岛。什么时候才能跨上回家的凤凰,身在尘世,如同沧海中一粒浮尘,缘起缘灭终是如梦一场。



黄花开时,秋天已深,对于离别的人儿来说,思念却比黄花还要多。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正宫·端正好》


碧蓝的天上,漂浮着朵朵白云,地上到处开着黄花。西风阵阵吹来,北方的大雁向南方归去。清晨只见枫树被染红了,一片片鲜红如醉。是谁将它染红的呢?是离别之人的眼泪啊。


黄花绽放,柔弱而美丽,陷入相思的人,却也像西风中的纤纤黄花啊。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笼罩,浓云密布,词人的心情也烦闷不堪。龙涎香在金兽炉中袅袅飘出。又遇到重阳节了,卧在玉枕纱帐中,夜半时凉气沁人。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后,满是黄菊的暗香盈袖。不要说不伤神,当西风卷起珠帘,那帘内的人儿和黄花一样消瘦,怎不让人 生怜?



黄花,看似柔弱,却有着高洁的品性!诗人常常借其言志。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朱淑真《黄花》


菊花有白也有红,代表着一生忠贞。它宁可在枝上老去,也不肯随风飘散,和落叶一般在秋风中轻佻地舞动,诗人既是赞美菊花,更是表明自己的心志,宁玉玉碎,不为瓦全,在任何环境里都不肯失去高洁的品格和初心。


黄花不仅素雅高洁,更有着刚烈的性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 ,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清·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在京城暂住,不觉又是中秋佳节。只见篱笆外开遍了黄花,秋天的风景就像擦拭过一般明净。四面歌声渐歇,我也终于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樊笼。想那八年在浙江的滋味,不由感怀。他们要我做一个贵妇人,这令我很不屑!虽然不是男儿,但我比男儿更刚烈,平生之心,常为了别人而热。世俗之人哪里懂我?英雄末路,难免要经受挫折,红尘茫茫,哪里有我的知音?不由得泪水打湿了衣衫。



古诗中的黄花,常是柔弱的,孤芳自赏的,带有浓烈的文人气息,而毛主席笔下的黄花,却是顽强,极富生命力,让人深受感染。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现代· *** 《采桑子·重阳》


人容易衰老,而天不会老,每一年都会有重阳节。今年又迎来了重阳,战地上的黄花分外香气扑鼻。一年一度的秋风吹得正劲朗,不是春光,却比春光还要美丽啊,辽阔的江天洒下万里秋霜!虽是在深秋,却让人看到了无尽的希望!


黄花,在秋天开满了山野,也点缀人家的庭院,那缕缕香气,让人沉醉。那看似柔弱的黄花,却又有着如火如荼的 *** ,让整个季节都沸腾起来了!也让人的心情,跟着飞扬起来了!

-作者-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野菊花,开满秋天

秋天,是属于菊花的季节。年年一到秋天,我就惦记着,菊花什么时候开呢,等菊花开了,就去赏菊。秋天看菊花,和春日赏桃花一般,意义非凡。不过,公园里,菊展上的菊花虽然品种繁多,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却再也看不到,秋天来时,故乡那漫山遍野,不挑拣地方,开得热热闹闹的野菊花了。野菊花,天生地养,无人管理,生命力却特别顽强,到了秋天,那无边无际的金黄,照亮了整个世界一般,让人难以忘怀。


时光如水,不觉已入秋。野菊感知时节,欣然绽放。


曙色起林鸦,青天明晓霞。

蒹葭晞白露,墟里带清沙。

老骥长途怯,新鸿一字斜。

不知时序晚,野菊有黄花。

——明·李先芳《义门晓行》


清晨,天刚亮,林间乌鸦发出阵阵鸣叫。碧蓝的天空上,披着绚丽的朝霞。芦苇浸染着白露,村庄与沙滩相连。老马体力不支,害怕长途跋涉,南归的大雁排成斜斜的“一”字,向着目的地前行,准备过冬。不知不觉啊,时光已经深了,看哪,野菊花又开了!那无数的金黄!


野菊花,虽然是野花,却也可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


江村篱落接平沙,野菊斑斑欲放花。

更爱一天好秋色,烂红枫叶作朝霞。

——清·宋荦《题沈石田画册次韵》


江边的村庄,篱笆建在了沙滩上,水乡特色浓郁。一丛丛野菊掩映,星星点点,就要开花了呀。这秋色真是美不胜收,野菊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花期,而枫叶红艳似醉,宛如朝霞,更是绚烂无比,枫叶红,野菊黄,谁说秋光萧瑟冷清呢?这简直比春光还要夺目啊!



野菊花从来不挑环境,水边可生,路旁可见,更是占满了秋日的山谷。这才是大自然,精心准备的一场菊展啊!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唐·王建《野菊》


荒凉的篱笆旁,一丛丛野菊挺立而出,清冷的香气,弥漫在悠悠秋水之上。诗人观赏着野菊花,忽地想起,曾经在山间也见过野菊,它生长在狭细的石缝山崖间,簇簇迎风而绽。陪伴着它的,只有唧唧鸣叫的秋虫而已。野菊花,是寂寞的,但它并不自怨自艾,反而成为了秋山最耀眼的所在!


凉爽的秋天,野菊也是乡村的常客,野菊开了,无论晴雨,秋意也浓了。


野菊秋深满意黄,一川禾黍拥人香。

悬知岁乐农无事,已见茅檐压酒尝。

——宋·饶节《过汉东》


深秋时节,野菊开得到处都是,满目都是金黄色,绚烂动人,而田野里,稻谷更是飘散着成熟的气息。遇着好的年成,风调雨顺,怎不让人欢喜呢?忙完了农事,也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茅檐下,悠哉游哉地喝起酒来,看着不远处的田地,这日子,简单却又幸福啊!



秋天,到山上去,到水边去,野菊花热烈相迎,恍然间,让人觉得,秋天是一个最热情的季节。


山径崎岖落叶黄,青松疏处漏斜阳。

鸣禽无数声相应,一阵微风野菊香。

——宋·戴炳《归途过铜官山》


山路难行,到处飘着落叶,青松的缝隙间,漏下斜阳余晖,这是黄昏时候了。山谷间既幽静,又热闹,无数鸟叫纷纷洒落,就好像在呼朋唤友地应和,一阵微风吹来,野菊花的香气,顿时让人精神一振,如同收到了青山特意备下的礼物!


野菊的香气,其实和菊花差不多,甚至更为浓烈,一到秋天,山水间弥漫着浓郁的香气,像是打开了一坛美酒,它的名字,就叫菊花酒。


草树连云绿间黄,年饥村落自荒凉。

晚蝉抱树声声急,野菊迎人细细香。

——金·祝简《检旱》


天底下,芳草秋树连着天边的云彩,青黄相间,今年年成不是很好,村庄也显得分外荒凉。傍晚时分,树上鸣蝉声声,听上去很是焦急。野菊迎人而放,飘散着细细的香气,可是此时,谁又有心思观赏呢?温饱才能思淫欲,看花,也需要有好心情加持啊!



野菊没有人种,每到秋天,却旁若无人地绽放,惊艳人间。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

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

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

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

——宋·司马光《野菊》


并没有谁种过野菊,那么野菊花从何而来呢?它不肯随野草荒芜,宁肯顶着秋霜绽放。没有蝴蝶围绕,夜间秋虫鸣叫,更觉凄清。听着虫声,闻到了野菊的香气,我这个隐逸之人,不由得离开了宴会,摘下一朵野菊,放进酒里,更觉幽情无限!


野菊花混迹于百草间,却一眼即可辨认出。只要努力开花,无论身在何处,总会得到赞赏的眼神。


离离嵓下菊,无主混蓬茅。

路断秋光隔,山明水影交。

荒丛鸣蟋蟀,寒叶挂蟏蛸。

拟访陶庐饮,柴扉何处敲。

——金·赵秉文《野菊》


山崖间野菊片片繁茂,和蓬草茅草混迹在一起。野菊占断秋光,点缀得山川明秀,倒映水间,更是好一派秋光!荒凉的草丛里,蟋蟀鸣叫不停,寒冷的树叶上,可见蟏蛸的踪迹。秋天如此美好,勾起了人的闲情逸致,真想去陶渊明所在的地方,讨一杯酒喝喝,可是到哪里,去敲响陶公的柴门呢?好花常有,知己难得啊!



野菊花开的时候,也正值重阳佳节,人们登高采菊,采的,也多是野菊啊。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宋·杨万里《野菊》


野菊远离俗世,不需要人们的赞美,但它在山野间傲然怒放,并不因为无人前来,就减少香气。在碧绿的山腰上与野菊相逢,折下一枝来,细细欣赏。野菊花怡然中透着野性,好像在嘲笑时下某些人,喜欢菊花不过是随波逐流,做做样子罢了!是的,喜爱应是源于内心,而不是跟风,附庸高雅。


懂得欣赏野菊花的人,也总是喜欢清幽平淡的生活,人与花,往往也有相似之处,因此觉得分外亲切。


熠熠溪边野菊黄,风前花气触人香。

可怜此地无车马,扫地为渠持一觞。

——宋·史铸《野菊二首其一》


溪边开着灿烂的野菊花,金黄夺目,西风吹拂,花气浓郁。这里没有车马行人,十分清静,特地清扫一番,一边观赏野菊花,一边饮酒,其中的乐趣,又何必为旁人道?



喜欢野菊花的人,也会采下野菊,郑重地供于瓶中,并不认为,它是上不得台面的野花。在喜欢它的人眼里,它就是最美的,值得被珍视的。


爱此荒郊菊,著花殊未迟。

自营淡生活,肯傍小藩篱。

无意酬佳节,从渠笑丑枝。

轩窗劳点缀,相对有深期。

——现代·黄仁基《得野菊数枝供之瓶中》


我特别喜爱这来自荒野的野菊花,看它开得真好。生活平淡,也可以快乐,做人,也可以有野菊的态度,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欣然绽放。采来野菊, *** 瓶里,放在窗下,日日与野菊相对,就像好友相伴,虽无言,却也满含深情,不说亦懂得。


遥想故乡,这个时节,野菊花开得如火如荼,溪边,碧清的秋水倒映着金灿灿的野菊;山间,野菊像一道道溪流,奔流而下,冲破了青山原有的色彩;而马路旁,田塍上,房前屋后,野菊花总是不经意间闯入人的视线,这一开,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好像秋天永远不会结束。趁着晴好的天气采野菊,那阳光都是菊花味儿的。野菊花晒干了,用来装进枕头里,这就把整个秋天,都装进了梦里,那香气,又会将睡梦中的人,带到山上去,带到水边去......

-作者-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诗九题,咏尽风霜高洁!

① 《赵昌寒菊》

(北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② 《过菊江亭》

(明)于谦

杖履逍遥五柳旁,一辞独擅晋文章。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③《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④《咏菊》

(宋)杨万里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⑤《菊花》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⑥《饮酒 · 其四》

(东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⑦《九月十日即事》

赞美菊花的佳句,赞美菊花的傲骨的名句-第1张图片-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⑧《寒菊 /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⑨《醉花阴 · 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标签: 赞美 菊花 佳句 傲骨 名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