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北京当地时间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北京时间日历记事久久时间网,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北京当地时间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北京时间取自哪里
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的地方时间,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的地方时间,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东八区包括的范围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以东经120°为中心线,东西各延伸7.5°,总宽度为15°的区域。
而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即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5个时区)授时台必须建在地理中心地带,从而也就产生了长短波授。北京时间与北京当地时间是两个概念,北京时间的发播不在北京,而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处于东七区)。
中国科学院授时中心台本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中国科学院授时中心授时部(二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两地虽处于东七区,但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负责发布北京时间,而非当地的地方时。
二、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有什么不同
北京时间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境内(大陆、港澳、台湾)均采取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即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威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是指以区时来划分的,北京时间属于东八区时间。北京的地方时是以所在经度划分的,其所在经度为116°E。北京的地方时是指其所在经度116°E的时刻。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东八区)的地方时间。
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知道一个地方时可以算出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东经120度地方时)是9点整时,北京地方时(东经116.4°地方时)大约是9:14分。
全球分为24个时区,中国时区横跨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等五个地理时区,北京处于东八区,所以把北京时间定为全国统一时间标准。因此,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是一样的,只有位于东八区以外的地方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不一样,但是全国统一时间都是用北京时间来表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时间
三、北京在哪个时区
北京是处在东八区,但东八区的标准时应是东经120度地方时,并不是真正的北京地方时(北京的经度大约在东经116度左右),我们所说北京时间实际是以北京作为东八区地方时的代表来着。
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的地方时间,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
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东八区包括的范围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以东经120°为中心线,东西各延伸7.5°,总宽度为15°的区域。
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即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5个时区)授时台必须建在地理中心地带,从而也就产生了长短波授。“北京时间”与“北京当地时间”是两个概念,“北京时间”的发播不在北京,而在陕西蒲城。
1949年之后,中国将“中原标准时间”改称“北京时间”,并在全国(大陆、港澳、台湾)统一使用该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在西安测量并发播,但西安时间并不能代表全国标准时间,西安位于东七时区,地理经度为东经108°56′。
北京地处东经116度左右,属于东八区.计算某地所处时区的 *** 是:用当地经度除以15后,再四舍五入为整数,这个整数就是当地的时区数.比如:东经127度,按照上述 *** 计算后,得到8,因此东经127度属于东八区;而东经128度,按照上述 *** 计算后,得到9,因此东经128度属于东九区.上述计算 *** ,对应的是理论时区,实际上各国使用的时区及对应时区范围与理论时区都有一定的出入.比如:中国虽然在理论时区上地跨五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但实际上,为统一时间,都使用首都北京所处时区(东八区)的区时.
四、北京时间是以哪个城市为准呢
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所制定的中国标准时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发播。然而其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八区(东经120°)的地方时间,因此北京时间的发播地并不在北京,而在陕西蒲城。
20世纪70年代末,陕西天文台通过国产原子钟建立起国际通行的原子时系统;80年代,长波授时台系统也在蒲城建成,精度比短波授时提高1000倍、达到微秒量级,并在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后来为避免授时长波对原子钟校时计算的干扰,全台分设台本部和授时部两部分。台本部包括时频主控系统、科研实验室、天文观测站和领导管理机关,迁驻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授时部(即二部)为长波和短波授时电台,则仍留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上世纪60年代初,需要在内陆腹地建一个专门的授时台站,当时选派了大量人员进行选址,最后选定陕西。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陕西位于中原,略偏西,地处我国心脏地带,发播出来的信号可以覆盖我国主要城市。陕西自然屏障保护较好,有秦岭遮挡,授时台建在这里相对安全。
1、我国虽然跨越5个时区,但是主要跨越三个时区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跨越5个时区,但是主要还是位于东六区、东七区和东八区这三个时区内。
建国以后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时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的经度(116°23′17)所决定的地方时,而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战时指挥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统一时间。事实上,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所使用的就是中原标准时间(也就是东八区时间,那个时候中国也有五大时区,长白时区、中原标准时区、陇蜀时区、新疆时区和昆仑时区)
3、解放战争以后,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具有象征意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改北平为北京。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率先使用“北京时间”报时,此后西安、成都等地也纷纷宣布改用北京时间。到大约1953年,全中国除新疆和 *** 外,实际上都已使用东经120度标准时,即北京时间。在全中国实行统一的“北京时间”,对于国家统一也有着象征意义。
4、便于工作和管理,节约公共资源
人们每天上下班、进行商业交流、进行工农业生产,大家时间统一,便于管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比如全国很多时区,如果你去了另一个时区,你的手表就需要调整,火车站和机场下来的人,大家都需要调整手表,这个不仅麻烦,还浪费精力,同时还考验智商。
五、北京时间到底是中国哪个地方的时间
北京时间指的是陕西蒲城(处于东七区)的时间。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东八区)的地方时间,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威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
而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即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5个时区)授时台必须建在地理中心地带,从而也就产生了长短波授。“北京时间”与“北京当地时间”是两个概念,“北京时间”的发播不在北京,而在陕西蒲城(处于东七区)。
中国全境(大陆、港澳、台湾)均采取北京时间(UTC+8),但在大陆的新疆、 *** 等地, *** 机关、企事业单位作息时间等虽然用北京时间来表示,但也比其他各省相差,如中国电信的长途 *** 优惠时段,在新疆、 *** 推迟两小时走
我国现代无线电授时最早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负责,而后由上海天文台租用邮电部的一个短波无线电台发播。然而上海偏居东南一隅,发播信号无法覆盖全国范围,难以适应当时国家的需要。因此,科学院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论证,在1966年将台址选在了陕西蒲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时间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北京当地时间和北京时间日历记事久久时间网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