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名的路,上海网红打卡街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33 0

大家好,关于上海有名的路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上海网红打卡街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上海路名,上海路名大全
  2. 上海有什么著名的路
  3. 上海最值得去的五条马路
  4. 上海的道路名称为什么那么多其他城市的名字。
  5. 上海必逛的十条马路

一、上海路名,上海路名大全

上海路名有爱国路、安边路、安波路、安德路、安汾路、安福路、安国路、安化路、安澜路、宝昌路、宝联路、宝林路、宝祁路、宝山路、宝通路、宝杨路、宝源路、保德路、保定路、保屯路、北艾路、北宝兴路、北海路、北虹路、北京东路、北京西路、北石路、北苏州路、北张家浜路、本溪路等。

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21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89.43万人。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约6000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别称申。晋朝时,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1292年,元朝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2022年9月27日,经世界技能组织召开全体成员大会投票表决,中国上海获得2026年世界技能大赛主办权。2021年,上海入选2021全球城市500强前十名单。

二、上海有什么著名的路

上海著名的路有衡山路、福州路、绍兴路、淮海路、南京路步行街

衡山路始建于1922年,曾与上海市著名的荣乐东路、南京东路齐名,由法公董局修筑,是法租界著名的贝当路,1943年10月更名为衡山路,整条街全长2.3公里。衡山路南接商业中心徐家汇,北邻时尚购物街淮海路――是两大繁华区域间的幽静而高雅的通道。

上海有名的路,上海网红打卡街-第1张图片-

上海市福州路被誉为“中华文化之一街”,散布有上海书城(福建中路口)、古籍书店(近福建南路)、上海外文书店(近山西南路)、科技书店(河南中路口)等多家大型书店。

绍兴路是中国上海市黄浦区西部的一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瑞金二路,西至陕西南路。长480米。宽12.3米到18.5米。绍兴路原名爱麦虞限路(Route Victor EmmanuelⅢ),1926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以意大利国王名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租界时改名绍兴路。

淮海路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区域,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与南京路并肩齐名,如果说南京路是上海商业的象征,那么淮海路则更多得表现为一种品位、一种风格。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它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横跨静安、黄浦两区,全长5.5公里,以 *** 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1945年,国民 *** 从列强手上回收所有租界后将南京路改名南京东路,静安寺路改名南京西路。

三、上海最值得去的五条马路

1.长乐路:长乐路这里真的是非常有趣,非常值得一逛哦,首选长乐路两边全部都是小店铺,都是一些极具个性的商品,因此长乐路有非常多的潮牌和知名的设计师,所以非常值得你来漫步一下哦。

2.思南路:思南路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思南路两边有高大的法国梧桐树,这里充满了沧桑感,梧桐树下就是漂亮的花园洋房,整个环境非常的舒适,而且这里还是众多名人居住地,比如说孙中山,周恩来,张学良都在思南路的洋房中居住过。

3.华山路:华山路在一百多年前就是一条非常热闹的街区,因为这里是去静安寺的必经之地,所以人流众多,华山路两边的建筑很有特色,非常值得你停下来慢慢的欣赏,尤其是华山路的弄堂,有上海生活的历史底蕴,尤其是晚上在这里漫步,真的是非常舒服惬意。

4.武定西路:武定西路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区了,可以说武定西路因为一个人而知名,那就是武定西路1375号,这里曾经是张爱玲居住过的地方,因此武定西路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多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文艺浪漫,当然这里洋气的公寓也很有年代感

5.安福路:安福路是上海值得漫步的5条老街之一,安福路这条老街非常短,但是极具特色,因为这里是上海文艺腔的起源地之一,安福路的话剧非常有名,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因此这里充满了艺术气息,外加上出色的建筑风格,在这漫步真的是非常的舒适。

四、上海的道路名称为什么那么多其他城市的名字。

谁给命名的啊?怎么用那么多国内其他城市的名字来命名道路?

上海的街道名称的命名,有如下几种来由:

英租界开辟之初,路名随意而取。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为整顿租界内路名各持所见。最后双方妥协,决定用中国省名和城市分别命名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马路。1862年5月5日,英国领事麦华陀发布了《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制定了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称命名,东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原则。之一批命名了19条马路,租界的执行官们为了纪念《南京条约》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把派克弄命名为南京路,原来的领事馆路则被命名为中国首都的名字:北京路。

但上海人一度拒绝外国人定下的这些路名,把南京路叫大马路,而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则被依次唤做二、三、四、五马路,后又把较短的北海路叫做六马路。直到1949年后,才统一接受外国人定的上述路名。

其中有一个例外。广东路是东西向,却取了省名。因为当初起名时都用英文,这条路改为“CantanRoad”,此词在早期中外交往中既可理解为“广东路”,也可理解为“广州路”。初命名时本意是“广州路”,中国人则译成了“广东路”。

上海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地区,市政建设也深受其影响。1912年修筑道路时则命名了汉中路、满洲路(今晋元路)、蒙古路、新疆路和***路。取意于中华民族是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共和的国家。原“总统路”改为“共和路”,南川虹路沿苏洲河一段改为“光复路”,东段改为“国庆路”,新闸桥改为“大统路”。

民国初期,上海的民族资本发展很快,又较多地聚集在闸北地区,为了表达振兴中华、民族昌盛的愿望,则把新辟道路命名为中心路、永兴路、中华新路、鸿兴路、华盛路、华昌路、民立路、民德路等等。

现在上海五角厂和江湾一带的路多以“民”、“国”两字当头。因为民国时期有一个“大上海计划”,在道路建设上规划以五角厂为中心,成放射状向四周修建五条主干道,各干道间有支路相通。其中凡与淞沪路、黄兴路平行的,均用“民”和“国”字为路名之一字,如:民庆路、民约路、民彝路、民壮路、民府路、国和路、国京路、国济路等;凡与翔殷路平行的,用“政”和“府”取路名之一字,如:政纪路、政法路、政本路、政熙路等。后因日本人入侵上海,“大上海计划”停止了,“府”字头的路一条也未修成。

五、***市***的少量调整和更改。

抗战胜利后,******把“复兴”、“建国”、“中正”等名用于路名:为了纪念民国功臣,还以“林森”、“其美”、“英士”等人名命名了一些道路。

六、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仅对少数道路名称作了更改,仍沿用以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的准则。

1979年,上海建立了市和区县两级地名管理机构,进行了地名普查和命名工作,作了很大的修改。主要是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把原来的一些路取消了,又增加了一些新路;同时,由于浦东新区和其他开发区的建设,新增加了几百个居民区,道路数量迅速增加。这些道路都以有新时代气息的名称命名。

综观上海地名命名历史,可见四条经验:1、尊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让地名成为各时期的鲜明纪念;2、尊重“洋人”的参与,不完全否定外国人留下的地名;3、以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为主,也不排斥适当用一些人名做地名;4、改革时期一定要有体现改革精神的新地名。

随着上海城市的不断发展,市区面积扩大速度惊人。路名需求更加丰富,相应的规则就只能以一个大概的原则而行。这个原则就是尽量以国内的地名为路名,而且被命名的地区在全国的位置应该大致相当于这条路在上海的位置,同时不影响原有的主要道路。这也许是一种表达举国融融、四海一家的方式,并附带削弱上海人的本位意识。只是,在这份表达欲过于强烈时,地名应有的地域色彩也会剥离。东西向马路以城市命名,南北向马路以省份命名,遂使得南京路、延安路或福建路、山东路云云,不见得比纽约第五大街或第十六大街更具个性。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上海市区边缘出现了地区路名集群这样一个有趣状况,同省的地名在地图上被集中在一起。西南角上出现“钦州路”、“柳州路”等(分别都是广西地名),东北角则出现“鞍山路”、“双阳路”(东北地名),正北方则有“呼玛路”、“呼兰路”(黑龙江地名)。

事实上这一规则在上海沿用时间很长,但是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大该规律一直在起作用,同时新的命名又要考虑到不影响原有路名,因此有些地区在地图上离得很近,而在上海又离得很远,出现了多个东北集群等有趣状况。最典型的就是虹口区的赤峰路、多伦路等原上海市区的东北角,现在基本处于应该叫“上海路”或者“连云港路”的位置,非常有趣。

有安徽的好事者以此为据向上海市图书馆提问:为什么在上海没有一条安徽路呢?振振有词的。

这个问题让上海图书馆的同志有些为难,我的主观臆测是,在有可能命名“安徽路”的地方,一直没有出现一条需要命名的马路。要知道考证为什么没有“安徽路”,比考证为什么有条路叫“安徽路”更难。

实际上,起名字总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哪条马路是生来就一定要叫某个名字不可的,而用来命名马路的省名,也不是只缺了安徽一个。

浦东开发后最受益的当属陆家嘴一带(陆家嘴相传为三国时东吴大将陆逊的原籍所在),一些并不出名,经济也不很发达的山东地名成了上海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比如博山、乳山等。

1990年代以后的发展突然让人们发现路名原来可以是一种无形财富。上海市地名办的负责人说,上海本没有宁夏路,宁夏***自治区主动申***名的,宁夏的广夏集团、宁夏枸杞等著名品牌企业和特色产品也就顺理成章的进驻了宁夏路,为在上海市场大展手脚打开突破口。

在云南开远市的要求下,又有了开远路。市地名办的人士说,现在一套崭新的路名命名办法正在实施之中。一些路名开始披上炫目的时代色彩:如世纪大道、五洲大道等;而张江高科技园区出现了一批李时珍路、牛顿路等科学家的纪念路,似乎标志着这个地区的高科技含量。

路名无言,却几乎是我们政治、社会生活演变过程的显示卡。而任何一项试图穷尽地名意味的努力,也就难免成为美丽的愚蠢。地名标识出一个个个体生命或城市生命的车站,不管我们曾作过逗留还是呼啸而过,我们都已进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缠结之中。

五、上海必逛的十条马路

上海必逛的十条马路分别是:建国西路、永嘉路、思南路、巨鹿路、武康路、富民路、延庆路、衡山路、愚园路、山阴路。

建国西路建国西路是中国上海市跨徐汇区和黄浦区的一条呈东西走向的街道,全长约2500米,道路的东段在1912年曾被划分至法租界内,目前沪上之一石库门里弄步高里就位于这条路上,同时私密洋房、特色买手店更是不少。

永嘉路是一条连接着瑞金二路与衡山路的马路,也是一条长约2000米跨越黄浦区和徐汇区的道路,沿线分布的如孔祥熙住宅、宋子文住宅、西爱咸斯花园等充满历史情调的建筑,十条浪漫幽静的马路。

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是一条建于1914年的道路,街道的两边有许多栋上世纪二十年代建造的法式花园洋房。有思南公馆、梅兰芳寓所、福星公园、周公馆等著名历史建筑,同时各类特色餐厅与网红店也纷纷在此集结。

巨鹿路是一条跨越黄浦区和静安区建于1907年的道路,是一条长约2290米连接着金陵西路和常熟路的通道,而这里作为魔都必打卡的十条道路之一,沿线分布着从本帮到异国料理多个充满小资情调的餐馆或摊贩,是吃货们的更爱。

如果你只去一条上海的马路,那就去武康路吧~武康路是一条建于1907年位于上海徐汇区的道路,一到站就能看到武康大厦,因沿途保留有14处优秀历史建筑,37处历史建筑因此被称为是浓缩了上海近百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富民路是一条位于上海市区中部,跨越静安和徐汇两个区,建于1913年的道路,曾是法租界内著名的古拔路,民国23年改名呈富民路,这条道路上因有着浓厚的海派风情和时髦的店铺而成为上海著名的十条网红马路之一。

这条位于上海徐汇区的道路长约500米,始建于1919年,道路上汇集了众多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老公与、欧式花园洋房和新式里弄,是一条记载着上海百年历史,却幽静高级的道路。

衡山路是一条建于1922年南京东路和荣乐东路齐名的马路,这里过去叫贝当路,1943年更名衡山路,而目前这条2.3公里的幽静高雅的通道因两侧繁茂的法国梧桐,充满浓郁异国文化气息的高档欧陆建筑,使其成为上海著名的休闲娱乐一条街。

愚园路是一条连接着静安寺与中山公园的马路,跨越了静安与长宁两个区域,马上上汇聚着充满欧洲复古风情的老洋房、历史建筑、公寓、里弄住宅、商店,环球世界大厦和百乐门影剧院也位于这条路上。

山阴路是一条位于上海虹口区,呈南北走向的道路,因聚集着多处名人故居,有着上百年租界历史,汇集了较多的体现出浓厚海派文化的建筑,因此目前这一代已经被开辟为世纪历史文化风貌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市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上海 打卡 有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