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特产小吃,铜陵特区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21 0
春游江淮请您来 | 铜陵郊区乡村游“不得不”吃的美食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味道,美食的好味道尤其能勾起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的美食也总能吸引一方人。梁实秋先生“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写出了《雅舍谈吃》。汪曾祺先生在《故乡的食物》中借故乡荠菜、炒米、虾子豆腐羹等,表达对自己故土和童年往事的追忆之情。下面就让铜陵郊区一些“不得不”吃的美食,来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对铜陵独特的情感记忆和味道。



一、炒粉粑

铜陵特产小吃,铜陵特区-第1张图片-



炒粉粑在郊区周潭镇乡间是一份充满乡味乡愁的民间美食。它是用铁锅炒过的米粉做成。

*** 过程:先准备好粑馅,再取适量炒米粉用开水冲泡、揉成米粉团。揪一个米粉疙瘩放双掌心搓圆、拍成椭圆形且厚薄均匀的粑皮,装进粑馅拍扁、压薄放进热油锅煎烘成焦黄色就可食用了。



二、攘乌鱼



攘乌鱼是郊区周潭镇一道极具特色的菜肴。

*** 过程:攘乌鱼的食材一般选2至3斤的野生黑鱼,活杀、洗净,斜切成片状,鱼片须厚薄适中、大小相宜。片好后加入盐、白胡椒、黄酒、葱、姜段等调味品进行腌制,10分钟后将鱼片逐个堆平,抹上蛋清,以五花肉肉馅卷成圆卷,入锅清蒸20分钟。起盘,以蒸鱼卷的汤计加淀粉,勾薄艾淋在鱼卷上即成。



三、华鱼三吃



华鱼多生活在池塘和湖泊等淡水中,其在铜陵内湖居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且肉质细嫩,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为食补佳品。 *** 过程:常见有红烧,白汤,剁椒,烤制。因当地人口味清淡,红烧和白汤为主要吃法,鱼头鱼尾白汤加入农家莴笋,去腥解腻。红烧多为鱼身,香浓鲜辣,美味可口。



来源:区文旅体局 戴姝丽

去安徽铜陵旅游回来后,说说我的看法

去安徽铜陵旅游回来后,说说我的看法

在一个晴朗的春日,我决定去安徽的铜陵市度过一个难忘的周末。铜陵位于中国东部,濒临长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领略了铜陵的风采,还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深刻的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铜陵旅行后的看法,包括我所见所闻以及对这座城市的印象。

一、自然景观

铜陵市位于江南丘陵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我首先前往了铜陵市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白马山。白马山是一座海拔约800米的山峰,山上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壮丽的瀑布。登上山顶,我可以俯瞰整个铜陵市的美丽景色。这里的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还体验到了山林的宁静。

此外,我还参观了铜陵市的独岭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湖泊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在这里漫步,我感到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中。这个公园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放松和远足的场所,也让我更加珍惜大自然的美丽。

二、历史文化

铜陵市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次旅行中,我参观了铜陵的一些历史古迹,其中包括铜陵博物馆和天柱山寺庙。

铜陵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铜陵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在博物馆中,我了解到铜陵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冶铜和铜器制造中心,这里的文化传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博物馆中的展品包括青铜器、瓷器、书画作品等,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历史。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天柱山寺庙。这座古老的寺庙坐落在一座山峰之上,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寺庙内有精美的佛像、古老的建筑和宁静的庭院,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宗教氛围和文化传承。

三、矿产资源

铜陵市是中国著名的铜业城市,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在我的旅行中,我有机会参观了一家铜矿企业,了解了铜矿的开采和加工过程。这次参观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铜陵在中国铜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矿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参观铜矿企业还让我了解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对于矿业行业的重要性。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包括废水处理和植被恢复,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个经验让我更加关注环保问题,并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地球资源做出贡献。

四、美食和文化

在铜陵旅行期间,我还有幸品尝了当地的美食。铜陵的美食以江南特色为主,包括各种口味的小吃和传统的家常菜。我尤其喜欢尝试了当地的鲜鱼和豆腐料理,它们的味道鲜美而独特。

此外,我还观看了一场传统的地方文化表演,包括舞蹈、音乐和戏剧。这些表演展示了铜陵丰富的文化传统和艺术氛围,让我更加了解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五、人民和社会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铜陵市的人民。我在旅行中遇到了很多友好、热情的人们,他们乐意与我交流,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这次旅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中的人情味和社交温暖。

另外,我还了解到铜陵市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

著的成就。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交通便利,教育和医疗资源充足,这些都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努力。

总结

在安徽铜陵的旅行中,我不仅领略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还了解了这座城市在矿产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努力。这次旅行让我对铜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大自然和文化传统。铜陵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城市,我期待着再次前往,继续探索它的魅力。通过这次旅行,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这个多元而丰富的国家,以及不同地区的独特之处。我相信,旅行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更佳方式之一,我将继续探索世界各地,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铜陵十大特色美食

1、枞阳大闸蟹

白荡湖大闸蟹是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白荡湖的特产。枞阳白荡湖大闸蟹以其个大、色鲜、味美、品质纯正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誉满海内外。

白荡湖地处安徽枞阳县境腹部,西南距县城21公里,跨金社、项铺、会宫、官桥、ou山等乡镇,西连竹子湖,南为破罡湖,东连章家赛,是枞阳县更大的淡水湖泊。白荡湖水面宽阔,烟波浩渺,碧水连天。白荡湖盛产各种湖鲜。除了湖边的莲藕、菱角、芡实、茭白、芦苇以外,湖内的大闸蟹、鱼、野鸭等更是不胜枚举。

白荡湖大闸蟹的特征:外观。背面呈青色,腹部灰白色,黄毛金爪,背部覆盖坚硬的背甲。雌成蟹腹部呈圆形(团脐),雄成蟹腹部为狭长三角形(尖脐),附肢为一对大螯和四对步足。鲜活程度。色质清晰,外壳、螯足、步足完整,行动敏捷。气味。具有淡水大闸蟹特有腥气。口味。蒸熟后食用,鲜而不腻,肉质滑嫩、爽口,食后留有余香。

2、枞阳粉蒸肉

人们把大米加八角、桂皮等香料炒熟后研磨成粉,将五花肉切成厚片浸渍上辣椒油、酱油,再加白糖、料酒、味精等调味 品,然后倒入米粉拌匀,再将粘满米粉的肉一片片叠在碗内,上笼蒸熟至烂,吃时将肉扣在盘内即可。有的在肉内又拌入适量豌豆,使菜有粉香,又有碗豆清香,荤素鲜腻,别有风味。

米粉蒸肉制法:

1、将猪肉洗净切成厚1公分以下片,放在盆中,用盐、绍酒、酱油、糖、甜面酱、葱末、姜丝、五香粉和香油拌匀待用。

2、把大米洗净,沥干水分后,在炒锅中用小火炒成微黄色,取出晾凉后,擀成粗颗粒米粉。

3、把米粉倒入猪肉盆里,加少许水,让米粉湿润,使每片肉都能裹上厚厚的米粉,肉皮朝下,逐片码在碗里,放入蒸锅里蒸熟,取出扣在盘里即可。

附:

猪肉要新鲜,一定要收拾干净;拌猪肉时可加入少许腐乳和腐乳汁;蒸猪肉用的碗,以能码下所有的猪肉片为好,成菜后才好看。

3、月亮牌茶干

月亮牌茶干是安徽省铜陵市的特产。“月亮”牌系列茶干是经传统纯手工及现代化设备结合 *** 而成;产品主要以优质大豆为原料,豆制品更是以其营养丰富,价廉物美,老少皆宜而成为人们的日常绿色休闲的营养食品更是普通消费者餐桌上的可口美食。

4、大肠面

大肠面的 *** *** :

1、红面线洗净,以清水泡软;蒜头洗净切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时随即捞起沥干油脂,即为蒜酥,材料B调成太白粉水备用。

2、大肠翻面用面粉搓揉洗净后,与水、葱、姜、八角及酒一同焖煮30分钟后,捞出沥干并切片备用。

3、另取一深锅,倒入大骨高汤煮至滚沸时,加入作法1的红面线、蒜酥及材料A的竹笋丝、猪油一同焖煮15分钟后,以太白粉水勾芡成浓稠状,食用前加入乌醋、蒜泥、九层塔即可。

5、鸡汤面

鸡汤面最重要的就是鸡汤啦,好的鸡汤当然要用好的鸡。更好的鸡就是小时候外婆养的走地鸡,不是养殖场那种机械化养出来的鸡。如果认为太奢侈了,可以选择不是很肥的鸡。把鸡清理干净下水煮一到两个钟头就OK了。煮的时候可以放些大料。要是不喜欢大料的,可以放一些葱段,姜段和几颗花椒。

面的种类有很多。就家庭来说用一般的挂面就可以了。有条件的也可以用手工擀出来的面。把面放到水中煮,等到煮开后往锅里浇上一小碗水,再煮到水开就OK了。

6、南湖对虾

菜系:徽菜

口味:椒麻

价格:40-80元

特色:此菜虾身金黄,尾带红亮,形状美观,松脆鲜香。

原料:

对虾500克,鸡蛋清50克,淀粉(玉米)15克,葱白50克,黄酒15克,盐3克,椒盐15克,甜面酱30克,香油100克。

*** *** :

1.将虾洗净,剥去壳和身壳,留下尾壳。剥完后放在碗里,加盐和黄酒轻轻拌匀。

2.鸡蛋清放在碗里,加干淀粉搅匀成蛋清糊,待用。

3.炒勺置中火上,下芝麻油,烧至五成热,用双手拿着两只虾尾,沾一层蛋清糊,然后将虾背靠背的粘在一起,下锅炸(每次下四五对)至浮起后捞起。

4.用旺火将油烧至七成热,将对虾全部下勺复炸至金黄色时捞起。

5.装盘时,将对虾尾向外,摆成一圈,然后再一圈一圈向上摆,底大小成宝塔形,撒上花椒盐。

6.上桌时,随带葱白段和甜面酱各1小碟佐食。

7、铜陵酥糖

铜陵酥糖别名“顺安酥糖”铜陵顺安酥糖是铜陵待客少不了的佳品。铜陵酥糖有的抹不去的香甜回忆。提起铜陵顺安酥糖时,人们总是喜欢说:“成块不散,入口即融化,这是顺安酥糖独特的好处,别的地方产的酥糖是做不到这样好的。”有名的地方土特产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铜陵县地方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早在自唐代顺安设立“临津驿”开始,铜陵“顺安酥糖”即声名远扬,畅销铜陵本县及周边地区。芝麻、面粉、白糖,这3样是酥糖的主要成份,4块酥糖装成一包,这种纸包装是那样的简单朴素但是却有的抹不去的香甜回忆。有的上千年的历史铜陵顺安酥糖,虽然经历千载岁月,顺安酥糖的传统 *** 工艺仍然代代沿袭相传。到新中国成立后,顺安酥糖全部由顺安供销社负责生产和销售,供销社有自己的作坊,基本上是手工 *** 。业。精通传统 *** 工艺的师傅们一丝不苟地指导着,使顺安酥糖始终保持着其原有的风味和上乘质量。1984年,顺安酥糖获得安徽省供销社系统甲级产品称号。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顺安酥糖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120吨以上成为安徽省甲级酥糖生产基地。

8、枞阳麦陇香墨子酥

安庆糕点名坊“麦陇香”的传统特产。 *** 须经过九道工序,精心配料。主要原料是上等黑芝麻、小磨麻油、精细白糖等。产品形同乌墨,油而不腻,香甜爽口,具有润肺补肾利肝等功效,老少皆宜。曾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和安徽省优质产品奖。

9、油炸毛豆腐

大通有一道很有名的小吃——油炸毛豆腐。俗话说:“徽州毛豆腐,打个巴掌都不吐”。随着“嗒笃笃嗒”节奏清脆的竹板敲击声,香味四溢,吃法别致的徽州毛豆腐担子,总是围满众多食客。他们围着担炉子,眼看一条条长满茸毛的毛豆腐被放入平底热油锅,顿时传来“丝啦,丝啦”声,接着,豆香扑鼻而来,情趣无穷,能不馋?于是,一双双筷子伸向锅中,一条条煎得嫩黄似虎皮的毛豆腐被夹进嘴里,“好烫人”、“好鲜香”、“好爽口”的评价声不断传出。

据悉,毛豆腐的 *** 十分讲究。它先用优质黄豆制成质白光洁、柔韧滑腻的豆腐坯,然后切成约为12×6×3厘米的条,稀少地撒上盐花,再放入湿温适当的木笼竹条上,用木板厚布盖好,过了4至6天,当豆腐发酵表面长出茸毛来,就成了。

10、椒盐猪手

椒盐猪手是大通风味小吃之一。蹄掌部的肉筋油润发亮,一根大骨头横亘在肥腴柔软的肉中,皮是焦焦脆脆的,所有的调料都预先腌进去了,连后期需要加的黑胡椒粒也在上桌前帮你洒好。这猪手咬上去非常筋道,牙齿与肉筋零距离接触,能感觉到有弹性的“拉扯感”,味道“周到”地全部渗入。面对这么好吃的美味,我保证,两个人能在短时间内把几整只消灭。

关于古镇的美食记忆,希望你与我一起传承...


大通是一座千年古镇,在水路运输为主要交通手段的历史年代,大通既是四面八方前去九华拜佛人的必经之路,也是全国商贸交流集散的经济重镇。古镇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样,饮食文化也颇具独到之处。



张国平摄


早在明代,大通就是一块“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漕运、盐务、商业繁盛发达的集镇。到了清朝和民国前期,大通更加繁荣昌盛。并成了安徽省四大商埠之一,也就是我们口中家喻户晓的“小上海”。大通的饮食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空前繁荣,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风貌。




铜陵白姜历史悠久,春秋时就有种植,宋代就被封为贡品,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祖传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匠心 *** 而成,生产出的产品既保持了姜的传统风味,又达到了现代人的口感需求,具有脆嫩爽口,口感清新,在品味生姜中感受姜的芬芳。



铜陵大通小磨麻油郁香、纯正、自然,是土生土长的地方特产,在我国长江流域久负盛名,一直是迎来送往的馈赠礼品,始创清朝皇太极年间,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大通小磨麻油以本地黑芝麻为原料,因以芝麻为原料,故称"芝麻油"。大通小磨麻油选料考究, *** 精良,天然原汁,消毒严格,保质保期,油色棕红,香味浓郁,"有滴一滴十里香"之美称,是铜陵地区一种传统的风味食品。



大通茶干是当地一种风味独特的传统风味食品,它形方如牌,体薄如纸,色艳味浓,鲜美耐嚼。大通茶干早在明朝就开始生产,它是根据徽菜特色研制出来的,做法讲究,筛浆网布眼细,每块干坯用纱布包裹,上板压紧。然后将白干子放进冬菇、八角、甘草、冰糖和原汁酱油配制的汁水里泡八个小时,再放进锅里煮,待捞上来后再拌上麻油。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过大通茶干,从此大通茶干的身价便扶摇直上。




魤鱼,大通当地人称其为“华达子”,又因为鱼身修长婉娜多娇,于是有了美人鱼之称,也有人说魤鱼是热情的形象和化身。此鱼做汤醇香可口,醇香魤鱼汤就是大通当地的一道名菜。




大通名门望族“佘氏家族”,曾在明代出过一个与汤显祖齐名的文学家,佘翘。

他一生不仅勤奋好学,还著有《量江记》等多部名作,他也一直保持着节俭生活习惯。大通人说佘翘天性聪颖,四岁即能授书成诵,是因为他一直喜欢大通的清煮小杂鱼的缘故,吃鱼会让人变得聪明的说法也因此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大通镇,随着时代变迁,散发着蓬勃生机,作为一座古镇,传统的生活轨迹也从来没有因为发展而消失。


在巷子里,在老楼里,尝尝大通的美食,坐在江边,听听小曲,看看来往的船只。我想,记忆更多是藏在味觉里的,是故事,是情怀,是尘封的老城时光,是道不尽味蕾享受。


关于古镇的美食记忆,希望你与我一起传承…



编辑|胡冰琦 设计|鲁梓昕

审|周圆 张敏 终审|孙斌

来源|铜陵大通古镇风景区



<

来安徽铜陵度假,被这座城市的物价惊艳到!值得其他省市学习

来安徽铜陵度假,被这座城市的物价惊艳到!值得其他省市学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度假休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不少人选择去一些热门的旅游城市,但有时高昂的物价却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近年来,中国的一些城市开始注重物价的控制,为游客提供了更为经济实惠的旅游选择。安徽铜陵就是其中之一,它以其惊人的物价水平吸引了大批游客,让人不禁感叹其他省市可以从中学习的地方。

## 铜陵之行:一场物美价廉的度假之旅

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铜陵市,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而闻名。这座城市坐落在长江之滨,拥有壮丽的山水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然而,令人惊喜的是,铜陵的物价水平却异常亲民。

### 1. 高性价比的住宿

铜陵市内的酒店和民宿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住宿选择,无论是高端酒店还是经济型旅馆,都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住宿的价格相较于一些热门旅游城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铜陵,游客可以轻松找到性价比极高的住宿,享受到温馨舒适的住宿环境,而不必担心高昂的住宿费用。

### 2. 美食的平易近人

中国的各个地方都以独特的美食文化而自豪,而铜陵也不例外。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安徽美食,如有名的徽菜和江浙菜。而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美食的价格也非常亲民。无论是在餐馆用餐还是在当地的小吃摊品尝美食,都能够满足口腹之欲,而不必担心会让钱包大出血。

### 3. 丰富的旅游体验

铜陵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色,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游客可以参观古老的庙宇、古城墙、博物馆等,感受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而这些旅游体验的门票价格也相对较低,使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欣赏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 值得其他省市学习的地方

铜陵的物价惊艳之处不仅在于住宿和美食,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省市提供有益的启示。

### 1. 物价透明度

铜陵的物价透明度很高,各种费用都清晰明了,游客不容易被隐藏费用欺骗。其他省市可以借鉴这一点,加强价格信息的公开透明,让游客更容易做出消费决策。

### 2. 支持小微企业

铜陵市内有很多小吃摊、小店铺,它们提供了就业机会,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体验,同时也降低了游客的生活成本。其他省市可以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多实惠选择。

### 3. 生活成本控制

铜陵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这对于游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其他省市可以在税收政策、房租控制等方面努力,帮助居民和游客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

## 结语

铜陵的物价惊艳了前来度假的游客,展现了一个经济实惠而美丽的旅游目的地。其他省市可以从铜陵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加强价格透明度,支持小微企业,控制生活成本,为游客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选择。希望中国的旅游业能够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保持价格的合理水平,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美好的度假时光。

枞阳十大特色小吃出炉!你吃过几种?

为增强枞阳特色小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枞阳县决定在首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花海美食节期间评选、推介枞阳十大特色小吃。

截至3月4日,相关乡镇共推荐15家企业30个特色小吃品种,经初步审查和现场核查,最终有12家企业的26个特色小吃品种纳入评选范围。3月12日下午,枞阳县十大特色小吃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枞阳县十大特色小吃分别为:

◆枞阳县“鲍记”蜂蜜

◆安徽胜华农业公司“葛益百”牌葛根饮料

◆枞阳县运来家庭农场“清水堂”牌瓜蒌子

◆枞阳县禽业公司“白荡湖”牌咸鸭蛋

◆安徽省胡氏食品公司“胡家”牌系列风味茶干

◆铜陵市胡玉红食品公司“胡玉红”牌锅巴

◆安徽省时福食品公司“时福”牌香香脆炒米

◆铜陵市麦口香食品公司“麦口香”牌方片糕

◆枞阳县康乐食品公司“康乐”牌芝麻饼

◆枞阳县汤沟镇双溪东风糕点厂“双溪酥糖”

你都尝过吗?

编辑:小铜

李猛书记开展“四送一服”走访调研活动,去了这些企业

重磅!铜陵职业教育迎来重大改革!安徽大江教育集团正式揭牌成立

重磅!铜陵大国工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出炉!内附招生等事项

4月发文:舌尖上的铜陵美味佳肴,那么这些好吃的铜陵市美食

铜陵资源丰富,产品丰富,它被称为“虽小,八宝皆有”,随着枞阳县的加入,丰富了铜陵的专题地图。

今天,让我们来谈谈舌尖上美味的铜陵菜,你吃过所有这些美味的铜陵菜吗?

顺安酥糖,又称“铜陵酥糖”,是铜陵市不可缺少的产品,说起铜陵的蜀南酥糖,人们总喜欢说:“不会碎成碎片,会在嘴里融化,这是蜀南酥糖的独特优势,”

据铜陵县地方志等相关史料记载,早在唐代顺安临津驿建立之初,铜陵的“顺安酥糖”就名闻遐迩,畅销县城及周边地区。

芝麻、面粉和白糖是酥糖的主要成分,四片酥糖装在一个包装里,这个纸包是如此的简单,但有一些甜蜜的回忆,无法抹去,铜陵顺安酥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顺安酥糖的传统生产工艺,虽然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但仍然代代相传。

大同干茶是根据徽菜的特点开发的,以铜陵县汀州产的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洗涤、研磨、煮沸、卤水、包装、压榨等30多道工序加工而成。

而且每泡干的白茶都要用白布包好,压在压盘上,8-10小时后出盘,然后放入蘑菇、八角、甘草、冰糖、虾仁酱油等原料制成的卤汁中浸泡,煮8-10小时后捞出,放水然后加入芝麻油。

长江小杂鱼:这条长江小杂鱼是大同的名菜,它是一种新鲜鱼的混合物,如鲫鱼、鱼鳞鱼、白嘴鱼和江岸顶鱼,当鱼在大火中煮沸时,会在小火中慢慢煮沸,在大火中收集卤水,将杂鱼的鲜味发挥到极致。

大同家族著名作家佘樵,明朝曾出过名,佘樵一生不仅勤奋好学,还写了许多名著,如《两江集》,他还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

大同人说社桥天生聪明,四岁时,她能教书背诵,因为她一直喜欢大同人提倡的“长江小鱼”,吃鱼能使人更聪明的说法也流传下来。

炒河虾:这是大同的鲜河虾,用热油把它炒至金黄色,肉又嫩又白。

据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曾在长江以南的大同河上渡过,他听说大同河很好吃,就去那里巡逻,当他遇到码头工人时,他们喝着老酒,高兴地吃着河虾,他们羡慕地和他们聊天。

码头工人热情邀请乾隆品尝炸河虾,这是乾隆繁荣的结果,他们称赞“大同河鲜确实很有名!”此后,乾隆赞美河虾美味的故事流传至今。

白党湖红心咸蛋:成品蛋壳呈青绿色,外形圆滑,又称“青果”,蛋黄呈橘红色,油如阳光般明亮,蛋白质为白玉,食物细腻、嫩滑,松砂鲜美,香味扑鼻。

而其独特的风味,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锌、碘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且易被人体吸收,是餐桌上更好的绿色食品。

白荡湖大闸蟹:这是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的特产,这里的大闸蟹个头大,颜色鲜艳,味道好,味道鲜美,当地人非常喜欢。

而其吃法,最熟的蒸法是:蒸大闸蟹,所需原料为大闸蟹、洋葱、生姜、酱油、醋等。

首先,你需要清理大闸蟹,你更好用刷子刷,再刷几遍,把水倒进锅里,加入洋葱和姜片,把水烧开。

另外,把炉排放在锅里,把大闸蟹放在盘子里,放在蒸笼里,放上两片生姜,盖上盖子,蒸10分钟,把生姜切成块,放入生姜、酱油和醋中煮成汁,蒸干后蘸汁。

炸豆腐:大同有一种很有名的小吃——炸豆腐,俗话说:“徽州毛豆腐,不吐一巴掌,”,随着“大豆瓣”节奏的脆竹敲击声,香味四溢,吃着徽州特有的毛茸茸的豆腐担子,总被众多食客团团围住。

他们围着炉子,看着毛茸茸的豆腐被放进一个平的热油锅里,突然传来一阵“丝,丝”的声音,这时,豆香带着无尽的兴趣扑面而来,你想要吗?于是,一双筷子伸进锅里,一块炸得像虎皮一样黄的豆腐放进嘴里,“热”、“香”、“爽”的评价声不绝于耳。

免责声明:“觅食健康俱乐部”推文的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公布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这个数字与它的观点一致,而且是真正负责任的,请理解有些文章无法与原作者联系,如果有版权问题,请告诉我们。

一线潮流资讯,一线时尚资讯!编辑:觅食健身俱乐部,保留所有权利,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了;你的时间,我留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的观点或立场,如果您对作品的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有任何疑问,请在作品出版后30天内联系新浪网。

本文转载自"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165673686536094268%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文中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观点。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如有冒犯,请私信立即删除。同时欢迎各类投稿。

话说铜陵名优特产

我们铜陵,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美誉,也有“八宝之地”“鱼米之乡”之美誉。

自古以来,我们铜陵名优特产繁多。今天,我仅给读者朋友们,介绍其中几种名优特产。

我们铜陵虽小,但八宝俱全:金、银、铜、铁、锡,生姜、大蒜、麻。生姜便是八宝之一。

据《铜陵县志》记载,铜陵县生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被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列铜陵八宝之一。董店(今义安区天门镇)、新建两乡镇为生姜主产区,尤其以新建乡(今属郊区大通镇)的大院、金华等村所产品质更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县委、县 *** 通过农业“八条龙”工程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姜产业的发展。1990年全县生姜种植面积1362亩,单产1113公斤,总产1516吨,分别是1978年面积197亩、总产159.6吨的6.9倍和9.5倍。2000年生姜种植面积达2500余亩,单产1500多公斤,总产3622吨,面积与总产分别是1990年的1.84倍和2.39倍。生姜种植也向周边乡镇辐射,其中以朱村、钟仓、西湖(今属铜官区)等乡镇发展较快。这主要得益于生姜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发展。截至2000年,全县生姜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家,主要集中在新建、董店两乡镇,年加工能力达500余吨,已开发出十大系列生姜加工制品,并获得多项国际、国内认证和多项荣誉称号。新建桥南姜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县内之一家实施“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的生姜加工企业,2000年其开发的72吨盐水姜首次销往欧盟,叩开了生姜制品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

下面,我给读者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铜陵生姜。

记得我担任原铜陵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那会儿,我的分管领导就是原铜陵县政协副主席潘法连。潘主席生前不仅是一位农业专家,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史专家。曾给我讲过有关铜陵生姜的历史知识。

今天,我把他所讲的和我搜集到的有关铜陵生姜史料,一并整理成文,讲给读者朋友们听,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铜陵生姜之所以成为一宝,不仅是因其种植历史悠久,还因为它具有优良的特色而闻名遐迩。有人曾经鉴赏说,只要品尝铜陵生姜一片,口中的辛香,就会经久不散。如果齿缝间残留姜屑,即使隔夜之后,也会色香不变,余味无穷,令人难忘。

铜陵生姜的传统之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新建,董店境内,其中尤其以新建的大院村、金华村、福光村和大郎冲一带所产的姜品质更好。

铜陵生姜系蘘荷科多年生宿根植物,作为一年生块茎生产栽培。从其块茎及芽的颜色看,属于红爪白皮姜种,植株长势强,地下块茎肥大,可达1—2斤。姜块表皮菲薄而光滑,淡黄白色,芽带淡紫红色,故俗称红爪姜或紫姜。由于块茎分枝并列较整齐,块茎累累如猪头,芽生尖尖如佛手,因此又俗称排头姜、猪头姜和佛手姜。铜陵姜块纤维少,肉质黄爽而脆嫩,其味香辣,更具特色。

铜陵生姜是用成熟的块茎,即老姜作为种姜繁殖。种姜发芽生长,到形成新的地下块茎之后,体内营养物质并未完全消耗,不仅母体不腐烂,而且其纤维组织老化变粗,质地紧实,辣味更浓。此时的种姜,俗称姜母或母姜。

新生的地下块茎的之一分支,俗称子姜。子姜再生出的分支,称孙姜,孙姜再生出的分支,称为曾孙姜。

新生的子姜、孙姜、曾孙姜,一般到8月中旬已相当膨大,即可起挖采收。但因尚未充分成熟,习惯统称为嫩姜。

深秋以后,姜叶逐渐枯黄,地下块茎也已充分膨大,停止生长,则称为老姜。

铜陵老姜,质地细腻,纤维少,皮色白里透黄,肉色纯黄,香浓味辣,比较耐贮藏,适宜用作调味佐料和加工酱菜的配料。也可加工成药用干姜。

铜陵嫩姜皮薄肉嫩,香辣可口,细嚼无渣,最宜糖醋凉拌,随拌随吃。历来被视为喜庆宴宾赏鲜的美味珍品。但嫩姜不耐久藏。

铜陵生姜,主要是生产嫩姜,即市场通常俗称的子姜。一般要求采挖之后,快运快销,及时加工成糖醋泡姜、糖冰姜、盐干姜等。

铜陵生姜种植,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查阅了大量史料和文献,并且到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处,苦苦查询,结果,无功而返。

也许是史料和文献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有一点是史实,就是生姜原产于东南亚,我国自古栽培,而长江流域又是历史上生姜栽培比较集中的地区。

根据历史文献考证可知,铜陵至迟在北宋初年就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著名生姜产地之一。

据宋初苏颂《图经本草》记载:姜,生犍为山谷及荆州,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良”。

《宋史·地理志》也记载,当时池州列为贡品的方物中有红白姜。此所谓池州红白姜,实际就是指由池州上贡的铜陵所产的红爪白皮姜。因为,宋时铜陵县属池州,后来明代纂修的《嘉靖池州府志》在记述本府内重要物产生姜时,就明确标注是“产铜陵”。

《图经本草》大约撰成于北宋嘉祐年间,此时铜陵生姜,即以“良”著称而见载于当时文献。由此可见,铜陵生姜成名的时间,迄今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开始种姜的年代自是更加久远了。

宋、元时期,铜陵生姜除了用作贡品和加工成药用干姜,远销之外,主要是就地产销。因此,产销量都相当稳定。但至元末明初之际,由于铜陵屡遭兵燹,百姓流离失所,生姜种植业遭受到严重妨碍,种姜者日渐减少。当时著名的学者、当涂人陶安游历铜陵时,在题为《过铜陵》的诗中,不禁有“兵后姜芽少,岩深竹箭新”的感叹。后经明代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随着明代中叶以后商品性农业经济发展,铜陵生姜种植日趋活跃。

到了清初,铜陵生姜,便发展成了“远人市贩者居乡”的县内重要大宗土特物产。据清代顺治十三年(1656年)纂修的《铜陵县志?物产》记载,当时姜的产量每年不下10万担,并以大通为产销集散中心。因此,习称为大通姜。

清末至民国时期,大通市场上每年销出的嫩姜,即俗称的姜,为3万担,老姜约为4000—5000担。当时有大小姜行共6家,大的姜行有毕子发、毕荣兴、袁长发等家。他们每年进出姜量都在1万担以上。嫩姜主要销往长江上游的安庆,下游的芜湖、镇江、扬州等地,购者多为各地的大酱园。如安庆的胡玉美酱园、扬州的四美酱园、镇江的恒顺酱园等。这些酱园购卖铜陵生姜,主要精制成酱姜、糖醋姜、盐制干姜和糖制薄冰姜等色味俱佳的姜制食品,一部分销售国内市场,一部分出口远销东南亚各国。安庆胡玉美酱园和扬州四美酱园,用铜陵生姜为原料加工出的精美姜制食品,曾荣获新加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

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铜陵生姜产销一蹶不振。1949年,全县仅种姜590亩,产鲜姜4425担。

新中国成立后,铜陵生姜生产恢复很快,至1953年,全县种姜达到1156亩,产姜16935担。农业合作化后,全县种姜面积基本稳定在400亩左右,总产鲜姜一般为7000—10000担。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为了解决吃粮问题,生姜种植面积受到削减。1962年,仅种80亩、产鲜姜2400担。后虽有所恢复,但“文革”期间,种姜又被当做“资本主义的尾巴”受到批判,有的姜田甚至遭到铲除。据统计,1962—1978年,全县每年种姜一般在200亩左右,产姜3000—5000担左右。这期间,1969年种姜面积竟少至79亩,1967年鲜姜产量竟减至1756担,以致出现产姜之地吃姜难。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深入。农民生产有了自 *** ,流通渠道日畅,市场活跃,姜农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同时,铜陵县农业科技部门加强了生姜栽培和姜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与指导,从而促使生姜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1988年全县生姜种植面积达到1136亩,产量24680担,与1949年和1978年比较,种姜面积分别扩大近1倍和4.7倍,鲜姜产量分别增长5.58倍和6.7倍。其中高产姜田,亩产已达到40担以上,在鲜姜品质上也有进一步改良和提高。1983年,安徽省蔬菜评比中,铜陵生姜被评为全省14个名特产品之一,是省指定送往全国农展馆展览的两个名特产品之一,另一个为潜山县雪湖贡藕。当年,铜陵生姜大部分是以鲜姜直接投入本地市场零售,或批量售给市、县酱制品厂和大通冰姜厂。此外。安庆、青阳、无为、繁昌等邻近市、县,每年也有商贩到时来铜陵县收购。大通冰姜厂所加工生产的糖冰姜、糖醋姜、桂花姜、盐渍姜等产品,不仅畅销本地和本省各地,而且远销辽宁、福建、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上海、深圳等9个省、市以及香港地区,尤其是糖冰姜还外销至日本、马来西亚。

改革开放以来,铜陵生姜种植迅猛发展,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产量,不断扩大和提高,令世人瞩目。铜陵生姜名扬天下。


《铜陵县志》图片

大蒜,是铜陵八宝之一。

铜陵土地肥沃,光照充足,十分适宜大蒜生长。每年9月份种植,年底和次年2月便有蒜苗上市。

蒜苗又细又嫩,在市场上很走俏,市场销售期可延续到每年4月份。

每年5月、6月,是大蒜的收获季节。蒜子有大有小,品种多,既是佐料的佳品,又是 *** 蒜油的原料。药用价值也较高。

铜陵民间有腌制蒜子的传统,腌制出来的蒜子,水灵灵的,色泽好看、味美,是品茶时的佐茶佳品。

旧时,有那讲究且好客的人家,招待客人的时候,总是在八仙桌上,摆上一碟自家腌制的蒜子,一碟糖醋姜或盐制干姜或糖制薄冰姜或酱姜,一碟顺安酥糖,一碟太平街烧饼,一碟钟鸣雪枣,一碟太平街臭干子或大通茶干,一碟大通香菜,臭干、茶干和香菜都浇上少许大通小磨麻油,顿时满屋生香。这还不够,主家还端出雅致的平底无盖小竹篮,里面装着产自老洲(铜陵市义安区老洲乡)的小籽花生。最后,给客人泡上产自铜陵天门山或其它山上的“野雀舌”酽茶。主人和客人,边吃边喝边聊,悠哉,乐哉,美哉!如此盛情款待,客人还不乐不思蜀吗?

据史料记载,顺安酥糖始制于唐末。

在顺安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元朝末年,红巾军将领赵普胜战斗失利,被官兵追击,逃亡至义安区顺安镇城山附近的三里庙。因饥饿难忍,赵普胜询问庙中和尚,有无充饥之物。老和尚同情起义军,又不敢深夜生火,只好将仅有的数包顺安酥糖拿了出来。赵普胜狼吞虎咽,几包酥糖一吃,顿觉美味可口,细腻香甜,便连声称赞。后来,赵普胜以城山为寨,自称寨主,攻克顺安之后,遂以酥糖作为军需品。从此,顺安酥糖名誉江南。

解放后,顺安镇人民 *** 对发展地方传统特色食品顺安酥糖高度重视,在继承传统工艺生产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培训工人、增添设备、扩建厂房,使顺安酥糖在保持民间风味特色基础上,锦上添花,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大大提高,产品一直畅销不衰。

顺安酥糖,历来 *** 精细,配料考究,主要选用精细白糖,优质面粉,纯黑芝麻,配以适量的桂花、青梅、金桔饼,经过选料、配料、 *** 等13道复杂的工艺流程,精制而成。其特点是:松柔甜润,爽口健身,营养丰富,成条不散,包装精致。

《铜陵县志》图片

1983年,顺安镇正式成立顺安酥糖厂,酥糖的年产量也由1960年代的30吨增加到100吨左右。此外,还发展了5家个体户从事酥糖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1984年,顺安酥糖荣获安徽省供销系统食品质量评比甲等奖。1985年,顺安酥糖又参加了全国供销系统在北京举办的食品展览会,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如今,顺安酥糖早已成为铜陵名特食品,不仅畅销全省各地,而且还远销广州、深圳、南京、上海等地,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铜陵传统食品之一,也是理想的馈赠友人的佳品。

钟鸣雪枣,产于原铜陵县钟鸣镇精坊店,历史悠久,做工精细,味道纯正。

据史料记载,关于钟鸣雪枣,还有一个传说。

清乾隆年间,钟鸣南侧的石埋巷有位商人,姓徐名昱公。徐家有间枣糖铺,所产优质枣糖,远近有名。徐昱公是个开明人士,济危扶贫,仗义疏财。每逢灾年,他便开仓济民,还私出银两兴修水利,很得民心。一些豪绅出于嫉妒,联名向州官诬告徐昱公收买人心,有谋反之意。州官不问青红皂白,没收了他的家产,把他软禁在钟鸣南侧花园岭种花,不允许再制枣糖。

徐昱公有一个妹妹叫徐清仙,貌若天仙。他蒙冤的第二年妹妹被纳入后宫做了皇妃。

徐清仙与哥哥徐昱公自幼感情笃深,深为哥哥被奸佞谗言中伤而抱屈,终日哭泣,不思茶饭。一天,皇上到徐清仙房内下榻,徐清仙强作欢笑,捧上一盘家乡的枣糖,请皇上品尝。皇上玉食金餐,自是看不上小小枣糖。碍于情面,皇上信手拈了两只。皇上没想到,枣糖香甜可口,不同寻常,好似一团甜雪融于口中,香舌甜喉,爽心清肺。皇上越吃越有味,连称“妙食!”。

此时,徐清仙指着枣糖问皇上:“枣糖好不好?”

皇上龙颜大悦:“好!”

徐清仙又问:“枣糖白不白?"

皇上笑:“白”!

徐清仙突然抽支毛笔,蘸上墨,对枣糖上一点,顿时,枣糖便染黑了一片。

“枣糖还白吗?"徐清仙问。

皇上一脸茫然,不解其意。

徐清仙放声痛哭。

皇上吃惊地问:“爱妃,因何而哭?”

徐清仙哭道:“皇上,这枣洁白如玉,可是它的主人——我的哥哥徐昱公却蒙受了不白之冤!"

皇上立显怒色:“竟有这等事?”

徐清仙趁热打铁,便一五一十地叙述了哥哥徐昱公的为人,以及遭受奸佞谗言的经过。

“这枣就像一团雪,可有人偏往上面泼墨啊!”徐清仙捧起一把枣糖,哭得撕心裂肺,肝肠欲断。

皇上龙颜大怒,立即下旨令巡抚前往钟鸣,重新调查徐昱公一案。后来,巡抚推翻了诬告,出榜为徐昱公昭雪。诬告陷害徐昱公的豪绅和制造冤案的州官,都得到了严厉制裁。巡抚还把徐昱公做的枣糖,命名为雪枣,取“雪白”之意。故这一民间传统特产才得以相传。

据史料记载,钟鸣雪枣由精面粉、精糕粉、白糖、苏打、麻油等 *** 而成。其特点是,色白如雪,外形如枣,内如蜂房,入口松酥,香甜可口。实为馈赠亲友和宴席调味之佳品。

周大钧先生,是远近有名的文史专家。我在《安徽文史资料全书》中查阅到他的《大通四季小菜》,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朋友们。

明清之际,大通已成为水陆交通要冲,又是通往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大门,因此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南北杂货目不暇接,珍肴美味遐迩闻名。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一行人微服简从,路过大通。见一家小菜馆的老板娘风姿绰约,便信步走进茶馆,憩息饮茶。老板娘聪明伶俐,眼力过人,见为首客官气宇轩昂,断定非等闲之辈。于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迎请客官就座。但见老板娘用青花盖碗,沏上九华山毛峰,双手献上。乾隆帝轻轻揭开碗盖,不觉喜上眉梢,尚未开言,又见老板娘用红漆托盘献上四小碟茶点。

你道这四只白如玉、镶金边的小碟内盛有何物?原来是大通名产四季小菜:碧绿的香菜,酱红的茶干,黑亮的瓜子,雪白的冰姜。帝王家吃厌了山珍海味,看腻了宫廷糕点,如今猛见得如此赏心悦目的茶食,乾隆帝眼睛一亮,倍觉新奇。于是一边品茗,一边品味茶点,不多时,龙颜大悦,竟不耻下问讨教起老板娘来。老板娘胸有成竹,出口成章:“大通这四样小吃,青的、红的、黑的、白的,色彩鲜明,象征一年四季,春天麦绿,夏季荷红,秋翻沃土,瑞雪年丰。这四样小吃,香的、辣的、咸的、甜的,香喷喷,辣和和,生津开味,益寿延年!大人屈尊我荒村小店,又如此垂爱这农家土产,民妇理当奉送……”乾隆帝闻言大喜,命随从重赏老板娘,并置办这四季小菜精品进宫,赏赐后妃和皇亲国戚。从此,消息不胫而走,传为美谈。

詹敬鹏先生,是读者朋友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作家、文史专家,他的家乡就是千年古镇大通,他对家乡无比热爱,用心用情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反映家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美文、佳作和力作。他曾写过题为《大通香菜》和《大通小磨麻油》的美文,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朋友们。

在古镇大通,人们有着早晨一边品茶,一边吃茶点的传统风俗。在众多的茶点中,有一种可与茶干、糖醋姜相媲美的茶点——香菜。

大通香菜,其实是白菜杆经过加工,精细 *** 而成。每年立冬前后,大通镇家家户户有腌制香菜的传统习惯。因为这个季节已进入霜期,经过霜打的白菜发甜,特别好吃,选用这个季节的白菜腌制成香菜更佳,不仅菜色好,而且味道鲜美。

香菜的 *** 要选好白菜主料。在挑选白菜时,更好挑选高杆白菜,中杆白菜也可。然后一匹匹剥下洗干净,先切成寸段,再切成直细丝条(忌横切),切时也可带一点菜叶(菜心更好)。同时,也可切少许青大蒜叶和萝卜丝条放在一起,翻晒一至两天,待除掉一些水分后,放入洗干净的钵内,先放入适量的细盐拌匀,双手用力揉搓,一直揉搓到见水润色后,放在钵内存放24小时,再加入适量的熟菜油、熟黑芝麻、生姜丝、五香粉、辣椒粉(糊)等配料进行调拌,调拌好后,装入陶瓷罐内或玻璃瓶内(罐头瓶为好),用力按捺紧实,上面再放一点小磨麻油封口,半月之后即可食用。食用时再浇上小磨麻油,那味道更美。

大通香菜,不仅供小镇人做早晨饮茶或招待宾客的茶料,还用作炒肉丝、炒五香茶干的配料,那味道更是别具一格。

《铜陵县志》图片

如今,传统的大通郭太和小磨麻油,被白鳍豚牌和老字号牌两家小磨麻油厂继承,并发展成为铜陵的名优特产涌进千家万户,既是铜陵人餐桌上的佳品,又是铜陵人馈赠友人的礼品。

据铜陵县文史资料记载,大通茶干远在明嘉靖年间就已闻名江南,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朝时期,有一位手艺高超的豆腐作坊主人,潜心研究了佛教徒、朝拜九华山的香客以及大通往来商人和游客的口味,用汀洲大豆、小磨麻油、香菇、冰糖、五香等佐料,研制而成茶干。大通茶干问世后,因色、香、味俱佳,受到广大香客、佛教徒和游客的青睐。

传说,清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路经大通,品尝茶干后,赞不绝口。从此,大通茶干被人们誉为素点佳品,声名远扬。

解放后,大通镇人民 *** 十分重视茶干这一传统产品的生产。1954年,创办了大通茶干厂。在保持大通茶干民间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茶干的产量、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品种也比较齐全,不仅有色味俱佳的十香茶干,还有虾仁茶干、蒲包茶干等。1984年,大通茶干在安徽省供销系统食品评比会上获甲等产品奖。大通茶干厂一直兴盛至1980年代末。后来,随着私营经济的兴起,一些技艺精湛的师傅纷纷领办或独办茶干作坊。当年,大通镇经营茶干的商户达14家,每日生产茶干达10万多块,以其咸中有甜、味美耐嚼的特色,远销广州、深圳等地。

<

刚从安徽铜陵旅游回来,说说我的6挑看法,全部独家干货

刚从安徽铜陵旅游回来,说说我的6挑看法,全部独家干货

近日,我刚刚结束了一次令人难忘的旅行,目的地是位于中国东部的安徽省铜陵市。这次旅行让我深刻体验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也积累了不少旅行心得。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在铜陵旅游过程中的六个独家干货,希望对即将前往这个地方的旅行者有所帮助。

**一、铜陵的历史风貌**

铜陵市不仅以其丰富的铜矿资源而闻名,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铜陵旅游,务必不要错过探访城市的历史遗迹。我推荐前往位于市中心的铜陵博物馆,这里收藏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展示了铜陵古代的繁荣和发展。同时,游览市区内的古建筑群,比如鼓楼和文庙,能够让你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

**二、铜陵的美食文化**

铜陵的美食文化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徽菜,如黄山炖鸽、毛肚火锅等。不过,我要特别推荐尝试铜陵特色小吃——铜陵锅巴。这是一道由米粉糊糊煎制而成的美食,酥脆可口,别有一番风味。此外,铜陵还以茶文化闻名,不妨在当地的茶馆品味一杯正宗的徽茶,感受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

**三、自然风光的魅力**

铜陵地处江南水乡,自然景色优美。如果你喜欢大自然,务必安排时间前往铜陵的龙山风景区和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这两个地方都有壮丽的山水风光和宁静的氛围,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特别是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寺庙众多,景色壮观。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能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庄严氛围。

**四、铜陵的民俗风情**

铜陵市区的街头巷尾常常能够看到各种民俗表演和文艺活动。在我游览铜陵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一场精彩的传统花灯表演,看到了五彩斑斓的花灯和热情洋溢的民众。这种活动通常在传统节日或重大庆典时举行,为游客提供了了解铜陵民俗文化的机会。

**五、购物与特产**

作为铜陵的特产之一,铜制品在当地有着悠久的 *** 历史。在游览铜陵的时候,不妨购买一些精美的铜制工艺品,如铜茶壶、铜香炉等,作为纪念品或送礼佳品。此外,铜陵还以茶叶和特色小吃闻名,也可以购买一些当地的茶叶和美食带回家,与家人朋友分享铜陵的美味。

**六、交通与住宿建议**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关于铜陵旅行的实用信息。铜陵市区的交通便利,你可以选择坐火车、飞机或长途汽车前往。市内有多家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可供选择,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来决定住宿地点。同时,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包括景点的参观时间和餐饮安排,以充分利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等待。

总结来说,铜陵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旅游目的地,无论你是喜欢历史文化、美食、自然风光还是民俗风情,都能在这里找到满足。希望我的六个独家干货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和享受你的铜陵之行。祝愿你有一个愉快的旅程!

安徽铜陵十大特产排行榜,铜陵酥糖,非常值得您品尝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安徽铜陵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许多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这些特产包括铜陵毛尖茶、麻鸭、铜陵柿饼、铜陵铜器、铜陵石雕等,都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茶叶爱好者的关注。

第1名:铜陵酥糖

铜陵酥糖,又称为“顺安酥糖”,是铜陵不可或缺的美味佳品。回忆起铜陵顺安酥糖时,人们常常称赞其“成块不散、入口即融”的独特口感。与其他地方的酥糖相比,铜陵的酥糖具有独特的优势。据《铜陵县地方志》等历史资料记载,早在唐代,顺安酥糖就开始走红,畅销于铜陵及周边地区。主要由芝麻、面粉和白糖 *** 而成,一包含有四块酥糖,简单而朴素的纸包装中蕴含着无尽的甜蜜回忆。顺安酥糖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虽然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洗礼,但其传统 *** 工艺仍然代代相传。顺安酥糖是铜陵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产,不容错过的美味选择。


第2名:野雀舌茶

野雀舌茶是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的特产,深受人们喜爱。其外形微扁,形似矛,带有嫩香,滋味清爽,汤色明亮,叶底嫩绿明亮。铜陵野雀舌茶简称为野雀舌,是一种历史名茶,属于绿茶类。野雀舌茶的生产始于明代末期至清代末期,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的调查中有记载,产地主要是铜官山以及东乡、西乡等山区。采用火烘焙的方式 *** 茶叶,茶叶质量浓郁而味道清香,但由于产量稀少,每年只有百担,价格也较高,主要销售给芜湖顺安等地。铜陵野雀舌茶作为地方特产,独特的风味令人难以忘怀。


第3名:枞阳媒鸭

枞阳媒鸭是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的一种肉用中型鸭品种,是经过长时间的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水禽遗传资源。主要分布于枞阳县的官埠桥镇、枞阳镇、会宫乡、老洲镇等地。据考证,枞阳媒鸭的养殖历史超过700年。这种鸭子具有良好的野外放牧和觅食能力,能承受粗饲和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强,适应性强。原产地位于安徽省中南部,毗邻长江下游北岸,气候温和湿润,水网密布,湖泊、塘堰众多。年平均气温为16.5°C,年平均降雨量为1326 mm,水域面积达到40229公顷,多为浅水湿地,水生生物繁盛,为野生水禽提供了丰富的优质饲料,如蒿草、红萍、菱、芡实等植物,同时还有大量的鱼虾、螺蚌和各种浮游生物。枞阳媒鸭以其独特的养殖环境和优势特点,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第4名:凤丹

铜陵凤丹有着悠久的历史。《乾隆铜陵县志》中记载着当时对凤丹的描述:“邑产姜、蒜、苎麻、丹皮之类,近亦简有服贾者,但远人市贩者居多。”这表明凤丹当时已经因其知名度而畅销各地。凤丹主要生长在铜陵凤凰山的金沙土壤中,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使得凤丹的品质优良。它的特点是根粗、肉厚、粉足、木心细,能长期储存而不变质。

第5名:枞阳黑猪

枞阳黑猪是一种全身被毛黑色的猪种,其中心产区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因此得名为枞阳黑猪。枞阳黑猪属于体型中等的肉脂兼用型品种。养殖历史悠久,已在各地广泛饲养。据《桐城县志》记载:“本处所产者,皮薄味胜,自濠寿(猪)来者,皮厚不美,故有乡猪、淮猪之别。”枞阳黑猪的体型中等,成年雄猪一般体高73厘米,体长136厘米,雌猪的身高、身长和围度基本相同。它们的外形特征是“马脸、狮脸、羊眼、大耳、背平臀部丰满”。枞阳黑猪以其独特的品种特点和优质的肉质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第6名:枞阳大闸蟹

白荡湖大闸蟹是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白荡湖的特产。它以个头大、色泽鲜亮、味道美味、品质纯正等特点而备受市场青睐,享有盛誉于海内外。白荡湖位于枞阳县的中心地带,距离县城21公里,涵盖了金社、项铺、会宫、官桥和ou山等乡镇,西临竹子湖,南接破罡湖,东连章家赛,是枞阳县更大的淡水湖泊。

白荡湖水域广阔,湖波荡漾,湖水碧蓝如镜。白荡湖丰富地孕育着各类湖鲜资源。除了湖畔的莲藕、菱角、芡实、茭白、芦苇等植物以外,湖中还有大闸蟹、各种鱼类和野鸭等不计其数。白荡湖大闸蟹具有外观特征:背部呈青色,腹部为灰白色,黄毛金爪,背甲坚硬。雌蟹腹部呈圆形(团脐),雄蟹腹部呈狭长三角形(尖脐),具有一对大螯和四对步足。新鲜程度表现为色泽清晰,外壳、螯足、步足完整,行动敏捷。它们带有淡水大闸蟹特有的腥气。熟蒸后食用时口感鲜美而不腻,肉质滑嫩、口感爽口,享用后齿颊留香。枞阳白荡湖大闸蟹是一道美味的特色食品,引人垂涎。

第7名:铜陵白姜

铜陵白姜是一种稀有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丰产性、优质性和独特的价值。早在北宋时期,它就被列为贡品,是铜陵市的“八宝”之一。铜陵白姜以其“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的特点而闻名于世,食用后留下“隔夜留香”的感受。铜陵白姜既可作为食材,也可作为药材使用,因此被誉为“中华白姜”。铜陵白姜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包括安徽省铜陵市郊区的大通镇,以及铜陵县的天门镇、顺安镇、东联乡、西联乡、钟鸣镇等6个乡镇的行政区域。铜陵白姜被视为铜陵市的珍贵呈现之一。

第8名:大通茶干

“大通茶干”在明朝就开始生产,它的 *** 过程非常讲究。首先要使用精细的卤水,筛选网布眼细,将每块干坯用纱布包裹,并用板子压紧。然后将白干子放入冬菇、八角、甘草、冰糖和原汁酱油配制的汁水中浸泡八个小时,再放入锅中煮熟。捞出后再拌上麻油。这样制成的大通茶干呈方形、薄而有弹性,可以卷成小筒状。它具有色彩鲜艳、味道浓郁、口感鲜美且耐嚼的独特风格。


第9名:枞阳粉蒸肉

枞阳粉蒸肉是一道美味的传统菜品。 *** *** 如下:首先,将大米炒至微黄色,然后研磨成粉。将五花肉切成厚片,浸泡在辣椒油、酱油、白糖、料酒、味精等调料中。接下来,将米粉倒入肉片的盆中,加入适量的水,使米粉湿润,然后将每片肉裹上一层厚厚的米粉。将裹好米粉的肉片逐片码在碗中,皮面朝下,放入蒸锅中蒸熟。最后,将蒸好的肉扣在盘中即可食用。有些人在肉内还会拌入适量的豌豆,增添菜肴的风味。

第10名:铜陵大豆

铜陵茶干是以铜陵大豆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铜陵特产,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以及韩国、印度等国朝拜佛教胜地的香客,为满足吃素的需求,都会购买一些铜陵茶干。铜陵茶干口感细腻,嚼起来不易烂,营养丰富,回味无穷,适宜各个层次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食用。大通茶干有多达10多个品种,包括火腿、蒲包、十香、双味等。

作为安徽铜陵的十大特产,铜陵毛尖茶、麻鸭、铜陵柿饼、铜陵铜器、铜陵石雕等,无论是在品质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都独具特色,成为了代表铜陵的重要标志。这些特产不仅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是展现了铜陵的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底蕴。欢迎您来到铜陵,品味这些特产,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标签: 铜陵 特区 特产 小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