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折旧计提时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折旧是当月计提还是次月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 固定资产什么时候开始计提折旧
- 计提折旧怎么计算累计折旧多长时间算一次
- 计提累计折旧或者摊销都是在每月的什么时候
-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 什么时候开始计提
- 计提折旧的时间是怎么规定
-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从什么时候开始计提
一、固定资产什么时候开始计提折旧
企业一般应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 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折旧 *** 的选择应当遵循可比性原则,如需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加速折旧的计提 *** 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最后两年每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净残值-以前年度累计折旧)÷2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期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更低年限如下: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第六十一条从事开采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企业,在开始商业性生产前发生的费用和有关固定资产的折耗、折旧 *** ,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二、计提折旧怎么计算累计折旧多长时间算一次
1、计提折旧有四种计算 *** ;累计折旧每个月需计提一次。
2、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3、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4、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 *** 。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5、目前最常用的最简单的一种 *** 就是这种 *** 。
6、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的分数计算年折旧额,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7、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8、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9、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 *** 。
10、月折旧额=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帐面净值÷12
11、年折旧额=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12、最后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
13、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三、计提累计折旧或者摊销都是在每月的什么时候
一、一般是月末计提,因为可能当期会有增减变动情况下也不会有影响,当月新增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当月减少固定资产照提折旧。折旧和摊销这两个都是一个性质的,都是月末要结账之前计提的。
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当月开始,固定资产的折旧是下月计提,因为无形资产产生的及时经济效应比较快,当月就能产生效应,而固定资产则相对慢些,当月不会产生磨损,所以到下月才计提折旧,这跟两种资产的自身性质有关系。
二、计提累计折旧或者摊销一般都是在每月的月底计提的,这个具体时间没有严格的标准,一般在当月计提上就可以。
1、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 *** 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2、累计摊销是用于摊销无形资产的,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贷方登记已计提的累计摊销。类似固定资产中的累计折旧科目。累计摊销科目为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四、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 什么时候开始计提
一、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从购入的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 *** 有: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 *** 。采用这种 *** 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 ***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 ***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 ***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五、计提折旧的时间是怎么规定
法律分析: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更低年限如下: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更低年限如下: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从什么时候开始计提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从固定资产入账的下月开始提折旧。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从安装完毕投入使用的下月开始提取折旧。
按新准则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开始计提折旧。已达到预定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按照估计价值确定成本,并计提折旧。待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的成本来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1.注意计提折旧的范围,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a.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b.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c.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
2.未使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也要计提折旧。
3.注意再计提固定资产这就是应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注意折旧期间跨年度时年折旧额的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文章分享结束,折旧计提时间和折旧是当月计提还是次月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