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昏迷患者吸痰时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昏迷的人吸痰会有难受的反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吸痰过程中描述正确的是
吸痰前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每根吸痰管的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
1、吸痰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操作,可以协助患者排除口咽部的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要让患者取舒适卧位,头偏向一侧,昏迷者可以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协助患者张口,然后将导管轻轻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吸出口咽部的分泌物,注意吸痰动作要轻柔,并且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拔出吸痰管要用生理盐水冲净。注意每次吸痰不要超过15秒,如果痰液未吸净,间隔3-5分钟后可以再吸。
1、个人做好准备,衣帽要整齐、戴口罩、洗手。物品准备,负压吸氧瓶一个、无菌纱布、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持物钳、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等。操作前备齐物品,将负压吸氧瓶妥善置于床边,正确连接吸引器,打开吸引器开关,根据病人情况采取舒适卧位。取出吸痰管,检查后连接,右手戴手套持吸痰管在盐水中检查是否通畅,润滑导管。左手反折吸痰管,右手将吸痰管置入口腔,到达吸引部位时,左手控制负压,将分泌物吸尽。吸痰时动作要轻柔,观察病情变化,吸痰结束要用纱布清拭口鼻,整理用物。
1、将用物携至床旁,向患者解释清楚。
2、接通电源,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3、用生理盐水稀释导管,将吸痰管轻轻插至患者鼻咽部,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4、吸痰时吸痰管要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
5、吸痰结束,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将患者面部擦净,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是否有改变。
6、记录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多少。
二、给呼吸衰竭无力咳嗽或昏迷病人吸痰时注意什么
呼吸衰竭护理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创伤、休克、肺及呼吸道疾病、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疾病所引起的。它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肺泡内气体和肺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发生障碍,并表现为严重的低血氧症或伴有高碳酸血症。救治时应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潞留。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病因。呼吸衰竭所致病死率很高,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护理。(一)保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泡的气体交换 1,正确使用各种通气给氧装量应用鼻导管给氧要使导瞥与鼻前庭密切连接,不能放在鼻孔前。对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病人不宜用此法。对用鼻导管给氧者,要插入足够深度,并应固定好,切忌脱落。面罩给氧简便,病人易于接受。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活瓣氧罩,有利调节氧气流量,控制给氧浓度。如果使用普通面罩应注意二氧化碳再吸入产生的影响。对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对各种通气型式的改变,应常规为病人作血气分析。随时记录呼吸支持方式、血气分析结果,并及时处理报警指示出现的问题。 2.防止下呼吸遁细菌污染对用鼻导管给氧者,应保持鼻腔清洁,每12小时置换消毒鼻导管,以防感染。对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套管者,应及时清除导管内分泌物。吸痰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对呼吸道和通氧装置的污染。每天应更换湿化器中液体。呼吸套管应1人1套。1—3天更换,不应反复使用。(二)加强血液动力学的监护,保证组织血液的有效灌注(1)保障充足血容量为机械通气提供安全条件。对血容量不足者应加快输液速度,以保证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例协调。(2)严密观察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心输出量,并详细记录。对其它重要生命体征和临床特征应每1小时观察记录1次。(3)在保证病人血容量的同时,严格注意因快速大量输液可能发生的超负荷输液,严格记录每12—24小时液体和电解质出入量,以防止肺水肿或全身水肿的形成。(三)加强一般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改换 *** ,防止痰液瘀积、肺不张、感染及褥疮。
三、吸痰管什么时候按住和放开
1、检查吸痰管的情况,检查吸引器作用,检查吸引导管是否通畅,是否会影响正常吸痰操作。
2、准备好吸痰用的所有物品,将这些物品都放在床头柜上,向患者说明接下来的操作,解释部分物品的用途,让患者做好准备。
3、让患者侧头,并微微后仰,如果患者本身昏迷了,需要用压舌板将患者的嘴巴张开,然后将吸痰管侧插到咽喉部位,等患者吸气的时候,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如果患者本身口腔吸痰比较困难,可以从鼻腔插入,当然,颅底骨折的患者禁止使用。如果是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患者,可以从插管或者是套管内插入吸痰管。
4、插入吸痰管前,打开吸引器开关。但应放松T形管侧孔,待吸痰管插入气管一定深度时,立即按闭侧孔即可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应自下慢慢上提,并左右旋转,以吸净痰液。防止固定一处或上下提插吸引而损伤粘膜。吸痰管取出后,吸水冲洗管内痰液,以免阻塞。关闭吸引器开关。
5、一次吸痰不应超过15s(吸痰后清洁鼻腔、口腔)。同时检查粘膜有无损伤。每次吸痰均应更换消毒吸痰管。气管切开患者更应注意无菌操作。
6、注意吸痰前后的吸氧浓度,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在吸痰前后的生命体征情况,一旦发现有任何身体异常,或者患者表现出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
四、吸痰时每次抽吸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多少秒
1、吸痰术是指经口腔,鼻腔或者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适用于昏迷病人,痰液特别多,有窒息可能的情况,部分老年人如果是衰弱,不能自行咳痰,也需要通过吸痰术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一般吸痰的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患者发生缺氧。
2、如从鼻腔吸痰有困难,可以从口腔吸痰,如果患者已经做了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可以有器官插管或者气管套管内吸痰,吸痰的时候需要严格的执行无菌技术。
3、吸痰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4、一,吸痰动作要轻柔而迅速,每次时间不超过十五秒;
5、二,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在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时候,停止操作。
6、三,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吸痰结束后,给予高浓度吸氧,至少五次呼吸。
7、四,痰液粘稠,不易赢出者,可与气管插管内,注射五毫升生盐水后再吸取。
8、五,从气管插管吸痰时,选择型号适当的吸痰管,并注意操作时掌握吸痰管末端误食滑落入气管和插管内。
9、六,在进食半小时内,谨慎吸痰。
10、七,严格无菌操作,吸引口鼻腔的吸痰管严禁再次进入气管内。
五、吸痰的注意事项
(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操作要点:(1)做好准备,携物品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 *** 。(2)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3)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4)连接吸痰管,滑润冲洗吸痰管。(5)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6)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考试,大网站收集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 *** 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7)清洁患者的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 *** 。 3.指导患者:(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三)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1.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以及面色、生命体征的变化等,如发现病人排痰不畅或喉头有痰鸣音,应及时吸痰。
2.如为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再进行吸痰;如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需经气管插管或套管内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如经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插入吸引。
3.吸痰管的选择应粗细适宜,不可过粗,特别是为小儿吸痰。
4.吸痰时负压调节应适宜,插管过程中,不可打开负压,且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5.吸痰前后,应增加氧气的吸入,且每次吸痰时间应小于15秒,以免因吸痰造成病人缺氧。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所用物品应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应每次更换,并作好口腔护理。
7.如病人痰液黏稠,可协助病人变换 *** ,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 *** ,通过振动、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吸出。
8.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一般不应超过瓶的2/3,以免痰液吸入损坏机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