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班加罗尔时间?班加罗尔更高气温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4 0

很多朋友对于印度班加罗尔时间和班加罗尔更高气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印度中的硅谷班加罗尔,同等于哪一年的深圳
  2. 要出差印度班加罗尔,不知道要注意些什么,请教大神
  3. 住在印度班加罗尔的这两年半

一、印度中的硅谷班加罗尔,同等于哪一年的深圳

1、班加罗尔坐落于印度南部的卡拉塔克邦,16世纪以前的历史记述不明。自英国进驻印度后,在这里变成英国人的半殖民地,直至印度独立英军才撒离。在英国殖民统治期内,班加罗尔创建了相应规模的工业体系。二战时,这里是英国至关重要的军事基地,为英国航空制造业出产零部件。

2、从90年代开始,班加罗尔的软件总值从不到2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5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36%。班加罗尔一年的软件总值占据全印度的3分之一。在这里不仅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软件产品,还出现了“印度的比尔·盖茨”,2005年印度第三大软件出口公司威普罗公司董事长普雷吉姆以93亿美元的身家入选印度首富,2010年他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榜名列第28位。

3、班加罗尔并非只是以信息技术产业知名,它也是印度规模更大的外呼中心与航空航天研发中心。凭借其英文上的优越性,印度班加罗尔不计其数的呼叫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全球的英语国家带来咨询热线服务。现如今,全世界500强企业,绝大多数将自己的 *** 销售、询问及售后服务项目外包给了班加罗尔,是实至名归的世界更大服务外包城市。

4、身为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免不了同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深圳比起来。2019年深圳GDP总值将近4000亿美元,班加罗尔为1000亿美元,二者的相差也是相当之大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医疗服务、环境污染问题等领域,全部都是班加罗尔必须应对并急需解决的难题。总体而言,今天的班加罗尔大概等同于深圳2010年左右的水平。追上深圳有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二、要出差印度班加罗尔,不知道要注意些什么,请教大神

手工整理,有表达不清或漏写的请谅解!

夏装(内衣、袜子之类的多带些备用)、帽子、拖鞋;

毛巾、牙刷、牙膏、洁面乳、爽肤水、防晒霜(还是带上自己熟悉、习惯的用品,比在异地买好一些);

驱蚊水或风油精、拉肚子药、感冒药(印度环境差,还是带点儿以备不时之需);

剃须刀(别忘了带刀片或电池);

眼镜(隐形、框架、太阳,隐形的记得带药水);

笔、纸、工作资料、专业书、电子词典;

调料、咸菜、汤包、肉干(依个人情况决定是否带方便面)。

1、去寺庙一定要脱鞋子,表示尊重。

3、钱、身份证、签证、护照、家人或朋友联系方式。

4、记住中国大使馆地址、 *** 。

5、只能用visa和mastercard,其余卡均不能用。

6、电脑、相机托运前把电池取出来,避免过安检时被要求开箱。

7、不要饮用他们的自来水,去超市买瓶装水,否则容易拉肚子。

8、学几句实用的印度语用来问路或买东西。

9、在印度女性地位很低,当遇到男性欺负女性时不要盲目上前劝解,请采取妥当救助方式。

10、不要乱摸小孩子的头,那是只有神才能摸的。

11、交通是靠左的,过马路时注意安全。

12、印度绝大部分地方不吃牛肉,因为牛是神,很多地方也吃不到猪肉,出发之前补一补,也可以自己带些肉干、火腿肠、榨菜、汤包等爱吃的食物。千万不要尝试当地小吃,真的不适合,虽然都说中国人百毒不侵,但还是注意些吧。

13、外出时贵重物品不要留在酒店内,不用多说,你懂的。

14、印度电源制式和国内不一样,记得带个电源转换头,不是英标的,是那种两个圆柱(推荐)或三个圆柱的。

15、特色商店宰老外,记得还价。

16、印度不收人民币,要在国内换美元(国内不能直接换卢比),然后到当地换成卢比,不过现在也可以直接带人民币到当地兑换卢比。汇率人民币:卢比约为1:10。

三、住在印度班加罗尔的这两年半

1、一个多月前,跟两个好朋友去班加罗尔郊区的图拉哈利森林(Thurahalli)徒步。图拉哈利(Halli在卡纳达语里是“村子”的意思)距离班加罗尔的中心大概20多公里,在城市的西南角。它被称作班加罗尔的最后一座森林,是被围栏保护起来的,里面的小径可以供居民徒步、骑自行车使用。

印度班加罗尔时间?班加罗尔最高气温-第1张图片-

2、一转眼,我到班加罗尔已经两年零四个月了。掐指一算,已经比我之前在北京待的时间还要久。只是可能今年很多时间都待在家里,所以没感觉到时间溜走的速度。

3、那天我们在里面走了两个小时,快要走出去的时候,遇到了森林警察。他很生气地说,现在不允许游客进入,里面有猎豹出没,我们擅自闯入,要抓我们去警察局。说着还拿起手机拍了一张我们的照片。但我们进去时确实没看到任何告示牌,门也是开着的,我们好说歹说,他和同事终于同意放我们走了。

4、回家的路上,我们在谷歌上搜索相关的新闻,却什么都没找到。班加罗尔素来拥有“花园之城”的美誉,不仅有几百年前建成的一座座花园,像图拉哈利这样的绿地本来也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我们大概每年都要去一两次。从这里俯瞰城市,每过一年都可以看到城市图景的变化,这里多了一栋高楼,那里又延展到了远处。

5、但莫名其妙又悄无声息地,就再也不能去了。

6、刚到班加罗尔时,住的是公司租的房子,在城中心的Diamond District小区。小区里住了一些中国的创业者,本地人几乎都是 *** 部门或者大公司的中上阶层。

7、小区建了有二三十年,设施和装修都带有岁月的痕迹,但绿化很棒,位置绝佳,还带一个泳池。住户一个月只要300卢比(约27元),就可以随便使用。班城四季如春,除了冬天的一两个月,其他时候都可以在里面游泳。

8、我住的房子是三室一厅,换了三次,最后一套大概120平米,之前的都有180平米。小区里的房子几乎每一套都带四五个阳台,二层以上的采光和通风都非常好,二层以下有点暗,完全是因为被树挡住了。小区的外围是九层的高楼,中间都是树,更高的有五六层楼那么高。

9、我刚到的那个月,每天下午五点多会准时下雨,我坐在阳台上看书,对面树的枝丫和我沉默地对话。大多数时候,小区里都非常安静,只有在傍晚,小孩子们会出门玩,小区里有一个篮球场、一个网球场,还有专门给小孩的游乐区,他们嬉闹的声音会持续到晚餐时间,之后又重回寂静。

10、但即使是在这样的小区,停电和停水也是常事。我后来住的第三个房子没有装UPS,一到停电,就只能摸黑行动。而停水就更麻烦,小区没有接市政供水,用的是水车,夏天用水量大的时候,水车断供,一停水就是几个小时。有时洗不了澡,有时做不了饭,后来我们买了大桶,时常接满了水放着,以备不时之需。

11、在DD小区住了两年,我和布老师度过了很多愉快和不愉快的日子,从陌生到熟悉,争吵完了还得一起吃饭。厨房很大,我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做几个复杂的菜,番茄牛腩、羊肉萝卜汤什么的,布老师本来不怎么吃肉,但我做什么他都不嫌弃。

12、小区门口有一个小馆子,卖Dosa之类的南印早餐,我们一周会去个两三次,也是我的南印食物启蒙。他们家淡红色的酸辣酱我尤其喜欢,只配它就可以吃完整个Dosa。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淡红色的酸辣酱并不是标配,只有泰米尔餐馆才会有。每家餐馆的口味也不统一,吃来吃去,还是觉得那家更好吃。

13、住在那里,我尤其喜欢阳台。刚到班加罗尔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坐在阳台上和朋友们聊天,那里开放又私密,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观,却不用担心被人注意到。我们在那里看星星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聊到了人生哲学。

14、现在我想,也许是因为住在这个小区,我才很快适应并且喜欢上了印度吧。居住的便利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初来印度的痛苦,如果不是住在这里,很多的基本的生活条件会很让人头疼。

15、唯一遗憾的是,住了两年,基本上没有认识到邻居。封闭的设计更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与人交往的空间,只有在电梯里才会偶尔碰面。到最后快搬家时,邻居们才因为疫情期间的一些事建了群,和隔壁的邻居也因为猫互相串门才搭了话。

16、搬出去的时候,我们就在想换一个小点的房子,也换一个更“印度”的社区。小区里住的都是有钱人,整个小区也就不是印度普通的社区,不够接地气。

17、即使是在班加罗尔这样的大城市,居住区也以独栋的民房居多,封闭式的小区基本上都是新建的,多在郊区。因为土地私有,地比较多的房东会修好几栋楼,专门用来出租。就算只有一块地,只要资金允许,也会多建几层,自住之外的用来招徕租客。

18、我们先考虑就在附近的区域找。这里生活和交通都很便利,我也比较熟悉。

19、之一大难题是中介。在我幻想“多花钱、少操心”的原则,想着寻找标准化租房途径的时候,现实给我浇了一盆冷水。我发现,印度还没有像自如、蛋壳这样大的互联网租房公司,租房最常用的一个网站Nobroker类似58同城,简单看了一下,我感觉一言难尽。

20、房子的信息和照片基本上很难起到之一层的过滤作用。所有的房子没有具体地址、没有楼层和朝向这些最基本的信息,没有户型图,百分之九十的照片都是房间一角,完全无法看出房子的面貌,感觉像是拿着手机学拍照的小孩拍的。

21、联系房东去看房吧,十个房东里,有一半以上要么不接 *** ,要么说给你回复什么时候看房,然后就没信儿了。感觉很不愿意赚钱。

22、真的去看了房子,才发现好房子真的特别少,光采光这一项可以划掉百分之八十的房子。印度的民房都是楼挨着楼,中间没有一点缝隙,感觉从这边楼的楼梯上可以直接跳到对面的楼,所以大部分的房子能有一两扇开放的窗户就不错了,大中午感觉也像黄昏。

23、这还不算完。在印度,比起租客选房子,更多的是房东挑选租客。看房之前,布老师就给我打预防针,会有很多房东拒绝我,一我是外国女孩(还是中国人),二我们没有结婚,三我们还有只猫。

24、事实也正如我们预想的那样。很多房东一看到我们,就直接问我们是哪里人,一听说我是中国人,下一个问题必然是,“你们是什么关系?”

25、说实话,被见面不到五分钟的陌生人问这样私密的问题,我还是挺不适应的,但他们却是如此自然。在听到“我们住在一起”的回答后,还有房东会追问,“你们要结婚吗?什么时候结婚?为什么不结婚呢?”我心里翻了一万个白眼,但也只能闭嘴。

26、遇到一个最可怕的阿姨,直接邀请我们坐下来谈人生,居然到了“你的父母同意吗?他们怎么可以接受?”这样的层次。为了租个房,你得把你的人生经历、家庭背景全都讲一遍,来证明“我可以”。不管房子怎么样都无所谓了,逃跑为好。

27、期间,我们遇到过一听到我是中国人就摆脸色拒绝的房东,遇到过很多因为未婚婉拒我们的房东(虽然他们的房子我也没有很喜欢吧!)也遇到过房子各方面都很棒,但不接受养猫的房东。我灰心丧气,再也不想看房子了。

28、但有一天,我们意外遇见了一间一居室,除了面积小了点,其他都很合适,在顶楼带一个天台。我们交了定金(25000卢比),但就在这时,有个朋友找到了我们。她要搬走了,但暂时不能带自己的三只猫走,问我们能不能帮忙先照顾猫。

29、我们当然是答应了。也不仅仅是因为猫。

30、她的房子我们之前去过几次,在一楼(其实是二楼,印度的底层叫“零层”),也是最顶层,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一居室,但带有一个天台,位置也比较方便。天台我们尤其喜欢,有了它,实际上居住区域就被延伸了出去,我想,我们也可以坐在外面看书工作之类的。

31、九月初,我们搬了进去。花了一周时间,房子布置得差不多了。虽然比周围的楼层都要矮,但好处是和邻居之间都保持了一些距离,所以采光也还可以。房东就住在隔壁那栋楼,有事找他也很方便。房东在附近开了一间小卖部,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街上有六七栋楼都是他的,开店只为了打发时间。

32、也许是因为有钱,房东大叔也出人意料地酷。他什么细节也没有问,就答应让我们住进去了,直到一个月后,才问起我是哪里人。

33、住在这里,印度社区的气息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以前偶尔会遇到的停水停电,在这里更是家常便饭,要是有点急事,按时洗澡洗碗工作都靠运气。

34、更明显的是声音的入侵。在这样的印度社区,「清静」是一种特权。有几天,凌晨三四点,我被后院野猫打架的尖叫声吓醒了,声音刺破了午夜的沉静,之后就睡不着了。因为墙壁薄距离近,邻居家的咳嗽和呼噜声都也得一清二楚。四点一过,女主人就起床了,接着传来的是收音机里的祷歌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再过一阵子,楼下送报纸小哥的摩托车启动了。

35、七点一到,邻居家的阿姨又开始扫地,唰唰地叫醒了所有人。然后卖蔬菜和卖花的小贩来了,悠长的叫卖声传到了每一扇窗户里。十点钟,收垃圾的环卫工吹着口哨来了,一边喊着“Dry”或者“Wet”。每次去丢垃圾,他明明知道我听不懂,也要用卡纳达语和我说两句。

36、邻居家的小孩开始上网课了,他小心翼翼地说,“No Madam it is not me.”年龄更小的孩子则在街道上嬉闹,咿咿呀呀地说着话。

37、吃过午饭,右边邻居家的阿姨开始在石板上洗衣服,噼里啪啦的水声和摔打衣服的声音被放大。另一边邻居家的小孩哭了起来,扯着嗓子喊了十分钟。下午主妇们有了难得的一两个小时闲暇,就都站在阳台上,隔空聊起了家常。到了饭点,丈夫和孩子回来了,电视机响了起来,丈夫则接了又一个的 *** 。

38、晚上十点开始,声音渐渐地弱了。野猫们开始巡逻,难免狭路相逢。

39、天台也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因为楼层低,我们的天台被四周的邻居包围,阿姨们进进出出,总会往这边瞟两眼。虽然也没什么恶意,但总归是不太自在的。因为这种“无处可藏”,自然也有更多的机会和邻居们搭话,我找她们去帮我穿纱丽,随时碰面就可以打听哪里可以买到椰子。

40、但显然美丽不这么想。朋友三只猫的存在,让他很是不爽,他根本不想呆在家里,只要我们一开门,他就一个劲儿地往外冲,一跑出去就不想回来。周围还有几只野猫,他免不了挨打。有时候我生气冲他吼,周围邻居都朝我看过来,还问我怎么了,这时候我就想,如果有更多自己的隐私空间,邻居们不那么关心其他人的生活就好了。

41、我想要“接地气”的目的达到了。在这里住了四个月,我有了更多的机会观察印度最普遍阶层的日常生活,我成为了他们的一份子,但我始终也是外来者。

42、虽然有苦有乐,但体验总不会白费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班加罗尔 印度 气温 更高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