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针灸一般扎多长时间 针灸治疗失眠多久有效果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5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失眠针灸一般扎多长时间,以及针灸治疗失眠多久有效果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针灸治失眠几次有效 [针灸治疗失眠]
  2. 中医针灸 全面治疗失眠
  3. 针灸治疗失眠效果如何 针灸治疗失眠一般多久有明显效果

一、针灸治失眠几次有效 [针灸治疗失眠]

(1)韦良玉等[3 ]认为失眠是因 *** 耗损、阴虚阳亢、虚阳浮越所致,采用“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慢性失眠。将120名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以“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穴取四神聪、安眠(双)、印堂、涌泉(双),四神聪、安眠(双侧)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频率150次/分, *** 量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涌泉穴只灸不针,采用温和灸,每次治疗30min。常规组予以常规针刺法,穴取神门(双)、内关(双)、安眠(双)、百会。西药组予口服舒乐安定法治疗。针灸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治疗失眠40例,痊愈9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常规组总有效率87.5%;西药组总有效率75%。

(2)宋琳琳等[4 ]采用督灸法治疗失眠,指出失眠的病因病机为:营卫不和、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针灸能够泄其有余,平抑夜间相对亢盛的阳气,亦能补其不足,补益日间不足的正气,调整机体阴阳、营卫平衡,使机体功能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 *** :临床收集130名失眠患者,均采用督灸法进行治疗。操作 *** :令患者裸背俯卧于治疗床上,取督脉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常规消毒后在治疗部位涂抹生姜汁,撒上督灸粉(肉桂、丁香各1g,麝香0.5g),而后覆盖桑皮纸,然后再在桑皮纸上铺生姜泥,最后在姜泥上面放置艾柱,然后点燃艾柱,连续灸治3次后把姜泥和艾灰去除。然后用湿热毛巾把治疗部位擦干净,取消毒纱布敷于脊背上并固定。灸后若起泡,令其自然吸收。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之物,禁冷水洗浴。疗效标准:参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表,选取周平均睡眠时间、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四个指标,分疗程对失眠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价。治疗结果:各疗程间周平均睡眠时间、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百分率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3)杨立锋等[5 ]将140例失眠患者均采用电针的 *** 治疗。 *** :取穴:主穴:神门、三阴交、百会、安眠、神庭。配穴:头痛眩晕者配太阳、印堂;心烦易怒者配太冲。操作 *** :为患者选取安静温暖的卧位环境,穴位皮肤碘伏消毒后,选用1.5寸一次性无菌毫针,采用无痛进针法,针刺得气后,在双侧三阴交、神门穴上接通电子诊疗仪,选用连续波, *** 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留针30min。上法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d。在针刺治疗期间,凡有服用安眠药者,要求患者逐渐递减或少量服用,睡眠正常者停服安眠药。结果:本组140例患者,1疗程结束后治愈37例,占26.4%;2疗程结束后治愈52例,占37.1%,总共治愈89例,占63.4%;好转44例,占31.4%;无效7例,占5%;总有效率95%。

(4)刘琴等[6 ]采用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失眠。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3组,每组40例。 *** :在治疗各自原发病的基础上,对照组加取百会、四神聪、神庭、头维、率谷、太冲、三阴交(后4穴均取双侧);观察组A加取风池、完骨、天柱、颈夹脊、太冲、三阴交(均取双侧);观察组B同时加取前两组穴,穴位处皮肤以75%酒精常规消毒。先取颈部穴位,针刺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一次,每周治疗6天。治疗1个疗程(14天)。治疗期间嘱患者作息时间规律,辅以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疏通情志,缓解压力,增强康复信心。结果:1个疗程后比较3组患者的有效显效率及PSQI量表评分,观察组A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B疗效显著性优于前两组。结论:风池、完骨、天柱、颈夹脊穴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5)王思雅等[7]将48例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 *** :主穴:四神聪、百会、神庭、安眠(双侧)、神门(双侧)、内关(双侧)。配穴:肝郁化火者加肝俞、太冲、侠溪;阴虚火旺者加照海、太溪、阴郄;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胆气虚者加丘墟、心俞、

胆俞。操作:主穴每次必选,配穴每次选取1-2个。四神聪、百会、神庭平刺0.5-0.8寸,安眠刺0.8-1寸,内关、神门、行间、侠溪、阴郄直刺0.5-1寸,足三里直刺1-1.5寸,背腧穴均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均行平补平泻法。病人取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得气后均留针3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定的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达6h以上伴随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结果:痊愈22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

(6)陈宇清等[8]采用针刺补泻加耳穴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将56例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 *** :取穴:以滋阴降火、调和阴阳为则。针刺取穴:百会、神门、内关、太溪、三阴交(均为双侧)。耳穴取穴: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操作:针刺操作:常规消毒穴位局部,各穴采用常规针刺 *** ,针刺得气后,施施以提插捻转手法,对照组平补平泻,观察组根据穴位特性施以补泻,百会平补平泻,内关、神门用泻法,太溪、三阴交用补法。留针30min,每隔5min行针1次,隔天治疗1次。耳穴操作:两组均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平补平泻。选取酒精消毒后的王不留行籽贴在0.5cm×0.5cm医用胶布上,酒精常规消毒耳廓,贴敷于上述耳穴,每穴按揉1min,力度以胀痛但能忍受为度。并嘱患者按压3次/d,平补平泻(重按为泻,轻按为补,中等力度为平补平泻)。与针刺同步隔天更换一次。1个月(15次治疗)后统计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效,观察组标准现效率较对照组稍高。PSQI统计各项指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方面得到更好的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7)陈光辉等[9]将64名肝胆湿热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采用针灸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失眠。 *** :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组成:龙胆草5g、黄芩10g、山栀9g、泽泻10g、木通9g、车前子8g、当归9g、生地黄20g、柴胡10g、生甘草5g。睡眠多梦、眠浅易醒者可配伍石菖蒲、茯苓10g;手足心热、头晕耳鸣、怒则面赤者加生地黄10g、知母15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取神门穴直刺0.3-0.5寸;内关穴直刺0.5-1寸;三阴交直刺1-1.5寸;太冲穴直刺0.5-0.8寸(泻法)。留针时间为30分钟左右,平均10分钟运针1次。结果: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5.63%;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

(8)张婷[10]采用针灸配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将72名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 *** :对照组: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党参、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各 10g、木香、炙甘草各6g。随症加减口服,1d1剂,10d为1疗程。治疗组:除口服中药归脾汤外,给予针灸治疗,患者均取卧位进针为主,手法慢柔、轻巧。常用慢速捻转进针法,分层进针,运用补法为多。针刺穴位:四神聪、神门、百会,其中四神聪向百会透刺,百会顺经脉平刺。温针灸心俞穴、脾俞穴、内关、足三里。温针灸一般5炷,以10d为1疗程,隔日1次,留针20min左右。同时与患者心理疏导,积极帮助患者解除烦恼。合理安排生活,以消除与发病有关的心理因素。结果: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ISQI总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9)谷婷婷[11]主张温针灸背腧穴结合耳穴治疗失眠。将60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 :治疗组:体针:取背部双侧的肺俞、心俞、肝俞、脾俞、

肾俞,另加风池、安眠及太阳。常规消毒后,针刺得气后分别在肝俞、脾俞、肾俞上施灸。耳穴:主穴:神门、交感、皮质下,配穴:心脾两虚型:心、脾、胃;阴虚火旺型:肝、肾、内分泌;肝郁化火型:肝、胆、心;痰热内扰型:脾、胃、三焦。对照组:取穴和治疗组相同,只用体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

(10)杨海涛[12]将70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智三针治疗。 *** :治疗组针刺神庭、本神(双侧:位于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对照组选取四神聪、神门、三阴交为主穴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

(11)马广昊 [13]采用足底五花针治疗失眠,将83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 *** :治疗组:采用足底针五花穴结合辩证取穴治疗,足底针五花穴位于足底后跟正中及前后左右各一寸;对照组单纯采用辩证取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85.37%。

(12)杨文佳[14]将60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敷贴结合针刺进行治疗。 *** :治疗组:采用穴位敷贴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穴位敷贴:药用黄芪、当归、远志、菖蒲等制成贴剂,分别贴于神阙、气海、足三里,6-12h/次,隔日1次,共治疗6周。针刺疗法:穴位:四神聪、安眠(双)、神门(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进行针刺。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次2mg,睡前服,连续服用6周。)杨文佳[14]将60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敷贴结合针刺进行治疗。 *** :治疗组:采用穴位敷贴结合针刺疗法治疗,穴位敷贴:药用黄芪、当归、远志、菖蒲等制成贴剂,分别贴于神阙、气海、足三里,6-12h/次,隔日1次,共治疗6周。针刺疗法:穴位:四神聪、安眠(双)、神门(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进行针刺。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每次2mg,睡前服,连续服用6周。结果: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80%。

.(13)郭严[15]采用针灸配合走罐治疗失眠,将76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 *** :研究组:主穴:百会、印堂、神庭、三阴交(双)、神门(双)、太溪(双)根据实际病症辩证取穴:肝郁化火加取太冲、风池;痰热内扰加取内庭、丰隆、阴陵泉;阴虚火旺加取大陵;心脾两虚型加取心俞、脾俞;心虚胆怯加取心俞、胆俞。进行针灸治疗后将患者置于俯卧位,背部皮肤暴露,并选取合适的润滑剂进行涂抹,将火罐拔在皮肤上,、。手推罐于督脉和膀胱经位置来回滑动,直到患者皮肤现紫红色、充血为止。下次治疗需隔日进行,1疗程10次。对照组只按照上述 *** 进行针灸治疗,不走罐。结果:研究组:治愈22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1%。

(14)求晓恩[16]将60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足三里进行治疗。 *** :治疗组:主穴:足三里、神门、合谷、太冲、安眠、印堂、神庭,足三里穴针柄处插上1节约2cm左右的艾炷进行温灸,并予患者口服阿普唑仑片。对照组:单纯口服阿普唑仑片。)结果:总有效率93.7%,对照组64.0%。

[17](15)彭运仙将37例失眠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埋线进行治疗。 *** :针刺主穴:印堂

内关、神门、照海、三阴交,严重者配合埋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2%。

(16)彭运仙[18]将60例失眠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调神针法配合耳穴进行治疗。治疗组:主穴:印堂、神庭、百会、四神聪、风府、安眠、本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耳穴:取双侧耳穴敏感点皮质下、心、神门、枕、交感、脾6点。对照组:针刺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86.7%。

(17)陈晓军[19]将105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5例)及C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不寐四穴”为主进行治疗。 *** :A组:针刺主穴:申脉、照海、大椎、关元。B组:针刺主穴:申脉、照海、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C组:口服艾司唑仑片。结果:A组:总有效率88.6%,B组85.7%,C组:74.3%。

(18)刘芳[20]采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症。将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 :观察组:以子午流注法辩证取穴为主,根据管氏《子午流注环周图》推算开穴时日,定时取穴。对照组:采用单纯辩证取穴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0%。

综上所述,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报道很多,针灸对失眠的治疗,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其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等有点,被称为“绿色疗法”,说明失眠的非药物疗法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从目前临床统计资料来看,无论是宁心安神法还是调脑安神法、耳穴、灸法等治疗失眠症,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现阶段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 众多、缺乏优化的治疗方案等,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国家中医针灸事业的不断发展。

[1]刘静.失眠的治疗 *** 探讨[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8):6900

[2] Liu Shi-yi. What is Insomnia[ J ].ASRS Newsletter,1998,3:6-7.

[3]韦良玉、徐艳青、赵利华,等.“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西药,2014.6,37(3):40-41

[4]宋琳琳.督灸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J].陕西中医,2013,33(12),1655-1656

[5]杨立锋、何晓华、肖银香.电针治疗失眠症140例[J].陕西中医,2014,35(10),1407-1408

[6]刘琴、刘锦.颈夹脊穴治疗失眠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2,4,34-35

[7]王思雅、王健.针灸治疗失眠48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7),80-81

[8]陈宇清、邵瑛.针刺补泻加耳穴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J].广东医学,2013,34(6),966-967

[9]陈光辉、冯雪瑾.针灸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失眠32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1),102-103

[10]张婷.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失眠心脾两虚证3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1,20(1),26-27

[11]谷婷婷、钟伟泉.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失眠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8(11),1342-1343

[12]杨海涛、黄凡、邝伟川.智三针治疗原发性失眠35例[N].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3),74-75

[13]马广昊、魏婷、陈婷婷.足底针五花穴为主治疗失眠4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8),12-14

[14]杨文佳、于心同、谢晨.穴位敷贴结合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3),20-21

[15]郭严.针灸配合走罐治疗失眠临床观[J].光明中医,2013,28(6),1208-1209

[16]求晓恩.温针灸足三里为主治疗失眠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561-562

[17]彭运仙.针灸配合埋线治疗失眠[J].中医中药,2013,7(6),37

[18]王寒、孟贤慧、邹伟.调神针法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7),26-27

[19]陈晓军、方针、陈利芳等.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疗效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864-865

[20]刘芳.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失眠症5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3),42

二、中医针灸 全面治疗失眠

睡眠是生命的必须过程。据研究,一个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坚持一个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还有许多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还与人的寿命有关。因此,保持科学的睡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个小时,中年人8小时,老年人7小时左右。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症不断增加,且由中老年为主向中青年蔓延。

又称“不寐”,是以不易入寐为特征的一类证。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失眠多因化源不足,心神失养;阴虚火旺,阴不敛阳;心虚胆怯,心神不安或痰热、实火,扰动心神所致。本证多见于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以及贫血等中。

以 *** 安眠古代即有记载,失眠的机理和作用,在于能协调阴阳,,,从而达到的目的。

《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阐明了疾具有协调阴阳的作用。人体在睡眠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有导致作祟,如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胃气不和等,均可导致阴阳失和而致失眠。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阳气盛、阴气虚可导致失眠。反之,阴气盛、阳气虚可导致嗜睡。两者取阴跷的照海和阴跷的申脉进行,但失眠应补阴泻阳,嗜睡应补阳泻阴。

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因素。失眠的发生、发展在一些情况下也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针灸可以,故可收到之功。如胃气失和、心火炽盛、痰热内扰、肝郁化火证型的失眠,皆因邪实而发,久则伤及正气,使失眠更加缠绵难愈。这时就应用针灸扶正祛邪,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皆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体运用时,必须结合腧穴的特殊性来考虑。

人体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十二经的分布,阳经在四肢之表,属于六腑;阴经在四肢之里,属于五脏,并通过十五络的联系,沟通表里,组成气血循环的通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和气血及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失眠的发生,可以与气血失和、脏腑失调有关,这些病理特征可以反应在经络上,并针灸调节经络与脏腑气血的平衡,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取穴:三阴交、神门、心俞、百会、内关、

(1)、隔姜灸:每穴可用黄豆大艾柱灸5-10壮,每晚1次,5次为1个疗程。

(2)、温和灸:每穴可灸10-15分钟,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3)、艾柱隔芹菜根灸:取鲜芹菜根切成0.2厘米薄片置穴上,放艾柱灸3-5壮,每晚1次。

(4)、珍珠层粉敷灸:取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粉、冰片各等量混匀,填满

脐窝敷灸,每晚1次,7次为1个疗程。

(5)朱砂敷灸:取双脚涌泉穴,将朱砂3-5克,研成细面,用干净白布一块,涂浆糊少许,将朱砂均匀粘附于上,然后外敷涌泉穴,胶布固定,用前先用热水洗脚,睡前贴敷。

取穴:常用穴: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

备用穴:额部、头部、眉弓、神门三阴交。

上述部位均取,重点用皮肤针叩刺常用穴之两侧,手法轻度或中度。先从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两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横行刺,每横行部位三针。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围内按常规叩刺20~50下。额部横叩打三行,头部呈网状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1)、本法用于以失眠为主的患者。且以病程短者疗效为好,病程长者疗效较差。

(2)、皮肤针弹刺讲究手法,本法应由专业人员施行。

失眠针灸一般扎多长时间 针灸治疗失眠多久有效果-第1张图片-

(3)、失眠症的针灸治疗应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以及适当减轻等相结合。

取穴:常用穴:心、缘中、神门。

备用穴:肾、皮质下、肝、内分泌、脾。

一般仅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选备用穴1-2穴。贴压物可用子,绿豆或冰片(预先制备成米粒大之颗粒),贴压于一侧穴上。然后每穴按压1分钟,使耳廓充血发热。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为每穴约1~2分钟。隔日换贴1次,二侧穴位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1)、本法多用于初得或较轻的失眠症,并有一定预防作用。

(2)、据著者经验体会,关键在于睡前半小时按压,如能配合用温热的水浸足10-15分钟或***双足心3-5分钟,效果更好。

(3)、本法可由医生定好穴区后,嘱家属自行贴压。

取穴:常用穴:心、肾、缘中、神门、皮质下。

常用穴均取,效不显时,酌加备用穴。严格消毒耳穴后,将揿钉形皮内针埋入,上以胶布固定,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以感到轻微疼痛、胀、发热为佳。每次一侧耳,双耳交替。3~5天换埋针1次,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1)、本法用于较重的失眠症患者。

(2)、应用于本法必须注意严格消毒,夏天不宜用本法,以防感染。

(3)、如应用二疗程无效者,宜改用它法。

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根部仔细测出敏感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针或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如绿豆大。每次只刺一侧,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交替。疗效不显者可加刺另一侧之内中魁穴。5~7次为一疗程。

(1)、经观察治疗时间以上午或下午为佳,夜晚进行者效果较差。

(2)、本法的关键在于准确寻找到阿是穴(敏感点)。内中魁穴一般刺近指侧节横纹中点一穴,挤压出血即可。

上穴均取。常用穴用针剌法。先针百会,向前横剌1寸,施快速均匀左右捻转手法,持续2分钟,间隔,再行前法,反复3次,令患者带针48小时。百会起针后,继针四神聪,均向前横剌1寸,以提插手法,轻、快、匀运针2分钟,间隔,再行前法,反复3次,令患者带针24小时。出针后,再针百会如前法。如此,以9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备用穴用贴敷法。取珍珠粉、朱砂粉、大黄粉、五味子粉适量混匀。每次取3g,用鲜竹沥调成糊状,均分两份,集中涂于5cm×5cm大小的医用胶布上。于每晚睡前分贴于左右涌泉穴,连续9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1)、本法常用穴采用长时间留针法,应注意穴区局部严密消毒,针具应使用一次性消毒毫针,以防折针。留针期间不可洗头。

三、针灸治疗失眠效果如何 针灸治疗失眠一般多久有明显效果

针灸是现在非常常见的一种中医治疗方式,很多人都会通过针灸来治疗自己的一些疾病,那么我们便来了解一下针灸治疗失眠效果如何?针灸治疗失眠一般多久有明显效果?

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较好。针灸是通过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通过针灸神庭、本神等穴位,可以有效改善心神不灵引起的失眠多梦症状,一般治疗失眠的穴位有四神聪、印堂、神门、三阴交等。其次通过针刺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也可以促进体内血的化生,有足够的心血就可以涵养心神,从而提高个人睡眠质量。但是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如阴虚火旺,心脾两虚等。所以针灸治疗失眠时要根据每个人的整体情况辩证施治。其次通过针刺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也可以促进体内血的化生,有足够的心血就可以涵养心神,从而提高个人睡眠质量。

针灸治疗失眠一般多久有明显效果

针灸治疗失眠一般2-3天见效,针灸对于失眠的治疗其实有着很好的疗效。失眠的原因非常多,比如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也会失眠,抑郁症、神经衰弱以及这些疾病之后,比如继发于疼痛也会让人失眠。失眠的原因有很多,而且病人的程度有轻有重,时间有长有短,因此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对于针灸治疗失眠,有的病人当天就有效,有些病人在针灸治疗失眠2-3天之内应该能感觉到这个效果的存在,但是想维持住治疗,想维持住效果,却需要再进一步的治疗,因为疗效需要积累,病人的状况需要逐渐改善,因此针灸治疗失眠的疗程相对较长。失眠患者应注意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给自己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可以服用谷维素和维生素帮助调节神经、促进睡眠,饮食应注意多吃核桃、红枣、阿胶等食物补气血。

1、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在腕关节的尺骨端、手掌横纹和尺骨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藏神,从字面上的解释来讲,神门穴对治疗神经类的疾病有一定的缓解功效。

2、百会穴。它位于头顶、前发际线上方的5英寸处。是手的三阳经、足的三阳经、足的厥阴经和督脉会合的地方。这个穴位对女性产后失眠的治疗效果比较不错,起到协调精神和开窍的作用,可以治疗肝火旺盛、气血亏虚等引起的头痛或失眠等症。

3、安眠穴。这是治疗失眠最重要的穴位,也被称之为经外奇穴,是在项部翳风和风池之间。自我治疗是借助于 *** *** 本穴,也可以通过艾条温和灸的 *** 来改善睡眠质量,非常适合失眠严重的患者。

4、内关穴。这个穴位是在前臂的内侧,手腕横纹上方的两英寸处,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具有调节心脏功能的功效。可以与神门穴相互的配合,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通常针灸医生都会将其作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一、调和阴阳,如果有导致失眠的原因,比方说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胃气不和等,均可以导致阴阳失和而导致失眠。针灸治疗失眠,是根据症候的属性,调节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它的正常的生理机制。二、扶正祛邪,扶正就是扶正抗病的能力,祛邪就是祛除疾病的要素,失眠的发生发展一些情况下也是正气和邪气相互争斗的过程,针灸可以扶正祛邪,也可以改善睡眠的功能。比方说胃气失和、心火炽盛、痰热内扰、肝郁化火的这种失眠,都是因为邪实而发,久则伤及正气,使失眠更加的缠绵难愈,这适合用针灸扶正祛邪,大凡针刺不发或者是艾灸皆为扶正的作用,那么针刺泄法和放血有祛邪的作用。三、疏通经络,针灸可以疏通经络,那么对于失眠的发生,失眠的这个过程进行调和气血、脏腑的功能。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针灸 失眠 多长 多久 一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