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上海犹太纪念馆这个问题,上海犹太人纪念馆门票价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开放时间及预约指南
1、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在重新扩建后已正式开放。扩建后,纪念馆的展示模式进一步升级。当年的受害者会“亲自”给大家讲故事。纪念馆现在的用餐区是留作观赏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开放另行通知)。
3、如何预约:游客可以通过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官网和微信公众号预约,然后购票进入。
4、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大屠杀为背景,以救世为主题的犹太难民纪念馆。与以往不同的是,全新亮相的新馆整个展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带参观者通过“听故事”来了解这段历史往事。
5、在这里,游客可以通过浏览视频资料,听犹太难民讲述他们的经历。通过一件历史文物,我们可以了解犹太难民是如何从海上逃到上海的;通过一个复原场景,了解犹太难民和上海邻居的生活环境;也可以通过一部历史短片快速了解历史背景。特别是在展厅序厅,通过多媒体影像装置实现了类似裸眼3D的特效,让参观者瞬间融入凝重的历史氛围。
6、一个只需轻触按钮就能“讲故事”的装置,一个能与观众互动的大触摸屏扩建改造后,崭新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也汇集了诸多“高科技”。展览内容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通过艺术表现与技术支持的紧密结合,为观众带来一场历史、科技、艺术融合的视觉盛宴。
7、扩建后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除摩西堂旧址外,纪念馆的展厅和广场均进行了扩建和升级,展览面积扩大到4倍,展示面积扩大到10倍。新展厅不仅设计简洁时尚,而且展品丰富。整个展览分为“逃往上海、避难、同舟共济、战后离别、特殊友谊、共享未来”六个部分。包含近千件展品、十几个复原场景和161个鲜活的人物故事,讲述了二战时期犹太人如何从纳粹大屠杀中逃生,如何来到上海虹口,以及中国人民如何与他们友好相处的感人故事。
8、原本位于纪念馆门口的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这次也整体搬到了扩建的广场上。名单建立之初,原本只刻了13732个名字,现在名单墙上的名字增加到了18578个。现在,在名单墙的末端有一面“空白”的墙,等待着通过未来的历史资料收集来添加更多的名字。
9、在展出的数千件展品中,既有贝蒂的婚纱、约瑟夫的玩具独轮车等老展品,也有许多首次展出的“新产品”。
10、在“在一起”展厅里,一个看似普通的银哨,是“隔离带”的无声见证。欧洲难民在上海的平静生活随着1943年“无国籍难民限制居住区”的设立而被打破。当时日本当局为了便于管理,在隔离区设立了犹太人自治组织“外来者铠甲保护系统”,由犹太人担任“铠甲保护人员”,监视隔离区内是否有同胞擅闯。这种哨子是当年犹太人“铁甲卫士”使用的。哨子的捐赠者名叫HnneloreEsquenazi,是一名犹太难民,曾在上海生活。去年11月下旬,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赶到了巴西里约热内卢汉娜洛里的家中。86岁的汉娜洛里(HannahLori)在家中口述了自己的避难经历,并由孙女剪辑成一段30分钟的视频。汉娜洛瑞捐赠了这个视频,一个珍藏了一辈子的哨子,上海世博会屠宰场的准入证
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好玩吗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位于上海的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开门时间一般是9:00-17:00,16:30停止售票;除元旦和春节外,全年开放,北外滩提篮桥一带坐落着几栋灰色和红色砖墙相间的欧式老房子,二战期间,近两万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曾在这里生活着直到战争结束。其中那栋红砖斜尖顶的三层房子,就是如今犹太难民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犹太难民来沪避难的历史背景、看到当时犹太人在这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风貌以及生活用品实物,可以全面解读犹太人与中国人的历史情结。
纪念馆内共有三个展示厅,有志愿者提供免费讲解,上午讲解时间为:9:30、10:15、11:00、12:30,下午讲解时间为:13:15、14:00、14:45、15:30、16:15。每逢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纪念馆会免费开放,但是游客也相当多,需要排队入内。
纪念馆主楼即为之一展厅,其前身是“摩西会堂旧址”,当时在沪的犹太难民们经常在这里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如今在入口处的墙和顶上,可以看到幸存难民的照片。一楼往里走是礼拜堂,进去要穿上馆内提供的鞋套。二楼是以色列友人所赠物品陈列,可以看到一些充满了犹太文化的生活用品和宗教物品。三楼展示的是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史料,陈列着一些来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证物品。
主楼后面还有两个展示厅,二号展示厅展示了140余幅珍贵图片,你可以通过多媒体影片的播放,完整地了解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还能看到难民护照和上海犹太早报等实物复制品、刻有拉宾题词的大型石片等;三号展示厅经常有各种主题新颖的展览展出。
1933年至1941年,上海接纳了近三万名来自欧洲、从纳粹魔掌下逃离的欧洲犹太难民。他们大多居住于提篮桥一带的舟山路、霍山路、长阳路,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至1945年战争结束,大多数犹太难民得以幸存并全部离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了以色列复国后的之一代开国元勋。
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距离0.52km
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距离0.58km
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距离0.79km。
三、上海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交通方式有哪些
景点名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
交通方式:公交乘坐公交22路、868路、934路至【东长治路海门路站】下,或者乘坐公交13路、319路至【海门路东长治路站】下,或乘875路至【海门路长阳路站】下。地铁地铁十二号线至【提篮桥站】下,出2号口沿【长阳路】往东走约一百米即到。
北外滩提篮桥一带坐落着几栋灰色和红色砖墙相间的欧式老房子,二战期间,近两万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曾在这里生活着直到战争结束。其中那栋红砖斜尖顶的三层房子,就是如今犹太难民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犹太难民来沪避难的历史背景、看到当时犹太人在这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风貌以及生活用品实物,可以全面解读犹太人与中国人的历史情结。
纪念馆内共有三个展示厅,有志愿者提供免费讲解,上午讲解时间为:9:30、10:15、11:00、12:30,下午讲解时间为:13:15、14:00、14:45、15:30、16:15。每逢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纪念馆会免费开放,但是游客也相当多,需要排队入内。
纪念馆主楼即为之一展厅,其前身是“摩西会堂旧址”,当时在沪的犹太难民们经常在这里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如今在入口处的墙和顶上,可以看到幸存难民的照片。一楼往里走是礼拜堂,进去要穿上馆内提供的鞋套。二楼是以色列友人所赠物品陈列,可以看到一些充满了犹太文化的生活用品和宗教物品。三楼展示的是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史料,陈列着一些来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证物品。
主楼后面还有两个展示厅,二号展示厅展示了140余幅珍贵图片,你可以通过多媒体影片的播放,完整地了解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还能看到难民护照和上海犹太早报等实物复制品、刻有拉宾题词的大型石片等;三号展示厅经常有各种主题新颖的展览展出。
1933年至1941年,上海接纳了近三万名来自欧洲、从纳粹魔掌下逃离的欧洲犹太难民。他们大多居住于提篮桥一带的舟山路、霍山路、长阳路,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至1945年战争结束,大多数犹太难民得以幸存并全部离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了以色列复国后的之一代开国元勋。
四、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具体地址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上海的景点之一,此景点的具体地址是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北外滩提篮桥一带坐落着几栋灰色和红色砖墙相间的欧式老房子,二战期间,近两万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曾在这里生活着直到战争结束。其中那栋红砖斜尖顶的三层房子,就是如今犹太难民纪念馆的主体建筑,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犹太难民来沪避难的历史背景、看到当时犹太人在这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风貌以及生活用品实物,可以全面解读犹太人与中国人的历史情结。
纪念馆内共有三个展示厅,有志愿者提供免费讲解,上午讲解时间为:9:30、10:15、11:00、12:30,下午讲解时间为:13:15、14:00、14:45、15:30、16:15。每逢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纪念馆会免费开放,但是游客也相当多,需要排队入内。
纪念馆主楼即为之一展厅,其前身是“摩西会堂旧址”,当时在沪的犹太难民们经常在这里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如今在入口处的墙和顶上,可以看到幸存难民的照片。一楼往里走是礼拜堂,进去要穿上馆内提供的鞋套。二楼是以色列友人所赠物品陈列,可以看到一些充满了犹太文化的生活用品和宗教物品。三楼展示的是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史料,陈列着一些来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证物品。
主楼后面还有两个展示厅,二号展示厅展示了140余幅珍贵图片,你可以通过多媒体影片的播放,完整地了解犹太难民在上海的这段历史,还能看到难民护照和上海犹太早报等实物复制品、刻有拉宾题词的大型石片等;三号展示厅经常有各种主题新颖的展览展出。
1933年至1941年,上海接纳了近三万名来自欧洲、从纳粹魔掌下逃离的欧洲犹太难民。他们大多居住于提篮桥一带的舟山路、霍山路、长阳路,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至1945年战争结束,大多数犹太难民得以幸存并全部离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了以色列复国后的之一代开国元勋。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售票;除元旦和春节外,全年开放。
关于上海犹太纪念馆,上海犹太人纪念馆门票价格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