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逐渐下降,体质虚寒的人常感到舒展不开,后背发凉,一般人会首先想到附子、干姜、肉桂等辛温燥烈的药物,吃完身体很快就暖和了。可这种温热作用往往不持久,想从根本上解决虚寒体质,应以补气为主,增加机体的“燃料”,比如姜枣膏专治虚寒,可暖身、暖胃。
*** *** :取老姜一块,红糖一小盘,大枣一碗,水两碗,蜂蜜少许。将大枣洗净掰开,老姜切成末,在铁锅中倒入两碗清水,先加入大枣和姜末,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20分钟后,锅里的汤汁约剩1碗,此时把大枣捞出,姜末留在锅里继续小火熬10分钟。当汤汁收至多半碗时,加入红糖、蜂蜜,会出现很多气泡,不停搅动,大约5分钟关火起锅。将熬好的姜枣膏装入干净的瓶子或碗中,放在冰箱里,吃的时候一汤勺姜枣膏冲半碗开水即可。姜枣膏适用人群特别广,尤其是惧风怕冷、手脚冰凉、容易感冒、经期腹痛、胃痛、血虚体寒者,都用得上。
姜和枣是一对神仙伴侣,二者同心,专治各种虚寒。大枣性味甘温,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老姜性味辛温,温中止呕、解表散寒;一辛一甘,合而调和营卫。在《伤寒论》中,张仲景特别善用姜和枣,对于外感邪气、营卫不和者,必用生姜配大枣以助散表之邪,扶脾和胃,如桂枝汤、柴胡桂枝汤等。
春季养胃养阳、养性很重要 脾胃虚寒可饮用生姜大枣水据辽沈晚报,“春季是人体阳气升发的季节,故春季养胃应注意养阳,同时还应注意调畅情志,使人的精神愉快,阳气畅达。所以春季养胃要注意防寒保暖、调畅情志。”近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脾胃肝胆病科副主任王丽丹在接受辽沈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春季暴怒、忧思、寒凉 当心胃部不适
王丽丹医生表示,北方的春天气温变化较大,寒冷仍未完全消退,此时如果衣着过于单薄,或进食寒凉食品,就会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本就脾胃虚寒、脾胃气虚的人,更易引发胃病。同时春天是万物升发的季节,人的思绪也会变得活跃,情绪易于波动。春天也是一年的初始,是对新的一年筹划的开始,让人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动力的同时,也会让人倍感压力。这也导致很多人出现情绪的变化,而肝主情志,过激、过久的情志 *** ,会影响肝的生理功能,肝与脾胃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如暴怒、长时间抑郁恼怒,则会导致肝脏疏泄功能失常,从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胃部不适。长时间忧思,则会损伤脾,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脾胃互为表里脏腑,二者关系非常密切,脾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也会导致胃的功能失常,引发胃部不适,影响胃的健康。
可通过食疗、按压穴位养胃
那么应该如何养胃呢?王丽丹医生建议,可以通过食疗、按压穴位等方式养胃。脾胃虚寒者可以饮用生姜大枣水,用生姜10g,大枣15g,红糖适量,煮水即可。脾胃气虚者可以食用山药莲子粥,用大枣15g,莲子10g,山药15g,陈皮15g,煮水或煮粥皆可。饮食停滞者可食用山楂陈皮粥,用炒山楂15g,鸡内金20g,陈皮15g,可加适量冰糖,煮水或煮粥皆可。
“如果感到胃部不适可以按压足三里穴、内关穴、中脘穴来缓解,肝气犯胃者,可加太冲穴。脾胃虚寒者,可加气海穴,关元穴,脾俞穴,胃俞穴。饮食停滞者,可加梁门穴,下脘穴。胃阴不足者,加三阴交穴,内庭穴。”王丽丹医生表示,穴位 *** ,按至感觉酸胀即可。但不建议自行判断病因,如果出现胃部不适,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
“在此提醒大家,生活中养生是为了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但是盲目养生不仅不会更加健康,反而会伤害我们的身体。比如有的人为了滋阴补血,食用过量的阿胶,反而造成消化不好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养生的前提要先了解自身的情况,可以到正规的中医院进行体质辨识,通过正规中医师的诊断,来调节身体。”王丽丹医生嘱咐道。
生姜加红枣煮水来喝,3个作用很多人都需要,看完回家试一试作者:王思露营养师
从字面意思不难看出,“姜汤红枣茶”是一种“养生佳品”。无论是“姜”还是“红枣”,都是养生圈里比较热议的食物,被不同年龄段的人所热爱。然而,用它们泡水饮用其实并不神奇,根本不存在治病的作用。当然,饮用“姜汤红枣茶”是一件好事,对身体有些“实质性作用”,应该如此看待。
坚持喝“姜汤红枣茶”,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增加饮水量:
有的人总是觉得白开水没有味道,所以就不爱饮水,所以每日的饮水量就不足;在白开水中加入了姜片和红枣,无疑可以美化白开水的味道,增加人们的饮水欲望,因此就能增加每日的饮水量,加速肠道以及全身的代谢,预防便秘、长痘等干燥问题。
代替“不健康习惯”,增加健康系数:
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习惯”,吸烟、饮酒、久坐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比比皆是,如果用“喝养生茶”这件事代替这些不健康习惯,无疑可以为身体健康加分,也能提高身体的健康系数。
让心情变得更加美丽:
“甜食”是一种“独特的食物”,吃点甜食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开心,吃点甜食可以让心情变得更加美丽;经常饮用“姜汤红枣茶”,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开心,也能增加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度。
除了这些实质性好处以外,总有人说吃姜可以治病,吃红枣可以抗癌;然而这样的理论并不存在,红枣、生姜等食物仅仅是普通食品,虽然美味,但并不具备治病的作用。存在“心理作用”我能理解,但请大家不要过分当真。
“生姜红枣茶”可以喝,但要“健康品鉴”:
不加糖:
饮用各种饮品的之一原则就是“不加糖”。新鲜食物很好,它们的味道也很诱人,请不要额外再添加精制糖等各种调味品;糖类物质的大量(经常)摄入,无疑会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长痘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影响身体健康。
注意“饮水温度”:
果蔬茶可以喝,但要注意饮水温度。“温度接近于体温的茶饮”更加安全,对身体的 *** 更小,一般在40摄氏度左右较为合适。
保证每日充足的饮水量,你会更健康:
“水分”是七大营养素中的一种,对于身体有较多的作用,包括做溶剂、调节体温、促进代谢等作用;保证每日饮水量,是每一个“有脑子的人”应该做到的事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单日饮水1500—1700毫升,无论您是喝白开水还是果蔬茶,都请你“喝到量”。
一杯“姜汤红枣茶”,一种关怀,一份问候。喝点果蔬茶是件好事,但请大家“健康饮用”;爱你的人会送您健康,希望大家可以靠谱品鉴美味。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5款姜汤有神奇功效,防病延年益寿“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家备生姜,小病不慌”,这些俗语其实都是讲吃姜防病的功效。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功效,怎么吃才能更大限度发挥其养生功效?
大枣姜汤
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发挥姜的作用,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此外,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红糖姜汤
红糖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汤里,可改善体表循环,治疗伤风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
绿茶姜汤
鲜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热解毒、益气舒心的绿茶,效果更佳。做法十分简单,取绿茶和姜丝各5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特别适宜在盛暑与秋热交替时喝,有清热舒心的功效。
盐醋姜汤
盛夏不少人容易得“空调病”,肩膀和腰背会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扰,特别是老人容易复发肩周炎。
遇到这种情况,可熬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大大缓解疼痛。也可用毛巾蘸熬制好的热姜汤敷于四肢酸痛处。
姜汁可乐
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热量,暖胃,最适用于冬季,对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风散寒。
熬姜汤一般要挑选表皮没有裂口、颜色鲜艳、柔软、膨胀状态的新鲜姜,不要选起皱纹、发干发黑的生姜。生姜表皮中有较多营养成分,熬汤时,应该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养分的流失。 张湖德最后提醒道,生姜性味辛温,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这种感冒「喝姜汤」真的管用,但要在嗓子疼之前喝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姜汤」是个好东西,着凉了、淋雨了、感冒了,喝上一碗姜汤,让整个身体都暖暖的。
但有人说,喝姜汤后感觉到舒服,是心理作用。近期的一项新研究证实,姜汤治感冒确实有效。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新研究并采访专家,解读姜汤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范志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朱欣佚
中国注册营养师 刘萍萍
感冒喝姜汤真的有效
来自德国的研究团队在《分子营养与食品研究》(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上发文称,在志愿者饮用1升姜茶后的30~60分钟,研究者就能在其血液样本中检测到大量姜辣素,其中6-姜酚的水平会处于更高,每升血浆中可达7~17微克。
这些姜辣素可以使白细胞处于高度警觉状态,从而增强免疫功能。
从中医角度看,喝了姜汤感觉身体发热,是因为生姜性温、味辛。人淋雨、受凉后,风寒从体表入侵,这时候服用姜汤,可以借助其温散作用,把风寒之邪驱出体外。
喝姜汤有个“时间限制”
风寒侵入人体后,经过一段时间,往往会转化成热邪,这时候再服姜汤,不仅没有用,还会因生姜性温,造成“火上浇油”之势,使病情加重。
因此,风寒感冒服用姜汤要趁早,一旦出现咽干、咽痛、咳嗽咯黄痰就不能再喝了。总结起来,生姜不能用于风热感冒,流感病毒往往属于温热之邪,也不能用姜汤治疗。
姜汤加点料,搞定小毛病
生姜味道辛辣,在煮姜汤的时候加点料,不仅能增进口感,还能收获一些特别的功效。
1
大枣姜汤
大枣与生姜合用,可充分发挥姜的作用,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对胃寒非常有效。
2
小葱姜汤
这味姜汤适用于由于病从口入导致的腹痛、吐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适当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
3
盐醋姜汤
肩膀和腰背受凉,可熬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能缓解疼痛。皮肤破损者慎用。
4
绿茶姜汤
绿茶中的咖啡碱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有助提神益思、清心,夏天时与姜丝同煮能帮助防中暑,对于一般暑热表现,如头昏、心悸、胸闷等有缓解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生姜表皮中有较多营养成分,熬汤时,应该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养分的流失。
几类人更好少吃或不吃
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性温,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 手、脚心发热的人,属于阴虚体质,是体内津液不足所致。生姜性温,易耗损津液,还会出现口干、眼干、心烦易怒等症状。
- 便秘人群,多属于肠热,大量吃姜会加重便秘症状。
- 口臭的人,中医认为口臭是由胃热所致,生姜会加重原有的症状。
- 咳痰较黄的人,是因为肺热肺燥,食姜易加重症状。
生姜不煮汤也能养生
民间有很多养生谚语与生姜有关,比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除了煮姜汤以及作为调料外,生姜还有很多养生用法。
目前科学家们已在姜里发现了1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挥发油、姜辣素、二苯基庚烷类、酮类化合物等。
有益消化系统
生姜中的姜辣素等物质,可 *** 舌头上的味觉神经和胃黏膜上的感受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提升口腔和胃的杀菌和消化能力。
生姜除了有助消化,还能缓解细菌引起的腹泻。
防止呕吐
预先吃1~2克姜,对预防晕车晕船有一定的帮助;还可在乘车坐船时吃些含姜的食物,比如姜味糖。
生姜有缓解恶心的作用,怀孕早期有恶心、呕吐问题的孕妇,可以试试含姜的食物,比如姜茶、姜撞奶等。
缓解痛经
研究发现,在月经周期的第1~3天,服用0.75~2克姜粉(1克姜粉与4克鲜的生姜相当),对缓解痛经有一定的帮助。
有痛经问题的女性,可尝试吃一些生姜或含生姜的食物。
抗炎止痛
《替代与补充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姜与布洛芬等药物同样有助缓解经期痛、偏头痛、肌肉痛和骨关节痛等,是辅助治疗关节炎的有效抗炎药物。
抑制真菌
德国《真菌病》期刊的一项研究对29种植物的抗真菌作用进行测试后发现,生姜对杀死真菌最为有效。
此外,吃姜时还要特别关注两件事:
吃肉配姜促进消化。姜能去除牛羊肉、海鲜类食物的膻腥味。姜也能通过增加消化液分泌,来帮助高蛋白食物的消化吸收。每天只需吃1克左右的生姜,即可改善消化。
变质的的姜绝不吃。姜变质后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黄樟素,它能使肝细胞变性,并会诱发癌症。如果切开的姜颜色变褐、味道奇怪,一定不要吃。▲
感冒了喝姜汤真的管用吗?要这种类型的才行很多人都觉得“姜汤”是个好东西,着凉了、淋雨了、感冒了,喝上一碗姜汤,让整个身体都暖暖的。
目前科学家们已在姜里发现了1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挥发油、姜辣素、二苯基庚烷类、酮类化合物等。
生姜的功效
有益消化系统
生姜中的姜辣素等物质,可 *** 舌头上的味觉神经和胃黏膜上的感受器,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提升口腔和胃的杀菌和消化能力。生姜除了有助消化,还能缓解细菌引起的腹泻。防治呕吐预先吃1~2克姜,对预防晕车晕船有一定的帮助;还可在乘车坐船时吃些含姜的食物,比如姜味糖。生姜有缓解恶心的作用,怀孕早期有恶心、呕吐问题的孕妇,可以试试含姜的食物,比如姜茶、姜撞奶等。▼点击下图选购新茶
姜汤真的管用吗?
从中医角度看,喝了姜汤感觉身体发热,是因为生姜性温、味辛。人淋雨、受凉后,风寒从体表入侵,这时候服用姜汤,可以借助其温散作用,把风寒之邪驱出体外。喝姜汤有个“时间限制”风寒侵入人体后,经过一段时间,往往会转化成热邪,这时候再服姜汤,不仅没有用,还会因生姜性温,造成“火上浇油”之势,使病情加重。因此,风寒感冒服用姜汤要趁早,一旦出现咽干、咽痛、咳嗽咯黄痰就不能再喝了。总结起来,生姜不能用于风热感冒,流感病毒往往属于温热之邪,也不能用姜汤治疗。姜汤加点料,搞定小毛病生姜味道辛辣,在煮姜汤的时候加点料,不仅能增进口感,还能收获一些特别的功效。大枣姜汤大枣与生姜合用,可充分发挥姜的作用,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对胃寒非常有效。
小葱姜汤这味姜汤适用于由于病从口入导致的腹痛、吐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适当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
盐醋姜汤肩膀和腰背受凉,可熬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能缓解疼痛。皮肤破损者慎用。
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性温,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
手、脚心发热的人,属于阴虚体质,是体内津液不足所致。生姜性温,易耗损津液,还会出现口干、眼干、心烦易怒等症状。便秘人群,多属于肠热,大量吃姜会加重便秘症状。口臭的人,中医认为口臭是由胃热所致,生姜会加重原有的症状。咳痰较黄的人,是因为肺热肺燥,食姜易加重症状。
(约见名医)
不同姜汤的奇特功效1:红糖姜汤,可改善体表循环,治疗伤风感冒;2:绿茶姜汤,可防中暑,清热解毒、益气舒心;3:盐醋姜汤,熬一些热姜汤,加少许盐和醋,敷于患处,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大大缓解疼痛;4:大枣姜汤,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5:小葱姜汤,治腹痛、吐泻。
冬天万物萧索,但也有令人欢欣雀跃的时候,那就是下雪。雪花漫天飞舞,纷纷扬扬,不一会儿功夫,大地一片雪白,闪闪发光。每到这个时候,很多小伙伴都赶忙外出打雪仗、堆雪人、拍雪景……曾经,这些在我看来,只有羡慕的份了。我原来很害怕过冬天,即使躲在屋里,不停地喝热水,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没有热水袋、电热毯,也还是仿佛活在冰窖里。如今的我和以前不一样了!我是怎么做到的?吃点红枣和生姜吧!红枣和生姜怎么吃更好呢?我来教您一招:冬天,红枣和生姜是绝配,坚持每周喝几次,很多人不知道有什么用。
说起冬天煮汤水的好搭档,您想到的也许是红枣和苹果。其实,红枣和生姜也是天生一对。很多人不懂,冬天为什么要吃生姜?用生姜和红枣煮水又有什么用呢?把生姜和红枣一起煮,真的很厉害!
“每天吃生姜,赛过喝参汤”。如果您只认为生姜是一种调味品,可就太小看它了。冬天气温低,很多人容易脾胃虚寒,此时正是吃些生姜的好时候。生姜中的姜辣素能驱寒、去潮气,可单独吃生姜,的确难以下咽,加些红枣吧!红枣不仅好吃,它素有“维生素之王”的美誉,自古就有“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常吃些红枣还养了脾胃,对女性、孩子和老年人都大有裨益。红枣和生姜怎么吃更好呢?
生姜和红枣是绝配,不仅是两种食材的味道互补,它们可以一起搭配的做法也有很多,熬姜枣膏、煮姜枣粥……可我嫌这些做法有些太麻烦,还是更喜欢另一种生姜和红枣的做法:自制姜枣茶,把红枣和生姜切成细丝,再加点调料煮一煮就能喝了,一碗下肚全身都暖和,真的好香啊。
姜枣茶的做法看一遍就会,但在 *** 的过程中,有些注意事项,您必须要知道,否则可就白喝了。我都会在详细 *** 步骤中为您说明。
姜枣茶怎么做?就把详细的做法整理出来给您看。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先收藏。
【姜枣茶】
食材:生姜1小块、红枣4颗、红糖少许。喝姜枣茶是一门学问,喝对了对身体有诸多好处,喝错了却事与愿违,那么如何正确饮用姜枣茶?食用禁忌有哪些?平时上班没有时间煮要怎么办?(文末有说明)您要留意看。
先把生姜表面的泥土冲洗干净,把生姜放入水中,水里撒上一勺食盐,用刷子刷洗生姜表面,清除掉缝隙中的杂质,还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刷洗干净后用清水把生姜冲洗干净控水备用。这里提醒您,“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误区,腐烂的生姜不能吃!
红枣在晾晒过程中会有很多尘土,所以别只用清水洗。如何正确清洗红枣呢?准备一盆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在水中加入盐和面粉,稍加浸泡后再搓洗红枣,可以看到水变得很浑浊了,而红枣变得非常干净,再用清水冲洗。
把生姜放在案板上,切成细丝。煮姜枣茶时每人使用四至五片生姜就可以了,不要太多以免过于辛辣。这里回答一下姜皮要不要削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姜肉温而姜皮凉,带皮的生姜更加温和,减少上火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冬天干燥的时候应该带姜皮,如果是在湿冷的环境下或是受了风寒则可以去掉姜皮。
红枣从中间切开,挖掉枣核,同样也将其切成细丝。带着枣核煮出的汤水会比较燥,所以红枣去核再煮,喝起来也不容易上火哟。
把生姜丝和红枣丝一起倒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按照人数来掌握,每人一碗就可以。大火煮开转中火煮制15分钟。有的小伙伴会问,不多煮一会儿吗?煮的时间越长是不是营养越好呢?其实这是个误区,煮姜枣茶可不同于煲汤,生姜和红枣都没必要长时间久煮,加热过久反而会损失营养使其功力减弱。
临近煮好时,加点老红糖,搅拌一下以加快融化速度,当红糖完全融化就可以关火了。姜枣茶的煮制 *** 非常简单,但很多朋友由于每天要上班,回到家中就已经很晚了,想要煮来喝可怎么好呢?我分享给您个更加简单的 *** 。
每天上午把几颗红枣掰开,去掉枣核,加1小块姜红糖放入杯中,用85度以上的热水冲泡,再焖上几分钟,一杯简易的姜枣茶就可以饮用了,这样我们都能轻松坚持下来。
姜枣茶的正确饮用 *** 和禁忌
每天都可以喝姜枣茶吗?什么时间喝更好?每天喝多少为宜呢?
姜枣茶可以每天饮用,但不是什么时间喝都可以的,应该在每天早上7至9点饮用,实在没时间的话,也要在每天中午之前饮用。晚上不宜饮用。从现在到冬季结束在这段时间中,每天喝一小碗足矣,过多无益,根据天气和个人的身体情况来调整饮用频次,无需拘泥。
所有人都可以喝姜枣茶吗?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姜枣茶。如果您平素非常怕冷,手脚冰凉是适合饮用的,但如果“五心”经常发热,还容易上火就不要喝了,具体什么体质不能喝姜枣茶,您可以问我哟。
冬天,红枣和生姜是绝配,坚持每周喝几次,很多人不知道有什么用。红枣和生姜,一个清甜,一个辛辣,听起来并不怎么搭,没想到它们却是绝配,以前不知道它俩一起煮有什么用,没想到这么厉害。常言道:饭不香,吃生姜。也有道是:日食三枣,长生不老。冰美人们,如果您也想冬季精神饱满、小脸红润、手脚不再怕冷,也别忘了煮些姜枣茶,把食材切成丝再煮一煮,只需用几分钟准备就够了,看似简单,却解决了很多人的烦恼,照我的 *** 煮出的姜枣茶真的好香甜,您也试试看吧!
“姜枣茶“的做法就分享到这里了,您觉得生姜和红枣搭配在一起好吃吗?您的每一个留言,和每一个点赞,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我们下期再见!
坚持一个月喝红枣姜茶,我们有什么改变?一个月不一定有明显效果,不过长期坚持下去的话可能还是对身体有一定辅助功能的,比如,传统医学上来看,姜有驱寒除湿的效果,还有助止呕开胃,更多的可能是反应在皮肤上,例如皮肤上以前爱发皮疹,痤疮等等的,现在相对要好一些了,手脚在冬季可能相对来说没那么冷了,又比如红枣也有健脾开胃,益气益血的效果,我们可能会感到身体更有能量而更精神。不过,还是那句话,食疗的效果永远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一定起到明显的改善,根据个人的吸收情况、身体体质等情况,最终得到的效果还因人而异。
现代科学上来说,生姜中含有多种芳香挥发性成分,如姜辣素、芳香醇、姜烯等等,这些气味有止呕效果,还有助促进胃酸分泌,去腥去膻、提鲜增香,改善菜肴口味。在一些试验中,姜辣素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效果,能够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缓解常头晕目眩;姜辣素还能 *** 胃肠蠕动,改善胃肠消化功能,提高免疫力,有潜在的抗炎效果。常吃点生姜有助促进血液循环,健胃提神,增进食欲。
生姜中也携带着不少人体所必须的有益物质,如钙、镁、铁、锌、钾等矿物质,还有部分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A。生姜中富含钾元素,100g能提供约300mg钾元素,适当食用利于高血压患者平稳血管外渗透压。传统医学上,生姜有助除湿驱寒,体质虚弱,寒湿较重的人群很适合食用;生姜肉性温,而生姜皮性寒,如果和着皮一同食用的话则为平性,一般来说,我们会去掉皮吃姜肉,如此一来,能驱寒暖胃,特别是夏季爱吹空调、吃冷饮的朋友特别适合吃点姜,去除体表寒气,在秋天不宜感冒。
红枣是很多朋友都喜爱的一种食物,很多朋友觉得红枣能补铁补血,实际上并不能,红枣中的铁元素含量十分少,而且红枣中的铁元素还属于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并不能快速补铁补血,推荐吃一些动物肝脏,动物血,动物红瘦肉来达到补铁的效果;不过红枣在传统医学上味甘、性温,能够健脾和胃,如果长期食用有助提高食物运化能力,让身体吸收更多有益成分,也能够辅助改善气血。红枣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也十分丰富,人体所需的常见矿物质,如钙、镁、锌、硒、钾等都不少;红枣的提取液成分的确有助补血,它能加速红细胞的合成速度,不过日常常规吃红枣不代表能补血,一瓶红枣的提取液至少需要10斤红枣,剂量是不能等同的。
总之,红枣姜汤能为我们提供不少有益物质,但一个月后并不一定有明显对人体的改善效果,适当饮用是可以的,对改善脾胃、提高食欲、祛湿驱寒可能会有一定改善,但不要过度依赖于食疗带来的效果。
初夏早上喝杯姜枣茶立夏之后,天气慢慢变得炎热,人体出汗较多,此时人体非常容易“上火”,脾胃消化功能也容易变差。所以多饮水、多吃蔬果、多吃粥类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精髓。同时,“暑易伤气”,日常应忌食性热生发的食物,以免耗气伤津。且不宜过食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另外,中医提倡“春夏养阳”,建议立夏后,还要注意保护体内阳气。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 *** ——用好姜。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夏季天气炎热、湿度大,人们食欲下降,生姜可以 *** 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尤其针对贪凉或过食冷饮引起的风寒感冒或肠胃不适,生姜可起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生姜更好早上吃,因为早上人体阳气较弱,吃姜有助扶阳。
具体吃法:可以喝姜枣茶,用姜和大枣一起煮水5-10分钟,每天早上喝一杯;也可将生姜切成丝,用开水泡5-10分钟后代茶饮;还可以用醋泡姜,效果也很好。如果不想吃姜,可以用生姜煮水泡脚。但要注意,生姜性味辛温,凡属阴虚火旺、内热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