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高活动方案,重阳节登高活动创意点子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21 0
重阳节的九个小知识:为何又叫登高节?

原标题:重阳节的九个小知识:为何又叫登高节?

重阳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一直以来备受重视。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认为,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此外,还有晒秋、放纸鸢、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的名字咋来的?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等等,寓意平安、健康长寿。

对于重阳节节日名称的由来,程鹏说,在《易经》中,“九”数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所以称作“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节日源头可追溯到何时?

据程鹏介绍,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记载了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

据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拜神祭祖礼俗活动。汉代时,重阳习俗进一步普及。

它是否与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有关?

有说法称,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程鹏说,“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确定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

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苍龙七宿)。在季秋“大火”退隐的时节,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火神的仪式逐步衰落。

重阳节的内蕴有多深厚?

重阳节是一个内蕴深厚的节日,在时间流逝的同时,其习俗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程鹏解释,“重阳节”这一名称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并且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

比如,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古人如何过重阳节?

重阳可以算是人们生活中秋冬交接的界标之一,节俗就围绕着人们这一时季的感受展开。

登高望远是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习俗。程鹏表示,重阳登高的习俗主要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清代,北京过重阳节的一个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糕有啥讲究?

重阳糕是此时的美食之一,它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程鹏说,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时候,人们还会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菊花酒有何寓意?

除了各色糕点,菊花酒也颇受人们的欢迎。

程鹏介绍,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为何要佩戴茱萸?

程鹏说,在重阳节的诸多习俗中,插茱萸的习俗相对来说较为广泛,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据说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等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传统节日可以如何传承?

古人在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而登高、放纸鸢等活动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盼。

程鹏说,现在重阳节亦是老年节,被赋予了敬老的内涵。节日的传承既要遵循古代礼俗的文化内核,又要与当代的价值观念相契合。

他认为,摆敬老宴、饮宴祈寿,或者适当带老人登高,赏菊、饮菊花茶或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都是传承重阳习俗的重要形式。(记者上官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重阳节习俗知多少

10月25日,即将迎来今年的重阳节。今天我就和各位朋友们聊一聊重阳节的相关习俗。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还被称为菊花节、茱萸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古人认为九是更大的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曰重阳,也叫重九。有的专家考证,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的起源

有专家认为重阳节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

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包括: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我们查阅字典,可以发现“秋”字的一种解释就是指:“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到了秋季,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秋天,令人兴奋与欣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少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换来了丰收的喜悦。所以有专家提出重阳节实际上是农民庆祝丰收的节日。

重阳节的民俗活动

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佩戴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重阳节与三月初三日的“踏春”相似,都是全家外出,在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登高。

重阳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秋天到了,冷空气南下,雨水减少,天气晴朗。金秋九月,秋高气爽,气温既不寒冷,也是炎热,正好适合出游。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百病的目的。古人很早就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比如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们南京地区也有一句俗话叫“春牛首,秋栖霞”,就是指春天要去牛首山踏青,秋天要去栖霞山登高。

吃重阳糕

重阳糕,也叫“花糕”、“菊糕”、“发糕”等,为重阳节的传统食品。糕上还要插五色小彩旗,糕上印两只羊,取“重阳”的意思。有的地方在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放儿女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还有的地方,祝寿回礼就要送糕,也取了高寿和步步高之意。

女儿节

有些地方重阳节还被称为女儿节,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吃花糕,娘家还要给女儿、外孙送糕,有步步高升之意。重阳节除了吃重阳糕,有些地区还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节的典故。羊肉性暖,益气补虚、秋天食用,也有防寒进补的效果。

赏菊

菊花是中国的名花,是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之一。因菊花具有高洁、质朴的品格,才有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也写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饮菊花酒

古时的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花酒,共赏菊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菊花含有养生成分,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祈福祛灾的“吉祥酒”。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囊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称为茱萸囊。除了佩戴茱萸,妇女还有头上戴菊花的习俗。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古代有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游艺体育活动

古代,有些游牧民族保留着重阳节围猎、射箭、赛马的活动。由于秋季多风,放风筝也是重阳节重要的活动,放风筝的寓意也在于辟邪驱疫。

如今,我国也将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物介绍

青花万寿纹尊 康熙

高77厘米 口径37.5厘米 足径28厘米

尊的胎体厚重。外壁布满青花篆体寿字,字体清晰,号称有“万寿”。我们来数数,真的有一万个“寿”字?

口部上沿两周,每周77字,计144字;口部侧沿和圈足外沿每周48字,计96字;器身竖列75行,横置130排,计9750字,共计整整一万字,但是有重复字。尊上所书一万个寿字中,有篆、行、草、隶等书体,每种书体又有变化,例如,篆书就有大篆、小篆、鸟虫篆等字体,还有的直接以螺旋形线条表现寿字。内壁亦施白釉,沙底。尊虽无款,但是,传承有序,当时专为庆贺康熙大寿而作。

文/非遗所 杜臻

在这里小南祝各位观众重阳节快乐!

健康长寿!福寿绵长!

长乐安康!家庭幸福美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南京博物院

重阳节的九个小知识:为何又叫登高节?

中新网北京10月4日电(记者 上官云)重阳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一直以来备受重视。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认为,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此外,还有晒秋、放纸鸢、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的名字咋来的?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等等,寓意平安、健康长寿。

资料图:重阳佳节。民众来到位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旅游区,登高祈福。中新社记者 姜涛 摄

对于重阳节节日名称的由来,程鹏说,在《易经》中,“九”数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所以称作“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节日源头可追溯到何时?

据程鹏介绍,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记载了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

据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拜神祭祖礼俗活动。汉代时,重阳习俗进一步普及。

它是否与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有关?

有说法称,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程鹏说,“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确定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

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苍龙七宿)。在季秋“大火”退隐的时节,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资料图:图为民众依秦礼,仿古制,行中华传统礼仪来表达重阳节的祝福。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火神的仪式逐步衰落。

重阳节的内蕴有多深厚?

重阳节是一个内蕴深厚的节日,在时间流逝的同时,其习俗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程鹏解释,“重阳节”这一名称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并且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

比如,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古人如何过重阳节?

重阳可以算是人们生活中秋冬交接的界标之一,节俗就围绕着人们这一时季的感受展开。

资料图:着汉服少女重阳节放风筝。 刘可耕 摄

登高望远是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习俗。程鹏表示,重阳登高的习俗主要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清代,北京过重阳节的一个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糕有啥讲究?

重阳糕是此时的美食之一,它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程鹏说,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时候,人们还会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菊花酒有何寓意?

除了各色糕点,菊花酒也颇受人们的欢迎。

资料图:小朋友与老人共做重阳糕。 孟德龙 摄

程鹏介绍,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为何要佩戴茱萸?

程鹏说,在重阳节的诸多习俗中,插茱萸的习俗相对来说较为广泛,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据说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等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传统节日可以如何传承?

古人在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而登高、放纸鸢等活动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盼。

程鹏说,现在重阳节亦是老年节,被赋予了敬老的内涵。节日的传承既要遵循古代礼俗的文化内核,又要与当代的价值观念相契合。

他认为,摆敬老宴、饮宴祈寿,或者适当带老人登高,赏菊、饮菊花茶或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都是传承重阳习俗的重要形式。(完)

编辑:郑健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重阳节 | 九九重阳节,登高长相望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10月4日是农历九月初九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与国庆假期上演“喜相逢”

天文年历显示

21世纪这100年里

重阳、国庆“喜相逢”的情况

共发生19次

其中,之一次发生在2003年

重阳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是10月4日

最后一次发生在2098年

重阳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是10月3日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追溯至上古时期的丰收祭天;九月九日农作物收获之时举行祭天帝和祭祖先的盛大活动,来感谢天帝的恩赐和祖先的恩德保佑,同时祈求祝福长辈长寿并且伴随大型宴饮活动。拜神祭祖及求长寿、敬老、聚会饮宴等,就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文化内涵和活动内容,并不断丰富发展。

重阳节发展到现在,重阳节在流传的同时,被赋予了新的美好含义。“九”是数字中的更大数;同时九又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生命长久的美好隐喻在里面。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登高

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可以是登高山、登高楼或者登高台等。

重阳节登高“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人们爱在重阳登高;首先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其次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观念;还有就是登高远眺,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畅 *** 觉。


重阳放纸鸢

人们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高,则福气越浓。

重阳放纸鸢,古人将重阳天高云淡,风轻日明,纸鸢可轻松乘风而上的气候原因和“放吉祥”、“放福气”的美好寓意巧妙地结合起来了;充分表现出了古人的智慧和对美好寓意的向往。


重阳赏菊

人们重阳赏菊,因菊花象征着长寿。

古人历来就有重阳赏菊花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称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象征着长寿,所以赞美菊花为“长寿之花”;同时也因为菊花“凌霜不屈”而为人们所欣赏。

重阳节的美食

重阳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寓意步步高升。由于正值丰收时节,除重阳糕外,各种时令美食,例如柿子、螃蟹纷纷上市,各地也形成了不同的重阳食俗。

重阳糕

做好的重阳糕,上面点缀着各种干果

重阳糕是重阳节最重要的美食,人们讲究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而“糕”与“高”同音,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北方的重阳糕一般是发面花果蒸糕,也叫发糕。是用面粉发酵,加入各种花果,如红枣、果仁、蜜饯、红丝、绿丝等然后蒸熟的一种面糕,松甜软糯,十分味美。

此外,民间还流传民谣“中秋刚过了,又为重阳忙,巧巧花花糕,只为女想娘”,意思是在重阳节,已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重阳糕,这一习俗,至今还在我国有些地方流传。

糍粑

红糖糍粑

在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流行吃糍粑。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煮到半熟,然后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要拌上碎芝麻、白糖等,这一类的糍粑叫做“软糍耙”,还有“硬糍耙”,这是油炸的一种糍粑。

柿子

挂在枝头已经成熟的柿子

重阳时节,也是柿子上市的季节,民间有重阳吃柿子食俗。不过, *** 流传“空腹不能吃柿子”,对此,有科普专家对新京报记者称,柿子中含有单宁,如果有明显“涩味”,则说明该柿子中单宁含量高。这类“涩”柿子不宜空腹吃,否则可能导致胃部不舒服,空腹食用熟透的柿子是没有问题的。

大闸蟹

大闸蟹

重阳期间,螃蟹成熟,正是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时,吃螃蟹也就成了这一时期的食俗。美味的大闸蟹已上餐桌,不少人选择此时品尝美味。

菊花酒

用来 *** 菊花酒的菊花

重阳节的另一个标配就是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 同音,与“酒”也同音,民间有九九重阳节要喝酒的说法。而此时正值被称作“长寿之花”的菊花盛开时节,因此,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的“吉祥酒”。古代诗人们对菊花酒也情有独钟,晋代陶渊明有诗曰“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

END

来源:新华社、新京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科协

注意!重阳登高推行预约、 *** 、错峰

10月25日(农历九月初九)

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届时,相信不少群众将会有登高活动

今年我市开放包括白云山在内的

全市11个登高点

我市贯彻“预约、 *** 、错峰”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安全保障要求。市、区相关部门已对重阳节期间市民登高的疫情防控、登高安全、交通组织、服务保障、文化活动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详见10月23日相关报道)。市有关部门提醒有意登高的市民朋友,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安全、消防等要求。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卫生健康部门提出如下注意事项

一、

所有登高人员及工作人员(含媒体记者)请提前在“穗康码”等健康二维码上进行自我健康申报,观察身体是否出现发热、寒战、咳嗽、咽痛、打喷嚏、流涕、鼻塞、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出现症状请及时就诊,排除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后,才能参加登高和相关工作。

二、

所有登高人员及工作人员进入登高点时,请持“穗康码”“粤康码”等健康通行码蓝(绿)码,供相关工作人员查验。请按规定佩戴口罩,在售票窗口、检票处、乘车点等设置“一米线”的区域,请按线排队,在景区游览时请不要扎堆、聚集。

三、以下人员不要参加登高

1.目前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

2.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尚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的;

3.人员入境后处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的。

每年到重阳节

白云山都是市民登高的热门之地

今年白云山推行

网上预约、控制客流量

周边部分路段临时交通管制

市民朋友们如在重阳期间登高,请留意相关登高点信息。部分登高点24日夜间不开放,广州塔、火炉山、莲花山3个登高点开放时间有调整。

广州市2020年重阳期间开放登高点

白云山进山门票和摩星岭门票推行线上(“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微信公众号)预约、售票,白云索道推行线上预约,线下售票。同时,按不超过日更大承载量的 70%,控制景区和室内场馆的客流量。

24日晚白云山周边地区部分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请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尽可能避开管制区域。请登高游客留意相关指示牌,按指定的路线登山游览,并服从公安执勤民警和工作人员指挥管理。希望登高的市民朋友们自觉排队,不要在拥挤、狭窄地段聚集,避免在道路两旁、进出口地段滞留。

在登高之时

也请市民做好以下几点

禁带危险物品登山,严查火种

严禁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登山,禁止携带烟花、爆竹、氢气球、香烛等一切火种及孔明灯等物品登山。森林防火部门将在入山路口、登高地段设立防火检查站,严禁火源、火种上山。希望市民朋友积极配合检查,同时希望大家互相提醒和监督。万一遇到火情,要及时报告,并科学避险自救,确保安全。

垃圾分类投放,倡导自带垃圾下山

市、区有关部门将在登高点开展垃圾分类投放宣传,对市民游客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指引。白云山共设立14个标有“可回收物”“其他垃圾”“餐厨垃圾”的临时垃圾收集点,单独设立口罩专用回收桶,方便市民朋友按指引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为减轻环卫工人工作量,倡导市民游客自带垃圾下山。

重阳期间,白云山各医疗点配备统一的帐篷和医疗队标识,志愿服务点有统一标识、志愿者统一着装,有需要的游客可寻求帮助。在白云山遇到困难,也可拨打白云山24小时服务热线37222222,向景区工作人员求助。

重阳节夜间加班线路开行安排

更多详细节日安排

可持续关注我们哦!

祝大家

节日安康、平安喜乐!

来源 | 市府办公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广州 *** 网

重阳登高,这些提醒必看→




为加强节日期间马峦山郊野公园的安全管理,确保园区内外交通安全、顺畅、有序,2022年10月1日一7日马峦山郊野公园管理中心对入园社会车辆实行限制管控,园区停车实行提前预约制,倡导广大游客绿色出行,具体措施如下:




1.打开“i深圳”App,在【部门服务】一【市民政局】一下划底部【殡葬服务】一点击【智慧殡葬】一点击【祭扫预约】即可。



统筹整合:新时代新罗湖


<

重阳节的九个小知识:为何又叫登高节?

重阳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一直以来备受重视。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认为,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此外,还有晒秋、放纸鸢、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的名字咋来的?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等等,寓意平安、健康长寿。

对于重阳节节日名称的由来,程鹏说,在《易经》中,“九”数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所以称作“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节日源头可追溯到何时?

据程鹏介绍,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记载了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

据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拜神祭祖礼俗活动。汉代时,重阳习俗进一步普及。

它是否与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有关?

有说法称,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程鹏说,“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确定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

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苍龙七宿)。在季秋“大火”退隐的时节,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火神的仪式逐步衰落。

重阳节的内蕴有多深厚?

重阳节是一个内蕴深厚的节日,在时间流逝的同时,其习俗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程鹏解释,“重阳节”这一名称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并且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

比如,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古人如何过重阳节?

重阳可以算是人们生活中秋冬交接的界标之一,节俗就围绕着人们这一时季的感受展开。

登高望远是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习俗。程鹏表示,重阳登高的习俗主要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清代,北京过重阳节的一个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糕有啥讲究?

重阳糕是此时的美食之一,它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程鹏说,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时候,人们还会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菊花酒有何寓意?

除了各色糕点,菊花酒也颇受人们的欢迎。

程鹏介绍,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为何要佩戴茱萸?

程鹏说,在重阳节的诸多习俗中,插茱萸的习俗相对来说较为广泛,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据说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等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传统节日可以如何传承?

古人在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而登高、放纸鸢等活动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盼。

程鹏说,现在重阳节亦是老年节,被赋予了敬老的内涵。节日的传承既要遵循古代礼俗的文化内核,又要与当代的价值观念相契合。

他认为,摆敬老宴、饮宴祈寿,或者适当带老人登高,赏菊、饮菊花茶或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都是传承重阳习俗的重要形式。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事关重阳登高,这些提醒必看→

国庆假期已开启

恰逢今年重阳节在10月4日

不少市民有出游登高、祭扫的计划

重阳节天气如何?

进入白云山等登高热门景点有什么最新通知?

想要重阳祭扫要如何预约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最新情况汇总

一起来看看↓

重阳节广州天气转晴

冷空气即将抵达广东

假期首日,广州迎来一轮降雨

重阳节前后广州转晴

天气也更热

而重阳节(4日)夜间起

将有冷空气影响

受其影响,将有一波雷雨

气温将小幅下降

10月4日夜间-6日受冷空气影响,广东大部晴天转分散(雷)阵雨局部大雨,局地伴有8级左右雷暴大风;10月7日,粤西和珠江口西侧沿海市县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平均气温降幅:中北市县3℃~5℃,南部市县2℃~3℃。

广州10月2日雷雨趋于减弱,10月3日至4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天气转晴热,更高气温可升至35℃左右;10月4日夜间起受冷空气影响,云量增多转雷雨,局地伴有8级左右短时大风,日平均气温下降2℃~3℃。

国庆、重阳节期间

白云山风景区实行预约购票进园

须持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白云山风景区发布通告,2022年国庆、重阳节期间,白云山风景区将实行预约购票进园,按照“ *** 、预约、错峰”要求,合理控制景区和室内场馆的客流量,广大市民游客出行请提前通过微信公众号“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购票预约进园,请广大市民游客尽量选择白天时段就近登高。

10月3日(农历九月初八)凌晨6时至10月5日(农历九月初十)凌晨4时为重阳节期间,景区开放时间调整如下:

一、白云山南门、西门、梅花园门岗为24小时开放。

二、濂泉、伍仙桥门岗开放时间为6:00—24:00。

三、柯子岭、翠竹园、握山村、永泰、元下田、荷树林、北门、冷冻厂、五龙谷门岗开放时间为7:00—18:00。

四、云台花园开放时间为8:00—24:00。

五、白云索道开放时间为10月3日9:00—3:00(次日),10月4日8:00—2:00(次日)。

按照国家疫情防控部门的最新要求,2022年9月10日至10月底期间,进入白云山景区须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重阳节白云山公众号预约量

不超过日更大承载量的50%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9月3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公园、景区将实行预约进园,按照“ *** 、预约、错峰”要求,合理控制景区和室内场馆的客流量,公众号预约量不超过日更大承载量的75%,白云山公众号预约量不超过日更大承载量的50%。

据悉,一旦客流达到更大承载量,公园景区将启动客流分流措施,疏导客流。

事关重阳登山

天河这3个公园发布温馨提示

9月30日,记者从天河区获悉,按照国家疫情防控部门的最新要求,10月1日至10月底期间,进入天河区火炉山森林公园、龙眼洞森林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原则上须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01

建议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在国庆期间(9月30日18时—10月8日6时)建议市民游客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采用步行上下山。

02

火炉山森林公园部分时段闭园

10月3日(农历九月初八)凌晨6时至10月5日(农历九月初十)凌晨4时为重阳节期间,建议市民取消集体登山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和体弱者避免在登山人流高峰的时间段(九月初八、初九晚)上山游览。

火炉山森林公园将于10月3日(农历九月初八)下午5时至10月4日(农历九月初九)上午8时实行闭园管理。

03

禁止携带烟花爆竹孔明灯等物品

在登山游览时,应当遵守秩序,配合园区管理,避免在拥挤、狭窄地段聚集,避免在道路两旁、进出口地段滞留。严禁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严禁携带枪支、弹药或弩、匕首等管制器具登山,禁止携带烟花、爆竹、孔明灯、氢气球、香烛、明火灯笼、打火机、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登山。发生违法行为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森林公园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4

注意安全,遇突发事件及时报警求助

请登山游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遇突发事件,或发现可能危及游客人身安全行为的,应及时拨打服务热线020—12345或110报警 *** 。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广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其他相关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登山游客应当服从指挥和安排,配合各项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园区秩序。

登高热门景点区域将加密公交服务班次

这些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10月3日晚广州将适当加密途经白云山、广州塔等市内传统登高热门景点区域公交服务班次,并在22:00至次日2:00,开行云台花园至中山八路、中山五路、员村山顶等方向7条夜间加班专线,服务和保障好市民登高的出行需求。

特别提醒大家

这些路段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请一定要留意哦

↓↓

广州重阳祭扫实行预约制

今年广州重阳祭扫实行预约制,打算在重阳期间(9月26日至10月7日)前往各殡葬服务场所现场祭扫的市民,需要线上预约祭扫时段,并在入场时实名验证。

点此查看预约指引→

最后温馨提醒各位市民:

出行前请留意天气预报

及景点、祭拜场所最新通知

做好准备,注意安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全杰、陈钧圣、汤南 通讯员:穗林园宣、天规自、钟哲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庄小龙通讯员:钟哲

来源: 广州日报

《重阳登高》

九九重阳节,登高望远。清晨时分,我怀着愉悦的心情登到山的顶端,眺望东方,只见一轮红日悬在地平线上,格外红润,没有光泽,像小孩的脸一样美妙。在瞬间,它发出霞光万道,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色。

在高处向远处望去,水阔天长,在地的边缘,在天的边缘,天与地交织在一起,不分彼此。金色的田野在朝阳中饱含着丰收的气息,农人们早早地下田去工作了,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孜孜不倦地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一生。河流像银色的蛇蜿蜒曲折地向远方奔去,夹带着欢快的气息。

在我的眼前有一条斜斜的小径,路旁屹立着许多参天大树,郁郁葱葱。树冠上蒙着一层烟雾,暗度秋光。小径旁栽满了白色的荻红与黄色的小菊花,花瓣上沾着露珠,闪映着阳光的色彩,美艳极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站在山顶上,人就会有一种想法,自己变得比山还高,一览众山小。不过山顶上的空气特别清新,视野特别开阔。站在山顶上,眺望远方,四周的美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我陶醉在这些美景之中,沉醉其中,忘记了回家的时间。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过了很久,我不得不下山,沿着狭窄的山道往下走去,整个山间似乎漂溢着一种忧愁的烟雾。我伫立在山道上,回过头去仰望山顶,山顶变得巍峨高大,而我似乎像一块石头一样,内心中平添几分惆怅。我望着那远去的山顶,便想起那些逝去的快乐往昔,心有多痛,很难安抚我那颗受伤的心。

人世间的事谁都说不准,人的命运不能由自已控制的。如果你开着一般巨轮满载而归,可汹涌的巨涛将你的船刮翻——方才还是价值连城,一瞬间化为乌有,灰飞烟灭。要是我们经常想到这种情形,我怎么会不担心这种事会使人的旧伤上增添新伤,人也会因此而委靡不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伤离合,我们一定要平静地对待这些,在逆静中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悲伤,坚持不懈,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一定要沉住气。正如普希金所说: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将来临。心里憧憬着未来,而现实总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逝去的将会是美好的回忆。

魏 ***

2021.10.15


重阳节的九个小知识:为何又叫登高节?

中新网北京10月4日电(记者 上官云)重阳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一直以来备受重视。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认为,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此外,还有晒秋、放纸鸢、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的名字咋来的?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等等,寓意平安、健康长寿。

对于重阳节节日名称的由来,程鹏说,在《易经》中,“九”数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所以称作“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节日源头可追溯到何时?

据程鹏介绍,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记载了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

据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拜神祭祖礼俗活动。汉代时,重阳习俗进一步普及。

它是否与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有关?

有说法称,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程鹏说,“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确定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

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苍龙七宿)。在季秋“大火”退隐的时节,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火神的仪式逐步衰落。

重阳节的内蕴有多深厚?

重阳节是一个内蕴深厚的节日,在时间流逝的同时,其习俗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程鹏解释,“重阳节”这一名称的文字记载始见于三国时期,在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并且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

比如,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古人如何过重阳节?

重阳可以算是人们生活中秋冬交接的界标之一,节俗就围绕着人们这一时季的感受展开。

登高望远是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要习俗。程鹏表示,重阳登高的习俗主要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清代,北京过重阳节的一个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糕有啥讲究?

重阳糕是此时的美食之一,它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程鹏说,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时候,人们还会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菊花酒有何寓意?

除了各色糕点,菊花酒也颇受人们的欢迎。

程鹏介绍,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为何要佩戴茱萸?

程鹏说,在重阳节的诸多习俗中,插茱萸的习俗相对来说较为广泛,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据说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等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阳节登高活动方案,重阳节登高活动创意点子-第1张图片-

传统节日可以如何传承?

古人在重阳节这天有享宴祈寿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而登高、放纸鸢等活动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盼。

程鹏说,现在重阳节亦是老年节,被赋予了敬老的内涵。节日的传承既要遵循古代礼俗的文化内核,又要与当代的价值观念相契合。

他认为,摆敬老宴、饮宴祈寿,或者适当带老人登高,赏菊、饮菊花茶或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都是传承重阳习俗的重要形式。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中新网

标签: 重阳节 登高 活动 创意 点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