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人民公社时间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195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人民公社化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1. 1958年下半年,中国开始实行人民公社体制,这一变革取消了乡镇的行政建制。
2. 1983年以后,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在人民公社基础上重建的乡镇体制。乡镇重新成为农村的基层行政单位。
3.人民公社,即农村人民公社,是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同时又是农村社会的基层单位。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起来,形成了一般以一乡设立一社的体制,实行了公社所有制和政社合一的制度。
4.经过多次调整,从1962年起,生产资料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以生产队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制度得以实施。生产队成为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社员通过劳动工分获得报酬,并可种植自留地、经营家庭副业。
5.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改变人民公社制度下平均主义和社员缺乏经营自 *** 的状况,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1982年,宪法修订规定农村建立乡 *** 和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政权机构和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分开设立。这标志着以政社合一和集体统一经营为特征的人民公社最终解体。
7.到1984年底,全国农村完成了由社到乡的转变,标志着人民公社体制的彻底结束。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的
1958年7月1日开始-1983年10月12日结束。
全国之一个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7月1日,到10月底,有74万个农业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农村人民公社,参加人民公社的农户有12000多万个
1983年10月12日, *** 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 *** 的通知》宪法已明确规定在农村建立乡 *** ,政社必须相应分开。到1984年底,已有99%以上的农村人民公社完成了政社分开工作。
1958年5月, *** 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 *** 。
1958年8月, *** 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确定了一批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会后,全国开始了全民炼钢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同时,交通、邮电、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也都开展“全民大办”,“大跃进”运动推向 *** 。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 *** 新闻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村人民公社
三、人民公社成立时间
1、人民公社是一级 *** 机构,是县的下级村的上级,是和县属局平级的一个基层 *** 机构,公社设书记,社长以及武装部,公安,税务所,粮站等县派出机构。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管理生产建设,粮食,贸易,文教卫生,治安,民兵和调解民事纠纷等项工作。
2、人民公社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又是政权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对人民公社的生产管理,产品交换,收益分配,社员家庭副业以及社员生活的组织和安排方面,也作了很大的调整。对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起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农村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联合经济的发展。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7月1日,1983年10月12日取消。
3、人民公社会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级政权机构,既要负责全社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也要管理工农商学兵等各方面的工作。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行最为普遍的吃饭不要钱的粮食供给制和伙食供给制。
4、是社员收入中的主要部分。人民公社还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劳动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人民公社制度初创时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和军事共产主义色彩,在过程中大刮共产风,不仅造成对农民的剥夺,也使农村生产力受到灾难性破坏。
5、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人民公社
四、人民公社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1.人民公社开始于1958年7月1日,结束于1983年10月12日,这是其存在的时间跨度。
2.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种基层组织形式,它结合了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军事和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组织的基层单位。
3.人民公社化的核心特征是“一大二公”。这里的“大”指的是规模庞大,而“公”则指的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很高。
4.人民公社实行的是政社合一的体制,它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个政权机构。它负责管理全社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同时也要处理工农商学兵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5.人民公社采用了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粮食供给制和伙食供给制,这些是社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6.人民公社还推广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劳动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和社员的生活水平。
五、人民公社设立和取消时间
1、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7月1日,1983年10月12日取消。
2、1958年8月29日, *** 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会议上,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要求全国各地尽快地将小社并大社,转为人民公社。主要内容是:
3、一、确定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兵学商相结合。
4、二、强调小社并大社的 *** ,首先由原来的各小社联合选出大社的管理委员会,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
5、三、在并社过程中,要以“共产主义精神”去对待各个小社的公共财产和债务方面的差别。
6、四、指出人民公社目前是集体所有制,以后可以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作准备。9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此后,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公社化。
7、1983年以后,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在人民公社的基础上重建乡体制,乡重新被确立为农村基层行政单位。
8、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许多地方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刮起了一股“共产风”,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挫伤了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党中央和 *** 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并给予了纠正。
9、1958年11月 *** 中央工作会议(之一次郑州会议)后, *** 和 *** 中央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1961年, *** 主持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在现阶段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0、从认识发展的阶段性来看,经历了公社一级所有制→公社、大队(管理区)、生产队(原高级社)三级所有制(以生产队或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公社、大队(原生产队)、生产队(原生产小队)三级所有制(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样三个阶段。
11、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多年来在农村所有制问题上,我们一直处于急于求成、急于过渡的状态中,造成多次反复和损失。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似乎这是不可避免的。当然,这种反复和损失最终也化作了我们党在发展农村生产力问题上,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丰富政治营养。
12、参考资料: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百度百科
六、人民公社哪年开始到哪年结束
1、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7月1日,1983年10月12日取消。
2、1958年8月29日, *** 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会议上,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要求全国各地尽快地将小社并大社,转为人民公社。
3、一、确定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兵学商相结合。
4、二、强调小社并大社的 *** ,首先由原来的各小社联合选出大社的管理委员会,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
5、三、在并社过程中,要以“共产主义精神”去对待各个小社的公共财产和债务方面的差别。
6、四、指出人民公社目前是集体所有制,以后可以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作准备。9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此后,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公社化。
7、1983年以后,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在人民公社的基础上重建乡体制,乡重新被确立为农村基层行政单位。
OK,关于人民公社时间和195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