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喝酒后多长时间不能开车,以及酒后8小时可以开车吗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饮酒后多长时间可以开车
1、在全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酒后驾驶的情况下,几乎人人都知道喝酒后当即开车是不允许的。但是,究竟酒后多长时间可以安全行车呢?交警提醒广大驾驶员,因人体存在差异,喝的酒酒精度数不同,目前还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驾驶员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交警部门只相信专业酒精测试仪。
2、不久前,一名年轻男子在酒吧喝酒至凌晨两点,在回家时发生交通事故。由于知道自己酒后驾车肇事的严重性,他找人顶包,结果被事故另一方敲诈。这名男子无奈,事隔7个小时后于当天上午9时到海曙交警大队自首。交警对其酒精测试发现,他仍是酒后驾驶的标准。据了解,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中枢、心脏功能都有抑制和毒害作用,当浓度增加到一定量时,大脑皮层就会产生睡眠意识。导致驾驶员的手、脚无法灵敏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大大降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每百毫升20毫克,并小于每百毫升80毫克为酒后驾车。如果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每百毫升80毫克为醉酒驾车。
3、8月21日中午,家住海曙区龙湾新村的张某邀请亲戚在家里聚会,一直到12点散场。张某总共喝了半斤白酒。下午,张某本来要出门一趟,但自知酒后不能开车,便一直在家里睡觉。晚上6时许,张某觉得头还有点晕,但以为没事,便驾车前往姐姐家取东西。晚上7时,张某没在姐姐家吃饭就驾车回家,途经尹江岸路时,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交警对其酒精测试显示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高达105毫克,已经超出醉酒标准。交警部门告诉笔者,近来在晚上查酒后驾驶过程中,不少驾驶员都是中午喝过酒后仍被测出酒后驾驶的。
4、那酒后到底多长时间能开车,或者喝多少酒能够开车?据了解,这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之一是人体差异,有的人酒精吸收得比较快,挥发得也快,有的人对酒精吸收得慢,挥发得也慢;第二是喝的酒饮料差异,有些喝的是低度酒,酒精含量低一些,有些喝的是高度酒,酒精含量高一些。鉴于上述两个差异,不能很好地界定喝酒以后多长时间才可以驾车。所以,如果喝了很少的酒,比如半杯啤酒或者半两白酒,也更好要等到6个小时之后再动车。这段时间,如果能多喝点水,适当跑跑步出出汗,酒精还会散发得更快一些。
5、针对现在网上热卖的几十元一个的酒精测试仪,海曙交警昨天作了一个测试,喝过一瓶啤酒的人用网上热卖的酒精测试仪测试,显示酒精含量没有超标,但用交警的专业酒精测试仪一测,就属于酒后驾驶。最后血检证明,确实是酒后驾驶。所以,交警提醒广大市民慎用网上热卖的测试仪、测试纸。
6、你能不能安全驾驶,交警教给你一个简单的平衡测试法:单腿直立,另一只脚距离地面15厘米以上,脚底跟地面平行。这样持续30秒,如果在30秒内发生左右摇摆15厘米以上,发生为保持平衡而单脚跳的现象,或者维持不了30秒就把提起的脚放下,这说明你暂时丧失驾驶能力,不能开车。
二、饮酒后多少小时内不能开车
1、严格的说:由于人体存在个体差异,对酒精分解能力不同,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科学描述:人饮酒后5分钟即可在血液中发现酒精,2个多小时后酒精会被人体全部吸收。随着时间推移,酒精在体内会逐渐被吸收、分解,含量会逐渐降低。
2、以饮酒量1斤(500克)来计算,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大概在200克,以每小时代谢10克计算,大概需要20个小时才能将1斤白酒完全代谢完。所以晚上大量饮酒后,第二天起床后体内酒精含量依然较高,对于一些代谢较慢的司机,即使24小时候也有可能被查出酒驾。在这里给出一个通俗的判断标准1斤白酒24小不驾车,半斤白酒12小时不驾车。
三、酒后多长时间可以开车
1、喝酒是绝对不能开车的,建议在酒后24小时以后再考虑开车。建议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促进酒精的代谢。酒精进入人体后,在胃和小肠大概半小时到3小时完全吸收。酒精吸收入血后,90%是经过肝脏代谢,10%经过肾脏和肺来代谢。一般情况下,在8—12个小时左右,体内的酒精含量很快降低,代谢完全大约需要24—48小时。酒精的代谢和个体差异,比如说人体的肥胖程度,身材的高大程度都相关,最主要还有饮酒的量,饮酒的量越多,酒精的代谢时间就会越长。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道路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3、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4、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5、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6、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7、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四、喝完酒要多长时间可以开车
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之一大“杀手”。
一、饮酒后多长时间可以驾车呢?
严格的说:由于人体存在个体差异,对酒精分解能力不同,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科学描述:人饮酒后5分钟即可在血液中发现酒精,2个多小时后酒精会被人体全部吸收。随着时间推移,酒精在体内会逐渐被吸收、分解,含量会逐渐降低。
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小时可以代谢10-15克的酒精。人与人的代谢能力不一样,有的人稍快,有的稍慢,不仅仅是人与人不一样,一个人的代谢速度,由于不同的时间、环境、等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以饮酒量1斤(500克)来计算,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大概在200克,以每小时代谢10克计算,大概需要20个小时才能将1斤白酒完全代谢完。所以晚上大量饮酒后,第二天起床后体内酒精含量依然较高,对于一些代谢较慢的司机,即使24小时候也有可能被查出酒驾。在这里给出一个通俗的判断标准1斤白酒24小时不驾车,半斤白酒12小时不驾车。
醉酒者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护胃粘膜,缓解对酒精的吸收。
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严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能醒。
解酒的办法非常实用,但醒后还是不能驾车!
1、降低驾驶人的视线功能。驾驶人在行车中,大多数信息都是靠视觉获得的,而驾驶人饮酒后,视线模糊,尤其是对色彩感觉功能降低,直接影响了驾驶人对有颜色的信息选择反应中识别功能,使识别过程的时间延长,失误增多,对驾驶人反应的及时性、准确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2、降低识别能力。驾驶人饮酒后尚能驾车情况下,反应有两个不一样,一是驾驶人会出现远视,视近为远,二是视物的立体感上发生误差,视大为小。所以,许多酒后驾车者发生撞电杆或与前方车追尾相撞,就是这个原因。
3、降低注意力。酒精对脑组织的亲和力较强,饮酒后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 *** 用。因此导致驾驶人注意力涣散,反应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技术操作的精确度减退,由此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4、降低驾驶人驾驶能力。驾驶人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踏板的动作中间反应时间一般为0.75秒。而当饮酒驾驶人体内酒精浓度达到0.3%时,驾驶能力就有所下降;浓度达到100毫克时,下降35%,达到150毫克时,下降50%。致使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上动作失调,手脚灵敏性降低,不能及时准确处置危险情况,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