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的时间 鉴真东渡是什么皇帝时期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1 0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鉴真东渡的时间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鉴真东渡是什么皇帝时期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时间
  2. 鉴真东渡是什么时期
  3. 鉴真东渡日本,一共用了多少年
  4. 鉴真东渡的时间和主持修建的什么

一、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时间

1、742年,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到达扬州,恳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授“真正的”佛教,为日本信徒授戒。当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表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决意东渡。

2、742年冬,鉴真及弟子21人,连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时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从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扬州仓曹李凑也加以援助。不料鉴真一位弟子道航与一名师弟如海开玩笑说:“人皆高德行业肃清。如如海等少学可停却矣”,如海信以为真,大怒,便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准备攻打扬州。当年海盗猖獗,淮南采访使班景倩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虽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国,之一次东渡就此夭折。

3、744年1月,作了周密筹备后,鉴真等17僧(包括潜藏下来的荣睿、普照),连同雇佣的“镂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手”85人,共100余人再次出发。结果尚未出海,便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五日后众人方被救,转送明州余姚(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安顿。开春之后,越州(今浙江绍兴)、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请鉴真前去讲法,第二次东渡遂结束。

4、结束了巡回讲法之后,鉴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此事为越州僧人得知,为挽留鉴真,他们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荣睿途中装病,伪称“病死”,方能逃离。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5、江浙一代既然不便出海,鉴真于是决定从福州买船出海,率30余人从阿育王寺出发。刚走到温州,便被截住,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淮南采访使遂派人将鉴真一行截回扬州。第四次东渡不了了之。

6、748年,荣睿、普照再次来到大明寺恳请鉴真东渡。鉴真即率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阴历6月28日从崇福寺出发,再次东行。为等顺风,出长江后鉴真一行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了数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在东海上,该船遭到强大北风吹袭,连续漂流14天才看到陆地,16天后方能上岸,发现已经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亚),入大云寺安顿。鉴真在海南停留一年,为当地带去了许多中原文化和医药知识,时至今日,三亚仍有“晒经坡”、“大小洞天”等鉴真遗迹。。

7、之后,鉴真北返,经过万安州(今海南万宁)、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达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在始安开元寺鉴真又住了一年,又被迎去广州讲法,途径端州(今广东肇庆)时,荣睿病死该地龙兴寺。在广州,鉴真动心前往天竺,被慰留。入夏之后,鉴真继续动身,经韶州时,普照辞去,临别之时,鉴真发誓“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此时,鉴真由于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劳顿,又为庸医所误,导致双目失明。过了大庾岭,鉴真大弟子祥彦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鉴真十分悲痛。接下来鉴真又经过了庐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润州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回到了扬州。第五次东渡结束。

8、由于鉴真的游历遍于半个中国,因此声名大噪。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同他们一道东渡。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为日本拒绝,因此不许鉴真出海。鉴真便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转搭遣唐使大船。随行人众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队扬帆出海,此时,普照也于余姚赶来,11月21日,鉴真所乘舟与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余两舟一舟触礁,12月20日,抵达日本萨摩。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9、贞观三年(629年)因发生灾荒,出国禁令比较松弛,玄奘便乘机西行。从长安出发后,为了躲避官府的检查和追捕,昼伏夜行。经兰州、凉州、瓜州、一路结伴而行。而至夜渡瓠卢河之后,孑然只身,越过玉门关,跋涉五烽,度过了“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茫茫莫贺延迹大沙漠,九死一生,历经艰险,到达高昌首都伊吾城(今新疆哈密县)。在此受到高昌王掏文泰的优厚礼遇,并得到终身供养的待遇。但玄奘志在西游求法,再三辞谢。辞别东归,沿原来路线经西域诸国,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回到长安。

10、至此玄奘西行求法,前后历时17年,取回经典520夹657部。

鉴真东渡的时间 鉴真东渡是什么皇帝时期-第1张图片-

二、鉴真东渡是什么时期

1、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2、从743年开始,鉴真六次东渡,历经艰险,终于在753年携同弟子24人随日本第十次遣唐使船到达日本。时已年近7旬,从此他便定居在日本奈良。鉴真把律宗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始祖,同时还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传授给他们。元688年出生的鉴真和尚,是看着大唐一步步地繁荣昌盛,从小耳语目染下,对于自己国家和文化是极其自豪的。

3、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幼出家修行佛法的鉴真,开始游历洛阳和长安等地,除了交流佛学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了医药和建筑相关方面的才能,帮助了很多人,直至西京时期,就已然成为了佛门领袖,对于佛学三藏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到了日本的鉴真和尚被邀请到了当时的首都奈良东大寺,给日本的天皇天后受戒,为当时候将近五百多人受戒,作为远渡而来的和尚,他想要做的和能做的就是,传授佛法和弘扬佛学,而这个过程除了给居民和前来解惑的达官贵人解疑答惑。

三、鉴真东渡日本,一共用了多少年

他前前后后一共用了12年,在这12年期间他一共尝试5次,但是前5次他东渡日本都是失败的,只有第6次他才成功的,而且在他们那个时代他能够坚持6次已经是很不容易了,那个时代无论是交通还是经济,还是医疗食物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差的,远远赶不上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所以不得不说,他真的是我们历史上的一个伟人。他这一次的传播可以说是历史上去日本传播中国文化最广的一次。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他这样的程度,他这一次带过去交流中日文化是做了非常大的贡献,不仅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输出去了,也带回了日本一些比较好的文化,宣传给我们国家的人。其实在历史上能够有这样的举动去和其他的国家交流,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并且如果带回来的文化或者说是手工艺之类的是好的,那么对于我们国家的提升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国家总不能够一直是闭关锁国的状态,总要和别人有交流,才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是好的,有哪些地方不足,相对于别的国家,自己的国家落后了什么,这些东西都是需要了解的,并且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跟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你不能一直以自己为中心,你总是要去看一看周围的人在做什么,否则的话你怎么知道自己比别人差了多少呢?其实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大概就能猜到,为什么在日本有一些文化会和我们国家的文化是极其相似的,大概就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大家互相交流就带去了自己比较好的文化,然后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所以有很多东西是相似的,也不是很奇怪了。

四、鉴真东渡的时间和主持修建的什么

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鉴真 东渡 皇帝 时期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