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朱晓波
襄阳人吃牛肉面,更爱的搭档是黄酒。外地客到襄阳,本地吃货会拎上一壶不起眼的塑料壶装的黄酒,算是对地道襄阳味的无声推荐。每年春节前,这种襄阳特产更成了襄阳人走亲戚送礼的热门年货。黄酒千店千味,而一二三黄酒店堪称襄阳黄酒店的“老字号”。
1月13日晚7时,尽管下着大雨,襄阳市樊城区东风路五医院对面的一二三黄酒店里仍然客流不断。老板冯军安正一边和刚进门的顾客打着招呼,一边给正在等候的顾客打酒。
夜晚仍有顾客光临
店里陈设很简单,一张收银台,一张摆样品的小桌,三个青花瓷大酒缸。揭开盖在酒缸上的木盖,一阵香味扑鼻而来。三大缸酒,颜色由浅到深。浅的乳白色,深的似琥珀。
冯军安介绍,颜色越深,价格越贵,因为原材料不同。散装5元一斤的是纯糯米做的,最贵的小米酿的酒,卖20元一斤。近年来,人们买得最多的还是这种喝起来甜甜的小米黄酒,不仅口感好,还具有易消化、活血养颜等功效。
坛装的黄酒
地道襄阳人都知道,这家黄酒店最早只是一家小档口,后面慢慢有了门面。
“我们虽然开店只50多年时间,但做酒有上百年历史。”冯军安今年60岁,跟着祖辈从河南新野来到襄阳,以酿酒为生。如今,因为手工酿酒利润薄又辛苦,一些亲戚都放弃了这门小生意。
冯军安的儿子冯志北说,别看小店生意好,纯粹赚个辛苦钱。小店之所以能得到顾客青睐,关键在祖传的古配方和原料好,比如做小米酒的原料,从内蒙古发过来,光成本都要10.05元一斤。做酒是个力气活,光是搬动那些大缸冬天都要出身汗。一年到头无休,大年三十、正月初一都在营业。
让这对父子欣慰的是,他们的小店不大,但顾客却遍布全国,甚至还被顾客带到了俄罗斯。
正说话间,一条微信提示音响起,冯军安点开微信给极目新闻记者看,一名辽宁的网友跟他留言,要他寄两壶5斤装的酒过去。“我是滴酒不沾的人,但喝了你家的酒后久久难忘。”冯军安说,这个网友他没见过面,是襄阳老乡带出去送人,别人再找上门来的。
眼下马上就到新春佳节,每天来买酒的顾客络绎不绝。“腊月是旺季,还有夏天也是旺季。”刘先生特地从襄城开车过来,搬了一后备厢的黄酒,有家里自喝的塑料壶包装,也有送人的坛装黄酒。“也喝过别的店别的地方的黄酒,但更爱喝的还是他家的,这老字号值得向朋友们推荐。”刘先生咂咂嘴说,夏天黄酒冰起来喝别有一番风味。
据介绍,320斤一缸的酒,小店年前一天最多可卖出十几缸,算起来有一两吨。
尽管生意不错,但父子二人却从未想过扩大规模开工厂或是网上售卖。“纯手工才能保证品质和口感,这是一二三黄酒的根本,我们不能丢。”他说,网上售卖成本增加,势必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违背初衷。“我们坚守品质,做良心生意,争取把这百年老手艺发扬传承下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
黄酒小课堂·黄酒·
。
黄酒(Huangjiu)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酵母曲种质量决定酒质。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
黄酒种类
根据黄酒的含糖量的高低
1
干黄酒
总糖含量等于或低于15.0g/L,如上海黄酒、元红酒等。适合于偏爱清淡、爽口的消费者饮用。“干”表示酒中含糖量少,糖份都发酵变成了酒精,故酒中的糖份含量更低。
色香味格:口味醇和鲜爽,浓郁醇香,呈橙黄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泽。
2
半干黄酒
总糖含量在15.1g/L-40.0g/L的酒,如特加饭酒、石库门上海老酒、侬好成年酒、花雕酒等。“半干”表示酒中糖份还未全部发酵成酒精,还保留了一些糖份。酒质浓厚,风味优良,可长久贮藏,是黄酒中的上品。
色香味格:口味醇厚柔和鲜爽,浓郁醇香,呈橙黄至深褐色,清透有光泽。
3
半甜黄酒
总糖含量在40.1g/L-100.0g/L的酒,如善酿酒、清醇型蜜清醇、即墨老酒等。
色香味格: 醇厚鲜甜爽口,酒体协调,浓郁醇香,清亮透明,有光泽。
4
甜黄酒
总糖含量高于100.0g/L的酒,如香雪酒、沉缸酒、蜜醇型蜜清醇等。
色香味格:鲜甜醇厚,酒体协调,浓郁醇香,呈橙黄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泽。
根据最新国家标准中黄酒的分类
在最新的国家标准中,黄酒的定义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各类黄酒。
根据原料和酒曲划分
1
糯米黄酒
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
2
黍米黄酒
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
3
大米黄酒
为一种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吉林及山东,以及湖北襄阳。
4
红曲黄酒
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福建及浙江两地。
营养成分
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是烹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
生产 ***
酿造原料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在历史上,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或者黍。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黄酒生产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和广东、安徽等地,山东、陕西、大连、河南鹤壁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传统酿酒
公元前200年的汉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黄酒的成熟期。《齐民要术》、《酒诰》等科技著作相继问世,酃酒、新丰酒、兰陵酒等名优酒开始诞生。张载、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酒文化名人辈出,中国传统黄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期。
黄酒的传统酿造工艺,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根据现代学科分类,它涉及到食品学、营养学、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漫长的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之形成极为纯熟的工艺技术。
中国传统酿造黄酒的主要工艺流程为:
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包装
科学酿酒
黄酒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原料、新菌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融入为传统工艺的改革、新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机遇,产品不断创新,酒质不断提高。
原料多样化。除糯米黄酒外,开发了粳米黄酒、籼米黄酒、黑米黄酒、高粱黄酒、荞麦黄酒、薯干黄酒、青稞黄酒等等。
酒曲纯种化。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传统酒药中分离出优良纯菌种,达到用曲少,出酒率高的效果。
工艺科学化。采用自流供水,蒸汽供热、红外线消毒,流水线作业等科学工艺生产,酒质好,效率高。
生产机械化。蒸饭、拌曲、压榨、过液、煎酒、罐装均采用机械完成,机械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作业,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和效益。
我们要不断地继承和创新,更好地传承黄酒酿造技术,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之一餐往往都是从一份非常美好的早餐开始入手的。在北方通常以豆浆,油条为主,而早餐也往往都是面食之类的,而在南方地区大部分也以面条为主,其中作为湖北地区的襄阳,自古以来是处于黄金枢纽之地,富有天下之一城池的美称。而襄阳地区也往往成为不少名作家笔下的重要地理位置,这就比如,金庸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之内写下的襄阳城同样,襄阳不仅是文化支撑,而且还是一座美食之城,今天咱们就来谈谈襄阳的早餐——襄阳牛肉面。
在当地人的印象里面一般在襄阳牛肉面的吃法上,都是配上一杯黄酒、佐佐菜。不少网友就表示,为何如此重口味呢?至于为何要配黄酒,首先要从这一碗襄阳牛肉面上进行一番解答。因为,襄阳牛肉面采取的材质是分两个方面。
首先,在襄阳牛肉面的汤底和肉码上采取的是牛肉牛杂和牛血的混合。还有因为汤底的浓厚醇香以及红油的弥漫,也让不少襄阳人垂涎三尺。
在熬制牛肉汤的过程里面,会放入不少的辣椒,而这碗牛肉面讲究的就是辣,麻,鲜。所谓的辣就是牛肉汤内的辣椒,给品尝者带来辣味,其次麻就是肉汤中的麻椒出现了麻的味道,所谓的鲜,就是牛肉的新鲜,一碗成功的牛肉面,肉质的新鲜是一定要有所保证的。
同样,在面条的 *** 上采用的是碱水面,而碱水面需要和酸的东西进行中和,而黄酒就是处于酸性的。
当牛肉面老板将一碗新鲜的牛肉面,捧到食客面前的时候,闻到牛肉面的香味和浓郁的辣味,自然口舌生津,大快朵颐的吃完这样的一碗面。在吃法上,一般当地人喜欢饮完一杯黄酒,再吃上一口浓郁厚重的牛肉汤和牛肉面,让酸碱中和,从而达到极具丰富的口感。这样的风味或许只有当地人才会津津乐道,这或许就是襄阳牛肉面佐上黄酒的秘密了。
至于牛肉面为何要配黄酒,这也许还和当地的气候有关,毕竟襄阳地区处于江河湖泊地带,南方天气湿热,冬天阴冷,容易产生湿寒或者是燥热,吃下一碗新鲜的牛肉面。饮下一杯黄酒,同样也可以在冬天达到驱寒暖胃的状况,而在夏天吃完这样的一碗面和一杯酒,可以促进人的消化,带来丰富的氨基酸。很多人都认为当地的特色只有在当地吃才会出现特殊的风味。但实际上,襄阳牛肉面现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有心的商家也看到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于是纷纷将襄阳牛肉面进行一系列的包装,确保它能够向全国流通,让全国人民都吃上这一份儿悠长的襄阳风味。当然,如果各位小伙伴们,真的有时间去到襄阳当地品尝牛肉面,加上黄酒的吃法,这也许还是最正宗的。
在因金庸而火的城市里 吃一碗大侠做的牛肉面在众多省份里,湖北省似乎总是少些存在感,然而就在这片土地,还有一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华夏之一城池”……都是它的标签。
但要真说起这座城,大部分人首先想起来的多是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这里是武林英雄儿女的侠客之乡,这座城叫襄阳
。
01. 武侠世界之一城
有人曾经细细统计过,金庸仅在“射雕三部曲”中提到襄阳的次数便多达260次,算得上是金庸武侠世界的之一城了。
为何湖北一座小城就这么站上了金庸小说里的C位?少不了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襄阳背靠岘山,又有汉江三面环绕,地势易守难攻。据史实记载,自古便有“得襄阳者得天下,失襄阳则失天下”的说法,因此这里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也不缺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的英雄豪杰。
东晋时期的韩夫人巾帼不让须眉,率领家婢就敢登上城墙守住薄弱之处以抵抗秦兵入侵;武侠小说里,郭靖、黄蓉夫妇宁愿最终双双殉国,也要死守襄阳数十年。大概受了先人的影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天生自带一份豪气,如同行走江湖的大侠一样,刚!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究竟是怎样的食物,养出了这么一群大侠?答案很简单:一碗襄阳牛肉面而已。
中华美食之丰富,从来都是众口难调,但如果你问一个襄阳人更爱的家乡美食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回复:襄阳牛肉面。
大概也正是这种“锋芒毕露”的特点,一碗襄阳牛肉面便养出了一群快意江湖的大侠。
02. 大侠煮面 赤胆忠心
武侠小说是假的,但襄阳牛肉面的大厨是真的,甚至于叫一声“大师”也不为过。后厨里,大师们通常会烧起两口锅,一口锅白汤煮面,另一口大锅里是提前熬好的红汤。
大师静静地站在锅前,似乎在“运着内力”让火越烧越旺。说时迟那时快,抓起一团面条就甩进漏勺里放入白汤,抛进一大把豆芽,手腕上下颠抖,手臂却不见丝毫起伏,在滚汤里烫个三四下,手臂一扬,漏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面和豆芽稳稳入碗。浇入红汤,舀大块牛肉,上配料,再淋辣油,利落地呈上桌。整个过程用时不超过两分钟,一气呵成,豪气冲天。
你看呆了,问大师当中的秘诀,大师干掉一碗黄酒后缓缓一一解说。
面
大侠揉出的面,其基础最缺不了便是筋道柔韧,面条以碱面为主,口感更加松软,也只有这样的面才能挂住味道醇厚的牛肉汤底。襄阳牛肉面还有一点特别之处,面条需头天晚上煮好,再以量具一团一团地摞好,准备着第二天正式下锅。
好的襄阳牛肉面,少不了“掸面”这一步,谁家偷懒省掉这功夫,从小吃着襄阳牛肉面长大的本地人一口就知道。而“掸面”并不简单,考验的是厨人的“内力”——半熟的面条趁热捞出来后加入香油,打开大风扇,在急速冷风中用筷子将热面条迅速挑动直到完全凉透。掸过的面条劲道爽滑,侠骨柔情尽数化成绕舌的麦香。
在襄阳,就算武力高强的大侠也不会懈怠基本功的练习,别看正宗的襄阳牛肉面馆一般只卖早餐,实际上,一家店的营生从前一天下午就开始了,需将第二天早上要用的所有面条都备齐,第二天才能保证行云流水地出锅上桌。煮面的火候也十分讲究,少一分太硬,多一分又软榻,定得精心计算、细心掌控才能煮出一锅好面。
汤
中国不乏嗜辣的地方,但很少有城市像襄阳一样,早起之一顿就奏响了重口味的序曲。
襄阳牛肉面的汤底讲究“麻、辣、鲜、香”。要熬制出这样的汤底,最灵魂的要素就是牛油。大厨将豆蔻、茴香、八角、香叶、孜然等十余种香料研磨成粉料,用牛油化开,随后放入豆瓣酱、优质的牛肉,耐心熬煮至少一个钟,再加入各类牛杂继续丰富口味。
和很多其他地方是在盛好面之后再浇上辣椒油提味不同,襄阳牛肉面在熬煮汤汁的时候就已经放入了辣椒。因为,不加辣,完全压制不住牛杂的膻味。这辣椒也不是随便扔几颗进锅,将熟辣椒放在漏勺里,于锅中沸腾的汤水里晃动,熬煮后只留下辣椒油。一份牛肉汤需要在大铁锅里从清晨翻滚到深夜,馥郁的牛油香气弥漫开来,最后熬出的汤辣而不燥、香气扑鼻。
面条煮熟后捞起,浇上浓汤与红油,铺上秘制的牛肉、牛杂,再加辣子、大蒜、葱、香菜……各种香味在碗里交汇,一大早就激地你睡意全无。
肉
襄阳牛肉面一般也和牛杂面一起卖。虽只是牛杂,但选料务必新鲜,最合适自然是当天早上取来,洗净后直接放在酱料里面熬煮,如此得以保留牛杂特殊的气息,嚼劲十足。
至于作为主角的牛肉,当地店家只取最上等的肉材,先用清水浸泡2-3个小时,彻底去掉腥味,洗净后用酱料腌制几个小时,才有资格进到每家面馆秘制的卤汁中长时间炖煮,直到颜色暗红。煮好的牛肉用筷子一插就烂,脂肪入口即化,瘦肉部分则口感厚实,筋道又易嚼。
听起来太麻烦?当地人可不这么想,因为每一家面馆都坚持着这些传统,花费整个下午准备食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至于份量,缺斤少两是不可能的,在湖北开店,随时都会有精明的食客当场提出不满,以后这江湖还要不要混了?
可以说,襄阳的每一碗面都倾注了满满的诚意,毕竟想要长久地“行走江湖“,容不下投机取巧和坑蒙拐骗。
03. 大侠吃面 豪迈不拘
襄阳牛肉面咸辣重口,甚至有些油腻,文邹邹的“书生”吃上一口就要喝掉一整瓶水,但豪爽的侠士却可以面不改色把火红的汤一饮而尽,笑傲全城。
与襄阳牛肉面最相衬的吃相一定是大快朵颐,外地人多会被眼前的阵势惊住。地道襄阳大侠吃牛肉面时会配一碗襄阳黄酒,有的还要嚼上几颗大蒜,更有甚者,食量大的人还会搭配油条、酥饼、面窝等,泡在汤里,肚子被油水和碳水填满,怎一个“爽”字了得?千万别被这番架势吓退,大胆地放开胆子尝试一下,“嗯,真香。”
一碗重油 *** 的面条,配上冰镇的豆浆或黄酒,一肚子下去,能扛过整个上午,精神满满。
关于襄阳人吃面配黄酒,也有许多门道可说。
襄阳黄酒以糯米酿成,因为没有加酒曲,虽叫黄酒却呈乳白色,没什么酒劲,微微带一点甜。襄阳人搭配牛肉面喝的黄酒必须是嫩黄酒!保质期极短,一般只有一天,所以这杯酒出了襄阳就很难再喝到。黄酒热量虽高,但酒精度低,大早上喝也不怕伤肝胃,反倒加速体内血液循环,通体畅快,怎能叫人不爱。清早便拉开“大口吃面大碗喝酒”的架势,水火交融、热辣过瘾的光景,大概也只有襄阳城内才看得到吧。
襄阳人吃得豪迈,待人接物也热情。如果旅行者迷路了,随便拉住一个过路人,对方多会放下手头的活计,也要把人带到正确的目的地。行走路上,时常会有热心的当地人推荐地道的好去处。
来者是客,四海皆兄弟,来襄阳吃一碗牛肉面,如古道心肠的襄阳人一样,人人都是大侠。
责编:王怡婷
你知道酒中君子是什么酒吗,看完涨知识了过年了,回家的游子们虽消了乡愁,却添了新愁。愁的是父母亲戚的亲切问候,成绩、工作,有没有对象呀,我家孩子咋地咋地啦……面对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唇枪舌剑,难以招架的你也曾烦躁地想怼回去。但你大爷毕竟是你大爷,你大姨仍然是你大姨。要尊重长辈嘛。这个时候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毕竟举杯消愁愁更愁哇,今天我们聊聊酒中君子--黄酒。
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独树一帜。祖国这么大,江苏、浙江、福建都以出产黄酒闻名,以绍兴黄酒、无锡惠泉酒、福建龙岩沉缸酒等为代表。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绍兴黄酒,每年到螃蟹肥美之际我相信大家肯定配上了可口的绍兴黄酒,夏天可冰镇,冬日可加热,不仅可解腥驱寒,还可平添一番风味。绍兴酒,浙江省绍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全国众多的酒类中,绍兴老酒是获奖次数最多的品种之一。以含糖量高低区分,绍兴酒可以分为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四大类型。一口六味:酸甜苦涩鲜辛。酿造出好的黄酒必须有一个适合酿酒微生物综合协调生长的环境与气候,水质也同样要求高,原料的等级,每一样不同都会造成风味的差别。
绍兴黄酒大家都比较了解耳熟能详了,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湖北的两款黄酒,一个是襄阳黄酒一个是十堰房县黄酒,两者类似又不同,我了解是襄阳黄酒颜色偏白,房县黄酒偏黄,各位大神如果有了解可以评论交流一下哈。襄阳人的早餐,名满天下的当然是牛油面和黄酒,襄阳的牛肉面和西北不同的是牛油,主打牛油香,配上一碗黄酒,早上再惬意不过了。襄阳黄酒属于发酵米酒,即出即饮。同一缸酒,时间先后的口感也是不同的。百度百科告诉我们襄阳黄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百克中分别达到78.9克和2.6克,因而这种酒营养价值很高,很适合老年人饮用。
房县黄酒在祖国深处,有一种"房陵黄酒"却比绍兴黄酒还早400年,至今盛产不衰。而房陵就是现在的房县。房县人常说:“没有黄酒不成席,白酒再好也不稀奇”。房县人喝酒必用大碗,真正体味“喝大碗酒、吃大块肉”的快乐。它在于它酿造具有极强的区域性,即只能用房县的小曲、房县的糯米、房县的溪水和地下水,和茅五剑一样,离开了地方味道就完全不同了。酿造三关:一是曲子关,二是蒸米关,三是温度关,把握好每一关才能酿出正宗好喝的房县黄酒。
希望大家有机会品尝一下我们湖北的两款黄酒,苏东坡赞黄酒“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黄酒酒精度不高容音喝多醉人,俗称“见风倒”,所以大家不能贪杯哦!
非遗条例实施 云上非遗展(十三)枣阳黄酒 *** 技艺2022年5月1日,《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也是襄阳首个针对非遗保护的条例,条例设定每年6月的第二周为襄阳市非遗宣传周。
截至目前,襄阳市已有9项国家级非遗,35项省级非遗,107项市级非遗。为了加大非遗的普及力度,让群众能够走近襄阳非遗,感受非遗之美,襄阳市文旅局联合襄阳市群众艺术馆推出云上非遗展览,本次展览活动将一直持续到6月11日。今天,为大家介绍省级非遗项目枣阳黄酒 *** 技艺。黄酒 *** 技艺
枣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约6200年雕龙碑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中,就出土有盛酒陶器和谷壳。专家论证,在这时期枣阳已经有了原始的酿酒技术。乾隆27年《枣阳县志》记载枣阳鹿头黄酒“不亚于绍酒”,详实的记载着枣阳自酿黄酒的风俗由来以久。
鹿头镇是湖北省最富盛名的黄酒之乡,在民间至今留传有“交了九月九、家家户户做黄酒”的习俗。
枣阳黄酒经过历代勤劳智慧的鹿头人民的千锤百炼,其酿制技艺得到了较好的发扬和传承,采用当地优质糯米、中药村等原材料以及地下矿泉水,严格遵循传统的自然发酵、压榨等工艺流程。酒的含糖度、酒精度、清澈度和香醇度,全凭酿酒师的经验,,所以有“百人做酒百个样,千人喝酒千个味”之说法。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记者:王成瑜
编辑:王雪勤 | 校对:彭璟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王妍丽
襄阳黄酒涂启智
黄酒属中国特产,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湖北老黄酒是黄酒中的典型代表,襄阳黄酒在湖北老黄酒中独领 *** 。襄阳黄酒色似乳汁,香气好,味微酸甜,略带酒味。
襄阳黄酒主要包括三大品种:襄阳黄酒、丹河稠酒、地封黄酒。这三种黄酒做法、工艺、口感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又称襄阳黄酒“三绝”。
襄阳黄酒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继承古老传统的 *** *** 。黄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百克中分别达到78.9克和2.6克。襄阳黄酒含有大量糖、氮浸出物,具有相当高的热量,酒精度极低,既不伤肝,又不伤胃,还有舒筋活血和增进食欲的功能,且营养价值高,很适合老年人饮用。日常生活中,它还可作为烹调菜肴的味料或解腥剂,以及医药上的辅料和药引子。
丹河稠酒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南水北调”源头之丹河水,以独特工艺酿造而成,无勾兑,无辅料及添加剂。经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丹河稠酒富含低聚肽(0.9g/100ml)和18种氨基酸。
地封黄酒为枣阳(襄阳下辖县级市)鹿头镇历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自酿黄酒。其工艺复杂,酒液黄亮,色泽澄黄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因其发酵时将酒母窖藏于地下密封,故称为地封,也叫“见风倒”。地封黄酒是黄酒中的精品,味道米香浓厚,清甜可口。它适于各类人群饮用,而且饮法多样。冬天热饮,放在热水中烫热或加热后饮用,既能感受黄酒的醇香,又有很好的驱寒暖身效果。夏天冷饮,也可加入适量果汁、汽水等饮用,清凉爽口,酒香悠悠。地封黄酒属民间手工酿造,原生态自然天成,每年生产数量极少。
襄阳人喜欢吃牛肉面,也喜欢喝黄酒。在襄阳市区及下辖各县市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许多黄酒馆。襄阳黄酒馆与江南或者四川的茶馆相似,尤其受退休老年人的喜爱。几个熟人老友,一碗黄酒,一碟小菜,或是一碟花生米,边喝酒边聊天,就像喝茶一样。汉江及其分支河流两岸黄酒馆里,人们乘兴饮酒,岸边车马如龙川流不息,江河船只往来白鹭纷飞,真有清明上河图之神韵。
以前,小汽车尚未进入平常百姓家时,“上班族”或者早起的生意人每天早上都爱喝黄酒。襄阳人早上习惯到面馆来碗牛肉面,外加一碗黄酒或者豆浆,边吃边饮。一碗温热的黄酒入肚,寒气被驱散,浑身是劲儿。许多出门在外的襄阳人返乡之一件事,就是起个大早,赶往集镇,在街头找一家铺面整洁的面馆,要一碗牛肉面,再加上一碗黄酒,美滋滋地品尝正宗地道的家乡风味。黄酒与牛肉面,均是襄阳人的乡愁标签。
襄阳黄酒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李白在《襄阳歌》中写道:“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太白在《襄阳曲》里如是描写:“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令诗仙一日要饮三百杯、饮至酣畅时倒着骑马的酒,就是传承至今的襄阳黄酒。襄阳黄酒味道香醇平和,一般来说,不大会喝酒的啜饮一碗也没事,会喝酒的喝上三五碗只是微醺。
金庸笔下侠客都想去的一座城就是襄阳,因为那里黄酒引人向往。“玉缸发醅似桐乳”,襄阳黄酒叫人回味无穷。
襄阳人结婚,有“喝老黄酒”的习俗。新婚当晚,新郎全家以及要好的亲戚一起吃饭,桌上多半放有老黄酒。老黄酒既有酒味,又不易醉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家人与亲人向新人热情祝福并殷切寄语,场面特别温馨动人。
我在老家乡镇工作时,有一年冬天,和一位同事去一个高寒山区村走访。村支书带着我们走村串户,晚上在农户家就餐。那位农民大叔让妻子取出烟熏腊排骨和干豇豆,用高压锅在火炉上炖,不大一会儿,满屋飘荡排骨的清香。大叔又搬出一坛老黄酒,打开盖子时,酒香扑面而来。开饭不到十分钟,同事、村支书与大叔,每人都已饮下三碗黄酒。我喝酒差劲儿,虽极力推脱,终因盛情难却,勉强喝下一碗,就有了醉意和睡意。很快,我直奔大叔家的客房呼呼睡去。黄酒本来平稳,不会轻易醉人,只是我不胜酒力,加上白天走了不少山路,感觉累了。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你得知道的两种黄酒的分类 ***黄酒也称为米酒,源于中国,是世界三大酿造酒之一。它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成的粮食酒。不同于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酒精含量低于20%。不同种类的黄酒颜色亦呈现出不同的米色、黄褐色或红棕色。
按原料和酒曲可将黄酒分为以下四类
⒈糯米黄酒
以酒药和麦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南方地区。
⒉黍米黄酒
以米曲霉制成的麸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北方地区。
⒊大米黄酒
为一种改良的黄酒,以米曲加酵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吉林及山东,以及
湖北襄阳。
⒋红曲黄酒
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生产于中国福建及浙江两地。
按生产 *** 分:
1、淋饭法黄酒
将糯米用清水浸发两日两夜,然后蒸熟成饭,再通过冷水喷淋达到糖化和发酵的更佳温度。拌加酒药、特制麦曲及清水,经糖化和发酵45天就可做成。此法主要用於甜型黄酒生产。
2、摊饭法黄酒
将糯米用清水浸发16至20天,取出米粒,分出浆水。米粒蒸熟成饭,然后将饭摊于竹席上,经空气冷却达到预定的发酵温度。配加一定分量的酒母、麦曲、清水及浸米浆水后,经糖化和发酵60至80天做成。
3、喂饭法黄酒
喂饭法酿造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盛行。将糯米原料分成几批。之一批以淋饭法做成酒母,然后再分批加入新原料,使发酵继续进行。与淋饭法及摊饭法黄酒相比,喂饭法发酵的黄酒更深透,原料利用率较高。现在中国各地仍有许多地方沿用这一传统工艺。
黄酒含有多酚、类黑精、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生理功能。在中国酒文化长河中,黄酒以其独有的价值和工艺流传至今。
(图片来源与 *** )
1.襄阳薄刀是当地著名的特色小吃,听当地人说与它三国时期的关羽有关,它是用面条炒制而成,独具特色。
2.炒糊波,襄阳传统美食之一,炒糊波它是用薄饼子切成细片 *** 而成的,吃起来嚼劲十足,味道非常好。
3.襄阳凉面,襄阳人有句名谚:"冬至包面夏至凉面"。"凉面"也叫"麻汁面",为襄阳人夏季最喜爱的主食,因其 *** 简便,吃起来清凉爽口,已成为襄阳的大众化食品。
4.襄樊豆腐面是湖北襄樊地道的传统小吃,襄阳豆腐面也叫窝子面和牛油面,主要有豆腐面和牛肉面,牛杂面,属于臊子面的一种,麻辣鲜香,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
5.襄阳牛肉面是具有世界声誉的著名菜式,用料为优质牛肉,上等精面,纯味中草药,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汤味香浓。
6.枣阳酸浆面,雪白的面丝卧在油汪汪、黄灿灿的酸浆汤里,顶尖上是一勺鲜红鲜红的辣椒油,味香而不腻,酸辣爽口。
7.襄阳包面,襄阳人逢年过节或改善伙食,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家庭,总要吃一顿传统的小吃包面,有点类似于北方吃饺子的喻意。
8.襄阳夜壶油茶,油茶 *** *** 简单,但调味讲究,先把面粉温火妙香,略呈黄色,后将羊油或牛油、胡椒、豆豉、葱、姜、盐等放入适量,加水煮成糊状即可,吃时,放碎蒜苗、炒花生米,真是香味四溢。
9.襄阳金刚酥,襄樊的特色小食品,金刚酥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白砂糖、香麻油及少量食碱。经过20多道工序的烘烤后酥口易化。
10.襄阳玉带糕,玉带糕,系襄阳谷城县地方传统名点,外观精致漂亮,入口味香,非常好吃。
11.清汤是襄阳人的传统风味小吃,而且是经济快餐品种之一,清汤 *** 的主料是精粉、猪肉,佐料齐全, *** 精细,荤汤点碗,皮薄馅嫩,汤鲜味美。
12.襄阳大头菜,湖北省襄樊市襄州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襄阳大头菜的腌制,须三腌、五卤、六晒,这一独特工艺,味道很好。
13.糖醋白菜取材襄阳卷心大白菜,襄阳卷心大白菜又名襄阳白,将大白菜菜心洗净,切成八分长的条,然后把沙锅置旺火上,放入猪油、芝麻油烧热,将白菜心下锅爆炒。
14.襄阳缠蹄是湖北省襄阳市的特色小吃,此菜多用于冷盘拼盘,色泽红亮,肉质清香,佐以姜丝米醋,余味幽长,是下酒的好菜。
15.夹沙肉,襄阳传统甜菜,选用猪五花肉,将豆沙夹入肉片,蒸至酥软作甜食上桌,成菜白里透红,鲜香甜糯,肥而不腻,最受老人喜爱。
16.三镶盘是湖北省襄阳市的传统名菜,以猪肝,猪排骨,猪脑为食材,集中炸紫芥、炸排骨、炸脑泡三菜之所长于一馔,三菜各呈一色,各献一味,一菜三吃,故得名。
17.襄阳泡菜牛肚丝,自家 *** 的泡菜加上牛肚,牛肚口感柔韧且有弹性,微辣的、酸酸的泡菜牛肚丝就是襄樊一道人见人爱的开胃菜。
18.襄阳干炒仔鸡,采用鲜土仔鸡,放入多种调料,炒成金黄色,入口麻辣鲜香,味道极美,增进食欲。
19.宜城板鸭,宜城传统美食,采用古田螺、鱼虾、稻谷为主的当年成鸭,经过20多道程序精心 *** 二成,味道非常好。
20.盘鳝,宜城当地特色美食,肉嫩味鲜,食之香酥可口,难以忘怀,营养价值远胜于剖开后爆炒清炖,是以前专为楚王做的一道宫廷菜。
21.宜城大虾,宜城当地特色美食,宜城大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从入夏开始,到入秋结束。宜城大虾个大肉多,鲜嫩爽口,吃起来一麻二辣三香,吃法可分卤、炒、煮。
22.腊肉火锅,说不上襄阳当地特产美食,但是做法特殊,味道醇厚,非常好吃,值得一试。
23.襄阳黄酒,襄阳黄酒度数很低,不上头,一般早上吃面条的时候,襄阳人总喜欢来一碗黄酒,黄酒的颜色有些像乳汁,味道偏甜微微有些酸味,只有一点点酒味,而且香气浓郁。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消费量更大的国家。当今世界由于疫情、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一旦中国粮食出现粮荒,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帮助解决。
对于中国的粮食问题, ***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 明确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多年以来,湖北省襄阳市委、市 *** 响应党中央号召,在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发展粮食发展,耕地是基础。襄阳市采取迁村腾地办法增加农耕田、改造整治冷浸田、挖堰扩大水浇田、流转安种抛荒田、工厂化育秧腾出秧底田等办法,保持有效耕地面积。2021年粮食种植面积792.0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7%。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耕地产出率。襄阳市通过指导农民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运用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利用“阳光工程”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引进、培育高产优质粮食品种等措施,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2012年襄阳市粮食总产量突破百亿斤,达到100.3亿斤,比上年增产5.3亿斤,同比增长5.5%。自此,襄阳市成为湖北省首个粮食年产量过百亿斤的地市,也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唯一的粮食年产量过百亿斤的大市。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效率。襄阳市农机装备总动力和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连续多年保持湖北省之一,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07万千瓦以上,建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636个,建成国家级农机专业合作社5家,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22家。襄州区、枣阳市、宜城市、南漳县、老河口市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0年12月,襄阳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已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注重培植粮食名品,大力开展系列展销活动。襄阳市多措并举打造“粮食产业链”,充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黄酒行业协会及粮食龙头企业的作用,注重粮食名品的培植工作。目前,“襄阳大米”、“襄阳牛肉面”、“襄阳黄酒”已经闻名省内外。同时,襄阳市还倡议、组建了“汉江流域农业博览会”,每年都吸引汉江流域15个地市48个县(市、区)及湖北省内外700余家企业前来参展。
2012年以来,襄阳市委办公室、市人民 *** 办公室出台、并始终如一落实《创建全省首个百亿斤粮食大市工作方案》。提出了面积落实、技术支撑、植保防控、高产创建、基础建设、服务体系、高产竞赛及政策投入等每个环节的考核奖励办法,明确了各个部门的配合责任,制定了具体实施路径图,市 *** 还与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签订了创建百亿粮食大市的合作协议,建立了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目前,襄阳市以仅占全国0.57的耕地面积,生产出了占全国1%的粮食产量。除了满足本地居民的消费外,襄阳市粮食还远销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山西、青海、甘肃、 *** 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为中国人口粮小麦、稻谷达到100%自给率,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了襄阳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