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没有比河南老百姓更爱吃荆芥的了,河南老百姓可以把荆芥当菜吃,尤其是在夏天,每天吃饭都离不开荆芥,这种对荆芥的喜爱是深入骨髓的。
河南人爱吃的荆芥捞面条
河南百姓即使到了千里之外的新疆生活,为了能随时吃到荆芥,他们会从老家带一包荆芥种子,在阳台上的花盆里或者楼下的的空地上种一小片荆芥,这是河南老乡们热爱的家乡味道。
河南老百姓吃荆芥就是生吃,掐一把荆芥的嫩茎叶,洗干净备用,吃面条的时候直接放到碗里。不管是汤面条、捞面条还是烩面、臊子面,都可以放一点荆芥。河南老百姓拌凉菜也离不开荆芥,比如荆芥拌皮蛋、拌黄瓜、拌莴笋,或者干脆直接凉拌荆芥,都是河南老百姓夏天喜欢的开胃凉菜,荆芥独特的味道让河南老百姓难以忘怀。
荆芥拌黄瓜
说到荆芥,估计许多人都分不清这种植物,就连不少河南本地人也说不清楚荆芥到底是什么。比如荆芥、假荆芥、罗勒叶、九层塔、猫薄荷、金不换,这几种植物如果混在一起,你还认得出来吗?
这是猫薄荷,也叫小叶荆芥
首先来对比一下荆芥与猫薄荷,荆芥和猫薄荷都是唇形科、荆芥属的植物,是同科同属的。河南老百姓常吃的荆芥是大叶荆芥,也叫假荆芥,这种大叶荆芥的叶片边缘比较光滑。
这是大叶荆芥,叶片边缘有齿,河南老百姓经常吃
猫咪喜欢闻猫薄荷
猫薄荷是荆芥的一种,叶片较小且不光滑,也叫小叶荆芥、土荆芥。这种荆芥闻起来有薄荷味,可以让猫愉悦、兴奋,所以叫猫薄荷。荆芥和猫薄荷是同科同属的植物,但河南人吃的荆芥不是猫薄荷。
猫薄荷可以让猫兴奋
还有罗勒叶、九层塔、金不换,这些植物看起来跟荆芥也很像。罗勒叶和九层塔、金不换是同一种东西,只是不同叫法而已,属于唇形科罗勒属,跟荆芥同科不同属。
荆芥是我国本土的植物,河南省自古以来就是荆芥的主产地之一。而罗勒这种植物是从西方舶来的,通过海路到达我国南方沿海,南方人把罗勒叶称为九层塔、金不换,这是一种比较贵的调味品,在西餐里经常用到。
这是罗勒叶,也叫九层塔,叶片卵圆形
另外罗勒开的花是紫色的,荆芥开的是白色花,罗勒的味道比较温和,荆芥味道更强烈一些,罗勒叶是卵圆形的,荆芥叶子边缘有齿。如果你实在分不清楚的话也没关系,这两种植物的嫩茎叶都可以吃。
总之一句话,河南老百姓爱吃的荆芥不是罗勒叶、九层塔,但都是唇形科植物,跟猫薄荷是同科同属的植物。猫薄荷是荆芥的一个品种,但不是河南老百姓爱吃的那种大叶荆芥。罗勒叶其实更像大叶荆芥,但味道略有不同,你搞懂了吗?
猫咪喜欢猫薄荷
如果你家附近的菜市场有卖荆芥的,不如买点荆芥回家吃。可以做荆芥蒜汁捞面条、荆芥黄瓜拌变蛋,这都是河南老百姓爱吃的家常便饭,用河南话说:“咦~这味道可美、可中、真带劲”。
荆芥黄瓜拌变蛋
看完了本文记得点赞、评论,喜欢的朋友们点一下关注,每天都有精彩内容分享。
河南人中了荆芥的毒!一到夏天,是真的上瘾离不开了荆芥,让河南人爱得深入骨髓。
想辨别一个正宗的河南人特别简单,夏日的大排档,只要听到有人喊:“服务员,荆芥黄瓜上一盘”,这人指定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
荆芥的气味极为独特,种植和流行的范围也不广,之一次吃或者很少吃荆芥的,实在是难以接受这个味道,但若是多吃几次,会发现突然中了荆芥的“毒”,一到夏天喝啤酒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这种独特的香草,真的是上瘾离不开了。
河南人吃荆芥吃出了文化,说人见识广泛,学识渊博的时候,会用“这人吃过大盘荆芥”来形容;说办什么事不顺利的时候,会说“真是不吃荆芥尽是荆芥啊”,甚至到外地去讨生活的时候,也要带上一包荆芥的种子,若见到某处的空地上长着绿油油的荆芥,此地必然不远处有着河南的老乡。
很多人把荆芥和罗勒、薄荷、九层塔搞混,但他们真不是同一种东西,没有人能说明白什么时候河南人种植荆芥的,这种有着浓郁东南亚气息的香草是如何在河南流行起来,也没人能说清楚,但这不妨碍它成为河南的之一香草,吃过了荆芥的人,它独特的味道会立即储存在你的味蕾记忆中,随着时间的流淌,让你想,让你上瘾,最终形成难以磨灭的记忆。
荆芥的吃法只有一种,就是生吃,河南人爱吃面条,不管是捞面条、汤面条、炒面、拌面,只需要加点荆芥进去,无论多寡淡的面条也瞬间变的让人迷恋。分享一道加了荆芥的河南家常打卤面的做法:
五花肉打卤面
1、大块五花肉煮熟切丁,西红柿去皮切丁,小葱切碎,适量的荆芥清洗干净。
2、锅中少量油,加入五花肉丁中小火翻炒出油脂,加入少许五香粉炒出香味。
3、五花肉丁油脂差不多炒出来一半的时候,加入5勺酱油,1勺料酒,适量的盐和鸡精,葱、蒜翻炒出香味。
4、加入番茄丁继续翻炒,把番茄丁炒出汁水,炒出酱汁。
5、有条件的加入一些骨汤,味道会更好,没有骨汤的直接加清水。
6、稍微加入一些水淀粉,让卤变得稠一些,更好的包裹面条,注意千万别太稠了!
7、最后卤里面加入一些小葱,香菜,根据个人口味加盐和鸡精调味,卤可以咸但不能淡。
8、卤打好以后盛出,就可以下面条了,面条煮熟后捞出,浇入卤汁,拌入荆芥就可以吃了。
——老井说——
这面条“呼噜噜”我能吃上一大碗,荆芥不但有独特的香味,解腻的能力更是一绝,吃得再油腻,一口荆芥全消。或许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荆芥给河南人带来的乡愁,或许是永远也解不了的毒。
说实话,夏天你爱吃荆芥吗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盛夏酷暑难耐,燥热闷湿,三伏天的河南,安徽等地偏爱用荆芥调味儿,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估计会一头雾水,荆芥是个啥子东西,咋没听说过。
其实荆芥长相与薄荷相似,但是味道又极为特殊,出了豫皖两地,流行的范围也不广,鲜有人种植,而荆芥就像口碑褒贬不一的香菜似的,有人对它嗤之以鼻,而更多的人对它却是爱的深沉。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在厨房忙碌着准备饭菜,腾不出手去院后的菜园子,便招呼院里疯玩的我,去菜园摘两根黄瓜,掐一把荆芥回来。
掐荆芥就像采茶叶一般,只掐顶上最新鲜,鲜嫩的嫩叶,尽情的掐上一大把,这种特殊的鲜嫩味道在餐桌上往往供不应求,而且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等到第二天,荆芥的新芽便露了出来,生命力顽强的荆芥,几棵便是可以陪伴整个夏天的味道。
几根黄瓜洗干净拍成段放入瓷碗,再拍两三颗大蒜,放些生抽,香醋,一点点糖提鲜,最后淋上几滴芝麻油,最后的灵魂,撒上刚刚掐的荆芥,简简单单的拌黄瓜,瞬间升华,闻到荆芥沾到酱汁散发的味道,哪怕还没有入口,就已经满口生津,迫不及待的想要尝尝。
吃荆芥,千万不能用刀切,也不能太早提前准备好,用刀切太过零碎,吃到嘴里便少了些风味,太早准备好便会有些焉巴,吃不到新鲜的感觉,想吃就随时去掐,洗一洗放入碗里,配上这种特殊的香气,能在炎炎夏日,多下两碗面条。
皖,豫两地偏爱面食,农民田地里大多只种植两季农作物,一是小麦,二是大豆,往往夏季最为炎热的时节,小麦从春季的青涩蜕变成闪闪发光的金黄色,走在田埂上,一阵风吹来,略微炎热的空气中夹杂着麦子的香气,颇有油画中风吹麦浪的景色。
开镰了,意味着丰收的到来。家家户户已经忙活起来,在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早已摈弃了旧时代拿镰刀一茬一茬割麦子的习惯,飞速旋转刀片的农用联合机轻松收割起一片片金黄麦子,对于农民来言,播种,收获是头等大事,往年这个时候,家里的青壮年纷纷从外地回家帮忙,甚至学校也要专门放几天假,俗称麦假。
父亲去了地里忙活,根本来不及回家吃饭,母亲便负责做好一日三餐送过去,夏日炎炎,母亲担心做别的父亲没胃口吃不下,准备做蒜面条给父亲解暑,而我也因为不用去学校上课,被母亲打发去墙角剥蒜。
母亲从面袋舀了几碗面粉倒在盆里,又打上几颗鸡蛋,放了点盐,添了适量的水,挽起了袖子,开始和面。这是母亲和面的独门技巧,放鸡蛋让面条更加筋道,顺滑,而那一点点盐,则起到画龙点睛之笔,让面条更加Q弹,我很喜欢吃手擀面,每次缠着要吃时,母亲累了不想做,便随便抽出几把挂面给我做,忽悠我年纪小说,“儿子,这面我可是擀了很久才那么细,你待会可要多吃一点。”年纪尚小我还不知,每次都很感动乖乖吃完。
剥完了蒜,母亲已经在忙着切面条,见我闲着到处乱窜,让我搬个板凳过来烧锅,锅里的水马上就要开了,我坐在一旁时不时在灶里添些柴火,不一会,水咕噜噜冒开了,母亲把面条在案板上拍上些面粉抖散,又往锅里撒了些盐,防止下面条时粘连。
面条在锅里咕噜咕噜煮着,母亲拿着筷子时不时的搅动几下,等到面条熟了母亲便迅速的捞起来,刚出锅的面条浸进冰凉的井水里,滚烫的面条被凉水一激,香糯中又有了几分清冽。母亲摸了摸确认凉了,转身去拍蒜泥调酱汁,让我去菜园子里掐荆芥,摘黄瓜。
酱油,盐,糖,蒜末,麻油混合而成的蒜醋汁,配上切好的黄瓜丝,碗里洗净的荆芥,还沾着水珠,从盆子里抓一把凉面放在碗里,再撒几颗酥酥脆脆的花生米,筷子搅开,面与酸醋汁融合,花生米的脆香口感,荆芥带来的独特清香味道,让这碗最简单的蒜面条,却是这个炎炎夏日最难以忘记的解暑味道。
河南的凉面,安徽的板面,往往这些面食小店,每逢夏日往往装满小料的柜台早已悄悄现出荆芥的身影,管吃管够,不够再加,葱花什么的,不好意思了,在每个夏天,靠边玩去啦。
“都是吃过大碗荆芥的人,还装啥”,河南人对荆芥的喜欢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把喜欢吃的菜融入到喜欢交的朋友身上,这一招在河南是真顶用,而这也是独属于皖豫两地特殊的浪漫味道。
而如今荆芥也已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出圈,做奶茶!把北方的荆芥和南方的柠檬意外混搭,结合出了暴打柠檬荆芥茶,这个新奇的组合,更令人没想到,被年轻人力挺,疯狂安利,直言“夏天就是靠荆芥柠檬茶挺过来的”“午后来一杯,比什么都提神醒脑。”在微博和抖音说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让很多之一次认识荆芥的人被成功种草,喝完直言:“一股奇特的清凉气息直冲脑门,过瘾过瘾。”
许多出门做工的阿姨身上都会带一些荆芥籽,荆芥不挑环境,耐旱,就算花盆里长得很茂盛,往往有些在外水土不服的人,吃上那几口荆芥,那不适的感觉也减轻不少,但总有人说,荆芥出了家乡再吃,就没有那个味道,吃不习惯。而 *** 上就有从家乡发货的荆芥嫩苗,现采现发,冷链直达,虽然快递费有些贵,但是能吃到家乡的味道,这无一例外都是值得的。
而曾经跟在妈妈 *** 后面跑的孩子长大了,读了书,识了字,毕业之后去了繁华的大都市打拼,一切都在变化,唯一改变不了的是那抹挂念的味道,虽然身在大城市里,但是有时也会突然在低着头刷剧吃外卖的时候,回想起儿时妈妈做的饭,那令人怀念的荆芥香气,而等到我再长大一些回头望时,也许才想明白,那种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是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的乡愁,是想家了。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熊卓甜
河南人的饭桌上如果没有荆芥会怎样?好这口的人会这样形容:那必定是失恋后心被掏空的感觉!有人甚至说,荆芥是河南人餐桌上的全能ACE,是河南人的夏日缪斯。不夸张地说,有河南人的地方,就有荆芥;有荆芥的地方,就有河南人。
老乡,今夏吃多少荆芥啦?
河南人爱吃面条,尤其是炎炎夏日里的那一碗番茄鸡蛋捞面条,除了放蒜汁,很多人还喜欢撒上这碗捞面条的灵魂——荆芥!
等等,还有呢!拿出一根嫩黄瓜,洗净拍碎;洗两个变蛋,切成块儿。将它们混合在一起,拌上蒜醋汁,再撒入一些荆芥。
过过冷水的面条筋道,荆芥和蒜汁的味道充分融合,又一同将面条环绕。大口吸溜着捞面条,再吃上一口特调的小凉菜,看,这就是“专属”于河南人的快乐夏天。
对于荆芥,也许不是所有河南人都爱;但一旦爱上,就会无法自拔。甚至有些在异乡的河南人,专门带上荆芥种子,在阳台上种上一小盆。
它低调、朴实,即便当配菜,也能惊艳食客;当它化身荆芥鸡蛋饼、荆芥丸子成为主食时,微冲的荆芥香依旧能挣脱面粉肆无忌惮地散发魅力。
有人说,荆芥是河南人餐桌上的全能ACE,是河南人的夏日缪斯。在此,我想补充一句:荆芥,也是河南人的情怀。
老乡,今夏吃多少荆芥啦?
荆芥的“隐藏技能”:治感冒、荨麻疹
吃货们看中了荆芥的味道,中医们看中了荆芥的疗效。今天可不只是荆芥的美食专场,还要带你揭秘它的“隐藏技能”。
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欣介绍,荆芥是中药解表药里面非常有代表性的中药材,性温,可以解表散寒。尤其是在风寒感冒初期,比如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等症状时,就可以煮荆芥水喝。
“尤其是孕妇,很多感冒药不能用,这时就可以吃些荆芥。”李欣补充说,如果感冒早期咽痒、咳嗽,是典型受风的表现,也可以喝荆芥水祛风。常见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荆防颗粒、防风通圣散、荆防败毒散,主要成分都有荆芥,“荆芥加上葱白、两片儿生姜,然后煮水就行了。”
不过,李欣也提醒道,荆芥作为一种中药材,是具有一定药性的,长期过量服用,可能会加重人体肠胃负担,导致人体出现腹痛、腹泻以及便溏等不适症状发生。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建议多吃荆芥。还有气虚的人(动不动就出汗)、阴虚火旺的人(潮热盗汗、手脚心热等)不太适合吃荆芥,容易加重症状。
此外,因其有发散性,擅长祛风,透疹止痒的效果也很不错。
“现在有很多孩子起痱子、湿疹,可以用荆芥、金银花煮水,擦拭身体,或者用其给孩子洗澡,效果很不错。”李欣说,如果是瘙痒难耐的荨麻疹,也可以去药店买些荆芥穗,研为细粉,装在纱布袋里,随用随擦。
荆芥并不是河南的专属
最后,想给荆芥正个名,它不是薄荷、罗勒、香菜……它就叫荆芥。
据了解,荆芥,别名假苏、姜苏、稳齿菜、四棱杆篙等,唐代《新修本草》曰:“假苏:此药,即菜中荆芥是也……先居草部中,今人食之,录在菜部也。”
事实上,荆芥并不是河南的专属,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湖北,贵州等也有它的身影。
用一位网友的评价结束这篇文章:吃荆芥就像西瓜最中间那一勺的口感,点亮了一整个夏天,连星空也为我斑斓。
春天常吃这种“绿叶菜”,自家在家撒种自家种,对身体很不错!这种菜春天要“常吃”,对身体好,自家撒种,长芽就能吃!
伴随着春季的来临,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熟不知,深藏于我们身体中的病毒已经蠢蠢欲动,疾病随时降临。所以我们在春季应该多吃蔬菜,提升我们自身的免疫力,才能安然度过春天。我们吃的蔬菜有很多,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以补充人体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
比如我们经常食用的菠菜,芹菜,波波菜等蔬菜,还有菠萝,香蕉,苹果等水果。但是除了这些蔬菜之外,还有一种蔬菜比较特殊,我们自己也可以种,一起来学习吧!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一种蔬菜就是“荆芥”,在生活中并不多见,即使见到也不知道它的学名。荆芥主要的作用就是调味,和香菜的味道如出一辙,不差上下,但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荆芥算不上蔬菜中的王者,但是它的味道却被人们所熟知。荆芥可以用来凉拌,也可以在面条出锅的时候做一调味剂食用。
那么荆芥到底有哪些药用价值呢?首先它可以止咳祛痰,春季是一个干燥的季节,许多人的呼吸道和肺部容易发炎,这时候可以用荆芥来消炎止痛,化痰止咳,药效十足。其次,它可以治疗一些皮肤瘙痒的症状,一到换季的时候,我们的皮肤总是会出现一些不适,尤其是皮肤容易过敏的朋友,这个时候皮肤处于敏感期,容易瘙痒。
这时候,把荆芥捣碎成粉末状,贴于患处,可以减轻瘙痒的病痛。除此之外,它还有祛风散寒,止血化瘀等疗效,这里就不一一为大家展开详细说明了。既然荆芥有这么多的功能功效,那么,我们应如何播种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荆芥的播种 *** :
荆芥的播种时节在4月份,一般都会用种子进行繁殖。可以用盆栽或者地栽的方式进行播种。首先,我们应该选一处比较宽敞的土地,做好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然后在地里撒入荆芥种子,就可以了。 *** 其实很简单,但是后期的养护尤为重要,在一定阶段的时候,还需要浇水施肥,荆芥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所以再选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点。
荆芥一般一周左右就会出苗,这时候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对于荆芥的管理属于粗放式的管理 *** ,只要定期做好浇水灌溉,除草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荆芥的基本简介,你了解多少呢?
冬季由于天气原因,冬季在室外种植荆芥非常不好成活,为了大家冬季能吃上新鲜的荆芥,今天再教大家冬季在室内如何种植荆芥。
其实荆芥是非常容易成活的,种植起来也非常简单,只要温度够了,成活率都非常高,但是一般家庭吃的话,种植一点在外边搭暖棚又不太划算,大家可以在室内用花盆种植一些,就足够一个家庭吃了,具体步骤,步骤一,买当年荆芥种子,在盆里泡十个小时,泡过以后的种子后期种植的时候出苗率高,而且出苗快。
步骤二,找不用的花盆,或者废旧泡沫箱也行,用废旧泡沫箱的好处是保温效果非常好,然后在育土,就是把种荆芥的土和有机营养肥掺拌在一起,记得用花盆种荆芥不需要太多营养肥,十比一的比例就行,十份土,一份营养肥就可以,再浇适量的水,不要浇太湿,后期撒种子时还得洒水,摸着土有潮湿的感觉就行。
最后一步撒种子,把种子撒在带土的花盆里以后,再撒少量水,让种子有沾覆在土里的感觉,这样的好处是种子发芽率高,最后再撒过水的种子上面撒一层薄薄的土。荆芥不需要种太多,一小盆就行,因为吃的时候,可以拿剪刀剪着吃,后期还会发出来很多。
映象网讯(记者 李昌)这是一家很随意的 *** 小店,主营各种农作物,连店名都没有起。正是这家无名小店,却因为一次波折的发货经历,深深的感动了一名南京的顾客。今天,记者几经探访,终于了解到了这个温暖的故事。
心心念的荆芥
南京市民刘先生,九十年代初在河南洛阳当兵时,跟着本地战友吃上了北方常见的农作物——荆芥,没想到“一口入魂”,就此爱上了这股芳香。
2003年回南京后,刘先生时常会回想起荆芥独特的味道,也曾让爱人买了荆芥籽尝试自己种,但滋味总是和河南本地荆芥有些许差异。
酷暑,正是吃荆芥的时令,刘先生又惦记起了这一口。为了能嚼上嫩绿芳香的正宗荆芥,7月25日,刘先生索性在 *** 上扒到了一家连名字都没有的农作物小店,下单了一斤装的带根荆芥,然后就迅速的遗忘了这件事。
等他再次想起来这茬儿事,是19天后忽然看到了 *** 店家留言。8月5日,这家无名小店给刘先生留言道:“非常抱歉亲,因受暴雨影响,以前培育好的苗都坏了。基地正在培育新苗,培育好了尽快安排发出。”
那么,为这家 *** 店供货的河南产地的农户,这些天都经历了什么呢?
困难重重的土地
郑州惠济区宋庄村的农民葛焕朝,是专业的荆芥种植户。家里的三亩地,除了一小片用于种芝麻外,其他全种上了荆芥。
荆芥喜欢高温,暑期里收成更好。这个时节,葛焕朝都会专门让荆芥长得旺一点再收,这样“斤数能重一些”。
7月20日一早,连续的阴雨天气让葛焕朝决定不再等了,“荆芥不耐湿,我得赶紧收了卖一趟。”然而,等他中午回到家以后,逐渐发现情况不太对劲儿。下午两点,贾鲁河支流的水倒灌进地里来,不到两个小时,积水就有一米深。“不仅把荆芥淹了,一米高的芝麻杆也没过了顶。”
“三个大棚才卖了一趟菜,就什么都没有了。”暴雨过后,葛焕朝看着一片汪洋的庄稼地时十分难过,他的爱人用手机录制受灾现场的视频时,录着录着就哭了出来……
三四天后,在村干部积极组织抽水的情况下,一些高地的水才逐渐退去。葛焕朝趁着还有部分积水,到地里拔去受灾荆芥残留的根茎,在浸湿的土里抢种了新一茬儿荆芥籽,“新种上的这一茬儿,半个多月才能再收上来。”
令人鼓舞的结局
就这样,8月13日,南京的刘先生终于吃上了正宗的河南荆芥。已经在新闻上知道河南受灾情况的他十分感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还能补种发货,我第二故乡的人们实在太诚信厚道了。”为此,他专门动员身边的朋友下单支援店铺,还在 *** 上为店家留言:“感谢河南老乡,那么困难的大地,又长出荆芥苗,让我感到温暖。加油!”
而彼时,收获了新一茬儿荆芥的葛焕朝,也逐渐从暴雨的阴霾中走出来。他豁达的说:“收入比往年减少了不少,但荆芥长得快,我们也就恢复的很快,现在又能开始往外供菜了。”
夏播中药材(天南星、荆芥、牛膝)种植生产情况分析夏播中药材,是指麦收以后种植,当年秋季采收,种植生产周期3-4个月,与玉米同季,其效益比值主要与玉米挂钩。河北安国夏播中药材以牛膝、荆芥、天南星三大品种为代表,当地为习惯性种植产区。
天南星种植生产情况
天南星有“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使得当地天南星种植已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散户很难介入。专业种植户集种植、加工、购销于一体,专业化程度高、抗风险能力强,掌握天南星价格的话语权。
2019年春播时,天南星秧苗走销顺畅,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受今年天气影响,天南星籽长势不佳。6月份产新以来,新货少有上市,价格也是一涨再涨,从前期的180元/市斤飙升到当前的290元/市斤,涨幅之大,大大出乎商家的预料!
夏播天南星以籽种繁殖为主,种植成本相对较高,亩用籽种25-30市斤,仅籽种一项投资就达8000-9000元,化肥、耕地、农药1000元,租地费800元,采收费用550元,不算其它人工,投资已达11000-12000元,可谓是真的“高投资”!天南星怕雨、怕雨后高温、高湿,病情严重或管理不当,有可能全军覆没,可谓“高风险”;天南星正常年亩产250公斤,按当前商品60-65元/公斤计算,亩毛收益在15000元以上,从效益效益来看,每亩3000元的收益属于“低收益”。
天南星当前已呈现出高投资(现在已比旱半夏投资高)、低收益(旱半夏去年亩收益高达2万元,远高于天南星)、高风险(旱半夏植株抗病害远高于天南星,很少有颗粒不收的年头)的特性,在籽种价格大涨、投资成本大增的背景下,专业种植户很难扩大规模,估计今年种植面积平稳发展。
荆芥种植生产情况
荆芥是河北安国地产特色品种之一,属于道地产品。安国的黄台、北都、段村为传统习惯种植专业村和加工专业村。荆芥质轻泡,运输不易,若不是特殊高价,生产很难外扩;荆芥加工剪穗麻烦,仅人工剪穗一公斤的人工费就达5-6元,散户多是小规模种植;荆芥忌重茬,怕多雨及雨后高温,病情严重,可导致全军覆没,种植风险较高,因此,规模包地大户多是在周边县市租地种植。
荆芥以籽种繁殖,亩用籽4-6市斤,当前籽种仅4-5元/市斤,亩投资仅20元,可谓是低投资,而且籽种与商品共生,因此,传统种植户根本不用买籽,安国市场籽种专营商多面对外地种植户。散户种植少,自己剪穗,投资也就200-300元,不用耕地,化肥用量少,没有人工、地租成本,投入很低;规模大户有租地费600-800元,人工、农药、管理费200元,收获300元,人工剪穗600元,大户投资成本在1700元。
2017年,荆芥种植面积大增,且逢多雨,下乡“点地块”(农民种植,收获时商贩直接包地,自己收获)更低价降到400元/亩,种植户可谓是全线亏损;2018年,种植面积大减,但因库存丰厚,行情短暂升至25-26元后又迅速下调,当前价格仅为12-18元,使得习惯性种植户积极性大减。荆芥亩产穗120公斤左右,按15元计算,也就1800元,比玉米效益略强,但剪穗费时、费力,综合效益并不高。
因此,进入荆芥种植时节后,籽种市场里的荆芥籽少有问津。
牛膝种植生产情况
牛膝在全国有河南、河北、内蒙三大产区,河北安国因有药材市场的便利条件,众多专业加工户聚集于此,种植历史悠久,属于传统主产区。
牛膝以籽种繁殖,亩用籽5-6市斤,当前籽种价12-15元/市斤,投资60-80元,与天南星相比,投资低;牛膝抗风险能力强,不用忌讳重茬,与荆芥相比,种植风险低;牛膝种植、采收均能实现机械化,采挖后直接晾晒,加工成本低。因此,牛膝种植与玉米效益有着直接的关联,玉米效益高,牛膝种植面积减少;玉米效益低,牛膝种植面积增加。
当地牛膝主要以鲜货销售为主,管理技术成熟,正常年亩产鲜货3000-4000市斤。2018年牛膝种植面积小,且受天气影响,单产下降严重,多数土地的亩产量在2000市斤左右,致使产新后的价格走高,鲜货价1.7-2元/市斤,亩毛收益在3500-4000元,仍远高于种粮。
按说价格高效益好,生产面积应该大增,但从籽种市场走销来看,走动一般,说明外地规模种植户介入力度并不大,今年河北安国主产区面积有所增加(传统习惯种植专业村),外地种植面积并不大。
温馨提示:点击“了解更多”,查询更多中药材价格涨跌、行情趋势、市场分析等。如果您对以上文章观点有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哦。 ~(@^_^@)~
高中毕业以后,就开始了各地漂,刚开始离开家的时候,饮食方面吃不惯,总是想念家里的各种饭菜,秋冬的荠菜,春天的豌豆,夏天的荆芥。当然现在是夏天,最最想念的就是荆芥。
小时候,每到春夏之际,爷爷奶奶都会在房前屋后或者离家最近的那一小块自留地里整理出一小块地,先用爪钩松土,再把土块敲碎,用铁耙子把土打理的松软平整,拿出去年留好的荆芥种子,均匀的撒在地里,再用铁耙子盖一层薄薄的土,之后就等荆芥长大,我喜欢荆芥,下凉面条,做凉拌菜,蒸荆芥,荆芥菜馍,百吃不厌。很快荆芥发芽了,等荆芥长出四五片叶子,我就迫不及待的去掐荆芥叶,要妈妈下凉面条,一个番茄,两个鸡蛋,一把荆芥叶,对于童年的我就是美味。
离开家乡再没吃过荆芥了,前几天搬了家,在附近一家菜店,看到居然有荆芥在卖,熟悉的叶子,熟悉的味道,和先生迫不及待的买回家一大把,学着记忆中妈妈的做法,做了一次荆芥凉面条,这不是简单的一碗面,荆芥给了它灵魂,这是家的味道。
今天下班,先生打 *** 给我,路过那家菜店买点荆芥吃凉面条,抓了一把,拿去称重,听到后面一个女人问老板:这是什么菜?老板说:荆芥,河南人喜欢吃。
我对老板笑了笑,是的,荆芥,河南人爱吃,出门在外的河南人,你想念荆芥了吗?
「 市场快讯 」草豆蔻、车前子、浙贝母、补骨脂、防风、白术03月25日 安国市场
- 防风秧苗走销不畅
防风前期受疫情影响价格上升,时下随着干货陆续上市及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市场专营商谨慎购进,行情显疲,现秧栽货价14-15元。防风秧苗走销不快,价格也有回调,3-4元/市斤,今年种植面积需要关注。
- 白术籽种价不高
白术河北鲜品已连续两年价低,今春籽种价格也大幅回调到10元/市斤,籽种价格大跌,生产投入缩减,今年实际减种面积需要关注,时下干品白术走销平平,价格10-11元,近期以稳为主。
- 白芷籽种价不高
白芷去年产新鲜品价格降至0.7-0.8元/市斤,干品价格在6-8元,时下又至种植时节,籽种少有走销,价格在10元/市斤,今年河北白芷种植面积将有减少。
- 荆芥穗价坚
荆芥穗近两年种植面积总体有减,但因有库存制约,致使行情始终难起,前期受疫情影响,行情坚挺运行,现陈货价14-20元,新货价21-28元,近期以稳为主。因荆芥夏季种植,籽种暂无成交。
- 红花价转稳
红花云南新货上市量增,行情也转平稳,现云南产地价105元,市场新疆货价115-118元,近期仍以货源消化为主。
03月25日 玉林市场
- 南五味子行情坚挺
产地来货量少,商家勤进快销,走动畅顺,行情坚挺,现南五味子统货价格在65-70元左右。
- 草豆蔻价格坚挺
市场库存有量,货源消化一般,行情坚挺,现草豆蔻海南统货价格在35元左右。
- 车前子行情稳定
市场库存充足,商家实购实销,购销正常,行情稳定,现车前子江西统货价格在22元左右。
- 浙贝母需求不增 价格坚挺
市场货源有量,购销正常,需求不增,行情坚挺,现浙贝母无硫统个价格在42左右。
- 补骨脂价格平稳
市场库存充足,商家快进快出,走动缓慢,行情稳定,现补骨脂够含量统货10元左右。
(注:单位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元/公斤”)
- END -
点击下列的“了解更多”,即可进入康美中药网官网,查询中药材价格涨跌、行情趋势、市场分析等。如果您对以上文章观点有疑问,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