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西葫芦,大家印象中都是长长的,但去年我们在菜地种植了一些绿珠西葫芦,菜友们路过时,都来问这是什么品种的“南瓜”,长的这么好看。
无蔓绿珠西葫芦
说实话,之一眼见到这种,很难把它和西葫芦联想起来,外表圆圆绿绿而且带有光泽,猛的一看明明就是南瓜嘛,但它的的确确是西葫芦的一种,而且味道比传统的西葫芦更加浓郁,而且水分也更少,特别适合做包子或是饺子的馅料。
这种西葫芦结瓜能力很强
绿珠西葫芦除了外表好看、味道鲜美,它的产量也特别高,而且它结果的特点是又多又密,盛果期基本每天都会开一朵雌花,所以结的果实一结就是一堆堆的结,多到摘不过来。
它的售价还挺高
绿珠西葫芦属于无蔓型生长特点,也就是说它不会像南瓜一样爬好长的蔓,而且在原地一直扎堆结果,所以说非常节约地方,这样单位面积的产量更加突出,也因此非常适合家庭小菜园种植,当然因为它外表圆润好看,作为特色农业种植也是非常具有市场前景的,在超市这种西葫芦比普通西葫芦贵很多,几块钱一斤。
采收西葫芦
绿珠西葫芦在具体种植方面也特别简单,一般多为春季或秋季种植,它喜欢相对温暖气候,更佳生长温度在20到30度,种植株距60到80厘米,行距1.5米,管理起来也特别简单,而且病虫害较少,喜欢的话您也种植一些吧。
“栓秀,跑快点;老杨,快把篮子拿来……”戴着眼镜、个子不高,看起来文绉绉,但安顿起工作,年轻文静的华亭市山寨乡东街村党支部书记马丽萍却“火急火燎”:“大家都抓紧,采摘西葫芦就讲究个时效,耽搁不得。”
春种、夏耕、秋收、冬藏,岁月轮转,四季更迭,转眼又到了一年中丰收的季节。
时下,来到山寨乡东街村西葫芦种植基地,一幅丰收图景跃然眼前:大片的绿叶中点缀着朵朵黄花,盛开的黄花中,一个个翠绿光滑、憨态可掬的西葫芦静静地“躺”在田地里,农户们正忙着采摘、打包和装运。
“大家伙要抢抓时间,首先将一斤左右的西葫芦采收了。”在蔬菜种植基地,村民马栓秀既是务工者,也是小组长,她一边忙着装筐一边给大伙交代说,“眼睛要看准,手脚要麻利。”
一直以来,山寨乡东街村以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增收渠道单一。
今年,村子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流转群众土地,引进外地客商,统一种植西葫芦,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和增收的愿望。
“基地活不累,每天能挣100块钱,还能照顾家里。”对这个产业和这份“工作”,马栓秀非常满意,“我们这里气候温润,雨量充沛,非常适合西葫芦种植,我把自家的地也流转了,年底每亩地还可以领到200块钱分红。”
“我们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非常适合西葫芦种植。现在2个地基260亩西葫芦,都陆续进入盛产期。”随着西葫芦丰产,马丽萍带着“劳务小分队”忙得连轴转,尽管很辛苦,可谈到现在的西葫芦行情,她的脸上禁不住笑开了花。
据马丽萍介绍,之一个基地40亩,6月份种植,7月底陆续成熟上市,最初每天能采摘2000斤左右,进入丰产期后,每天能采摘4000多斤;第二个基地220亩,种植的迟一些,8月中旬开始陆续成熟上市。
“虽然是之一年尝试性种植,但效果非常显著。”马丽萍说,“我们初步统计,村民在基地务工,这一季菜人均可增收1.2万元左右,另外还可以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万元以上。”
据马丽萍介绍,今年西葫芦种植能获得这么好的效益,一方面是品质好,种子是从山东寿光引进的,生长快产量高;另一方面是卖的好,和山东寿光蔬菜公司签订了收购订单,销售渠道非常畅通。
一个西葫芦,一头连着市民餐桌,一头连着群众收入,两头都是大民生。“虽然不是高档菜,但西葫芦非常适合我们这的气候条件,长势好,产量高,群众心气足,积极非常高。”马丽萍说,“订单式种植不用担心销售‘卡脖子’问题,这种‘短、平、快”的增收项目受到了农户们的点赞。”马栓秀说,“不过,加班另算加班费,大伙都很乐意。”
一粒种子“种出”一条致富路,一个产业“圆了”群众致富梦,小小西葫芦,在山寨乡东街村俨然成了大产业。
“好不容易探索出了一条致富好路子。”马丽萍说,“我们将不断优化‘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计划明年种植面积扩大达到550亩,让更多人受益。”
产业规划明晰,目标更加长远、脚步更加坚定。小小西葫芦让山寨乡东街村土地“活起来”群众“动起来”集体“富起来”的大变化,是村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见证,也是该市蔬菜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有力举措,更是撑起群众增收致富的“脊梁”。
通讯员 张小兵
目前西葫芦市场价格行情,种植西葫芦这五点要重视!很快我们就可以从市场上买到新鲜的西葫芦了,相信很多朋友大爱吃这种菜吧,毕竟它的价格也便宜,吃起来很鲜。那么今天的话小编就给大家来讲讲2019年西葫芦价格市场行情,还有种植西葫芦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吧!
一、2019年西葫芦市场价格多少钱一斤?
1、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西葫芦0.8元一斤;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西葫芦1.38元一斤;青岛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西葫芦1.45元一斤;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西葫芦0.75元一斤;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西葫芦0.7元一斤;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西葫芦0.65元一斤。(此价格仅供参考)
二、种植西葫芦五大重点
1、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
幼苗生长更佳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80-%90%,当温度在30到35℃时发芽很快,但容易徒长,需控制好温度。在播种时若遇到阴雨天,可将种子放在阴凉处,控制幼芽生长。在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降温并通风,避免长成高脚苗。
2、加强栽培管理
西葫芦生长过程中要加强栽培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昼夜温差,避免出现沤根和烧根。蹲苗期土壤不能过干,时间不能过长。移栽时不要伤到根茎。定植后不要过早的带瓜,前期可留一瓜去一瓜,以促秧为主。
3、西葫芦的病害防治
发现灰霉病症状,要及时清理病残体,控制温度,夜间湿度要控制在80%以下,在西葫芦生长后期要及时除去老叶,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抗病能力,药剂可以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和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绵腐病是病菌引起,可以在土壤中添加抗生菌,抑制病原菌生长,在大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潮湿染病,药剂可以用20%农土斯1000倍液防治。
4、增产
在西葫芦幼苗长到3-4片叶子时,可以通过喷洒乙烯利来达到增加雌花减少雄花,增加产量的目的。喷洒乙烯利必须在幼苗生长3-4片叶子时进行,宜早不宜迟。乙烯利喷洒浓度在150㎎/㎏是更好的,每10到15天喷一次,共喷洒3次。喷洒时一般以幼苗期叶面为主,实施过程中不要重复,而且一定要留少量植株不喷施,方便授粉结瓜。在喷洒乙烯利之后,需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西葫芦生长。
5、人工授精
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8-10月进行,在检查雄花花蕊有黄色粉末后即可以用于授粉。授粉时,摘掉雄花花瓣,用花蕊对准雌花柱头轻轻摩擦即可,也可以用棉签蘸取涂抹。需注意的是在阴雨天和下午不能进行授粉,否则西葫芦瓜容易长成畸形。
从10月中旬开始,蔬菜价格就迎来了一波猛涨,此次上涨已有些时日,但行情依旧明显偏高。从商务部数据来看,上周30种重点监测的蔬菜均价为5.62元/kg,涨幅超12%,不过市场上的零售价普遍涨至5元以上。
如成都一菜市场中,芹菜涨至6元一斤,较此前涨了3元;菠菜从6元涨至13元,西兰花从4元涨至9元,油麦菜从3.5元涨至8.5元,生菜也从3.8元涨至7.8元一斤;丝瓜一斤8元,蒜黄8.8元/斤, 茼蒿9元/斤,芥蓝6元,西葫芦7元,草头12元,豆角9元,就连萝卜也涨至3.5-4元/斤,白菜从1.5元涨至3元,一棵白菜的价格高达10元。
可见,不少蔬菜的卖价已比肉价还高,如白羽肉鸡零售8元/斤,猪肉12元/斤。随着蔬菜价格上涨,很多人也纷纷转向鸡蛋、鱼、肉等的购买。
为何菜价会涨得这么猛?
1、天气
今年9-10月份,北方雨水首次超过南方地区,而雨水的到来,让部分地区水涝严重,庄稼难以耕作,蔬菜的生长受到了阻碍,减产比较严重,山东、河北、河南等产区蔬菜减少4成左右,个别蔬菜如菠菜更是减产7成。受减产的影响,蔬菜涨价成必然。
2、降温早
北方受雨水所致,而南方也因前期的冷空气,导致降温提前10天,而受低温的影响,露天蔬菜长势缓慢,上市推迟,结果市场供应偏紧。再加上冬储蔬菜本身就没有集中入市,更是带动菜价走高。
3、种植成本
今年的肥料涨幅太大,不少人坦言成本大增,如尿素从90元涨至150元一袋,复合肥从110元涨至170元一袋。同时,今年农药价格也在上涨,因而蔬菜栽种成本增加。而近期油价高涨,也让蔬菜运输成本加大;北方温室大棚也因电价、煤价上涨而涨。
不过,很多网友表示,此次菜价走高的主因是二道贩子从中抬价,是那个“坏人”,中间商和菜贩子赚去了大部分成本,这是真的吗?
从中间商分析:
老周是传统的蔬菜收购商,他表示蔬菜大涨并非中间商的锅,目前产地价也已明显上涨,如往年白菜产地3-4毛一斤,但目前已涨至0.8-1元一斤。萝卜也是如此,地头价通常在2-3毛一斤,但如今已涨至1-1.5元一斤。不管是白菜还是萝卜,其亩产量高,一亩可达万斤,涨1毛收益就增加1000元,而今年菜价翻倍大涨,菜农净收益理论上最少为5000元。
而市场上大涨的菠菜,往年产地价1-2元,但老周表示,目前北方产区已涨至5-6元一斤,且不少农民惜售情绪严重,使得收购价一直降不了。豌豆尖也是如此,产地根据质量价格在5-8元一斤,市场10-12元左右。
老周表示,往年山东、河北等产地,蔬菜的批发量很多,1天就可装满一车,但如今一车却需要3-4天,主要是蔬菜减产、菜农惜售所致。同时,老周还表示,近期产地的报价混乱,但品相稍差的蔬菜也不便宜。而像昨天收购的花菜、西蓝花,品质好的地头价7元一斤,品质差点的也达到5元左右。
老周称,今年除了产地价高涨外,油价也在接连大涨,运输成本加大,再算上人工成本、中间储存成本,批发价自然不便宜,但自己的毛利也不过3-5毛左右,根本不赚钱。
不过说到这里,菜农也不高兴,他们也表示自己没赚到钱。尽管产地确实大涨,如菠菜从2元涨至6-8元,优质菠菜更是10元一斤,但因天气问题,菠菜产量偏低,实际的亩收益和往年差不多,部分蔬菜品种甚至还不如过去的收益。
从菜贩子分析:
老王是有着10多年经验的菜商,他表示从9月份开始菜价就开始涨价了,只不过没有这么明显,而到了本月,基本上每种蔬菜的批发价都比上个月高了3-8元/kg,部分菜价更是翻倍上涨,可以说这次涨价,也是近5年来涨幅更大的一次。
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行情来看,菠菜10月初时批发价为9.5元/kg,但从10月18日价格直接跳涨至19元/kg,之后接连多日涨至 20元/kg,也就是10元一斤。批发价涨至10元,零售价卖至13-15元很是正常,毕竟菜贩子需要考虑损耗问题,一旦菠菜卖不出去,那可就亏大了,因此菜贩子并没有多赚多少钱。
而白菜也是如此,10月上旬时白菜一斤1.5元左右,如今陆续涨至2.5-3元,也是受批发价上涨影响的。如上海中心市场,10月10日时批发价0.7元一斤,但如今已涨至1.5元一斤,直接翻涨一倍,因此零售不可能还维持在1.5元,菜贩子只好上调至2.5-3元一斤。
据老王所说,目前芸豆、西兰花、玉豆等批发价分别涨至8.5元、6元、10.5元,因此菜贩子也很无奈,只好跟着涨。其实,对菜商来说,并不希望菜价高涨,这样购买蔬菜的人减少,损耗增多,很难赚到钱。
如此来看,此次菜价集体大涨,并非二道贩子抬高的,而是从产地到销售各环节成本都在增加,根本原因是天灾导致减产、油价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加大所致,大家咋看?
“双节”临近,4种蔬菜价格跌狠了,生姜跌破1元,菜农白忙活?从今年10月份开始,蔬菜行情就开始“乘胜追击”,其价格陆续涨至6元以上,部分蔬菜如豌豆尖、草头等涨至10元以上,这让消费者购买压力逐步加大。
不过从11月中下旬开始,蔬菜就陆续走跌。而如今已是12月中旬,按理说此时的蔬菜生产成本高,且天气变冷,往年此时菜价将会“季节性上涨”。
那么,如今“双节”临近,菜价会如何波动呢?
从烟台一家超市来看,蔬菜价格明显走跌,如大白菜已回落至1.58元,菠菜也降至3.8元一斤,芹菜为2元一斤,油麦菜2.9元一斤,苦苣为5.48元一斤,西兰花为4.98元,松花菜为3.48元一斤,茭瓜为2.28元。
总体来看,菜价多处在“2元时代”,大大减轻消费者的购买压力,相比前期也明显走跌。可见,今年蔬菜提前涨价,反而 *** 了人们的种植热情,产量逐步增高,因而菜价开始走低。
不过消费者是高兴了,可不少菜农却抱怨白忙活了,这是咋回事呢?主要是产地价太低,尤其是下面几种蔬菜。
1、花菜
花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蔬菜,因其食用口感比较清脆,不少人对其特别喜爱,而它本身的营养成分也丰富,因而一直很热销。
目前北方花菜多是大棚种植,但南方依旧是露天花菜,露天花菜的成本偏低,且产量也很可观。而在10月份时,花菜市场价涨至7-8元一斤,产地价也达到3.5元/斤,菜农的利润就此增多,很多人积极种植花菜,希望能赚上更高的收益。
然而,如今花菜迎来了集中上市,但其产地价却接连下滑,目前多地已回落至1-1.2元一斤,可以说花菜行情“跳水式”下滑,不少菜农无法接受。
批发商老王表示,今年12月份的气温明显偏高,因此有利于花菜的生长,使得花菜长势快,个头大,因此价格偏低,菜农一亩地也不过收入1000多元。本想着能大赚一场,现在来看算是“白忙活”了。
2、西葫芦
今年10月份时,西葫芦因价格偏高,成为了明星蔬菜,市场卖出8元左右,就连产地价也达到了3-4元一斤,一亩地就可收入过万。只不过,因前期雨水多,西葫芦产量偏低,并没有多少菜农受惠。
然而,如今西葫芦市场已恢复正常秩序,其价格也已回落至3元多,不少消费者感慨便宜很多。然而,它的产地价却已回落至6元一斤,不少菜农表示并不好卖,很多客商不收购。
其实,西葫芦正常收购价就是4-6毛一斤,毕竟它的产量比较高,且采摘期长,如今市场已恢复供应,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不会供应紧缺,因此产地价才会跌回原型。
因市场供应多,不少菜农也着急出售,甚至有些菜农主动降价,怕接下来行情依旧不太好。
3、大白菜
在10月份时,白菜行情可谓是十分耀眼,往年农村大集上5-8毛,但当时卖出了1.2-1.5元的高价。在城市里,白菜价格更高,直接卖出2.5-3元一斤。
大白菜是冬天最常见的家常菜,不管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都喜欢购买食用。但前期白菜价高,大家的购买意愿减少。不过菜农的种植热情却比较高,毕竟当时产地可卖出0.8-1元左右,这是难得的高价。
只是,如今大白菜供应多,价格也明显回落,超市里已降至1.5元左右,农村集市上也已降至6-8毛一斤。聊城一菜农表示,当地白菜收购价已回落至4毛一斤,这个价格让他头疼,前期想着赚大钱,如今白菜却跌了这么多,收益微乎其微。
4、生姜太惨
今年生姜行情一直不是太好,从年初就一直回落,本以为新姜上市后,行情会有所改观,谁知产地价更低已回落至3-4毛一斤,而去年收购价却高达3-5元一斤,很多姜农为此赚了大钱,超市里也卖出了15元左右。
而如今,超市生姜才不过3元多一斤,民间收购价也已回落至5-6毛左右,这样的行情远不够成本,有姜农只好自己去农村集市上出售,一斤卖2元,还算热销。只是生姜产量高,零售速度终究比较慢,这得卖到何时。
山东一姜农老王称,自家种植了8亩姜,其中5亩姜按照5毛收购价卖给商贩,算了笔账,发现一亩平均亏了5500元。剩下3亩地,他决定零售卖出去,不然今年可就真亏惨了。
可见,这些常规蔬菜的行情并不是太高,但那些扩大规模的菜农,算是“白忙活”了,不过除了生姜种植户,其他菜农也算有点小收入,大家咋看呢?
菜花、西葫芦跌至2毛,生菜25元一车,洋葱3毛,番茄5毛,咋回事南方一些地区扎堆下雨,出现了洪涝灾害,而北方一些地区又偏干旱,天气还是比较反常的。不过,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蔬菜等作物长势很快,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吃上当地的应季蔬菜。这样一来,超市里蔬菜价格就便宜了不少。
市场上菜便宜了,意味着地头价更便宜,对菜农来说有可能意味着不挣钱。特别是在今年油价和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有可能赔钱。从近日的蔬菜市场行情来看,地头价可谓是惨不忍睹,菜花和西葫芦低至2毛卖不动,生菜、洋葱、番茄一个比一个惨,什么情况,我们了解一下!
一、菜花地头价降至2毛
菜花作为甘蓝的变种,营养要比一般蔬菜要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E、P、U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消费者“采购清单”中的常客。
随着需求不断增加,种植菜花的菜农也多了起来,并且,由于种植水平的提高,产量也得到大幅提升。再加上进入6月份进入盛产期,集中上市,导致菜花地头价大降。从市场上了解到,目前,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菜花集中上市量大,出现了卖不动现象,甚至地头价跌至2毛一斤,也没有商贩收。
据一些商贩表示,不收购不是因为菜花品质不好,而是因为前期投入市场上菜花还没有消耗完,现在要是再采购,就会存在积压和霉变风险。所以,为了避免损失,只能少量或者不收。
但是,由于天气温度越来越高了,并且由于雨季的来临,市场会出现连续阴雨的天气。菜农担心菜花不能长期在地里囤放,容易烂在地里,损失会更大。所以,只能 *** ,让菜农头疼的是,跌到2毛一斤了,也没有商贩来收,卖不动。
二、西葫芦亏本甩卖
西葫芦和菜花比例来也好不了哪去,甚至更惨。原本能够卖到5-6毛一斤,如今,随着集中上市后,跌到2毛也卖不动,没办法为了防止烂在地里,菜农只能赔本甩卖。
西葫芦这个原产于印度的蔬菜品种,一到中国就深受喜爱,在国内很多地区都可以种植。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极高,并且还钾、维生素K、可有益于身体健康,也是我们消费者日常“采购清单”中的常客,需求很高。
但是,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商贩近年来越来越挑剔,质量稍微差一点的都会把价格压得很低,甚至拒收。而西葫芦生长速度又快,到了成熟期,2-3天就能收一批。随着集中上市,采购商货源充足,地头价一降再降,加上收购商只选优质的,剩下的菜农只能2毛亏本甩卖。
三、生菜25元一车
去年菠菜卖过15元一车,今年又轮到生菜便宜到不行,价格便宜原因只有一个供大于求。
生菜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E等,此外富含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矿物质。多吃生菜,对人的消化系统还是很有好处的。
近日,河北邯郸一菜农,一车300斤的生菜,只卖了25元,算下来一斤不到1毛钱。今年油价和化肥又贵,就算人工是自己的不算钱,也是赔钱在甩卖。
生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生产温度高,生长较快,几天就能收获一波,集中上市后,出现供大于求,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和粮食作物不同,生菜的存储期很短,很容易烂在地里,加上雨季来临,只能忍痛甩卖。
四、洋葱地头价3毛一斤
洋葱自从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回来后,种植范围越来越广。洋葱作为普通的廉价家常菜,肉质柔嫩,汁多辣味淡,品质佳,适于生食和做成炒菜。并且,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例如,钾、维生素C、叶酸、锌、硒、纤维质槲皮素和前列腺素A等,还是非常有营养的。
洋葱的产量非常高,普普通通一亩地能够产8000到10000斤左右,以前还可以大量出口别的国家,现在由于出口受限,转为内销,市场上量多了起来,价格也就便宜了。
今年洋葱刚开始上市的时候,价格还不错地头装车价能够达到1块5毛一斤,随着集中上市后,价格一降再降,如今跌至3毛一斤,也不好销售。
五、番茄跌至5-6毛
这些年种植西红柿的菜农越来越多了,并且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产量更是要比以前高不少。并且,由于去年地头价一度高达3-4元一斤,让菜农大赚了一笔。
不过,今年就没那么幸运了,上个月西红柿一斤还能卖1块多钱。到了6月份后上市量增加,近日价格跌至5毛左右一斤,让不少菜农,深受打击。
毕竟今年无论是油还是化肥都要比往年贵不少,投入增加了不少。再加上种植西红柿比较费工夫,又容易得病害,管理起来很麻烦。如今,价格跌至5-6毛一斤也得卖,等到西红柿熟透了,就不好运输,容易变质腐坏,就更没有商贩愿意收了,只能被动接受,低价销售。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生姜、丝瓜价格一家人种菜 发愁销售叔侄种菜 #记录我的2023#
优质生姜7-8元 标准生姜6+7元 批发姜价4-5元
优质生姜7-8元
标准生姜6-7元
批发生姜4-5元
你们在哪个城市买到的是什么价,价格多少您觉得合适,欢迎评论说自己看法
昂贵的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农作物的饭菜
豆饼
豆饼2块一斤买的,自己发酵成有机肥
还没长大的生姜
感冒了把姜片切成块或丝,碗里在放些红糖,姜丝混在红糖里面,喝能治感冒,喝完后,蒙上被子说睡上一觉就好了。
药能不吃就不吃,是药三分毒,认知战,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可能还有自己和家人和健康。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防患于未然。不在自身上找问题,难道去别人身上找问题吗【^_^】
你们在哪个哪个城市买到的什么价,什么价格合适,欢迎评论说自己看法
都说城市套路深 我回老家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的乡下 一家人种菜
销售是个大问题
怎么从怀化这大山里卖出去,种的少还问题不大,种多了一人方方面,很难兼顾。种好是前提,还不还不亏钱。
四季,时令蔬菜
四季 时令蔬菜 自产自销 现有大量小冬瓜 南瓜 少量辣椒 大量生姜 少量丝瓜
今年种了还有鱼腥草、黄豆、西瓜、黄瓜、香瓜、白菜、萝卜、四季豆、长豆角、西红柿、茄瓜、莴笋、玉米、西葫芦、大量野生香椿芽。
西葫芦长得像香蕉,农村小伙1斤卖10元,你吃过吗?吃起来嘎嘣脆,这种“香蕉”你看过吗?它能生吃,像苹果和黄瓜一样,还没有籽,吃着有一丝甜味,这是河南安阳小伙的大棚种植的“香蕉西葫芦”,这位帅气的小伙叫朱春磊,选择种植主要属于水果类蔬菜,而价格是一般西葫芦的好几倍,而在长势更好的时候每天能采摘一千斤,仅仅半年农村小伙就靠香蕉西葫芦赚得盆满钵满,尝到甜头他是不是会笑得合不拢嘴。
快成熟的香蕉西葫芦
提起香蕉西葫芦好多人问,这是不是转基因的,它真不是,人家来自国外美洲,一斤10元不仅体现在外形,含有的营养价值比传统蔬菜高好多,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对糖尿病、高血压的预防比较好。
刚结果的“香蕉西葫芦”
农村小伙说起自己从事农业种植已经有15年了,从一个小伙变成了中年大叔,从露天种植发展到20个大棚,中间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前几年种植草莓管理不善,亏损将近20万,朱春磊性格乐观开朗,有种不服输的拼劲,总结了前些年失败的原因,他认为做农业不能盲目跟风,选择种植之前,要做长期规划,选择的品种要新和奇,种植的营养价值高,最终经过市场调研选择了“香蕉西葫芦”。
工人在采摘成熟果实
朱春磊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在种植过程中从来不使用农药和大化肥,时常也会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生产绿色水果蔬菜的技术来管理,虽说“香蕉西葫芦”属于新品种,但和西葫芦的种植管理差不多,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温度能力比较强,但为了保证有个更好的收成,大棚温室的温度白天保持在21℃左右,夜间不低于15℃。要促进苗果早熟和产量,就要保证足够的光照和水分。
长势喜人的西葫芦
朱春磊说在河南安阳当地,冬季大雾天气比较多,大棚内能见度差,光照严重不足,由于“香蕉西葫芦”喜光耐阴,只要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让“香蕉西葫芦”见光,要防止长时间在黑暗环境中捂出黄叶片。
光照不好要采用人工光照,朱春磊说他比较相信农业新科技,采用了激光植物补光灯,它中的蓝色激光照射下,会促使‘香蕉西葫芦“把养分都用来结果上,并把养分存储在果实里边,让果实更大。激光植物补光灯的红光 *** 作物,会让”香蕉西葫芦“把养分输送到茎叶上,每天通过夜间照射8小时,增产产量和品质效果非常好。
激光植物补光灯照射的的大棚
我们和农村小伙聊得很愉快,也不停给我们介绍这些年当地农村的变化,现在政策好,种植大棚 *** 还会有补助,像我们农村年轻人只要肯下苦不偷懒,都能赚到钱,了解市场需求,想不挣钱都难。
眼看着太阳落山了,我们也要走了,临行前给我摘了些“香蕉西葫芦”,看着金黄色的果子就和农民一样,漂亮的外观和农民的心一样美,现在不打农药和化肥的不太多了,我们预祝农民们今年有个好收成。有想吃的吗?想了解种植技术的也可联系我。【关注更多农村故事,点击右上方关注我】
一毛钱五斤的西葫芦让人心痛!今年的西葫芦价格由最初的八九毛钱一斤到现在的一毛钱五斤,这样的价格也是菜农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小编写这篇文章想呼吁市民朋友在关注蒜薹滞销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西葫芦,希望大家踊跃留言讨论,让更多的人们知道今年蔬菜的行情与菜农的心声!
西葫芦如今成为菜农们的一块心病,精品的西葫芦都只有两三分钱一斤,一毛钱五斤!这种优质品级在往年都是每斤一元多。网上的网友朋友也是哀鸿遍野,在上个月的时候还是两三毛钱一斤,结果一个月的时间,价格下跌惊人!
西葫芦大面积集中上市加速了价格的极端下跌
为什么今年的西葫芦价格会出现这种极端价格呢?除去今年蔬菜行情普遍低于往年的预期,西葫芦的种植面积与往年相比增加了很多。再加上天气适宜,本来市场与市场之前梯度成熟的西葫芦,集中大量上市!你会发现今年西葫芦种植面积集中的蔬菜市场上,没有很多的大客商来收购,基本都是小商小贩。这主要是因为距离大客商更近的其他西葫芦市场产量也不错,在当地就已经满足其需求了,还剩下了到外地收购的运费与人力成本。当然这自然也就苦了当地的菜农们。
盲目跟风种植也是极端价格的影响因素之一
对于菜农也不能只怪行情不好,更重要的是没有在种植端作出及时的调整,导致常年跟风种植同一蔬菜。如今信息化时代,多多关注 *** 上有关的蔬菜讯息,不要一味的埋头苦干。要不断学习进步,这才能与大部分的人行程差异化,也自然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来。
呼吁广大市民,通过自身的绵薄之力转发给更多的朋友,让更多的人们来帮助如今处在尴尬境界的菜农朋友们。可要知道这些被倒掉的蔬菜可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收入来源。
做一个深耕农业的农小匠,更多的农业热点,更多的实用技术,更色彩的农人生活,请点击关注“农业洞察”头条号。▼▼▼
农村有种高产蔬菜,亩产量轻松突破10000斤,是春季特有蔬菜,目前已大量上市,每天都可以采摘,收获时要戴手套,这么高产又如此娇嫩的蔬菜,到底是一种什么模样呢?
安徽省亳州市五马镇吴兆村,是当地传统蔬菜种植基地,村头田地里,一排排阳光棚内,种植的这种高产蔬菜名叫西葫芦,农村人也称之为改良笋瓜或者小笋瓜,据西葫芦种植户李大叔介绍:“西葫芦表皮特别鲜嫩,所以采摘时要戴着手套,否则指甲特别容易划破外皮,造成损伤就会影响品相。
我们当地种植西葫芦已有十多年了,但凡是蔬菜种植户,过完春节的之一件事,就是把西葫芦种植到田里,从二月底移栽种植,到三月底开花结果,生长期也就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之一遍采摘果实开始,一直到采摘结束,这之间可以销售两个月左右的西葫芦。”
一大早,在城里做生意的女儿女婿,也回来帮忙采摘西葫芦,邻居们都纷纷跟李大叔开玩笑:“我说老李,你家孩子那么有本事,还那么拼命干活干嘛,他们平时给你的零花钱,恐怕都比辛苦种植出来的蔬菜多吧!”
李大叔表示,孩子的钱再多,那也都是孩子的,他们也是辛辛苦苦挣回来的,咱不能因为孩子有钱,就坐享其成了,那样做不对,咱还年轻,自食其力有啥不好,当了一辈子老农民,若真是闲下来,反倒不习惯了。
孩子孝顺,西葫芦长势也喜人,一个个又大又嫩的西葫芦,被摘下运到棚子外,再按照每箱20公斤的重量装箱,而后等着收购商上门收购。
蔬菜种植专业村的好处就是,有些数量比较集中的蔬菜,根本不用操心销售问题,正所谓“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全村每天采摘的西葫芦,可达数十吨之多,所以,一些外地的蔬菜收购商,干脆就定时把收购车辆开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收购。
有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作保障,当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自然高涨,只是,提及今年西葫芦行情,却不是那么乐观,据李大叔介绍:“前几天还30元一箱呢,昨天就降到25元一箱了,随着西葫芦大量上市,对于未来的市场行情,让人着实看不到反弹的希望,形式不妙啊!”
不过,李大叔同时也表示,即便是五毛钱一斤,西葫芦按照10000斤的亩产量计算(实际产量更高),一亩西葫芦也有5000元的收益,短短三个月内能收入那么多,虽然没达到理想数字,但也是能让人接受的,毕竟搞蔬菜种植比较辛苦,一旦连力气钱都挣不回来的时候,咱菜农也就没什么积极性了。
西葫芦,俗称小笋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19世纪中叶引种到我国,喜低温,不耐高温,因此适合早春阳光棚种植,鲜嫩的西葫芦果实,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种常见蔬菜,可炒可做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蔬菜。
如今,西葫芦已经发展成花叶西葫芦、无种皮西葫芦、绿皮西葫芦和长蔓西葫芦四大类型品种,西葫芦生长喜水肥,只要水肥供应及时,每天就可采摘一遍,所以,产量虽高,都是靠辛勤的人工管理所获得的,如果不能卖个好价格,种植户心情失望,也是非常能够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