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医生,有人告诉我有一种药物可以彻底根治痛风,我该相信吗?”
“刘医生,我听说有一种药很多人都在吃,一个疗程见效,尿酸降下来后不会反弹。我该不该用?”
经常有痛风患者问我,相不相信有能够“根治”痛风的药物?其实此时患者的心理是:降尿酸的药物有不良反应,长期用可能伤肝肾。那些药物反正没有不良反应,就算治不好痛风,也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坏处;说不定真的能彻底“根治”呢?
类似抱着侥幸心理的人还真不少。对于像我这样的风湿免疫科医生而言:治愈是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理想目标。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风湿关节病缓解都不容易,要达到“治愈”几乎不可能;但是像痛风这样的病因清楚、病理清晰的晶体性关节炎,是可以实现“临床治愈”的,但是做不到“根治”。
刘医生首先告诉大家:痛风无法被根治,但是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疗,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达标的临床治愈。
对于医生而言:“有时去治愈,总是去安慰”诠释了医疗的局限性
痛风可以缓解,但无法做到“根治”
在临床上,我们治疗急性疾病以治愈为目标,治疗慢性疾病则先以缓解为目标。痛风性关节炎属于慢性、炎症性、晶体性和代谢性疾病,虽然达到临床治愈的不多,但还是有;当然,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现实的治疗目标。
缓解、治愈和根治三者之间的区别较大,尤其对于痛风性关节炎而言。三者都意味着症状的消失,但是痛风性关节炎缓解,也许就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停止,也许就是通过手术取出痛风石;而且需要定期随访,时时监测相关指标以及疾病的进展。甚至我们可以说,当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消失,也就意味着痛风的缓解。
治愈与缓解的区别
那么痛风能“根治”吗?其实前面我就给出了答案,不能根治。这就要从痛风的发病原因开始解释了:
简单地说,痛风就是人体尿酸生成和排泄的平衡遭到破坏,或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是尿酸排泄受阻,导致体内尿酸浓度增加,出现尿酸盐晶体沉积在关节、血液和组织中,引起关节突然出现红、肿、热、痛的情况。沉积在关节出现了症状,就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沉积在肾脏的症状,就是尿酸性肾结石病和痛风性肾病。
痛风的临床阶段与病程阶段
现在我们知道,血尿酸长期居高不下是痛风发生的关键。那么再往前溯源:人体尿酸来自于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和食物来源中的嘌呤类化合物。食物中的嘌呤只占尿酸来源的20%,而多数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分解的尿酸。
尿酸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促进尿酸合成的酶和抑制尿酸合成的酶共同参与。而如果酶的活动出现异常,比如抑制尿酸合成酶减弱或者促进尿酸合成酶增强,就会出现尿酸增多的情况。而我们知道,这些酶大多属于遗传缺陷导致的。
人体尿酸的生成与排泄
遗传因素是痛风发病的主要因素,原发性痛风中60%与遗传因素有关,40%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糖、之代谢紊乱、温度、湿度、饮食等环境因素有关。也就是说,先天遗传缺陷导致酶活性障碍,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升高,所以痛风无法做到根治:做不到完全清除尿酸,也做不到更改酶的活性。
痛风相关的遗传基因研究
痛风可以做到临床治愈,治愈有标准
正常人体内也有尿酸,在通常情况下,体内尿酸生成量和排泄量维持一定平衡,会在体内贮积一定的量,一般在1200mg左右。如果能够维持生成量和排泄量的平衡,且体内尿酸含量不超过标准值,那么就不会出现健康问题。
但是痛风患者平衡被破坏,而尿酸池的容量有限,如果尿酸池中的尿酸超过1500mg,血液中的尿酸值就超过标准值的420μmol/L,也就是出现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
判断是否痛风的要点
那么,治疗痛风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状态:不再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痛苦,学脑算达到并维持目标值,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而这样的状态,就是“临床治愈”。虽然目前而言能够做到这种情况的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刘医生建议每一位痛风患者都应该朝着这样的目标而努力。
痛风的临床治愈标准就是如下五点:
- ①迅速而有效地终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 ②预防或避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复发。
- ③纠正高尿酸血症,让血尿酸持续达标,普通痛风患者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痛风石患者、痛风性肾病患者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但不得低于180μmol/L。
- ④预防或逆转因尿酸、尿酸盐结晶对关节、肾脏或其他部位沉积所导致的损伤。
- ⑤预防或逆转伴发的相关疾病,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
在痛风的治疗中,关键还是尿酸控制,根据血尿酸水平、既往发作次数、影像学特点、痛风的临床阶段、患者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患者其他合并症情况、肝肾功能情况等进行对症治疗,制定治疗策略。
痛风患者的治疗计划
痛风要达到临床治愈,需要做好这六点
为了达到痛风的临床治愈标准,那么对于痛风患者而言,一生都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尿酸值。但是不少痛风患者在疾病认识上存在误区、缺乏规范降尿酸治疗的知识、用药依从性较差,导致能够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较少。
尤其是有些患者,刚开始降尿酸治疗,尿酸值很容易就能达标,这时候也容易掉以轻心。当痛风急性发作引起的疼痛还记忆犹新时,患者怕再次发作,还尚且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但是病情逐渐稳定,暂时半年或者一年没有发作后,不少患者的意识就会变得淡薄,认为已经治好了。这个时候如果放弃治疗,那么就可能前功尽弃,尿酸值还会再次上升,病情还会复发。
理论上痛风是一种较易诊断和容易处理的疾病。刘医生建议,要达到“临床治愈”,那么这六件事就要坚持做到:
痛风的起始治疗目标
01|非药物治疗是痛风治疗的基础,尤其是健康的饮食方式和运动方式需要伴随痛风患者的一生
单纯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尿酸和预防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作用,并且是其他痛风治疗策略的基础。痛风的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
- ①健康的饮食方式:鼓励痛风患者控制嘌呤饮食,每日嘌呤摄入量不高于300mg;鼓励低嘌呤食物、限制中等嘌呤食物、避免高嘌呤食物;控制酒精总摄入量,禁止或尽量少饮用啤酒和白酒;保持足够的饮水量,但控制含糖饮料的摄入,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主,让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 ②健康的运动方式:鼓励进行打球、游泳、步行、慢跑、跳舞等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在110~120次/分及少量出汗为主,每日早晚各30分钟,每周3~5次;避免剧烈运动、无氧运动和长时间运动;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关节受伤;运动时适量饮水避免身体缺水。
- ③保持理想体重:肥胖患者应该达到理想体重指数(BMI);减肥应该循序渐进,每月减1~2kg;饮食上适量碳水化合物、蛋白及低脂饮食,尤其是脱脂奶和植物蛋白,限制摄入的总热量;限制摄入的动物脂肪;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达到八分饱即可。
- ④改善个人的依从性:加强对痛风的认识,加强对痛风的积极治疗,正确认识治疗痛风的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促使患者坚持长期治疗;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饮食方式。
- ⑤避免痛风的诱因:避免疲劳过度、进食高嘌呤食物、饮酒过量、暴饮暴食、受凉感冒、关节外上、剧烈运动、过度紧张等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因素;尽量避免利尿剂、部分降脂药、部分抗生素、部分中草药、某些免疫抑制剂等影响尿酸排泄和诱发痛风发作的药物。
多喝水、管住嘴、迈开腿与减减肥是痛风患者生活上需要做到的
02|在痛风急性发作期给予相应的消炎镇痛药物治疗,急性期过去或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这些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必须采取药物治疗,而且更好在发病之初的24小时内开始。一般可以选择的治疗药物包括口服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药以及糖皮质激素,或者联合治疗。
- ①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药物:具体选择哪类药物需要结合患者的肝肾功能、有无胃肠道疾病等合并症情况以及患者的意愿进行个体化选择。
- ②把握好停药时间:多数情况下这些药物需要连续应用7~10天或者直到症状缓解方可停药。
- ③把握好药物剂量:低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对于痛风患者而言耐受性良好;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也可以保持良好的耐受性。
- ④急性发作期不降尿酸:不建议急性痛风发作期开始降尿酸治疗,但是如果在降尿酸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不需要暂停降尿酸药物。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用药选择
03|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在适当的时机开始降尿酸治疗,以达到和维持治疗目标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式
合理的降尿酸治疗是痛风达到临床治愈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要做到合理的降尿酸药物治疗,那么就要根据是否反复发作急性痛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肾结石等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降尿酸治疗。
持久降尿酸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可以溶解痛风石
- ①降尿酸药物的选择:目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建议结合患者尿酸排泄情况、有无尿路结石以及肝肾功能情况选择药物;尿酸生成过多或合并尿路结石患者首选别嘌醇或非布司他;尿酸排泄减少型可以选择苯溴马隆,一般搭配碱化尿液的药物治疗;必要时两类药物可以联合应用。
不同降尿酸药物的作用机制
- ②降尿酸药物从小剂量开始:无论哪种降尿酸药物均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可以加至指南推荐的更大剂量;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同时需要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合并肾功能不全或痛风性肾病的患者,应该根据肾功能情况合理选择药物。
- ③其他方式治疗:临床实践证明,应用紫外线、红外线、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超短波、磁疗、局部蜡疗等可以促进尿酸盐的溶解和吸收;采用免疫吸附治疗可以过滤和清除血液中的尿酸盐结晶从而减少尿酸池的容量。
- ④长期维持达标治疗:降尿酸治疗的目标是预防急性痛风发作、预防痛风石的产生、促进痛风石的溶解以及预防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出现,维持达标是调整降尿酸药物的剂量和种类的根本目的。
常用降尿酸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起始剂量
04|在降尿酸治疗的过程中,同时加用其他药物兼顾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
开始应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后的最初6~12个月,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好发阶段,一般叫“溶晶痛”或“二次痛风”,也被称为动员性复发。通常这期间需要采用预防用药,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血尿酸水平达标。
- ①预防用药的选择:可以选择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物预防溶晶痛的发作。
- ②预防用药的时间:预防用药应该在降尿酸药物应用之前的2周或者降尿酸治疗的同时开始应用,并持续用药1~6个月,直至血尿酸水平达标且无急性痛风发作。
- ③预防用药的预后:减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尿酸达标率。
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的预防用药
05|对于关节处存在的尿酸盐结晶或痛风石治疗,有必要采用药物治疗以外的其他治疗方式去除结晶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痛风石可能缩小或溶解,关节功能可以改善,肾功能障碍也可以得到改善。但是部分病例存在治疗不及时、不系统,病史较长,导致痛风结晶沉积在身体各个器官、组织引起器质性改变和功能损害,甚至各种并发症出现,这时候就必须采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防止尿酸盐结晶沉积进一步侵蚀破坏,改善器官功能和生活质量。
双手多关节痛风石
- ①外科治疗原则:以正规的内科治疗为基础,单纯的外科手术不能根治痛风,只能改善局部情况;痛风石经久不愈并出现器官受累、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该早期手术改善器官及组织功能;对于痛风病变晚期需要保留患肢及器官功能的患者,应注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②外科治疗的适应症: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期减轻疼痛;恢复关节稳定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痛风合并感染或出现痛风石破溃,切开引流控制感染;导致痛风石对神经、血管、肌腱压迫时;控制代谢减少身体尿酸的总量;骨软组织破坏程度及严重度无法痛风非手术治疗控制时。
- ③外科治疗的目标:外科治疗对于保留肢体活动功能、减少机体中的尿酸总负荷、控制病情很有必要;但是手术治疗是局部干预措施,降尿酸治疗和术后功能恢复也必不可少。
- ④外科治疗的 *** :传统手术切开受累关节,清理沉积于关节囊、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和软骨上的痛风结;关节镜手术和针刀镜手术清理和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致炎物尿酸盐结晶,同时去除浑浊关节液中的大量白细胞和炎症介质。
针刀镜下痛风石取石
06|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并发症和伴发疾病
2007-200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数据表明:痛风患者中74%患有高血压,71%患有2期以上的慢性肾病,53%的人肥胖,26%患有糖尿病,14%有心肌梗死病史,10%有中风史。痛风的合并症也成为了影响痛风预后的重要原因,因此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症治疗应该互相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 ①痛风合并高血压的治疗:首先进行生活习惯改变,饮食习惯以低盐、低脂肪饮食为主;药物治疗优先考虑血压管理,血压的控制有利于尿酸水平的下降;优先使用对尿酸代谢没有影响的降压药物;降尿酸药物的选择根据肾功能不全的程度、肝功能是否损坏来决定选择药物种类和使用剂量。
- ②痛风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对此合并症的患者应该双管齐下,尤其针对致动脉硬化疾病的脂质异常予以治疗;优先选择兼具降脂和降尿酸功能的药物;但是不主张两类调脂药物合用,因为可能会出现肝损害、横纹肌溶解症等药物毒性反应。
- ③痛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一般不建议选择可以促进尿酸合成和抑制尿酸排泄的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和苯溴马隆等药物有交叉作用,也不作为首选;可以选择同时具备有降尿酸和降血糖作用的药物。
- ④痛风合并肥胖症的治疗: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部分减肥药物可以明显减轻体重,还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糖耐量及血脂紊乱,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高尿酸血症的五阶梯管理
痛风如能及早诊断和遵循医嘱,大多数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饮食起居、工作生活;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经过治疗,痛风石可能缩小或溶解,关节功能可以改善,肾功能障碍也可以改善。但是,要达到临床治愈,还是要看治疗措施是否得当,尤其是急性期控制是否迅速,间歇期是否坚持治疗等。
血尿酸<300umol/L患者痛风复发率不到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由高尿酸血症引发的痛风患病率也呈明显增长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痛风患病率约为1.1%,患病人数约1600万。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表示,目前该病虽然还不能根治,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饮食和运动管理予以控制。
痛风是怎么形成的
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人体摄入的食物有一种物质叫嘌呤,这种物质代谢后的废物就是尿酸,尿酸以尿酸盐的形式从肾脏排出。如果嘌呤代谢出现故障,尿酸就会在体内增多,这些增多的尿酸盐形成结晶体,沉积在关节以及其它组织内,就会引起软骨和滑膜组织发生急性炎症,这就是临床上的痛风。痛风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患者常伴发高血压、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引起死亡风险增高。
为什么这种病叫痛风呢?顾名思义就是说痛得连风吹过身体都会感觉到疼痛,由此也可看出此病的疼痛程度。
痛风首次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急性关节疼痛,大多数患者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出现之一跖趾(脚拇指)关节剧烈疼痛。急性期后会出现间歇性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影响肢体运动。晚期痛风病人的高血压、肾和脑动脉硬化、心肌梗塞风险增加,少数病人可能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
针对痛风偏爱中年“油腻大叔”的特点,有关专家解释,痛风与饮食、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喝酒、高嘌呤食物、剧烈运动等都是诱发因素,肥胖人群、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40岁以上男性,因代谢功能下降,成为痛风高发人群。而女性因为体内的雌激素有助于尿酸的排出,所以到绝经后发病率才会增加。
痛风治疗达标率不足四成
痛风急性发作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和不便,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痛风作为代谢性疾病,加强对生活的长期规范化管理、控制血尿酸水平持续达标,不但对于痛风患者的疾病控制至关重要,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医学挑战。
根据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中国痛风疾病数据显示,痛风患者治疗4周、12周和24周的随访率依次降低,分别为20.7%、10.8%和3.9%,即能坚持半年随访的痛风患者不足4%。与此同时,痛风患者的降尿酸治疗达标率在用药半年后也仅有38%。
随着风湿免疫学科的发展,我国的痛风治疗水平快速提升。相比较85.7%的初诊正确判断率,临床医生面临着对痛风患者长期管理的3大挑战,即如何做好急性发作期的正确处理;如何提高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持续达标率以及如何提升痛风患者用药依从性。这些挑战的存在,除了目前医学还不能根治痛风这个原因外,还与传统抗痛风药物副作用大、剂量不好把握、治疗效果不好有很大的关系。首次在中国上市的20毫克和40毫克非布司他片,为医生和痛风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初始剂量选择以及灵活的剂量调整阶梯,有助于治疗期间逐步平稳降低血尿酸的水平。
专家提醒,高尿酸血症并不等于痛风,实际上在高尿酸血症者中只有10%左右的人可能被确诊为痛风,而另外90%的高尿酸血症者都不是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人可能不是痛风,但是确诊为痛风的人必然有高尿酸血症。
痛风治疗关键是控血尿酸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而且长期高尿酸血症还会引起或加重其他多器官损伤,并发肾脏病变(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肾石症)、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卒中等。因此,痛风治疗,调控好血尿酸水平是关键。以往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是别嘌醇,别嘌醇90%是经肾脏代谢的,会增加痛风患者肾功能的负担,所以很多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无法采取别嘌醇类的药物治疗。
目前,全新的抗痛风药物非布司他是经肠道和肾脏双通道代谢的,减轻了肾脏代谢的负担,所以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经非布司他治疗时,无需调整剂量,疗效更加稳定。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的适应症更广,降低尿酸的作用更强大、持久,因此被国内外许多患者称作“痛风神药”。
链接
痛风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停止服药治疗
为之中不同的症状,对血尿酸值控制要求也不一样,作用更强大、持久。痛风治疗的长期管理非常关键。
很多人在急性疼痛时用药物治疗,一旦疼痛减轻、进入间歇期就停止用药,从而导致痛风反反复复地发作。这说明患者对于痛风的认识程度较低,依从性比较差。
应该认识到,痛风是一种慢性病,需要坚持治疗,甚至终身服药。而临床中不同的症状,对血尿酸值控制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什么时候用药减量,什么时候停药,都得听从医生的诊断,不可擅自为之。(记者 喻京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29日 第 09 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痛风治疗有什么特效药吗?这4个 *** 或许能帮助到你昨天接诊一位很有趣的患者,说道:“王大夫,我听闻你医术不错,赶紧给我配点灵丹妙药,我这被痛风折磨得不行了”。我听后哭笑不得,虽然现在有不少得到临床治愈的患者,但是痛风并没有什么特效药物,如果你听见有人说几天就能治好,这绝对是骗人的,请大家睁大了眼睛。
关于痛风的治疗,其实在不同时期其治疗 *** 也是不相同,下面王医生给大家介绍5 治疗 ***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高尿酸血症期
如果尿酸高于420,关节没有出现疼痛感以及没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建议您暂时不要服用药物,每日适量喝2000-3000 ml的水;
比如动物内脏、海鲜、烤肉、肉汤等高脂肪、高嘌呤含量的食物,更好不要食用,观察一个月后,可以降70至80,如果通过控制饮食还没有降下去,那就需要服用一些药物进行调理。
2、痛风发作期
如果是痛风发作了,说明你的关节里有尿酸晶体沉淀,那么此时光喝水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你想要快速治疗好的话,可以选择采用针刀镜技术治疗,伤口很小只有4mm大小。
3、痛风石期
如果痛风石的直径不超过2厘米,可以感觉到软软的,可以通过服用降酸药,多喝水,少吃一些低嘌呤食物,这样的话,这块石头就会融化。
如果痛风石比较大,触感比较坚硬,会影响到关节的活动,造成损伤,导致痛风石破溃,这些药物是不能完全溶解的,必须马上进行手术。
尿酸会侵蚀你的关节,而且你拖的时间越长,你的关节、肌肉、韧带就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4、停药尿酸就反复怎么办
对于这类患者,尿酸反反复复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代谢没有调整好,建议患者在服用降尿酸的同时调节代谢,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使得尿酸不反弹。
目前调节代谢的 *** 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中药调节,另一种是使用免疫吸附技术,一个疗程左右就能看到明显的改变,不受罪,恢复速度更快。具体是使用哪一种还是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定。
治疗痛风王医生只告诉大家9个字: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最后王医生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于痛风这种慢性疾病的治疗,一定要有耐心还有就是一定要对症下药,不要听别人说什么药物效果很好就自行购买服用,其实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你。
长年受高尿酸、痛风折磨,平时坚持5大原则,尿酸轻松降到正常痛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在现代社会发病率也比较高,痛风患者会感到非常的痛苦,长期忍受痛风的折磨,不仅身体上受到伤害,还给家人带来一定的压力。那么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必须要控制尿酸,应该怎么做呢,在平时可以坚持下面的五大原则:
远离高尿酸、痛风,日常该怎么做?
1、低嘌呤饮食: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高嘌呤食物,鼓励多吃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请注意:富含嘌呤的蔬菜(比如莴笋、菠菜、蘑菇、菜花等)、豆类及豆制品等与高尿酸和痛风发作的关系不大,没有必要严格控制。
2、多吃高碱性食物:碱性食物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中和尿酸浓度。特别是高碱性食,对降低尿酸浓度很有效果。像新疆的恰玛古,它就是当地特殊环境下生长的一种天然有机高碱性蔬菜,多吃这种菜,能降尿酸,防痛风。据了解,有人将新鲜的恰玛古打磨成姬松茸恰玛古粉,为了让营养均衡,效果更好,里面还同时加入了其他几十种微碱性食材。不管怎样,痛风患者多吃这一类的高碱性食物,对降低尿酸浓度很有帮助,尿酸降了,痛风自然不来了。
3、大量饮水:可减少痛风发作次数,减轻痛风症状。如果心肾功能正常,建议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3000 ml。
4、多吃水果:水果富含钾离子和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比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5、控制体重:缓解痛风减肥也很重要,为了控制体重,每天坚持锻炼,大强度运动不能做,可每天早晚散步,之后可改为慢跑。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在平时有很多注意的地方,在饮食方面,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而且应该选择含糖量比较少的水果,西瓜,桃子这些水果当中含量比较少,是适合痛风患者的。另外在平时应该也够足量的水,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水分,可以降低痛风发作的频率。
20年老痛风,湿热蕴结?什么中药方治?泄浊行瘀补脾肾汤可以吗?42岁老李20多年老痛风,病久必瘀,尿酸更高706,他是怎么走过来的?
接着上篇科普,来分享中药泄浊健脾益肾法治疗顽固痛风的临床医案。
患者老李,42岁,20多年老痛风。
想起阿里之一次痛风,还是一次感冒后(感冒后人体免疫力会降低,容易诱发)出现右脚之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痛不可按,触之更痛,皮温高,当地医院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给予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治疗后,有所缓解。
但之后的日子,老李只要遇到加班、劳累、身体受凉或饮食不当,就会诱发,反复发作。
而且随着疾病的进展,也加上老李一直没有系统性有效治疗,未能长期稳定把尿酸降低在饱和度之下,所以后来的痛风关节炎受累关节越来越多,从之一跖趾关节逐渐延展到双踝、左脚之一跖趾关节,而且双足之一跖趾关节处已经有了痛风石。
虽然在多家医院辗转治疗,尿酸更高时仍然高达706,反复用秋水仙碱等抗炎镇痛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但症状缓解后老李还是不降尿酸预防发作啊。
湿热蕴结型老痛风急发作,中医用自拟痛风汤治疗,能治好吗?
这不,一个月前,老李也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原因出现右脚之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痛不可触,得冷则书,关节功能受限,活动不利。
同时身体伴有发热,口渴,心烦意乱,睡不着觉,小便黄,大便干。
这是一派湿热蕴结之象啊,所以医生辨证为湿热蕴结证痛风。
查血尿酸在671,晨尿的酸碱度也比较低,仅为5,舌红苔黄舌根腻,脉滑数。
据此,医生用自拟痛风汤调理,组方(应平台要求略去克重,感兴趣可关注@中医姜医生聊痛风私信)由苍术、黄柏、防己、胆南星、桃仁、红花、桂枝、牛膝、虎杖、威灵仙、萆薢、土茯苓组成,连服七剂,常法水煎温服早中晚各一次。
同时针刀局部减张,药物拔罐促进局部炎性物质渗出,臭氧局部注射缓解疼痛。
执行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不低于2升,减少负重运动。
一周后复诊,服药后配合中医外治,自我感觉病患关节症状显著减轻,皮温也降低了,疼痛减轻了,活动比之前灵活,但乏力,出汗多,睡觉比以前好了,大便溏稀,小便尚可。舌质淡胖边有齿痕,瘀点,苔白腻。
这是进入间歇期,脾虚湿困血瘀逐渐显现,效不更方,上方加牡蛎、黄芪、白术后续服七剂。
七天后再诊,老李治疗两周之一跖趾关节肿胀显著消退,疼痛已经不明显,皮温已经正常,活动更加灵活,纳便调。
治疗到这里,医生让老李采取低嘌呤饮食,大量饮水,减少负重运动,减轻关节负担,复查尿常规和血常规,跟踪随访半年未复发。
20年老痛风,浊毒滞留血中不泄,痰瘀凝结痛风石,脾肾亏虚,治疗难度大
看上面老李的案例,20多年老痛风,虽然有痛风石,舌苔瘀点,存有血瘀之证,但发作关节依然是红肿热痛得凉则舒一派热象。
但医生治疗没有一味的清热解毒祛湿,而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利关节,一点也没少。
痛风多年浊毒滞留血中为血瘀,长期得不到清泄,虽初期不会诱发痛风,但日积月累,或者每逢外邪侵袭,必成瘀结为害;或痹阻经络突发骨节剧痛。后夹寒夹痰夹瘀凝结变生痛风石,久之则痰浊瘀腐溃流脂浊,痰瘀胶固以至于关节畸形僵硬。
而老李身体肥胖,平素喜欢肥甘厚味,会导致脾肾脏腑失调,脾运之分清化浊失权,肾之蒸腾气化减弱,分清泌浊失调,于是水谷不归正化,浊毒随之而生,最终导致瘀结为患。
纵观给老李的调理 *** ,全方泄浊以祛瘀行血,胶结得以松懈,则疼痛缓解,病程缩短。
二诊时,老李兼入间歇期,脾虚核心病机显现,汗多,大便溏,则加生黄芪。生白术益气健脾,煅牡蛎收敛止汗,所以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石。
一年多的头条科普,与粉丝沟通得越多,就逐渐把科普重心放到了代谢病尤其是痛风这个疾病上,是因为感同身受的深刻体会到痛风者的喜怒哀乐。所以姜医生在2022年有个愿望,想招募1000位多年痛风患者和我一起正确降尿酸远离痛风桎梏,可关注@中医姜医生聊痛风后评论区留言或私信一对一解答,个性化制定降尿酸鸡尾酒方案。#谣零零计划##哆咖医生超能团##我在头条搞创作#。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源于 *** ,侵删):2020年第7期《中国保健营养杂志》金芳梅文章《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痛风经验》。
痛风就不能被治愈嘛?专家给出答案:满足这些条件你也可以。你还在为得了痛风后,感觉治疗无望而自暴自弃嘛?你还在听小诊所医生说的,“痛风啊,没办法,你只能吃药,想完全治好是没办法的。”诸如此类,常常听到别人说的,痛风是终身疾病,得上了就不能治好,但是情况真的是这样子嘛?其实不是,专业上痛风的病情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而在这四个阶段满足这些条件就可以。
1.高尿酸血症阶段:在这个阶段,尿酸水平超过正常范围,由于这个阶段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就常常令 人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身体一点不良反应都没有。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尿酸在人体内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且也是新陈代谢中的关 键一步。它对身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尿酸高了就会在悄无声息中影响着。而在这个阶段,控制血尿酸水平,不发生急性痛风,尿酸水平长时间处于正常范围,也可以称为临床治愈。
2.痛风阶段:急性痛风发作是痛风最典型的阶段,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的关节疼痛和炎症。通常,这种疼痛会在数小时到几天内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轻。
痛风初次发作或者总共就发作过几次,到痛风的缓解期,在这个阶段也是好治愈的。我们通过药物管控,以及饮食、作息的调理,痛风发作次数变少,也没有在频繁发作,尿酸水平长期保持在360以下,临床治愈的可能就变大,根据医生的指导,也可以逐渐的不服用药物管控。
3.痛风石:在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和多次急性痛风发作的影响下,病情可能进展到慢性痛风阶段。此时,关节可能会受到结节状尿酸沉积物(痛风石)的影响,导致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
这个阶段,已经较为严重了,如果患者的痛风石较小,通过药物也可以帮助溶解,治疗的时间会比前两阶段久。有痛风石的患者需要将尿酸控制在300以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痛风没有在发,痛风石溶解排出,逐渐停药后尿酸水平正常回升,但不要超过正常范围,控制稳定,那么也有治愈的可能。
4.痛风肾:发展成痛风肾是与痛风石相差不大的慢性后期阶段,治疗会比单纯只有痛风石有难度,肾衰竭这也是造成痛风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在这个阶段,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也是有治愈的可能。万不可自暴自弃,需要及时控制住尿酸对肾脏的损害。
任何疾病,放任到后期都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也会让治愈的可能降低,因此我们对痛风要早发现早治疗,今早的控制血尿酸,如果发展到晚期,有了痛风石,骨关节的损害,那么都会出现不可逆的病变。
痛风20多年多处痛风石,难治性痛风,一方苗药痛风停,尿酸降300开门见山,今天分享一个难治性痛风的中药调理的#非常病例#。
男性患者50岁,20多年前就不知道什么原因左脚之一跖趾关节开始肿痛,同时伴有关节肿胀、关节功能受损活动异常。当时关节周围皮肤红,皮温高,因为关节红肿热痛,自行服用止痛药后缓解。
10年前,两踝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同时关节功能也受到影响,行走不便,当时去医院被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生理生化检查血尿酸也比较高,但具体数字不记得了。医生给秋水仙碱、碳酸氢铵、苯溴马隆治疗后,疼痛缓解,但之后一直没有系统性和有效治疗。
5年前,双手关节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痛风石,关节疼痛严重,依然是自行服用止痛药后话呢及,但还是未采取降尿酸的系统性治疗。
半个月前,再一次聚会多吃了点硬通货,多喝了几杯酒,双脚、双踝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加重,疼痛难忍治好前来诊治。
症见患者双肘、双腕、双掌指、指间、双膝、双踝、双跖趾关节疼痛,且以左腕关节最为严重,关节皮色发红,皮温高,多个关节周围可看到明显的痛风石,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关节症状遇冷则舒遇热加重。
同时还伴有神疲乏力,气短自汗,腰膝酸软等症状,舌质红苔有瘀点,苔黄腻,脉滑数。
查血尿酸为663,血沉102,C反应蛋白11.4.
基于上述中医症候,中医辨证为肝脾肾亏虚、痰热瘀毒内蕴虚实夹杂痛风。
中医依据“急则治其标”原则,给予急性期除湿化痰、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的 *** ,方用苗药痛风停加减方,组方由生石膏、知母、黄柏、金银花、连翘、防己、萆薢、络石藤、岩黄连、三百棒、大血藤、过路黄、姜黄、桃仁、红花、甘草组成。
水煎温服早晚各服一次。同时配合双氯风酸钠抗炎镇痛。
患者服药十天后诸症显著减轻,效不更方,上方去掉清热借助的生石膏、金银花、岩黄连、连翘后,加白术、茯苓、生地黄、山药、狗脊、柴胡、白芍等健脾益肾、疏肝理气之品,再服1个月,直至痛风关节肿胀完全消失,痛风石变软,不封痛风石消失。复查血尿酸已经降到360以下,血沉降到20,C反应蛋白降到1.4。遂停服双氯芬酸钠,改为生活调摄比如低蛋白低嘌呤多果蔬、多饮水等 *** 。
上面缓和期处方再服三个月巩固,复查血尿酸降低到300,病情的到稳定控制,随访未再复发。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肾结石。
一年多的头条科普,与粉丝沟通得越多,就逐渐把科普重心放到了代谢病尤其是痛风这个疾病上,是因为感同身受的深刻体会到痛风者的喜怒哀乐。所以姜医生在2022年有个愿望,想招募1000位多年痛风患者和我一起正确降尿酸远离痛风桎梏,可关注@中医姜医生聊痛风后评论区留言或私信一对一解答,个性化制定降尿酸鸡尾酒方案。#谣零零计划##哆咖医生超能团##我在头条搞创作#。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源于 *** ,侵删):2016年第3期《风湿病与关节炎》钟琴等文章《从痰、毒、瘀论治难治性痛风体会》。
80岁齐伯1个月痛风多法治疗无效,医生咋用四妙勇安汤治愈?收藏导读: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361期
#非常病例#在解读完中医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湿热型、寒湿型和痰瘀互结型痛风后,我觉得需要分享一则详细案例,来验证中医中药在治疗痛风急性发作上的临床效果。
这个具体案例,为一个80岁的齐老伯,进入夏天不久,因为一个月来左脚之一跖趾关节疼痛,而且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色暗。
以前曾被诊断为脱疽,经过抗炎、活血、止痛等多种 *** 治疗,但是效果都不明显。
齐老伯看起来身体比较肥胖,而且平时喜欢吃甘甜肥腻的食物。
两天前,左脚关节的肿痛忽然加重,表现为固定性疼痛,疼痛严重到不可触摸,像汤泼火浇一样。
齐老伯的饮食食欲都还可以,但小便黄赤,稍微讨厌风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
检查尿酸,为30μmol/L。
结合上面的情况,中医诊断为湿热型痹症(痛风),治疗 *** 为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治疗方剂为四妙勇安汤合三妙丸加减治疗。组方(详细组方可关注@北大医学博士后私信回复“0813”有惊喜)由金银花、元参、苍术、黄柏、当归、赤芍、川牛膝、桃仁、红花、地鳖虫、乳香、没药、甘草组成,每天一剂,水煎温服早晚各一次。
局部外敷清热消肿的金黄膏。
两剂后诸症都得到缓解,7剂后痊愈。
从上面的案例只能给,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中医中药在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临床疗效还是相当不错的。
本文参考:2003年第10期《陕西中医》杂志袁全兴文章《辩证治疗痛风病30例》。
最想听什么疾病的治疗,我在2021就分享什么。总之,你想知道、你一直想知道、你最想知道的而又不好给身边人讲的,都在《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
一身正气,只讲有用的,你需要的就是我要分享的,每一篇都是实用、新鲜和温暖,愿意把一些平常接触不到却又非知不可的,仔细慎重而严谨地讲给你,才是最难得的。你看到的不仅是一篇人文科普,更是一个严谨而负责的态度!参与方式:关注@北大医学博士#哆咖医生超能团#
尿酸高最怕6种东西,长期坚持,痛风会一扫而光!不知您各位有没有注意到,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身边好多的朋友在体检的时候都被告知有“尿酸高”的情况;而尿酸高的更大潜在危害就是“高尿酸血症”;对于这种疾病来说,不仅和“遗传因素”相关,还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说饮食习惯,再比如说生活中的不靠谱习惯;针对这个问题,如何做可以更靠谱的排出身体中的尿酸?预防尿酸高该做些什么?
首先,您要了解为何身体中的尿酸会有“升高”情况?
其实,尿酸变高主要是由于我们身体当中的“嘌呤”物质在作怪,尿酸升高主要是因为嘌呤在身体当中出现了代谢紊乱,从而就会导致血液当中的尿酸升高。
尿酸高对于身体有何影响?
身体中的尿酸数值总是偏高,一般很可能会导致人体形成尿酸结晶或者尿酸盐结晶,结晶的具体部位是肾脏,从而就会导致肾脏损伤,甚至引起肾结石等问题的发生。
如果这些尿酸物质趁机在我们的关节上,还很容易导致关节炎,甚至痛风的发生。
怎样做可以促进(更快)的排出体外?
重中之重—拒绝肥胖,保持靠谱、健康的体重:
如果您现在处于“肥胖”或者“超重”的阶段,那您身体中尿酸大多会存在超标的状况;建议这类人群一定要靠谱减肥,达成健康体重;对于尿酸本身比较高的人群,请您吃动平衡,拒绝肥胖的出现;少吃多动,拒绝能量过剩。
当然,在这里要和大家强调的一个问题是:尿酸较高的人群减肥也不可以过于剧烈,请您科学减肥,循序渐进,预防酮症和痛风急性发作问题的出现。
适当增加主食的摄入量:
在坚持粗细搭配的基础上,适量增加主食的摄入,主食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进入身体之后可以适当起到排出尿酸的作用;可以适当增加,但不可以过量和偏向精细粮食的摄入。
减少脂肪的摄入:
脂肪物质越多,身体当中的尿酸物质也就相对较多,因为脂肪会抑制尿酸的排出;对于已经存在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应该在饮食中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脂肪的摄入比重不应该超过每日总热量的20%。
增加饮水量:
多喝水,无疑是增加尿酸排出的一项重要因素。建议高尿酸人群可以将每日的饮水量增加到2000毫升左右,更好的促进尿酸的排出;没事多喝水,当然也不建议您单次饮水量过多。
禁止饮酒:
酒精的摄入无争议会促使您身体中的尿酸出现堆积,从而也会抑制尿酸的排出,另外也会增加痛风的患病概率;所以,从各种角度来讲,请您禁止饮酒,无论是哪种酒饮。
限制“嘌呤物质”的摄入:
嘌呤物质是影响身体尿酸水平的一种非常“不靠谱”的物质,饮食过程中应该严格注意;首先,请您在饮食中限制动物内脏、骨髓、肥肉等物质的摄入,减少海鲜、发酵食品、豆类物质的摄入。
除此之外,在靠谱饮食的基础上,建议各位一定要合理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吃动平衡,增加骑行、慢跑、快走、打球等有氧运动的进行次数;保证每日的睡眠时间,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情;让您的尿酸水平处于一个“健康范围”。
科学调控尿酸,愿您的生活越来越健康。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4月20日是“全民关注痛风日”,近年来,痛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迅速攀升,年轻化特点愈加显现。数据显示,2004年广州患病率高达21.8%,而2015年最新统计发现,广州天河区体检人群中高尿酸平均患病率高达33.48%。在4月1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携手广东风湿专科联盟成功举办了以“碱化尿液,无石一肾轻”为主题的一系列公益活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古洁若教授表示,很多患者关心痛风能否治愈?从目前医学治疗水平来看,还没达到肾功能晚期,没出现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合并症的痛风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但是,要实现达标治疗或治愈,医生发挥的作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最重要是要靠病人对自身疾病管理和执行,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二者结合,才能实现治愈的目标:血尿酸水平持续稳定在300umol/以下,体内没有结晶点。另外,无症状的高尿酸人群也需要关注,长期居高不下的血尿酸除了会引发痛风外,还可能会伤及肾脏等器官。究竟高尿酸症的危害有多大?我们来看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古洁若教授
高尿酸的五大危害:伤及关节、血管、肾脏、代谢和寿命
很多无症状的高尿酸的人们认为,只要其不发作痛风,便无所谓尿酸高不高。但事实上,高尿酸症状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小觑。这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毁关节,痛风患病率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一项随访2~10年的研究显示,血尿酸>360 umol/L时,87.5%患者出现膝关节液尿酸盐结晶,而血尿酸≤360 umol/L时,只有43.8%患者出现。
2、伤血管,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每增加60 u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加13%。
3、伤肾,高尿酸可导致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增加发生肾功能衰竭的风险。研究显示,血尿酸每升高60 umol/L,慢性肾脏疾病(CKD)风险增加70%,肾功能恶化风险增加14%。正常血尿酸水平患者CKD患病率为11%左右,而高尿酸合并CKD高达32.7%。
4、乱代谢,高尿酸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较血尿酸正常者增加95%。另外研究也发现高尿酸与肥胖、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等脂代谢紊乱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
5、缩短寿命,研究显示,高尿酸合并痛风患者平均寿命较正常者缩短15~20年。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中肌肉骨骼疾病和风险因素专家组评估了痛风的全球负担,结果提示2010年痛风患者的残疾生存年较1990年明显加重。
痛风的六大误区:请对号入座,你错几个?
生活中有很多的口碑相传的“常识”或者别人的经验,可能都是错误的,容易把患者带入误区。要想防治痛风,一定要走出以下误区:
1、痛风不发作就不需要进行降尿酸治疗?
有痛风症状和体征者应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男性血尿酸超过420μmol/L或女性超过360μmol/L,但尚未出现痛风发作的患者,如果有心血管高危因素或代谢性疾病的,应开始降尿酸治疗。当血尿酸超过540μmol/L时应使用降尿酸治疗。
2、痛风发作,吃片止痛药就行?
痛风堪称疼痛之冠,多数患者难以忍受,可令男儿落泪,不少患者怕去医院麻烦,痛风发作的时候买点止痛药吃就算了。疼痛缓解后,并不意味就可以放松警惕。长期的高尿酸症状除了会导致痛风反复发作,还会损害肾脏、关节等器官。因此将血尿酸长期维持在正常低限水平是预防痛风发作的最有效措施。
3、别人吃什么降酸药好,照着吃就行了?
很多病友,会打听其他人正在服用什么降尿酸药物、效果怎么样,从中模仿服用“有效药物”。事实上,降尿酸药物的选用,应该综合不同人的体质、肝肾功能、尿尿酸排泄水平、合并疾病等,目前市面上的降尿酸药物并不是所有人都使用,同一个药物只对部分人群有用,所以这时候就体现出了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性,硬搬他人之路,不仅可能延误治疗还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害。
4、尿酸控制到越低越好?
通常对于伴有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应严格控制在300umol/L以下,才能保证痛风石的缓慢溶解;对于没有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也应控制在360umol/L以下,以避免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针对难治性痛风患者,尿酸的控制更应严格保持在240umol/L以下。
因血尿酸也有一定生理功能,故血尿酸并非越低越好。一般维持血尿酸不低于200umol/L。
5、降尿酸药多吃点,尿酸降得快点?
降尿酸治疗可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此时骨关节积累的尿酸容易跑出来,引发新一轮痛风发作,好比“捅马蜂窝”。故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具体说来:降尿酸药物应从小剂量逐步递增,骤然使用大剂量降尿酸药物、引发尿酸骤然下降,可能反而引起痛风发作。
6、尿酸达标了,就可以随时停药了?
有效用药之后,患者尿酸往往可迅速下降、达标。此时患者容易认为“大功告成”,遂自行停药,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事实上,尽管此时血液的尿酸水平减少了,但体内骨关节、内脏里面长年累月蓄积了很多尿酸,身体整体的尿酸负担并没有明显减轻。降尿酸药物需要坚持不懈,长时间将血尿酸控制在合理的低水平,促使骨关节、内脏内部的尿酸逐渐释放、排泄出来,从而真正减少痛风发作、保护心脑肾。经过正规、足疗程的降尿酸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将药物逐渐减少至最小剂量维持治疗。也有部分患者停药后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综合管理可维持较好的血尿酸水平。
然而,也有部分患者一旦减药血尿酸就会反弹,此类患者尤其需要长期治疗剂量的维持--通常来说,疾病病程越长,体内痛风石越多,治疗所需的时间就会越长,甚至需要终身服药。
防治痛风:管住嘴,迈开腿
如何防治痛风,我们众口一词:“管住嘴,迈开腿”。但这句话蕴含了哪些真相与误区?究竟如何管住嘴、迈开腿呢?古洁若教授建议:
1、拒绝高嘌呤饮食
一般认为,动物内脏、脑、黄豆、浓肉汁、牡蛎、酵母粉、白带鱼、鲤鱼、鳕鱼、鲈鱼、鳝鱼、贝类、沙丁鱼、凤尾鱼、啤酒、紫菜、香菇、豆苗等食物嘌呤含量高,应尽量少吃。
2、饮食并非万能!
单纯严格低嘌呤饮食,或素食主义,并不足以控制尿酸!一般来说在人体内,通过食物吃进去的嘌呤/尿酸,仅占20-30%。而大多数尿酸70-80%是由体内储存、并由肝肾等内脏代谢产生的。也就是说,单纯通过控制饮食,而不采取其他综合措施,仅能使血尿酸水平减少20-30%。
素食主义者,例如佛教信徒,也有不少人罹患痛风。除了上述上述因素之外,部分植物性食物,如粗粮、芦笋、香菇、紫菜、豆苗等虽然是素菜,其嘌呤含量比较高,经常食用也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3、碱化尿液有窍门,合理饮水有助益
当尿液PH值小于5.5时,尿酸呈过饱和状态,溶解的尿酸少,当PH值在6.2-6.9时,大部分尿酸以阴离子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尿酸结石最容易溶解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将尿PH值维持在6.5左右最有利于尿酸结石溶解排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碱化尿液的药物为:枸橼酸钾、枸缘酸钠。保证每日饮水2000~3000 ml,以碱性水更佳,可增加尿酸排泄,减少泌尿系结石产生的机会。
4、“多运动,但不能乱动“
提倡合理、适度运动,避免“冲动、盲动”。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发作期不运动。待发作缓解之后再运动。
(2)避免参加对抗性比赛运动,提倡低强度、有节奏和持续长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快步走、骑自行车、做广播体操等。
(3)运动量合适: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剧烈运动有害无益。例如打球、跳跃、跑步、爬山、长途步行、旅游等,可使痛风患者出汗增加,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尿酸、肌酸等排泄减少,出现一过性高尿酸血症。剧烈运动后体内乳酸增加,会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可暂时升高血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