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死了多久还可以吃,螃蟹死了多久还可以吃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4 0
死掉的螃蟹,为啥不能吃?

死掉的螃蟹,更好别吃!

鱼、虾、蟹这类生鲜,就是要新鲜才够鲜美,超市里那些失去活力、濒死的生鲜,往往会被打折处理,比如“仰泳鲈鱼”。

死河蟹是不能吃的!为什么呢?螃蟹是杂食性动物,从死鱼、活鱼,到植物、蜗牛、虾、蠕虫,啥都吃,还吃腐败的食物。正因如此,螃蟹容易携带多种细菌及毒素。

当螃蟹活着的时候,蟹的胃(砂囊)完好并能正常工作,细菌与毒素也得到了抑制。但当它死后,一切都变了。砂囊可能破损,毒素向外扩展至肌肉,肌肉都会快速变软、变糊,失去新鲜螃蟹的细腻味道。细菌迅速繁殖,把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分解成生物胺。

简单说,过量的生物胺会使人体中毒。其中,毒性更大的是组胺。而且,高温煮熟也不能完全消除它的毒性。摄入过量的组胺时,会引起头疼、恶心、呼吸困难、心悸、红疹、高血压、呕吐等过敏性中毒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因此,以防万一,即便是刚咽气的螃蟹,也不要吃了。

有人要问了,那海蟹呢?海蟹不太一样,由于生长环境特殊,被打捞上来后,极易死亡,只要及时冷冻、保存完好,死的海蟹是可以吃的,不过口感大打折扣,但也不应存放太久。

河蟹死了,一定别吃!

海蟹死了,一般能吃,但味道不咋样。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判断螃蟹死活呢?

挑螃蟹,选“精气神儿”足的!

常常看到卖的螃蟹都是被绳子绑住的,这时候可以用手碰一下螃蟹的眼睛,能快速躲开的就是活的。而那些虽然活着,但灵魂已经死去“有气无力”的,就别买了!

如果是没有被绑着的,选那些爬行很快、张牙舞爪的。

如果选的是冷冻海蟹,可以掂一下重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肥大壮实的,一般还可以。也可以摸一下螃蟹的背部,饱满厚重、手感瓷实、有弹性的,相对比较新鲜。

至于公母如何分,看以下图:

有人说,螃蟹不能和柿子一起吃,是真的吗?

“螃蟹和柿子”相克的说法,迷惑指数绝对五颗星,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真实情况是,柿子中含有一定量的单宁(也被称为“鞣酸”),成熟后的甜柿子单宁含量能低到0.1%以下,未成熟的涩柿子可高达4%以上。如果大量吃单宁,同时胃中又有很多蛋白质,单宁会让蛋白质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并且让胃蛋白酶失去活性。再加上柿子中的果胶、膳食纤维等其他成分,混在一起可能形成“胃柿石”,造成消化道阻塞,从而导致腹痛。

传说中的柿子与螃蟹不能同吃指的是单宁含量高的涩柿子,因为螃蟹是高蛋白食物,涩柿子中单宁含量高,一次性大量吃下确实可能发生腹痛。

其实,单独吃涩柿子也不保险,因为你不清楚自己的胃里有什么。如果是成熟的甜柿子,那么与螃蟹一起吃也无所谓。如果你这样吃完不舒服,大概率是你柿子或螃蟹吃太多了,也可能是本身消化能力较差。

死掉的螃蟹还能吃吗?

流言:一些人认为,螃蟹死了以后,只要迅速吃掉,就不会有事,死蟹还卖的更便宜。

真相:大闸蟹死后数小时,身体里的有毒物质已经可能使人中毒。

爱吃螃蟹的人都清楚,买螃蟹一定要挑鲜活的,因为死亡后的螃蟹不仅味道不好,食用后还可能致命。

图虫创意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真实案例的:2015年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因为食用死亡河蟹后发生食物中毒的患者,入院当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螃蟹喜食水中的死鱼、死虾等腐败动物尸体,体内体外都沾有大量病菌,死后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分解蟹肉,不仅会导致口感变差,而且总氨基酸含量会下降,有毒的生物胺含量急剧增加,螃蟹品质发生劣变,人一旦食用会导致中毒。

大家可能不清楚生物胺是什么,它其实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正常情况下是生物体内正常的活性成分。适量的生物胺不仅没有毒,还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可以调节生物活性、控制血压。但是,如果摄入过量的生物胺就可能会导致中毒了,比如大家都熟知的组胺就是有毒生物胺的一种,存在于腐败变质的鱼肉中,口服8~40毫克会令人轻微中毒,超过100毫克就会导致严重中毒。

在死亡后的河蟹体内,组胺的增长速度很快,即使高温加热后也无法去除,这也是食用死亡河蟹后会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人曾做过实验:大闸蟹死了之后在室温下放置3小时,体内的组胺含量从3mg/100g增长到了6mg/100g,后来逐渐增加到7毫克、8毫克……这个量已经可以使人轻微中毒了。

所以,如果发现买回来的螃蟹已经死了,为了安全起见更好还是别吃了,除非是发现的时候刚死然后立刻直接烹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螃蟹的死亡时间,所以还是不吃为好,毕竟美味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图虫创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速冻螃蟹是可以吃的,因为它是在螃蟹活着的时候直接快速冷冻让其死亡的,然后置于零下18度的环境中保存,安全性没问题,可以放心食用。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死掉的螃蟹,哪种能吃?哪种不能吃?关于螃蟹的消费提示

时间过得真快,秋风一刮天便冷了起来,俗语言:天越冷,膏越红;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品蟹时间”,胭脂般的大红蟹膏,鲜甜细嫩的蟹肉,一口下去黏糯在嘴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舌尖上的美味”。当然,在品鉴美味的这条路上,我们理应先收获安全,肥蟹亦是如此,随心所欲,无疑会增加伤身的风险,探究螃蟹的美味密码,需遵循此份“消费提示”。

螃蟹死了,到底能不能吃?

对于螃蟹而言,比其他食物相对特殊,需区别看待。

  • 其一,如果是河蟹,死后切不可食用。

螃蟹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的食物比较复杂,虾、活鱼、蜗牛、植物,关键它还吃死鱼和腐败的食物。因此,螃蟹自身容易携带多种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活螃蟹中的砂囊(胃)可以正常工作,从而有害物质就会被抑制;但当螃蟹死亡之后,其砂囊很可能被破坏,这样一来毒素等有害物质就会输出扩展到肌肉,导致螃蟹失去鲜美腻滑的味道(肌肉快速变软、变老)。

另外,螃蟹死后细菌会快速繁殖,其中所含大量的蛋白质会分解成组胺等生物胺类物质,组胺的毒性较大,就算高温加热也不能完全消除其毒性,人在进食过量的生物胺后会导致食物中毒。

当机体摄入过量的组胺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疼、红疹、心悸、高血压、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等过敏性中毒症状。组胺的毒性较强,剂量很少即可导致中毒,摄入8—40毫克组胺后就会导致轻微中毒,超过100毫克后就会诱发严重中毒;常温下(20摄氏度),河蟹死后3小时组胺的含量就会达到6.3毫克/100克,此剂量不容小觑。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河蟹在死前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那在死后这些毒素同样也会扩散于肉内。因此,食用死河蟹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危害身体健康。


  • 其二,如果是海蟹,死后还能食用。

与河蟹相比,海蟹(咸水蟹)是一种“水性颇好的生物”,它们的生存环境更优质(河蟹只能在池塘、沟底、河床爬行),食物的质量也更好,所以肉体比较干净;从原理上分析,海蟹鲜度的变化和蛋白质变性的速度都会比河蟹慢,所以在死后可以继续食用。

除了死蟹,这些螃蟹也不能吃:

  • 醉蟹,不可食用:

醉蟹是酒客的更爱,有盖、有脚、有滋味,是轻易得不到的美味。但是,食生醉蟹、醉虾会增加感染肺吸虫等寄生虫的风险,同时还可能被霍乱弧菌、副溶性弧菌等微生物侵袭,无疑会给身体惹来麻烦。如果您想体会醉制食品的绝美滋味,可以适当选择熟醉蟹,体会鲜美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给肠胃增加负担;当然,食醉蟹的前提一定是“选择正规商家,少量品鉴”。

  • 久存的熟螃蟹:

螃蟹虽然熟了,但在食不毕而存的过程中同样会被细菌等有害物质侵袭,蟹肉本身高蛋白,温湿度一旦得宜,有害物质必然大量繁殖,所以久存的螃蟹不建议大家品鉴。螃蟹宜少吃少买、现食现买,更好一次性吃完。

选购螃蟹,挑选很关键:

  • 看颜色,识个体:

从外表来看,建议选择个大饱满的,肉质更加紧实;新鲜的螃蟹“金爪青背、黄毛白肚”,腹部呈现白色且尤为饱满,蟹背为绿色、有光泽,新鲜的螃蟹会不间断吐泡。

  • 看蟹毛,观动作:

相比而言,腿部坚挺且蟹毛茂密的螃蟹更新鲜;新鲜的螃蟹蟹鳌的夹动能力更强,爬动敏捷且蟹腿完整度更高。

  • 看肚脐,买好蟹:

无论公母,只要螃蟹的肚脐向外凸出,必然膏肥脂满,建议选择。

吃螃蟹,需理性,不给身体惹麻烦:

  • 适量品蟹,浅尝辄止:

螃蟹虽以“鲜”闻名,但其同样高蛋白、高嘌呤、高胆固醇,品鉴 *** ,降低负担,正常健康人单次食用螃蟹的数量不建议超过2只,蟹肉的摄入量不建议超过100克(给其余的食物留点量);患三高疾病、痛风、肝胆疾病等特殊人群更应严格控制螃蟹等海鲜的摄入量。

  • 清蒸螃蟹更合理,搭配生姜好伴侣:

从口味、营养价值、鲜嫩程度综合考虑,“清蒸”的烹调方式更适合螃蟹,螃蟹反蒸,肚皮朝上(保留蟹黄和蟹膏),高温蒸蟹30分钟以上,规避有害物质的侵袭。

蟹微“寒”,可配姜末食用,同时可搭配食醋;当然,搭配大葱、紫苏也是不错的选择。

每逢金秋必该品蟹,味道鲜美且做法众多,吃蟹季,做一个懂蟹的合格吃货,以上知识望您笑纳。

注:王思露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告知本人;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死螃蟹有毒不能吃,那么刚死的螃蟹能吃吗?

#家庭健康守护官#

国庆马上就要来临,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螃蟹的季节啦!如今的螃蟹最是肥美,相信螃蟹发烧友们已经忍不住想大快朵颐了。

众所周知,螃蟹不仅十分美味,而且其中的蟹黄的营养价值很高,因此是很多人的心头爱。但是,螃蟹的价格并不便宜,普通人家经常吃也难免心疼。一些商家会对死掉的螃蟹做特价处理,因此,有些喜欢吃螃蟹但又舍不得高价购买的人就会选择买死螃蟹来吃。

但是我们也经常听到科普宣传,死掉的螃蟹会产生毒素对身体造成伤害,不能吃!这是因为螃蟹死了之后,会产生一种叫做类组胺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蟹体内积聚的组胺越来越多,毒性也就越大,即使螃蟹煮熟了,毒素也不容易被破坏。

如果人吃了它,马上就会出现人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送医不及时的话,会对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话,甚至会危及生命!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死螃蟹有毒不能吃,那如果是刚死的螃蟹能吃吗?

显然,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有专家?表示,如果在正常室温环境下死亡的螃蟹,刚死二十分钟内一般可以食用;处于冰冻环境下死亡的螃蟹,一般需在死后两个小时之内食用。

因为这个时候螃蟹体内的细菌增生的数量并不是非常多,我们在经过高温蒸煮之后,螃蟹之中的寄生虫和细菌可以被有效杀灭,对人体的危害比较不大。

但是,在我?看来?,不管死亡时间多久,它毕竟也是死蟹,为了?健康?着想?,更好?还是?不要吃了?!作为?一种?高蛋白?食品?,当?它?一旦?死亡?,还是?很容易?发生肉眼?看不见?的??变质?的?。另外,如果是在市场上购买,我们并不知道螃蟹的具体死亡时间,所以建议更好还是购买食用鲜活的螃蟹最为保险。

此外,请大家一定切记,如果超过两个小时以上的死蟹就坚决?不要吃了!因为一旦螃蟹死亡时间过长,体内就容易滋生大量的耐热菌,即使你高温加热20分钟以上,也依旧无法完全杀灭死蟹里面的寄生虫和细菌,那么此时去食用它,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的现象,造成比较大的危害。

最后,温馨提示一下大家,螃蟹虽美味,食用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哦!比如吃完螃蟹后不要吃红薯,否则可能会出现腹泻或结石的情况。另外,吃完螃蟹后不能吃蜂蜜,因为这两种食物都是具有凉性的,肠胃不好的人容易腹泻。此外,因为螃蟹性寒,有活血祛淤的功效,对孕妇不利,所以处在孕早期的孕妇尽量不要吃哦!如果是孕中后期的孕妇,偶尔贪嘴也要记得少吃哦!

死后2小时,菌落总数激增!隔夜蟹、死螃蟹到底能不能吃?

(央视财经《之一时间》)眼下正是一年当中吃螃蟹的更佳时节,不过最近有媒体报道,河南郑州一个20岁的小伙子,吃了隔夜蟹后竟然患上了脑膜炎,引发癫痫。浙江杭州一位大叔在吃了生腌蟹后,被创伤弧菌感染,险些截肢。隔夜蟹、死螃蟹到底能不能吃?

螃蟹死了还能吃吗?

视频加载中...

△央视财经《之一时间》栏目视频

为了验证死螃蟹是否存在食用风险,我们在市场上购买了大闸蟹和梭子蟹两种实验样本,并把它们带到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进行实验。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宋金龙表示,判断螃蟹死后会不会有食用风险,主要看两点。之一点就是看它的菌落总数是否迅速升高,以及是否含有致病菌。第二点就是看螃蟹死后体内,会不会产生像组胺、尸胺、腐胺等有害的生物胺类物质。

工作人员在两类螃蟹样本鲜活时,以及死后24小时内的不同时间段,分别取样,对其中所含菌落总数,以及有害生物胺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大闸蟹从刚刚死亡到死后两小时,菌落总数就呈现出了激增态势,两小时菌落总数增长了22%,24小时内共增长55%,死后一天的大闸蟹,已明显出现腐臭味儿。

实验数据显示,梭子蟹在死后24小时,体内菌落总数开始出现激增态势。大闸蟹在死后5小时,体内出现了有害生物胺。

专家介绍,生物胺是生物体内正常的活性成分,分为:腐胺、尸胺、精胺、组胺、色胺等。以组胺为例,微量组胺在生物细胞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当人体摄入过量的组胺时,就会引起食物中毒,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食用冰鲜螃蟹 更好这么做

在市场上我们还经常能看到冰鲜的螃蟹。同样是死蟹,冰鲜螃蟹吃起来会不会也有安全风险呢?戳视频↓

△央视财经《之一时间》栏目视频?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刘峥)

每日辟谣|死掉的螃蟹还能吃吗?

流言:一些人认为,螃蟹死了以后,只要迅速吃掉,就不会有事,死蟹还卖的更便宜。

真相:大闸蟹死后数小时,身体里的有毒物质已经可能使人中毒。

爱吃螃蟹的人都清楚,买螃蟹一定要挑鲜活的,因为死亡后的螃蟹不仅味道不好,食用后还可能致命。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真实案例的:2015年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因为食用死亡河蟹后发生食物中毒的患者,入院当日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螃蟹喜食水中的死鱼、死虾等腐败动物尸体,体内体外都沾有大量病菌,死后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分解蟹肉,不仅会导致口感变差,而且总氨基酸含量会下降,有毒的生物胺含量急剧增加,螃蟹品质发生劣变,人一旦食用会导致中毒。

大家可能不清楚生物胺是什么,它其实是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正常情况下是生物体内正常的活性成分。适量的生物胺不仅没有毒,还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可以调节生物活性、控制血压。但是,如果摄入过量的生物胺就可能会导致中毒了,比如大家都熟知的组胺就是有毒生物胺的一种,存在于腐败变质的鱼肉中,口服8~40毫克会令人轻微中毒,超过100毫克就会导致严重中毒。

在死亡后的河蟹体内,组胺的增长速度很快,即使高温加热后也无法去除,这也是食用死亡河蟹后会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人曾做过实验:大闸蟹死了之后在室温下放置3小时,体内的组胺含量从3mg/100g增长到了6mg/100g,后来逐渐增加到7毫克、8毫克……这个量已经可以使人轻微中毒了。

所以,如果发现买回来的螃蟹已经死了,为了安全起见更好还是别吃了,除非是发现的时候刚死然后立刻直接烹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螃蟹的死亡时间,所以还是不吃为好,毕竟美味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速冻螃蟹是可以吃的,因为它是在螃蟹活着的时候直接快速冷冻让其死亡的,然后置于零下18度的环境中保存,安全性没问题,可以放心食用。

来源:科学辟谣

编辑:苗青旺

责编:张世华

<

刚死的螃蟹能吃吗?哪些部位不能吃?误食后果很严重……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又到每年螃蟹最肥美的时候了。

然而毕竟螃蟹有点贵,有些人就会买更便宜的死螃蟹吃,甚至有些不良商家直接死螃蟹当活螃蟹卖。

但其实,有一些死螃蟹是不能吃的,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

希望在你买螃蟹前,仔细看完这篇。

1

死螃蟹能吃吗?

首先,死河蟹不能吃!

河蟹,学名为中华绒鳌蟹,是中国特有的淡水产品,其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含氮化合物含量较高,肉质比较松,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且河蟹都在淤泥中生长,生存环境适合微生物生长,这就导致鲜活河蟹体内外菌落总数基数较高。

因此河蟹死后,微生物含量迅速升高,这是死蟹不能吃的主要原因。而且即使是刚刚死的,也不要吃了。

而海蟹生长环境特殊,被打捞出来极易死亡,但海水中盐含量高,螃蟹体内外细菌较少,因此及时冷冻且保存完好的死海蟹是可以食用的,但也不能存放过久。

误食死河蟹后可能会引发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

此外,由于螃蟹体内含有较多的组胺酸,细菌会将组氨酸分解成组胺和类组胺物质,误食患者会可能会出现组胺中毒的情况,部分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早搏等症状。

2

吃螃蟹还要注意什么?

1. 不吃生蟹,酒浸泡也不能吃

酒不能完全杀死生螃蟹体内的寄生虫,生食的话被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很高,轻则引起咯血,如果寄生虫进入脑部,重则还会引起瘫痪等症状。

2. 这四个部位不能吃

吃螃蟹时必须祛除蟹腮、蟹肠、蟹心、蟹胃,这些部位是螃蟹过滤和代谢废物的器官,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

3. 高温蒸熟,现吃现做

螃蟹需在100℃以上的高温下持续蒸煮20~30分钟后方可彻底杀灭体内微生物。

4. 不宜过量食用

螃蟹的胆固醇含量较高,尤其是蟹黄部分,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吃螃蟹时适量食用蟹肉,少吃蟹黄。

3

怎样区分公蟹和母蟹?

蟹屎和蟹黄所处位置及颜色都是有区别的,蟹屎通常蓄积在蟹肠和蟹胃里,蟹胃位于蟹嘴下部,蒸熟后为白色,不可食用;而蟹黄通常在螃蟹的腹部,撬开螃蟹背壳,即为金黄色的蟹黄。

蟹脐是螃蟹性成熟后区别雌雄个体的典型特征,雄蟹呈三角形,俗称“尖脐”,雌蟹呈圆形,俗称“团脐”。

公蟹

母蟹

4

如何挑选螃蟹?

1. 鲜活的河蟹蟹鳌夹力大,蟹腿完整,爬行快速有力,背壳呈青绿色且有光泽,腹部洁白且饱满,还能连续不间断吐泡。

2. 吃不完的活河蟹,可以用严实的竹筐保存。先铺一层泥沙,再放置一层吸水的毛巾或者海绵,最后将竹筐存放至阴凉处,一般可使螃蟹存活4-5天。

3. 海蟹应选择蟹鳌和蟹腿完整无缺失,腿关节有弹性不僵硬,蟹壳呈青灰色且两端的壳尖针状物无损伤的。

比较新鲜的海蟹蒸煮后,蟹肉呈丝状的纤维,不塌陷。海蟹冷冻可保存一个月左右。

来源:新华网

死的螃蟹,和大闸蟹,可以吃吗,一定要看完

本人从2014年从事大闸蟹行业,父母在阳澄湖养了20多年的螃蟹。生螃蟹,熟螃蟹,死螃蟹吃过很多,这么多年并没有被毒死,可以好好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先来几张自家的阳澄湖大闸蟹镇楼

首先大家要明白螃蟹死亡之后为什么不能吃?

螃蟹由于是底层食腐动物,消化腺例如肠腺里面有很多细菌。

螃蟹死亡之后,在适当的环境下,通过一定的时间,细菌会大量的繁殖。

导致消化腺破裂,重金属物质从消化腺出来污染蟹肉;

同时细菌将蟹肉蟹黄的蛋白质分解为有毒的组胺,食用后导致中毒。

如果细菌没有迅速繁殖的环境,或者没有繁殖足够的时间,螃蟹还是新鲜的,是可以吃的。

螃蟹一般都要挑选有活力的,味道自然更好。 平时大家吃的海蟹在超市一般都能买到死蟹,即使在沿海城市,超市的死海蟹也会冷藏折价出售。海蟹由于长期生活在海水中,死后迅速冷藏或者抓上来就冷链运往外地出售一般情况下不会变质。只要没有异味是可以吃的。(因为细菌在冷藏和有盐的情况下,繁殖速度大大减慢。)

淡水蟹比如大闸蟹,死后一般是不能吃的。但是也分情况:

1. 比如拿到螃蟹的时候是活着的,煮熟之后死了,或者煮的时候从锅里爬出来摔死了。这种生命力本来很强的螃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正常死亡。被快递员扔快递扔死了,被小孩子玩死了,到处乱爬摔死的,人被夹了之后一怒之下把螃蟹拍死了。这些都是可以吃的(细菌来不及繁殖就在烹饪过程中被杀死了)

2. 收到大闸蟹之后,螃蟹没有活力,感觉马上就要死掉。这种一般是可以吃的, 螃蟹没有活力,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被冻晕了。

3. 收到大闸蟹之后,螃蟹死掉了(确认不是冻休克了)。如果快递箱里面的冰水还没有化掉,在煮 熟之后确认蟹肠没有破裂的情况下是可以吃的。(细菌在低温下繁殖速度大大降低)

4. 螃蟹还没死,奄奄一息了。煮熟之后蟹肉也不饱满,空的,味同嚼蜡的,是不能吃的。这种螃蟹本身抵抗力不强,一般蟹肠都破了但是还顽强的垂死挣扎的。这种自然情况下死亡或者濒死的螃蟹,一般不能吃。卖家一般不会发出这种螃蟹,因为死蟹要赔。

5. 其他情况下,比如大闸蟹死亡之后在常温下(20摄氏度)超过3小时,坚决不要再吃。吃死亡很久的螃蟹,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刚死不到3分钟的螃蟹能吃吗,放冰箱保存可行吗?一次性说清

又是一年一度吃大闸蟹的好季节,各位爱蟹达人摩拳擦掌,有门路的已经拜托朋友给自己邮寄大闸蟹礼包,没门路的盯着超市,等着大闸蟹上架买回来尝鲜。无论你是从哪种渠道买到大闸蟹,都必须记住一点——死蟹不能吃。

在吃螃蟹的世界里,死蟹几乎等于不能吃,海蟹的容忍时间可以长一点,刚死没几分钟的海蟹尚且可以迅速处理吃掉,但大闸蟹却没有这段时间,翘辫子意味着它已经不再是食物,而是归于垃圾桶的存在,即便放在冰箱里,也救不回来。

有人要问了,大闸蟹刚死不到3分钟,能吃吗?答案是不能吃,即使是刚死1分钟的大闸蟹,也不建议你吃。那些说勉强凑活可以吃的朋友,立场极其摇摆不定,实际上自己都不确定能不能吃。

大闸蟹是先腐后死的节肢类动物,意思是在翘辫子之前,螃蟹的身体会先腐烂,然后呈现不动弹的状态。这是因为螃蟹的体液是渗透式的(我们人类是循环式),所以螃蟹的身体部分缺失也不会影响螃蟹的生存。

但这种渗透式的体验导致一个不好的结果,腐烂不代表螃蟹死,但螃蟹死一定是身体腐烂,换句话说,在处理前就翘辫子的螃蟹,实际上都是烂螃蟹,肉和黄已经有变质的现象。吃到这种螃蟹,会导致以下结果:

一、身体不适

大闸蟹本身就喜欢吃淡水水域里腐烂性的食物,翘辫子后很容易细菌感染,吃了被感染变质的螃蟹,轻则腹泻、呕吐,重则出现食物中毒的反应。每年因为吃螃蟹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的人数不胜数。

二、口感大打折扣

一旦出现变质,螃蟹的肉和黄会变得“水”,丧失原本的鲜味。再加上螃蟹体内有一种组氨酸的物质,容易分解,当螃蟹翘辫子后,它的中肠腺很快散架,里面的组氨酸、消化酶流出来把螃蟹肉分解掉,所以螃蟹死掉后,很快肉质变松散,还有一股怪味。

更要注意的是,野生螃蟹肯定没有养殖螃蟹那么干净,味道实际上也没有养殖螃蟹那么好。因为人工养殖的螃蟹,对大闸蟹的养殖环境特别注重,不仅要富含水草,投喂营养饲料,还要定期清理水中的杂质。

而野生的螃蟹,远远不如养殖螃蟹那么肥美。在野生环境虾生长,这些螃蟹体内积攒大量细菌、污染物和重金属物质,不过螃蟹本身是免疫力极强的生物,依然生龙活虎。但螃蟹一旦翘辫子,这些细菌便会倾巢而出。

简单科普一下,如何确认大闸蟹是否鲜活。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螃蟹眼旁的壳面,蟹眼马上动,说明生命力充沛。也可以用筷子放在蟹爪间,蟹爪迅速夹住筷子,还很有劲儿,说明螃蟹的生命力很强。

离开水的大闸蟹,会吐出白色泡沫,那也说明是活蟹。如果刚送到的大闸蟹看起来没什么精神,那别犹豫了,先送上蒸笼把螃蟹蒸了吧,不然吃了刚死的大闸蟹,味道不好,心里还膈应,担心自己会中毒。

隔夜死螃蟹还做给人吃,这算不算是变相投毒?

近日,据媒体报道,网红餐厅“胖哥俩肉蟹煲”以“食材新鲜”为之一卖点,背地里却大量使用过期食材,隔夜死蟹充当活蟹卖。

(图源:见水印)

这波操作看得春雨君饭都吃不好了,食用新鲜的海鲜水产都要警惕中毒风险,更何况是过期食材,太不拿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当回事了!

“太长不看”版:

1.食用隔夜死蟹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头昏、心悸、胸闷、面色潮红、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休克、昏迷等情况

2.副溶血性弧菌是海鲜中最常见的病菌,进食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后,一般2~48小时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或胃痉挛,继而腹泻,多数患者腹泻后出现恶心、呕吐,体温一般为37.7~39.5℃

3.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危害更大的一类毒素,全球每年因PSP导致的中毒事件约2000多起,死亡率达15%

食用隔夜死蟹的危害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肥”,确实又快到了食用螃蟹的季节,当我们选购食用大闸蟹时,首要建议是:即买即食,不吃死蟹

(图源:图虫创意)

一方面河蟹食腐,消化道内会有大量细菌,而螃蟹本身又富含蛋白质,其死后细菌繁殖、污染蟹肉的速度特别快。

另一方面,细菌分解氨基酸的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组胺、类组胺等物质,螃蟹的死亡时间越长,体内的组胺、类组胺物质就越多,即使再次高温加热也难以去除。

顾中一营养师曾建议,从细菌繁殖和组胺生长速度来看,死螃蟹在室温下放了超过三小时,或冷藏超过一天,就不建议食用了。

如果食用隔夜死蟹,很容易引起细菌性肠胃炎或过敏性食物中毒,出现头昏、心悸、胸闷、面色潮红、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生休克、昏迷等情况。

同理,不要吃生蟹(像醉蟹什么的),吃螃蟹建议高温蒸煮20~30分钟,以充分杀死病原体。

(图源:图虫创意)

螃蟹死了多久还可以吃,螃蟹死了多久还可以吃-第1张图片-

不过,并不是说所有的死蟹都不能吃。像梭子蟹、青蟹等海蟹,离开海水后很快就死了,捕捞船会进行冷冻和保鲜,海水蟹可以吃死的,但也需要迅速冷冻,死掉的海蟹在常温环境下超过一天,或冷冻条件下超过15天,也是不能食用的。

海鲜中最常见的病菌

接下来我们扩展地讲一下,在食用海鲜水产的时候,除了过期死蟹,还有哪些海鲜中毒风险。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是海鲜中最常见的病菌,常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及鱼、贝壳类等海鲜中,附着在这些海产品的表面和体内。

(图源:图虫创意)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华东沿海该菌的检出率为57.4%~66.5%,尤以夏秋季为高。海产鱼虾的带菌率平均为45%~48%,夏季高达90%,腌制的鱼贝类带菌率也达42.4%。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经食物传播,主要传播的食物是海产鱼、虾、贝类等海产品,其次为肉类家禽和咸蛋(多因食物容器或砧板污染所引起),有时也可由咸菜等引起。

在我国夏秋季节,黄鱼、墨斗鱼、带鱼、海虾、梭子蟹、海蜇、黄泥螺、蛏子和蛤等海产品带菌率极高,近海内河水的淡水鱼亦有较高的带菌率。海产品中以墨斗鱼带菌率更高,达93%,其次为梭子蟹。

(图源:图虫创意)

夏秋季节是副溶血性弧菌的高发季节,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且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进食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后,一般2~48小时后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或胃痉挛,继而腹泻,多数患者腹泻后出现恶心、呕吐,体温一般为37.7~39.5℃。病程一般为2-4日,恢复期短,愈后良好。

虽然海产品的染菌率较高,但副溶血性弧菌不耐热、不耐酸,加热到56℃并持续5分钟,或者在90℃下持续1分钟,或用食醋浸泡5分钟,都可以将其杀灭。

世界范围内危害更大的毒素

每年4月份,秦皇岛市、唐山市等黄渤海沿海地区都会发布“关于食用海虹的预警通告”,通告内容为“海虹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已经超出安全 *** 标准,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毒”。

(图源 *** ,侵删)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危害更大的一类毒素,全球每年因PSP导致的中毒事件约2000多起,死亡率达15%。

之所以沿海地区会在4月份左右发布预警通告,是因为随着气温上升,藻类赤潮爆发,水体中有毒藻类数量激增,而这些有毒藻类会被很多双壳贝类滤食进体内,从而将毒素累积在贻贝类、蛤类、牡蛎、扇贝类、海扇类、部分织纹螺等生物体内。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约占藻毒素引起中毒事件的87%。

(赤潮现象/图源 *** ,侵删)

该毒素的中毒机理与河豚毒素类似,主要是对神经冲动传导进行干扰,阻断细胞钠通道,引起神经系统传输障碍从而产生麻痹作用。

麻痹性贝类毒素“躺板板”的潜伏期较短,仅几分钟至数小时,毒素进入体内释放迅速,初期口唇舌部和指尖出现麻木,然后扩散到四肢和颈部,后期会出现流涎、发热、头痛、恶心及运动失调等全身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困难,最终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图源:图虫创意)

目前还没有针对麻痹性贝类毒素有效的解毒剂,救治 *** 主要是洗胃、导泻,使用速尿以清除毒素,国际安全 *** 标准规定贝类组织中麻痹性贝类毒素 *** 为80μg/100g。

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耐热性也较强,常规烹饪方式不能将其去除,还可能因为降低水分含量而导致毒素浓度增大。

一般正规市场购买的贝类问题不大,可以去掉内脏食用,不要购买那些野生现捕的水产品,毒素有没有超标,他不知道你也不知道。

如果想更保险一些,那就在4-10月份气温高的季节尽量少吃或不吃贝类等中毒风险高的水产,因为这段时间赤潮较多,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的中毒高发期。

(海鲜市场/图源:图虫创意)

总之,为了降低海鲜水产食物中毒的风险,死掉的河蟹不要吃,海鲜水产要充分做熟后再吃,以杀死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体,在赤潮爆发的时候,尽量不要食用贝类等比较危险的水产品。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扬州市市场监管局. 购买和食用大闸蟹要掌握正确 *** . 河北科技报,2020-10-15(003).

<2>戴岚 ,宋白薇.食用海鲜谨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中国检验检疫,2005(11):62.

<3>闫鹏,郑代丰,章群.麻痹性贝类毒素分析技术研究进展.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2):1532-1536.

<4>金仕静.麻痹性海鲜中毒的急救护理.现代实用医学,2011,23(04):471-472.

标签: 螃蟹 多久 可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