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元宇宙概念火爆,游戏板块表现亦红火,叠加行业年会近两日召开,相关概念股颇受资金关注。
Datayes!模型对游戏行业公司进行财务质量评分,吉比特、世纪华通、三七互娱表现出色,评级均为A;*ST众应、ST三五、ST天润则居末尾,评级为E。
更多独家数据、行业研究,请关注公众号→萝卜投资(DatayesR)
机构主导时代降临,如何看穿主力资金布局?从“喝酒吃药”到“有锂走遍天下”,A股强势板块的表现无论从爆发力和持续性来看,具备足够的投资机遇,持续爆发的现象级行情也折射出“机构主导”时代已经降临的现实。无疑,主流资金尤其是公募基金的趋同性布局,是投资过程不容忽视的“含金量”信息。
01
机构重仓股表现显著跑赢大势
Datayes!萝卜投资统计了全市场股票持仓,筛选出持有公募机构数最多的股票,将其按市值加权拟合成指数,分为TOP50和TOP300指数,和对应市场指数上证50和沪深300收益对比发现,自2020年以来,机构持仓TOP50和TOP300的收益已显著跑赢与之对应的指数上证50和沪深300。
这也进一步佐证,机构重仓股在近两年股市投资中的价值。
02
机构正密集加仓哪些行业?
萝卜投资统计发现,自2018年底以来,机构持续加仓医药生物及食品饮料行业,这也是随后“喝酒吃药”大行情开启的重要源头。
另外,萝卜投资统计发现自2020年6月以来,机构持续加仓有色、化工、钢铁等周期股,这也是“有锂电走遍天下”等金属周期股从底部企稳甚至暴走的背后力量。
03
机构正密集加仓哪些个股?
萝卜投资统计发现,自2020年底以来,机构持续增持宁德时代、药明康德、海康威视、汇川技术、韦尔股份等热门个股。
其后的行情证明了机构趋同的择股威力,如日中天的“宁王”也由此诞生。
无论是选行业还是择股,综合近两年的数据来看,机构主导的趋势业已形成,把握主力资金布局的节奏变化,是投资中必不可少的一门“显学”。
百亿债权投资遇“萝卜章” 华业资本失联二股东已质押股权百亿债权投资遇“萝卜章”背后
华业资本失联二股东已质押股权
近年来频繁并购,跨界医疗领域的房地产公司华业资本投资应收账款遇萝卜章,而设局者直指已失联的公司二股东。
9月27日,本想收回8.8亿元逾期债务的华业资本赫然发现此前应收债务相关文件公章是伪造,债务并不真实,而华业资本应收债款总量实际高达101.89亿元,都是从同一家公司——恒韵医药获得的。目前,伪造公章的恒韵医药的实控人,也就是华业资本二股东李仕林已经失联。
自9月27日公章伪造骗局披露以来,华业资本的市值在最近6个交易日内从86.45亿元下降至51.13亿元,6天失去35.32亿元市值。截至10月11日午间,华业资本跌停。
最近3年来,华业资本在医疗产业进行了多番部署,但2017年华业资本仍然交出了最近3年最为“惨淡”的成绩单,仅就归母净利润而言,就从2015年同比大增112.86%、2016年增长38.06%,最终沦为2017年下滑18.08%。
10月11日,记者致电华业资本证券部,采访萝卜章事件最新进展等, *** 无人接听。
失联的二股东已将所持华业资本股权质押
华业资本正在陷入一场关系公司生死存亡的百亿应收款投资业务危机。
事情源于华业资本此前与恒韵医药进行的债权 *** 。公司现有应收账款存量规模为101.89亿元,全部为从 *** 方恒韵医药受让取得。2015年8月,华业资本以7.06亿的交易金额收购了之一笔恒韵医药享有的医院应收账款债权,金额为8.82亿元,交易无追索权。
2017年12月,华业资本以3.16亿元收购恒韵医药的3.51亿元医院应收债权,交易无追索权。2018年从5月到9月又花20.09亿元收购。
华业资本9月末披露,其中公司使用自有资金直接购买应收账款规模为27.25亿元;公司参与认购应收账款优先级和劣后级金融产品规模为37.17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认购应收账款优先级金融产品规模为37.46亿元,公司子公司 *** 华烁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华烁)为优先级提供差额补足义务,公司为 *** 华烁的差额补足义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9月27日,华业资本披露公司应收账款业务累计出现逾期未回款的金额8.8亿元,占公司2017年12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的13.06%。这8.8亿元欠款都是恒韵医药向华业资本 *** ,债务人分别是陆军军医大学之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
为了追回应收账款,华业资本成立了债务追偿小组,对债务人进行了现场走访。《债权 *** 协议》、《应收账款债权确认书》、《确认回执》……面对华业资本出示的多份文件,债务人的工作人员却否认了债务。华业资本最终在公告中写道,“相关文件上公章系伪造的,确认上述债务并不真实”。
最让投资者心惊的是,虽然目前华业资本逾期未回款金额为8.8亿元,但是,公司现有应收账款存量规模为101.89亿元,这些账款全部为从 *** 方恒韵医药受让取得。
华业资本聘请的律师认为,恒韵医药存在涉嫌伪造印章,虚构与医院的应收账款债权交易的可能。截至目前恒韵医药尚无合理解释且其实际控制人李仕林未能取得联系。公司拟委托律师对恒韵医药及其实际控制人李仕林向有关机关报案。
虽然目前李仕林已经失联,但就在9月17日华业股份尚公告称,公司已与恒韵医药及李仕林签署协议,计划收购的标的资产为恒韵医药对医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人民 *** 第三军医大学之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中国人民 *** 第324医院等部队医院及作为恒韵医药客户的其他非部队医院)的医药配送、销售业务相关的主要经营性资产及负债,包括但不限于存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 *** 权、配送权等。标的资产包的具体清单由各方协商后确定并作为正式收购协议的附件。
当时公告显示,华业资本预计本次标的收购价格区间为6000万元-8000万元。
疑似设局并失联的李仕林是谁?她控制的恒韵医药又是怎样的企业?
早在2016年7月29日华业资本就曾公告,玖威医疗、满垚医疗、禄垚医疗等三家公司以协议 *** 方式增持华业资本股份,合计持股数量2.18亿股,合计持股比例15.33%,这三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均为李仕林,也就是2年前的这次股权 *** ,使得李仕林成为了华业资本的二股东。但是根据华业资本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显示,目前上述三家公司所持华业资本股权已经全部被质押。
跨界转型埋雷,此前所投某公司曾上失信名单
实际上,这次危机在华业资本谋求转型之时已经埋下伏笔。
华业资本于2003年就已上市。从收购方面来看,2011年,华业资本收购了陕西某矿业开发公司,正式涉足矿业开采。
公司在2015年1月发布的《华业地产重大资产购买预案》中透露,华业资本当时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和矿业投资,收入来源主要为房地产业务,但是,针对目前房地产行业面临较为复杂的局面,公告称,若公司仍以房地产开发业务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不利于公司未来长期持续发展。
当年1月,华业资本斥资21.5亿元收购重庆捷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正是李仕林,这一举动也意味着华业资本正式涉足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
据了解,捷尔医疗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商业业务和医疗服务业务。此外,捷尔医疗占重医三院产权和权益的75%。按照捷尔医疗的业绩对赌,承诺6年内完成18.5亿元利润。
根据华业资本官网介绍,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房地产、医疗健康、金融和矿业四大业务板块。公司将在做好房地产开发传统主营业务的同时,加大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力度,未来向健康管理集团迈进。
除了不断购入医疗资产之外,华业资本还在 *** 房产板块。2015年12月,华业资本公告称,公司拟与长晟隆投资签订股权 *** 协议, *** 子公司武汉凯喜雅飞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
持续并购为华业资本埋下了不少隐雷。天眼查信息显示,华业资本曾因股权 *** 纠纷而被他人或公司起诉,仅“自身风险”就高达50条。
而在华业资本128条周边风险中,即包括公司投资的北京时间传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曾上更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名单,此外,包括该公司投资的北京高盛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有开庭公告信息。
去年交三年最差成绩单,投资收益占业绩6成
华业资本的频频收购与主营业务业绩增长疲软不无关系。
在2015年跨界收购重庆捷尔医疗时,当年华业资本的商品房销售营业收入为44.51亿元,同比增长63.68%,但毛利率下滑5.18个百分点。
2016年,华业资本开始进行债权投资,当年公司逐步开始搭建医疗金融平台,子公司 *** 华烁与上海北信瑞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专项资管计划用于收购对三甲医院享有的应收账款债权,报告期内, *** 华烁及国锐民合投资医疗供应链金融确认投资收益7.4亿元。 *** 华烁与国锐民合在报告期参与设立了景太龙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合伙企业专门用于投资医疗健康产业,受让应收账款债权,截至报告期末合伙企业总规模47.29亿元。
2016年,华业资本商品房销售营业收入44.66亿元,增速放缓至0.35%,毛利率也同比下滑2.13个百分点至34.28%;当年华业资本的医疗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70亿元,同比大增273.64%。2016年华业资本的营业收入为52.03亿元,商品房销售营收占比下滑至85%。
到了2017年底,华业资本将公司金融投资业务分为股权投资业务、应收账款债权投资业务。
上述两类投资业务主要都是针对医疗领域。其中,股权投资业务主要以投资合伙企业、创投基金等方式,围绕地产及医疗领域进行投资;而应收账款债权投资业务,主要是通过公司投资的资产管理计划、合伙企业、信托计划等金融产品,以一定折扣提前支付供应商对三甲医院销售药品、设备、耗材而产生的应收账款,三甲医院于到期日将按应收账款原值归还资金,从而实现投资收益。
根据华业资本201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国锐民合与 *** 华烁共计投资医疗金融平台42.11亿元,确认投资收益6.15亿元。而当年华业资本的归母净利润为9.98亿元,这也意味着华业资本通过投资医疗金融平台所获得的收益占到了当年净利润的61.62%。
尽管华业资本在医疗产业进行了众多部署,但2017年华业资本仍然交出了最近3年最为“惨淡”的成绩单。
2017年,华业资本实现营业收入38.6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5.78%,实现利润总额11.2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1.12%。相比之下,2015年华业资本营业收入增长70.17%,2016年增长11.14%。而从归母净利润来看,华业资本的成绩就从2015年同比大增112.86%、2016年增长38.06%,最终沦为2017年下滑18.08%。
公司在“萝卜章”事件发生后曾公告称,如上述律师认为的事项(恒韵医药存在涉嫌伪造印章,虚构与医院的应收账款债权)成立,公司存量应收账款将面临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的风险,这将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李静)
600亿顶流基金经理离任,如何客观评价董承非投资能力?兴证全球基金副总经理董承非离职传闻在市场发酵半年有余,终于在10月19日一锤定音。
作为兴证全球当家基金经理、多届金牛奖获得者,董承非管理资产总规模超600亿,其在公募基金界的江湖地位可见一斑。离任消息甫出,在市场激起“千层浪”。
董承非2003年大学毕业就加入了兴证全球基金,2007年2月正式管理公募产品,近十五年的公募管理生涯,期间经历了多轮牛熊转换,形成了以稳健著称的投资风格。如何客观评价董承非的投资能力?让我们用数据说话。
收益表现
Datayes!萝卜投资数据显示,董承非任职公募基金经理以来,年化收益为12.39%,期间沪深300年化收益为0.93%,收益显著跑赢大市。
利用Datayes!特色数据,可以更客观的反映其任职期间的业绩表现。取值董承非任职期间所有基金产品,拟合规则采用规模加权,建仓期按3个月。
可以看出,董承非任职区间收益高达707.73%,同期沪深300区间收益为96.22%,整体收益表现可观。
从净值归因分析来看,董承非旗下基金的股票风格因子上偏好于大盘价值,行业板块因子上偏好消费板块。
但进入2021年以来,其管理的基金产品收益表现不佳,旗下5只基金仅中兴全全球视野股票录得正收益,余下4只基金年初至今悉数浮亏,也导致董承非一度被质疑“廉颇老矣”。
风险控制
从历史情景分析看,面对极端事件冲击,董承非管理的基金表现有较强的抗跌性,无论是面对新冠疫情、石油暴跌、中美MY战等极端事件,旗下基金表现显著跑赢沪深300。
以沪深300作为分析基准对比看,面对极端事件冲击,董承非旗下基金的更大回撤幅度均小于同期沪深300回撤幅度,显示了一名投资老将“不动如山”的稳健风范。
代表产品表现
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作为董承非的代表产品,表现如何?
Datayes!萝卜投资数据显示,2005年11月至今,该产品区间年化收益为23.17%,最近一年收益为7.19%,累计收益2,422.30%,与基准(企债指数*20% + 沪深300*80%)对比来看,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收益显著领先。
从风险控制角度看,2005年11月至今,该产品的更大回撤幅度为46.72%,而同期基准的更大回撤幅度为62.71%。同时,盈利天数大于亏损天数,说明对方向的判断较为准确,离场时机把握较好,同时止损意识也较强。
获奖一览
近十五年的公募管理生涯中,董承非多次荣获行业金牛奖、明星基金奖、金基金奖大满贯奖项,可谓拿奖拿到手软,不负顶流基金经理之名!
结语:董承非在基金经理位置上的离任,之所以备受关注,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目前市场为数不多的、管理权益基金接近15年的基金经理,更重要的是,他的离任,甚至可以看作是兴证全球基金“黄金一代”最后一位基金经理的告别。
从杨东、王晓明、杜昌勇等,到董承非、傅鹏博,兴证全球基金10多年星光熠熠,明星基金经理辈出,但随着杨东、傅鹏博等陆续离开,董承非成了“黄金一代”为数不多的留任者。
虽然此次董承非只是离任基金经理职位,但市场人士纷纷猜测其后续会离开兴证全球基金,甚至已经疯传其即将奔“私”的消息。今年公募基金人才流失加剧,公募基金高管或基金经理 “奔私”现象也屡见不鲜。
无论后续董承非是否奔“私”,让我们祝福这位投资老将:下一程更精彩!
更多独家数据、行业研究,请关注公众号→萝卜投资(DatayesR)
北交所横空出世,精选层潜力科技公司大盘点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宣告设立,预计上市标准会平移新三板精选层的4套准入标准。另外根据规则,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可以申请到北交所上市。目前,新三板精选层有哪些别具特色的科技公司?
北交所正式设立
上市条件平移精选层准入标准
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宣告设立,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为10亿元。5日下午北交所就《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会员管理规则(试行)》公布,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北交所的上市标准平移新三板精选层的4套准入标准,截至8月新三板精选层上述4套标准均有覆盖,其中以之一套标准进入精选层的公司占绝大多数。另外根据《上市规则》,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可以申请到北交所上市。
表1:北交所预计平移精选层上市标准
数据来源: *** 、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截至8月底,新三板精选层公司共计66家,按照行业划分,TMT行业公司合计14家,生物医药行业合计11家,汽车行业合计6家,机械设备行业合计7家,新材料行业合计6家。TMT科技行业14家公司中,电子行业3家,通信行业3家,传媒2家,计算机6家,TMT科技公司合计数量占比21%。
表2:新三板精选层公司全名单
数据来源: *** 、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精选层科技公司业务各有特色
成长速度较快
翰博高新(833994.NQ)主要从事半导体显示面板重要零部件背光显示模组一站式综合方案提供。光电显示薄膜器件包括偏光片、光学膜、导光板、光电显示用胶带等,是液晶显示(LCD)面板的关键零组件,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车载显示器等各类带光电显示的电子产品中。作为京东方国内主要配套企业之一,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光电显示薄膜器件生产和光学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2015年6月,公司通过收购合肥福映,进一步延伸公司产业链至下游背光模组。
图1:翰博高新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2:翰博高新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3:翰博高新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同惠电子(833509.NQ)专注于各种电子测试与测量仪器的研究与发展,坚持以技术创新来推动公司事业的整体推进并努力提高公司在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领导地位,“TONGHUI”已成为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国内外客户信赖的卓越品牌。
图4:同惠电子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5:同惠电子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6:同惠电子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微创光电(430198.NQ)位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专业从事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核心创业团队全部来自着名光电企业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汇集了一大批资深的光纤通信、视频处理、电子技术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在视频监控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性技术优势。公司产品开发团队十几年来主持和参加过多项国家和原信息产业部重大研究课题、多项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技术成果。
图7:微创光电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8:微创光电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9:微创光电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富士达(835640.NQ)专业生产射频连接器,公司于2013年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成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员单位之一。中航富士达公司已成为国内更大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科研、生产企业。
图10:富士达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11:富士达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12:富士达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创远仪器(831961.NQ)专注于无线通信、射频微波测量技术领域,成为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小巨人培育企业,同时承担上海无线通信测试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公司已经拥有4条产品线: *** 测试产品线、终端测试产品线、通用测试产品线和北斗导航测试产品线。产品涵盖移动 *** 覆盖及质量扫频测试、射频微波测试、移动终端测试、北斗/GPS导航测试等。
图13:创远仪器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14:创远仪器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15:创远仪器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智新电子(837212.NQ)是一家专注于连接器线缆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并逐步拓展汽车类电子产品、智能家居和新能源领域。
图16:智新电子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17:智新电子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18:智新电子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流金岁月(834021.NQ)成立于2011年7月,公司已连续四年入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 *** 系统创新层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另在北京、上海、成都、海口共设有10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并在成都设有一家分公司。公司是一家电视频道综合运营服务商,主要提供卫星电视直播信号落地入网覆盖服务。
图19:流金岁月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20:流金岁月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21:流金岁月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同辉信息(430090.NQ)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视觉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基于数字显示技术,结合物联网、AI、大数据、虚拟现实(VR)等技术,以智能视觉解决方案为核心战略,形成全显示产品、软件平台、创意内容、人工智能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数字影院解决方案、智慧展馆解决方案、智慧银行解决方案、VR教育解决方案、智能会议解决方案等行业应用方案及产品。
图22:同辉信息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23:同辉信息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24:同辉信息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观典防务(832317.NQ)是国内领先的无人机飞行服务提供商,国内唯一的无人机禁毒飞行服务提供商,建立了系统的无人机地理信息数据库。公司依托高性能的无人机飞行平台与图像采集系统,拥有多项涵盖无人机设计、自动控制及数据判读等多领域应用的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延伸服务链条,为 *** 部门及其他客户提供“航测-判读-地理信息”一体化的整体打包解决方案。
图25:观典防务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26:观典防务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27:观典防务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云创数据(835305.NQ)专业从事云计算、云存储技术领域研发及产品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云计算产品线齐全,针对大数据需求,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cStor云存储、cProc云处理、cVideo云视频、cTrans云传输等产品线。产品已经部署在100多家大单位的数据中心,云存储产品的用户总数保持领先。
图28:云创数据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29:云创数据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30:云创数据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艾融软件(830799.NQ)是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金融IT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完备的互联网金融应用平台软件产品系列,向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及其他大型企业提供业务咨询、IT规划、系统建设、产品创新等专业解决方案,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融应用平台软件产品,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开发定制化软件系统,同时辅以配套的技术服务等其他业务。
图31:艾融软件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32:艾融软件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33:艾融软件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国源科技(835184.NQ)是集地理信息研究、开发和数据采集加工、应用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图形采集、数据录入;土地规划及地矿规划设计;摄影测量与遥感影像加工等业务。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国家级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国家级数据入库、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加工、部分省、市、县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影像加工等工作。
图34:国源科技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35:国源科技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36:国源科技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恒拓开源(834415.NQ)是致力于开源软件技术服务、研究和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围绕着开源技术形成了线下和线上两个独立运营但彼此支撑的板块,主营业务是为企业客户提供软件开源化技术服务及为软件开发者提供社区、云平台、 *** 和众包等服务。
图37:恒拓开源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38:恒拓开源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39:恒拓开源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殷图网联(835508.NQ)是专业从事电力行业综合监控的高科技公司,服务于作为国家支柱之一的电力行业。公司研发的“电网多维智能远程巡检系统”成为电力综合监控行业划时代的创新产品,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不仅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开发实施了几十个电力远程综合监控中心主站,还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设计实施了上千套电力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为公司在业界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
图40:殷图网联公司营收结构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41:恒拓开源营业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图42:恒拓开源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数据来源:全国股转系统、Datayes
更多个股数据、行业研究,请关注公众号→萝卜投资(DatayesR)
红星发展、探路者等近一周被频繁调研,但此前一年无人问津据Datayes!萝卜投资统计,红星发展、探路者、华正新材3家公司近期被机构密集调研,在此之前一年内无调研记录。
机构较为关心红星发展的产能状况及下游客户需求;探路者主营产品为MiniLED显示驱动IC及模组产品,在国内外都具有领先地位,客户包括三星、LG等;华正新材看好未来铝塑膜材料在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等市场应用的空间。
红星发展近一周获得14次调研,调研纪要称,因下游需求增加,销售价格提升,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增加,公司二、三季度利润增长较快。产能方面,公司两家孙公司有两座锰矿山,总产能约25万吨/年,子公司有一座重晶石矿山,年开采量约10万吨/年,尚未生产;公司锰矿非自用,由矿山公司直接销售;公司扩建3万吨/年高纯 *** 锰生产线并未满负荷生产。需求方面,公司高纯 *** 锰下游客户主要包括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优美科等。电解二氧化锰行业有半年以上的长单。
探路者近一周获得4次调研,调研纪要称,收购北京芯能模拟芯片设计公司项目目前进展,已完成首期股权 *** 款,正展开交割,年底前完成有难度。现阶段主营产品为MiniLED显示驱动IC及模组产品,公司在Mini/Micro LED主动式驱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是目前全球产能贡献公司之一,也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直显+背光Mini LED主动式显示驱动芯片产品的公司。客户包括三星、LG、TCL、海信、聚飞科技、利亚德、雷曼光电、易美芯光等。
华正新材近一周获得1次调研,调研纪要称,青山湖二期项目三季度已实现满产,珠海一期项目土建工程已经完工,目前安装设备,预计明年二季度投产。覆铜板未来布局,基础材料开发应用于智慧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产品。公司看好未来铝塑膜材料在未来动力和储能类软包电池、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等市场应用的空间,同时国产化需求不断提升。今年投资建设年产3600万平米锂电池封装用高性能铝塑膜项目,预计明年二季度开始试生产。产品原材料国产化程度高,联动产品上下游,合作开发;与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客户共同进行电芯、电池的试验和研究。公司铝塑膜产品目前国产化程度约50-60%。目前公司日本原材料的供应商渠道具有稳定性,与日本供应商直接合作关系良好。
更多独家数据、行业研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萝卜投资(DatayesR)
铁打的基本盘!阿里巴巴是如何炼成的?作为中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起点迥然不同,在战略布局上的脚步却越来越相似:
阿里巴巴以平台起家,向B端和C端提供交易、沟通、营销等环节的创新工具,降低商品流通环节所涉及到的信息沟通成本,提高交易转化效率。而后立足核心电商优势,持续拓展业务边界,逐步形成商业、云计算、文娱业务、创新业务四大板块布局。
而亚马逊以自营起家,是融合自营B2C和平台B2C业务的先驱,其增效主要以履约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降低B端商家履约成本,同时提升C端用户的时效性等购物体验。公司以电商业务为支点,逐步扩展至零售(线上&线下)、云计算、在线订阅服务、在线广告等领域。
图1 阿里巴巴vs亚马逊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核心电商:阿里生态的经济基础
阿里巴巴FY2020财报,分为四大业务:
注:阿里巴巴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结束。
(1)商业
商业板块包含核心电商(天猫、 *** 等)、新零售、国际零售及批发、菜鸟以及本地生活。其中新零售是包括盒马、银泰等。国际业务包括速卖通、东南亚Lazada等。
(2)云计算
不仅是集团的基础设施,也是未来发展重心。
(3)文娱业务
包括优酷、UC、大麦、阿里音乐等,作为新的流量入口与信息搜集渠道,产生更广泛的生态协同。
(4)创新业务——产业链纵向扩展
包括高德地图、钉钉、天猫精灵等。
此外金融科技、智慧物流、云计算是整个集团的基础支持。
图2 阿里巴巴业务布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从收入来看,核心电商是阿里集团当前收入的主要来源:
(1)商业:FY2020收入4361亿元,占比85.6%;
(2)国内零售:FY2020收入3328亿元,占比65.3%;其中,核心电商FY2020收入2465亿,占比48.4%,新零售(主要包括盒马、天猫超市、进口直营和银泰)收入863亿,占比16.9%;
(3)云计算、文娱、创新:FY2020合计收入736亿元,占比14.4%。
图3 阿里巴巴FY2020各业务营收占比
从利润来看,阿里集团FY2020零售商业利润(经调整EBITA)持续快速增长,贡献超过1600亿元,展现了出色的盈利能力,持续为战略投资供血。而云计算、文娱、创新等业务投资在短期仍处于战略投资亏损阶段,短期业绩仍将承受较大的负面影响。
FY2020分业务利润(经调整EBITA):
(1)国内核心零售业务:盈利1928亿元,主要包含天猫、 *** 等核心电商;
(2)商业其他部分:亏损270亿元,包含新零售、Lazada、饿了么、菜鸟等;
(3)云计算:亏损14亿元;
(4)文娱、创新:合计亏损199亿元。
图4阿里巴巴FY2020各业务利润(百万元)
可见,电商依然是阿里的核心业务支柱。那么,铁打的阿里基本盘是如何炼成的?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年前。
复盘:做集市还是做商城?
2002年,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开始跑通,不仅树立了其电商行业地位,还能稳定盈利,为新业务提供现金流支持。
2003年, *** 上线,阿里开拓C2C业务,正式转战零售市场。同年,美国互联网巨头eBay进军中国市场。经过三年鏖战,凭借“三大法宝”——免佣金、支付宝和阿里旺旺,对应解决了吸引商户入驻、消费者信任和双方沟通三大问题,阿里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图5 *** 与eBay大战前后C2C市场份额变化
2008年, *** 商城上线,阿里尝试B2C业务。但由于对 *** C2C规模的执著以及对未来盈利模式的彷徨,战略反复摇摆, *** 商城经历了独立运营、并入 *** 、再次恢复,分歧不断一波三折。最终,阿里管理层意识到:流量和规模并不等于盈利, *** C2C惯性免费变现难以突破,B2C业务才是未来支撑阿里生态的“血库”。
2011年, *** 商城改名为天猫,“ *** ”与“天猫”开始独立运营。从此,“万能的 *** ”定位线上集市,重心为品类导入;“理想生活的天猫”定位线上商场,重心为品牌导入。
恰逢流量红利+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品质消费,品牌崛起。经过十年发展,天猫逐步占据阿里2C业务GMV半壁江山,成为阿里的核心业务驱动引擎。
图6 天猫及 *** 年度GMV(亿元)
毫不夸张地说,阿里历史上更大的转折点就是做成了天猫B2C。天猫带动的增长不光有“量”,使其整体GMV在过去的十年里翻了近20倍,同时还有“质”,天猫流量的变现效率较之原先的 *** 大幅提升,而这又涉及到阿里的赚钱利器——阿里妈妈。
阿里妈妈:商业营销变现支柱
阿里妈妈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商业数字营销平台,提供算法精准营销,提升购买转化率。2007年成立,旨在帮助中小网站广告盈利,让广告位像商品一样出售,打造开放式推广交易平台。
天猫上线后,在阿里妈妈的加持下,广告变现渠道拓展为CPM+CPC+CPS,分别通过展示、搜索和联盟三个场景实现广告分发,加上作为固定费用的店铺门槛费+技术服务费,以及平台的交易佣金,天猫的盈利模式演变为固定租金+流水扣点的线上商业地产模式。
注:CPM(Cost per Mille):按千次展示结算
CPC(Cost per Click):按点击结算
CPS(Cost per Sales):按销售结算
图7 阿里妈妈产品介绍
资料来源:阿里妈妈官网
图8 天猫盈利模式和线下商业地产对比
资料来源:华创证券
品牌化带来的是稳定增长的佣金,以及迅速提升的广告收入。品牌卖家(天猫)相对于中小卖家毛利率更高,更愿意花费更多的广告支出,同时天猫规模扩张带来大量佣金收入。
阿里妈妈和移动端协同催生广告营收增长。大数据的沉淀以及消费场景的构建,带来阿里广告转化率的提升。丰富的广告形式与转化效率的结合,为阿里巴巴带来了极高交易效率和非常准确的交易匹配度。
阿里的广告收入,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收入项目。2020自然年,阿里的广告总营收(即客户管理收入)达到2536亿元,占总营收近40%,同比增长45%,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排名之一,比二三名的腾讯、百度加起来都多。
伴随天猫GMV占比提高,阿里货币化能力快速提升,由此构成了阿里的电商基本盘。
注:货币化率=电商平台收入/电商平台GMV
图9 阿里巴巴佣金与客户管理(广告)货币化率
图10 阿里巴巴中国零售业务占比及增速(百万元)
更多高价值互联网电商数据,请前往萝卜投资“投资研究→指标库”
更多独家数据、行业研究,请关注公众号→萝卜投资(DatayesR)
华业资本跌停 百亿应收账款投资遭遇萝卜章 被第二大股东坑了?9月28日,百亿应收账款投资业务遭遇“萝卜章”的华业资本跌停。
27日晚间,华业资本公告称,9月26日其披露《关于子公司投资应收账款未按期回款及履行差额补足义务的公告》,并于当日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对北京华业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投资应收账款未按期回款及履行差额补足义务有关事项的问询函》。
据公告,华业资本成立了债务追偿小组,并聘请律师参与工作,并对债务人(陆军军医大学之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了现场走访。走访时,其向债务人的相关部门出示了重庆恒韵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韵医药)与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签署的《债权 *** 协议》、《应收账款债权确认书》及债务人(陆军军医大学之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出具的《确认回执》,债务人的工作人员否认存在《债权 *** 协议》中列示的债务,相关文件上公章系伪造的,确认上述债务并不真实。
华业资本存量应收账款规模为101.89亿元,全部为从 *** 方恒韵医药受让取得,其中公司使用自有资金直接购买应收账款规模为27.25亿元;公司参与认购应收账款优先级和劣后级金融产品规模为37.17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认购应收账款优先级金融产品规模为37.46亿元,公司子公司 *** 华烁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华烁)为优先级提供差额补足义务,公司为 *** 华烁的差额补足义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华业资本聘请的律师认为恒韵医药存在涉嫌伪造印章,虚构与医院的应收账款债权交易的可能。如上述律师认为的事项成立,华业资本存量应收账款将面临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的风险,这将对华业资本的正常经营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截至目前恒韵医药尚无合理解释且其实际控制人李仕林未能取得联系。公司拟委托律师对恒韵医药及其实际控制人李仕林向有关机关报案,追究恒韵医药及其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尽全力追回公司财产。
据披露,华业资本的第二大股东是李仕林,其控制恒韵医药。
28日,华业资本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要求华业资本实际控制人周文焕、第二大股东李仕林,应当认真自查,对当前风险出现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及时提出整改及解决措施。
(责任编辑:李静)
两融市场资金流向跟踪:北方稀土、隆基股份获青睐融资买入分布 (2021.08.31)
【前五大行业】有色金属、化工、电气设备、电子、非银金融
【前五大个股】 $北方稀土(SH600111)$ 、 $隆基股份(SH601012)$ 、沃森生物、 $赣锋锂业(SZ002460)$ 、爱康科技
融券卖出分布 (2021.08.31)
【前五大行业】非银金融、钢铁、电子、银行、有色金属
【前五大个股】包钢股份、中国电建、中国中冶、东方证券、中芯国际
更多个股数据、行业研究,请关注→萝卜投资(DatayesR)
破发频现!A股打新彻底不香了?据Datayes! 统计,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收益10月份大幅缩水至55.7%,11月以来该数据进一步走低至37%;而6-9月的收益都在200%以上。随着打新收益率的下行和新股破发频现,近两年火热的新股发行市场正在迅速降温,IPO步伐已经明显放慢,11月迄今仅5只新股发行。
1、打新收益下滑明显
中国IPO市场的火热或归功于IPO的高回报率,然而在今年9月发布IPO新规后,新股上市首日出现连续破发的情况。据Datayes! 统计,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收益10月份大幅缩水至55.7%,11月以来该数据进一步走低至37%;而6-9月的收益都在200%以上。
在2019年科创板开板前,A股主板要求新股发行时市盈率不能超过23倍,IPO上市首日的平均收益率一度达到44%,是首日涨幅上限。2019年7月科创板之一支股票上市,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2019年IPO首日更大收益率高达400%。2020年创业板开板,之一批上市的康泰医学IPO首日更大收益率高达1000%;2021年读课文化在上市首日创造历史,涨幅超过1900%。
A股市场IPO打新100%正收益的历史在2019年12月4日被建龙微纳打破,首支上市当日破发的股票出现在科创板上。近期,随着IPO新规的发布,新股收入破发的情况频频出现,投资者中签后弃购的比例也水涨船高。
2、新股破发频现
新股首日连续破发的情况出现在21年10月中下旬,共有9支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根据数据显示,21年前9月的上市首日平均收益率在190%左右,其中1月份的平均首日收益率更低,约为113%;7月份更高约为265%。而10月的平均首日收益率在新规后骤降至55%,首日跌幅更大的新股其跌幅高达27%。截至11月4日为止,新上市的5只IPO平均首日表现仅有37%,为21年前9个月的首日平均收益率的1/5。
本次破发的新股有以下几个特征。
1)网下申购率:根据数据显示,21年新股IPO平均网下申购率为0.03149%,而破发的IPO的平均网下申购率为0.03748% ,高于全年平均网下申购率约20%。
2)市盈率:21年平均发行市盈率约为29倍,而破发的IPO平均市盈率约为55倍,是全年平均发行市盈率的约1.9倍。
3)行业:从下图中可看出(浅橙 *** 间),IPO频发首日破发的期间,其相关的行业板块表现欠佳,波动较大。
3、IPO发行速度可能受到冲击
中国IPO市场近几年因收益高企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这两年IPO市场上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都增长明显。截至2021年11月4日为止,2021年新上市IPO数量高达409,已超过2020年394支,发行规模大于2018年和2019年的规模总和。不过,随着IPO新规发布以来打新收益的大幅下行,IPO步伐已经明显放慢,11月迄今仅5只新股发行。
附2021年中国IPO数据细节:
更多独家数据、行业研究,请关注公众号→萝卜投资(Dataye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