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大家喜欢吃什么?我超级喜欢吃冰!清凉解暑,回味无穷!最近在家自制了一款杨枝甘露冰沙,搭配蒙牛杨枝甘露雪糕,颜值高味道好,姐妹们快跟我做起来吧!
食材需要4-5个小台芒、300g冰块、15ml糖浆、150ml绿茶、100ml椰浆、180g淡奶油、5g白糖和杨枝甘露口味雪糕。雪糕绝对是灵魂!我用的是蒙牛新出的杨枝甘露雪糕,芒果和椰子的组合,一口下去还可以吃到芒果果肉,口感丰富,用来做沙冰最合适不过。
*** 的 *** 很简单,和“盖楼”差不多。先在破壁机放入3个小台芒、15mL糖浆、300g冰块、150mL绿茶,打成芒果冰沙备用。准备一个奶茶杯。放入一个小台芒,捣压成泥。再加入100mL椰浆,不用拌匀直接倒入冰沙。把蒙牛的杨枝甘露雪糕切块,在杯中挤入奶油,放上雪糕块。然后~一杯巨好看又好喝的杨枝甘露沙冰就完成啦!
这一杯蒙牛版本的杨枝甘露绝对可以满足你对夏日的所有幻想。不甜不腻,口感超级好,上层的蒙牛雪糕冰冰凉凉,大理石花纹看上去无比有食欲。中层的冰沙芒果味十足还可以品出淡淡的绿茶香气。下层就是包满了椰香的芒果果泥,用勺子挖着吃简直不要太爽口。
按照这个做法还可以做其他的口味,比如说巧克力冰沙,绿豆冰沙,用不同口味的雪糕可以搭配出各种各样的饮品。建议姐妹们用奶香纯正的蒙牛雪糕,每一款都不踩雷,样式也多,就可以迸发出各种美食灵感~夏天更好的事莫过于吃着冰沙,吹着夏日的微风、看着傍晚的日落。千万不要辜负夏天的良辰美景,每天吃点甜,做个甜甜的小盆友吧!嘻嘻!
“雪糕刺客”消失了,蒙牛却靠冰淇淋狂挣50亿 |焦点分析文|杨典
编辑|乔芊
2023年,夏日高温屡屡刷新纪录,但是雪糕行业似乎没有迎来自己的夏天。
8月13日,“杭州冷饮雪糕店生意比往年差了三成”这一词条登上热搜。一位接近冷饮家批行业人士向36氪透露,今年冷饮行业竞争加剧、冷饮业销售遇冷,经销商相互诉苦,一篇题为“祭冷饮人”的小作文在朋友圈流传。
最明显感受到寒意的,当属去年夏天高举高打的“雪糕刺客们”。据36氪观察,同一家罗森便利店同一个冰柜,去年夏天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冰柜属于钟薛高,到今年,冰柜里的钟薛高只剩下了一款“杨梅味”。
2023年的罗森冰柜,很难找到钟薛高
在媒体报道中,“消失的雪糕刺客”成为今年的关键词,就连刺客代表“钟薛高”都开始“钟薛不高”,在3月推出了3.5元的平价版本“Sa’Saa”雪糕。
不过传统雪糕品牌的境遇似乎与钟薛高截然不同,不光是它们在冰柜里无法撼动的位置,也反映在销售数据上。
根据FoodTalks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雪糕/冰淇淋畅销榜TOP50,前十名几乎都是伊利和蒙牛的经典款:巧乐兹、苦咖啡、随变、绿色心情……且中位价都在5元及以下。
在2022年财报里,伊利冷饮业务收入95.67亿元,同增30%以上;而蒙牛在与茅台联手之后,2022年冰淇淋业务收入为56.524亿元,同比增长33.3%,而这已经是冰淇淋业务连续三年双位数增长。
伴随着行业寒冬的来临,整个雪糕市场似乎呈现出分化趋势:新势力跌倒,老势力吃饱。
“雪糕刺客”的妥协
钟薛高曾经以一己之力打开了雪糕市场的想象空间。
2018年,钟薛高一款标价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上架天猫,声称以天然珍稀的粉可可为原料、经由研发大师精心调制,光成本就要40元,创始人林盛放话“就是那个价,你爱要不要”。
昂贵的定价丝毫不影响人们的消费热情,这款初代“雪糕刺客”上架15小时就售罄2万支,还在小红书上制造话题无数。
乘着消费升级的东风,钟薛高自2020年开始连续三年霸榜天猫618冰品之一名,2021年营收翻了一倍达到8亿元,2022年估值一年之内翻了五倍超过40亿。
有钟薛高的珠玉在前,越来越多的雪糕开始拉高定价的基准线。29元的德芙黑巧冰淇淋、17元的喜茶多肉葡萄冰棒、20元的伊利须尽欢……《金融时报》在2022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一些雪糕品牌涨幅已经超过了通货膨胀。”
在2022年夏天之前,钟薛高都是冰柜里那个昂贵的异类,但批量出现的“雪糕刺客”不仅让消费者被狠狠刺了一刀,也意味着钟薛高要面对更多的对手——除了要和同为新消费排头兵的喜茶、每日黑巧、oatly在冰柜里短兵相接,也要和伊利、蒙牛、茅台等老消费硬碰硬。
小红书博主@又又 不胖整理
而在冰柜之外,定位高端的雪糕们或许也面临着隔壁赛道的降维打击,比如新式茶饮和手工冰淇淋。
同样都是茶余饭后的社交货币,雪糕和奶茶是事实上的竞争关系。早在2021年就有媒体报道,在不少城市的核心商圈,哈根达斯的门店已经让位于喜茶、奈雪,而如今柠檬茶、酸奶等新品类层出不穷,年轻人的胃容量也快不够用了。
“gelato”(意式冰淇淋)则是今年爆火另一个的新品类,北京国贸和三里屯的Venchi闻绮、上海武康大楼下的corner cone gelato都是新晋网红店。如果在大众点评上定位“上海富民路”,以2km为半径、“gelato”为关键词搜索,显示结果是18家,客单价集中在30-40元之间。
上海富民路上的gelato
考虑到gelato有意大利的文化基因,又有手工 *** 、现场挖球,再叠加线下门店环境fancy适合小红书打卡,相比10-40元的工业成品钟薛高,似乎可以说是“贵有贵的道理”。
不过对于钟薛高们来说,更大的难题还不是赛道太拥挤,而是消费者失去消费欲。
一边是因为“火烧不化”身陷公关危机,另一边则是消费者消费欲望减弱,“雪糕刺客”背上骂名,反映在动销数据上,根据鲸参谋,2022年5-8月销售旺季,钟薛高销量同比下滑10%。
今年3月,钟薛高一改过去66块厄瓜多尔粉钻的高身价,转而推出了平价版本——3.5元的Sa\'Saa(钟薛高子品牌)。
“雪糕护卫”的铁板
只是对于钟薛高来说,平价市场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世界。
在雪糕市场,10元以下的平价市场仍然是主流,而以伊利、蒙牛、和路雪为代表的传统雪糕品牌牢牢占据这块市场。在雪糕市场,CR3达到43%。
钟薛高进军平价市场意味着得深入蒙牛伊利腹地,而钟薛高面对的是和元气森林一样的难题——在渠道、产品和供应链等层面与巨头实力悬殊。
“得冰柜者得天下”,这条铁律在饮料和冰淇淋市场都适用。2021年,经过五年耕耘的元气森林线下终端突破了100万个,而这只是可口可乐终端数量的五分之一。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钟薛高身上。2020年钟薛高进军线下,靠着比传统雪糕产品更高的渠道费用,进入了200多个城市近40万个冰柜里。但此时的伊利在全国范围内有600多万个终端网点,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下沉市场——光是乡镇网点就达近109.6万。
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对渠道的吸引力上。对于渠道来说,卖一支钟薛高能赚得更多,但前提是产品好卖才能赚得实,如今卖不动的高价雪糕,对经销商来说缺乏上架的动力。
而产品结构更为丰富的传统雪糕企业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也更有底气。以蒙牛为例,在产品层面两条腿走路——靠随变、绿色心情等平价产品占据大众市场,活成了消费者口中的“雪糕护卫”;通过和茅台、迪士尼合作挖掘新增量,分食高端市场,去年茅台冰淇淋累计销量近1000万杯,实现销售额2.62亿元。
财大气粗的传统雪糕企业在供应链层面也颇有优势。对于任何想要扩大规模、长久发展的品牌来说,供应链都是绕不开的一环,2021年元气森林因赤藓糖醇供不上货,产生了10亿元的销售损失,不得不亲自下场投资供应商。
过去三年也让全球供应链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从2020年开始,各路雪糕大厂都开始建工厂了。比如蒙牛在2022年计划投资15亿建产线,以2021年数据估计,这投资额约等于钟薛高得不吃不喝赚两年。
36氪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钟薛高创始人林盛曾经在一次投资人 *** 上分享过:必须先成为网红,再从网红通往品牌。过去,钟薛高可以靠着与众不同的产品、制造话题、外围造势成为一个卖得贵的网红品牌,但卖得便宜却是渠道经营、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的较量。
现在,隔壁奶茶赛道的蜜雪冰城,已经靠着供应链优势把甜筒价格打到3元,雪糕刺客们的降级之路,并不好走。
盘点80、90后更爱吃的雪糕,都吃过的一定是大户人家冬奥会举办期间,精彩的比赛项目一定令大家目不暇接,花样滑冰优雅美丽、短道速滑紧张 *** ……除此之外,还有抢不到的新晋顶流网红冰墩墩,令大家心痒难耐。
看着冬奥会上随处可见的冰呀、雪呀、羽绒服呀,不知怎的就很想吃冰淇淋,而现在的冰淇淋似乎都在往高价猎奇之路上靠。动辄十几、几十块一支的钟薛高就不说了;还有各地景点文创雪糕,排半小时队才能买到,结果又贵又难吃;还有五花八门的芥末口味、辣椒油口味等冰淇淋,勇者直面挑战,常人望而却步。
回过头想想,发现原来小时候五毛一块的雪糕,就能带给自己一整天的快乐了。
绿舌头
越吃越软的绿舌头雪糕,一定是众多80、90后印象深刻的回忆。变软的绿舌头是苹果味儿的,还能左摇右晃模仿舌头摆动,既暗黑又有趣,调皮的小男孩一定更喜欢。
雪莲
雪莲和天山雪莲毫不相干,但和雪碧味道接近,一袋里好多个透明小冰块,含在嘴里,又甜又冰又爽,夏日好伴侣。
火炬冰淇淋
不那么脆的脆筒壳上,是火炬样式的白色冰淇淋,因为化得快,所以要哧溜哧溜地迅速解决掉它。吃完往往手脸皆脏,但夏天的酷暑,总算是消退了。
绿色心情
蒙牛的这款绿色心情雪糕,绿豆沙味儿浓厚,带着少许颗粒感,清新、绿色、健康、消火,符合夏天需要的各种特质,是父母更爱批发的一款雪糕。
三色杯
小小一个方块,囊括了白色牛奶味、粉色草莓味、褐色巧克力味,拿木勺子挖着一口一口吃,一个颜色一个颜色地吃完,时间就在这时慢慢流走。
七个小矮人
一袋里好几个串着木棍的不同颜色的小冰块,名称叫“小矮人”,但看着更像蘑菇,吃在嘴里是淡淡的汽水味儿。小时候放学买上一袋,可以和身边的同学分着吃,享受被同伴簇拥的感觉,热闹极了。
小布丁
伊利牧场的小布丁雪糕,五毛一支,奶香浓郁,和其它童年雪糕比起来,似乎添加剂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更少。现在的小布丁已经涨价了,但爱吃小布丁的心还是一样的。
冰淇淋有价,快乐无价。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再回到童年,但只要小时候爱吃的冰淇淋还没停产,我们就能借助那种特殊的味道回到过去。
今年的冬奥会你看了吗?文中提到的这些冰淇淋/雪糕,你吃过几样?你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童年零食?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雪莲”销量暴涨!3元以下雪糕订单超七成最近迎来高温热浪,正是吃雪糕的好时候,偏偏“雪糕刺客”话题又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一支动辄十几元、几十元的雪糕,不少顾客开始从网上寻找平价雪糕。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6月份,平台上平价雪糕订单量突破百万单,“雪糕批发”的相关搜索量同比去年上涨323%,包括上海在内的五地是雪糕外卖批发“大户”,销量更高。在“雪糕刺客”风波中意外走红 *** 的5角钱一袋的“雪莲”,7月以来在外卖平台销量暴涨199%,光明冰砖在外卖平台销量环比上涨88%,老品牌平价雪糕迎来消费新热。
家住上海虹口的刘女士最近在冰箱里囤了十几支不同口味的雪糕。“这是在美团的一家‘冷饮批发店’买到的,光明盐水棒冰一支1.5元、伊利冰工厂2元、蒙牛绿色心情3元,明码标价,下单后不到30分钟,外卖小哥就送来了,雪糕一点都没融化。”刘女士说。
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外卖销量前五的雪糕分别为:伊利苦咖啡、巧乐兹巧脆棒、蒙牛绿色心情、伊利布丁系列、伊利奶提子。从整体订单价格来看,3元以下的雪糕占比超过70%,3元-10元区间的平价雪糕增长最快,订单同比增长超150%。
一批老牌雪糕也凭价廉物美,再度走红 *** 。5角一袋多年不涨价的“雪莲”,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受到热捧,平台数据显示,7月以来,雪莲的销量环比上月同期暴涨199%。陪伴几代上海人长大的光明冰砖,在外卖平台销量环比上涨88%。
消费者对雪糕即时消费的热情,加速了传统小卖部、冷饮批发店等本地零售小店入驻外卖平台。平台数据显示,截止本月底,平台上售卖雪糕的冷饮批发店、小卖部数量,同比去年上涨了三成。
在线上购买的雪糕中,“别化了”是消费者在雪糕相关订单里的高频备注。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徐妍斐
来源: 新闻晨报
“阿斯巴甜”风波蔓延,蒙牛 *** 称雪糕中其伤害比熬夜小得多“阿斯巴甜”引发的舆论风波仍在蔓延中。
近日,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质疑蒙牛绿色心情雪糕含有阿斯巴甜,蒙牛冰淇淋旗舰店 *** 称,蒙牛绿色心情雪糕可正常食用,没有太大问题。“(产品中阿斯巴甜的成分和含量)对身体的伤害要比熬一整夜小得多。”
到底有没有问题,我们来看看权威机构的解读。
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公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
其中,IARC援引对人类致癌的“证据有限”,将阿斯巴甜归为2B类致癌物,即可能对人类致癌,与三聚氰胺、铅、敌敌畏、腌菜、汽油引擎废气等同属一个阵营;JECFA则重申每日允许摄入量依然是为40毫克/公斤体重。
尽管对阿斯巴甜的致癌性尚不能直接定性,但常言道,健康是之一位的,蒙牛绿色心情雪糕的成分仍然引发不少消费者担忧。
而对蒙牛来说,若处理不好,或对近年来风头正盛的冰激凌业务造成当头一棒,甚至波及到品牌声誉。
财报显示,2022年,蒙牛乳业冰淇淋业务实现收入56.52亿元,同比增33.3%至,占总收入约6.1%,增速远远高于公司整体营收增速5.1%,且跑赢行业。
于此同时,蒙牛在年初的财报会上表示,2023年将继续坚持既定战略,即“再创一个新蒙牛”的5年战略,持续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包括提升品牌力、继续打造研发创新能力、持续强化渠道扩展和渗透、持续推广实施数字化转型等能力。
相较液态奶等传统业务,冰激凌无疑是蒙牛更具实力的增长引擎之一,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发力点。
目前,“阿斯巴甜”正处在风口浪尖,蒙牛 *** 的回应,充斥着一定的傲慢情绪和倦怠作风,或不利于这个盛夏旗下冰雪产品的销售。
作者:七公
原神联动蒙牛随变冰棍,这次派蒙打头阵,玩家:应急食品真有了?现在天气越来越热,看着炎炎高照的日头,真是恨不得赶紧买上一根冰棍,一边玩游戏一边吃上一口冰冰凉凉的,那可真的巴适得很。
也许是听到了大家的心声,人气游戏《原神》宣布和蒙牛随变进行联动,由好派蒙为你精心准备了随变联名款经典香草口味冰淇淋,甄选比利时巧克力,融入香草风味,吃的每一口都暗藏了提瓦特大陆的凉风。
以往原神推出的联名大多都是游戏里可抽取的角色,比如可莉、一斗、刻晴等等,这次却召唤出了大家的"同行者"派蒙进行联动,莫非派蒙真就是应急食物实锤了?要知道在这个炎热的天气,一根凉爽的冰淇淋还真就有点“救急”的意味。
这次与原神联动的蒙牛旗下随变品牌,也是玩家们从小吃到大的经典老牌,再加上蒙牛的代言人是时下运动届顶流“青蛙公主”谷爱凌 *** 姐,可谓是强强联手,代表了现代年轻人们对经典和潮流的融合,符合原神玩家的朝气。
不少原神的玩家在看到与随变的联动,之一反应就是“好耶”,再仔细一看,这随变香草味的冰淇淋,样子看起来还有那么一些像游戏里的武器"无工之剑",这是寓意吃冰淇淋,就能一发出无工的节奏吗?
更多的吃货玩家则是脑洞大开“这款联动的冰淇淋有没有派蒙味道的?”、“能不能在游戏里加入这个冰淇淋的食谱”……还有玩家已经开始畅想,给爱喝奶茶的神里绫人也安排个联动了!
其实原神和蒙牛随变冰淇淋已经不是之一次联动了,早前就派出荒泷一斗联动随芯脆口味的冰淇淋,从模样上看就是一斗的武器“鬼王金碎棒”。在大家的印象中,一斗就是不羁的青年,所以冬天联动冰淇淋什么的,看起来还真像是一斗喜欢做出来的事情,当时也让不少玩家对原神的认真联动给予了疯狂点赞。
原神自从上线以来,就开展过无数次联名活动。从最初的肯德基,到小米等数码产品,再到豪车痛车,如今又迎合年轻人和季节,来了一波江湖救急的冰淇淋合作。原神在不断靠着影响力火出圈,并且渗透到其他不同的圈子,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品牌,可谓是一举多得。
话说回来,天气如此炎热,大家不妨也来上一根派蒙味的随变冰淇淋?
一元雪糕彻底失踪了?一元雪糕去哪了?为啥雪糕越来越贵?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的时候,每每到这个时节,一根冰镇清凉的冰棍或雪糕无疑成为了大家更受欢迎的东西,记得小时候一根红豆冰也就五毛钱,贵的不过一两块钱。然而就在最近,再去看冰棍却发现一元雪糕早就不见踪影,雪糕五元都已经算便宜了,动辄十几块几十块的雪糕比比皆是,为啥雪糕越来越贵?一元雪糕到底去哪了?
一、一元雪糕已经彻底失踪了?
据央广网的报道,这个夏天,关于雪糕和冰淇淋的梗越来越多,“不要拿不认识的雪糕,不然会变得不幸”,“警惕雪糕刺客”,冰柜里默默无闻的雪糕凭借价格,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超市和便利店的冰柜里,三五元钱的雪糕已经是基础配置,十块钱以上的雪糕越来越多,1块钱的雪糕几乎“隐身”。
在便利蜂门店,雪糕的旺季从每年的5月开始,今年便利蜂门店的雪糕大概有150个SKU,这个数字每年都在逐步增长。根据便利蜂统计,店内雪糕从3元到20元各种价格都有,但销售更好的雪糕处于8元至12元的价格带。
一位冰淇淋行业人士回忆,“大概从2019年开始,发现高端雪糕越来越多,价格也贵,突然觉得吃个哈根达斯也不算什么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哈根达斯就是冰淇淋和雪糕的天花板,也因此吃哈根达斯被赋予了一种消费之外的意义。不过,2019年之后,一系列国产创新雪糕品牌不断面世,在原料和价格上,不断推陈出新,掀起了一轮雪糕新国潮。
石家庄一位冰淇淋经销商向央广网记者表示,雪糕行业最早发生变化是在2014年前后,“在大家都卖五毛、一块两块钱的时候,东北大板给全国售卖和经销雪糕的人,狠狠上了一课,卖到三块五块”。据其介绍,当年东北大板另辟蹊径,在小报刊亭,小烟酒店投放了一批小型冰柜,每个月给80元-100元的电费,还给这些小摊位留出了50%左右的毛利,而当时一般雪糕经销商的利润只有十几个点,这让东北大板一下子火了。
无独有偶,《法治周末》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的高价雪糕占比也较高。以一家连锁便利店为例,价目表上共有42款雪糕,价格更便宜的雪糕为3元,仅有一款,3.5元至4.5元的有5款,其余的雪糕均在5元以上,10元以上的有20款。
不仅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河南媒体猛犸新闻·东方今报的报道表示,1元雪糕难见,普遍上涨1元,5元左右的雪糕最畅销。
在郑州市城东南路的佳佳便利店内,可以看到,售价1元的只有老冰棍、大布丁等4款雪糕,5元左右的雪糕居多,有十几种,另外少部分雪糕价格超过10元。
汇总全国各地的媒体报道发现,一元左右的平价雪糕基本上只有东北地区还比较常见,其他地区的雪糕大涨几乎已经是常态。
二、为啥雪糕越来越贵?
说实在看到当前雪糕的价格越来越贵,很多人都会很诧异,毕竟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一根冰棍一块钱最多几块钱是很正常的,然而现在的情况正如一位网友调侃的那样“以前不敢拿巧乐兹,现在只敢拿巧乐兹”,因为巧乐兹的五块钱左右的均价已经在市场上是相对便宜的价格了,在钟薛高等一众网红雪糕的带领下,雪糕的价格越来越高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为啥雪糕会越来越贵?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
首先,雪糕涨价很多时候是多元因素共同主导的。说起雪糕涨价,无论你去问哪个便利店老板,基本上都能够听到各种“辛酸泪”的表述,其实我们综合各个媒体的报道和对于产业上下游的研究就会发现,所谓的雪糕涨价其实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的所导致的:
一是雪糕的制造成本大幅度上涨。当前雪糕的主要制造成本都是由牛奶、奶油、糖等几种配料所组成,然而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年上游供应链的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涨,据《法治周末》的报道,有统计显示,2008年至2020年,冰淇淋生产所需的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上涨大约80%。这些高涨的成本,虽然没有在短时间内在下游消费市场上体现出来,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上涨的成本转嫁到下游消费终端将会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最终雪糕涨价也就成为在所难免的事情。
二是雪糕市场的高价驱逐低价现象非常显著。其实,虽然当前的雪糕涨价现象比较明显,但是实际上不是没有低价雪糕存在,然而之所以我们买不到低价雪糕,因为雪糕市场的高价驱逐低价现象非常显著,除去人工、电费、店面租金等成本,一根网红高价雪糕的利润相当于3根至4根平价雪糕甚至更多。由于雪糕是一种即时消费品,大家到了一个便利店买雪糕往往会根据店里的品种选择,因为自己喜欢的品种没有而不买的现象其实是比较少见的,所以往往便利店的店主倾向于购进相对价格更高的雪糕来提升自己的利润水平,最终高价驱逐低价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是雪糕市场的消费价格敏感性不高。雪糕这种商品是经济学上消费弹性比较小的一种商品,这是因为大家在夏天吃雪糕的时候,往往在那个场景中是一个消费刚需的状态,所以往往大多数人买雪糕在乎的是口味和好吃与否,价格因素在大家的消费主导因素中不多,所以很多店主也就利用大家的这种消费心理,通过进货更多的高价雪糕来推动自身利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引导之下,高价雪糕逐渐成为了市场的主流,这其实就是雪糕涨价最核心的原因所在。
其次,一元雪糕到底去哪了?虽然高价雪糕逐渐在市场上成为一种主流,但是是否一元雪糕就彻底销声匿迹了呢?非也非也,根据《财经天下》周刊的报道,在北京一些非连锁的小便利店、小超市中,一元雪糕还是能够找到的,大部分的一元雪糕实际上都是大家所熟悉的 *** 非常简单,大多是生产工艺简单、原材料单一的产品,例如伊利老冰棍、蒙牛小布丁等,其中又以棒冰类产品居多。和其他工艺较为复杂的产品相比,棒冰类产品原料简单,主要是水和糖,相应的成本也低。
根据媒体的报道,一般这种雪糕的成本其实也就是0.2-0.3元之间,加上其他的成本,其实如果仅仅销售这些一元雪糕本身的利润水平是并不低的,但是由于这类雪糕的绝对利润的数值较低,虽然利润率不低,但是往往卖出多根雪糕所获得的利润还不如一根高价雪糕的利润,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市场的高价驱逐低价。
其实,问题不仅仅是因为销售端的问题,还有市场端的问题,对于大部分的厂家来说,生产廉价的一元雪糕很多时候是一件“赔本赚吆喝”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厂商对于一元雪糕的生产动力也较低,如果不是不少一元雪糕是一些经典厂商的标杆产品的话,厂商有很大的可能都会放弃生产。
所以,一元雪糕不是没有,而是从厂商到店家都对其有些兴趣缺缺,这可能才是低价雪糕更大的问题所在。
第三,雪糕市场的未来到底该怎么看?我们观察到,最近一段时间各种跨界雪糕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去年走红的故宫文创雪糕,今年的5月中旬,由茅台、蒙牛联名推出的全乳脂冰淇淋——茅台酒味冰淇淋横空出世,并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热潮,近来恒顺集团也在推出属于自己的香醋类跨界雪糕。可见,雪糕几乎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上的超级爆品,只要跨界做雪糕几乎已经成为了常态。
不过,从雪糕市场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雪糕很有可能将会面临经济学上的棘轮效应,这就是雪糕涨价相对容易但是想要降价则非常困难,当前伴随着供应链成本的进一步上升,雪糕涨价很有可能依然会继续下去。对于当前的各大雪糕企业来说,如何在涨价的市场之中找到一个度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这可能才是各大雪糕生产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雪糕又涨价了,你会买什么价位的雪糕?一支雪糕多少钱你觉得能够接受呢?
(作者江瀚为 *** 智库高级研究员)
10个雪糕护卫拯救你的夏天!价格不高于2元,好吃又便宜本期雪糕菩萨,均价2元,好吃又便宜,让你在冰柜前放心拿,随便炫~
1 布丁雪糕:0.66元左右
图片来源:科技数码师
童年记忆的小布丁肯定大家都吃过吧!个儿头比一般雪糕小一点,奶味浓郁,像是在啃冰冻奶糖。记得小时候价格就是5毛左右,这么多年也没太涨价,味道也没变,真的是很良心。
2 冰工厂系列:1.5元左右
图片来源:追大鹅
伊利冰工厂也是小时候老爱吃的冰棍,据说冰工厂系列一共有11种口。其中山楂味儿算是解暑必备,酸酸甜甜,清新爽口,吃完火锅或者烤肉来一根也很解腻。冰片蜜桃属于这个系列的经典口味,相比山楂更甜一点,可以吃到桃子果肉。
3 绿豆沙:1.5元
图片来源:四月有时候
做绿豆沙冰棍的品牌不少,其中宏宝莱绿豆沙价格在其他几家中更低。味道偏甜一点,热量特别低,减肥的家人也能炫。在家还可以拿来做绿豆沙拿铁,一糕多用~
4 沙皇枣:1.33元左右
图片来源:我的微游记
宏宝莱沙皇枣融合了红枣+红豆,一共有三层,外面是偏硬的奶油,里面是红枣奶油,最中间还有一层软软的枣泥,会吃的家人都会从冰箱里拿出来后,等一分钟再吃,这样咬开的瞬间可以直接流心,味道也是更好的。
5 大红果:1.5元左右
图片来源:BennyAnan
老北京的记忆大红果,小学放学必须去学校门口儿小卖部来一根儿,浓郁的山楂味儿,酸甜上头,微化后会变成软乎乎的山楂冰沙,真是夏天必备啊~
6 老中街冰棍:0.66元左右
图片来源:糖渍奶团羊咩咩
中街冰点算是沈阳人家喻户晓的冰棍品牌,这几年也开始在北京的各大冰柜出现,这款冰棍味道比较水,奶味不算浓郁,但夏天吃很解渴。
7 中街糯米糍:0.66元左右
图片来源:李文雅_AUG_
同样是中街冰点出的糯米糍,糯糯的外皮+香草味的雪糕,软糯冰凉,从冰箱里拿出后,放置外皮稍微变软的时候更好吃。
8 蒙牛冰+:1.5元左右
图片来源:万能的大熊
蒙牛冰+系列和冰工厂一样,有超多种不同的口味,其中蓝莓酸奶口味外壳是透明的蓝莓冰,里面是软软的蓝莓酸奶味雪糕,两者搭配味道清爽不甜腻,很有小时候怀旧的感觉。
另一个山楂棒冰肉眼可见的冰碴,味道酸甜,夏天吃特别爽。
9 酷爱脆皮雪糕:0.99元左右
图片来源:略略略肉yy
酷爱雪糕里面是奶味和草莓味的雪糕相混合,外皮还有一层脆脆的白巧克力脆皮,相比小时候,雪糕的大小似乎缩水了一丢,不过这个价格也是能接受的。
10 奶提子雪糕:1.66元
图片来源:来喝粥趴-z
奶提子是奶味儿的雪糕,搭配酸甜的葡萄干儿。每次吃都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升级后雪糕里葡萄干儿的数量还加倍了,快乐也加倍喽~
(文章来源:北京吃货小分队,部分图片来自于 *** )
“相爱相杀”的伊利和蒙牛,出了这么多同款,到底谁在模仿谁?说到纯牛奶,大家之一时间想到的是不是伊利和蒙牛,记得小时候这两种牛奶经常换着口味的喝,也造成了它们“相爱相杀”的局面,不仅是纯牛奶,还有雪糕,小编每次买雪糕的时候也在纠结,应该是买伊利的还是蒙牛的,不知道哪种口味更好吃一些。
而且总感觉这两家在模仿对方的路上越走越远,只要其中一家先出了个什么产品,另外一家就马上跟随,因此也让很多消费者以为,这两个品牌是一家的。
比如说蒙牛出了绿色好心情,伊利就出了伊利心情,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年,毅力和蒙牛出过的相同产品。
你们觉得谁才是正版?
1、同款老冰棍
老冰棍是我夏天最常买的冰棍之一,伊利和蒙牛的都吃过,而且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一家,是一个专门做老冰棍的公司,老冰棍的口味很经典,价格也是很接地气,但是有人说,伊利和蒙牛的老冰棍,都是在同一时期出来的,两家老冰棍的口味真的是一模一样,对于小编来说,吃哪家的都差不多。
2.同款好心情
这个刚刚前面也说到了,这个绿豆雪糕,真的是百吃不腻,有时候还真的是难分出个高低呢?是各大吃货家里的必备冰棒了,小编记得小时候总是把两种绿豆沙冰棒弄混,但是我个人比较偏爱蒙牛的绿豆沙,说不出什么理由,可能是里面的绿豆更多吧。
3.同款玉米雪糕
这个玉米雪糕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这两家的包装终于有了一点区分,左边是玉米棒,右边是玉米香,但是当撕开包装之后,里面的玉米又感觉差不多,连味道都是一样的,又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了。
4.同款火炬冰棒
天啊,这个火炬冰棒我就吃过一次,后来就再也没有看到过了,不过味道是真的可以,当时刚推出来的时候真的是超级火爆,感觉又大又便宜,完全是小孩子喜欢的那一种,蒙牛火炬是香草咖啡味道的,伊利火炬是香草口味的。
5.同款小布丁
这个小布丁你们可别告诉我没吃过,我记得当时之一次吃的是伊利的小布丁,感觉非常好吃,夏天的时候还叫我妈妈调货了几十个放在冰箱,又便宜又香浓,好像小时候是5毛钱还是一块钱一个,总之很便宜,但是现在很少吃了,这次我还是觉得伊利的小布丁更好吃一些!
好了,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这里了,你们比较喜欢吃伊利还是蒙牛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哟,点击文章右上方关注,今后还有更多的美食知识等着你!
这个雪糕在我们的童年时代属于高端食品,平时我们是舍不得买的,只有在过年压岁钱到手以后,才会放开手脚奢侈一把,一次就买他个三盒五盒!可劲吃!
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
我个人觉得蒙牛的那一款最为好吃,奶味也最浓,拿木片蒯着吃,一盒三种口味,奶油,巧克力,香草,哪一个都爱吃,挖一点放在舌尖上,不能挖多了,那样吃太浪费!细细的品味,浓浓的奶香,各色的味道,美的很!
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
伊利也出过类似的雪糕,但味道方面,显然不如蒙牛的经典,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正月十五,中午家里吃烧卖,我和表弟两人一人吃了二两半羊肉烧麦,半大小子都能吃,吃完饭去小卖部买了十盒,一下午全部消灭干净,结果晚上肚子开始不舒服了,打起嗝来,冷气十足,也不知道是羊肉味,还是冰激凌味,<捂脸>家里炉火旺,我一点感觉不到热!
图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