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经典蒜泥白肉,香辣开胃,一口接一口,好吃到停不下来
蒜泥白肉是一道菜品,属于川菜菜系, *** 原料主要有蒜泥和五花肉,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食时用筷拌合,随着热气,一股酱油、辣椒油和大蒜组合的香味直扑鼻端,使人食欲大振,蒜味浓厚,肥而不腻。
所谓的白肉,最早记载“白肉”资料是宋代盂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等书,但“白肉”的发源地却是在满族同胞聚居之地东北。袁枚写的《随园食单》说白片肉“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割法虽用小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与圣人割不正不食一语截然相反。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四川人在白肉的烹饪基础上加以蒜泥调味,不仅使白肉更好吃了,而且营养价值也更高。因为蒜所含的蒜素与肉特别是瘦肉中所含的维生素B1一经结合,就会使维生素B1的原有水溶性一变而为脂溶性,使它能很容易地通过我们身体内的各种膜,并使它被吸收的效率上升几倍。可以说,四川的蒜泥白肉在全国各地的白肉中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
今天就教大家做正宗的川菜蒜泥白肉,香辣开胃,一口接着一口吃,好吃到停不下来了。
【菜品】:蒜泥白肉
【烹饪食材】:无按揉一斤、八角3个、香叶适量、盐适量、葱姜蒜适量、剁椒2勺、蜂蜜适量、香醋适量、黄瓜一段、食用油适量、生抽适量
【烹饪步骤】:
1、首先准备好这道菜要用的所有食材,一块五花肉更好是选用肥瘦相间的这样的。
2、锅中放入足量的水,加入葱段,姜片,八角,香叶和海盐,开中火煮,将五花肉焯一下,里面的杂质和血水焯出来。
3、焯五花肉的期间准备其它的作料,大蒜剥皮之后剁成蒜末,家里要是有蒜泥器可以直接操作,省时省力了,将蒜末还有剁椒蜂蜜白糖全部准备好。
4、然后来做料汁,将香醋还有适量的蜂蜜放入碗中,然后加入一点生抽搅拌均匀。
5、然后加入剁椒还有蒜泥 继续搅拌均匀。
6、锅中烧油,油热了之后淋入在做好的酱料上面,搅拌均匀,这样美味的料汁就做好了。
7、五花肉也焯水差不多了,捞出来沥干水分之后切成薄薄的肉片。
8、黄瓜擦丝,个人觉得配上黄瓜丝更清爽不油腻,非常好吃。
9、黄瓜白肉摆好盘,将做好的料汁淋在上面就可以了,这道美味的蒜泥白肉就做好了。
【烹饪小贴士】:
1、焯肉的时候要注意冷水下锅,慢慢小火将水烧开,这样猪肉里面的学会和杂质才能出来。
2、做酱料的时候,调味料的用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适当添加。
3、剁椒本身就是很辣的,要是吃不了太辣的话可以适当减少用量。
【文案编辑】目海食王小厨
蒜泥白肉怎么做?做到这3点,满口留香蒜泥白肉是一道中国传统菜品,属于川菜菜系,食用时用筷拌合,随着热气,一股酱油、辣椒油和大蒜组合的香味直扑鼻端,使人食欲大振。
想要做好这道蒜泥白肉可不容易。那么蒜泥白肉怎么做?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蒜泥白肉的具体做法吧!
『家电维修清洗,可点击上方小程序』
?『蒜泥白肉』
1、五花肉清洗干净,冷水下锅,加入5片姜片,一勺料酒煮20-30分钟。直至用一根筷子可轻松插入肉最厚的地方,且无血水后取出放凉。
2、煮肉的时候准备黄瓜丝和蒜泥。一根黄瓜切丝,两头大蒜切成蒜泥,小葱切成葱花备用。
3、切好的黄瓜丝打底放入盘中,将煮好的五花肉晾凉定型后,切成2mm左右的薄片,码入盘中。
4、2勺生抽、2勺油泼辣子、蒜泥、葱花、少许香油、少许花椒粉、少许白芝麻、1勺糖、1勺香醋,搅拌均匀调成料汁。
5、将调料汁倒入码好肉的盘中即可。
『家电维修清洗,可点击上方小程序』
?『做到这3点,满口留香』
●煮肉的时候水开后转中小火慢煮,这样肉才能煮熟,还会更入味。
●煮熟的五花肉更好等它凉透了再切,切出来的片越薄越好,切厚了吃起来会比较腻。
●大蒜末一定要多,这样吃起来才蒜香味浓郁。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蒜泥白肉的做法,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更多家常美味做法,请关注“小食谈记”!如果你有更好的做法想要分享,欢迎评论留言,一起相互学习,交流下厨心得!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 ***
美食有好味
家庭有温度
家电维修就找一步到家
作为一道具有鲜明中国风味的菜肴,蒜泥白肉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作为一个喜欢美食的人士,我也不例外地深爱着这道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蒜泥白肉的 *** *** 。选用优质猪后臀尖肉,经过切片、焯水、拍松等多个步骤处理后,在加入适量调料(如生抽、芝麻油等)和大量蒜泥之后,静置数小时即可上桌。这样做出来的蒜泥白肉不仅外观精美,口感细腻;而且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对于我来说,每次吃到蒜泥白肉都会被它那浓郁的香气和够劲道的口感所征服。虽然是一道冷菜却让人垂涎欲滴。与此同时,在吃完主食之后再品尝一口几乎是每个吃货更爱做的事情了。
除了美味之外,还有一个让我十分欣赏这道菜品原因——营养价值非常高。猪后臀尖部位富含胶原蛋白和钙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相比其他部位更加低胆固醇;而大葱、姜末、蒜泥等多种调料也都能够起到增强免疫力和消化功能的作用。
当然,在享受美食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合理搭配才行。由于本身就带有较重口感,“轻”“清”两类小食可以成为绝佳搭配:例如西红柿黄瓜拌凉面或者是凉拌豆皮等均可与其相得益彰。
总体而言,在我的眼中,蒜泥白肉不仅是一道传统美食更是中国文化中更具代表性的“冷荤”。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关注中国文化与传统匠心技艺,《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节目火遍全球已经不再只属于电视荧幕上——在诸多海外华人群体中,“自己动手亲手 *** 并分享给家人朋友”的方式正在成为新时代下践行文化自信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好方式之一!
无论您身处何方,请务必在机会到来时品尝这道佳肴,并将它介绍给您周围善良好客、爱护生活品质并对异域文化保持开放态度的朋友们!
妹儿:做蒜泥白肉。
川菜的经典名菜蒜泥白肉,在家 *** 时要注意哪些技巧,才能做到肥而不腻,味道纯正?下面几个关键步骤,可别错过了。
·将猪肉清洗干净,放入锅中煮30分钟,煮猪肉的同时,可以准备调料。
·蒜泥白肉离不开蒜,将蒜切成小颗粒,再切点小米椒切成段。
·将切好的小米椒放入碗中,加入辣椒面。
·锅中倒入适量油,烧热后倒入碗中,加入调料,先加入两勺红油,再加入生抽、蚝油、鸡精、香油、麻油、盐巴、白糖和少许醋,用筷子拌匀即可。
·煮好的猪肉放凉后,切成薄片,放入盘中。将调好的调料倒入切好的猪肉上。
你看这颜色多漂亮,看着就很有食欲。这样做的凉拌白肉真是美味无比,快动手试试吧!
肥而不腻的蒜泥白肉,地道的美味,揭秘传统正宗的做法经典菜品回顾·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是原成都竹林小餐的名菜之一。当年的竹林小餐有三大名菜:罐汤、白肉、冒节子。 「蒜泥白肉」的选材要求精,火候适,刀功好,作料香。一般则是热片热拌,因为趁热的时候拌,才容易入味,香味更迅速的散发开,成菜时红润光亮。随着热气蒸腾,一股浓浓的香味直扑鼻端,使人食欲顿时大开。
By 鑫小河
用料- 二刀肉 500克
- 黄瓜 1根
- 姜 10克
- 葱 1根
- 料酒 15克
- 香料(八角、桂皮、山奈、小茴香)
- 盐 3克
- 红辣椒油 50克
- 大蒜 20克
- 调味可根据自己喜好调整
1、之一步 ·食材前期处理· ? 将猪肉刮洗干净,放入锅中,掺水,加姜、葱、花椒、料酒煮至皮软断生。「用时大致15分钟,用竹签子戳一下瘦肉部分,见不到血水出来,即可捞出」。 ? 将蒜泥剥好后打磨成细末备用。
2、第二步 ·猪肉切片· ? 猪肉切片,一般切成2-3毫米的厚度,切记不能切得太厚,影响口感。
3、第三步 ·红酱油 *** · ? 锅里掺水,烧开后放入八角、桂皮、山奈、小茴香,熬制10分钟左右。
4、倒入酱油,熬开后加红糖,酱油和红糖的比例为3:1,熬制酱油粘瓢后即可。
5、调制调料· ? 倒入剁好的蒜泥、精盐、 *** 好的红酱油、普通酱油一勺、红辣椒油搅拌均匀。
6、白肉下锅冒热· 成菜前,锅倒水烧热,把切好的白肉下锅冒热20秒左右,肉片起卷时沥水起锅。
7、浇淋调料· ? 将调制好的调料浇淋在肉片上即可。 图片
小贴士1、一定选用猪的二刀肉,其肥瘦相间,切片时不脱层。 2、肉捞起后可用原汤浸泡20分钟时间,可以保持猪皮的软度。 3、根据个人口味,可以搭配上黄瓜片,口感更佳爽口哦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蒜泥白肉——走向全球的成都美食据说川菜起源于春秋,至今已逾千年,时间的沉淀不止让川菜的历史愈发的厚重,也使得川菜从巴蜀走向全国,然后迈出国门,遍布全球。川菜善用麻辣,口味多变,今天小?河?要分享的蒜泥白肉,便以其“蒜泥”味深受广大食客欢迎。蒜泥白肉,尤以中华老字号“竹林小餐”出品为上佳,因其声名在外,故而也有“竹林白肉”的小众称呼。蒜泥白肉鲜辣开胃,香而不腻更难得的是它的做法并不复杂下面就来跟小?河?一起学习做法吧
原料:二刀肉500克 红糖120克 蒜末30克 大葱20克 姜片20克 八角5克 花椒粒5克 香叶3克 桂皮3克 白豆蔻3克 草果3克 山奈块2克 小茴香2克 精盐少许 酱油300毫升 红油50毫升 香油10毫升 料酒10毫升
*** 步骤:?
01.将二刀肉洗净,然后放入水中,加入大葱、姜片、花椒粒、料酒,煮10-15分钟起锅;猪肉过冷水,然后切成0.15厘米厚的肉片备用。
02.将八角、香叶、桂皮、白豆蔻、草果、花椒粒2克、山奈块、小茴香分别放入水中,大火煮开,改小火煮10分钟,再放入酱油和红糖,中火熬煮10-15分钟致熟,熬至黏稠即可起锅,制成红酱油;把红酱油、蒜末、红油、精盐进行混合形成酱料。
03.切好的猪肉片放置于盘底,然后浇上制成的酱料,蒜泥白肉即成。
*** 关键:1. 甜味是关键之一,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增减红糖的用量。
2. 切肉时,注意肉片的薄厚,太厚的肉片口感肥厚且不易入味。
3. 猪肉更好要使用二刀肉,这样的猪肉吃起来肥而不腻。
十年后我们能吃到的美食会是什么样?可能地道的传统美食会越来越少...但总有那么一群人,顺应时代改变的同时,又在为最本质的传统文化坚守着,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将川?菜?的名字走出四川,发扬光大。为了守护和传承,他们不得不做出改变。这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但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他们深知,既好看又好吃才能让川??菜走的更长久,被时光层层堆叠的美食,才会更加醇香。
我们坚持再现经典让经典不再是传言
将这份烹饪匠心传承下去~将川菜的精髓保留下来~是手艺匠人和我们的使命。
传统味型的川菜不应该被“束之高阁”,传承和匠心与这个时代也并不冲突,只要做得足够好,就一定会有市场,有认可。
每天一道菜→|蒜泥白肉#每天一道菜# 在我的印象里,没有比蒜泥白肉更简捷的肉菜了。只需白水煮肉,食用时蘸上以蒜泥作为主料的调味汁,咸辣鲜香,口感醇厚,同时又保持了肉的本味。许多时候,我们为了好味道绞尽脑汁,时间久了才发觉,那些简单的食物,就像这看似平谈的日子,却总有让人回味无穷的魔力。
主料
五花肉 400克
辅料
大葱 半根
姜 1小块
花椒 1茶匙
料酒 1汤匙
蒜 4瓣
酱油 1汤匙
白砂糖 1/4茶匙
盐 1/2茶匙
香油 1茶匙
做法
1.五花肉提前浸泡在清水中,去除血水后切块,大葱切段,姜切片,然后在锅里倒入水,放五花肉块、大葱段、姜片、花椒和料酒同煮。
2.汤沸后转小火煮半小时,捞出五花肉,沥干水分,放入冰箱冷藏一个小时,取出切薄片。
3.蒜捣成蒜泥。
4.将捣好的蒜泥同酱油、白砂糖、盐和香油搅拌均匀制成酱汁,然后淋在切好的肉片上食用即可。
小贴士
1.蒜可用捣蒜的器具捣碎,也可用挤蒜器挤压成蒜蓉。
2.酱油首选凉拌酱油,如果没有,用生抽就好。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清·纳兰性德
蒜泥白肉——一道传统的中华美食蒜泥白肉是一道传统的中华美食,下面是蒜泥白肉的家常做法。
蒜泥白肉是一道传统的中华美食,下面是蒜泥白肉的做法。
·材料:500克猪肉、4瓣大蒜、适量姜丝、适量葱花、适量花椒粉、适量生抽、适量醋、适量料酒、适量盐、适量白糖、适量香油。
·步骤:1,将猪肉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加入姜丝、葱段和料酒,将火调小煮30分钟至熟。
·2,取出煮熟的猪肉,晾凉然后切成薄片。大蒜瓣剁成蒜泥,放入碗中。
·3,将蒜泥加入适量花椒粉、生抽、醋、盐和白糖搅拌均匀。
·4,将切好的猪肉片码放在盘中,浇上调好的蒜泥汁,最后撒上香油和葱花即可。
温馨提示:煮熟的猪肉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切厚或薄片,蒜泥汁的味道可以按照个人喜好调整,加入适量的调料以获得更佳口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上面撒上一些香菜或香葱以提升风味。
希望这个做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成功做出美味的蒜泥白肉!
肥而不腻的蒜泥白肉原料
五花肉(或后腿肉)400克,黄瓜1根
调料
葱2~3段,姜2~3片,花椒7~8粒,黄酒20毫升
蒜泥汁调料
大蒜4~5瓣,肉汤1大勺,盐2克,酱油10毫升,红糖5克,红油15毫升,香油少许
*** 过程
1、五花肉用清水浸泡2小时,泡净血水后沥干备用。
2、锅内坐水,水热后(约70℃)下入五花肉(如有血沫析出需撇净)。
3、水开后下入调料,转中小火煮30~40分钟,捞出晾凉,放入冰箱冷藏1小时以上备用。
4、大蒜捣成蒜泥(或用压蒜器压成泥),加入肉汤和盐拌匀。
5、加入其余蒜泥汁调料拌匀,制成蒜泥味汁。
6、冷藏好的白肉取出后切片儿。
7、黄瓜洗净后用削皮刀削成薄片。
8、黄瓜片和肉片搭配卷起,装盘后淋入蒜泥味汁。
+好吃的秘密
★五花肉在使用前用清水浸泡,可以在煮制时减少血沫析出
★煮制时间根据肉的大小会有区别,可以用筷子测试,煮至可轻松插穿即可。
★肉煮好后放入冰箱冷藏一段时间,便于切片
浅谈四川美食第五期 蒜泥白肉川菜24味型,今天来说说24味型其中之一蒜泥味。
提到蒜泥味型的菜,不得不说到一道经典名菜《蒜泥白肉》。
蒜泥味呢主要突出蒜味,蒜呢,最早在4000多年前古巴比伦人就开始种植大蒜。但当时并不用于食用。
大约公元前139年,西汉的张騫出使西域时尝到了用蒜作原料 *** 的菜肴和用酒寖泡过的蒜,觉得十分可口,就通过“丝绸之路”将大蒜的种子带回中原地区种植。因其来自西域,故又叫做胡蒜。
四川名菜蒜泥白肉,是“四川饭店”看家菜品之一,其香辣鲜美,蒜味浓厚,肥而不腻,为人们称道。具有健脾开胃调理补气调理的功效。酱油、辣椒油和大蒜组合的香味直扑鼻端,使人食欲大振。在品尝它时也一定要知道它的来历,这才达到了拥有这道菜的更高境界。
蒜泥白肉的老祖宗是“白肉”。记载“白肉”较早的资料是宋代盂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等书,但“白肉”的发源地却是在满族同胞聚居之地东北。袁枚写的《随园食单》说白片肉“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割法虽用小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与圣人割不正不食一语截然相反。其猪身肉之名目甚多,满洲跳神肉最妙”。袁枚说满洲跳神肉是白肉中更好的。为什么白肉又叫“跳神肉”呢?原来,满族曾有一种传统大礼叫做“跳神仪”,无论富贵士宦,其室内必供奉神牌,敬神,祭祖。春秋择日致祭之后,接着就吃跳神肉(也叫阿吗尊肉)。这种跳神肉,“肉皆白煮。例不准加盐酱。甚嫩美”。其吃法乃“自片自食”。“善片者,能以小刀割如掌如纸之大片,兼肥瘦而有之”。
比袁枚小十四岁的四川文人李调元在整理他父亲李化楠宦游江南时收集的烹饪资料手稿时,也将江浙一带的“白煮肉法”载入了《醒国录》之中。晚清时,“白肉”、“春芽白肉”则可以在傅崇榘写的《成都通览》所记成都街市餐馆食品中看到。上述史料向我们提供了白肉传人四川的路线:北方→中原→江南→四川。
*** 蒜泥白肉采用的是五花肉或者二刀肉,将猪肉加入几颗八角 香叶 白扣 花椒 姜片,一起煮八九成熟,然后切薄片备用,煮肉的汤先别倒。
黄瓜切片备用,喜欢吃折耳根的可以加一些。
调料 :红油 蒜末 甜酱油 味精 鸡精 葱花 香醋 耗油 喜欢小米辣的可以加一些小米辣。
黄瓜片,折耳根垫底。切好的肉片再倒入煮肉用的汤,冒一分钟起锅装盘,淋上调好的酱汁一到香喷喷的蒜泥白肉就做好了。
欢迎各位评论留言,喜欢我的作品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的美食 *** *** ,小故事,下期讲述有《宫保鸡丁》。祝大家,家庭幸福,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