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的种植 *** 和管理技术,西红柿的种植 *** 和管理技术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4 0
番茄种植总结:技巧与经验分享

概述:

番茄是一种广泛栽培的蔬菜作物,深受人们喜爱。在番茄种植过程中,正确的技巧和经验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对番茄种植的关键要点进行总结,分享种植者的技巧和经验,以帮助您取得更好的种植成果。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

在番茄种植前,要根据种植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番茄品种。考虑到生长周期、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等因素,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可以增加种植的成功率。

二、合理施肥和水管理

番茄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合理施肥是保证高产的关键。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养分情况,并根据结果进行施肥。通常采用有机肥和化学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病虫害发生。

水管理也是番茄种植的重要环节。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根据天气情况和植株需求,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

三、正确整枝打叉

如前所述,番茄整枝打叉对于植株的生长和果实产量至关重要。通过修剪、摘心和支撑植株,使光线和空气能够充分进入植株内部,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适当的整枝打叉不仅能增加产量,还可以提高果实的质量和口感。

四、病虫害防治

番茄是易受病虫害侵袭的作物之一,因此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非常重要。定期巡查植株,发现病虫害问题及时处理。可以采用合适的化学药剂或有机农药进行喷洒,也可以利用生物防治 *** ,如引入益虫等。

五、定期采摘和维护植株

定期采摘番茄果实是保证后期产量的关键。果实成熟后应尽早采摘,以避免过熟甚至腐烂。同时,及时修剪和清除枯萎的叶片和侧枝,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六、记录与总结经验

在种植过程中,及时记录观察数据、施肥情况和防治措施等,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记录的数据,不断优化种植管理,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结论:

番茄种植需要综合考虑品种选择、施肥、水管理、整枝打叉、病虫害防治等因素。合理的技巧和经验对于取得良好的种植效果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不断总结经验,您可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

番茄栽培管理技术大全,有了这个再也不担心不会种西红柿了

番茄是我国主要的蔬菜品种,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番茄红素,深受人民喜爱。番茄种植区域广泛,在南北各地均有种植。番茄是一种是喜肥喜光喜水喜温的作物,但是对长时间根部积水的耐受力较差。由于化肥施用不合理、土壤条件恶化、连作等原因,近几年在番茄的主产区病害已经成为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早疫病、晚疫病、溃疡病、青枯病、病毒病及根结线虫等发生日益严重。控制番茄的病害,保证产量和品质,除及时施用对应的农药外,还要从管理和施肥上进行根本调控,实行标本兼治。

光照要求

番茄属于日中性植物,不需要特定的光周期,所以,只要温度适宜全年都可栽培。番茄为喜光作物,以每日14 ~16h的光照为最理 想,如光照较充足,每日7 ~8h光照也能生 长良好。

光照强度以3万~4万k为宜,其光饱和点为7万k,光补偿点为2000lx,即光强大于7万lx,小于2000lx时生长不良。北方地区冬季的光照时数少,但光照条件充足,也可以保证番茄的生长。

温度要求

1、西红柿是喜温的蔬菜,一般来说15-3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适应番茄生长。同化作用最适宜温度为20-30℃,气温高达33℃时生长受到影响,达到40℃时停止生长,45℃时会发生高温危害,当温度降到10℃以下时生长缓慢,5℃时停止生长,零下1-2℃西红柿会被冻死。

2、其种子的发芽更低温度为12℃,发芽的适温为28-30℃,进入幼苗期后白天的适温为20-25°C,夜晚的适温为10-15℃,进入开花期后它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一般白天的适温为20-30℃,夜晚的适温为15-20℃,进入结果期后白天的适温为25-28℃,夜晚的适温为16-20℃。

施肥技术

底肥:番茄种植要施足底肥,为番茄一季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若是病害严重区域或pH低于5.5区域,可以均匀撒施适量石灰(60kg/亩)后再进行翻耕,3-5天后再进行施肥耙地;推荐:长效复合肥(15-15-15)60kg/亩+2000kg/亩有机肥撒入农田,进行翻耕耙地,移栽。

促长肥:移栽20天后,追肥一次,促进番茄植株生长,为后期结果打下基础,长效复合肥(25-10-5)20kg/亩,硝基复合肥更好。

膨果肥:之一茬花谢后,追肥一次,为之一茬番茄的结果和采收打下基础。推荐:长效复合肥(15-5-25)15~20kg/亩。

壮株肥:膨果肥施完50天左右后,再追施一次肥料,强健植株,预防早衰,延长采摘期。推荐:长效复合肥(15-5-25)10~20kg/亩。

除以上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外,要避免过量、过频施用氮肥,花期开始,每施肥一次,配合喷施1次含锌、硼、钙、铁等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番茄对钙的需求较大,可单独施用几次含钙叶面肥,或将硝酸铵钙溶于水,制备200~300倍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病虫害管理技术

想要西红柿实现增产,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介绍一些西红柿常见病虫害的一些管理要点:

根腐病:发病初期侧根和细根变为褐色,后期主根也变褐,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或裂缝。随根部病情扩展地上部生长不良,下部叶片变黄干枯,直至引起全株枯死。

防治 *** :甲霜恶霉灵600-700倍液 均匀喷雾 防效在65%左右;乙蒜素多菌灵可溶性粉剂700-800倍,防效在70%左右。

晚疫病:病菌侵染幼苗、叶、茎和果实。以叶和果实受害最重。先侵染叶片和幼果,逐渐向茎秆、叶柄蔓延致使其变黑褐色。

防治 *** :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控制流行速度、或用72%康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安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白粉病:一般在生长中后期从中下部叶片开始感病,初期在叶片上有白色斑点,后期叶片上形成明显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白色霉层病斑 。重症时叶正反面布满白粉,直至叶片干枯。

防治 *** :可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预防。

立枯病:幼苗期易发生,发病后,西红柿幼苗随着生长不良而逐渐枯死,病部出现暗褐色腐烂病斑,传播速度非常快。

防治 *** :苗期喷施芸苔素内酯水剂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淋甲基硫菌灵或恶霉灵,间隔7-10天喷洒一次,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枯萎病:该病是土传病害,花期和果期发病,叶片一侧变黄、变褐(半边疯),后期直接枯死,幼根还会寄生病害,在降雨多的时候传播。

防治 *** :选用耐病品种,轮作倒茬种植,严格控制施肥量,避免因为肥料出现病虫害,并注意对土壤进行消毒,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蘸根,发病后,还可以用乙蒜素乳油灌根防治。

灰霉病:西红柿的果实病害,果皮出现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果柄也会出现灰褐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叶片直接枯死。

防治 *** :加强通风,控制光照强度,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病叶,用百菌清烟剂进行烟熏消毒,避免西红柿感病。

病毒病:一般春季大棚番茄前期该病较轻,进入5月以后,蕨叶和花叶开始加重。秋延后番茄病毒病比春大棚严重,主要为蕨叶和条斑病毒。因病毒种类不同症状一般表现为以下三种。

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病株略矮,新叶小,结果小,果实表面质劣,呈花脸状。

叶片变厥叶、畸形;植株会不同程度矮化。

叶片出现茶褐色斑点或花叶,背部叶脉紫色。茎上,出现暗绿色到黑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病茎质脆易折断。

果实上形成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随着果实发育,病部凹陷而成为畸形僵果。

防治 *** :可选吡虫啉、螺虫乙酯等及时预防蚜虫、白粉虱等病毒病的媒介生物。在番茄分苗、定植、绑蔓、打杈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1:20~40的豆浆或豆奶粉,预防接触传染。可选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乙酸铜、琥铜.吗啉胍等。

蚜虫:番茄蚜虫亦称腻虫、蜜虫。成蚜和若蚜群集在叶背、嫩茎和嫩尖吸食汁液,分泌蜜露,可以诱发煤污病,加重为害,使叶卷缩、秧苗生长停滞,叶片干枯以致死亡,可传播多种病毒。

防治 ***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2000倍液)等药物进行喷施。

棉铃虫: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果实大量被蛀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造成减产。

防治 *** :于幼虫的孵化盛期至2龄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21%灭 *** (6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进行喷雾。

美洲斑潜蝇: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慢慢的会形成带湿黑和干褐区域的白色弯曲潜道,虫道内有黑色短条粪便。等幼虫老熟后,化蛹后受害的叶片逐渐萎蔫,上下表皮分离,枯落,植株发育缓慢,严重的整株枯死。

防治 *** :一般可用1.8%虫螨克(3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

白粉虱:成虫和若虫群聚于叶片背面刺吸植物汁液,致使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严重时全株枯死。成虫和若虫均能分泌大量蜜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为害严重时,蔬菜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 ***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用黄板诱杀或在通风口设置防虫网等措施。选用扑虱灵加联苯菊酯混合喷雾,或吡虫啉等药剂喷施。

怎么种出小时候味道的沙瓤西红柿

面对市场对数量和耐储存方面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很多西红柿生产者也因追求利益更大化,选择性的去种植那些产量高、耐储存的西红柿品种,所以市场上就很少能够见到那种沙瓤西红柿了。想要追回小时候的味道,就要从种植管理上下功夫:

1、选择传统的农家品种。牺牲产量和摒弃现在的高科技育种方式,我们就会换来口感上的满足。在边远的农村,还保留着原来的老品种,也有退化的毛粉802等优质品种,特别是很多绿肩的西红柿品种甜味很浓,这几年成为寻找原味西红柿的首要选择可以获取较高的产量和效益。有效采集、开发、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出优质高产西红柿品种,就可以解决没有优质品种的烦恼。

2、施用农家肥。化学肥料元素单一是造成西红柿口感下降的罪魁祸首,未来控制的使用量和鼓励有机肥或者农家肥的使用必然的。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植物营养元素,氨基酸种类和含量都比较高,这些都是提高西红柿的制胜砝码。

3、适当的掐尖、打岔、疏果。农家肥中的氮磷钾含量有限不足以满足现在番茄种植的自由生长模式,所以就要求种植者只保留必要的枝杈和精准控制产量,这样就避免造成因农家肥中的氮磷钾含量的缺失造成果小、品相差、口感不佳的情况。因此,减少枝杈的数量、适当减少留果数量也是有必要的,使得有限的养分向有限的西红柿中疏松,达到品质佳、口感好的目的。

4、提高昼夜温差,丰富有机质的积累。普通番茄因为“速成”的原因,故其含有的营养物质比较少而沙瓤番茄的产地气候条件特殊,早晚温差比较大(如藏区夏季平均日温差为15℃),导致其成长时间比较长,其营养物质种类丰富、肉质的积累也比较足,甜度也更高。自然条件加上最原生态的种植方式,沙瓤番茄的“番茄味”自然更浓郁。

种植西红柿的注意事项

1、西红柿在换种时,盖土的茎会生根,成为更结实的植物,排水好的土壤是健康生长所必需的,如果雨后地上的肥料迅速流失,就有必要在土壤上建造一个小的土堤,生长速度慢的,可以适当放松土壤,提高地温和土地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在育苗前期要控制水肥,不要浇水。

2、移栽西红柿苗的时候,要把叶子清理干净,下雨天土壤迸射会给西红柿带来传染病,种植时要保持距离,不应该种得太密,要让阳光充分照射,使空气流动,能够减少叶病害的传播。发现病虫害时,应尽快摘除这些叶子,避免疾病传播。

3、栽培果实大的西红柿时,一天要6小时以上的光才能很好地生长,如果种植场所日照不足,则建议选择樱桃西红柿。

总之:西红柿不仅在种植面积上不断扩大,规模也在不断变大,技术上也要加强,掌握过硬的管理 *** 才能种出高品质的番茄。

秋延种植番茄,农户掌握3个技巧,预防病毒病,产量高

很多农户准备在八月份种植番茄,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秋延这一茬的田间管理非常关键。前期要面临高温或者多雨的天气,到了后期又开始降温,种起来也不容易。秋延番茄要想高产,从选种到田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这几个方面要注意。

1、选对品种很重要,能减少病害,抗高温。秋延种植时,遇到连续高温的天气,花芽分化受到影响,就会出现畸形果或者不坐果的情况,产量和品质下降。高温干旱,还会引发病毒病,全棚可能都要拔秧。所以,在种植番茄,要用抗病毒,耐高温的品种,减少病害发生。但有一些高口感的番茄品种,抗病毒性较差,可以推迟种植时间,避开高温时期。

2、要预防番茄生长期的病害发生,定植管理也要重视。在栽苗时,要选择壮苗,叶片上没有病斑,株高15公分左右,有3-5个叶片。有些僵苗,或者老小苗,弱苗,定植后不好管理,更好不用这些苗。

前期气温较高,番茄苗茎基部比较嫩,容易被烫伤留下伤口,病菌会侵染,后期植株从茎基部就烂掉了。在栽苗时,不能栽种过深,基质和苗坨平齐就可以了,不会影响根系下扎,而且还不会对茎基部有损伤。

有些农户栽苗之后会覆盖黑色地膜,温度升高后,薄膜贴着番茄苗,也会伤到茎基部。如果需要覆膜,定植孔要开的大一点,不挨着植株。定植后要进行灌根,使用生根剂加上甲霜恶霉灵,中生菌素,对着茎基部进行喷淋。

3、重点预防病毒病。高温干旱时期,番茄病毒病常发生,也是减产的主要原因。有些病毒病是从苗床上带来的,如果自己育苗,从苗期就要打药预防,培育壮苗,增加抗病性。

栽苗之后,要覆盖遮阳网,降低温度和强光照,为番茄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病毒病的发生。白粉虱会传播病毒,今年很多大棚内白粉虱防治不住,用了不少药剂。在防治白粉虱时,除了打药以外,别忘了在棚内挂黄板,能起到杀虫的作用。

秋延种植番茄容易引发病毒病,面临高温天气,要选择抗高温抗病性强的品种,同时,也要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温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种植效益高。

秋延种植番茄要想高产,农户做好2个方面,长势好产量高

番茄采用无土栽培,能提高产量和口感,避免土壤重茬的问题。有农户说,想种植秋茬番茄,也是采用基质栽培的方式,种植袋也装满基质了,在栽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秋延后种植时,要选择合适的品种。这个季节种植番茄,有不少农户遇到过病毒病控制不住,已经结果了也只能拔秧的情况,损失较大。还有因为番茄花芽分化差,之一,二穗果出现畸形果,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主要因为番茄在定植后,面临高温天气,对于不抗病毒,不耐热的品种,引发病毒病发生。

要想预防病毒病的发生,选择抗病的品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抗病的番茄品种和不抗病的品种,在同一个棚内种植,不抗病的品种感染率特别高。所以,秋延种植番茄,要选择抗病毒性强,耐高温的品种,在选苗时要问问这个品种抗病性怎么样。如果种植的品种,口感好,但不抗病毒,尽量避开这个茬口种植。

2、番茄定植时,要选择壮苗。定植壮苗是高产的关键,在选苗时要注意,根系壮,没有病叶,苗高15厘米左右,3~4片叶一心,番茄壮苗要满足这些条件。番茄壮苗在缓苗之后,就进入了快速生长的时期,好管理。但如果用了一些僵苗,老小苗,已经带花的番茄苗,定植后对长势也会有影响。

有些番茄苗株高有十五公分,但是叶片数量多,一般是因为在苗床上控旺过度造成的。这种番茄苗在定植后,长势非常慢,不好管理。有的苗龄比较长,已经开花了,对后期管理也有影响。还有一些苗叶片颜色非常深发黑,这种苗可能也是控旺过度的苗。

这个茬口可以选择的苗比较多,苗有好坏之分,我们要注意分辨,选择壮苗进行定植,后期也方便管理。如果是自己育苗,也要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在苗期就要打药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秋延种植番茄,要想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在选择品种和选苗时都要注意,同时在生长期间加强田间的管理,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无土栽培番茄在定植时,要先将基质湿润再移栽。番茄定植时也不宜过深,埋到茎基部会加重病害发生。定植前不用蘸根,可以等到浇完定植水了,用药液喷淋茎基部,防病生根的效果比较好。

种植番茄,如何管理更有利于增产?我认为掌握6点就够了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番茄又叫西红柿,洋柿子等名字,属于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种植,成熟后的番茄浆果红色靓丽,美味多汁,即可直接生食,又可以做菜,才更有利于提高番茄的产量,如何管理呢?我认为掌握学习相关番茄种植技术,选择优质品种,注重底肥施入,培育优质壮苗,理整枝打杈,整枝前后喷洒药剂等6点就够了。


1,学习相关的番茄种植技术,特别是种植番茄的新手,在不了解番茄的植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对土壤肥料的需求,病虫害防治以及如何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盲目种植,盲目管理,很容易就会导致种植番茄失败,出现产量低质量差,肥料没少用,药也没少打,番茄却没有长好,学习掌握了相关技术,就可以尽可能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


2,选择优质品种,按照专栏当中提到的品种进行选择,好品种抗病抗逆能力强,优质高产,优良的番茄品种,更有利于提高番茄的产量与质量。比如:天518大红果番茄,阿尔泰1631,金石粉玉,中杂302,浙粉712,毛粉802等。

3,注重底肥施入,底肥是最基础的肥料,也是在种植番茄之前施入的肥料,为了提高番茄果实的质量,更好选择农家肥为主,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化学肥料只是作为辅施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番茄果实口感更好。农家肥在施用之前要经过充分腐熟,每亩地5方左右,高氮高钾型复合肥50公斤,普钙50公斤,磷酸二胺30公斤,大豆饼肥100公斤。将化学肥料的80%以及全部的农家肥,作为地肥一次性施入。只用有机肥作为底肥,每亩的用量应提高至原来的3~4倍。农家肥虽然好,但必须经过充分腐熟之后,才是比较好的肥料,直接用畜禽粪便的“生肥”,不但起不到增产的作用,反而会造成番茄因出现烧根而不能正常生长。

4,培育优质壮苗,俗话说:“苗好一半收”,培育优质健壮的番茄苗,就成功了一半,番茄幼苗生长需要保持白天20~26度,夜间15~18度的温度,为了让番茄苗更加适应栽植的环境温度,提高番茄苗的抗逆抗病虫害能力,在移栽之前一周左右进行适当通风炼苗。番茄苗大约5~6片叶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5,番茄合理整枝打杈,番茄具有较强的腋芽分生能力,每一个腋芽都能成枝,如果不进行整枝打杈的话,就会造成番茄营养生长过旺,从而影响花果的发育,影响番茄正常坐果,一般可分为单干整枝,双干整枝,三干整枝或一干半整枝,一般留足果穗之后,果穗上部留两片叶摘心。整枝的同时去除无用的侧枝,避免过多营养消耗。在整枝打杈的时候,要选择在晴天上午,避开阴雨天气,避开刚浇水之后,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害感染的机会。直接将需要打掉的叉子掰断并带出田间,整枝打杈的顺序是按照先整理健康植株,再整理受病害植株。

6,整枝前后喷洒杀菌剂,为预防被病害侵染,可在整枝打杈前后,全面喷洒杀毒矾+中生菌素+苯醚甲环唑+爱多收,提高对病害的预防能力。好了,本章节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关注,喜欢的朋友点个赞再走吧。了解更多番茄种植的技术与技巧,欢迎查看相关专栏。

番茄种在袋子里,和土壤种植有区别,无土栽培省工又高产

#春耕进行时#

春茬的番茄已经栽苗了,仍然采用袋装无土栽培的模式。很多农户朋友看到之后问,这看着就是把土壤装到种植袋里,蔬菜种在袋子里,也是无土栽培吗?和土壤种植有什么不一样?

袋装无土栽培是一种简易低成本的种植 *** ,番茄,黄瓜,草莓,甜瓜,辣椒都可以使用这个 *** 。种植袋里填装的是栽培基质,它比土壤的透气性好,和传统的土壤种植主要有这几个区别。

之一,基础设施建造上有区别。

土壤种植和基质栽培瓜果,所用的大棚没有什么区别,一般都要根据当地的气候以及瓜果需要的温度来决定。有些老的土壤种植大棚,也可以改为基质栽培。区别主要在于,无土栽培前期种植时,需要种植袋和栽培基质,瓜果直接栽种到种植袋中,利用滴灌设备提供水肥。土壤种植时,把土壤旋耕之后起垄就可以栽苗了。相对而言,无土栽培前期投入要高一点。

第二,换茬时有区别。

土壤种植瓜果一般都要轮作,种完一茬之后,消耗了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在换茬时要进行翻耕,闷棚,施有机肥,补充微生物菌,再起垄等等,很难彻底避免重茬问题。基质栽培时,基质和种植袋都可以重复使用,基质也很松散,拔秧之后可以用清水清洗基质中的盐分,然后再栽苗。基质中含有的微生物会不断繁殖,不需要再补充其它的菌,能促进下茬蔬菜的生长。比如上一茬种植的番茄,下一茬还可以种植番茄,不会有重茬的问题,而且还很省工省钱。

第三,水肥管理有区别。

土壤种植瓜果,除了氮磷钾以外,有些农户很少使用中微量元素肥。有些土壤中含有一些营养元素,植株可以吸收利用,但长期重茬种植,植株缺素比较严重。而基质栽培的水肥管理更科学,养分全部靠营养液供应,所用的肥料要用全元素肥料,13种元素都不能缺,常规的水溶肥不能用到无土栽培中。而且每次施肥时都要测定EC和酸碱值,水肥吸收率高,能满足瓜果蔬菜的生长需求,产量和品质会更好。

袋装无土栽培和土壤种植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并不是将土壤装到袋子里种植。无土栽培更大的优势就是省工省力,而且不受土壤的限制,没有重茬,种出的瓜果口感好,产量高。

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1)种子消毒

常用的 *** 是温汤浸种法,即用热水烫种,一般用50-55℃热水浸种15分钟,也可用药剂消毒法,常用1.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5-20分钟,还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可以钝化病毒,预防种子带毒。

(2)浸种催芽

把消毒后的种子放到20℃的清水中浸泡6-8小时,使种子吸足水分,然后把浸透的种子捞出,投洗干净,用纱布包好,放在新的布袋里或盆中,在25-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2-3天即可出芽。催芽过程中,每天翻动几次,并用清水清洗2-3次,擦去种皮上的茸毛粘液和污物,防止霉烂,使种子受热均匀,出芽整齐一致,适于播种。

(3)适时播种

番茄播种期由番茄的苗龄大小确定,育苗期的长短主要由育苗期间的温度决定。在番茄生长适宜条件下,从出苗到之一花序开始分化,约需600 ℃有效积温,花芽发育整个过程又需600 ℃有效积温。因此,欲培育出即将开花的大苗,应保证有1000~1200℃有效积温。如果白天温度控制在25℃,夜间15℃,日平均温度按20℃计算,需要50-60天的苗龄。为防止苗期病害的发生,育苗基质选用消毒的蔬菜育苗专用基质,装入72孔穴盘中待播。将催芽后的番茄种子播入穴盘中,每孔播入一粒种子后用蛭石覆盖,将穴盘放入加入适量多菌灵等药剂的水槽中使其充分吸水后放入苗床中覆膜进行育苗。

(4)苗期管理

番茄幼苗期,主要对幼苗进行温度、湿度、光照和营养管理。

① 温度管理:在幼苗的不同生长时期不断地调节温度,播后、出苗前温度要高些,昼温在28-30℃,夜温为24℃有利于出苗。待苗出齐后,要降温,白天苗床温度降至20-25℃,夜间17-18℃,降温的 *** 主要是通风,先放小风,逐渐加大放风,缓慢降温。之一片真叶展开前是小苗生长阶段,应创造良好的条件,地温应保持在20℃以上,促进根系发育;育苗中期白天温度要维持25-27℃,前半夜的温度保持14-16℃,后半夜12-13℃,昼夜温差一般为5-8℃,有利于同化物的形成,夜温稍低可抑制呼吸并有利于物质运输;定植前7-10天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逐步降低夜间更低温,温度夜间达7-8℃,以增强幼苗的抗寒性。

② 水分管理:番茄幼苗根系发达,吸水力强,生长速度快,容易徒长。番茄幼苗吃水少,浇水次数要少,量小。浇水量大,将导致幼苗徒长,因此要十分注意水分调节,应以控水为主,促控结合,保证晴天的适宜空气湿度50-55%,土壤湿度为60-65%,一直到移苗前尽量不浇水。若发现基质干燥,午间幼苗发生萎蔫、傍晚又不能恢复时,表明基质湿度小,则需要浇水。同时注意阴雨天时不要浇水,在锻炼幼苗阶段,应尽量少浇水,只是在定植前一天,应浇透水,便于起苗。

③苗期营养:育苗基质中提供了丰富的番茄苗期生长所需的养分,但在幼苗3-4片真叶时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可弥补苗期有机肥不足,使植物体内干物质含量增加,在喷施时按本项目的单项试验得出结论加入有机硅展渗剂可减少叶面肥的使用量。

(5)整地施肥

番茄的生长期长、产量高,因此需肥量大。本项目的前期试验得出结论,基肥施用鸡粪类多元有机肥或有条件的可施用沼渣作为基肥,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多元有机肥和沼渣按每亩3000 kg用量施用。然后深翻30-40cm,耙细整平后做畦。作1.3 m一畦,底宽60 cm,上宽70cm,高12cm的高畦,作好畦后覆盖黑色地膜。

(6)定植

番茄是喜温蔬菜作物,棚室栽培番茄,夜间气温需稳定在5℃以上,方可定植,这时定植番茄成活率较高。起苗时要采取护根措施,防止基质散开,尽可能的成坨定植,减少伤根,提高成活率。定植深度以子叶稍高于地面为宜,徒长苗可用“卧栽法”,促进根系扩大,促使番茄幼苗迅速缓苗。定植每株番茄苗后,按本项目的防治根结线虫的 *** 在番茄苗两旁5 cm处各种植1棵葱苗,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病率。番茄新品种属无限生长类型,选用单干整枝方式,因此株距30-35 cm为宜,每亩种植2800株左右即可。

(7)田间管理

①温、湿度管理:定植后5-7天至缓苗前要盖严棚膜,提高棚温和地温,促进缓苗。棚内气温保持25-30℃以上,夜间13℃以上。缓苗后视天气情况逐渐加大放风量,使棚室温度白天在20-25℃左右,并可降低棚内湿度。在之一、二穗花开花期要特别注意棚内温度,以防灰霉病的发生。在结果期随外界天气温度逐渐升高,要加强放风,白天维持棚室温度在25-28℃左右,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5%以下,结果中后期可将大棚周边卷起,昼夜通风,以防高温高湿危害。

西红柿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西红柿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第1张图片-

②肥水管理:定植后要及时浇水,此时水不可过大,以防降低地温。缓苗后再浇一次透水,促进根系下扎,使结果前期的营养生长变壮,茎粗叶大,而又不徒长落花,至之一穗果实2-3 cm大小前进行“蹲苗”,此期是番茄由营养生长为主转变为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期,一定要使两者均衡进行,平衡转换。当之一穗果实2-3 cm时

番茄种植如何养护才能种的又大又红的,种植大户告诉你,抓紧收藏


番茄种植如何养护?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西红柿栽培技术 、土壤准备及定植 、大田管理 、病虫害防治等这几个方面,以下是对这几个方面的分析: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光照:番茄喜欢充足的阳光,每天需要6-8小时的直射阳光。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种植区域。
  • 温度:番茄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0摄氏度。在生长期间,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极端条件。
  • 湿度:番茄对湿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湿度范围为60-80%。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助于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形成。

二、西红柿栽培技术:

  • 育苗:在育苗期,选择适合的育苗土壤,并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施以适量的肥料等营养元素,如“冲施植康太宗”增加土壤的保肥保水力,同时也能调理土壤,给作物提供更好的营养环境。
  • 定植:选择适宜的品种和健康的幼苗进行定植。定植前,准备好适宜的土壤和肥料,并确保植株之间的距离合适,定植后。可“冲施根达太宗和优根太宗”提高幼苗成活率,使幼苗根多根壮,防止根腐,多生根等作用。
  •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浇水应均匀,避免水分积聚在植株的叶子和果实上。
  • 施肥:番茄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在生长期间,适时施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 支架和修剪:为了支撑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形成,可以使用支架或竹杆等支撑植株。定期修剪不健康的枝条和叶子,以保持植株的健康。

三、土壤准备及定植:

  •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种植前,将土壤松散并除去杂草和石块。
  • 在土壤中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以提供养分和改善土壤结构。
  • 根据品种和种植密度,确定适当的行距和株距。将幼苗轻轻移植到定植孔中,并用土壤轻轻填埋。

四、大田管理:

  • 浇水: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
  • 施肥: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测试结果,适时施以氮、磷、钾等肥料。
  • 杂草管理:定期除草,以免杂草竞争养分和水分。
  •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可以使用有机农药或其他防治措施。

五、病虫害防治:

  • 青枯病和晚疫病是影响番茄生产的两大天敌。对于疾病的预防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各生产环节应注意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如番茄枝条摘除等操作,不然容易引起病害蔓延。番茄田间作业应在晴天进行,避免在雨天进行。


  • 1. 青枯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当它之一次出现时,番茄枝条会变得脱水状,看起来就像是发育不良一样,整个植物枯萎,但仍保持绿色,打开它的茎来看,就会发现里面变为棕色。控制 *** 如下:

(1)需要实行轮作,更好之前为茄科和水稻种植。

(2)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生石灰,这样就可以让细菌的繁殖进行不了,减少对番茄的危害。

(3)注意对水的管理,不可以对番茄漫灌和串灌。

(4)加强早果期田间检查。一旦发现病害,立即取出植物,集中在一起,然后烧了,用20%生石灰水涂在病点上面。在疾病一开始要用200毫的升链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冲洗根。每颗番茄要用0.5公斤链霉素灌溉,需要每7~10天一次,需要连续3-4次。

2. 晚疫病:叶茎果很容易就得上这种病。一般是顶部或者是边缘的叶子开始腐烂。就像一颗绿色宝石,使整个叶子变成褐色并腐烂。在敏感的茎上,斑点是深褐色的,比较下陷,甚至有腐烂,到最后植株上部枯萎、破碎和死亡。果实病害一般都是发生在果柄附近,严重的话可能整个果实都发生褐变和腐烂。在潮湿条件下发病的位置会出现明显的白色块状痕迹,所以不要种得太密集,而导致不通风,特别是在阳光少、湿度高的地方,宜采取稀疏种植。

3.害虫治疗:常见的番茄虫害包括白粉虱、斑潜蝇等。可以使用有机农药或其他防治措施。

总之,番茄的养护包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栽培技术、土壤准备及定植、大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根据实际情况和品种特点,合理施行养护措施,可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番茄如何种植?难不难?掌握这些种植要求,保证番茄产量和质量。

种植番茄并不难,只要掌握了一些种植要求,就可以保证稳产高产。下面将从土壤要求、温度要求、水分要求、光照要求以及施肥要求等方面详细分析。

土壤要求。

土壤是种植番茄的重要因素之一。番茄喜欢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的土壤,最适宜的土壤pH值在6.0-7.0之间。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此外,番茄对土壤的肥力要求较高,因此在种植之前需要进行充分施肥,如腐熟的堆肥或腐烂的鸡粪等。也可以使用调理土壤专用肥料,如冲施“植康太宗”调理土壤,提高土壤肥沃力,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温度要求。

温度是影响番茄生长的重要因素。番茄是热带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在种植番茄时,要注意避免低温和高温对番茄的不利影响。低温会导致番茄生长缓慢,果实发育不良,而高温则会影响花粉的结实,导致果实变形。


水分要求。

水分是番茄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番茄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结花结果期间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在干旱季节,需增加浇水频率,保持土壤湿润。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缺氧和病菌滋生。

光照要求。

光照是番茄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番茄对光照的需求较高,每天需要至少6-8小时的充足阳光照射。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番茄的光合作用,提高养分的吸收和果实的甜度。因此,在种植番茄时,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种植,并及时修剪植株,保证每个果实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

施肥要求。

施肥是保证番茄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番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特别是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因此,在种植番茄时,要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植株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用。可以在生长期间定期追肥,如在开花结果期定期叶面喷施“双保太宗叶面肥”和“甜亮太宗叶面肥”每亩地500-1000ml,提供足量的磷、钾元素和所需的中微量元素,以促进番茄的多开花多结果,果实可增甜增重,使番茄能够上色均匀,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植株生长过旺,影响果实的品质。

综上所述,种植番茄并不难,只要掌握了土壤要求、温度要求、水分要求、光照要求以及施肥要求等关键要点,就可以保证番茄的稳产高产。当然,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适时修剪和支撑植株等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现代温室番茄栽培技术:修剪叶子和补光提高产量的可行性措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每日分享三农知识,感谢支持!

落叶是番茄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农艺实践。它包括在植株收获前移除簇下的叶子,时间和强度由生产者的管理选择确定。落叶的目标包括增加植株之间的通风,限制病害发展,促进光线在冠层内的垂直穿透,以及促进作物操作。基部叶片的去除也可能影响产量,减少下部冠层中较不受照明的叶子的汲收效应,促进同化物在发育中的果实中的积累。

落叶与产量之间的联系取决于同化物在植物器官之间的转运和分配。转运是指从产生器官或源到接受器官或汇的光合同化物的移动,而分配则是指将同化物分配给各种汇的比例。这两个过程对于决定果实干物质的积累至关重要,因此影响最终的产量。

以下将通过对落叶 *** 的具体分析,提供提高番茄产量和早熟度的可实行性措施。

一、材料和 ***

1、植物生长条件和处理

桁架番茄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玻璃温室中栽培(北纬 44°29′38″,东经 11°20′34″)。这些幼苗从 8 月中旬开始由当地苗圃种植,并于 2021 年 9 月 23 日移植到珍珠岩袋中,行距 20 厘米。环境条件(温度,在整个生长期间每天监测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被动(横向和顶部开口)和主动(风扇和热泵)气候控制策略均用于维持恒定条件(Tmean 22 °C;RHmean 64%)。我们使用开放式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施肥,提供平均 pH 值为 6.6 且电导率 (EC) 为 2.8 dS m?1 的溶液。

在整个生长期间,距离茎30厘米,距离岩棉立方体1.40厘米的单Led灯提供补充照明(图 S1) ).应用了两种照明方案:仅用自然光照明的对照(即 CK),以及用红色(660 nm)和蓝色(465 nm)LED 灯(RB 比率为 3)提供的照明处理,具有光合光子通量密度( PPFD) 为 180 μmol s?1 m?2(在距植物 30 cm 处测量)和光周期为 16 h d?1(即 RB)。从移植日(2021 年 9 月 23 日)到实验结束(2022 年 2 月 16 日)期间进行光照处理。

自 11 月初以来,两种光照制度下的植物经历了两次落叶制度,其中包括在果实转折点 (R) 之前提前去除正在发育的桁架下的叶子,以及在整个栽培周期中不去除叶子(天然橡胶)。采用具有四个重复的分割样地设计,每个子样地包含五个植物。

2、果实发育和产量

监测之一簇和第三簇近端和远端果实的果实发育。在收获前两周,使用 DA-Meter评估同一果实的果实成熟度,该仪器非破坏性地评估叶绿素降解并将其与成熟指数相关联。从 11 月底到试验结束,收获果实。

用数字秤测量每个处理中每个植物的总簇的鲜重。计算每株植物的每簇果实数。在收获时,将果实分开、计数并称重为成熟(深橙色或红色西红柿)或未成熟(绿色、浅绿色和浅橙色)。在桁架发育开始时计算果实生产单位(花和芽),并在收获时面对果实数量以评估坐果率。


3、水果品质

(1)无损测量 考虑到 1.30 至 1.50 的 DA-Meter 范围指数,选择用于定性分析的西红柿 (n = 12)。使用 Durofel 装置在每个处理每个块的每个水果的赤道直径的四个相对侧评估水果硬度。该仪器非破坏性地测量了果实外果皮的弹性,以 0 到 100 的 Durofel 指数表示。

使用 CIE Lab 颜色空间分析评估颜色,其中 L* 分量表示从黑色 (0) 到白色 (100) 的亮度,a* 分量是从绿色 (-) 到红色 (+) 的值,并且b* 分量是从蓝色 (-) 到黄色 (+) 的值。

(2)破坏性测量 破坏性测量包括纸浆硬度、可溶性固体含量和可滴定酸度评估。使用水果质地分析仪确定果肉硬度,评估穿透水果所需的力。穿透是用直径为 6 毫米的圆柱形平头探头进行的,深度等于 11 毫米,速度为 30 毫米·s-1。

在赤道直径的四个相对侧进行测量,在穿透前将水果去皮。使用 PAL-1 型数字折光仪评估每个离心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度用自动 TitroMatic(Compact-S 滴定仪)通过在 20 mL 蒸馏水中稀释 20 mL 番茄汁来测量。

4、生化分析

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 使用Anthon和Barrett描述的 *** <3>对每次处理的6个水果评估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并稍作修改。将己烷、丙酮和乙醇以2:1:1的比例混合,加入0.5 g L?1丁基化羟基甲苯,制备萃取液。然后,将0.5 g匀浆冷冻样品(包括外果皮和中果皮)与10 mL提取溶液混合。将材料在黑暗中放置30分钟,然后以2000×g离心5分钟。最后,用分光光度计在503和444nm处读取1mL上清液。 番茄红素含量使用以下公式计算(Anthon和Barrett,2006):

其中X是己烷相的体积(mL,缝在下面),Y是果实组织的重量(g),A503是503nm处的吸光度,3.12是消光系数。β-胡萝卜素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A 444是444nm处的吸光度,A 503是503nm处的吸光度,0.55是最终己烷层体积与己烷:丙酮:乙醇(2:1:1)混合溶剂的体积之比,V 是混合溶剂的体积,W是样品的鲜重,537(g mol?1)是β-胡萝卜素的分子量。

5统计分析 通过比较光照因子和落叶因子,使用双向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5>。使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8.0.1.0 分析数据。

二、数据分析

表 S1 中报告了双向方差分析的结果。对营养参数的评估表明,无论落叶类型如何,使用辅助 LED 灯 (+34%)(RB 13.1 ± 2.2 毫米,CK 9.8 ± 1.5 毫米)种植的植物的衣领直径显着增加(数据不显示)。相反,节间长度、总叶面积、叶片鲜重和干重、LDMC、植物总鲜重和干重以及茎长在处理之间没有显示任何统计差异(数据未显示)。


然而,与 RB 处理 (128 ± 19 cm2 g?1) 相比,SLA 的测量导致 CK (181 ± 21 cm2 g?1) 处理显着增加 (+41%)。 生理反应评估考虑了几个参数。仅在叶绿素含量(SPAD 指数)、净光合作用(A)、PSII 的有效量子产率(ΦPSII 和 PSII 的光化学猝灭(qP))的情况下观察到显着差异。特别是 SPAD 指数结果显着更高在 RB 处理下的植物中,在第三个 (+23%) 和第四个 (+17%) 桁架下的叶子中,独立于落叶状态。

同样,暴露的植物的净光合作用 (A) 更高与 CK 相比,RB 处理没有被落叶机制改变。另一方面,ΦPSII 和 qP 不仅在光处理之间而且在落叶机制之间显示出显着差异,在RB 光处理和叶片去除 (R),尽管它没有显示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PSII 更大效率(Fv/Fm)、气孔导度(GS)、蒸腾作用(E)和- 叶片 CO?浓度 (Ci) 不受光照和落叶因素的影响(数据未显示)。

在后续行动 1 中,在遭受落叶 (R) 的植物中,近端果实的体积明显更高,但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相反,与 CK 相比,RB 处理的 Follow-Up 1 的远端果实明显更大,但不受落叶的显着影响。在后续行动 2 期间,补充 RB 光的存在显着影响近端和远端果实的果实尺寸,而落叶制度没有造成任何显着影响。

在后续行动 1期间,观察到近端果实的成熟(通过 DA-Meter 值测量)的光照和落叶因素之间存在显着的相互作用。事实上,与 NR 植物相比,RB 处理植物的早期落叶 (R) 增加了近端果实的成熟,而在 CK 植物中没有观察到显着影响。相反,在跟踪 1 期间,成熟不受光照或远端果实落叶的影响(数据未显示)。在后续行动 2 期间,RB 光显着增加了近端和远端果实的 DA-Meter 值。一般来说,在收获前两周,与 CK 相比,RB 处理导致更高的果实成熟率 (+60%)。

在补充 RB 光照的情况下,总果实产量结果显着增加,与 CK 相比产量翻了一番 (+118%)。 LED 灯的应用也显着影响了绿色和红色西红柿的产量,如表 4 中总结的那样。此外,观察到流产和生产单位(花和芽)数量的差异,分别显示下降 (-54%)在花败育(RB 0.7 ± 1.0,CK 1.6 ± 1.5 的流产单位)和坐果增加(+46%)(RB 6 ± 1.5,CK 4.1 ± 2.2 的座果)在 RB 光应用的情况下与 CK 相比(数据未显示)。

然而,在产量、花败育和座果的不同落叶制度的情况下没有观察到显着差异(表 S1)。 果实干物质含量 (FDMC)、色度 (C)、果实硬度和果肉硬度不受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数据未显示)。

在颜色测定中,对于仅在自然光下生长的西红柿 (CK),色调角度 (h) 和亮度 (L*) 呈现出显着更高的水平(图 3a、b),而根据落叶方式没有观察到显着差异.对于未进行除叶 (NR) 植物的西红柿 (+3%)(图 3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统计学上显示出较高的水平,而根据光处理没有观察到差异。观察到水果酸度在光照和落叶因素之间存在显着的相互作用(表 S1)。

事实上,与 RB 处理的植物相比,对照植物的早期落叶 (R) 增加了果实酸度,而在 NR 植物中没有观察到光照制度之间的差异(图 3d)。 最后,没有一个应用因素会导致番茄红素或 β-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数据未显示)。

三、结论

虽然落叶被认为是保证更容易管理、有利于通风和控制害虫发展的更佳做法,但这项研究表明,在补充 LED 光应用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对番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有限。使用辅助 LED 灯展示了地中海国家寒冷季节番茄生产的有趣潜力,增加了总产量 (+118%),有利于座果 (+46%) 和加速成熟 (+60%)。

研究表明,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行距约为30厘米),基部叶似乎会经历强烈的光竞争,对植物的净光合作用贡献很小,成为汇器官。另一方面,更大的行距(行距约为50厘米)可以显著促进同化物的生产,在收获前进行除叶可以增加产量。

参考文献:

1番茄栽培技术;吴丽侠;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农牧局农广校;现代农业科技. 2012(13)

2中国番茄产业现状及安全防范;霍建勇;石家庄农博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蔬菜. 2016(06)

3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唐政;李虎;王立刚;邹国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4不同种植密度对番茄长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雷喜红;李新旭;王铁臣;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方园艺. 2015(07)

5不同氮水平下黄瓜-番茄日光温室栽培土壤N2O排放特征;李银坤;武学萍;郭文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工程学报. 2014,30(23)

标签: 西红柿 种植 *** 管理 技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