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梧桐子10粒有多少克,梧桐丸子大约是多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麝香二分是多少克
问题一:1角2分等于多少分? 1角=10分
问题二:蕤仁的药用价值用播种繁殖。在北方都用作梅、杏、李的【药材名】蕤仁【英文名】Hedge Prinsepia Nrt【拉丁名】Nux Prinsepiae Prinsepia uniflora Batalata1【来源】该品为蔷薇科植物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或齿叶扁核木Prinsepia uniflora Batal. var. serrata Rehd.的干燥成熟果核。夏、秋间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肉,洗净,晒干。丛生有刺,实如五味,圆扁有纹,紫赤可食。取仁,浸去皮尖。【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性状】该品呈类卵圆形,稍扁,长7~10mm,宽6~8mm,厚3~5mm。表面淡黄棕色或深棕色,有明显的网状沟纹,间有棕褐色果肉残留,顶端尖,两侧略不对称。质坚硬。种子扁平卵圆形,种皮薄,浅棕色或红棕色,易剥落;子叶2,乳白色,有油脂。无臭,味微苦。【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经。【功能主治】养肝明目,疏风散热。用于目赤肿痛,睑弦赤烂,目暗羞明。【用法用量】5~9克。【贮藏】置干燥处。【摘录】《中国药典》【名称考证】蕤核(《本经》),蕤子(《本草拾遗》),白仁、仁、美仁子(《药材资料汇编》)。【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药用部位】单花扁核木的干燥成熟果核。【性味归经】甘,寒。①《别录》:“微寒,无毒。”②《医林纂要》:“甘咸,寒。”入肝、心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三经。”消风散热,益水生光。三经皆血脏也,血得其养,则目疾平。凡目疾在表,当疏风清热,在里属肾虚、血少、神劳,宜补肾养血安神。远视为肾水亏,近视为火不足。②《玉揪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功效主治】祛风,散热,养肝,明目。治目赤肿痛,昏暗羞阴,眦烂多泪,鼻衄。亦治心腹邪热,结气痰痞。今人惟用疗眼。(陈藏器曰)生治足睡,熟治不眠。【用法用量】内服:煎汤,7.5―15克。外用:去油研成膏点眼或煎水洗。【炮制 *** 】拣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或敲去内果皮取种仁用。【资源分布】分布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南。药材主产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药材鉴定】干燥果核呈稍扁的类心脏形,两侧略不对称,表面浅棕色至暗棕色,有深色的网状沟纹。质坚硬。敲开硬壳,内含扁平类圆形成心肌形的种子,种皮棕色至暗棕色,子叶 2片,白色肥厚,富油性。气无,味微苦。以浅棕色、饱满肥实者为佳。该品以淡棕色,颗粒饱满肥厚、表面纹理清楚者为佳。【古籍考证】出自:①陶弘景:“蕤核,今从北方来,云出彭城间。形如乌豆,大圆而扁,有文理,状似胡桃,今人皆合壳用为分两,此乃应破取仁秤之,医方惟以疗眼。”②《蜀本草》:“《图经》云,蕤核树生叶细似构杞而狭长,花白,干附茎生,紫赤色,大如五味子,茎多细刺,六月熟。今出雍州。五月、六月采,日干。”【化学成分】种子含水分10.36%,灰分1.72%,蛋白质3.53%,脂肪7.57%,纤维56.91%。种仁含油脂36%。1,《医林纂要》:白蕤仁,功略同酸枣仁,生则咸多,布散神明之用;熟则甘多,安定神明之主。入知其治目疾,而不知其能补心久矣。2,《本经》:主心腹邪结气,明目,目赤痛伤泪出。3,《吴普本草》:补中强志,明耳目。4,《别录》:目肿眦烂,破心下给痰痞气。5,《药性论》:治鼻衄。6,《本草拾遗》:生治足睡,熟治不眠。7,《本草蒙筌》:专治眼科,消上下胞风肿烂弦,除左右眦热障胬肉,退火止泪,益水生光。附方①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昏眩赤肿,怕日羞明,不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脑子......>>
问题三:戴在腰上古代香包配方阳公主梅花香
[药物]沉香七两二钱,栈香五两,鸡舌香四两,檀香、麝香各二两,藿香六钱,零陵香四钱,甲香二钱(法制),龙脑香少许。
[制备]上捣罗细末,炼蜜和匀,丸如豆大。
[药物]真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甲香(制),金额香、丁香各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
[制备]上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
[药物]沉香、栈香各三两,檀香、乳香各一两,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两(法制),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制备]上除龙脑外,同捣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瓷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
[药物]沉香二两(细锉,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清茶浸一宿,炒令无檀香气味),龙脑二两(另研),麝香二两,甲香一钱,马牙硝一钱。
[制备]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
[药物]沉香一两(锉如炷大),苏合香油(以不津瓷器藏)。
[药物]黄熟香四斤,白附子、茅香各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零陵香、檀香、白芷、生结香各四两,茴香二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另研),枣半斤(焙干)。
[制备]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饼。
[药物]黑角沉半两,丁香一钱,腊茶末一钱,郁金五分(小者,麦麸炒赤色),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钱。
[制备]上各为末,麝先细研,取腊茶之末汤点澄清调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定粉,共研细,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烧,久则益佳。
[用法]烧时以云母石或银叶衬之。
[药物]茅香一两五钱,细辛一两五钱,零陵香一钱三分,山柰一两,川椒二两五钱,藿香一钱六分,千金草三钱六分,莪术一两七钱三分。
[药物]沉水香五两,丁子香、鸡骨香、兜娄婆香、甲香各二两,薰陆香、白檀香、熟捷香、炭末各二两,零陵香、藿香、青桂香、白渐香、青木香、甘松香各一两,雀头香、苏合香、安息香、麝香、燕香各半两。
[制备]上二十味末之,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放入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
(转载者碎碎念:以上在《香乘》中应该也有记载。。。但是我实在木有一个一个翻的耐心。。。抱歉。。。)
接下来转载自:zjypw/news/2007/06/14923
(据说是“高子”说的。。。。但是鄙人实在孤陋寡闻不知道是哪个高子。。只好就这样引用吧。。。望知道的孩子科普。。。。谢谢。。。)
沉香四两速香黑色者四两檀香四两乳香二两木香一两丁香一两郎台六钱奄叭香三两麝香三钱冰片三钱广排草三两,
问题四:怎样 *** 【中药配方之***】
最常用药1:合欢撒:配坊:紫哨花壹钱、毋丁香三钱、桂心二钱。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津凋入OO。
最常用药2(哈哈~是不是总看到尔受被弄的动不了的~?就是它拉!):尔受壹笑撒:药坊:青木香、龙骨、山茱萸、蛇床子、远志、棺桂、石熘披各等汾。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男津凋入***。
最常用药2(尔攻用的!):金枪不倒坊:人龙壹条(瓦上焙乾)、丝瓜子拾伍个、乳香伍汾、没药伍汾、杏仁七个(去油)、麝香伍汾、樟脑伍汾。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油、胭脂为丸如麦子大。临战,呐壹丸于马口内。
攻用:展鬼、长大、坚硬、持玖。
最常用药3:与阳丹:药坊:雄狗胆壹个、麝香、当门子壹钱。
制珐、用珐:将麝香放入狗胆内,搅匀,线悬通风处阴乾,临战,秒许津凋涂于玉茎头。
做用比较经典的1:长相思(哈哈!大家去看文芭~因做XXOO而爱上尔攻的!可能有用唉!忽忽):药坊:淀粉、蛇床子、川椒(去木)、狗骨(烧灰)各等汾。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津凋涂于玉茎上。
攻用:初交壹次,令尔受朝思暮想。
做用比较经典的2:惹意牵裙撒(哈哈!文里也常出现!壹般出现茬弱攻强受文中!):药坊:牡丹花、天仙子、天切花各等汾。
制珐、用珐:上为抹,放茬茶酒内与妇人食之。
攻用:迷尔受,任君所为。慎用,后果咱负。
比较有用的:榨阴坊(适合男男生子文!哈哈):药坊:石硫磺2克,青木香2克,山菜黄2克,蛇床子2克。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房事时涂茬***口。
药坊:硫磺、茱萸、青木香、麝香各等汾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津凋入OO。
药坊:人龙壹条、乳香二汾、没药二汾、远志三汾、金丝?子(去油)三汾、丝瓜子七个、木?子伍汾。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油、胭脂为丸如枣粒大。临战,呐马口内。
药坊:杏仁、丁香、草麻子、白矾非子各二钱。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用蟾酥并炼蜜为膏,临战,凋涂于***上入***。
攻用:尔受如旱苗喜得雨,俩清欢洽。
药坊:丁香、香附子、石灰抹、胡椒、乌龟骨、鹿茸、金毛狗肾各伍钱,蛇床、紫哨花、菟丝子各壹钱,麝香三汾。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尔,梅服壹丸,津凋涂于玉茎上入***。
药坊:丁香、附子、恨美、棺桂、蛤蚧各壹钱,白矾、山茱萸、硫磺各七汾。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尔,梅服三丸,空心温酒送下。
药坊:毋丁香、蛇床子、白伏苓、甘松、白矾、内苁蓉、紫哨花各伍钱,细辛二钱伴、麝香伍汾。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尔,梅服壹丸,津凋涂于玉茎上入***。
攻用:帆交战,身体轻捷,畅美如仙。
药坊:青木香、枯矾、牡蛎各七汾,川椒伍汾,麝香三汾,木毙子九个。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炼蜜为丸,莲子大尔;梅日壹丸,呐于***,待药咱化。
药坊:川椒、枯白矾、吴茱萸、蛇床子各等汾。
制珐、用珐:碾为细抹,行房时秒许呐于OO。
药坊:细辛、川椒、甘松、丁香、三奈、蛇床子、内桂、藿香、辛夷、......>>
问题五:金禅皮有什么用【金蝉的营养价值】
金蝉,又名知了猴、知了龟,素有唐僧肉的美誉。只所以叫唐僧肉,除了其营养价值之外更有深厚的文化韵味深在其中。由于金蝉的营养价值高和风格独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对人体发挥的多种滋补药效功能,民间早有把吃金蝉子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原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又称金蝉长老)转世,唐三藏由金蝉子转世为真灵东土大唐高僧,喻有“金蝉脱壳”之意,所以人们将脱壳变身的蝉作为长生、再生的象征,因此,在《西游记》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今天,人们把营养丰富的“金蝉”摆上餐桌,并称之为“唐僧肉”,显然这是对金蝉营养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再高不过的赞誉了。丰富独特的营养价值;据中国食品营养学院理化分析与研究发现:每100g黄金蝉若虫富含蛋白质72g、脂肪15g、灰分1.8g;此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科学分析,蚱蝉体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及微量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63%。
如果把同样100g的黄金蝉和其它动物的蛋白含量做比较,所显示的数字就会令我们真正了解它的营养价值有多高了:黄金蝉若虫含蛋白质为瘦牛肉(含蛋白质20.2%)的3.5倍,瘦猪肉(16.7%)的4.3倍,羊肉的3。8倍,鸡肉(23.3%)的3倍,鲤鱼(17.3)的4倍,鸡蛋(11.8%)的6倍。可见,黄金蝉若虫含蛋白质比任何动物肉食和禽蛋都高得多;又由于同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素,对促进生长发育、补充机体代谢的消耗、体虚患者康复等,都有极佳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成为难得的天然无公害高级营养食品。
古代也常用成虫蝉体入药,我国古代多部农医名著中都有详细记载:《神农本草经》云:“蚱蝉,味咸寒,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圣惠方》载:“用蚱蝉一分(微炒),干蝎七枚(生用),牛黄、雄黄各一分(细研),为散。用薄荷汤调服,治小儿天钓、眼目搐上。”《普济方》:“蚱蝉(锻),赤芍药各三分,黄芩二分,为末,水一盏煎到五分,去渣服”,可治“小儿初生百日发痫”。《本草纲目》也有“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麝香少许,为末,酒服二钱,可治破伤风病”的记载。《中国药材学》中也有如下记载,蚱蝉有益精壮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癌等作用。蚱蝉外壳(又称“蝉蜕”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毒中药,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骚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
二、中药丸梧子大是多大
1方寸匙=金石类2.74克=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可以做成10梧子,所以,一梧子等于0.1到0.2克,也相当于一个大豆就是黄豆,或者六味地黄丸那么大。那摩阿弥陀佛,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学佛法,中医,传统文化,就是救自己的命啊。学中医药入门到新华书店找入门书看。
三、黄柏的用法用量多少克合适
摘要:黄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黄柏苦寒,善泻肾火,清热泻湿,那么一般中药黄柏用量多少克?黄柏用法不同用量也不同,黄柏的传统用法用量标准是煎服5~10克。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一些黄柏的附方,以及中药黄柏的食用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个人体质和病情不同,黄柏入药不应擅用,需咨询医生,并谨遵医嘱。以下附方用法仅供大家参考。一、黄柏的用法用量多少克合适
1、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阎氏小儿方论》)
2、治痢疾: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3、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拂,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千金翼方》)
4、治小儿热泻: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5、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6、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7、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省,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8、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搀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9、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黄檗一斤(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10、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黄柏三钱,苍术四钱,川椒三十粒,加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100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中级医刊》)
11、降阴火、补肾水:黄檗(炒褐色)、知毋(洒浸,炒)各四两,热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六两。上为末,猪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丸)
12、降心火,益肾水:黄檗三两,砂仁一两半,甘草一两。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棍子大。每服五个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奇效良方》封髓丹)
13、治时行赤目:黄檗,去粗皮,为末,湿纸包裹,黄泥固,煨干。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一丸可用三、五次。(《眼科龙木论》五行汤)
14、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檗,以乳浸,点之。(《小品方》)
15、治口中及舌上生疮:捣黄檗含之。(《千金方》)
16、治小儿重舌: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千金方》)
17、治口疳臭烂:黄檗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末掺之,去涎,愈。(《小品方》)
18、治唇疮痛痒:黄檗末,以野蕾薇根捣汁调涂。(《圣济总录》)
19、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黄檗、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20、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捣黄檗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补缺肘后方》)
材料:银耳化液汤元鱼1只,知母10克,黄柏10克,天冬10克,女贞子10克,银耳15克,生姜、葱、味精少量。
做法:用开水将元鱼烫死,揭甲,去内脏、头、爪。把元鱼肉放入锅内,加水、姜片、葱段,用武火烧开后,改文火煨,至肉将熟时放入银耳及药袋(袋内装知母、黄柏、天冬、女贞子)。元鱼肉烂时出锅,加味精,吃肉饮汤。
养生提示:本汤功能滋阴化液,治 *** 异常。
做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养生提示:传统药茶方。功能清热解毒,燥湿解毒;抗菌,降压,适用于热痢、泄泻;黄疸;淋浊;痔疮;便血;赤白带下;口舌生疮;目赤肿痛患者饮用。
材料:白头翁5g、阿胶5g、黄柏1g、甘草5g、红茶5g。
做法:用300ml水煎煮白头翁、阿胶、黄柏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红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养生提示:本方为传统药茶方。功能清热养血止痢,用于赤白下痢、脓血。
材料:连翘5g、黄柏1g、甘草3g、绿茶3g。
做法:将连翘、黄柏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养生提示:来源于《玉樵医令》。功能清热消火,适宜口舌生疮、口腔溃烂肿痛患者饮用。
四、梧桐子大的药丸是几克
1.梧桐子大小的药丸重量一般在0.2克到0.5克之间。
2.中药丸剂中的梧桐子大小指的是单粒药丸的尺寸,梧桐子直径约为5至6毫米,略大于小米。
3.不同材质的药丸重量可能有所差异,但通常每丸的重量在0.2克到0.5克之间。
4.梧桐子是梧桐树的果实,古代常用来比喻药丸的大小,其大小介于黄豆和赤小豆之间,便于服用。
5.现代药丸通常制成梧桐子大小,并以服用克数为标准,以便于患者服用。
五、梧桐丸子大约是多少
中药丸剂的梧桐子大小是指 *** 的丸剂一粒药丸的大小,梧桐子比小米略大些,直径大约是5至6毫米。各种药丸的材质不同,重量也不见相同。就一般而言,每丸大约在0.2~0.5之间,10丸差不多2~5克。
可以使用干燥剂,超市应该有卖,把蜜丸放到一个密封罐里,放在阴凉处。条件可以的可以放在高一点地方,干燥剂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用蜡纸包裹好,放在阴凉的地方不要受潮,不要暴晒。
把要保存的蜜丸密封后放至冰箱保存。保存时间1个月左右。中药蜜丸,更好装进棕色或不透明的瓶子里,密封好,放在常温下而干燥的地方。
关于梧桐子10粒有多少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