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活血化瘀汤?活血通窍汤做法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3 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通窍活血化瘀汤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通窍活血化瘀汤的知识,包括活血通窍汤做法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通窍活血汤简介
  2. 有谁知道“通窍活血汤”的药方,告诉我,谢了.
  3. 清代名医王清任,4个活血化瘀方,从头到脚化瘀血
  4. 通窍活血汤的各家论述
  5. 活血通窍汤做法
  6. 通窍活血汤各家论述

一、通窍活血汤简介

1、通窍活血汤出自《弘医林改错》卷上,其由赤芍、川芎、桃仁、红枣、红花、老葱、鲜姜和麝香等成分组成。

2、具体用法是将前七味与黄酒250毫升一同煎煮至150毫升,去渣,加入麝香后再次煎煮两沸,于临睡前服用。

3、通窍活血汤的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通窍活络。它适用于血瘀引起的斑秃、酒渣鼻、荨麻疹、白癜风、油风等症状。

4、在临床应用中,此方常用于偏头痛、头面部淤血、脱发、眼疼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牙疳、妇女干血劳、小儿疳证等疾病。

二、有谁知道“通窍活血汤”的药方,告诉我,谢了.

通窍活血汤【来源】弘医林改错》卷上。

【用法】用黄酒250毫升,将前七味煎至150毫升,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功用】活血化瘀,通窍活络.用于血瘀所致的斑秃,酒渣鼻,荨麻疹,白癜风,油风等.

【主治】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牙疳,妇女干血劳,小儿疳证等。

三、清代名医王清任,4个活血化瘀方,从头到脚化瘀血

清代医林有个奇人,这个人就是王清任。

王清任是武状元出身,最初读的是兵书,习的是兵法,突然有一天,弃武从医了,方向虽然变了,但并不会感到突兀,因为自古医武同源,打仗调动的是千军万马,有负责进攻的,有防守的,有运送粮草的,这治病啊就像带兵打仗一样,也要有理有法,有谋有略,有攻有补。

王清任对中医更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对瘀血的认识,这跟他的出身也有很大关系,古代的武术家整日舞枪弄棒,难免有些小伤小痛,所以多多少少都知晓一些活血化瘀之术。

王清任把毕生经验写成了一本书,叫《医林改错》,书中记载了不少活血化瘀的方剂,其中,比较经典的有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和身痛逐瘀汤,把这四个方子学会了,全身上下断无难治的瘀血。

中医把“窍”大致归纳总结为九个部分,包括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前后二阴,其中,头面部的孔窍占了七个。所以通窍活血汤专门化头部瘀血。

比如,脱发。头发长得好好的,怎么就脱掉了?

原来,头发跟皮毛之间有一层瘀血堵住,这瘀血像拦路虎一样,会把气血以及各种营养物质拦在那里,头发得不到滋养,自然就脱落了。所以脱发,光靠补是不行的,你补得再多,身体它也吸收不了,怎么办呢?用通窍活血汤把这层瘀血化掉,那头发就能重新长回来。

再比如,耳聋。这是瘀血堵在了耳窍里,耳窍是身体与外界沟通的管道,就像你家里的窗户一样,假如你把窗户关上,你还能听到外界的鸟语虫鸣吗?通窍活血汤可以把郁闭的耳窍慢慢通开。

还有就是头痛。头部时时作痛,白天轻,一到晚上就加重,痛起来像针扎一样,痛的位置固定不移,通窍活血汤,覆杯即愈。

再有就是酒糟鼻,鼻头那里红红的,红是胃经有热,这个时候,你用清热解毒的办法就管用,如果颜色从鲜红变暗红色了,那就是有瘀血了,要用通窍活血汤。

通窍活血汤: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9克(研泥)、红枣7个(去核)、红花9克、老葱3根(切碎)、鲜姜9克(切碎)、麝香0.15克(绢包)

它里面有一味非常厉害的中药,麝香。麝香的味道,无论你怎么藏,都藏不住,所以它的作用就是一个字,通。身体一些很细小的孔窍,里面有瘀血,一般药物很难进去,麝香就可以钻进去,把瘀血化掉。不过麝香药缺价高,这里可以用白芷10——15克代替。

血府指的是胸部,古人认为胸部是血液汇聚的地方,所以瘀血停留在胸部,导致的各种疼痛,不管是胁肋痛,胃脘痛,还是后背痛,只要是刺痛感在那里,血府逐瘀汤就管用。

还有失眠多梦,要么入睡困难,要么睡着以后,会做各种奇奇怪怪的梦,醒来以后又含含糊糊记不清楚,只觉得很疲惫,这两种情况,血府逐瘀汤都能治。

心脏老是怦怦乱跳,用了补气的,养血的,都不见效,也要想想是不是有瘀血堵在血脉管道里了,导致新鲜血液进不到心脏里去?就像脱发一样,补的再多,却去不到该去的地方,竹篮打水一场空。

血府逐瘀汤:当归9克、生地9克、赤芍6克、川芎6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6克、川牛膝9克

胸腹再往下,就是小腹这一块儿,全身上下最柔软的地方,因为没有骨骼的保护,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再加上很多女性喜欢吃生冷瓜果,喜欢喝冷饮,内寒,外寒一勾结,导致小腹这个地方阴寒一片。

到了经期那几天,经血被寒气紧紧地闭在那里,排不出去,慢慢地,在局部形成瘀血,轻一点的就是痛经,重一点的就长各种包块,比如,子宫肌瘤,比如,卵巢囊肿。

像这种寒凝血瘀的体质还会不孕。你看那缺乏太阳照射的,阴冷的南北极,除了一望无际的冰川,寸草不生。那子宫寒冷的就像南北极一样,丢一颗种子下去,还没等到扎根,就已经奄奄一息了,如何能孕育出新的生命?

痛经也好,肌瘤、囊肿也好,不孕也好,治法就是用少腹逐瘀汤把腹部的寒气散掉,把瘀血化开,让小腹重新回到一种温暖、舒适的状态。

当然,不只是女性,男性腹中有包块,只要辨证属于寒凝血瘀的,少腹逐瘀汤也能用。

少腹逐瘀汤: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3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生蒲黄9克、五灵脂(炒)6克

名字就已经告诉你了,这是一个专门止痛的方子。身痛逐瘀汤治肩痛、臂痛、腰痛、腿痛,甚至周身疼痛,只要是瘀血阻滞的都可以用它。

身痛逐瘀汤: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没药6克、香附3克、川牛膝9克、地龙6克、秦艽3克、羌活3克、甘草6克

那么,瘀血体质的人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是嘴唇,正常人的嘴唇红润而有光泽,有瘀血的人嘴唇偏乌暗,舌下静脉怒张;其次是面色,《金匮要略》里首次提到,面色黧黑,黧黑就是黑中带黄,这就是有瘀血了。

瘀在头部的,用通窍活血汤;瘀在胸腹的,用血府逐瘀汤;瘀在小腹的,用少腹逐瘀汤;瘀血导致的各种疼痛,用身痛逐瘀汤。

顺便提一下,这四个方子中,用的最多,效果更好的是血府逐瘀汤,虽说王清任把它的主治方向定在了胸腹这一块儿,但其实它的作用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它就像孙猴子,灵活运用,能有七十二般变化。

四、通窍活血汤的各家论述

1.《医林改错评注》:方中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葱、姜通阳,麝香开窍,黄酒通络,佐以大枣缓和芳香辛窜药物之性。其中麝香味辛性温,功专开窍通闭,解毒活血(现代医学认为其中含麝香酮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抗菌和促进腺体分泌及兴奋子宫等作用),因而用为主要药;与姜、葱、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从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更能发挥其活血通络的作用。

2.《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妇女干血劳或小儿疳证,都因瘀血内停,新血不生所致,必须活血化瘀,推陈致新。本方用活血通窍之品治疗劳症,深得此法。方中麝香为君,芳香走窜,通行十二经,开通诸窍,和血通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为臣,活血消瘀,推陈致新;姜、枣为佐,调和营卫,通利血脉;老葱为使,通阳入络。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窍之功。

五、活血通窍汤做法

养生之家导读: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人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那么通窍活血汤的作用与功效?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下。

【来源】《医林改错·上卷·通窍活血汤所治之症目》。

【组成配方】赤芍一钱(3g)川芎二钱(6g)桃仁三钱,研泥(9g)红花三钱(9g)老葱三根,切碎红枣七个,去核麝香五厘,绢包(0.15g)黄酒半斤(250ml)。

【用法】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人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大人一连三晚,吃三付,隔一日再吃三付。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一付。两三岁小儿,三晚吃一付。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主治适应症】伤寒、瘟病后头发脱落,暴发火眼(眼疼白珠红),糟鼻子,耳聋年久,白癜风,紫癜风,紫印脸(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青记脸如墨,牙疳,出气臭,妇女干劳(经血三四月不见,或五六月不见,咳嗽急喘,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午后发烧,至晚尤甚),男子劳病,交节病作,小儿疳证。

君:麝香——辛香走窜,通窍开闭,活络.散瘀,能引诸药透达十二经,使全身气血畅通,瘀血无安身之所。

臣:桃仁、红花——两药相伍,活血散瘀,配麝香驱散周身瘀滞。

老葱、鲜姜、红枣——宣通阳气,调和营卫,并通过葱姜辛散之力促使活血诸药向上、向外走窜分布,使之与病情、病位更加相符。

使:黄酒——辛温通阳。以之煎煮诸药,可使酒性浸入药中,激发和增强活血通经之品的功效。

本方活血通经之力颇大,用于瘀血病位偏上、偏表者尤为适宜。

方中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葱、姜通阳,麝香开

通窍活血化瘀汤?活血通窍汤做法-第1张图片-

窍,黄酒通络,佐以大枣缓和芳香辛窜药物之性。其中麝香味辛性温,功专开窍通闭,解毒活血,因而用为主要药;与姜、葱、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从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更能发挥其活血通络的作用。(李庚韶《医林改错评注》)。

妇女干血劳或小儿疳证,腹大青筋暴露,都因瘀血内停,经络的营养和卫气的运行受其影响,因而产生肌肉消瘦,午后潮热等症。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正气无由恢复,必须活血化瘀,推陈致新,使瘀去新生,诸症才能逐步好转。本方用活血通窍之品治疗劳症,深得此法。方中麝香为君,芳香走窜,通行十二经,开通诸窍,和血通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为臣,活血消瘀,推陈致新;姜、枣为佐,调和营卫,通利血脉;老葱为使,通阳人络。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窍之功。(冉小峰《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1.中风(脑梗死)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赤芍15g,桃仁15g,川芎10g,红花10g,麝香0.1g,黄酒50g,葱白3根,生姜3片,大枣3枚)加减,肢体疼痛、麻木者加地龙15g,桑枝20g,鸡血藤20g;头晕头痛、面红口苦者加天麻15g,钩藤15g;头晕目眩、喉中痰鸣者加胆南星12g,竹茹15g;气滞者加香附12g,郁金15g;气虚者加黄芪60g,太子参20g。15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脑梗死56例,基本痊愈18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2.86%。[臧莉,臧涛.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56例.光明中医.2011,26(1):75-77]。

2.中风(脑出血)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脑出血后48小时即应用通窍活血汤(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各12g,当归、牛膝各10g,麝香1g)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服。治疗1个月后,30例中痊愈25例,显效3例,有效2例。[宋文俊,时冬丽,翟国军,等.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出血30例.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13(3):49-51]。

3.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通窍活血汤加味(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各9g,大枣6g,生姜9g,麝香0.1g,三七15g),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显效20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90%。[赵俊香,梁永超,崔允东,等.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内蒙

六、通窍活血汤各家论述

1、《医林改错评注》指出,通窍活血汤以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葱、姜通阳,麝香开窍,黄酒通络,佐以大枣缓和芳香辛窜药物之性。其中,麝香味辛性温,功专开窍通闭,解毒活血,其主要成分麝香酮等,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具有抗菌和促进腺体分泌及兴奋子宫等作用,因此麝香被用为主要药物。与姜、葱、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使得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通络的作用更加显著。

2、《历代名医良方注释》认为,妇女干血劳或小儿疳证皆因瘀血内停、新血不生所致,需通过活血化瘀、推陈致新的 *** 进行治疗。通窍活血汤以其活血通窍之品治疗劳症,深得此法之要。麝香为君,其芳香走窜,通行十二经,开通诸窍,和血通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为臣,活血消瘀,推陈致新;姜、枣为佐,调和营卫,通利血脉;老葱为使,通阳入络。诸药合用,共同完成活血通窍的功效。

好了,关于通窍活血化瘀汤和活血通窍汤做法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通窍 活血化瘀 活血 做法 汤?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