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天贝的 *** *** ,以及天贝的做法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天贝的做法
丹贝是一种发源于印尼的发酵食品,又名天培、天贝等。根霉属真菌中的寡孢根霉菌为 *** 丹贝的主要菌种之一。
传统丹贝是接种根霉属真菌至煮过的脱皮大豆,再以香蕉叶包覆接种过的大豆,经过一至两天发酵,所得到的白色饼状食品。
1、多肽,经过复杂发酵工艺的天贝中有一种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多肽,这种物质的活性很强,而且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抗氧化。
2、天贝中有活性很强的蛋白酶,能满足体弱者对蛋白质的需求。
3、天贝中含有较多的游离氨基酸,容易消化,不会涨气,适合肠胃虚弱的人食用。
4、天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锌等矿物质。
5、尤其是经过发酵之后,维生素B族含量增加许多,如B1、B2、B6、烟酸、叶酸等。
二、天贝怎么吃
天贝怎么吃?在我们的食谱中,天贝虽然并不常见,但是和天贝有关的美食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烹饪 *** *** 出来的天贝美食都各有风味,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天贝的吃法都有哪些吧。
1、做配菜:如天贝杂蔬素汉堡、天贝水晶素扳指、全麦天贝汉堡、迷你天贝红豆塔、咖喱天贝寿司,天贝派,天贝水果沙拉,牙买加天贝素手卷,天贝柠檬意大利饭、天贝手卷、天贝豆腐盒,天贝西蓝花蛋炒饭等。
2、做炒菜:辣子天贝,炒焖子,咕噜天贝,糖醋天贝,天贝松仁玉米,天贝百里香番茄意面等。
3、做酱料:如香菇天贝酱,天贝炸酱等。
5、做小吃:如酥圆天贝,炸天贝素菜等。
三、豆腐VS天贝 哪个对素食健身者更有益
无论你是不是素食者,有时候都喜欢吃上两口素菜,有人是为了调整一下大鱼大肉后烦腻的口味,有人是有目的性的想获取更多素食中的营养。提到素食,就不得不说由非转基因大豆制成的食品,它们很容易烹调,来源健康,富含蛋白质,是营养餐食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大豆制品中,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豆腐了,几乎每家每户一周都要吃上几次,麻婆豆腐,家常豆腐,白菜豆腐汤等等。我们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天贝,听起来似乎有点陌生,但 *** 上却可以很方便购买到,天贝的作用不可小觑。那它作为同样由大豆制成的“外来户”,究竟与豆腐有什么区别?我们总结了一个表格给大家,可以整体对比一下。
虽然热量会高一些,但是天贝比豆腐经过更少的处理,而且整体上更加健康,因为它含有更多的蛋白质与纤维。将它弄碎加入汤里,沙拉里或是炒菜,它都会带给你营养与美味。天贝的口感很好,有嚼劲,笔者就是粉丝之一。不过无论是豆腐还是天贝,它们对于素食者来说,都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对于食肉者也一样。我们也找到了两种 *** 天贝和豆腐的简单菜谱,和大家分享一下。
(353卡,脂肪13.4克,碳水化合物45.3克,蛋白质17.4克,膳食纤维9.8克,胆固醇0毫克,富含铁和维生素C)
1、将三两藜麦加水放进锅里大火煮,水开后放小火煮20分钟,直到藜麦充分吸收水分后体积变大。
2、煮藜麦时,处理一下天贝,中火,平底锅放入少量橄榄油,放入半个洋葱块炒香炖5分钟。
3、加入彩椒丁(一个),天贝丁(200克),100克Salsa酱,青柠檬汁(一个),莳萝,盐和黑胡椒。
4、酱料翻匀后炖煮15分钟,偶尔翻动一下。
5、当藜麦与天贝分别熟透后,将它们倒入一个容器中充分混合,你可以加入一些玉米粒,青豆,西红柿碎,再加一点海盐和黑胡椒。如果喜欢吃牛油果,可以加进去一点。
(264卡,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16.6克,蛋白质18.8克,膳食纤维4.4克,胆固醇0毫克,富含维生素A和C)
1、将一个中等大小的红薯切小块放进锅里,加入清水,没过红薯即可进行煮制。水开后放小火再煮3分钟,随后将水倒掉。
2、在平底锅内加入橄榄油,并放入半个洋葱碎中火煸香,翻炒一会儿,然后加入碎豆腐(一盒豆腐),大蒜粉,莳萝,盐和姜黄。中火烹调5分钟,经常翻动。
3、加入手撕高丽菜,盖盖放小火焖煮一下,直到高丽菜变得柔软,就可以出锅了。
四、天贝的吃法与做法
天贝的食用和 *** *** 介绍如下:
1.将天贝切成约半厘米厚的片状。
2.在一个碗中,混合枫糖浆、酱油、番茄酱、植物油和胡椒粉,搅拌均匀。
3.将切好的天贝片放入碗中,均匀裹上调料,腌制10分钟,或者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过夜以增强风味。
4.在铁锅中涂抹一层植物油,用中大火加热至油热但未冒烟。
5.放入腌制好的天贝片,调整火力至中小火,煎至两面呈现满意的色泽,大约各2~3分钟。
6.当天贝煎至满意的上色程度后,倒入剩余的腌料,煮至液体完全被天贝吸收。
以上步骤确保了天贝的烹饪质量和口感,同时也保持了食材的营养价值。
五、天贝的菜品特色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始,天贝成为欧美餐饮健康的代表食物,至今风行。天贝的营养价值让世人惊奇,被誉为“肉的替代食品”,是素食者喜爱的食材。如今来,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盛行,天贝更是受到世界性的广泛欢迎。
天贝数世纪前起源于爪哇岛,今天的印尼。最早的文字见于1851年;
最早的研究和发表物出于荷兰人;
在欧洲,最早的商业生产在1946-1959之间;到了1984,欧洲有了18家天贝工厂;
美国最早有关天贝的文字出现在1946,从六十年代起,康奈尔大学在Steinkraus博士主持下,美国农业部北部研究中心在C.W. Hesseltine博士主持下,开始了大量的天贝研究;美国最早的的商业生产开始于1961,由印尼移民进行;白人的生产开始于1975,这应该是主流社会认可这种食品的标志;从1979到1984,天贝公司从13家曾到了53家;
在日本,最早的文字见于1928,从1983年开始,随着豆浆受到大众广泛欢迎,日本公司开始大量生产天贝。
到了1984年,日本天贝厂Marusan-Ai的天贝周产量达到近7000公斤;荷兰的Tempeh Production Inc.达到了6000公斤;美国加州的Quong Hop/Pacific Tempeh达到了三千多公斤。
爪哇人的文字书写可以追溯到公元初,以石刻的方式留存,早期的文学中鲜有天贝的信息;世界上最早提到天贝是在1851年,但估算,天贝在十六世纪就存在了;
从十世纪,在南中国和印尼诸岛间的日常贸易就开始了,大豆可能在那时引进到印尼的;但大豆的马来语发音近似于日语,故可能是从日本引进的;
也有说法称,天贝可能在两千年前就有了。Sastroamijoyo博士指出,在此之前,中国人已经使用野的枯草霉菌制造豆豉,可能是早期的商人把这菌种带到了印尼,并改变菌种以适应当地人的口味;现代发酵所用的根莓,应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印尼是荷兰殖民地,所以最早研究天贝的是荷兰人就不奇怪了。1895,荷兰微生物学家、化学家H.C Prinnsen Geerligs最早尝试鉴别天贝菌种,在他的经典论文《中国大豆食品》中,他指出:在爪哇,另外的菌种用来制造更易于消化的豆科种子食品;
1923,成功分离了维生素B1的荷兰人Jansen撰写论文,名为《动物对抗脚气病生素的需求及其在食物中的存在》,指出,天贝蛋白质有良好的品质,可以作为大米蛋白的补充。虽然他认为发酵可能降低VB1,但1932,荷兰微生物学家A.G.van Veen的进一步研究证明,天贝是优良的VB1和VB2来源,修正了Jansen的研究结果。
针对民间错误操作制造不良天贝导致村民死亡,1933,Van Veen小组研究并成功分离了可以致命的两种物质-毒性黄素和天贝酸,1950年,他又证明二者之一的毒性物质也是一种强抗生素。1950年后荷兰和德国对天贝进行了大量研究。
最早提到天贝的英文文字是1931年的《东印度植物》,介绍了天贝的 *** 工艺;继而,1935,《马来半岛经济作物辞典》中,有六页介绍天贝的文字。七十年代,三个相关联的运动促进了天贝的生产和消费:天然食品运动、素食运送、大豆食品运动。七十年代末,公众把健康、营养、健体作为生活追求,向往更加简单的愉悦生活方式,对优质蛋白质源、无肉饮食、环境保护、世界饥馑等议题加以关注。尤其是主流社会对于胆固醇了饱和脂肪的忧虑,成了天贝流行的助因。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在天贝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维生素B12,对商业化生产的天贝的营养分析发现,典型天贝样品100克中含有8.8维克的VB12,是美国日常建议量的2.9倍。
1969-72,肯塔基大学的Packet Chen研究小组对天贝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其他大量的微生物、生化、物理、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位于田纳西州的TheFarm,是长头发嬉皮士的“精神农场”。1972年,农场成员、生化博士Alexander Lyon开始为同伴们制造天贝,这样,美国首家白人的天贝工厂建立了。
媒体风暴助长了天贝的消费。1977,《有机花园》杂志把TheFarm列为天贝的供应商,其后,随着《地球母亲新闻》、《东西杂志》《素食时代》等期刊发表相关文章,烹饪 *** 得以普及。八九十年代后,在美国主流烹饪书籍中,天贝是热门的食材,天贝成了健康饮食追求者和素食者的必备食品。
如今来,对天贝的兴趣转到了对天贝异黄酮、抗癌活性、抗血栓的功能研究。在健康食品店和高档超市,天贝是冰箱货架上的热门食材,如今在国内净饭素食西餐厅已经开始了天贝的生产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开拓了中国天贝市场,为中国老百姓提供健康的发酵豆制品食材。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