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如何记录时间和时间的记录 *** 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一寸光阴,一寸金”,古人是怎么来记录时间的
1、一顿饭的时间,一炷香的时间,一个时辰,这些都是描述时间的词汇。一寸光阴一寸金,现在的我们越来越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珍惜时间,时间的流逝是我们永远也追不上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时间的长河都不紧不慢的从上面流过,最后也经过时间的沉淀给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宝物。
2、时间最早是无形的,在最开始的原始时期时间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还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存在;原始的人类想法也是简单的,宇宙的浩瀚无穷不禁引起了人类的思考。
3、后来在社会的进步人类发展过程中记录时间的工具“钟表”诞生了,但在没有钟表之前人类是怎么样记录时间的?对于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们是如何记录不断消逝的时间的?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到底存在着怎样的时间制度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跨越时间回顾历史,来看看我们古人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4、一、最早的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是怎么记录时间的呢?
5、开始把时间划分为更细的单位,把一时辰分成4份,以初、少、半、太等名称来表示。
6、其计时的划分 *** ,在《晋书·律历志》景初历的记载较为详细:“黄初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日加壬。月加丙食。”
7、古人非常聪明,很早就发现日月星辰等天气现象的运动和时间有某种联系;掌握星星月亮太阳运行的规律,观察太阳月亮的方位,了解星星分布的位置,就可以知道了解当时大概的时间。
8、十二时制源自古人观察太阳所在的方位来决定时刻。
9、在远古时期,所有的一切,社会生产力社会工具等等都是处于原始状态,都没有发展。当时如果要想知道大概时间,原始人就发现了向天空来问时间,因为天气的变化太阳的高度是不同的。
10、天晴的时候太阳在天上的更高处就是正午,然后再根据太阳在空中移动的不同的位置来粗略的确定时间来了解时间。
11、还有一些民间常用的说法,比如:公鸡打鸣就代表着人们要迎来新的一天了;乌鸦返巢,也就代表着夜晚将要来临。
12、后来人们利用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时间和事件,那么也就是“结绳记账法”。
13、当一个人要出远门时,就会随身携带一根绳子,过去了一天经过了一个夜晚就会在绳子上打一个结,等他到达目的地后数一下自己带的绳子上一共有多少个绳结也就自然而然的知道了自己走了多少天。
14、的典故,如果两个人约好在某一时间相会,他们就会在木片上刻好十个刻度,然后把木片分成两半每个人各拿一个。当他们离开对方一天就划掉一刻,到最后木片上的刻度都被划没了,那么也就到了他们再相见的日子,这就是“刻木相会”的故事。
15、后来到了盛唐时期,唐代以前使用的是十二时辰或十二方位,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记载的更详细准确使人类的生活更方便,又把它划分为更细的单位。
16、把一时辰分成4份,以初、少、半、太等名称来表示。
17、古代人类的生活生产工具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所以人类的大脑开发也在进步,人类也越来越充满智慧。
18、二、人类社会的进步——日晷出现
19、经过人类的不断进步,工具的不断发展就发明出了现代时钟的最开始的始祖日晷。通常是由日晷针和日晷面组成,人类使用日晷的时间非常远久,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利用太阳影子投射到地面的方向来划分时刻。
20、观察一年中太阳正午投射的高度可以确定一年中的节气,而观察一天中太阳投射的方向可以确定一天的时刻,用于这种观察 *** 的就是日晷。
21、日晷有两种形式:一种地平式日晷,它是被放在水平地面上,刻度不均匀。另一种是赤道式日晷,面是与赤道相平行,刻度很均匀。
22、在6000年前古巴比伦就开始使用这种 *** 来确定时间了,中国是在3000年前的周朝时刻开始使用的,日晷可以可以显示一天中的大概时刻也可以显示月份和节气。
23、当然它的缺点也是非常容易被发现的,不仅笨重不方便移动而且如果遭遇到风雨天气或者到了夜晚太阳不出现,那么日晷也就派不上用场了。但在当时的社会工具发展的还不全面的程度来看,能出现日晷这种东西也是非常厉害了。
24、三、历史演进,人们记录时间开始越来越准确
25、在古埃及的人们发现了影子长度的变化会随太阳照射的变化而改变,发明日晷在早上计时。后来也发现水的流动也是可以用来确定时间的,因此发明了水钟,后来演变成为了铜壶滴漏。
26、铜壶滴漏是几个壶都连在一起形成上下一路,上边的几个壶底都有小孔,以更方便的让上面的水注满后更平衡的自然的往下滴,最下边的壶中有刻有刻度,漏壶就是根据水的多少来让水进行高低移动从而判断时间的刻度,通过观察时间的刻度就可以来区分昼夜。
27、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发明了这种很简单的计时工具,铜壶滴漏可以不分白天黑夜或者晴天雨天都可以用来确认时间。
28、不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滴水的速度会受温度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因此人们看到的时间难免会有一些误差,但可以挽回的就是它白天可以通过日晷来进行矫正。
29、漏壶的造型在每个朝代也都是不同的,根据每个朝代不同的发展特点出现的漏壶也是各具特色的。
30、后来社会朝代慢慢发展,人们使用的时间长了,也就渐渐的发现铜壶滴漏的缺点了,因为它是受温度的影响会影响时间的准确性虽然可以用日晷来矫正但同时也有很多局限性。
31、但用水银来代替水又很贵,于是人们便想出了一种新的材料来代替漏壶中的水,那就是用细沙来代替水和水银。由此沙漏就在当时的朝代诞生了人们也叫它沙钟。
32、沙漏就是两个相同的瓶子上下连在一起,中间会留出一个小口用来让细沙流淌,当把它放在平面上时,上面的瓶子里面的细沙就会从中间的小口慢慢流到下面的瓶子中,上面的细沙就会慢慢降低水平面,因此时间的刻度也就显示出来了。
33、这种沙漏的优点就是可以循环利用,上面的瓶子的细沙流完了就可以随时把沙漏倒过来,这样就可以开始重新计时了。
34、古代的人们把沙漏分为两种,一种是早上用的一种是晚上用的。但因为四季昼夜的长短是不同的,正所谓冬短夏长,所以漏斗也要随之跟着有所调整。
35、后来出现了漏刻制度,这种制度主要是解决早上和晚上时间不同的计时问题。再后来又随着社会朝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到了东汉,对漏刻制度又有了新的改进。
36、《后汉书律历志》中载“有后汉四分历的冬至日昼夜漏刻之比为45∶55。”
37、但中国除了用水流,沙漏来计时外,中国古代民间也有一种用烧香来计算时间的,在现如今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里我们也经常看到经常听到在当时朝代的人们会说“一炷香的时间”。
38、所以当时的古代人对于时间是非常看重的,古代的一般的香的长度大约在30厘米左右,所以燃一炷香的时间大约等于现在的30或者40分钟。
39、虽然不是特别的标准,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用这样 *** 来计算时间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40、用燃香来计算时间的精度不高,因为每次 *** 出来的香也都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有的粗有点细,而且如果把点燃的香放在外面有风的地方就会燃烧的很快。但又因为它简单容易操作,所以在当时的古代燃香这种 *** 也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41、四、工业革命——钟表计时
4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天文学也随之发展。观测太阳和恒星都更加精准,时间就能更加精确,也就产生了我们现代记录时间的最初模型--钟表,而且钟表的时间也越来越准确。
43、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就产生了信息和电的发明,由此钟表也就孕育而生。
44、钟表的诞生更是代表了人类历史社会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也同时让人们的生生活越来越便利,生活和工作都更有规律。
45、钟表种类繁多,小到怀表手表,大到挂钟等等,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占的体积虽然不大,但是却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时代性的意义。
46、钟表上的指针好像一只无形的手,推进着人们生活的不断向前发展。
47、让人们流逝过的时间在表盘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让那些无形逝去的时间变成可以见到的刻度,让那些历史不再被轻易遗忘。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加尖端更加先进的技术。但是永远无法磨灭钟表在人类历史上这一深刻的烙印。
48、朝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时间的长河源远流长,从古代流到了现在也将会流淌到将来,时间给我们人类留下的痕迹是永远抹不去的。
49、古代的鸡鸣起床到现在也经常在人们口中听说,从原始时期的根据太阳的位置确认时间,到结绳记账法,刻木相会再到日晷的出现,沙漏的发展,到现代的钟表电子表,全都体现出我们中国社会的进步之快。如果没有记录时间的东西出现,那我们人类的生活将会一塌糊涂,不知道会衰败到什么程度。
50、我们了解了古人记录时间的 *** 以及发展,全都体现着人们伟大的智慧的结晶,随着时间越来越准确的记录与传递,人们的生活也走向了正轨,所以说时间的记录确认是非常具有重要性的。
二、如何记录自己的时间
1、时间管理的之一步是记录分析自己的日常时间花费,这个过程主要解决3个问题:
2、首先是关于时间支出构成,这是一个关于平衡及精力管理的问题。首先要对自己每天的时间花费项目进行分类,最基础的分类应该包含:睡眠、工作、学习、娱乐、运动等这些类别。统计的初期建议不要分类太细,否则你坚持记录的时间不会太久。刚开始的时候也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每天24小时的时间花费都记录下来。
3、起步阶段的时间记录可以主要记录两个维度的内容:
4、如果每天都能保证以上事项的时间支出,那么无论当天的生活多么忙乱,我至少能知道,此刻自己前进的方向至少是正确的。
5、其实时间管理所要达成的效果,就是在保持人生平衡的前提下,增加正向成长的时间,减少负面成长的时间。人生平衡指的是要在人生的八个维度都能做到均衡的成长,分别为:健康、家庭、娱乐、工作、学习、人际、财务、突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的人生一定是阶梯式向上生长的。
6、关于如何定义自己正向成长时间支出的项目,即如何选择自己当前的自我提升项目。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关键的问题,这牵扯到你的人生目标及近期目标。关乎你的目标管理能力及认知能力。在以后的文章中,我进行分享。
三、古代人如何记录时间,怎么表达时间
古代十二时辰【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昼夜时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乃相反。昼夜的划分 ***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在欧美国家,以一昼夜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可分为60分,每分为60秒计算。由于计时器即钟表仅有12小时,只合一昼夜之半,于是以上午下午来辨别,以夜 12时(下午24时)正,为0时,夜(上午)1时为1时,以正午12时为12时,下午1时为13时,下午6时为18时,下午11时为23时。昼夜的起讫时间,有两种不同的算法,欧美的24小时自0时算起,即自夜12时起算。在夜12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2时以后为次日。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夜晚11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在夜11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1时以后为次日。古时辰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俗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今时间 23- 1时 1- 3时 3- 5时 5- 7时 7- 9时 9- 11时古时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今时 23时 0时 1时 2时 3时 4时 5时 6时 7时 8时 9时 10时古时辰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俗称日中日昳晡食日入黄昏人定今时间 11- 13时 13- 15时 15- 17时 17- 19时 19- 21时 21- 23时古时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今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18时 19时 20时 21时 22时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时辰用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之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时辰子时二十三点到一点丑时一点到三点寅时三点到五点卯时五点到七点辰时七点到九点巳时九点到十一点午时十一点到十三点未时十三点到十五点申时十五点到十七点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戌时十九点到二十一点亥时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经常与天干配合使用,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8个字,因以得名。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阴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之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地支对应的生肖、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纪时的时刻、五行、阴阳列表如下。地支生肖节气时间段近似阴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时刻五行阴阳子鼠大雪—小寒十一月 12月 23时—1时水阳丑牛小寒—立春十二月 1月 1时—3时土阴寅虎立春—惊蛰正月 2月 3时—5时木阳卯兔惊蛰—清明二月 3月 5时—7时木阴辰龙清明—立夏三月 4月 7时—9时土阳巳蛇立夏—芒种四月 5月 9时—11时火阴午马芒种—小暑五月 6月 11时—13时火阳未羊小暑—立秋六月 7月 13时—15时土阴申猴立秋—白露七月 8月 15时—17时金阳酉鸡白露—寒露八月 9月 17时—19时金阴戌狗寒露—立冬九月 10月 19时—21时土阳亥猪立冬—大雪十月 11月 21时—23时水阴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这个生肖。人的岁数是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编辑]组合地支有六个组合,称为“六合”,有四个由三个地支组成的局势,称为三合局和全会方局,这种地支组合之后,亦会变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地支除了会合化局之外,地支还有互相冲克及相刑,故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地支六合: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为阴阳中正合化土地支三合:申子辰合成水局巳酉丑合成金局寅午戌合成火局亥卯未合成木局地支三会:亥子丑会北方水局寅卯辰会东方木局巳午未会南方火局申酉戌会西方金局地支相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地支相破:子酉相破午卯相破巳申相破寅亥相破辰丑相破戌未相破地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地支相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为无恩之刑未刑丑丑刑戌戌刑未为持势之刑子刑卯卯刑子为无礼之刑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为自刑之刑 [编辑]其他用处地支主要用来排序。有些古代的典籍用地支来分章节,如《康熙字典》等。西方数学刚传入中国时,中国的数学家用天干地支代表字母,十二地支分别代表k-v这12个字母,大写字母用代表小写字母的汉字加口字旁表示。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