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大便形成时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大便形成需要多久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大便形成时间和大便形成需要多久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消化排便需要多长时间
1、问题一:从进食到排便需要多久不同种类食物的消化时间
2、水果:30分钟~1小时,瓜类水果(如西瓜)最短,而香蕉最长。
3、蔬菜:45分钟~2小时,瓜类蔬菜(如冬瓜)最短,其次为茄果类蔬菜(如番茄、茄子),之后是叶类蔬菜(如菠菜、小白菜)和十字花科类蔬菜(如西兰花),消化时间最长的是根茎类蔬菜(如红薯、芋头)
4、谷物类:1小时30分钟~3小时,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品(如粥)消化时间较短,经过发酵且没有添加油脂的食物(如馒头、不含油脂的面包),也比较容易消化。
5、蛋白质:1小时30分钟~4小时,牛奶、豆浆等流质蛋白质食品比较易消化,而要将牛肉、鸡肉等蛋白质丰富的肉类完全消化则需要4小时或更长时间。
6、脂肪:2~4小时,但是我们很少会单独摄取脂肪,通常是和蔬菜或谷物一同摄取。脂肪与谷物或蛋白类食物共同摄入的话会延长它的消化时间,所以类似蛋糕这种包含大量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会对肠胃造成较大负担,大概需要3~4小时才能完全消化。
7、问题二:正常的拉屎时间多长是属于正常的呢?大便时间多长属于正常因人而异常,与年龄和消化系统的状况(有无变秘)关系很大。大便时间;因人而异。大便次数:大便一天1-2次为正常,1次更好。大便习惯:早晨起床后、早餐前有便意,以养成每天早餐前大便的习惯为佳,不要留缩便。大便感觉:大便时感到舒舒服服,没有腹泻,没有便秘,大便稀硬读适中。大便前、大便过程、大变后没有腹痛或里急后重的感觉。大便颜色:棕黄色或菜绿色。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就不正常,就是大便出血,血和大便相混,是直肠癌、结肠癌、大肠癌或息肉的症状;血和大便不相混,便后出血,是痔疮的症状。
8、问题三:食物从消化到形成大便要多长时间?一天时间
9、问题四:吃了饭多久会消化排便胃排空需要3-4个小时,正常大小肠道需要8-12小时。所以排便有时候会超过24小时。
10、问题五:各种食物从吃到消化、到排便各用多久时间?正常是18~22个小时
11、所有事物消化时间基本是一样的,就是吸收的不一样啊
12、问题六:食物多少时间转化为大便健康状态,胃内的食物通常要经过4-6个小时才能彻底排空,从吃入到排除8-12小时
13、水份多的食物2小时左右就可以消化完了,油腻的和硬的食物一般4小时左右就可以消化完了,但睡觉前不要吃得太饱哦,对胃不好的,但可以喝一杯牛奶,因为可以助你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因为含有钙,所以可以保护你的牙齿,提高你的免疫力,等等好处。
14、胃的排空时间大约是4小时,但食物还要在小肠继续消化
15、水果:30分钟~1小时,瓜类水果(如西瓜)最短,而香蕉最长。
16、蔬菜:45分钟~2小时,瓜类蔬菜(如冬瓜)最短,其次为茄果类蔬菜(如番茄、茄子),之后是叶类蔬菜(如菠菜、小白菜)和十字花科类蔬菜(如西兰花),消化时间最长的是根茎类蔬菜(如红薯、芋头)
17、谷物类:1小时30分钟~3小时,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品(如粥)消化时间较短,经过发酵且没有添加油脂的食物(如馒头、不含油脂的面包),也比较容易消化。
18、蛋白质:1小时30分钟~4小时,牛奶、豆浆等流质蛋白质食品比较易消化,而要将牛肉、鸡肉等蛋白质丰富的肉类完全消化则需要4小时或更长时间。
19、脂肪:2~4小时,但是我们很少会单独摄取脂肪,通常是和蔬菜或谷物一同摄取。脂肪与谷物或蛋白类食物共同摄入的话会延长它的消化时间,所以类似蛋糕这种包含大量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会对肠胃造成较大负担,大概需要3~4小时才能完全消化。
20、【简言之】可以认为主要取决于食物分别在胃和肠道停留的时间。因为食物在口腔和通过食管的短暂时间都可以忽略不计。食物在胃肠道停留的过程,也就是食物被消化吸收的过程;其时间长短不仅取决于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也和胃肠道的机能状态有关。例如,水在胃内停留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而淀粉类食物就要2小时以上,蛋白质食物还要慢些,脂肪更慢。但是,我们平时所吃的东西很少是单一的,而更常见的是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混合饮食。混合饮食在胃内停留时间大约为4―6小时,最慢可达10小时。食物在小肠约停留3―8小时;在大肠内的停留时间因人而异,常常随着个人的排便习惯不同,短的只有几小时,长的可达十几小时或更长。不过,由于食物消化主要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因此可以说,消化食物一般约需10小时左右。当然,如果胃肠道机能处于不稳定状态,例如胃肠运动过快,将加速食物排出,使消化不完全;过慢又可导致食物在胃肠内发酵,进一步加重胃肠功能紊乱,对身体同样是不利的
21、问题七:有人喜欢北野武吗?北野武的片子无论从色唬剪辑都是不错滴,比其他变态的日本片子有内涵.有时候看完之后虽然郁闷了点,但是可以一直留着回味.
22、喜欢~唯一喜欢的一个日本导演及演员
23、问题八:食物从吃到嘴里,到消化完,排除粪便需多长胃消化时间一般为4-6小时...如果吃的越多...那胃排空的速度会越快成正比:)当然跟事物的质等等其他因素也有关
二、大便多久时间形成排出体外
大便(粪便)是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部分。
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从 *** 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食物在胃和小肠内进行消化、主要是各种消化酶的作用。结肠不产生酶,只有细菌起消化作用。结肠内有多种细菌,大肠杆菌70%,厌氧杆菌20%,还有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乳杆菌、芽胞和酵母。另有极少原生动物和螺旋体。肠细菌的重要作用是能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如食物缺乏维生素时可在肠内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B1、B2、维生素H、维生素B12、B6、蔚酸,叶酸和消旋泛酸。也能产生吲哚、粪臭素、硫化氢使粪有臭味。
如长期用抗生素则不易合成维生素而不能吸收,引起维生素缺乏症。食糜通过回盲瓣到盲肠每24小时约500~1000毫升。主要在右半结肠吸收,主要吸收水和钠,每日能吸收460毫当量的钠和350~2000毫升水。也吸收少量钾、氯、尿素、葡萄糖、氨基酸、胆酸和药物。直肠也能吸收水、少量葡萄糖、氨基酸、牛奶和药物。肠功能障碍、肠炎和感染时可影响吸收。腹泻时肠蠕动增强,吸收减少,严重时可丢失大量维生素、水和电解质。如果正常则在乙状结肠内形成粪便,等待排出。
三、大便排泄的全过程
1、结肠带是大肠壁纵行肌纤维形成的3条狭窄的纵行带,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处较为清楚,从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由于结肠带比附着的结肠短1/6,因而将结肠壁缩成了许多囊状袋,称结肠袋。在结肠壁上,尤其是在结肠带附近有许多由肠黏膜下的脂肪组织形成的肠脂垂,在乙状结肠较多。
2、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其中水和钠的吸收主要在右半结肠,而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也吸收一些水分,但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泄粪便。因此,若不及时排便,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久,粪便中的水分会被结肠吸收,使粪便变干变硬,引起排便困难。
3、直肠上端的大小和结肠一样,下端扩大成直肠壶腹,是粪便排出前的暂存部位,最下端变细接肛管。直肠壶腹部黏膜有上、中、下3个皱襞,内含环肌纤维,称为直肠瓣,直肠膨胀时直肠瓣消失。直肠瓣的作用是使粪块回旋下行、压力均等,防止粪便急速掉落。
4、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粪便到达直肠后,将会 *** 直肠壁,信号通过脊髓被脑部感知,继而促进直肠的蠕动,进行排便。排便使用的肌肉是不为意志所控制的 *** 内括约肌以及受意志控制的 *** 外括约肌,接受脑部发出的指令而促进排便的是 *** 内括约肌。我们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忍耐便意,可以说是 *** 外括约肌的功劳。
5、肛管内面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为肛柱。肛柱内有动脉、静脉及纵行肌,相邻两肛柱下端的小横瓣为肛瓣,通过肛柱下端及肛瓣的边缘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齿状线以上覆盖着黏膜,没有明显痛觉;齿状线以下覆盖着皮肤,对痛觉敏感。
6、大便是在大肠处制造而成的,大肠并不进行食物的消化,其主要功能就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制造大便并排泻。食物被吸收后,剩余的糊状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大肠开始蠕动,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把糊状的残渣转变为固态,即大便。
7、食物经消化吸收后,送达小肠的末端,大约需要5~10小时,而到达大肠后则需9~16小时以吸收水分。肠内细菌会使食物残渣发酵和腐败,以制造大便。大便形成后通常先积存在乙状结肠中,不久,当大便因本身的重量而移动到直肠时,直肠内的感受器就会受到 *** ,产生便意。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