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图片,上海图书馆官网家谱知识服务平台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9 0

大家好,关于上海图书馆图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上海图书馆官网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上海图书馆能直接进吗
  2. 上海更大的图书馆在哪里
  3. 东方图书馆的馆藏
  4. 上海图书馆东馆不预约可以进吗
  5. 上海市更大的图书馆在哪个地方

一、上海图书馆能直接进吗

从2023年5月20日起,上海图书馆将在前期有序开放读者办证、书刊借还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有序开放阅览服务,在门口只要扫一个人的随申码都直接可以免费进馆。

如果只是到上海图书馆进行参观,不进行图书借阅,不需要证件;若要进行图书借阅,需凭本人有效的上海图书馆读者证、离休证、残疾证、老年优待证进入阅览区,阅览中文图书、期刊和报纸等文献资料。需要注意的是,借阅证仅限本人使用,冒用他人借阅证,工作人员有权收回。申办参考借出功能的外地及外籍读者,同时须出示上海市长期居留证明。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藏有中文古籍线装书约170万余册,善本2.5万种17万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其中包含有《北西厢记》《禅宗永明集》《船子和尚拨棹歌》《春秋经传集解》《鼎新图像虫经》等。

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上海图书馆设有上海年华、世博信息、抗战图库、联合国资料、留学指南等特色馆藏栏目。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藏有1985年以后出版的上海主题的文献共8454册,上海历史图片21429张。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藏有1949年10月后的中文期刊19915种,现刊8574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图书馆

二、上海更大的图书馆在哪里

上海图书馆是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馆内藏书总量为1320多万册,设置各类阅览室38个,研究阅览室24间,声像资料研究室8间,阅览室座位3036个。还有842个座位的演讲厅、500平方米的展示厅、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320个座位的学术活动室,并配有移动式多路同声翻译设备,可以为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服务。上海图书馆是上海的十大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上海的科研和教育中心,上海的综合性信息枢纽之一。上海图书馆新馆占地3.1公顷,建筑面积为8.3万平方米,于1996年12月20日对外开放。新馆建筑吸收了近代上海建筑的特色,体现了宏伟、简洁、典雅、理性相结合的形象。其主楼由两座高度分别为58.8米和106.9米的塔型高层和5层裙房组成。东西两楼均呈多维台阶式块体形象,象征着文化积淀的坚实基础和人类对知识的不断攀登。新馆突破了以前藏、编、阅3大传统区划,采用灵活多样化的开放空间格局,做到布局紧凑,流线清晰,空间灵活,寓于变化。为方便读者借阅,新馆确保5~8年内出版的新书在阅览室公开展示,设立了25个各类阅览室、专利和标准阅览、声像和电子阅览室以及一个较大规模的中文图书开架外借书库。为了使研究人员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研究环境,还开设了32个单人研究小间。新馆引进了世界最新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对主要业务环节进行电子化管理。如在信息管理方面,直接引进国际上有影响的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经过二次开发后,对采访、编目、流通、连续出版物以及公共查询系统实行计算机管理。与此同时,引进和开发光盘图文存储系统,建立各种专门数据库(古籍善本全文数据库和近代上海图片资料数据库等)。新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与国内外主要信息 *** 联网,成为上海地区重要的 *** 节点信息枢纽。为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新馆向社会开放各种文化设施,如设有872个座席的演讲厅、总计1800平方米的两个展览厅、300个位子的多功能厅和3个学术活动室,并配有移动式多路同声传译设备。此外,还因地制宜地利用馆内外各种场地和设备举办文化展示、科普、作品发表会、作者签名仪式以及书画装裱和古籍修复演示等活动,尤其是面向社会举办各种讲座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5年10月,上海图书馆和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从此进入“科技兴馆”阶段。上海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1000余名,有14个职能处室和10个业务中心,馆藏图书资料4000余万册(件)。上海图书馆全年天天开放,现已发放30万张读者外借阅览证,每天接待1万人次的读者,在国内外公共图书馆中居领先地位。根据调查,按照馆舍面积和文献收藏量的比较,上海图书馆居于世界第七大图书馆,仅次于美、法、英、俄、中、日等国家图书馆之后。

开放时间:早8:30-晚8:30,全年无休。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555号

交通:公交车:126、911、926、920、96、93、15、548等高安路或淮海中路站;地铁一号线衡山路站

买书可去福州路,那里是上海有名的图书街,更大的就是上海书城了

上海书城总店地址:福州路465号(福建中路口)

三、东方图书馆的馆藏

东方图书馆主事者十分重视馆藏图书收集、购买。不惜重金、不怕艰难,持之以恒。四处收集、寻觅、收购大量古今中外名著,古籍中善本、珍本、孤本等图书、资料。馆长王云五历游欧美时,购进公元15世纪前所印的西洋古籍多卷,堪称珍品。张元济从民国7--25年,几乎每天下午5点左右,接待旧书店外勤人员,回家仔细阅读送来的书籍,精心鉴别,批示价格,予以收购、收藏。在大量藏书中,有当时荷兰出版的《通报》、英国亚洲文会出版的《学报》、香港出版且已绝版的《中国汇报》、《哲学评论》、《爱丁堡评论》等著名期刊,多为难得珍本。德国《李比希化学杂志》初版 *** 期刊,为远东唯一孤本,尤为著名。国内出版报纸、杂志更为齐全,上海《时报》、《神洲日报》、《民国日报》,天津《大公报》、《益世报》,清光绪至宣统年间《京报》等著名报章、杂志均手为馆藏。至1931年,实藏普通中文书26.8万册,外文书8万余册,图表、照片等5千余种,内有梵蒂冈罗马教皇所藏末唐王只太后、王后、王太子及司礼监太监畈依天主教、上教皇书之影片及中国古画10余轴,均由张元济购入,以供编辑考订古代制度、俗尚之用。此外,如德、英、美诸国所出版地质地图、人体解剖图、西洋历史地图、油画及照片之原底,尤为不可胜数。更为珍贵的是古籍四部(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各书及藏有22个省整套相当数量的方志书籍,2641种,25682册,其中元本2种,明本139种,府、厅、州、县志2081种,入馆1752种,占84%。全馆总藏量达46.3万余册(不含照片、图表),蔚成巨观,当时堪称国内无匹。

丰富、珍贵的藏书,受到读者青睐。1929年,阅览人数近3万人。是年底,底层设流通部,采购新书万册,吸引读者更多。1930年,阅览人数为3.6万人。

我国传统出版业历史悠久,历代遗留下来的典籍浩如烟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许多珍贵的古籍善本书不仅是新出版业不可多得的出版资源,而且以皕宋楼藏书外流日本为凶兆,帝国主义对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觊觎之心不可小觑。有鉴于此,张元济对古籍和善本书的收购,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并且一开始就得到我国著名目录版本学家缪荃孙、傅增湘的协助。北京位居京城,故家藏书多,琉璃厂书肆更是古籍善本的渊薮,张元济谈及此时曾说道:“每至京师,必捆载而归。贾人持书售求,苟未有者,辄留之。”私家藏书聚散无常,因而是张元济的重点求购对象。从20世纪初年起,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介绍,张元济以商务印书馆的名义收购了绍兴熔经铸史斋的全部藏书,接着购买了长州蒋氏秦汉十印斋的藏书,广东丰顺丁氏持静斋的藏书,以及清宗宝盛氏意园藏书数十种,其中有影元钞定本《元秘史》、影宋钞《事实类苑》、《公孙谈圃》、明覆宋《宣和遗事》、嘉靖本《长安志》等,后又亲自到太仓,购入顾氏闻斋的藏书。顾氏所藏,大多为黄荛圃、汪阆源两家故物,其中有不少是稀世之宝。昭文张金吾所辑的《诒经堂续经解》,也是从闻斋得来的。后来阳端氏、巴陵方氏、荆州田氏、南海孔氏、海宁孙氏、江阴缪氏的藏书先后散出,张元济辗转搜求,颇有收获。如宋刊本《六臣注文选》,得之阳端氏;宋黄善夫刊《史记》、南北宋刊合配的《南华真经》,得自荆州田氏;宋刊元修的《资治通鉴》,得自南海孔氏;宋庆元刊《春秋左传正义》、抚州本《春秋公羊传解诂》、宋绍兴刊《后汉书》,得自海宁孙氏。此后又陆续收藏了乌程蒋氏密韵楼藏书,扬州何氏藏书。在这两批书中有不少精本。《永乐大典》十余册,就是从密韵楼得来的。这十余册《永乐大典》之所以可贵,是因为武英殿聚珍本《水经注》所自出的前半部,即在其中。除搜购之外,张元济还采取其他形式向公私藏家移录副本,或分别借照。如通过缪荃孙从江宁图书馆移录钱塘丁氏八千卷佳椠;从傅增湘借影《冷斋夜话》、《老学庵笔记》、《避暑录话》、《曲洧旧闻》、《白虎道德论》;从平湖葛氏传朴堂借抄地方志,等等,数量都很可观。

西学东传与西籍中译对我国现代文化的启蒙与现代出版业的萌生有着不可抹煞的催生作用。因此,张元济亦极其重视对世界各国名著及报刊资料的收集与利用。据曾在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的茅盾回忆,在1918年左右,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已经藏有不少英文名著,如《人人书库》、《新时代丛书》等。这些丛书里收集了许多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名著和英国以外的文史名著英译本,从希腊、罗马时期的著作到易卜生、比昂逊等人的著作,都应有尽有。著名的外文报刊,如荷兰出版的《通报》,英国亚洲文会出版的《学报》,出版长达一百余年的德国的《李比希化学杂志》,都藏有 *** 。此外还收藏了15世纪以前的西洋古籍多卷。在收藏的图片中,有罗马教皇梵蒂冈宫所藏明末唐王的太后、王后、王太子及其司礼监太监皈依天主教上教皇书的影片。这是张元济在欧美考察时所收购,尤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在广泛搜集中外图书的基础上,为纪念商务印书馆创业30周年,商务印书馆所主办的东方图书馆于1926年5月3日举行开馆仪式,1927年正式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时的藏书量,据《东方图书馆概况》记载:共计藏书33万余册,中外杂志900多种,中外报刊45种,地图约2 000幅,各种照片约10 000余张。后又经多年搜求,在1932年11月28日东方图书馆毁于日军炮火之前,东方图书馆共计有藏书51.8万余册,图表照片5 000多册。除普通书籍外,善本书中,有宋版书129种,2 514册;元版书179种,3 124册;明版书1 419种,15 833册;清代精版书138种,3 037册;抄本1 460种,7 712册;名人批校本288种,2 126册;稿本71种,354册;杂志31种,383册(以上数据不包括1931年购进的扬州何氏藏书四万余册,因其部分版本尚在整理),从而使东方图书馆成为当时中国藏书量首屈一指的公共图书馆,涵芬楼(东方图书馆之组成部分)亦成为以收藏善本书而驰誉海内外的著名藏书楼。

四、上海图书馆东馆不预约可以进吗

从2023年5月20日起,上海图书馆将在前期有序开放读者办证、书刊借还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有序开放阅览服务,在门口只要扫一个人的随申码都直接可以免费进馆。

如果只是到上海图书馆进行参观,不进行图书借阅,不需要证件;若要进行图书借阅,需凭本人有效的上海图书馆读者证、离休证、残疾证、老年优待证进入阅览区,阅览中文图书、期刊和报纸等文献资料。需要注意的是,借阅证仅限本人使用,冒用他人借阅证,工作人员有权收回。申办参考借出功能的外地及外籍读者,同时须出示上海市长期居留证明。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藏有中文古籍线装书约170万余册,善本2.5万种17万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其中包含有《北西厢记》《禅宗永明集》《船子和尚拨棹歌》《春秋经传集解》《鼎新图像虫经》等。

上海图书馆图片,上海图书馆官网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第1张图片-

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上海图书馆设有上海年华、世博信息、抗战图库、联合国资料、留学指南等特色馆藏栏目。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藏有1985年以后出版的上海主题的文献共8454册,上海历史图片21429张。

截至2015年底,上海图书馆藏有1949年10月后的中文期刊19915种,现刊8574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图书馆

五、上海市更大的图书馆在哪个地方

上海市更大的图书馆是上海图书馆,在上海市淮海中路1555号。

上海图书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是上海市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也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是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上海图书馆创立于1952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1996年12月上海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上海图书馆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阅览室36个,设有24个机构部门,在编职工751人。图书馆藏有中外文献5500余万册(件),其中中文古籍线装书约170万余册,善本2.5万种17万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

上海图书馆成立于1952年,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文旅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总馆、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中心。

现藏中外文献5600余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碑帖尺牍、名人手稿、家谱方志、西文珍本、唱片乐谱、近代报刊及专利标准尤具特色。现有馆舍建筑面积总计12.7万平方米。

上海图书馆率先推出新阅读体验阅览室、“创·新空间”等特色阅览室,开展图书馆短信、手机图书馆、电子书阅读器借阅等服务,推进“市民数字阅读推广计划”,提供跨平台数字阅读服务。推出基于关联开放数据的数字人文服务,实现数据在互联网上开放和互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图书馆

关于上海图书馆图片和上海图书馆官网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上海图书馆 家谱 服务平台 知识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