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地球自转时间是多少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吗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地球自转一天是多长时间
地球上的一天(昼夜交替)是23小时56分4秒,即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3小时56分4秒,而火星上的一天是24小时39分35秒,即火星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39分35秒。
而物理学当中的天则是一个时间单位,他的数值是固定的,即24小时,它也可以和其他拥有固定数值的时间单位如秒、分、时进行单位换算。
在24小时之中的时间书写的格式为“小时:分钟”(例如,01:23),或者为“小时:分钟:秒”(01:23:45)。不足10的数字前面要补充一个零。这个零在小时部分并不是必须的,但却非常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有很多具体规定的计算机应用中(例如,ISO 8601)。
在精确度高于秒的环境下,秒后可使用十进制来表示,小数点后面的部分跟在小数点或者点符号的后面,例如01:23:45.678。在24小时之中,一天开始于午夜,(12:00)24:00,每天的最后一分钟开始于23:59而结束于24:00。
某一天的24:00等同于其下一天的00:00。数字时钟显示从00:00到23:59,它从不会显示出24:00。这样,从23:59:59.999到00:00:00.000就可以精确的确定新一天的开始。但是,24:00的表示 *** 更能明确的确定一天的结束时间。
1、受到传统的行针式钟表影响,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习惯上,都是使用十二小时制称呼及理解时间,例如下午5:00(17:00),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以下午5:00称呼及理解,甚少会用17:00。
2、当使用二十四小时制,提及下午1:00(13:00)至下午/晚上11:59(23:59)时,大部分人都需略作思考,将之换算为十二小时制,才明白所指的时间,稍为不便,甚至可能换算错误而出现误会,例如误以为18:00为下午8:00(正确为下午6: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4小时
二、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时间
恒星年是地球公转360°的时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用日的单位表示,其长度为365.2564日,即365日6小时9分10秒
回归年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只表示地球公转了359°59′9〃.71的角度所需要的时间,用日的单位表示,其长度为365.2422日,即365日5小时48分46秒.
近点年也不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一个近点年地球公转的角度为360°+11〃,即360°0′11〃,用日的单位来表示,其长度365.2596日,即365日6小时13分53秒.就是说当年份能被400整除时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但能被100整除时是平年,不能被100整除但能被4整除时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时是平年.
三、地球自转一天的时间是多少
1、地球在自转时同时公转,自转一周需用23小时56分4秒,公转时转了59秒(角度单位),需用3分56秒,时间,自转加上公转用的时间共24小时
2、原子钟的原理是:利用原子中电子能级跃迁所发射光的频率,经多次分频后得到时钟的频率(如秒)。因为原子能级稳定精确,受温度等干扰极小,所原子种所标示的时间最准确。目前我国标准授台在西安。
3、目前最准确的原子钟是以铯原子的固有振动频率来调节的铯原子钟,它可以精确到计算1500万年时间误差仅为1秒,而光原子钟的准确度可能是目前铯原子钟的100至1000倍。科学家认为,新型光原子钟能使人们更精细地理解物质世界的时间,对基本物理常数作更精确地计量。由于准确计时对于高速数据传输、同步电视发送、银行转账结算、发送电子邮件、卫星轨道的精确控制、深太空导航以及航天器的对接等极为重要,新型光原子钟的应用将对上述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4、在人类开发钟表技术的历程中,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原子钟使计时达到“天文数字般”的准确。原子钟是根据原子固有振动而制成的,也就是精确测量出特定原子释放的微波频率。1967年,科学家采用铯原子钟技术以微波频率给“秒”作定义,即1秒钟等于“铯133原子两个基态能级的转换所经过的9,
5、192,631,770个辐射周期”所需要的时间。
6、据该科研小组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介绍,他们发明的光原子钟是以一个冷却的汞离子(去掉一个电子的汞原子)的光频为基础设计的,汞离子的光频传到一个激光振荡器上,这个振荡器的作用像传统时钟的钟摆产生“滴答”动作一样。所不同的是,新的光原子钟每秒产生的“滴答”次数是1.064×1024,次数如此之多,研究人员不得不用借助于高速激光与光缆,以便“数”出这些“滴答”次数以达到计时目的.
四、请问地球自转一圈准确的时间是多少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的负三次方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上的位置是经常在变动的,这种变动称为地极移动,简称极移。1765年L·欧拉证明,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刚体地球的自转轴将围绕形状轴作自由摆动,周期为305恒星日。1888年人们才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证实了极移的存在。
1891年美国的S·C·张德勒进一步指出,极移包括两种主要周期成分:一种是周期约14个月的自由摆动,又称张德勒摆动;另一种是周期为12个月的受迫摆动。
实际观测到的张德勒摆动就是欧拉所预言的自由摆动。但因地球不是一个绝对刚体,所以张德勒摆动的周期比欧拉所预言的周期约长40%。张德勒摆动的振幅大约在0.06″~0.25″之间缓慢变化,其周期的变化范围约为410~440天。
极移的另一种主要成分是周年受迫摆动,其振幅约为0.09″,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主要由于大气和两极冰雪的季节性变化所引起。
将极移中的周期成分除去以后,可以得到长期极移。长期极移的平均速度约为0.003″/年,方向大致在西经70°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自转
五、地球自转一圈是多少时间
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09秒,近似值24小时。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
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的极半径约比赤道半径短1/300,同时地球自转的赤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面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白道面,这三者并不在一个平面内。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公转方向决定的,如果站在北极的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绕太阳公转,按照牛顿的惯性定理,一切物质都应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如果地球公转的时候不自转,远日点和近日点速度之比为该点到太阳质心的半径之比,为了维持圆周运动。
简单说来,按照离心力公式(离心力计算公式=质量*速度平方/半径)那么远日点和近日点需要的向心加速度(离心力)之比就是半径比的1次方,而万有引力提供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半径比的2次方的倒数,因而万有引力不足以支持这样的公转方式,那么远日点必然希望减速,近日点希望加速来平衡万有引力的不足,所以就会产生一个顺时针的旋转(从北极上空看)。
六、地球公转周期是多少
1、地球自转的周期有两个,一个以太阳为参照物,叫太阳日,时间是24小时;一个以恒星为参照物,叫恒星日,时间是23分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2、地球公转的周期有两个,一个以太阳为参照物,叫回归年,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
3、一个以恒星为参照物,叫恒星年,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TheEarthrevolutionaroundsun)。
5、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6、地球的公转这些规律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