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监察法通过时间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行政监察法修订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监察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于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一次会议通过。
2、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3、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4、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权责对等,严格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5、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6、以上内容参考: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二、我国的监察法是在哪一年通过的
1、法律分析:我国监察法是在2018年通过的。是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一次会议通过。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之一条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三、我国的监察法是在哪年通过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2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监察法的最后一条写道: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同时废止。
2、国家监察委员会加强对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有关单位做好相关工作:
3、(一)对于重大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被调查人逃匿到国(境)外,掌握证据比较确凿的,通过开展境外追逃合作,追捕归案;
4、(二)向赃款赃物所在国请求查询、冻结、扣押、没收、追缴、返还涉案资产;
5、(三)查询、监控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及其相关人员进出国(境)和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在调查案件过程中设置防逃程序。
6、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时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施行日期是2018-03-20。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两会通过后即颁布。
3、【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1997年5月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 *** 的依据是1994年实施的《中国 *** 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称“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五、监察官法实施时间
1、一是立法程序复杂,至今刚刚起步。随着立法法的出台,立法的程序更加规范,参考政务人员处分法的立法程序,草案需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初步审核后,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然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目前根据报道,应该已经提交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接下来就看何时进行征求意见环节了。
2、二是法律位阶限制,不必期待两会。根据监察官法的法律位阶,以及近年来立法实践来看,监察官法无需全国人大全体会议进行审议,只需要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即可。因此,在5月22日召开的全国两会,不必期待监察官法。
3、三是实际问题复杂,改革进程较慢。立法只进行框架性规定,具体的套转办法,以及工资体系变动,需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颁布实施细则,涉及大规模人员的工资待遇,福利体系变动,必然需要组织、人社、财政、编办等多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加之人员队伍庞大,各地的特殊性问题较多,如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在基层监委大量存在,想要彻底完成监察官套转,需要较长时间。
4、综上,根据立法进度,监察官法大概率会在今年下半年完成立法工作,但具体的套转及待遇落实问题,最快应该也要明年才能完成。总体来说,待遇肯定会有所增加,笔者以为可以期待与本单位检察机关转隶人员持平或略高于,大概率介于检察官助理和员额检察官之间的水平。
5、监察官制度是在监察法中首次提出的,迄今尚未在部分地方或部门开展试点。
6、1月15日,中国 *** 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 *** 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下简称《公报》)。《公报》明确,2020年要制定监察法实施条例,并推动研究制定监察官法。
7、全会提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意义重大。要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其中还提到要制定监察法实施条例,推动研究制定监察官法。
8、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下简称监察法)。出台此法是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中央纪委法规室主任、监察法起草组成员马森述曾指出,制定监察法,有利于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监督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10、今年是《监察法》正式施行第三年,中央层面提出要在今年制定监察法实施条例。
11、南都记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4月,监察法通过施行不到一个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就印发《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创制政务处分。同月还制定出台《国家监察委员会管辖规定(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六类监察对象的具体范围,列明了监委管辖的88个罪名,明确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管辖分工和协调等事项,为监察机关履行好职责提供了制度保障。
12、2019年7月,经党中央批准, *** 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印发《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作为监察法的实施办法,与《中国 *** 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相衔接,与刑事诉讼法、刑法等国家法律有效对接,将发挥推进监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作用。
13、制定监察官法被纳入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
14、监察官法则在监察法表决通过的当年就已被提上立法日程。
15、南都记者注意到,按照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将深刻把握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的基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条不紊推进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等法规项目的起草工作。2018年9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监察官法被纳入。
16、2019年12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新闻发言人岳仲明首次亮相,介绍立法工作相关情况。
17、据岳仲明介绍,2020年立法工作计划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委员长会议原则通过。岳仲明表示,2020年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将制定监察官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社会救助法、法律援助法等。
18、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近日撰文指出,改革领域的立法通常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固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至今已近三年,但监察官制度却是在监察法中首次提出的,迄今尚未在部分地方或部门开展试点,在短期内恐怕也难以形成比较全面、稳妥、有效的经验做法。倘若匆忙制定,可能导致法律内容脱离现实,从而难以为预期的监察官制度提供良善的规范和指引。
19、秦前红建议,从立法思路层面考虑,制定监察官法宜遵循“宜粗不宜细”的思路,即只对相对宏观和实践中已经明确的内容作出规定;至于更为细致的内容,可以先不做规定,经过实践探索后,今后可以通过修改法律的方式加以完善,以免规定过于细致限缩了实践探索的空间,以及实践突破规定的情形发生。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