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上海房价 1937年上海房价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17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民国上海房价这个问题,1937年上海房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上海老洋房标价上亿,为何老洋房价格会如此昂贵
  2. 上海老洋房标价上亿元,为何它的价值这么高
  3. 民国时期的房价是怎么样的啊
  4. 民国上海石库门的价钿_作者:邵明

一、上海老洋房标价上亿,为何老洋房价格会如此昂贵

认为老洋房贵的原因有几点:1.老洋房的历史文化背景,2.楼层高,面积大,3.地理位置4.身份的象征5.设计价值。

上海一套老洋房的价格在一亿到十几亿不等,1亿的算是更便宜的,平均每方都在40万左右。在电视剧《安家》中就演过关于上海老洋房的一些真实情况,不少人也是从中首次了解到老洋房的内部模样和它的价值意义等。

老洋房的建造是在解放前民国时期。由于上海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的成立,多数西方人士的注入,流行起来的欧式风,于是上海主要的街道都被建造了欧式风格的建筑,有些作为银行,有些作为商号,有些是住宅。

经历战争法租界和公共租界被废掉,西方人士逐出境,解放后多数的商号以及银行被毁掉变成了现代建筑的高楼大厦,但是国内或者上海本地一些的商人名人还是住在这里,他们的房产洋房自然也还是属于他们,世世代代的相传保留到今天,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到1997年的时候国家对其立法保护。

看到这些洋房就想到那个年代,欧式风情建筑作为历史印记留了下来,这是一个时代的回忆,一个时代的象征。

从建筑面积来看,老洋房的楼层少则两三层,多达十几层。目前最常见的都是五层左右,按照上海目前的房价,从这些楼层面积加起来算一算就已经是抵过五六套普通商品房了,还不说院子花园等。在上海五套商品房的价格按照10万一平,一套100平算就已经五六千万了。一座同等5套商品房面积的老洋房加上花园,以及独特的性质,上亿的价格算是很合理了。

不管是在哪个城市房价的贵,地理位置因素总是占更大比重,同时期的房子在市中心和郊区相比,贵出一到两倍是毋庸置疑的。老洋房的位置在上面也提到了,主要建在上海的繁华街道,不会偏离市中心到哪里去。当然在比较偏的位置也会见到零星的老洋房踪影,但是价格肯定也会根据位置价值来定。

民国初期法租界、公租界里清朝官员,西方金融界,政界人士,还有国内的商业巨头都汇聚于此。有多数人士在国内外都是非常出名的,尤其在大上海身份和地位都人人皆知,这些住宅用的老洋房里住的就是他们。老洋房不仅是过去人的身份地位象征,放在现在仍然是有身份地位投资者的香饽饽。比如海归华侨,身家过亿的商界人士如果能够顺利拥有一套老洋房就更突显自己的地位和实力。

老洋房的设计在那个落后的年代来讲已经是天堂级别的设计了,设计师们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流,不管从风格,建材,还是布局等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专业化元素。这些设计甚至历经100多年的今天还不过时。就拿《安家》里那套洋房来讲就是匈牙利著名的建筑师邬达克设计,邬达克在战争年代逃生来到上海,在上海的二十年里一共留下了几十处自己的建筑作品,邬达克在上海留下的旧居也成为国内建筑学会首选的建筑科普基地。

二、上海老洋房标价上亿元,为何它的价值这么高

1、上海的一个老洋房近日出售它的标价达到了上亿元人民币。上海的老洋房可谓是非常稀缺,一般上海的老洋房通常都是在民国时期建造的是民国时期比较有名或者说有事的人在上海租借或者地方建造了洋房。这些洋房都是非常稀缺的,为什么他的价格可以卖到如此之高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2、上海的地价是全国地价更高的几个地方之一,和北京,深圳的地价可以相提并论。所以按他的地价很高,那么这个老洋房它的占地面积。这比普通的住宅小区占地面积要大这么高的。

3、地价就可以让这个老洋房的价值成倍上长,所以地价的高低是决定了一个房子成本价格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而上海的老洋房一般都为于市区。比较繁华的位置,这个地方的价格也是要远远高出郊区的。

4、上海的老洋房通常都是在上世纪民国时期建造的,而在这个时期建造的房子已经很少了,所以他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这种房子也可以算是古董来进行收藏。有很多的明星或者说有钱的人会通过购买这样的房子来。

5、让自己住在一种嗯比较有文化的感觉,让人心情也会更加的舒畅,所以对于这种有按文化历史的艺术品和普通的住宅是完全不同的。

6、上海的老洋房现在的供应量是非常的稀少,因为这种洋房已经从留了将近100年的时间,大部分这种住房都已经已经损毁而能保留下来的。到老洋房肯定是当时建造都是很完好的。

7、对于那个时候能见到出如此好的房子,一般都是请了设计师设计建造的,所以说它的供应量会非常的稀少,对于这种供应量稀少而有买方的市场来说它的价格也会比它本身的价值更高。

三、民国时期的房价是怎么样的啊

1、房契一:民国三年,仁厚堂购买西城区丰盛胡同一四合院,正房三间、厢房两间、南房一间,院子占地半亩,市价二百二十五块现大洋。

2、房契二:民国四年,某屈姓男士购买阜成门内王府仓胡同一四合院,正房三间、厢房四间、南房两间、耳房一间,院子占地半亩,市价一百五十块现大洋。

3、房契三:民国十六年,宣武门内西大街住户李桂森出售一处四合院,共计瓦房十八间,由于是前清官邸,设施豪华,要价两千五百块现大洋。

4、众所周知,民国时知识分子工资很高,清华一普通教师每月能拿八十元,绸缎铺一普通会计每月能拿十二元,就连琉璃厂的抄写工人,每抄三千字就能赚一块现大洋,据说快手一天抄五千字,月薪近五十元,这么忙活一年,刨除开销,还能落一四合院。

四、民国上海石库门的价钿_作者:邵明

——下面举个民国买房的例子。最近读民国时某老中医的回忆录。回忆录里说,民国十六年,这位老中医在上海南城购房置地,瞧中一幢两层小楼,卖主喊价两万五银元,他觉得合适,自掏五千,从朋友那儿借足一万,签了房契之后,又拿着房契,到钱庄办理抵押贷款,贷了一万元,算是把房钱凑够了。

一、民国时上海钱庄已经开始经营以房产为抵押的贷款业务,近似现在的银行按揭。

二、在民国十六年,上海有两万五可买一套房子了。

我得啰嗦一句,卖主喊价两万五,可不是人民币两万五,而是现大洋两万五。现大洋两万五还是挺值钱的,在民国十六年的上海,一块现大洋能买150根油条,或者35碗乌鸡面,或者80瓶荷兰汽水。大户人家办丧事,最名贵的“知宾酒席”也不过2元一桌。当时最牛的贵族小学育才学校,每学期学费才要3元。掰指头算算就会明白,那位老中医花两万五千银元买套房子,相当于花掉了一个人一辈子的饭钱,这笔开支还可以让几千个乏人管教的小孩子进入贵族学校就读。

民国上海房价 1937年上海房价-第1张图片-

老中医买的那幢石库门两层小楼,底层五间,顶层四间(顶层少盖一间,空出来的地方当露台),占地半亩,有个小院子,跟现在的独栋别墅没什么两样。这么好的房子,要价两万五还真不算贵。你知道,现在上海市中心城区(中环以内)的独栋别墅每平方米不低于五万,想买同样面积同等样式的一套房,没有几千万是弄不成的( 2007年)。几千万,那可不是一个人一辈子的饭钱,而是一家人几辈子的饭钱。

当时上海的土地、房价与白银和老百姓的收入情况,现在的房价和老百姓收入情况;上海以前租界, 1863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价是每亩银1318两,到1907年达到9606两,升值七倍多; 1920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平均价是银10476两, 1933年达到了银33877两。

20世纪30年代的1两白银,等于现在的多少呢?——30年代,上海普通老百姓三口之家,收入大致是300两白银(大洋)。其生活水平(能购买的食物/生活用品,相当于目前年收入3万元家庭的购买力——由此看,当年一两白银=现在100元人民币(当时,技术工人收入250大洋/年;小学教师400元大洋/年)。

当时在市中心建里弄房子,以容积率1.5计,地价3万两/亩——45两/平方米(楼面价30两),以人民币1000元/平方米建筑成本计( 10两银子)。成本: 40两白银/平方米,加上10%利息, 10%税费, 15%利润, 5%其他=56两白银/平方米合: 5600元人民币/平方米。

当时,上海人收入为目前的40%(目前普通人家收入7.5万人民币,当时300大洋,合3万元人民币)——目前 *** 的统计数低于7.5万元,实际是有的。

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5600元/平方米,购买的吃力程度,相当于目前的14000元/平方米。而当时,上海人口只有目前的1/4,买房银行基本没有按揭贷款的。

以上摘自小说《房老虎》选段。作者:邵明

OK,关于民国上海房价和1937年上海房价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海 房价 民国 1937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