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新预算法实施时间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新预算法实施时间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预算公开的时间要求
根据法律规定,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二十日内由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各级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本级 *** 财政部门应当在二十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经本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由于我市的人代会是在2022年1月26日召开,并于1月28日会议表决通过,市财政局于2月16日前批复了部门预算,根据预算法要求各部门应在3月8日前在相关 *** 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因财政预决算平台进行系统更新,市财政局正积极联系技术人员并督促各单位做好部门预算公开工作。具体更新时间以市财政局通知为准。
*** 预算公开的主体为南通市财政局和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通州湾示范区财政(金)局。部门(单位)预算公开的主体为市本级除涉密单位以外的所有部门预算单位(见附件1);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通州湾示范区所属部门预算单位。
2.2022年 *** 预算报表。具体要求:
(1)各级财政(为全辖概念,包含下级财政)收支预算情况包括一般公共预算、 *** 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以上四本预算收入表和支出表应单独 *** 公开,不得合并公开。
(2)本级财政(不包括下级财政)收支预算情况包括一般公共预算、 *** 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以上四本预算收入表和支出表应单独 *** 公开,不得合并公开。一般公共预算、 *** 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表按功能分类公开到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按经济分类公开到款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地区、分项目公开。没有数据的空表也要公开并予以说明。
(3) *** 债务预算公开,按照《关于转发财政部地方 *** 债务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通知》(苏财债〔2019〕8号)、《关于转发财政部地方 *** 债务信息公开参考表样的通知》(苏财办债〔2019〕2号)等文件相关要求执行。
总结: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明确和落实工作责任,夯实部门所属单位主体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各部门所属单位的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部门批复后20日内由单位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公开提出明确要求。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公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强化社会监督,推动法治 *** 建设和 *** 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新预算法于哪一年正式实施
1、1995年1月1日起施行。《预算法》是为了规范 *** 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2、预算法第六条第二款所称各部门,是指与本级 *** 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各部门预算应当反映一般公共预算、 *** 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给本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的所有预算资金。各部门预算收入包括本级财政安排给本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各部门预算支出为与部门预算收入相对应的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本条第二款所称基本支出,是指各部门、各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所称项目支出,是指各部门、各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的本级预算拨款收入和其相对应的支出,应当在部门预算中单独反映。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的具体办法,由本级 *** 财政部门依法作出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之一条为了规范 *** 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4、第二条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依照本法规定执行。
5、第四条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 *** 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三、新预算法哪一年实施的
预算法是指国家对财政收支活动的管理和监督的法律制度,是现代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法律。我国自1982年开始实施预算法,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逐步形成了现行的预算法体系。
2014年,我国对预算法进行了重大修改,正式实施了新的预算法。新预算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规定了预算收入、支出、债务等的分类和管理方式;强化了预算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原则;加强了对预算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等。
新预算法的实施,对于规范我国的财政收支活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新预算法实施后, *** 将更加注重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对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进行改革,实现财政资源的精细化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用于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预算透明度:新预算法强调提高 *** 预算的公开程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 *** 的财政收支情况。通过公开预算信息,可以增强 *** 和民众之间的互信,提高 *** 公信力。同时,公众对预算的监督也有助于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3、强化预算约束:新预算法实施后,各级 *** 将更加重视预算约束作用,严格按照预算安排使用财政资金。通过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确保预算资金按照预定目标和要求使用,防止财政资金的挪用、浪费和滥用现象。
四、新预算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施行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于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历经四次审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2014年8月31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并决议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预算法在出台20年后,终于完成了首次修改。
3、最新版本是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修正,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亮点一: *** 全部收支入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5、新预算法一大亮点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如第4条明确规定“ *** 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5条明确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 *** 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6、亮点二:避免“过头税”预算审核重点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
7、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重点是收支平衡,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于是在客观上带来预算执行“顺周期”问题,容易导致收入征收部门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为完成任务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在经济过热时,为不抬高基数搞“藏富于民”,该收不收,造成经济“热上加热”。
8、亮点三: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减少“跑部钱进”。
9、针对地方可自由支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限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交叉重复、资金分散、配套要求多等问题,新预算法第16条、第38条、第52条等条款对转移支付的设立原则、目标、预算编制 *** 、下达时限等做出规定。
10、亮点四:“预算公开”入法从源头防治腐败。
11、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首次对“预算公开”做出全面规定,第14条对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转移支付、 *** 债务、机关运行经费等社会高度关注事项要求公开作出说明,并在第92条中规定了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
12、亮点五:严格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
13、相比原预算法,新预算法为地方 *** 债务管理套上预算监管的“紧箍咒”。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第35条和第94条,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了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 *** 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
14、亮点六:“勤俭节约”入法违纪铁腕追责。
15、针对现实中的奢侈浪费问题,新预算法对于厉行节约、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做出严格规定,如第12条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第37条规定严控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