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针刺伤上报时间,以及医院被针扎要上报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如果针针刺伤没有报告院领导会怎样
1、日后出现症状可能会遭到院领导狠狠地训斥。
2、刺伤后应及时告诉上级领导或直接领导,然后联系职业保健机构,寻求及时治疗,如果超过了几小时,则应去A&E。
3、《如果》,诺奖得主吉卜林写给他儿子(约翰)的诗。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时,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枉加辩论;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至于走火入魔;如果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也不说放弃;如果你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为了新目标,你依旧冒险一搏,哪怕功名成乌有;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变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如果他人的爱情左右不了你,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如果昏惑的骚扰动摇不了你的意志,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做答时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我的儿子!
二、锐器伤的定义
1、锐器损伤是全球医生和护士的一个重要的职业危险因素。有报道显示:约有1/3的埃及医生在过去3个月的时间内受到锐器损伤。澳大利亚2年内70%的医生受到过锐器损伤。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护士有95%在工作期间曾发生过锐器损伤。
2、主刀医生之一助手发生锐器刺伤的危险更高,刷手护士和其他刷手技术人员次之。尽管不同人员发生和暴露于此种危险的几率不同,但该危险永远存在于手术室。
3、锐利器械如剪刀、刀片、缝针、钩等在手术室便用最频繁,在术中传染、术后清洗,循环往复在各个环节中,容易误伤他人或自己。其中有1/3的器械在造成手术人员损伤后仍然和病人接触。这意味着不仅存在疾病由病人传染给医务人员的危险,同样也存在疾病由医务人员传染给病人的危险。
4、医务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常见操作和情形有:
5、①调整针头;②开启安瓿;③打开针帽;④寻找物品;⑤清洁器具;⑥针刺破针帽;⑦手术中意外受伤;⑧由病人致伤;⑨由同事致伤。
6、手术室工作的节奏快、频繁使用锐器、工作间狭小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工作人员在各项操作中发生针刺伤或锐器伤。但是在汇报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漏报或不报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在一些国家常出现漏报情况。以既往英国的一项研究为例,有28%的医生发生了锐器损伤后未上报。另有来自中国台湾(stein et al,2003)和澳大利亚(de Vies and cossart,1994)研究表明,不报率分别高达85 2%和72%。漏报和不报是传染病控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7、工作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分析中,缺乏相关知识可能是目前国内医务人员报告率低的一个因素。不报告的常见原因有:①我不知道应该上报;②我不知道如何上报;③我的运气不至于这么差而患病;④我很忙,没空报告;⑤病人没有患传染病,没必要上报;⑥我已经接种了 HBV疫苗;⑦该器械没有使用过。
8、(1)单层手套使用:对锐器损伤应树立标准防护的理念是防止锐器损伤的关键:将每一例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均按传染性的物品对待,预防污染其他物品及感染医务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有:在进行可能接触到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向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临床工作中外科医生和刷手护士普遍意识到单层手套所提供的屏障仍十分薄弱,报道曾指出,胸外科医生和刷手护士使用手套的穿破率分别达到6l%和40%,并且其中83%的破损并未被外科医生发现。
9、(2)双层手套使用:有研究推荐使用双层手套,使用双层手套能够针对手套破损造成的危险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当外层手套被刺破时,内层手套的隔离保护作用仍然存在,双层手套使工作人员粘染病人的血液危险降低87%。虽然也有双层手套被刺破的现象,但双层手套同时被刺破则很少。此外,缝合用的实心针在穿过双层手套后其附带的血液量将减少95%。由于术中手套破损不易被察觉,双层手套能够预防医务人员的手与病人血液的直接接触。双层手套临床;应用的弊端是手的舒适性、敏感性和灵活性下降。
三、针刺伤相关指标是什么统计上报国家数据平台
1.锐器刺伤率的计算公式是:过去一年中护士锐器刺伤的总次数除以参与调查的护士人数。这是一个基于固定公式计算的统计数据。
2.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建设,是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升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实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的重要措施。
针刺伤上报时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医院被针扎要上报吗、针刺伤上报时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