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蚜虫发生时间(小麦蚜虫图片)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4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小麦蚜虫发生时间的一些知识点,和小麦蚜虫图片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小麦蚜虫的防治时间
  2. 小麦蚜虫什么时间防治更好
  3. 小麦蚜虫什么时候治,防治 ***
  4. 小麦蚜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有哪些
  5. 小麦吸浆虫发生原因是什么什么时间防治有哪些 *** 措施

一、小麦蚜虫的防治时间

1、小麦蚜虫从小麦返青就开始发生,到小麦抽穗扬花前,始终处于缓慢增长期;在小麦扬花后,发生量急剧上升。如果能够在扬花前认真防治一次,蚜虫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基本上可以控制整个生育期的蚜虫危害。同时还可以兼治小麦吸浆虫。这个时期小麦尚未长到正常的株高,防治起来也比较容易,防治效果好。

2、麦蚜主要有麦长管蚜、黍蚜和麦二叉蚜。从小麦苗期至穗期都有为害,以穗期为害对产量影响更大。苗期当蚜株率达40%~50%,平均每株有蚜4~5头时进行防治,穗期当有蚜穗率达15%~20%,每株平均有蚜10头以上时进行防治,可用25%氰戊乐果50毫升/亩或25%氰戊,辛硫磷50毫升/亩,也可用40%氧化乐果50毫升/亩结合防治麦黏虫对水50千克喷雾或对水20千克弥雾。单防治麦蚜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8克对水喷雾或弥雾。

二、小麦蚜虫什么时间防治更好

小麦在抽穗扬花期,温度一般在20℃以上,最适宜蚜虫的发生和繁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速度最快,最容易爆发成灾,蚜虫多从下部叶片发生,逐渐向上蔓延。因此,防治小麦蚜虫的更佳时间是在4月中旬,小麦抽穗后至灌浆期,药剂一定要选择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杀虫剂,才能将中下部的害虫彻底杀死。

在小麦抽穗后“扬花前”,以及此后的10天左右再喷一次,对小麦蚜虫的杀灭率达到99.98%,同时也消灭了吸浆虫、红蜘蛛。而且,该农药赠送的4袋增产剂同时可促进小麦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小麦蚜虫发生时间(小麦蚜虫图片)-第1张图片-

小麦春季时感染纹枯病、麦蜘蛛和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小麦病虫害时,需要选择在上午有露水的时候进行,可以往小麦的根系浇灌噻呋酰胺悬浮剂,让露水将农药带入到土壤中,促进小麦健康生长。

小麦在每年春季的4-5月份时会进入到抽穗期,此时它容易感染赤霉病和白粉病,养殖小麦时,需要每隔一周向植株喷洒一次甲基托布津药剂,或者每隔一周喷洒1-2次多菌灵药剂,维持小麦正常生长。

在春季养殖小麦时,需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如果发现小麦有染病现象,就要立即将染病的株苗拔除,而且要向小麦的叶片上喷洒磷酸二氢钾,或者过磷酸钙,增加小麦的抗病性,使其产量增加。

三、小麦蚜虫什么时候治,防治 ***

小麦蚜虫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小麦蚜虫不仅吸取植株汁液,影响作物发育,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可造成小麦严重减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小麦蚜虫什么时候治?小麦蚜虫防治 *** 。

小麦蚜虫什么时候治?小麦蚜虫从小麦返青就开始发生,到小麦抽穗扬花前,始终处于缓慢增长期;在小麦扬花后,发生量急剧上升。

如果能够在扬花前认真防治一次,蚜虫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基本上可以控制整个生育期的蚜虫危害。

这个时期小麦尚未长到正常的株高,防治起来也比较容易,防治效果好。

4月下到5月中这段时间内,只要达到防治指标百穗蚜量500—800头即可以进行防治。

小麦蚜虫防治 *** 1、农业防治(1)合理布局作物,冬、春麦混种区尽量使其单一化,秋季作物尽可能为玉米和谷子等。

(2)选择一些抗虫耐病的小麦品种,造成不良的食物条件。

播种前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冬麦适当晚播,实行冬灌,早春耙磨镇压。

作物生长期间,要根据作物需求施肥、给水,保证NPK和墒情匹配合理,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在孕穗期要喷施壮穗灵,强化作物生理机能,提高授粉、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2、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60%吡虫啉格猛FS、20%乐麦拌种,以减少蚜虫用药次数;(2)早春及年前的苗蚜,使用25%大功牛和除草剂一起喷雾使用;(3)穗蚜使用25%大功牛噻虫嗪颗粒剂和5%瑞功微乳剂混配或单独使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小麦蚜虫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四、小麦蚜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有哪些

1、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

2、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3、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

4、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

5、麦蚜的越冬虫态及场所均依各地气候条件而不同,南方无越冬期,北方麦区、黄河流域麦区以无翅胎生雌蚜在麦株基部叶丛或土缝内越冬,北部较寒冷的麦区,多以卵在麦苗枯叶上、杂草上、茬管中、土缝内越冬,而且越向北,以卵越冬率越高。从发生时间上看,麦二叉蚜早于麦长管蚜,麦长管蚜一般到小麦拔节后才逐渐加重。

6、小麦蚜虫为害叶片麦蚜为间歇性猖獗发生,这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麦长管蚜喜中温不耐高温,要求湿度为40%~80%,而麦二叉蚜则耐30℃的高温,喜干怕湿,湿度35%~67%为适宜。一般早播麦田,蚜虫迁入早,繁殖快,为害重;夏秋作物的种类和面积直接关系麦蚜的越夏和繁殖。前期多雨气温低,后期一旦气温升高,常会造成小麦蚜虫的大爆发。

五、小麦吸浆虫发生原因是什么什么时间防治有哪些 *** 措施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一般能够造成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40-80%,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因此,农户们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下内容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小麦吸浆虫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农户们应对该虫害提供一点帮助。

小麦吸浆虫爆发成灾的原因主要取决于虫源基数,气候与土壤条件、感虫品种种植面积。

1、连年的春汉少雨,土壤含水量不足,吸浆虫则滞留土中,逐年积累而越年羽化,为以后大发生埋下了隐患。

2、土壤耕翻次数减少,水利条件的改善,为吸浆虫生产、繁殖提供了条件,虫口密度逐年提高。春季雨期,与吸浆虫化蛹、羽化期相遇,羽化率明显提高。

3、连年种植内外颖扣合不紧,开花期长,籽粒皮薄的感虫品种利于吸浆虫取食、成活。

根据小麦吸浆虫隐蔽性的发生特点,“地下害虫地上治”是上策。即在幼虫上升土表层化蛹的阶段,施药于土表,不仅可以杀灭土表层的蛹、幼虫,还可杀灭刚羽化在地面爬行的成虫。“主攻蛹期,补治成虫”可分为两个阶段,之一阶段,4月下旬,在这段时间里,地温回升,幼虫上升土表化蛹,更佳施药期为中蛹盛期,此时是吸浆虫一生中最薄弱环节,虫体触药即死;第二阶段,小麦开始抽穗时节,正值成虫盛发,扒开麦棵,轻轻震动,可看到3-5头成虫飞出,这时抓紧施药,杀死成虫。具体应根据气温回升和小麦生长的时间及各地条件来施药。

成虫期防治:成虫羽化盛期在5月3日至l0日,小麦正处在抽穗至扬花前,是防治更佳时期,因小麦吸浆虫羽化后即能产卵为害。成虫期只3天,不易抓住防治适期。因羽化期不整齐,盛期约7天左右,所以成虫期防治只能做为蛹期防治的辅助措施。

成虫期防治时间正是小麦蚜虫初发期,个别麦穗上有少量蚜虫。防治吸浆虫对麦蚜有一定的抑 *** 用(防治须在齐穗扬花前)。

蛹期防治。在小麦孕穗期,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或5%辛硫磷颗粒剂1公斤,拌细土20-25公斤配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地表,撒毒土后及时浇水可提高药效。

成虫期防治。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当每10复网次有成虫25头以上,或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头以上成虫时,尽早选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重发区间隔2-3天再施1次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好了,关于小麦蚜虫发生时间和小麦蚜虫图片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蚜虫 小麦 发生 时间 图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