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神舟六号时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神舟六号相关资料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神舟六号时间和神舟六号相关资料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中国神舟六号飞船是什么时候发射的
神舟六号: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0分0秒;
发射火箭: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
返回时间: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飞行时间/圈数:115小时32分钟/飞行77圈;
搭载物品:共有8类64种搭载物品,其中包括香港金利来、查氏集团等知名企业标识,搭载的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则用于太空育种实验。在开舱仪式现场,6位特殊的“乘客”有机会精彩亮相,它们分别是极地考察时使用过的中国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五环旗、上海世博会会旗、《申报》百年纪念特刊、书画作品《六骏图》和10幅少先队员太空画作品。神舟六号返回舱搭载的物品还有“我给‘神舟’六号航天员写封信征文活动”特等奖作文、共和国元帅特种邮票和神舟六号个性化邮票等邮品以及书画名家的作品等。
技术应用:飞船的种类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是卫星式载人飞船。这种飞船像卫星一样在离地面几百公里的近地轨道上飞行,飞行高度大约为300公里。飞船有单舱式、双舱式和三舱式,目前国际上成熟航天国家的飞船均是三舱式,这次神舟六号就是三舱式飞船,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初步达到国际水平。神舟六号飞船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起点很高,飞船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其次是一船多用,航天员返回后,轨道仓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作为卫星继续利用半年,甚至可以在今后进行交会对接实验;第三是返回舱的直径大,俄罗斯的直径是2.2米,我国的是2.5米。最后是飞船返回,非常安全,这方面已经进行过全面的测试。总体来看,神舟六号飞船的技术进步是巨大的。技术进步主要反映在:首先是新材料领域,据悉近年来中国在新材料领域所取得的进步上,有2000多种是来自航天领域;其次是电信领域,这方面有硬件设备的进步,也有软件领域的进步,比如编码技术就确保了话音质量和图像的清晰度;第三是图像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用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于民用领域;第四是特种食品,航天员的食品研制非常复杂;第五是特种纺织材料,航天服是一个系统,更是高科技的结晶;第六是电子控制系统的进步,飞船是涉及各种复杂子系统的复杂系统,所有系统均需要有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第七是生物医学体系的进步,载人航天与无人航天有本质上的差异,系统复杂性和可靠性大为不同,神舟六号的成功,表明中国的相关生物医学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神舟六号飞船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整船外形和结构与原来相同,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飞船入轨后先是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由于此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神舟六号取消了用于这项功能的附加段,另外,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
备注:执行任务的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
二、神舟六号的发射时间是
神舟6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
三、神舟六号发射的时间和日期
1、神舟六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执行了此次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一大飞跃。
2、神舟六号飞船采用了三舱结构,即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总重量约8吨,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飞船上搭载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进行了110项技术改进。这些改进包括食品柜的使用、轨道舱功能、航天员安全性的提高,以及持续性改进。
3、此次任务搭载了64种物品,包括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科学试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种子等。其中,一些鸡蛋、蚕卵和云南普洱茶被用于研究其基因变异的可能性。
4、神舟六号完成了多项中国首次,包括首次多人遨游太空、首次多天空间飞行、首次进行空间实验、首次进行飞船轨道维持、首次飞行达325万公里、首次太空穿脱航天服、首次在太空吃上热食、首次启用太空睡袋、首次设置大小便收集装置、首次全面启动环控生保系统、首次增加火箭安全机构、首次安装摄像头、首次启用副着陆场、首次启动图像传输设备、首次使用新雷达和首次全程直播载人发射等。
5、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返回,不仅是中国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航天人才的成长和进步。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表示,这支年轻的队伍是在高度严格的环境和伟大的精神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把担子交给他们,这代人很放心。
四、神舟六号发射时间
以下时间使用协调世界时(UTC)。
00:27火箭发射塔操作支架完全打开
01:02:03(点火后第120秒)火箭抛弃逃逸塔
01:02:19(点火后第136秒)火箭助推器分离
01:02:42(点火后第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一级火箭坠落
01:03:23(点火后第200秒)整流罩在110公里高度脱离
01:09:43(点火后第583秒)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分离成功
18:21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三号所处海域海况恶化
21:56神舟六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
08:29—08:31太空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 *** 对话。
18:40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19:10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19:17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19:42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舟六号信号
19:43—19:48远望三号测量船对神舟六号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航分离、
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神舟六号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19:43远望三号向神舟六号发出指令,神舟六号之一次调姿开始
19:45推进舱发动机点火,开始回航
19:48:29推进舱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段
19:52返回舱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中国飞来
20:02返回舱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20:20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21:39两名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离开返回舱
五、天舟六号具体发射时间
神舟六号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于2005年10月17日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完成了“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任务。
神舟六号,简称“神六”,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六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人类世界上第243次太空飞行,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工程第二步任务实现顺利开局,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1、神舟六号飞船将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运行在高度约343千米的近圆轨道。
2、飞船运行期间,两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实验。
4、神舟六号飞船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返回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
继续攻克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实现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继续考核和完善工程七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全面深入考核工程各系统的工作性能,进一步巩固工程之一步任务特别是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果,为今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探索。
1、多人值乘。神舟六号为由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组成的乘组。
2、多天飞行。神舟六号要在轨运行多天,飞行圈数、距离与以往相比大大增加。
3、人工实验。神舟六号舱内实验是中国之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4、多舱工作。神舟六号首次实现航天员前往轨道舱工作。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