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时间,以及论十大关系是在那一年发表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论十大关系》是在哪一时期
1、《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4月 *** 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这篇著作,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始之际,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政策。
2、《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基本思想和方针政策,在党的八大及其稍后的决策中,得到了较多的体现和进一步发挥,产生了积极影响。
3、1956年8月30日, *** 在八大预备会议之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大会的目的和宗旨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9月10日,他又在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希望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不要像民主革命时期那么多和那么长时间的错误,避免栽那么多筋斗。
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十大关系
5、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论十大关系》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二、《论十大关系》的提出时间以及背景
1、1976年12月26日,经 *** 生前亲自审定的《论十大关系》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随后收入《 *** 选集》第五卷。
2、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 *** 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执行之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已有3年多的实践经验。
3、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也逐步有所了解。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了中国 *** 面前。
4、1956年,毛主席花了几个月时间,同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工作汇报,主要以总结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为主。经过中央讨论,归纳成十个大问题,后由毛主席亲自概括提炼,运用辩证法思维剖析分解,这就是《论十大关系》由来。
5、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6、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在强调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7、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群众生活;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即权力下放给地方),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8、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 *** 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9、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 *** ,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十大关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哪个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
1987年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 *** 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1997年十五大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 *** 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之一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的思想。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改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四、论十大关系发布的时间为
根据查询百度文库得知,《论十大关系》是于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讲话,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原则,提出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该讲话涉及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十个方面。《论十大关系》于1976年12月26日在《人民日报》上首次公开发表。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什么时期
1、这个理论体系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还在继续修订与进步。
2、 *** 1955年就提出“以苏为戒”,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
3、1956年,他发表《论十大关系》,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建设的重大关系。
4、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要求学会用民主的 ***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由于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个复杂的新课题,我们党缺乏经验,加之国内外形势复杂,党内左倾思想滋长,使得一些正确方针没有得到贯彻。但是 *** 的艰辛探索为我们党提供了宝贵财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5、1987年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6、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 *** 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7、1997年十五大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 *** 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形成。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