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盘庚迁都时间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盘庚迁都的故事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盘庚迁殷时间,盘庚迁殷的时期和时间是什么
盘庚迁殷的时期和时间是什么?
盘庚迁殷
夏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人物:禹。
有商一朝一共有七个都城。自汤建都亳以后,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先自相迁耿,一年后就因黄河水患还都于相,之后自相“迁邢”,南庚“自邢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这才最后定都与殷,累计应有七次迁都。另外,史学界因为耿都作为都城只有一年,常常将之略去,如果略去的话,商朝就是六个都城,五次迁都。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二、盘庚迁都发生在什么朝代
1、商汤建立商朝之时,初都设于亳(今河南商丘)。后续三百年间,都城历经五次迁移。王室内乱频发,黄河下游频发水患,一次洪水甚至吞没了都城,迫使再次迁徙。
2、至盘庚执掌王位,为求社会稳定,毅然决定迁都。然而,众多贵族贪图现状,不愿搬迁,甚至有的贵族煽动民众反抗,反对声势强烈。
3、盘庚面对反对势力,坚定不移。他将反对迁都的贵族召集,耐心解释:“我提议迁都,旨在稳定国家。你们不仅不理解我的苦心,反生恐慌。改变我的决定,徒劳无功。”
4、盘庚坚持迁都,克服了重重阻力,带领平民与奴隶,渡过黄河,最终定居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他整顿政治,使衰微的商朝再现繁荣,此后的两百多年间,都城未再迁移,商朝也因此得名殷商或殷朝。
5、近代,人们在安阳小屯村周围发掘出大量文物,证实此处曾为商朝都城,遗址被称作“殷墟”。
6、殷墟出土的文物中,有十多万片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古怪文字。经考古学家研究,这些文字揭示商朝统治者迷信鬼神,常以龟甲兽骨占卜,将其结果刻于其上,这种文字即为甲骨文,现代汉字即由其演变而来。
7、此外,殷墟还发现众多青铜器皿和兵器,其中一件名为“司母戊”的大方鼎,重达八百七十五公斤,高逾一百三十厘米,表面装饰华丽,显示殷商时期青铜技术与艺术的高超。
8、考古学家在殷墟还发掘出商朝奴隶主的墓穴,其中一座商王大墓中,陪葬品奢华,且有众多奴隶被杀害殉葬。据甲骨文记载,商朝奴隶主在祭祀时屠杀奴隶数量惊人,最多达二千六百多人,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残酷。
9、通过殷墟的甲骨文,我们得以确凿地考证殷商时期的社会状况,从而认定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三、盘庚迁都的具体时间!!!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历经五百多年。因为前期屡屡迁都。而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商朝的第十九个王。盘庚定都于殷,不再迁徙,反映了这时候农业的重要性己经超过了畜牧业,人们有了定居下来的需要。
盘庚决定迁殷,是经历了一番斗争的。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过着腐化的生活。他们寄生在国人和奴隶身上。残酷地剥削人民和奴隶,任何事情都驱使奴隶去做。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
商朝被阶级矛盾和奴隶主内部的矛盾削弱,国力日渐减弱,有些小国和少数民族也起来反叛,加上水涝、干旱等等自然灾害,内外变困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简直到了崩溃的边缘。
正在这个时候,阳甲商朝的第十八个王死了,阳甲的弟弟盘庚做了王。盘庚是个很有智慧的人。他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国家不能再照老样子维持下去了。应当想出一个根除弊病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挽救商朝的衰亡。他想出来的办法,把都城迁到殷,因为到那里去有着儿条好处:
之一,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现在的都城"淹"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第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第三。迁都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比较安全,外部的干扰少了,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
可是不少人为反对迁都的决定,反对的人主要是奴隶主贵族。他们知道,到了新的地方不能象现在一样照旧享乐。盘庚是个意志十分坚定的人。决不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弦易张。他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对他们发表了两篇训话。之一篇训话是劝说。告诉大家迁都到殷去的好处。他说:"我要效仿先王关心臣民的样子,关心你们,保佑你们,带着你们去寻求安乐的地方。你们如果怀有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降下灾难,惩罚你们!"第二篇训话是 *** ,用强硬的口气,告诫人们一定要规规距距地服从迁都命令,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制裁。
盘庚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终于完成了迁都的计划,可是斗争并没有结柬。老百姓到了一个新地方,好多地方不适应,就闹着要回老家。奴隶宝贵族就乘机捣乱,煽动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盘庚又发表了一篇训话,用强硬的态度,毫不要协地警告奴隶主贵族不要捣乱,否则必遭严惩。过了几年,局面才安定下来。奴隶们在这里被迫夜以继日地劳动,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出现在殷的土地上。从此,商朝的都城就永久地固定在殷城,由于盘庚的治理,商朝在这时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因此有了更大的发展。那时候,铜的冶?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都际醮蟠筇岣撸?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商代的青铜器冶炼、铸造工艺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更加扩大了青铜器的 *** 范围。殷城附近就有了一个很大的青铜器作坊,有上千个奴隶在作坊里劳动。奴隶们用铜、锡、铅三种金属做原料,冶炼铸造了成千上万件斧、戈、矛、刀等武器;鼎、爵、瓢、壶、盘、盂等饮食器皿;斧、凿、钻、铲等工具。许多青铜器造型十分优美,十分精巧的花纹图案,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形成了后来著称于世的青铜器文化。考古学家在殷的遗址是发掘出了很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它高一百三十三厘米,长一百一十厘米,宽七十八厘米,重八百七十五公斤,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个字,并因此而得名。它现在完整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发掘到的更大青铜器。从商代的青铜器也可以看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以奴隶为主体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在殷墟遗址中,还有大批乌龟的腹甲和牛的肩脾骨出土,上面刻着许多文字。这些文字,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古的文字,叫做甲骨文,一共有三千多个单字,大多已经被考古学家破译出来了。原来殷朝的王室贵族很迷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采用龟甲和兽骨进行占卜。向鬼神询问事情的吉凶,予测事情的结果,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大都是占卜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后来是否应验等等的记录。这些卜辞记载着殷朝的许多大事,为我们研究殷商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盘庚迁都,使得殷商这个奴隶制国家,摆脱了困难的处境,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力、生产技术、 *** 工艺魏有了相当成就,是我国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
参考资料:
四、盘庚迁殷的时期和时间是什么
1.盘庚迁都至殷的时间定位于公元前1320年,这一记载主要来源于《尚书·无逸》以及古本《竹书纪年》。
2.后世学者根据文献资料推算,关于盘庚迁殷至商朝灭亡的总年数存在不同的说法,分别是275年、273年、253年。
3.目前普遍接受的武王克商年份为公元前1046年。如果以此为基准并采用275年的说法,那么盘庚迁殷的时间应为公元前1320年。
4.如果采用273年的说法,盘庚迁殷的时间则推定为公元前1318年。
5.而如果依照253年的说法,盘庚迁殷的时间则应为公元前1298年。
6.由于武丁元年的确认为公元前1250年,结合盘庚、小辛、小乙三代王之间的合理年数,253年的说法更为合适。
7.因此,目前普遍接受的盘庚迁殷时间为公元前1298年,通常取整数为公元前1300年。
好了,关于盘庚迁都时间和盘庚迁都的故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